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奇石教學設計精品[15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黃山奇石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黃山奇石教學設計1
【教學過程】
一、話題導入,創(chuàng)設情境
。、同學們,你們和父母一起旅游去過許多地方,哪個地方給你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誰了解黃山的知識,向同學們介紹一下。
(今天我們就一起乘車去那里看看。)
二、從圖入手,初讀課文
課文寫了一些什么內容,哪些地方使你很感興趣?
三、圖文結合,細讀課文
。、看,那塊石頭像什么?
。ǔ鍪緬靾D一:仙桃石。)
。、請同學們讀課文中的描寫段落。誰能讀出這塊石頭的神奇?
3、它為什么不叫“大桃石”而叫“仙桃石”呢?那又該怎樣讀呢?(指導讀)
。础⒃倏茨且粔K石頭,誰能讀出它的神奇?(比讀)
。ㄔ谶@一時段的教學活動中可以讓學生自選喜歡的段落來讀。)
5、那個石頭真的變成了“雄雞”了嗎?后來為什么又叫它是“金雞”呢?
。丁⒖磮D想象,指導朗讀,訓練語感。
四、巧設活動,訓練表達
。、我們現(xiàn)在想請一個小導游來給大家介紹黃山的美景,誰敢來試試?
在訓練的過程中,除要注意學生生字的發(fā)音和認讀之外,重要的是幫助學生整理語言,努力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并鼓勵學生的創(chuàng)意表達。
。病⒖达L景片,練說其中的一景。
五、總結課文,拓展延伸
。、哇,黃山的石頭可真──
2、那里是一般的`有趣嗎?
六、自問自答:請同學有感情地朗讀第一自然段,想想應該用什么樣的語氣來讀。作為一名中國人你應準備怎么讀?
你們知道嗎?那里除了有怪石外還有奇松,云海,溫泉,想你去了一定會陶醉在那美景中的。請同學們回家后收集一些黃山的資料,下節(jié)課向同學們做個景觀介紹。
【教學反思】
在授課當中,我認為已經設計得很有創(chuàng)意了,可是事實上我忽略了一點是備學生。上課伊始,談話導入課文后,讓學生介紹有關黃山的知識,還有在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上,可能是學生有些膽小,方向找不到了,讓我好一陣子著急;在讀的方面也有些欠缺,所以在讀的方面,好用了一番力氣,尤其要做到有感情地朗讀,則出力更多,所以時間安排上顯得前松后緊。雖然心里感到很著急,但是為了尊重學生的表現(xiàn)欲望,一節(jié)課有一節(jié)課的收獲,我仍然穩(wěn)下心來讓學生們慢慢地讀,一點兒一點兒地進步,聽到學生們能有感情地讀了,心里也高興了許多。結果時間不夠了,任務完成的不好,但欣慰的是我讓學生們得到了能力的訓練。還有一點是我放得還不夠,第二部分內容的學習可以放開讓學生去讀自己喜歡的段落,不必讓教師牽著走,那樣反而打擊了學生學習的興趣。這一點我應該作為我今后教學中的一個重要提示。今后在備課中一定要注意,備課本,更要備好學生,打開學生的視野的同時也要打開學生的思路。
黃山奇石教學設計2
教學設想
文章的題目,猶如人的眼睛,是文章靈魂的體現(xiàn),文章的主旨往往包孕其中。抓住“題眼”研讀課文,可以起到舉綱目張、輻射全篇的效果,也有助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課文。《黃山奇石》是人教版第三冊中的一篇講讀課文。課文向讀者展現(xiàn)了一幅秀麗神奇的黃山風景畫,“仙桃石、猴子觀海、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這一塊塊奇形怪狀的石頭留給了讀者無限想象的空間。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我嘗試從課題中的“奇”字切入,在解題中知“奇”,在初讀中找“奇”,在品讀中悟“奇”,在想象中贊“奇”,緊扣“奇”字,輻射全篇。
教學過程
一、在解題中知“奇”
1、板書“黃山”,問:“你知道黃山嗎?”
(師生交流課前收集到的黃山資料)
2、出示:課文第1自然段。老師范讀,聽后說說知道了什么?
知道黃山的地理位置,理解“聞名中外、尤其、秀麗神奇”等詞語的意思。
3、聽了這么多介紹,你覺得黃山怎么樣?(神奇,美麗,了不起,為它自豪。)帶著自己的感受朗讀第1自然段。
4、補課題“奇石”,讀課題,你覺得“奇”是什么意思?奇石是怎么樣的石頭?
。ㄆ嫘喂譅畹,少有的石頭。)
5、指名讀題,讀出“奇”:
。ń處熍c學生一起交流、欣賞課前收集到的黃山資料,同時,教師又巧妙地穿插了課文第一自然段的教學,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慢慢地走近了黃山,特別是感受到了黃山四絕之一“怪石”的奇特,激發(fā)起了學生閱讀文本的.興趣。)
二、在初讀中找“奇”
1、黃山的石頭到底奇在哪?課文向我們介紹了哪幾塊奇石呢?請你開打課本自由讀讀課文,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用“──”線劃出奇石的名字,在重點描寫的奇石旁打上“★”。
2、學生自由讀書,并動筆圈圈畫畫。
。◤男∨囵B(yǎng)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
3、交流:
、耪J讀生字詞。
、普n文向我們介紹了哪幾奇石?指名說:
仙桃石、猴子觀海、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
⑶就這些奇石嗎?那怎么表示?讀讀這些奇石的名字,你覺得它們的名字取得怎么樣?
。ㄔ诮處煹囊龑,學生很快找出了奇石,并在朗讀中感受到了黃山奇石名字的有趣,奇石數量之多,由此對黃山奇石產生了更濃厚的興趣。)
三、在品讀中悟“奇”
學生認為哪塊石頭最奇特,就先欣賞哪塊石頭,依據學生的興趣點確定教學的先后順序。
此處以“猴子觀!睘槔
1、出示:
、藕镒佑^海圖片:
請學生上臺指出哪塊石頭是“猴子觀!。
、葡胂螅
你覺得猴子在干什么?(看)
2、書上是怎么寫這塊石頭的?請你找出來讀一讀,說說這塊石頭奇在哪?(找)
3、交流:
說說你從哪些詞句里體會到“猴子觀海”的奇特了?(說)
⑴從動詞“抱、蹲、望”體會到猴子形態(tài)的奇特。
、茝摹耙粍硬粍印斌w會到猴子專注的神情。誰來演一演“猴子觀海”?(演)
、菐浊陙恚@只神猴為什么一動不動的呢?是什么吸引了它?
、韧ㄟ^板畫或看圖理解“陡峭”。猴子為什么要爬到這么陡峭的山峰上?
4、指導學生把悟到的“奇”通過朗讀展現(xiàn)出來。(讀)
5、師小結學法:
剛才我們通過“看、找、說、演、讀”欣賞到了奇特的“猴子觀!保旅嬲埬惆凑者@樣的學習方法自學其他幾塊奇石?等等我們一起來交流。
。▽ⅰ翱、找、說、演”與“讀”密切結合,引導學生在對奇石“奇”的體驗逐步加深的同時,不斷通過有層次的朗讀表達自己的情感體驗。更值得一提的是,運用表演的方法引導學生感悟枯燥的語言文字中蘊涵的情趣,形象地感知黃山奇石的“奇和趣”。)
四、在想象中贊“奇”
1、讀一讀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2、想一想“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這幾塊奇石的樣子,仿照課文的樣子來贊美一下其中的一塊奇石。
(提示學生可以先說名字,后說樣子,也可以先說樣子,后說石頭的名字。)
3、啟發(fā)學生從省略號中展開想象,給“叫不出名字奇形怪狀的巖石”取名字。
(乘著品讀所調動的學生高漲的興致以及對語言的感悟,讓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嘗試讓學生學著課文的樣子來贊一贊剩下的奇石。既培養(yǎng)了學生豐富的想象能力,又把課文中隱含的“奇”形象化了,激起了學生對黃山“奇石”的深切喜愛之情,在不知不覺中語文教學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悄悄得到了統(tǒng)一。同時省略號意義的再次理解,又使得教學前后呼應,整體感強。)
黃山奇石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掌握多音字“都、奇”。
2.指導學生了解“奇”的含義。
3.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重難點
重點
了解黃山奇石的美麗景色
難點
通過講解,能夠了解黃山奇石中“奇”之所在。
教學策略與設計說明
這節(jié)課的設計主要圍繞黃山奇石的“奇”展開,運用詮釋策略,通過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在閱讀課文的過程中充分了解詞語含義,并進一步感受景色之美,傳遞出熱愛祖國大江南北的情懷。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教師活動
1.這節(jié)課,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粋小謎語,看看大家誰能根據這幅圖片猜出這個字是什么?
2.你能告訴大家你是怎么猜出這個字的嗎?
3.誰能給這個字組個詞語呢?你覺得“奇”是什么意思呢?
4.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黃山奇石”。
學生活動
通過與老師的對話及學生猜謎語的過程激發(fā)學習興趣。
了解“奇”并深入接觸這個字。
設計意圖
學生通過猜謎語的環(huán)節(jié)提高學習興趣,并熟悉“奇”這個字。
二、引出主題
教師活動
1.介紹黃山
通過視頻演示,教師解讀黃山
(黃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面積約1200平方千米。那里,千峰競秀,著名的有七十二峰,其中蓮花峰、光明頂、天都峰均在海拔1800米以上,雄姿靈秀,氣勢磅礴。黃山與黃河、長江、長城齊名,成為中華民族的象征。奇松、怪石、云海、溫泉號稱“天下四絕”。被稱為黃山“四絕”之一的怪石,以奇取勝,以多著稱。那些怪石,似人似物,似鳥似獸,形態(tài)各異,生動逼真。其分布遍及峰壑巔坡,構成了一幅幅圖畫。)
學生活動
學生觀看視頻,并認真聽老師解讀黃山,感受黃山的美麗景色。
教師活動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篇文章——黃山奇石。大家一起齊讀課題。
學生活動
學生跟隨老師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
學生通過老師邊播放視頻邊解讀黃山,激發(fā)出對黃山乃至中國美麗景色的熱愛之情。
在讀課題的環(huán)節(jié),了解了本節(jié)課主題,同時復習生字。
教師活動
2.接下來老師把這篇課文給大家范讀一遍,同學們仔細聽,然后說一說,黃山奇石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同學們,你們知道黃山奇石都奇在哪兒了嗎?請你認真大聲地把這篇課文讀一遍,感受一下黃山奇石的美,同時留心觀察:課文中都介紹了哪幾處奇石?
學生活動
學生聽老師范讀課文,并答出黃山奇石給自己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名字奇,樣子奇)
讀課文,感受黃山奇石的美,并找到課文中介紹的幾處奇石。
設計意圖
通過對課文的.深入了解,體會到黃山奇石中“奇”的含義。
三、學習課文
教師活動
(一)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找出奇石所在,并圈畫出來。
(二)感受黃山奇石
同學們,通過剛才的朗讀,大家都找到了黃山奇石所在,誰來說一說,你都找到哪些奇石了?(貼板書)想象一下,作者對這些奇石的形容,為什么給他們取了這樣一個名字?
學生活動
找出奇石所在,并圈畫出來。找到課文中對黃山奇石的形容——奇形怪狀。
回答課文中介紹的奇石。
設計意圖
通過動腦筋想、圈感受奇石之美。
教師活動
(三)詳細講解
1.仙桃石
(1)我們先來看看仙桃石吧!大家一起齊讀這以自然段。并一起來分析一下“仙桃石”,通過實物圖片進行對比,引出——想象,及仙桃石的名字中加入了作者的想象。
學生活動
通過觀看“仙桃”及“石盤”,了解仙桃石的名字中加入了作者的想象。
設計意圖
感受仙桃石的樣子及奇石中名字里加入了“想象”。
教師活動
(2)誰能找出這一自然段中描寫仙桃石樣子的句子?感受其中出現(xiàn)的動詞。
(3)在大家都理解的基礎上再讀課文。
學生活動
找出描寫仙桃石樣子的句子,及出現(xiàn)的動詞,并理解。
再讀課文,讀出“奇”。
設計意圖
練習讀文能力。
教師活動
2.猴子觀海
(1)齊讀這一自然段。并理解猴子觀海的狀態(tài)
(2)找出這一自然段中描寫猴子觀海的句子,感受其中的動詞。
(3)在理解的基礎上再讀課文。
(4)理解“陡峭”。
3.自學第四、五自然段,畫出作者想象的句子和表示動作的詞語,并讀一讀。
學生活動
通過老師展示出的圖畫,感受猴子觀海這個名字的由來。
讀出猴子觀海的奇。
通過圖片理解“陡峭”。
自學“仙人指路”和“金雞叫天都”。
設計意圖
明白黃山奇石的各種名字的由來。
練習讀文能力。
理解重點詞語含義。
練習自學能力,以及在回答問題過程中的表達能力。
教師活動
(四)同學們,黃山的奇石何止這四種啊,還有很多很多。課文中只提到名字的奇石有哪些?
(1)自由朗讀,找一找。
(2)請你選一處,模仿著課文的寫法,想一想:他在什么地方?是什么樣子?加上豐富的想象說一說。(練習,指名說)
學生活動
模仿課文的寫法,表達出奇石的樣子,發(fā)揮想象說一說。
設計意圖
通過表達自己的想法,鍛煉表達能力。及對奇石的了解、感受。
四、拓展想象
教師活動
1.同學們,看了這么多黃山的奇石。老師告訴大家,黃山不只這么多奇石,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藥讖垐D片,同學們仔細觀察,看看你能不能給他們起個好聽的名字呢?
(依次出示:飛來石、仙人翻桌、仙人曬靴、駱駝峰、仙人下棋)
學生活動
通過表達自己的想法,鍛煉表達能力。及對奇石的了解、感受。
教師活動
2.黃山不只有奇石,還有奇松、云海和溫泉,同學們有空的時候可以去感受一下大自然的美。
學生活動
拓展
設計意圖
鼓勵學生學有所用,激發(fā)學生課外學習的興趣。
通過表達鍛煉孩子的想象力及表達能力,同時感受黃山之美,體會出黃山“奇”之所在。
黃山奇石教學設計4
一、教學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對黃山奇石的贊嘆之情,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 喜愛黃山,向往去黃山看奇石。
二、 教學重點:
認識14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三、教學難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對黃山奇石的贊嘆之情
四、教學內容:
課本第7-10頁
五、教學準備:
生字卡、課件、
六、教學流程:
第 一 課 時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喜歡旅游嗎?今天讓我們乘著快樂號列車一起游覽一番美麗的黃山吧!
2、在上車之前,誰能簡單介紹一下黃山?(黃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風景秀麗,主峰光明頂,最高點是蓮花峰。那里奇松、怪石、云海、溫泉“四絕”著名。有“天下第一名山”的美譽。)
3、是我們今天要去的地方。出示地圖黃山的位置。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1、提出要求,自讀課文(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多讀幾遍課文。(2)讀后標出自然段。(3)讓生字朋友回家去。
3、 誰想跟生字交朋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詞語。
3、這一課一共講了幾處景點?分段接讀課文。
三、學習課文、指導朗讀。
1、誰來讀第一自然段?(指名讀)這里有個“尤其”誰能換個詞?(特別、尤為注意)這句話該怎么讀呢?自己先練習練習吧!(自讀)誰能大聲的、自信的讀給大家聽呢?(指名讀)
2、過渡:這么多景點,我們先游覽哪里呢?(學生自己選擇景點學習)板書:猴子觀!昂镒佑^海”是什么樣子?誰能用自己的話介紹一下?不會的同學自己讀一下第三自然段?磮D從哪里看出“猴子觀!焙苌衿?(復述猴子觀海的動作)這句話都用了一些什么詞?(表示動作的詞:抱、蹲、望)板書關鍵詞語誰能抓住這幾個詞讀出“猴子觀!钡纳衿?指名讀、生生比賽讀,師生比賽讀。
3、下來我們一起去看看“仙人指路”吧!板書:仙人指路你們想用什么方式來游覽這部分景點呢?(自讀、小組讀、表演讀、同位接讀)如果你是這位仙人你會對我們這些小游客說點什么呢?生1:歡迎你到黃山來。生2:前面還有個更美的景點呢!……
4、順著仙人的指引,下一站我們去哪里呢?板書:金雞叫天都讓我們看看金雞叫天都是什么樣子!(自讀)誰有問題?(什么叫天都?)多美呀!誰來讀讀?(指名讀)換一種方式讀讀吧!(自己喜歡的`方式讀)
5、還有哪里我們沒有去看?板書:仙桃石自己讀,體會仙桃石神奇在哪里,并說給同位聽聽。(指導朗讀:好像、飛、大、落)那么大個的桃子從天上飛下來,正好落在石盤里多神奇!誰能讀得更神奇一些?
6、 課文里還提到了這幾塊奇石。出示第五自然段。你想用什么方式來學習?(讀一讀、畫一畫、演一演)四、小組交流,選擇自己喜歡的部分多讀幾遍。
第 二 課 時
一、朗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用優(yōu)美的朗讀再次感受“黃山奇石”的神奇、美麗。
2、背誦競賽:教師出示圖片,學生背誦相應段落。
二、復習生字。
1、開火車讀字組詞。
2、讀兒歌,鞏固識字。
三、指導書寫。
1、教師、學生一同分析字型。
2、教師示范書寫重點字。
3、學生描紅,臨寫。
4、 組詞練習,小組內開展組詞競賽,看誰組的詞最多。
四、想想說說。
想一想“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這幾塊奇石的樣子,再挑一塊說一說,畫一畫。
五、 布置作業(yè)。1、書寫生字、詞語。2、朗讀背誦課文(自己喜歡的部分)朗讀背誦。
六、 相關練習。
見《素質教育新學案》第6頁的游樂園。
板書設計
黃山奇石
仙桃石 猴子觀海 仙人指路
神奇 美麗
教學反思:
《黃山奇石》這一課是一篇看圖學文,文字淺顯易懂,書中配有精美的圖畫,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學生就能輕松理解課文。
孩子們浮想聯(lián)翩,也許孩子們的想象是幼稚的,不盡人意的,但卻是豐富而又美好的,既有所學知識的運用,又有突破常規(guī)的創(chuàng)見,創(chuàng)造的意識得到良好的培養(yǎng)。孩子們邊想邊表演,樂在其中。再加上教師適時的恰當的評價,更帶給他們信心和勇氣。
黃山奇石教學設計5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去過哪些風景區(qū)游玩?有些什么感受?
。病⒃谖覈不帐∧喜浚幸惶幝劽型獾娘L景區(qū),叫黃山。那里的巖石真讓人叫絕,同學們想不想去看看?板書課題。
從學生的生活體驗入手,抓住學生心理,由課外引入課內,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概讀
。、學生自讀2~6自然段,思考課文介紹了哪些有名的“奇石”,劃上記號。
。、學生說出奇石的名稱,教師板書。
。、質疑:
、抛髡邔戇@些石頭有何不同?
、剖÷蕴栐谶@里省略了什么?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安排,達到了三個目的:一是學生整體感知了課文。二是指導了學生讀書的方法。三是提出了問題,讓學生邊讀邊疑邊思,為后文展開想象打下了伏筆。
三、導讀
根據學生興趣,從寫得詳細的四種奇石里選一段導讀:
1、學生自讀課文,思考:它是什么樣子的?
。、(出示學生點出的奇石圖象),指名對圖回答,教師板書重點動作詞。
。、小結:這一段先告訴奇石的名稱(樣子),后告訴我們奇石的樣子(名稱)。
。、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遵循主體教育的思想,首先讓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來學,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學生的選擇能力,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會選擇;其次抓住“奇石的樣子”讓學生理解具體內容,落實基礎知識;最后讓學生于讀中進一步領悟情感。整個環(huán)節(jié)既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教育思想與傳統(tǒng)語文教育理論的融合,又注重知識、能力和情感的和諧統(tǒng)一。
四、仿讀
。、總結學習方法;境绦驗椤白宰x思考──圖文對照說樣子──小結寫法──感情朗讀”。
。、同法學習詳寫的余下三段。
。、比較寫法:
作者寫這四種奇石,有的先告訴名字,后寫樣子,如“仙桃石”、“仙人指路”,有的先寫樣子,后寫名字,如“猴子觀!、“金雞叫天都”。這樣寫富有變化。
通過前文的學習,學生掌握了學習的方法,在后文的學習中,教師放手讓學生運用已掌握的方法自主學習,真正做到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實現(xiàn)了學法的遷移和能力的培養(yǎng)。同時四段的構段方式放在一起比較,引起學生注意其中的變化,這是通過“變式”來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寫作方法的領悟。
五、品讀
1、學生自主選擇感興趣的兩段練習感情朗讀。可分小組展開讀、評。
2、推舉2~3名代表進行朗讀比賽,師生共同指導、評議。
3、教師小結學生的朗讀效果、技巧及方法等。
這里突出“讀”的.訓練,由學生自主選擇讀的內容,再次強化學生的選擇能力、情感表達能力。讓學生在讀中進一步感悟前面所學知識,在讀中培養(yǎng)良好的語感,在讀中品味黃山之美、奇石之趣。
六、創(chuàng)造性讀
1、齊讀最后一段。
。、想象“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這些巖石的樣子,同座互相說一說(出示怪石的圖象,讓學生觀察)。提示學生可以先說名字,后說樣子,也可以先說樣子,后說石頭的名字。
。、指2~3名學生邊演邊說,師生共同評議。
。础l(fā)學生從省略號中展開想象,給“叫不出名字奇形怪狀的巖石”取名字。
乘著品讀所調動的學生高漲的興致以及對語言的感悟,讓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試著仿說一段,這既是一次聽、思、說的綜合訓練,培養(yǎng)了學生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實踐能力,又通過發(fā)散思維訓練,培養(yǎng)了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同時省略號意義的再次理解,又使得教學前后呼應,整體感強。
七、總結
。薄W了這一課,你有什么感想?
。、師述:我們偉大祖國還有許多名山大川,還有許多秀麗神奇的自然風景區(qū),在我們的周圍就有許多美麗的景區(qū),同學們可以利用課余時間,依照《黃山奇石》的方法,仔細看一看、說一說、寫一寫。
讓學生來總結,暢抒心中之情的同時,又培養(yǎng)了說話能力。教師順勢而結,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感情,同時課內與課外結合,教材與生活結合,體現(xiàn)了語文綜合課的趨勢。
黃山奇石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通過看圖、學文。引導學生運用講、讀、演等各種方式體會黃山石的奇妙,激發(fā)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結合觀察圖畫,在讀中理解語言文字,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和想象力。
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新的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本捅菊n而言,“黃山奇石”的“奇”是全文精華所在,為了使學生在學習中真切感受到千姿百態(tài)的黃山石,教學中我充分利用現(xiàn)代多媒體技術,力求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生動形象的情境,在閱讀和體會的過程中提高他們的語文素養(yǎng)。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培養(yǎng)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新課標著重提到:語文課程資源包括課堂教學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培養(yǎng)學生從小具有收集處理各種信息的意識和能力,對創(chuàng)造性地開發(fā)語文資源無疑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根據這一思想,課前我就要求學生通過上網等方式收集關于黃山的資料。在講到“翻滾的云!睍r,學生就可運用課前收集的有關“黃山四絕”的知識幫助理解。又如在教學本課第1自然段時,我有意識地要求學生交流一下“你從這一段中知道了什么?”旨在喚起學生對文字信息的關注。在教學“仙桃石”一段時,我鼓勵學生首先仔細觀察電腦展示的奇石的圖片,再通過雙擊鼠標選出“仙桃石”來,并說明為什么要選的原因,這一設計,旨在培養(yǎng)學生關注和處理圖片信息的能力。再如我在課后的語文實踐中要求學生開展“黃山小百科”的知識交流活動,旨在進一步提高學生對課外書籍及知識的關注程度,從小學會收集處理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能力:
語文課程課總目標的第七條指出:在語言能力發(fā)展的同時,要注重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造潛能。為此,我在本課的教學中設計了三個互有側重的思維訓練點:
1、側重思維的深度訓練:在學生初步了解了“仙桃石”形狀的基礎上,我啟發(fā)道:“仙桃石”為什么不叫“蜜桃石”或“桃子石”呢?學生只要多讀幾遍課文,再深入思考便會發(fā)現(xiàn)這是因為“仙桃石”體形巨大,而且又落在山頂,不太可能是人間的東西。課文中一個“飛”字和“落”字,便形象地寫出了“仙桃石”的神奇。
2、側重思維的發(fā)散訓練:在欣賞了“猴子觀!钡漠嬅婧螅乙龑W生想象:“幾千年來,這只神奇的石猴為什么一動不動的呢?它到底在想什么呢?”此問猶如一石激起千重浪,學生的思維一下子活躍起來,他們有的'編故事,有的大膽猜想,在愉快而熱烈的討論中,他們既有機會表達出自己獨特的見解,同時也深深體會到了黃山奇石的有趣。
3、側重思維的廣度訓練:在本課的最后,我出示了一些沒有名字的奇石,要學生根據他們的外形特征,給這些石頭取名字。學生對此也表現(xiàn)出了極大的興趣,他們積極開動腦筋,賦予奇石們以各種有趣的名字,在這樣輕松的氛圍中,他們的個性得以舒展,靈感得以釋放,語文課堂真正成為了他們可以盡情想象和創(chuàng)造的樂園。
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性學習的能力:
新課標中明確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語文課堂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注重質疑問難和切磋學習,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對于這一點,我在教學本課時也作了精心的安排。例如,在學完1自然段后,我問學生:“你們還有什么問題不明白嗎?”學生很自然地提出了“為什么說黃山的景色秀麗神奇?”或“為什么說黃山奇石很有趣?”等有價值的問題,為下面的學習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又如在合作學完了1-3自然段后,為了緩解學習的緊張感,我引導學生從4、5自然段中選擇自己最喜愛的一段進行自學,并以指名交流的形式帶領大家一起感受黃山石的神奇。這樣的設計真正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本,是新世紀語文課堂人性化光輝的折射和反映。
最后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教學《黃山奇石》一課的過程中,我深深感受到現(xiàn)代多媒體技術的運用為語文課堂注入了無窮的活力。例如在開課之初我就通過播放有關黃山的風景短片,將學生帶入了課文營造的情景之中。優(yōu)美的音樂,動人的解說,再加上神奇迷人的黃山風光,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又如在“仙桃石”和4、5自然段的教學中,我鼓勵學生上臺操作電腦,自己點出需要的圖片,真正實現(xiàn)了計算機與人的互動交流。另外,我還通過計算機實現(xiàn)了文本與圖片的自由切換、隨時為學生的朗誦配樂、以及播放與黃山有關的資料等,這一切必將引領著學生在更為廣闊的時空領域中遨游,從多個角度全面感受祖國壯麗的河山,從而升華對課文的理解。
黃山奇石教學設計7
一、概述
本節(jié)課是人教版新課標實驗教材第三冊第2課《黃山奇石》的第二課時。這是一篇寫景的短文,本課圖文并茂,生動地介紹了聞名中外的黃山風景區(qū)有趣的奇石、怪石,課文語言生動,描寫形象,富有情趣。
全文共有六個自然段,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先介紹了黃山風景區(qū)的地理位置,然后概括地描寫黃山的景色——秀麗神奇,還特別指出了黃山的奇石有趣極了。第二自然段至第五自然段是文章的重點段落,它不僅具體形象地介紹了文中四幅插圖的奇石,而且在最后一個自然段概括地介紹了其它怪石,表現(xiàn)了黃山奇石數量之多和形狀之怪,突出了奇石的有趣。本課時重點解決2——5自然段。
二、教學目標分析
知識與技能:
(1)復習生字詞和第一自然段的內容;
(2)看懂圖意,能抓住“奇”字欣賞奇石的特點。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黃山有哪些著名的奇石,它們都是什么樣的。
過程與方法: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有能力的當堂熟讀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通過觀察圖畫和理解語言文字,培養(yǎng)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看圖、學文,運用講、讀、寫、畫等形式體會黃山石的奇特,激發(fā)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
三、學習者特征分析
《黃山奇石》形象生動的語言文字,極具感染力地把祖國的黃山奇石描寫得活靈活現(xiàn)。但據調查,很多學生沒有到過黃山,沒見過黃山那種變化多端,形態(tài)各異的奇石,大多數學生缺少對黃山的直接經驗。又結合二年級的學生能獨立閱讀一定數目的篇章,能根據學習的要求進行品詞,品句,有初步的閱讀理解能力。所以,本課時的重點是對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能力培養(yǎng)。
四、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本課根據上述目標和學生的情況選擇和采用了如下策略:
(1)自主學習策略
自主學習策略的核心是要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認知主體作用,其著眼點是如何幫助學生“學”。
(2)創(chuàng)新學習策略
創(chuàng)新學習的課堂教學,打破了教師教學用書和學生教材的局限。從單一的,一刀切的“封閉式”教學轉變到了多層次,多樣化的“開放式”的教學,把課堂教學的內容與現(xiàn)實生活,當代科技相結合,把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引入課堂。
1,新的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
結合基礎教育跨越式發(fā)展教育理論,就本課而言,“黃山奇石”的“奇”是全文精華所在,為了使學生在學習中真切感受到千姿百態(tài)的黃山石,教學中充分利用現(xiàn)代多媒體技術,通過大量文本的閱讀及表象素材的感悟,拓展本課語文學習內容,讓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主動學習和思考,獨立判斷,養(yǎng)成主動性地,創(chuàng)造性地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態(tài)度。
2,對語文來說,要最終落實到“讀”和“寫”。多媒體環(huán)境下的學習,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跨越式資源,這些資源內容豐富,而且與課文的主題,教學目標有關,深具實效性和科學性。這樣的學習內容,不僅激發(fā)了學生自主閱讀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使學生掌握的知識面大大增加,而且還為學生的打寫創(chuàng)作積淀了創(chuàng)作的源泉,讓學生在本節(jié)課的學習中,感悟語文,欣賞語文,最后還生成了屬于自己的語文學習成果。這也充分體現(xiàn)了跨越式教學試驗中“以生為本”的教學指導思想,尊重學生的自主權。
五、教學資源與工具設計
教學圖片;flash課件。
六、教學過程
一、觀看錄像,揭示“奇”
師:(播放介紹黃山風景錄像片斷。)聞名中外的黃山風景區(qū)在我國安徽省南部,那里景色秀麗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吸引了無數中外游客。今天我們來學習課文:黃山奇石(點出課題)。
二、初讀課文,感受“奇”
1、誰來讀讀課題,你覺得“奇”是什么意思?
帶著你們對“奇”的理解,一齊把題目讀一遍。
2、課文介紹了哪些奇石?具體寫了哪塊奇石的樣子?請同學們自由輕聲讀課文,標出這些奇石,在具體介紹的石名旁打記號,讀好后小組交流一下。
課文介紹了黃山上的“猴子觀海、仙人指路、仙桃石、金雞叫天都、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這些奇石。
具體介紹的石頭是“猴子觀海、仙人指路、仙桃石、金雞叫天都”。
師:(課件依次點擊石名,指名一學生讀這些奇石)
三、品讀探”奇”
1、課文介紹了很多奇石,先讓我們來看看第一塊奇石“猴子觀!(點出“猴子觀海”圖),哪塊石頭像猴子?(指名學生上臺指出)同學們看圖,你覺得猴子在干什么?
2、課文是怎樣寫這塊石頭的呢?(學生找出相關句子,讀讀,教師點出課件出示句子: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這就是有趣的“猴子觀!!)課文這幾句話,寫得怎么樣?小組討論一下。
3、“猴子觀!庇腥ぃ跋扇酥嘎贰币埠苡腥。
(點擊課件,播放”仙人指路”圖及相關文字:遠遠望去,它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出手臂指向前方。)
自由讀這幾句話,誰來學做一下這塊石頭的樣子。
4、同學們假如你在黃山游玩,山路一轉,突然看到遠處高高的山峰上有一塊這樣的石頭,你會覺得怎樣?
5、謝謝各位小仙人。在黃山,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塊酷似猴子觀海的石頭,高高的山峰上有一位仙人在指路。這一切是多么的有趣!讓我們一起美美地把這一段話讀一讀。
四、觀圖聯(lián)想,寫“奇”
1、作者經過觀察,抓住黃山石的樣子,展開合理的想象,通過打比方,把靜止的石頭寫活了,寫具體了。(點擊課件,播放“仙桃石”、”金雞叫天都”圖片)下面我運用這種方法,選擇大屏幕上的其中一塊石頭,抓住它的樣子,寫幾句話。
2、課文是怎樣寫這兩塊石頭的呢?請你們閉上眼睛。(師配樂朗讀課文第3段)你們的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什么?
五、讀畫誦說,贊“奇”
1、能讓你們產生如此豐富想象的是作者筆下的“仙桃石”和“金雞叫天都”,可見黃山奇石是多么不同尋常,多么神奇。來讓我們一起認認真真讀這段話,如果你朗讀比較好,就用感情朗讀,讀出它們的神奇;
如果你畫畫比較好,就用簡筆畫畫出它們的神奇;
如果你記性比較好,就用書上的句子加上你自己的話說出它們的神奇。
2、看了,聽了你們表現(xiàn),讓我們真真切切地理解了黃山奇石的奇特之處。
(五)課堂總結。
同學們,誰愿意把自己這節(jié)課的收獲與大家分享一下?
(六)布置作業(yè)。
請同學們放學回家以后,查找一下有關黃山奇石的資料,為自己設計一條游覽黃山的導游圖。
七、教學評價設計
在這節(jié)課中總體思路要做到:目標具體,教學環(huán)節(jié)清晰,學生主體性與主動性充分發(fā)揮。讓學生通過學習,在知識,技能,情感等方面都的得到較好的提高和發(fā)展。
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中,要處處能體現(xiàn)出老師為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性學習的能力而進行的教學設計。
另外,在教學過程方面要充分體現(xiàn)開放性,自主性,實踐性和探究性的特點。通過學生閱讀資料,發(fā)現(xiàn)問題,主動學習和思考,獨立判斷,養(yǎng)成主動性地,創(chuàng)造性地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態(tài)度,在學生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yǎng)。
八、教學反思
《黃山奇石》是人教版第四冊的'內容,作為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他們對事物充滿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想象力豐富、思維活躍,容易接受新知識,表現(xiàn)欲望較強,喜歡展示自己。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已經能夠自主學習,能夠與他人合作學習。但學生對黃山奇石沒有身臨其境的感受,語言表達能力、對事物的細致觀察能力也處于薄弱階段,對課文理解有一定難度。基于以上情況,我對本課的教學做了以下反思:
一、flash課件的使用恰當有效,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我根據課文內容,在情景導入、奇石探究、課文朗讀等方面適時使用了flash課件,效果較好。如在欣賞完文中的第二、三自然段中的四塊奇石后,我利用多媒體播放了flash課件,再現(xiàn)了黃山許許多多千奇百怪的奇石。通過這一視聽結合的課件手段就能有效地營造出聲畫并茂的課堂情境,不僅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調整好準備上課聽講的愉悅的情緒背景,更重要的是為整堂課做好主題鋪墊,使學生的思維迅速定向于授課內容上。另外調動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帶著想看黃山奇石的好奇心,在教師的引導下,能很快找出課文中寫到的黃山奇石:“仙桃石”、“猴子觀海、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等,產生了對黃山 “奇石” 的興趣和強烈的探究欲望,使學生產生深入學習課文內容的熱情,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
二、經過課件引導和學生的互動探究,對基礎性知識點的掌握有效。
由于本課出現(xiàn)的“我會認”的生字較多。對學生的掌握來說有一定的難度。所以在教學中,我結合課件輔助教學,把這些字在學生識記的基礎上帶入課文中學習,把識字和文本情景結合起來,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理解能力。對于要求“我會寫”的生字,我通過課件展示書寫順序,并在黑板上示范書寫和同學演板,幫助學生獲得正確規(guī)范的書寫方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在閱讀過程中,我充分尊重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按照自己喜歡的方法研讀課文,理解詞義,讀懂句子。并且通過多媒體如如課件的示范朗讀等調動學的各種感官投入學習。在品讀中讓學生深刻體會黃山奇石的奇妙之處,既突破了教學的重點,又能使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三、要適當的進行課堂氣氛的調控,才能實現(xiàn)課堂效益的最大化。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通過圖片展示、音頻朗讀示范、字詞書寫練習等比較全面的完成了各項教學目標。在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我為了發(fā)散學生的思維,對課文內容進行了拓展延伸處理,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收獲與理解,結合文本內容選自己喜歡的方法把課文內容或讀一讀,熟記課文;或畫一畫,加深理解;或寫一寫,進行小練筆等,多方面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讀寫練中有收獲、有發(fā)展?僧敹鄶低瑢W在興趣盎然的陶醉在自己的學習過程中時,有位同學在讀“山峰上的幾塊巨石,就變成了一只金光閃閃的雄雞。他伸著脖子,對著天都峰不住的啼叫……”這一句的末尾時,故意捂著嘴巴小聲“喔喔喔”地叫著,還對其他的同學扮著做鬼臉。多數同學都被他逗的無法安心學習,他卻還在那里暗自得意。面對這種情況,我及時進行了制止,讓他和同學們對他所做公雞鳴叫的樣子和聲音與課文中“雄雞”鳴叫的內容進行對比和再次表演,加深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也較好的化解了一次課堂意外事故。在這件事中我感到課堂中適當的課堂氣氛調控是必要和必須的。但要把握好時機,控制好教學節(jié)奏,化教學意外事故為課堂生成性資源,在贊賞、鼓勵與探究的氣氛中實現(xiàn)課堂教學效益的最大化。
黃山奇石教學設計8
教學要求
1、了解我國著名的黃山風景區(qū)有許多姿態(tài)各異的奇石,感受祖國山河的壯美,從而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2、找出各節(jié)中概括節(jié)意的句子,了解并體會各節(jié)是如何圍繞概括句寫具體的。
3、學習用“每當……就……”的句式造句。
4、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第四節(jié)。
教學重難點
讀懂每一節(jié)意思,了解怎樣圍繞中心把一段話寫具體。認識先概括后具體的結構段式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昨天我們大家一起到黃山去旅游,欣賞了美麗的仙桃石。今天,我們繼續(xù)去游覽,觀賞更多、更奇特的黃山奇石。
二、自主探究,朗讀感悟
1、請同學們仔細觀察2、3、4幅圖,看一看,這些奇特的石頭像什么?(指名說)
2、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地讀3、4、5節(jié),看看課文里是怎樣描寫這些奇特的'石頭的?(讀)
3、說說你喜歡哪一塊石頭?
、拍悄阆氩幌氚堰@塊石頭介紹給大家?(讀第四節(jié))
。〞鲜窃趺聪蛭覀兘榻B的呢?)
、颇隳苣7逻@個“仙人”的樣子嗎?
、侨绻闶悄俏恢嘎返南扇,會對游客說些什么?
師:仙人指路,真是既神奇,又有趣呀!
、三R讀第4節(jié)。
4、剛才我們學習第4節(jié)用的是什么方法?
。ń榻B──模仿──想象──讀文)
師:下面我們就用剛才的方法繼續(xù)感受另外兩塊石頭的魅力。
5、小組合作學習第三個自然段:
、耪埻瑢W們自由讀3、5自然段,想這些石頭有什么奇特地方?
。ㄐ〗M交流,全班交流。)
、普埌堰@些石頭介紹給大家。(讀第3節(jié))
你能模仿它的樣子嗎?
書上有描寫它動作的句子嗎?請用筆畫出來。
。ㄋ鼉芍桓觳病瓭L的云海。)
“翻滾”是什么意思?
。ㄒ黄鹨环
師:白云就像大海的波浪一樣一起一伏,讓人感覺好像來到了仙境,這就是奇特的云海奇觀。(指導讀此句)
、悄銈兿胂褚幌潞镒舆@時會怎么想?
、饶信荣愖x第3節(jié)。
6、同座互相學第5節(jié):
⑴請把這塊石頭介紹給大家。(讀第5節(jié))
⑵你能模仿這塊石頭的樣子嗎?(金雞叫天都)
為什么叫金雞?(金光閃閃)
誰能把書上描寫“金雞”的句子讀一讀。
、窍胂瘢
你能夸夸金雞嗎?
、日l愿意讀?
師:黃山的奇石還有很多呢!你們還想繼續(xù)游覽嗎?
7、自由地讀第6節(jié),看還有哪些奇石?這里有省略號是什么意思?
8、如果你是小導游,你能學著書上的段落,給我們介紹幾塊奇石嗎?(指名說)
9、師:大自然真慷慨,它不僅造就了奇妙、美麗的石頭,還留給了大家無窮想像的樂趣。
三、讓我們大家再美美地把課文讀一遍
四、教師小結
今天,我們領略了黃山奇石,有興趣的同學課下還可以找其它描寫自然風光的文章來讀,繼續(xù)你的神游。
板書設計
仙桃石
仙人指路圖奇美趣
猴子觀海
金雞叫天嘟
黃山奇石教學設計9
課前透視
黃山雄姿靈秀,氣勢磅礴,是著名的旅游圣地。本文向我們展示的是黃山四絕之一的黃山石。在作者筆下,一塊塊本無生命的石頭顯示出它神奇,惟妙惟肖、活靈活現(xiàn)、趣味橫生。不禁讓人由此及彼,更加喜愛黃山。本文是一篇描寫景物的散文,共六個自然段,有三個自然段配有圖片,可說是圖文并茂,為理解課文提供了良好的資源。
黃山是名勝,可孩子年紀小,真正去過的不多。因此教師要調動學生利用多種方式來收集相關資料,拉近教材內容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同時引導學生朗讀感悟,大膽想像,體會黃山石的神奇,從而激發(fā)學生喜愛黃山,熱愛祖國之情。
教學目標:
1、學習會認的14個生字的正確讀音,掌握會寫的8個生字的筆劃筆順;
2、讀熟課文、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對黃山奇石的贊嘆,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喜愛黃山,向往去黃山看奇石。
教學重點:
識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
信息資料:
1、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2、搜集黃山的有關資料。
教學時數兩課時
第一課時
切入舉偶
1、 課件演示。(出示文中三幅圖片,引導學生進行觀察:畫面上的石頭像什么?選擇其中的一塊想一想、說一說。)剛才小朋友看到的和描述的是黃山的石頭,它以奇特聞名世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黃山奇石》,看看課文是怎么描寫的'。板書課題。
。ㄕn件演示激發(fā)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學生敢想敢說,發(fā)揮了主體作用。)
2、 啟發(fā)談話。同學們,喜歡旅游嗎?都去過哪些好地方?今天老師想和同學們一起乘上旅游專列一同去安徽的黃山,去欣賞那里聞名遐邇的奇石,愿意嗎?板書課題。
。(lián)系學生愛旅游的實際,創(chuàng)設了學習情境,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
對話平臺
自讀
1、 自由讀,要求:借助拼音讀準生字的音。
2、 同桌互相學習,檢查讀音。
3、 小組合作讀,要求:彼此幫助,讀得流暢。
4、 大組賽讀,要求:比比哪組讀得有情感。
。ㄒ龑W生成為讀書的主人,采用活潑的形式促進學生朗讀,培養(yǎng)學生自主讀書的能力。)
識字
1、小組識字。小組內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學習,不會的可以請教其他同學或請教老師。
2、匯報識字。選出小組的代表,帶領大家認讀生字。
3、分層次讀字詞。先出示帶有拼音的詞語,再去掉拼音讀生字詞。
4、交流識字方法。
5、游戲檢測。教師讀生字,學生和教師玩照鏡子的游戲。評選識字小能手。
(識字環(huán)節(jié)要創(chuàng)設識字的情境,保持學生識字的熱情,在交流中多了解識字方法,提高自己的識字能力。)
朗讀
1、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2、 分自然段指讀,其他同學點評議。
3、 小組合作通讀全文。
(發(fā)揮學生讀書的自主性,在朗讀的方式上不要限制,要培養(yǎng)學生朗讀的興趣。)
寫字
1、教師出示要寫的生字:尤、其、區(qū)、它。學生認讀。
2、 觀察字形,說說書寫時要注意什么。
3、教師示范,重點對難寫的字進行指導。如:區(qū)字的筆順:一區(qū)
4、 學生練習。教師巡視。
。B(yǎng)成良好的寫字習慣,逐步培養(yǎng)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就要讓學生多觀察,多練習。)
第二課時
對話平臺
復習
摘仙桃游戲:(出示仙桃形生字卡片)你喜歡哪個仙桃就拿起哪個,高高舉起,帶領同學生讀,并為仙桃找朋友(組詞或找出形近字),并練習用字詞說話。
精讀
1、 師有感情略帶夸張的語氣范讀,要求學生認真聽,用心感受黃山石的奇。
2、 學生分組自由朗讀。爭取做到有感情。
3、 選讀匯報。喜歡哪部分就練習讀哪部分,再上臺展示。
。ㄗ鹬貙W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自由選擇內容,選擇方式,并給學生閱讀以充分的時間,激發(fā)學生讓他們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誦讀
1、 多媒體出示課文中的插圖,引導學生觀察說出自己感受,體會黃山石的奇特與美麗。
2、 配樂齊讀全文。
3、 自由練讀自己最喜歡的部分,再試著背誦這一部分,比一比,看誰背得有感情。
。ㄗx書要有個性的體驗,引導學生邊讀邊想邊感悟,在讀中感受語言的優(yōu)美,進行積累。)
練習
1、 出示課后想想說說,引導學生弄清意思。
2、 小組內練習說。
3、 匯報自己的成果。
。ńY合課文學習,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黃山奇石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能夠熟練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初步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學會文中的11個生字,并隨機理解“尤其、陡峭”等詞語的意思。
。、學習課文1—2自然段。背誦第二自然段,感受“猴子觀海”與“仙人指路”兩塊奇石的神奇有趣。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隨機學習“徽”字,明確黃山的地理位置)
。、同學們知道著名的黃山風景區(qū)在哪兒嗎?對,在我國安徽省南部。(板書:安徽)
(板書的效果可以加深學生對“安徽”的印象,也為學習“徽”字埋下伏筆)
。、 隨機學習“徽”。
這個“徽”字我們熟悉嗎?那么怎么記住它?(師用紅筆
“系”描紅,以加深印象)組個詞。
(掌握生字“徽”的字形是難點,通過當堂放大板書,描紅“系”字,很直觀的讓學生掌握了字形。適時地教學“徽”字分散了教學任務,也
使同學們對黃山的地理位置有了一定的了解,從而為學習第一自然段做了鋪墊)
二、學習第一自然段,揭題。(初步感受黃山的秀麗、神奇,理解“尤其”的意思。)
1、那么對于黃山你有那些了解?(溫泉、云海、奇松、怪石)
。ㄎ彝ㄟ^對黃山“四絕”的簡介、點評來評價學生的發(fā)言,肯定他們的課外知識,使同學們初步感受黃山風景的秀麗神奇。我提供的信息與學
生已有的經驗相結合,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 友情提醒: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搜索關鍵字:黃山奇石)
2、我這里也有介紹黃山的一段話。(出示課文第一段)你們想讀讀嗎?(指名讀)對這個美麗神奇的地方你有什么想法?
。ㄟ@一段的引入自然巧妙,通過讓學生談對黃山的感想,初步培養(yǎng)他們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及對黃山風景區(qū)的向往之情,從而做到感情朗讀。
。场⒆屛覀儙е星樽x讀這一段吧!
4、“尤其”是什么意思?(特別),對!黃山的怪石特別神奇。請你猜猜作者要向我們介紹黃山哪一絕?
。ㄔ谧x了第一自然段、理解了“尤其”的基礎上,讓學生猜課題,即新穎獨特又自然有趣,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怠R讀課題。
三、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讀熟課文,學會十個生字。)
。、請同學們仔細讀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難讀的句子,并仔細想想文中告訴了我們那些奇石,用筆標出。
。ㄗ寣W生帶著問題讀課文,有助于培養(yǎng)他們的閱讀能力)
。、反饋(將奇石的名字貼在黑板上)
。、師做奇怪狀:為什么這些名字都加了引號?
。ㄟm時地出示 “引號”,使學生明白了“引號”的作用。)
。、這些名字多有趣!請同學們再有滋味地讀讀課文,老師看看你們的表情就知道誰讀得好,待會請他讀給大家聽。(師巡視,指導)
(教師充滿激情的話語也會感染學生)
。、指名讀,評價。(如果有小毛病就集體矯正,如果沒有,下一個目標就是學生字)
。丁⑨槍偛诺睦首x中的小問題,再快速讀讀課文,并以最快的速度學會課后的十個生字。
。▽訉油七M的'環(huán)節(jié)避免了學生懈怠,倦厭情緒的出現(xiàn)。我考慮到我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后制定了“學習10個生字”這一目標,因為我班同學有
較強的識字能力。)
。、反饋生字:膊、琴(引導學生觀察,寫這兩個字應注意什么)
。ń虒W生字應詳略得當)
。 友情提醒: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搜索關鍵字:黃山奇石)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感受“猴子觀海”“仙人指路”的有;理解“陡峭”的意思)
1.課文哪個自然段向我們介紹的奇石最有趣?
2.指名讀這一段,其他同學思考:“猴子觀海”有趣在哪里?
① 生:樣子有趣
師:它的樣子是怎樣的?我們做做看(生表演),我
則充滿童趣地問:“小猴子,你在干嘛?”(看海)看什么海?(云海)云海怎么樣?(很美,很壯觀)你們都被 ——(吸引了,迷住了)
。ㄍㄟ^讓學生模仿小猴子的樣子,我繪聲繪色地問、引導,使學生感悟“猴子”的有趣。)
②師:你從文中的哪個詞可以看出小猴子被吸引了?“一動不動”說明什么?(小猴子專心致志、聚精會神……)
小猴子在哪里專心致志、聚精會神地觀海?什么是“陡峭”?
。ㄒ龑W生通過想象“小猴子”的神態(tài),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壅l能把這只小猴子讀得有趣些?(指名讀,師的評價:真有趣,太有趣了。
(老師激勵性的評價會使孩子們充滿自信)
3.讓我們觀察一下“仙人指路”有趣在哪里?(借助插圖)
生:它的衣服像仙人穿的。
生:它的帽子也是仙人戴的。
生:它好像還有胡子。(如果學生看不出,我便作捋胡子狀,啟發(fā)學生展開想象,引導他們仔細觀察。)
師捋著胡子說:“真神奇啊,它的穿著打扮真像一位仙人!”
生笑
。ㄎ倚蜗蟮闹w語言、生動有趣的解說、多元機智的評價……將我的特長發(fā)揮得淋漓盡致,為課堂教學注入了生機,孩子們學得輕松愉快。)
4.指導朗讀
。ㄖ笇W生讀出對這塊奇石的贊美之情)
黃山奇石教學設計11
【教學目的】
1、通過看圖學文,體會黃山奇石的奇妙,激發(fā)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2、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和想象能力。
3、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理解重點句子的含義,弄懂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1、理解重點詞句,了解作者從哪些方面介紹黃山奇石,并用自己的話復述。
2、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方法】
情境教學及媒體資源播放。
【教學用具】
生字詞卡片、媒體資源(PPT、動畫、視頻)。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師:中國有很多風景優(yōu)美的名山。誰能說說?在這些山中,最有名的是五岳。所以有“五岳(泰山、恒山、華山、嵩山、衡山)歸來不看山”的說法,也就是說看了五岳后,其它山都不必去看了,都不值得看了。我國古代著名的地理學家徐霞客一生當中游遍了中國。他說:不,有座山,你去看了,五岳也不必看了,它的風景最美了。所以,后來有“黃山歸來不看岳”的說法。黃山的風景非常美,有哪位同學聽說過黃山?黃山的風景中最著名的是:黃山的奇石、松樹、云海和溫泉。
今天,我們一起去欣賞黃山的奇石吧。
二、學習生字詞
1、播放《黃山奇石》視頻,讓學生對黃山風景特別是黃山奇石形成初步的印象。
2、學生朗讀課文,并把生字作好標記。
3、學習生字詞:
⑴ 出示生字詞卡片,學生跟讀、小組輪流讀。
、 學生拼讀,互相糾正。
⑶ 教師抽查學生拼讀以上生字詞。
4、教師講解重要的生字,學生書寫:
、 老師講解重要的生字,幫助學生初步認識這些字的筆畫、筆順、結構、部首。尤其是注意字形相似的`生字,如:區(qū)、巨的書寫。
、 學生書寫,教師巡視。
、 讓學生到黑板上書寫,其它同學到黑板批改。
第二課時
一、解題
師:奇石是什么意思?
(奇形怪狀的石頭。)
二、欣賞黃山奇石圖片,學生自讀課文
1、學生討論:
課文介紹了哪些奇石?在它們給標出來。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板書:
猴子觀海、仙人指路、仙桃石、金雞叫天都、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談琴
2、哪些是具體介紹的?哪些只是簡單舉了名字?
三、學習第一自然段
出示地圖,黃山在哪個省,什么位置?請學生在地圖上找出來。
四、學習第二自然段
1、朗讀并背誦第二自然段。
2、播放媒體資源,展示圖片
3、這段介紹了什么奇石?(仙桃石)它是什么樣子的,請看圖片,用自己的話描繪。
五、學習第三自然段
1、朗讀并背誦第三自然段。
2、播放媒體資源,展示圖片:
3、看圖理解“陡峭”的含義
4、這段介紹了什么奇石?(猴子觀海)它是什么樣子的?
注意:作者用了幾個表示動作的詞來形容,并表演其動作。
六、學習第四自然段
1、朗讀并背誦第四自然段。
2、播放媒體資源,展示圖片:
3、這段介紹了什么奇石?(仙人指路)它是什么樣子的,請看圖片,用自己的話描繪。
七、學習第五自然段
1、朗讀并背誦第五自然段。
2、這段介紹了什么奇石?(金雞叫天都)它是什么樣子的,請用自己的話描繪。
八、學習第六自然段
1、朗讀第六自然段。
2、這段介紹了什么奇石?(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它們是什么樣子的,請用自己的話描繪。
九、作業(yè)
畫怪石,把你想象中的金雞叫天都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畫出來。
黃山奇石教學設計12
一、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12個生字,學習課文中出現(xiàn)的新詞。認識3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背下來。
3?通過觀察圖畫,理解課文內容,培養(yǎng)學生觀察和想象能力;體會黃山石的奇妙,激發(fā)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二、教學過程:
。ㄒ唬┮}激趣。
同學們,我國有許多著名的游覽圣地,你們也許去過“五岳獨尊”的泰山,也許去過“天下奇秀”的廬山,但不知你們去沒去過“人間仙境”的黃山。從今天起,老師要和同學們一齊游覽黃山奇景,你們愿意嗎
二、新授:
1、通過的讀課文,你覺得黃山石怎么樣?生答。
老師用“奇特、有趣”兩個詞來概括大家的發(fā)言,好不好?(板書:奇特、有趣).
2、那么你覺得哪塊黃山石最奇特、最有趣呢?請同學們結合課文插圖,讀讀課文,看看你最喜歡哪塊奇石,邊讀邊把描寫它奇特、有趣的地方畫下來。當然,在讀的過程中,如果有不理解的詞語,就把它標出來,待會兒一起解決,好嗎?
3、生畫。然后問:你有哪些詞不理解?請?zhí)岢鰜恚?/p>
4、下面誰愿意把自己最喜歡的奇石介紹給大家聽聽?介紹的方式有很多種。如果你愿意結合剛才畫的詞句給大家講出它的奇特有趣,就講;如果你愿意讀,就有感情地讀一讀;如果你能通過動作把石頭奇特的樣子表演出來,你就表演給大家看;如果你能在短時間內畫圖表示出它的`奇特,你就畫。下面自己抓緊想一想,小組可以討論討論。
5、下面誰先來介紹?(順序依學生回答的為準。)
(1)仙桃石:生說自己的理解。誰愿意來讀讀?(一生讀)老師把其中一個句子改寫成這樣,你看看哪句好?為什么?(這說明作者用詞非常準確。)好,誰還想來讀讀?別看就一句話,想讀好也不太容易。誰再試試?(生讀)還是讓我們大家一起來讀讀這句話吧!
。2)猴子觀海:生用自己的方式表達他們的理解。下面,誰能再來有感情地讀一讀,讀出你的喜愛之情?(一生讀)誰認為自己能比他讀得還好,讀得更有趣?試一試(一生讀)老師幫你一把,給你配上音樂來讀,一定會更棒,誰想來試試?(一生讀)齊讀。試背一遍。
。3)仙人指路:生說。多么奇特、有趣呀!誰能讀好?試一試!找個同學比一比。配樂讀。試背一遍。
。4)金雞叫天都:生說。課文沒有插圖,誰能想象出他的樣子?它好象在對天都峰說什么呢?誰能把它的奇特有趣讀出來?找生讀。配樂讀。齊讀一遍。
6、課文是不是就寫了這幾塊奇石?在哪一自然段還寫了?找生讀最后一段
7、又寫了什么奇石?想象一下“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它們是什么樣的?
8、你們的想象力可真豐富,黃山上的石頭可真奇特有趣呀!并且還有許多石頭等著咱們去給它起名字呢!現(xiàn)在,你心里在想什么?
9、你喜歡黃山嗎?那老師現(xiàn)在就帶你去游覽一下黃山好嗎?這次咱們就不單單看奇石了,還記得老師上節(jié)課講的黃山四絕嗎?除了“怪石”,還有什么?(生答)好,同學們等不及了吧!請看錄象。
10、美不美?請你們帶著對黃山的喜愛之情再來有感情地讀一遍課文。
11、下面用你喜歡的方式選兩段你認為最好的課文背誦一下。
12、檢查背誦。
13、同學們,黃山石奇特、有趣,黃山更美!其實,祖國大地上還有許多這么著名的風景區(qū),課下同學們可以讀讀有關的課外書。另外,告訴大家,下一單元就有一篇介紹祖國寶島臺灣風景秀麗迷人的日月潭的文章,課下同學們可以先睹為快!
好!這節(jié)課就學到這兒,下課!
黃山奇石教學設計13
黃山奇石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激趣促學
1.激趣:同學們,你們聽說過“登黃山,天下無山”這句話嗎?這是我國明代杰出的旅行家徐霞客兩次登黃山之后發(fā)出的由衷贊嘆。有這樣高的評價,黃山一定名不虛傳,想不想去看看?(播放黃山風景視頻)
2.學生觀看視頻并簡單交流對黃山的印象。
3.導入:黃山風景美如畫,最著名的要算是云海、溫泉、怪石和奇松了。今天,我們就先去看看黃山奇石吧!(板書課文題目)
4.學生齊讀課文題目,重點理解“奇”字。
設計意圖:入境則生情。新課伊始,通過徐霞客對黃山的評價,激發(fā)學生對黃山的探究欲望,達到“未成曲調先有情”的效果。然后播放黃山的風光視頻,優(yōu)美的音樂,動人的解說,再加上神奇迷人的黃山風光,將學生帶入了課文營造的情境中,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初讀課文,認讀生字
1.課件出示自學提示,引導學生借助學習小提示讀課文。
(1)借助拼音自由輕聲讀課文,看清字形,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聯(lián)系上下文或生活實際試著理解新詞,不懂的做上記號。
(3)標好自然段序號。
2.教師巡視指導,提醒學生注意讀準字音。
前鼻音的生字“聞”“仙”;后鼻音的生字“名”“景”“省”“形”“狀”;翹舌音的生字“省”“著”“狀”;“都”是多音字,在天都峰一詞中讀dū。
3.小組合作交流識字方法。
4.全班匯報展示,教師相機指導。
(1)辨析區(qū)分字詞,拓展識記。
“區(qū)、巨”的字形相近,可組成詞串強化記憶。比如“山區(qū)、地區(qū)、風景區(qū)”“巨大、巨人、巨變”。
“聞名、著名”詞義相近,認讀后請說說其他詞義相近的詞語,如“出名、知名、有名”。出示一組四字詞,如“舉世聞名、遠近聞名”,學生認讀詞語,促進語言積累。
(2)圖文結合識字。
出示“仙桃、仙人、仙女”的圖片及詞語,引導學生在識字的同時直觀感受黃山石之奇。
5.把生字放回原文,再讀一讀課文,在語境中鞏固生字。
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的設計目的在于放手讓學生自主、合作學習,并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識字。對比區(qū)分、換部首組詞等識字方法的運用,既恰當地調節(jié)了課堂的氣氛,使枯燥無味的識字活動變得妙趣橫生,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又及時有效地提高了學生識字的能力。
三、再讀課文,感知大意
1.引導學生讀文思考:課文介紹了哪些奇石?具體寫了哪幾種奇石的樣子?
2.學生自由輕聲讀課文,用“△”標出這些奇石,在具體介紹的奇石名稱旁打個“☆”,讀好后小組交流一下。
3.匯報交流結果:課文介紹了“仙桃石”“猴子觀!薄跋扇酥嘎贰薄敖痣u叫天都”“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這些奇石,具體寫了前四種奇石。(教師相機板書)引導學生用篇幅的多少來判斷是否具體寫。
4.在學習小組中,把自己喜歡的有關那種奇石的介紹讀給同學聽。
5.賽讀自己喜歡的段落。
6.指名讀第1自然段,其他同學說說從中知道了什么。
(1)根據交流,指導理解“中外聞名”的意思。
(2)說說還有哪些地方也是中外聞名的。
7.簡單介紹地理位置。
8.齊讀第1自然段,讀出贊美之情。
設計意圖: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通過引導學生進行多種形式的讀,整體感知黃山奇石的特點。特別是在小組中交流自己喜歡的段落,既激發(fā)了學生的表現(xiàn)欲,又在讀的基礎上加深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四、鞏固生字,指導書寫
1.出示田字格中的9個生字,學生認讀生字并口頭組詞。
2.引導學生仔細觀察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想想怎樣把字寫正確、寫美觀。
3.教師范寫“升、巨、每”,指導生字的寫法。學生仔細觀察、認真傾聽。
(1)“升”是獨體字,橫在橫中線上起筆,向右上方傾斜一些。
(2)“巨”也是獨體字,第二筆是橫折,第四筆是豎折,三框開口朝向右。
要引導學生區(qū)分“巨”和“叵”。
(3)“每”的筆順是重點,第三筆是豎折,第五筆是點。
4.學生臨寫。教師提醒學生注意寫字姿勢。
5.反饋交流,師生點評。
設計意圖:低年級識字、寫字是重點,通過教師的親身示范,學生直觀地了解了生字正確的書寫方法,起到了很好的引領作用。通過引導學生觀察、比較、書空、臨寫等,使學生懂得從小要有良好的書寫習慣,要寫正確、規(guī)范、美觀的字。
第二課時
一、復習詞語,導入新課
1.復習:出示本課詞語,學生開火車讀、男女生讀、齊讀。
2.導入:這節(jié)課,我們就跟隨作者繼續(xù)走進黃山,去領略黃山奇石的神奇與有趣。
設計意圖:新課開始前,復習生字詞,既可以檢測學生上節(jié)課的學習情況,又能夠在短時間內使學生的注意力快速集中,為下面順利開展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品讀課文,感知奇趣
1.欣賞第一塊奇石“仙桃石”。
(1)指名說說為什么叫“仙桃石”。
(2)結合“飛下”“落”兩個詞,想象“仙桃石”的來歷,學生在學習小組內交流。要引導學生體會:“飛下”“落”將原本不會動的石頭寫活了。
(3)指名讓學生簡單講講“仙桃石”的來歷。
(4)指名說說“仙桃石”怎么樣。
(5)學生帶著喜愛之情,把第2自然段齊讀一遍。
2.欣賞第二塊奇石“猴子觀!。
(1)出示“猴子觀!钡膱D片,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用自己的話說說圖片上的石頭是什么樣的。
(2)看圖說出“陡峭”的意思。
(3)用“____”畫出描寫“猴子”動作的詞,引導學生發(fā)揮想象,猜猜猴子會想些什么。
(4)指名做做“猴子”的動作,進行表演讀。
(5)小結:作者通過認真、仔細的觀察,抓住了石猴的動作,又通過大膽的想象,寥寥幾筆就把石頭寫活了。我們把這幾句話再讀一讀,用一個詞說一說這塊石頭給我們的感受。(奇特、有趣、可愛)
(6)指導朗讀。
3.欣賞第三塊奇石“仙人指路”。
(1)畫出課文中描寫這塊石頭的句子。
(2)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假如你在黃山游玩,山路一轉,突然看到遠處高高的山峰上有一塊這樣的石頭,你會有什么樣的感受?
(3)指導學生做做文中“仙人”的動作,想想他為什么這樣做,他會跟游客說些什么。
(4)用“……像……”說一句話。
(5)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4.欣賞第四塊奇石“金雞叫天都”。
(1)指導學生看圖,找出這塊石頭。
(2)引導學生思考:這塊石頭為什么會這么著名呢?
(3)同桌交流匯報:它會變,在陽光下金光閃閃,像雄雞伸著脖子不住地啼叫。
(4)(引導學生)理解詞語“著名”。
可引導學生運用找近義詞法理解“著名”。
(5)指名有感情地朗讀。
5.小結:作者正是抓住了每塊奇石形狀上的特點,展開大膽的想象,通過打比方的方法,把靜止的'石頭寫活了,寫具體了,我們也可以將這樣的手法用于自己的練習寫話當中去。
設計意圖:逐步引導學生由讀通到讀懂課文,再圖文結合,有感情地朗讀,落實讀的訓練目標,重視讀的實踐過程,使閱讀真正成為學生主動的個性化的行為。讓學生在讀中理解課文內容,感受黃山石的奇妙與有趣,從而產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感受作者的寫作方法,為表達能力的提升做好鋪墊。
三、課件演示,觀察書寫
1.課件出示其余幾個生字的書寫視頻,引導學生認真觀察。
2.學生觀察交流,總結書寫注意點。
(1)“南”是上下結構的字,上小下大,上部橫筆短,豎筆略向左斜。
(2)“閃”是半包圍結構的字,“人”字居中。
(3)“位”“狗”都是左窄右寬的字。
(4)“部”左寬右窄。
(5)“些”上大下小。
3.學生練寫,教師巡視指導。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將生字歸類識記和書寫,這樣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又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
四、啟發(fā)想象,自由練說
1.教師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2.小組合作,想象其他奇石的名字。
3.引導學生發(fā)揮想象,從“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中選一個內容,向同學介紹黃山的奇石。(教師相機板書)
4.學生在小組內自由交流,教師巡視指導。
5.指名班內交流。
6.學生有感情地配樂齊讀全文。
7.讓學生選擇幾個下列詞語說說某處景物:
風景景色風景如畫
秀麗秀美一枝獨秀
著名名字名不虛傳
聞名新聞百聞不如一見
設計意圖:積累語言,運用語言,一直是語文教學的根本。此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在于為學生的學提供了一個空間,將課文內容延伸,并展開豐富的想象,讓學生用課內外積累的規(guī)范語言,自由地表達出內心獨特的情感體驗,感受學習語文帶來的快樂。
五、總結背誦,拓展積累
1.背誦課文中自己喜歡的部分。
2.搜集黃山的圖片資料。
3.總結:黃山還有許多奇妙的石頭在等著你們給它們起名字呢!言盡而意更濃,讓我們用一句話來抒發(fā)我們心中的向往吧——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登黃山,天下無山!
設計意圖:將語文的課堂知識拓展到課外的實踐活動,是新理念下語文教學的最終目標。此環(huán)節(jié)的設計理念就在于此,既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又鍛煉了他們的動手能力
黃山奇石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會寫位、狗等生字;積累“風景如畫”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有感情的朗讀4和5自然段,體會對黃山奇石的奇特之處。
3、會用好像或者真像說說自己喜歡的巨石。
【教學重難點】
1、識字寫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黃山的秀麗風光。
2、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引起興趣
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一起去黃山,欣賞了四塊黃山奇石,其實黃山的奇石還有很多,今天我們再去看看吧!(板書課題:《黃山奇石》)
二、復習生詞
中外聞名著名秀麗神奇奇形怪狀風景區(qū)安徽省南部仙桃石一位仙人天都峰尤其巨石那些
三、朗讀課文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回顧黃山奇石的奇妙之處。
3、思考:黃山還有哪些奇石?
四、自學第四、五自然段
畫出作者想象的句子,和表示動作的詞語,并讀一讀。
1、學習第4自然段
(1)指名讀。
(2)第三塊奇石奇特在哪里?
(“仙人指路”的神奇在于它就像仙人一樣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著手臂指向前方。一個“仙”字給這塊石頭蒙上了神奇的色彩,使人覺得有趣極了。)
(3)同學們,這里運用的動詞把靜態(tài)的手法寫成了動態(tài)的手法,非常的生動,你能上來表演一下嗎?
。4)這塊奇石叫什么?(板書:仙人指路)
2、學習第5自然段(金雞叫天都)
(1)指名讀。
(2)這塊奇石叫什么名字?神奇在什么地方?
金雞對面也是一個有名的景點,是著名的天都峰,每當太陽升起時,陽光照在巨石上好像金雞打鳴,所以這塊奇石叫──金雞叫天都。(板書:金雞叫天都)
五、指導寫字
1、出示生字:位狗
“位”“狗”都是左右結構、左窄右寬。
。1)師范寫,生書空。
。2)生練寫兩個。
。3)師點評修改。
。4)生再練寫一個。
2、出示生字:閃向
都是上三包圍結構
(1)師范寫,生書空
。2)生練寫兩個
。3)師點評修改
3、出示生字:每升
(1)師范寫,生書空:注意每的筆順(下面的母字先寫豎折,在寫橫折鉤)
。2)生練寫兩個
(3)師點評修改
4、出示生字:部
左右結構左寬右窄
(1)師范寫,生書空
(2)生練寫兩個
。3)師點評修改
六、當堂檢測
同學們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老師來考考大家,你能用真像和好像,模仿課文中的仙桃石和猴子觀海石說說這幾塊石頭(圖片)同學們回家請把你模仿的這段話寫下來好嗎
七、小結、作業(yè)
同學們,今天黃山之行,我們欣賞了黃山奇石,課下請收集資料感受黃山的秀麗神奇。
【板書設計】
黃山奇石
仙桃石
奇猴子觀海
仙人指路
金雞叫天都
黃山奇石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通過看圖、學文,體會黃山石的奇妙,激發(fā)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通過觀察圖畫和理解語言文字,培養(yǎng)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背誦自身喜歡的局部。
。、學會14個生字,會寫8個字。
【教學重點、難點】
1、通過看圖、學文,體會黃山石的奇妙之處。
2、把課文中描寫的畫面想象出來。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讀題導入
同學們,今天我們要來學一篇新課文。
(出示課題,生齊讀。)
。薄焼枺鹤x課題時哪一個字要特別注意?
。ㄆ妫
。、奇什么意思?
。ㄆ嫣亍⑵婀、從沒看見過。)
。、師介紹黃山的基本情況。現(xiàn)在,老師要和同學們一齊游覽黃山奇景,你們愿意嗎?
二、生自讀課文,標出自然段,畫出生字詞
請一生領讀兩遍,同桌抽讀。
三、小組討論,學習生字
方法:
四人為一小組,先讀準字音,易錯的字音相互提醒;再分析字形,一齊找出最巧妙的識記方法。
四、匯報學習情況
請一組同學匯報,匯報后,指名讀,開火車讀。
五、學寫生字
。薄⒄埻瑢W們先觀察一下要學的幾個生字,自身試著寫一個。
。、師利用電腦課件演示,分析字形特點、筆畫順序和寫時要注意的事項。
3、師范寫,同學跟著寫,交流評價。
六、指名分段讀課文,師生糾正讀音
。、齊讀課文,要求讀正確,流利。
。病⒛x課文,劃出不懂的詞句,打上問號。
。场⒗斫庠~義:
、 觀察圖畫、查字典理解詞義。
、 哪些詞義不懂提出來,同學一齊解決。 第二課時
一、介紹黃山,激發(fā)興趣
黃山在我國安徽省南部,是著名的風景區(qū),被聯(lián)合國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遺產維護名錄。幾百年來,游過黃山的人,無不被它的山水奇景所傾倒,明朝的徐霞客把黃山列為群山之首。奇松、云海、怪石、溫泉這黃山“四絕”名揚天下。下邊我們就到黃山看一看吧!
二、學習課文
。、學習第1自然段:
齊讀,說一說黃山風景怎么樣?抓住“聞名中外、秀麗神奇、尤其”談理解。
板書:
秀麗神奇、奇石有趣
。、自由讀課文,考慮問題:
文中一共講了哪幾種奇石?
同學回答后,師板書:仙桃石、猴子觀海、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我們一起去看看“仙桃石”吧。
、 指名讀第2自然段:
、 看圖提問:
圖上的巖石像什么?
、 結合插圖理解“飛”“落”的巧妙。
、 再讀這一段。
、 四人小組合作學習其它三個自然段,要求完成以下學習任務:
① 說說各幅圖上的巖石像什么?
、 劃出文中表示動作的詞,讀一讀,做一做動作。
、 給金雞叫天都配一幅畫。
、 指名小組同學當導游,加上自身的話介紹其中一種奇石。
、 黃山石可真奇妙,就像人們精心雕琢的一樣,有的像巨大無比的仙桃,有的像猴子觀海,有的像仙人指路,還有的像金雞叫天都。是不是就有這些呢?
⑶ 齊讀第6自然段:
、 指名說說還有什么奇石?
板書:
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
、 請任選一種展開想象,自言自語說說奇石的樣子。
、 請幾名同學分別說一說。
、 黃山石千奇百怪,無所不有,妙趣橫生。讓我們一齊親眼目睹一下黃山的美景吧!
⑷ 請一位同學讀全文,同時放一段黃山風景的錄像,使大家有身臨其境之感。
。ㄕn件演示黃山風光。)
三、老師小結
同學們,黃山石真是太美了,黃山還有更多的美景等著我們去觀賞呢,請你課后去找一找有關的照片和資料,更多地了解黃山。
【教學反思】
《黃山奇石》是一篇寫得很美的文章,在備課的時候我就在想要把這些美麗的文字變成小朋友們美妙的享受,所以課堂上用了較多的時間給同學讀;因為是低段的課,又選擇了另一個教學重點:識字。從同學的反饋中我發(fā)現(xiàn),這兩個基本任務完成得還是不錯的'。
課后,通過與幾位老師的交流,我發(fā)現(xiàn)了這堂課中存在的諸多缺乏:
首先,在對同學進行自學能力培養(yǎng)的時候忽略了標自然段序號,雖然在平時也曾提出要求,但沒有形成習慣。
其次,在分析“仙桃石”一段時,對于“好像是從天空中飛下來,落在石盤上!敝械娘w和落,同學讀成了掉下來,我雖然引導他們分析了飛的妙處,但引導的方法不夠好,經過與幾位老師的討論,讓我恍然大悟。另外,在同學完成小組合作之后的匯報中,假如能讓他們以各旅行社導游的身份到講臺上來邊解說邊做動作,同學肯定更樂于表示自身。對于以上缺乏,我將引以為戒,并在今后的教學中不時改進 。
【黃山奇石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黃山奇石》教學設計02-07
黃山奇石教學設計03-02
黃山奇石教學設計優(yōu)秀10-13
《黃山奇石》教學設計【精】06-12
黃山奇石教學設計【集合】10-11
黃山奇石生教學設計01-18
黃山奇石教學設計(15篇)03-29
《黃山奇石》教學設計(18篇)05-05
《黃山奇石》教學設計(15篇)02-27
《黃山奇石》教學設計15篇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