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相似三角形復習課的教學反思
比例線段在平面幾何計算和證明中,應用十分廣泛,相對于已學的兩條線段相等關系而言,四條線段成比例關系對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綜合解題的能力要求更高。在學生學完“相似三角形”一章后,我們及時組織了兩節(jié)復習課,第一節(jié)課著重復習比例線段的基本知識及基本技能,第二節(jié)課則采取“探究式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探索能力,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我們認為“探究式教學”注重學生自己提出問題或自己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尋找問題解決的途徑、體驗解決問題的過程,從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逐步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開展探究式教學活動,既是對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能力的挑戰(zhàn),也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下面是這節(jié)課的過程描述及課后反思。
設計意圖
在數(shù)學課堂中開展探究式學習是接受性學習的補充,它有效地促進了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學生從被動的接受性學習變?yōu)橹鲃拥奶骄啃詫W習。本案例力爭在以下三個方面有所體現(xiàn):
1 尊重學生主體地位
本課以學生的自主探究為主線:課前學生自己對比例線段的運用進行整理。這樣不僅復習了所學知識,而且可以使學生逐漸學會反思、總結,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課堂上學生親身體驗“實驗操作—探索發(fā)現(xiàn)—科學論證”獲得知識(結論)的過程,體驗科學發(fā)現(xiàn)的一般規(guī)律;解決問題時學生自己提出探索方案,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尊重;課后學有余力的學生繼續(xù)挖掘題目資源,發(fā)展的眼光看問題,觀察運動中的“形異實同”,提高學習效率,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深刻性。
2 教師發(fā)揮主導作用
在探究式教學中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共同研究者,鼓勵學生大膽探索,引導學生關注過程,及時肯定學生的表現(xiàn),鼓勵創(chuàng)新,哪怕是微小的進步或幼稚的想法都給予熱情的贊揚。備課時思考得更多的是學生學法的突破,上課時教師只在關鍵處點撥,在不足時補充。三次恰到好處的電腦演示,向學生展示了電腦的省時、高效以及對數(shù)學實驗的巨大幫助,推薦給他們運用電腦技術的學習研究方法。教師與學生平等地交流,創(chuàng)設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促進教學相長。
3 提升學生課堂關注點
學生在體驗了“實驗操作——探索發(fā)現(xiàn)——科學論證”的學習過程后,從單純地重視知識點的記憶、復習變?yōu)橛幸庾R關注學習方法的掌握,數(shù)學思想的領悟。如在原問題的取點中教師小結了從特殊到一般的歸納,學生在探究矩形的比值時就能意識地把解決特殊問題的策略、方法遷移到解決一般問題中去。在課堂小結中,學生也談到了這點體會,而且還感悟了一題多解、一題多變等數(shù)學學習方法。
兩點思考
“探究式教學”意在通過給學生創(chuàng)設實踐、探索的機會,讓學生自覺地改變原有的被動的學習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主動的探索創(chuàng)新精神。結合二期課改要求本案例的嘗試也引發(fā)了一些值得繼續(xù)探討的問題。
1 在初中數(shù)學課堂中如何有效地貫徹“以接受性學習為主、探究性學習作必要的補充”的原則?
本案例是在前面的新課學習以接受性學習為主的基礎上進行的,在本課的復習中對探究性學習做了必要的補充。就本課而言是以探究性學習為主,由此反思:在平時的新課學習中如何落實兩者的主輔關系呢?在進行探究性學習時如何照顧到班級學生參差不齊的各個層面,使每個學生都有所獲呢?對此我們還應該作更多的思考和實踐。
2 在初中數(shù)學課堂中如何更好地落實“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適當?shù)暮献鹘涣鳌保?nbsp;
【相似三角形復習課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復習課教學反思10-07
復習課教學反思02-09
圖形的相似教學反思02-19
《相似三角形》教學反思(通用6篇)05-13
相似三角形性質教學反思(通用20篇)03-08
《相似三角形的性質》教學反思(通用5篇)06-09
物理復習課的教學反思05-31
生物復習課教學反思04-27
語文復習課教學反思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