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教學設計方案集錦6篇
為保障事情或工作順利開展,常常要根據(jù)具體情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是闡明具體行動的時間,地點,目的,預期效果,預算及方法等的企劃案。那要怎么制定科學的方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6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材分析:
本課有一幅圖、一組詞語和一篇短文。詞語是圖中事物的名稱,多為家庭陳設和用品。圖畫內(nèi)容是一個三口之家的夜晚,爸爸在看報紙,媽媽在看電視,“我”讓爸爸媽媽吃水果,家庭充滿溫馨。
教學目標設定:
知識與技能: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4個字。認識筆畫“、”和偏旁“”“”“”“”;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
能用多種方法自能識字。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學做尊父母的好孩子。
教學重難點:
識字與寫字
教學時數(shù):
三課時
主要教學活動設計:
我能自己識字啦
活動目標:
通過豐富多樣的活動,激發(fā)學生識字的興趣,學習用多種方法自能識字。
活動準備:
1、看看自己家里有哪些家具、家用電器和其它用品。說說它們的名稱。
2、教學掛圖與生字卡片
活動步驟:
一、說一說,看誰知道得多
1、師:小朋友們,昨天我們布置回去收集家具、家用電器和其它用品的名稱,你收集了嗎?下面,我們來開展一個競賽,比一比哪個小組收集得最多。請你在小組內(nèi)把你收集到的名稱說說,小組長把每個小朋友收集的數(shù)字記錄下來,比比誰知道得多。
學生分四人小組開展活動。讓小組長記錄下小組成員收集的個數(shù),一會在全班交流。并且要注意記清楚同學們說了哪些家具、家用電器和其它用品的名稱,一會全班評比哪個小組收集得最多。
2、全班集體交流:誰收集的最多,報上他的名字。那么,他都收集了哪些家具、家用電器和其它用品的名稱,請他來說說。
學生一邊說,教師一邊在黑板上記錄學生的數(shù)字,以備評比。
小結(jié)學生收集的情況,給優(yōu)勝小組頒獎。
二、認一認,看誰點子多
1、認識生字。
師:家是我們生活的最主要的地方,每個人都離不開家。我們來看看這個家是怎樣的。(出示掛圖),這個家里有些什么家具、家用電器和其它用品,說說它們的名稱。
。▽W生一邊說,教師一邊把生詞卡片貼到相應的位置。)
全班討論:你有什么好辦法來幫助你認識這些字寶寶?(如讀拼音幫助自己,用熟字來幫助識字,拆裝漢字、編兒歌等。)
選擇自己喜歡的.辦法自能識字。
說說自己用了什么辦法,讀讀自己認識的新的字寶寶。
用抽讀、開火車讀、齊讀等多種方式檢測。
2、認識偏旁部首
再讀“沙”“報”“晚”“燈”,認識偏旁部首,睜大自己的亮眼睛,辨析“火”與“”字旁,“日”與“”字旁的區(qū)別,知道“”“”兩個偏旁所包含的意思。說說自己還認識哪些含有這些偏旁的字。
三、選一選,看誰最會動腦筋
1、運用生字卡片同桌組詞,比比誰組得多。
2、抽生口頭組詞,教師把用熟字組成的詞寫下來。
3、出示下列詞語和句子,選生字填空:
瀘州()報
教室的墻上()著一()畫。
上課不能隨便說()。
我家的書()上有許多書。
四、結(jié)合學生學習情況總結(jié)。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教學目標
、僬J識融、匯等10個生字。會寫匯、欣等14個字。能正確讀寫抽出、嫩綠、匯成等15個詞語。
、诹私庑∨d安嶺美麗的景色和豐富的物產(chǎn),激發(fā)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塾懈星榈乩首x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荏w會作者準確生動的語言,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點觀察事物的方法。
教學重點
感受小興安嶺的四季景色,體會用詞造句的準確,學習作者抓住小興安嶺每個季節(jié)景色的特點進行觀察的方法。
教學難點
感受小興安嶺的四季景色,體會用詞造句的準確,
課前準備
、俳M織學生搜集有關小興安嶺的文字資料、圖片。
、谥谱餍∨d安嶺四季風光的課件。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僬J識融、匯等10個生字。會寫匯、欣等14個字。能正確讀寫抽出、嫩綠、匯成等15個詞語。
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認讀生字詞語,有感情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認讀生字詞語,有感情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播放小興安嶺四季風光的課件。
2、讓學生說畫面,從而導入課題:美麗的小興安嶺。
3、讀了課題,你最想知道什么?
二、初讀課文
①初步感知。
a.學生帶著剛才提出的.問題自由讀課文。
b.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跈z查交流。
a.出示帶生字的詞語,指名讀,集體讀。
b.重點指導難讀的字。
c.指名學生讀課文,大家評價。
三、再讀感悟
、儆米约合矚g的方式讀課文,把特別喜歡的語句畫下來,并想一想為什么喜歡它。
②學生讀畫,教師觀察學情。
四、寫字寫詞
、俪鍪疽髸䦟懙14個字,讓學生認讀,再組詞。
、谥笇鴮。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教學目標】
1、體會李商隱政治諷刺詩風格
2、學習本詩敘事、表現(xiàn)等手法
3、理解本詩的深刻寓意
【教學重難點】
1、倒敘的敘事特點及對比表現(xiàn)手法
2、詩歌蘊涵的寓意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創(chuàng)新,是科學的靈魂,亦是文學創(chuàng)作的靈魂,李商隱《馬嵬》詩在敘事立意都極具特色。
二、寫作背景介紹
參見課文注解,但要明確馬嵬事變內(nèi)容
三、疏通詩意
1、對照注釋,理解詩意。
2、解釋重點詞語。
更:還有;徒聞:空聞,沒有根據(jù)的聽說;笑:嘲笑;如何:為什么
四、詩歌欣賞
1、《馬嵬》詩是以馬嵬事變中玄宗為“六軍”所逼,“賜”楊妃之死的事件,哪幾句詩寫了這一馬嵬之變的事件?
空聞虎旅傳宵柝,不復雞人報曉籌。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
問1:頷聯(lián)“虎旅傳宵柝”聲音對“雞人報曉籌”,其聲音有什么不同?
軍營內(nèi)的聲音,而后者為宮內(nèi)聲音
問2:軍營內(nèi)的聲音加上“空聞”和宮廷內(nèi)聲音加上“不復”,又能使人讀出玄宗的哪種境遇?
只是聽到傳來的“宵柝”之聲,卻不能再聽到熟悉的宮內(nèi)“報曉”聲了。顯然寫出玄宗不在宮內(nèi),而身在軍營,逃離了皇宮,已在逃難途中,極盡狼狽和慌亂。
問3:“空聞”對“不復”,這運用了哪種表現(xiàn)手法?會收到什么好的藝術(shù)效果?
對比,突出玄宗的昔安今危,昔樂今苦的生活境遇。
問4:頸聯(lián)“此日”和“當時”都是指向時間的,前者指向眼前,后者指向以往。以往生活有什么特點?眼前又遇到了情況?前后又有什么關系?
玄宗以自己和楊妃的朝夕相處譏笑牛郎織女的一年一次的七夕相會,實則寫出了玄宗迷戀情色,荒廢朝政,致使戰(zhàn)禍發(fā)生。眼前是寫“六軍”同時“駐馬”不前,未寫不前原因,但原因不甚明了,要求“賜”死楊妃,楊妃是美女,美女自古便有禍水一說,顯然前后句是倒行逆施的因果關系。
問5:頸聯(lián)在藝術(shù)表現(xiàn)手法有何特點?
對比
2、楊妃“賜”死后,玄宗異常悲傷,哪些詩句寫出了玄宗之悲?
海外徒聞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問1:玄宗派人招魂,方士回來說“海外”還有“九州”,楊妃生活在那里,信守“世世為夫妻”誓約,這可信嗎?哪個詞語和句子戳破了這種說法?
不可信,“徒聞”一詞否定了方士的`話,“他生未卜此生休”,來生微茫難求,但今生一起緣分斷絕,已是事實。
問2:這樣以神仙怪誕和生死輪回來寫玄宗癡心夢想,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思楊妃之切,故有異常之舉。這種舉動正是極盡曲折寫出玄宗之悲。
3、對于這些詩人李商隱發(fā)出了什么慨嘆?
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
問1:從內(nèi)容上看前后句有什么特點?
對比,貴為天子多年卻無力保護心愛女人對比尋常百姓卻能給莫愁幸福。
問2:從語氣上看又有什么特點?
反問。貴為天子能保護自己的子民,何況自己心愛女人,但“不及盧家有莫愁”,這一問問出了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不正常的情況,問得有力,令人掩卷深思,其譏諷之意愈明。
4、小結(jié)上面講內(nèi)容的過程,先有“馬嵬之變”,而后才有“玄宗之悲”,最后才有“義山之嘆”,但詩歌在某篇布局上卻不是這樣的,說說《馬嵬》詩的敘事結(jié)構(gòu)上的特點?
倒敘,從整體上倒敘使尺幅之間,一波三折;從局部上看倒敘突出因果
五、對比、倒敘和譏諷都是本詩的特點,請同學們當堂誦讀并背誦全詩,領會其特點
【板書】
馬嵬(其二)
玄宗之悲(荒誕)
馬嵬之變(對比)譏諷
義山之嘆(對比、反問)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第一課時
一、交流格言,揭示課題。
1、師生交流。
同學們,課前我們搜集了有關生命的格言,現(xiàn)在讓我們先來交流交流吧。(自由交流)聽了剛才的交流,你對“生命”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老師也搜集了兩段有關生命的格言,想同大家一切分享,你們愿意聽聽嗎?
。ㄆ聊怀鍪荆╇m然生命短暫,但是,我們卻可以讓有限的生命體現(xiàn)出無限的價值。
師生齊讀。能讀懂嗎?這段話究竟怎樣理解,讓我們一起隨著作者到9課中去尋找答案。
2、板書課題。齊讀。質(zhì)疑。
二、初讀感知。
1、檢查生字預習情況。(1)我會讀。(2)我會講。(3)我要問。
2、生自由讀課文,要求正確、流利。
3、指名讀課文,想想每個自然段寫了什么?課文寫了幾個事例?
4、交流,理清脈絡。
。ò鍟╋w蛾:掙扎求生
19、生命生命香瓜子:磚縫冒苗
我:靜聽自己的心跳
三、重點理解。
1、自讀課文二、三、四自然段,著重選擇其中一段反復朗讀,體會作者從每個事例想到什么?為什么會有這些感受?
2、小組合作學習。在自己的前后左右尋找一個與自己選擇同一段的同學,交流各自的體會。
3、全班交流。
。1)作者分別從每個事例想到什么?為什么會有這些感受?
(板書)飛蛾:掙扎求生——求生欲望令我震驚
19、生命生命香瓜子:磚縫冒苗——不屈向上令我(敬佩)
我:靜聽自己的心跳——沉穩(wěn)而有規(guī)律的心跳給我震撼
(2)在剛才的.學習中,你體會最深的句子有哪些?
A、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
B、一切由自己決定,我必須對自己負責。
4、有感情地朗讀、背誦。
第二課時
一、展示背誦。
選擇二、三、四自然段中你體會最深、背得最流利、最有感情的部分,背誦給同桌聽。
二、深入感悟。
1、作者由這三個事例引出的對生命的思考是什么呢,讓我們一起朗讀課文最后一自然段。
2、你是怎樣理解這段話的,讓我們來交流交流。
3、教師引導:
(1)第一句話中有一對反義詞,你能找出來嗎?在前邊的事例中,“有限的生命”指什么?“無限的價值”指什么?從現(xiàn)實生活中,人的生命中體現(xiàn)的“無限的價值”指什么?
。2)怎樣才算活得“光彩有力”?結(jié)合你搜集的資料說說你覺得哪些人活得光彩有力?哪些人的生命是白白流失的?
。3)連起來說說,這段話怎樣理解。
4、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最后一自然段。
三、回題解疑。
細細品味了作者對生命的思考,現(xiàn)在讓我們再來讀讀課題,你會帶著怎樣的語氣讀?(贊嘆、回味、留念、……)作者在課題中重復兩遍生命,你體會到什么?(強調(diào)感情)
四、拓展閱讀。
在這篇課文的學習即將結(jié)束的時候,老師向大家推薦我搜集的第二則格言。
。ㄆ聊怀鍪荆┤俗顚氋F的是生命。生命屬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回憶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jīng)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yè)——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
——奧斯特洛夫斯基
讀一讀,說說你的理解。
五、作業(yè)設計:
1、練筆:把學了這篇課文后的感受寫下來。
2、課外閱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了解奧斯特洛夫斯基,做一做筆記。
六、板書設計:
飛蛾:掙扎求生——求生欲望令我震驚
19、生命生命香瓜子:磚縫冒苗——不屈向上令我(敬佩)
我:靜聽自己的心跳——沉穩(wěn)而有規(guī)律的心跳給我震撼有限的生命無限的價值。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教學目標】
1.識生字7個;積累寫注意力集中的詞語。
2.正確朗讀課文;抄寫句子。
3.學習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句子,重點學習:回答規(guī)定問題以理解句子。
4.了解扁鵲起死回生的故事,感受他高超的醫(yī)術(shù)和謙虛的品德。
【教學建議】
一、導入,激發(fā)興趣。
1.談話:“看過電視《封神榜》嗎?……”(周朝時,國王把大片土地賞賜給功勛卓著的大臣將領。這些土地就由這些大臣將領管,就像一個個的小國家,還經(jīng)常開戰(zhàn)呢。虢國,就是春秋戰(zhàn)國時的一個小國。
2.板書課題,指導讀課題。
3.激趣:“起死回生”什么意思?誰起死回生?
二、初讀,感知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同時思考以上問題。
2.指名讀課文,齊讀課文(板書讀錯的字,糾正;指導讀不易讀的句段)。
3.交流:說說對課題的理解,并提出問題。(分類對待;穿插有關知識:課文中的“扁鵲”,原名秦越人,是戰(zhàn)國時候有名的'醫(yī)學家。因為他醫(yī)術(shù)高明、醫(yī)德高尚,就像傳說中的神醫(yī)扁鵲,所以后人就尊稱他為“扁鵲”。但這是尊稱,所以,課文中他自稱“秦越人”。)
三、結(jié)合句子,再讀課文。
1.學生劃出國王稱贊扁鵲的那句話,教師板書:“先生真是神醫(yī)啊,有起死回生的本領。”
2.提出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要求。
什么是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句子?讀文章時,我們會遇到不明白的詞句。這時,可以查閱字典、詞典,也可以作上記號后與同學、老師討論。不過,最實在的辦法是:聯(lián)系上下文。就是:先提出你的問題,然后在課文中找一找有沒有能回答問題的詞句,要是找到了,就聯(lián)系起來想一想。因為今天剛學,老師已經(jīng)替你們提出了問題。
3.提示思考:“起死回生”是什么意思?國王為什么說扁鵲有起死回生的本領?學生劃出表示太子“死”和“生”的語句,再說說:說問題,說句子,說理解。
四、結(jié)合句子,精讀課文。
1.引導學生圍繞剛才的句子提出問題。
2.提示思考:“從哪里看出扁鵲醫(yī)術(shù)高明?”
3.交流。
。1)從基本內(nèi)容看,扁鵲醫(yī)術(shù)高明表現(xiàn)在:從街頭巷議中覺察太子死得蹊蹺;與侍衛(wèi)官簡單問答后,心中便有了底;妙手回春,使太子死而復生。
(2)指導朗讀扁鵲與侍衛(wèi)官的對話(第2-8節(jié))。
①自讀,找一找:寫了幾個人的對話?分別說了什么?
、谙胍幌耄簭膶υ捴校怡o了解到哪些情況?扁鵲的語氣有什么變化?
③指導朗讀,讀出語氣。(體會字里行間的意思,注意語氣變化。)
、茏詈蠓纸巧首x,體會:為什么不交代說話人?(省略敘述語也能知道這話是誰說的;語言更為簡潔,更能體現(xiàn)扁鵲當時的急切心情)。
(3)指導朗讀診治部分(第10、11節(jié))。
、僮宰x,劃出說明扁鵲醫(yī)術(shù)高明的詞句。
、谥笇Ю首x。(“不多一會兒”、“沒多久”寫醫(yī)術(shù)高;“按”、“貼”、“聽”、“凝神”、“這才”等講病情復雜。理解“凝神”,完成《詞句活動室1》。)
五、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想一想:“本來就沒有死,我不過是治好了他的病!蹦銖谋怡o的這句話中看出什么?(謙虛、實事求是)
六、分角色朗讀全文。
提示:閱讀課外讀物上的《開店的小伙子》和《諱疾忌醫(yī)》。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讀懂課文,領會文中小朋友的創(chuàng)意。
2、技能目標:
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3、情感目標:
培養(yǎng)孩子遇事要善于動腦筋想辦法。
【教學重點】
朗讀感悟文中小朋友的創(chuàng)意。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孩子遇事要善于動腦筋想辦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學具準備】
繪畫紙,水彩筆(或蠟筆、油畫棒)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教寫生字
1、和三個孩子打招呼(復習生字:宋濤、陳丹、趙小藝)
2、說說在寫字的時候有什么要提醒同學注意的,自寫生字。
二、自主探究
1、大聲讀課文,請你從課文中找出描寫他們畫風的句子,用波浪線把它劃出來。(生找)
2、請你起來讀一讀你找到的句子好嗎?(生讀,課件隨機出示)
(相機出示句子比較,引導學生用句式說話。)
宋濤──“宋濤想了想,他把畫上的太陽擦去,畫了幾片烏云,又畫了幾條斜斜的雨絲。”
師相機指導:
同學們,從他的話中,我們聽出有風了嗎?你覺得怎么讀才可以讓我們感覺到風呢?這樣吧,老師就當宋濤,現(xiàn)在正準備畫風呢,請你們大家一起用朗讀告訴我,我應該怎么畫風吧!
(師出示一幅只畫了太陽、大樹和房子的畫,然后按照學生的朗讀擦去太陽,畫上烏云,但是只畫了直直落下的雨絲)
我畫得怎么樣?(生指出是風把雨絲吹斜了,所以要畫斜的)老師明白了,你們真了不起,現(xiàn)在請你們再用朗讀告訴我應該怎么畫吧(學生再次讀,老師改正)
你們能用“風來了,風把吹了,風藏在里”這樣的句式說一說嗎?(生補充,風來了,風把雨絲吹斜了,風藏在斜斜的雨絲里。)教師課件出示。
陳丹──“她在大樹旁邊畫了幾棵彎彎的小樹!
師相機指導:
你能讓我們聽到風的聲音嗎?為什么要重讀“彎彎”呢?那好,我們都是小樹,如果你覺得自己讀出風的感受了,請你把腰彎一彎。
可以用我們剛才那樣的句式來說一說嗎?引導學生用“風來了,風把小樹吹彎了,風藏在彎彎的小樹里”,(師課件出示)并能有感情朗讀,注意用詞優(yōu)美。
趙小藝──“她在房子前面畫了一根旗桿,旗子在空中飄著”;“她畫了個拿風車的小男孩,風車在呼呼地轉(zhuǎn)”。
句子比較:風來了,風把旗子吹飄起來了,風藏在旗子里。
風來了,風把旗子吹飄起來了,風藏在飄揚的旗子里。
(指導方法同上,引導孩子說出“風來了,風把旗子吹飄起來了,風藏在飄揚的旗子里”“風來了,風把風車吹轉(zhuǎn)了,風藏在呼呼直轉(zhuǎn)的風車里”)
3、三個孩子都畫出了風,你最喜歡誰?為什么?
4、再次和他們打招呼,鞏固生字。
5、這三個聰明的孩子動腦筋,想辦法,都用自己的方法畫出了風,都很了不起,我們再一起來讀一讀?看看風是不是也藏在你的朗讀里。(生再讀體會)
6、瞧瞧你們多了不起,一會兒就作了一首小詩,你愿意給這首小詩加個題目嗎?(生加題目)那我們就一起來朗讀一下你們共同的杰作吧!
三、拓展體會
1、拿起你們五顏六色的畫筆,畫畫風吧。我們來比一比,看看哪些小朋友想得和別人不一樣,最有創(chuàng)意。能干的小朋友還可以填一填畫下的那句小詩。老師的音樂聲開始你們就開始動筆,音樂聲停你們就停筆,準備好了嗎?
(學生自由畫,老師巡視)
2、請你拿好你們的畫,找一位朋友來說說你畫的風藏在哪里。
師總結(jié),表揚:
你們想得多妙呀,看得多仔細呀,說得也真美,真像一首好聽的小詩!就由我來朗誦一下這首小詩,作為送給你們的禮物吧。(師朗誦)
四、總結(jié)延伸
師:愛動腦筋的孩子們,你們真了不起,你們用自己不同的方法畫出了風,其實,任何事情,只要你愿意動腦筋,想辦法,都是可以解決的。我愿我們班的小朋友都做一個善觀察、勤思考的孩子!
和風一樣,聲音、氣味也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你能把它們也畫出來嗎?大家下課后可以畫一畫,說一說。
【教學反思】
在經(jīng)過第一次的教學和反思后,教案做了一定的改動,可以說,第二次的教學是非常成功的。
我們的教學,希望能讓全體學生都在“成功體驗”中發(fā)展,在第一次的教學過程中,學生沒有了“成功體驗”,在寫小詩時一次又一次的失敗讓他們失去了信心,越寫越糟糕,這讓我體會到,一個成功的學習活動程序設計,不僅需要為教學提供具有邏輯遞升意義的操作主線和基本環(huán)節(jié),還需要充分考慮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操作細則。首先便是要妥善安排學習難點的突破時機。另外,在評價時應突出對解決問題方法的評價,在評價中感悟不同方式的優(yōu)劣,使學生形成方法選擇的價值取向和創(chuàng)造新方法的能力。
在第二次的教學中,第一句小詩的呈現(xiàn)不再是由我?guī)椭鴮W生“擠牙膏”似的擠出來,而是由我直接呈現(xiàn),我對學生們說:“老師很佩服趙小藝,她能把看不到摸不著的風畫出來,所以我昨天晚上特別想了兩句話來形容她的畫,可是我不知道哪句更好,請你幫我選一選!
于是我在課件上為學生呈現(xiàn)兩句句子:
風來了,風把旗子吹飄起來了,風藏在旗子里。
風來了,風把旗子吹飄起來了,風藏在飄揚的旗子里。
很顯然,學生們在進行了比較之后,就能指出第二句比較好,并且很容易就找到了關鍵詞“飄揚的”,一下子就突破了難點。
在后面的配詩時,學生就表現(xiàn)得極為活躍,能張口就說,且說得相當流利。這是值得高興的,這也說明學生對文本理解是透徹的。真正理解了文本的內(nèi)涵。
另外,對于拓展方面的目標分層的改動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對學習目標進行差異性分解,就是要同時考慮到不同發(fā)展水平學生的繼續(xù)發(fā)展需要,既要考慮到學習水平相對較低的學生“吃不了”的問題,也要考慮到學習水平相對較高的學生“吃不飽”的問題,從而使不同層次的學生真正具有自主選擇最符合自身發(fā)展需要的學習目標。
在第一次的教學中,有的學生不能當堂展開想像馬上畫出風來,他們需要一定的`思考時間,而有的學生畫得很快,畫完了就沒事干。在對教學目標進行分層后,一些能力相對較低的學生,我讓他模仿書中三個小朋友的樣子畫風,能力中等的同學,則讓他們按照自己的想法畫風,而能力相對較高的同學,則讓他們在畫完風后還用上“風來了,風把吹了,風藏在里”的句式寫寫自己畫的風。
學生們都分別忙碌起來了,有畫的有寫的,不一會兒,我就收到了許多五彩繽紛很有創(chuàng)意的畫,令人欣慰的是,還有好多同學交上了為自己的畫配上的小詩句:
生:風來了,風把胸前的紅領巾吹飄起來了,風藏在胸前飄動的紅領巾里。
生:風來了,風把媽媽曬的衣服吹飄起來了,風藏在飄起來的衣服里。
生:風來了,風把沿海地區(qū)的樓房吹倒了,風藏在吹倒的樓房里。
生:風來了,風把大樹吹斷了,風藏在吹斷了的大樹里。
生:風來了,風把樹葉吹得搖搖擺擺地飄下來,風藏在搖搖擺擺飄落的樹葉里。
生:風來了,風把地上的紙片吹飄起來,風藏在飄起來的紙片里。
生:風來了,風把小草吹彎了,風藏在彎彎的小草里。
生:風來了,風把花兒吹得點頭笑,風藏在點頭笑的花兒里。
生:風來了,風把風箏吹飄起來了,風藏在飄蕩的風箏里。
生:風來了,風把湖水吹皺了,風藏在皺著的湖水里!
這是學生為他們的畫配的小詩,真得是讓人想不到,多么豐富的想像力,他們能超越文本中三個小朋友的思維,能畫出無形的風來。
這一課讓我想了很多,他們的心靈在接受著外在世界的洗禮的同時,仍然保持著我們成人所沒有的那顆童心。所以他們的發(fā)現(xiàn)才會讓我們驚奇,讓我們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