- 略讀課文好漢查理教學反思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好漢查理》課文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我們都希望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課堂經(jīng)驗,那么應當如何寫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 《好漢查理》課文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好漢查理》課文教學反思1
《好漢查理》是本冊課文中的最后一篇課文,這篇略讀課文寫的是自稱好漢的調皮孩子查理,在幫助一個殘疾女孩的同時,也得到女孩的理解和尊重,在兩個人互相幫助中,查理也改變了自身弱點的故事。文中查理和杰西兩個人物形象真實。查理既調度又善良,喜歡幫助人,舉止言行很有“好漢”的做派;作為殘疾人的杰西心態(tài)非常健康,真誠又熱情、對生活充滿希望,在她的理解、尊重中,查理改正了缺點。
本文的教學重點是讀懂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難點是理解查理發(fā)生變化的原因。在教學過程中,我努力引導學生自讀質疑,以學定教,讀中感悟。讓學生在感受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同時,學會關愛他人,真正落實語文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
研讀對話,走進人物的內心。本課主要是通過對話,反映出人物的個性特點,因此,在研讀教材時,我緊緊抓住文本中的這些對話,引導學生讀中感悟與想象,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如查理第一次見到杰西時,愛搞惡作劇的他因為得到了杰西的尊重,也學會了彬彬有禮地說聲“謝謝”,這與他一貫的作風大相徑庭,但這也正是他想做好漢的優(yōu)點的覺醒。我還特別抓住文中的重點句“查理雖然調皮,但說話是算數(shù)的。整整一個暑假,他每天都陪杰西在草地上玩。”,讓學生想象,整整一個暑假,查理陪著杰西做些什么?他快樂嗎?杰西快樂嗎?通過交流,學生與課前交流的好漢留給我們的印象開始重合了,查理有著堅持不懈的精神,這樣的樂于助人,這些正是好漢的標志呀!通過情感朗讀,人物形象變得更加鮮明。
《好漢查理》課文教學反思2
【1】 《好漢查理》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三年級上冊)的最后一篇課文。課文類型是略讀課文,課時分配為一課時。課后自己的反思如下:
。、成功: 采用多種朗讀方式讓學生在閱讀中理解了課文內容,符合略讀課文的課型特點。運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結合課文插圖,使課文更加形象直觀,便于學生理解與記憶,更是教給學生一種閱讀的方法,符合該年齡段學生閱讀的心理特點。讓學生在學習課文的同時積累了好詞佳句,為日后的習作教學提供便利。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大膽地發(fā)表自己的想法和見解,充分引導學生理解了并將德育教育滲透于其中。很好地實現(xiàn)了預定的目標要求。
2、不足: 安排的時間里,沒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并且沒有留下足夠的時間給學生討論。導致后面說說該向杰西、查理學習什么精神學生討論得不夠深入。按照預想這里應該把課堂教學推向一個新的高潮。
【2】 讓學生懂得關愛別人,做一個富有愛心的人,是三年級語文上冊最后一單元的主題。愛是什么?該怎樣去表達?則是我在這一單元學習中引領孩子思考的問題。
《好漢查理》是這一單元中一篇課文,主人公查理是一個調皮而又愛搞惡作劇的孩子,沒有人喜歡他,而“好漢”則是他給自己戴的高帽。然而,在他與新搬來的羅伯特一家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交往后,卻變了,不再愛搞惡作劇,在與羅伯特一家人分別時竟鄭重地對他的伙伴杰西說:“我要做個好漢”。是什么改變了他?這是我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重點體會的問題。
學生在字里行間尋找答案,最后有兩個字在我們的心中漸漸清晰──信任,是羅伯特和他的女兒杰西對查理的`信任。這個沒有人喜歡的孩子,杰西在第一次與他談話時,是那樣彬彬有禮,并沒有因他自稱“好漢”而不屑,卻自然地也稱他為“好漢查理”。這一切讓查理第一次感到被人尊重的幸福。臨別時,當查理鄭重地對杰西說:“我要做個好漢”時,杰西那句“我從來都相信”又一次觸動了查理的心。而羅伯特對查理的肯定,也讓查理從內心深處感受到自己是重要的。就這樣,羅伯特一家在無意中改變了一個小男孩對生活的態(tài)度,甚至影響了他的一生。正是這種自然流露出的信任與尊重,注入到了他的內心,所以影響和改變了他。
【 《好漢查理》課文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略讀課文好漢查理教學反思10-06
《好漢查理》教學反思10-06
《好漢查理》教學反思范文10-06
好漢查理教學設計10-19
《好漢查理》教學設計10-06
《好漢查理》教學設計04-04
好漢查理課文續(xù)寫作文500字10-02
好漢查理教案01-16
好漢查理的教案04-01
《好漢查理》教案范文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