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紅梅贊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紅梅贊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紅梅贊教學設計1
一、教學內容:聆聽《紅梅贊》
二、教學目標:
通過資料講解,在課內進行小品表演及造型設計等活動,加深對革命“足跡”的認識,使課內外的封閉式與開放式教育相結合。
三、教學重點:歌曲的節(jié)奏。
四、教學難點:旋律的掌握。
五、教學過程:
聆聽《紅梅贊》:
1.課前請個別學生準備歌劇《江姐》的劇情故事。在欣賞前給全體學生講這一故事。
2.欣賞全歌。
設問:歌名《紅梅贊》的含義是什么?
3.再聽歌曲:
設問:你從歌曲的情感與風格中領悟到什么?
(提示:書上插圖是江姐的形象)
4.小結:這是反映解放戰(zhàn)爭時期革命先輩留下的“足跡”。
聆聽《歌唱二小放牛郎》:
1.前兩個故事,我們都請同學講,這個故事我請錄音機講,請你們聽仔細——播放本歌錄音。
2.設問:誰聽清楚了這個故事?能復述一遍嗎?
3.再聽一次:記著歌曲的情節(jié)。歌曲中的主角是誰?配角是誰?有幾個場景。
4.師生討論:歌曲的人物及場景。
5.在教師指導下布置場景、分配角色。注意:要發(fā)動學生設計與自薦表演角色(王二小、鬼子),其他同學扮群眾角色及牛群、小草等。
6.插放本歌錄音,根據歌曲的敘事過程學生演小品。
7.小結:這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革命的小英雄留下的足跡。??
編創(chuàng)與活動
1.根據歌曲《紅星歌》、《紅梅贊》、《歌唱二小放牛郎》說說革命的歷史足跡。用線連一連。
2.展示各自準備的資料、CD、VCD、圖片、故事,比比誰的資料最生動。
小結:這首敘事歌曲是在民間分節(jié)歌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它用一個屬起承轉合四句體結構的旋律來詠唱多段歌詞,頌揚了一個放牛娃大智大勇、誘敵就殲并為之獻出自己生命的英雄事跡。
教學后記:這節(jié)課為欣賞課,這次教學有以下幾點值得反思:
1、整堂課的.時間分配不太合理。導入部分顯得過于長,占用了過多的時間,這直接導致了新課教學的時間不夠用。
2、新課教學我通過聆聽歌曲內容、演唱音樂主題、感受音樂段落、等形式表演歌曲,試圖讓學生走進音樂、感受音樂,讓學生能自覺的抒發(fā)情感。但是課堂進行中,由于引導的不夠細致,提問設計的不夠明確,學生未能如預期那樣完成要求。比如在學生欣賞音樂讓他們找出音樂主題旋律出現次數時,自己就只說“當你聽到剛剛唱過的主題旋律再次出現時,請舉起你們的手”,由于之前學生不知道“主題旋律”為何物,自己也沒向他們解釋清楚,因此學生聽過音樂后不能正確的回答出問題。
3、課件制作鏈接得比較零散,音樂視頻沒有正確的插進去,直接干擾了學生的思緒,降低了本堂課教學效率。
4、對學生評價的不夠具體,顯得有些單調。
以上的這些需要我在以后的實踐教學中不斷的反思和糾正,備課時需要更加細致設計好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分配好上課的時間,備課不僅要備教材更需要去備學生,充分考慮到學生的音樂水平,才能達到好的教學效果。
紅梅贊教學設計2
【教學課題】人音版《音樂與戲劇表演》模塊:《紅梅贊》
【教學目標】
1、過程與方法:通過聽、看、唱、演歌劇《江姐》中三個經典選段,初步了解中國民族歌劇。
2、知識與技能:初步了解歌劇唱腔中詠嘆調、對唱、宣敘調三種演唱形式及其風格特點。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中國歌劇《江姐》的鑒賞與學習,增進學生對中國歌劇的了解與愛好,激發(fā)學生參與實踐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對歌劇音樂作品的`鑒賞能力。
【教學重難點】學唱三個選段,感受三種演唱形式的音樂魅力
【教具準備】:多媒體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直接導入
視頻播放:《紅梅贊》
思考:屬于何種戲劇藝術?
2、歌劇
歌。╫pera)是以歌唱為主,將音樂(聲樂與器樂)、戲。▌”九c表演)、文學(詩歌)、舞蹈(民間舞、芭蕾舞、現代舞等)、舞臺美術等融為一體的綜合性藝術。
3、歌劇聲樂演唱形式:詠嘆調、宣敘調、重唱、合唱等。
4、劇情梗概
二、選段一賞析:詠嘆調《紅梅贊》
1、歌詞特點
2、甩腔的運用——戲曲元素
甩腔是戲曲唱腔在一句唱詞或一個詞唱完之后,旋律仍繼續(xù)進行的那一部分音樂。
【紅梅贊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紅梅贊作文05-15
紅梅贊作文04-16
紅梅贊作文3篇(必備)11-22
《冰花》教學設計 冰花教學設計12-12
欣賞與設計教學設計05-24
《頭飾設計》教學設計06-06
教學設計04-19
經典教學設計03-05
(精選)教學設計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