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籃球行進間運球教學設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學設計準備工作,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要怎么寫好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籃球行進間運球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籃球行進間運球教學設計1
一、指導思想
本課以“健康第一、以人為本”的理念為依據(jù),學生終身受益為宗旨。在教學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和愛好,讓學生掌握從事終身體育運動所需要的體育知識和技能,提高自我鍛煉的能力,養(yǎng)成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通過課堂教學,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生體質,發(fā)展學生個性培養(yǎng)學生頑強拼搏、樂于展現(xiàn)自我的精神面貌,促進學生良好的人際關系交往。
二、教材分析
籃球教材貫穿于學生的整個學習生涯,運球是在比賽中組織進攻的必要手段,原地運球是籃球運動的基本技能,熟練掌握運球技術,才能更好地掌握籃球這門技能,甚至為學生終身從事籃球運動提供了保障。
三、學情分析
根據(jù)高三學生活潑好動、求新求趣,具有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意識,有較強的集體榮譽感,他們對籃球學習興趣濃厚,有強烈的掌握技戰(zhàn)術的欲望,從而提高個人的技、戰(zhàn)術能力,相信學生會配合教師并能積極思索。
四、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通過學習激發(fā)學生興趣,使學生積極參與籃球運動,充分展示自我的運動能力。
2、技能目標:使學生基本掌握正確的“行進間運球”的技術,并能運用到以后的實戰(zhàn)中去。
3、情感目標:通過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自主學習的能力,使學生體會到玩的樂趣。五、教法與學法
圍繞本教材的`重、難點,根據(jù)教材和學生實際,從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盡可能適應學生個體差異角度出發(fā)。教學手段采用:啟發(fā)式、激勵式、評價式、探究式等方法,真正發(fā)揮學生是課堂主體,教師是課堂引導者作用,提高教學效率,優(yōu)化課堂結構。
六、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手型、按拍球的部位、力量
難點:上下肢協(xié)調配合和手對球的控制能力
七、教學程序
1、開始熱身部分:
。1)課堂常規(guī)。
(2)繞籃球場跑。
。3)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徒手操。
2、學習提高部分:
。1)原地運球練習。
。2)行進間運球練習。
3、恢復整理部分:跟隨老師做放松拉伸活動。
八、負荷強度
練習密度:35%~40%
運動量:中等
預計心率:120~140次/分
九、安全防范
1、在玩游戲過程中,跑動強度較大,注意同伴之間摔倒受傷。
2、行進間運球在追求速度的時候,也主要注意自身的安全。
十、場地器材
籃球場一塊;籃球26個;錐形桶14個;標志物28個。
籃球行進間運球教學設計2
一、教學思想:
本課以“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以課程標準為依據(jù),按照水平二課程目標要求,貫徹快樂健身,主動發(fā)展的教學理念增進學生的身心健康,激發(fā)學生的運動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啟發(fā)學生思維,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良好創(chuàng)新意識和合作精神,通過小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讓學生在自主、合作的氛圍中學習、活動,引導學生通過“玩中學、玩中練”,在主動探究中了解投擲的要領,掌握投擲的正確動作,同時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對投擲活動的良好興趣。
二、教材分析:
行進間運球在籃球教材中是一個重要的教學內容,是學好籃球的一項必備技術,特別是可以提高學生參與籃球比賽能力,從而能真正激發(fā)學生對籃球的興趣起到基礎性的作用。并對發(fā)展學生速度、協(xié)調、耐力等身體素質有著重要的功能。
本次課是在掌握原地運球動作技能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主要學習行進間運球的基本動作,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對籃球運動的興趣,提高學生的運球能力,把學練活動和積極、愉快的心情融合在一起,獲得運動的樂趣和成功的體驗。
三、學情分析:
本學段學生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關鍵期,學生個性天真活潑、好動,而且興趣廣泛,其模仿能力及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較強。在本課時教學內容的設計中,根據(jù)小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我采用以游戲練習為主線,注重誘導、啟發(fā),激發(fā)學生興趣,鼓勵學生發(fā)揮想象,大膽創(chuàng)新。
四、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使學生在已經掌握的原地運球的基礎上,掌握行進間運球的技術。
2、技能目標:使學生較好地掌握行進間運球的'動作方法,發(fā)展學生的反應速度、靈敏協(xié)調能力。
3、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合作精神,拓展學生思維,激發(fā)學生的潛能,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
五、教學程序:
四、教學程序:
針對本科的目標及重、難點,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程序:
。ㄒ唬╅_始熱身部分
導入和熱身部分:通過自編籃球韻律操的練習,讓學生基本掌握籃球的基本技術動作,起到愉悅身心,充分熱身的目的,同時調動學生對籃球學習的興趣。
(二)學習提高部分:籃球行進間運球是籃球教學中最重要的技能之一,是籃球原地運球技術的加強。因此,在進行籃球行進間運球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先復習原地單手運球的基本技術動作,再來學習本節(jié)課的籃球行進間運球,在原來的基礎上不斷加強,并進一步加深。通過抓住技術的重、難點出發(fā),體驗運球點的位置,控制好運球的落點與高度,保持好運球的姿勢,充分體會原地運球與行進間運球特點,逐步提高學生的運球能力,通過小伙伴一起來的游戲來提高學生基本身體素質以及培養(yǎng)學生團隊競爭的意識而達到終身體育的基本理念。
。ㄈ┱砘謴筒糠
采取放松操讓學生的肢體得到一定程度的放松,較為舒緩的節(jié)奏使學生的身心從興奮逐漸恢復到安靜,達到放松的目的。簡要回顧總結本次課的學習內容,對學生本次課的表現(xiàn)進行。
五、教學效果預計:
1、預計80%以上的學生能初步掌握本科所學的動作技術。
2、預計本課學生的運動強度為中等,最高心率160次/分左右,平均心率120—130次/分左右,練習密度為45%左右。
六、易犯錯誤及預防
1、低頭看著球運球,不能目視前方
預防:讓學生熟練掌握籃球行進間運球,提高學生控球能力。
2、拍球的位置太后或者太前。
預防:讓學生多進行行進間運球練習。
3、運球時球的落點不是在身體的側前方,而是在身體的正前方,或球離身體太遠或者太近。
預防:讓學生掌握拍打球的后上方。
七、場地器材及布置:
場地器材:籃球場一塊籃球41個球車2部擴音器1臺音響1臺口哨一支
籃球行進間運球教學設計3
一、課堂常規(guī):
體委:立正…向右看齊…向前看
體委:報告老師,XXX班應到XX人,實到XX人,報告完畢。
師:好,回到隊伍中。
師:全體都有,從右往左1。2報數(shù)
學生:1、2、1、2(報數(shù))
師:由二列橫隊成四列橫隊——走
學生:1。2。3(變成四列橫隊)
師:由四列橫隊成二列橫隊——走
學生:1。2(變成二列橫隊)
師:由二列橫隊成四路縱隊——走
學生:1。2。3。4(變成四路縱隊)
師:由四路縱隊成二列橫隊——走
學生:1。2。3。4(變成二列橫隊)
二、宣布本堂課內容:
師:我校自從1968年建立籃球隊以來已經有47年的歷史,籃球是我校傳統(tǒng)特色項目,在前不久剛結束的《第六屆我們是冠軍》籃球賽中大家也看了大哥哥大姐姐們?yōu)楹葱l(wèi)自己的班級,在球場上奮勇拼搏的狀態(tài),我希望幾年以后的你們,也要為自己的班級爭奪增光添彩。
這節(jié)課我們要學習的內容是《籃球行進間單手高運球》,在學習前,我們先做一下準備活動,慢跑兩圈,全體都有,向右——轉,跑步——走。
學生聽從老師指令跑步熱身……
三、 基本部分:(籃球行進間運球動作教學與練習)
以研究性教學為基礎,挑選個別學生做出行進間運球的動作,學生積極參加,老師和學生共同指出展示學生的不足之處,加以改正說明,最后老師詳細做分解動作教學,使學生更加明確動作的要領和重難點。
師:有哪位同學給大家做一下行進間單手高運球?
學生A進行行進間單手高運球
師:剛才A同學在運球過程當中大家有沒有看出他的不足之處,有哪位同學告訴大家?
學生B指出A的不足處
師:非常好,看來B同學觀察特別細心。還有哪位同學給大家來做一下行進間單手高運球?
學生C進行行進間單手高運球
師:在C同學運球過程當中大家看到哪里不對?哪位同學告訴大家?D同學,你來大聲告訴大家…
師:D同學非常棒,大家一定要向這兩位同學一樣要認真觀察。
教師詳細講解《行進間單手高運球》的動作要領及重難點,并且示范分解動作和完整動作,學生認真觀看教師講解與示范,聽清重難點的注意動作。教師下達口令要求,讓學生以分組接力的形式進行練習,在練習過程當中教師指導和糾正動作,學生相互檢查動作。
四、游戲:行進間S形單手高運球《傳球接龍》
教師下達口令集合學生,以組織游戲的形式來讓學生更好的掌握行進間單手高運球,與此同時也加強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
游戲規(guī)則:每組學生變成四路縱隊,上身彎腰,下身雙腿分開成馬步,第一名同學雙手持球置于地面,聽到哨聲開始后雙手用力從胯下依次撥球,最后一位學生雙手持到球后成S形單手高運
球依次前行至第一位后繼續(xù)以同樣的方式傳至最后一位。
五、結束部分:
教師集合整隊,口令指揮,結合呼吸進行上和下肢的韌帶拉伸,最后針對本課做一小結,與學生再見。
品評:
一、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本節(jié)課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主線進行教學,所以在課的.開始我通過對籃球校史、籃球基本知識了解,采用由易到難,從簡到繁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籃球的的積極性,以分組和游戲為載體,充分激發(fā)學生運動參與的興趣,使學生在活動過程中掌握一定的知識和技能,同時培養(yǎng)學生合作精神,以小組為單位來進行研究性學習,在游戲中培養(yǎng)了學生集體合作的精神,從整堂課來看,教材搭配合理,結構清晰,重難點突出。但是,在本次課的練習部分,對調動學生的激情和隊伍的調動還不夠,男女生的興趣愛好差異很大,直接反映在上課的過程中,興趣很濃,全都參與練習。并且分組進行教學,分組的同時還要注意學生水平相當為一組,這樣的安排效果更顯著。
二、在教學過程的組織上。根據(jù)三年級學生的模仿能力弱的年齡特點,在講解與示范的時候,用正確和錯誤的動作進行行進間運球作對比,讓學生從中得到行進間運球的技術動作與要領,在進行練習時,教師采用激勵的方法,表現(xiàn)教學設計,教學反思,工作計好的學生給予表揚及展示,從而帶動全班同學投入練習。
僅僅上好一堂課是不夠的。讓學生學會自己練習籃球的方法。更多的運用新的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主動求知的欲望,激發(fā)學生主動練習的興趣,促進學生自主性和獨立性。讓我們的每一位教師都能夠走進學生的心靈,讓我們的孩子都能享受到體育的快樂,籃球的魅力。
【籃球行進間運球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籃球行進間高手運球教案11-21
籃球行進間變向運球教案01-02
籃球行進間背后運球教案范文(精選21篇)11-22
籃球行進間變向運球教案范文(通用21篇)11-22
籃球的行進間運球教案01-02
籃球的行進間運球教案15篇01-02
籃球運球教學設計03-02
小學籃球行進間運球教案范文(精選9篇)11-22
籃球運球教學設計10篇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