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教學反思范文(精選6篇)
身為一名人民老師,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對學到的教學技巧,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么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荷花》教學反思范文(精選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荷花》教學反思1
《荷花》是人教版小學第六冊的一篇課文,是葉圣陶先生的作品。全文內容不多,但意境卻特別美,具有獨特的吸引力。農村的孩子對荷花了解特別少。正是考慮到這個特殊原因,在本堂課的教學中,我巧妙地運用多媒體課件,引導學生認識和欣賞荷花那不同尋常的美。
課始,為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在悠揚的音樂聲中出示了一幅幅荷花的圖片,在視覺上讓學生感受到荷花的美。學生們滿心歡喜互相欣賞荷花,把最美麗的詞語送給自己看到的荷花——五顏六色、婀娜多姿、卓爾不群、冰清玉潔、亭亭玉立……荷花的美好形象已經給學生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孩子的心弦被扣動,思維被激活,激發(fā)孩子主動學習的興趣。
欣賞畫面以后,我以“你們看到的荷花真美,那葉圣陶爺爺看到的荷花又是什么樣的?”這一過渡語讓孩子直接去讀第二自然段,然后學生自主交流:你認為哪些句子寫的美?談談自己的感受。通過自主學習,孩子們大膽地、自由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從“挨挨擠擠”體會荷葉的茂盛之美;從“碧綠、嫩黃”體會顏色之美;從“冒、飽脹、破裂”體會荷花的長勢之美;從“有的……有的……有的……”體會荷花的'姿態(tài)之美以及一池荷花千姿百態(tài)的美。
優(yōu)秀的文章都符合美的規(guī)律,語文教學中應創(chuàng)設情境,寓教于樂,寓教于美中,讓學生借助美文,走入美的境界,與文章共鳴。在聽說讀寫訓練中陶冶感染,潛移默化的受到審美教育,逐步提高自己的審美水平。讓學生知道哪是美的,為什么是美的,如何去欣賞美,如何去創(chuàng)造美,這才是我們所要達到的真實目的。
在學生朗讀品味荷花的美麗之后,借助“畫家”,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課文的第四自然段的學習,我采用假設法把孩子引入情境之中,把自己想像成荷花,小魚或蜻蜓,并運用各種形式的讀,想象,舞動來體會,感受意境……想象:小魚和蜻蜓或其它的小動物可能會說些什么?一石激起千層浪,孩子的思維將又一次被激活。針對這一富有靈性、創(chuàng)造性的誘導,學生用心傾訴,真情流露,既是心靈的獨白,又是個性的張揚,使作者、學者、教者融為一體。
學生學完課文后,再讓學生欣賞荷花圖,讓孩子們想一想:你打算用怎樣的語言來贊美荷花?贊美大自然?又使孩子們心中美的體驗得到升華。
本課我的教學設計,力求以新的課程標準為指導,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學習。寓美育于課堂教學之中,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語文的綜合素養(yǎng)。
《荷花》教學反思2
近一周多來,各班都走進了正軌“新課程迢迢”給人一種壓抑。老實說,在教學上本人還沒有進入角色。不過本課感覺到不錯,在教學中有些逆流翻轉的味道,我也沒去做些教學上的查找,因為這是一篇很優(yōu)美的散文。葉圣陶美筆之作再加上在我們本地有一大片荷花池,所以對于學生來說,有如文其實境的感覺。課題一板,孩子們有的是話說。我借學生的激情板書了一些關于荷花高潔的名句。如“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薄敖峡刹缮,蓮葉何田田,錢戲連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這篇課文描寫了夏日公園里荷花盛開的景象,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與荷花融為一體的感受,色彩明艷的荷花怒放圖,表達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感情。在教學本課的思想上,注重閱讀中抓重點句,體會句子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從而懂得富有感情,充滿想象是寫好寫景的文章的重要方面!跋胂罅ωS富,富于感染力”是本文在表達上的主要特點。比如,作者在觀賞荷花的美時竟把自己想象成了一朵荷花,在微風里翩翩起舞。這種寫是很生動,形象的。在教學引導上,本人把握了寫法的運用。
如何使文章想象豐富,富于感染力?這里我并沒有去在意文本的學習,卻安排了小練筆,作者把荷花寫得這么美國,我們也來寫寫自己喜歡的花。不過在動筆前,讓學生再走進文本,了解一下課文是怎樣寫荷花的,哪些是具體的描寫,哪些是對荷花的想象和感嘆。然后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想一想自己喜歡哪種花,這些花是什么樣子的`,有什么特點?自己怎樣把花描寫下來。學生能把這些問題弄明白就可以動筆寫作了。
另外,在引導學生寫作成文時,還是回放了文本引導學生討論文中的修辭。比如,為什么說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畫”呢?(用彩筆畫出來的是色彩明麗的畫面,而一池荷花就是這樣一幅色彩明艷的畫面,因為荷花是活生生的真實景色,那么看上去這一池荷花就像一大幅的畫。甚至可以引導學生背背優(yōu)美的句段,必要時用一用也沒錯,使學生從閱讀中悟寫法,從感情升華到實際動筆,或許是妙筆生花的。
其次,在作文中展開想象,想象是寫作的重要的必備能力之一。一篇文章無論是在記事,寫景,狀物的時候,加上合理適當的想象。葉老說,沒有想象的文章是不成文的。要寫想象就離不開修辭,在課堂上、書本里、文章里,修辭就是一道風景,是一種意境,是一種追求。也就是修辭即生活,生活即修辭,修辭是一種生命的表現。與此,文章就會變得更加形象,生動,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就更鮮明,深刻。本文中的作者就把自己的想象為池塘中的一朵荷花,并把想象中的情節(jié)描寫得有聲有色,有靜有動,無休止的把一池荷花繪成了一幅活靈活現的荷花圖。那么如何在作文中展開想象呢?
第一,要掌握好“合理”二字。合理的想象,就是所想象的情節(jié)要符合生活的情理,科學的規(guī)律。如,寫爸爸戒煙,因為吸煙而鬧笑話這是較為合理的,如果寫爸爸為了吸煙而滿街搜集煙頭這就不合情理了。第二,要在平時注意積累想象的材料。這些材料應該是來自生活的觀察和體驗。如,一提《西游記》就會想到貪吃的豬八戒,這樣就牽起聯想到生活中類似的人……總的來說,想象必須和生活經驗豐富的知識結伴,多積累,一定會寫出好文章。
總之,本課的教學,學生還是收獲不錯的。如果說本人這也算自造創(chuàng)新的探究,那本人還是注重了緊扣課文圖文并茂的特點,聯系本地實地教材,使學生能身臨其境地學習課文。在美文中合并練筆,這樣就自然地注重了學生的自學能力的訓練與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同時將對文本的理解與朗讀有機結合,進行拓展訓練。
用魏先生的語文教學經驗來總結:“雕塑的藝術在于取一塊石料,把沒用的去掉!遍喿x的可不可以說在于取一本書或一篇文章把沒用的去掉呢?我看可以。
《荷花》教學反思3
《荷花》這一課的學習,出乎我意料的莫怪與孩子那敏銳的觀察力了。
課上,當我講到課文第二節(jié),帶領孩子觀賞那美麗的一池荷花時,當我問:你看到了什么?
前面幾個孩子結合著書上的內容說的很好——有什么樣的花骨朵,有盛開的花朵等等,可這時站起來一位同學卻說道:“老師,我認為這幅圖不對!蔽乙汇,于是我就說:“你說說你的理由吧!彼舐曊f道:“不該有蓮蓬!边祝f真話,我還真沒有注意到這一點,課前只注意研究課文,誰注意看插圖呀!那更別提考慮這一點呀!但這也有時我們課上多好的教學契機呀!于是,我笑著說:“哪我就想請同學們說說,為什么這時候不該有蓮蓬那?”孩子這是七嘴八舌說了起來:
“花才開,就敗了嗎?”
“書上說一進門就聞到清香,就跑去荷花池了,要是早開了,就不會這樣了!
“天天看到開的.荷花,就不會這么吸引他了!
“我認為荷花時才開的。”
……
“也不對,老師,可能作者很久沒去了,這次去的時候荷花早就開了,不就有蓮蓬了嗎。”
正說的熱烈時,又有一個孩子說了這么一句話。這是班里的孩子又是一愣,接著嘰嘰喳喳說了起來。
是呀,有這個可能呀。說真話,此時因為我課前的準備不足,我沒法告訴孩子是什么情況,這時我又對孩子說:“這也是有可能的,那么蓮蓬是不是該有,這就需要我們弄清楚作者到來的時間?吹經]有,文中到處是問題,就看我們有沒有疑,只有善于懷疑,才能找到真正答案。這節(jié)課老師就要布置一個作業(yè)——查查作者到底什么時候來的,那才能知道圖上畫蓮蓬,該還是不該。”
我想以后我會在這些方面更加關注了,不然真會讓孩子把我給問住,難住。
《荷花》教學反思4
《荷花》是葉圣陶先生筆下一篇精美的寫景散文,讓我們領略到荷花婀娜多姿的神韻,感悟到大自然力量的神奇。文章語句優(yōu)美,字里行間洋溢著作者對荷花的喜愛贊美之情。
教學時,我注重朗讀感悟,增強學生感受語言的機會,通過口誦心記達到深化理解的目的。文章的第二、三段寫出了生機勃勃的荷葉及不同姿態(tài)的白荷花,展示了荷花茂盛的生命力。通過“挨挨擠擠、碧綠的大圓盤、冒、有的……有的……有的……”讓學生在解詞、析句、悟情的過程中,不斷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更使學生認識逐漸深化,感情逐漸深入。我采用了繪圖的方法,在學生解說的同時把一幅亭亭玉立的荷花圖形象直觀的.展現在眼前。
第四、五段是作者想象的部分,我采用了配樂朗讀與舞蹈表演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意境中感受到荷花的美!叭绻憔褪沁@荷花池中的那朵白荷花。你覺得自己美嗎?”我熱情滿懷的說。“美!”學生異口同聲。我抓住時機,“好!那我們每個人都是這一池荷花中的一朵,讓我們一起來釋放自己美的感受吧!”音樂響起,我們大聲誦讀,翩翩起舞又姿態(tài)不一,一時間教室似乎就是一個舞臺,把“我”看到荷花展開的美妙想象再現得淋漓盡致。
課外延伸部分,多媒體出示學生平時常見的鮮花圖片,按照《荷花》的方法口頭作文,效果真是出人意料。
本節(jié)教學我最滿意的是學生學會了寫景文章抓住事物特點進行觀察和表達的方法:細心觀察+豐富想象+細致描寫=精美的文章。在以后教學中應該把這種從文本學習到挖掘文本外資源重新生成的方法加以斟酌、使用,真正實現教育的目標:學以致用。不知之處是,在展現荷花美時,荷花圖應該讓學生上臺畫出學生自己文中筆下的荷花,這樣就能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從學生的興趣、需要出發(fā)了。
《荷花》教學反思5
我在教《荷花》時,先讓學生將自己收集到的古詩文讀給大家聽,通過部分同學的介紹,使學生對荷花有了初步的認識,在播放荷花圖片課件,從孩子們的眼神中不難看出,他們已經被荷花的美陶醉了,欣賞后學生們談自己的感受,教師相機小結:是啊,荷花的確很美,作者筆下的荷花更美。這樣,以濃郁的氛圍引導學生入境。
運用比較的方法欣賞作者用詞精妙。
教師善于引導學生對詞語進行比較、揣摩、欣賞。不斷提高其對語言感知的敏銳程度。如:《荷花》一文中“冒”這個詞,教師引導學生用換詞的方法,通過比較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在對這些詞的討論比較中學生體會到:“因為荷葉多,挨挨擠擠的,所以荷花只能從中間冒出來;‘冒’不僅寫出荷葉之多,還顯示了荷花那旺盛的不可抗拒的生命力,給人一種生機勃勃的感受。這樣,抓住關鍵文字,學生品出了精妙詞語的個性特征,咀嚼出了它的神韻。”
讀寫結合,給學生廣泛的想象空間。
讀是為寫服務的,在讀的基礎上規(guī)范語言,發(fā)展語言,在理解“冒”的`妙用后,教師在此加以引導。
。1)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仿佛在干什么?
。2)在理解這么多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勢時,引導學生想象還會有什么樣的荷花?
。3)教師配樂朗讀聯想一段讓學生想象頭腦中出現了怎樣的畫面。這種做法不但加強了對深文的理解,發(fā)展了學生的語言,還培養(yǎng)了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情趣。
注重讀的訓練。
個別讀、雙人讀、齊讀、自由讀等多種形式的讀在本堂課都有體現。
《荷花》教學反思6
課文描寫夏日公園里一池荷花盛開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其中的遐想。文章運用許多好詞佳句,表現了荷花清新脫俗、美麗婀娜的風姿。全文一共五個自然段,在第二課時的的教學中,我主要以體會理解第二自然段的學習為主。在教學中,我先向學生提出這一自然段的`幾個中心問題:文中描寫了幾種不同形態(tài)的荷花?整段文字采用怎樣的結構來寫?劃出這一節(jié)中你最喜歡的幾個好詞。接著,我讓學生帶著這些學習要求,用各自喜歡的方式自由朗讀第2節(jié),在文中圈圈點點。其間我巡回檢查中,看到有的學生讀得有滋有味,頗為入味。而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就是進行教學反饋。
從反饋情況來看,對于幾種不同荷花的概括和好詞的尋找,學生分析理解的都挺不錯,基本能概括出三種不同形式的荷花姿態(tài),找出它們各自的特點。但在仿寫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問題就凸顯出來了。有一部分學生缺乏優(yōu)美的語言表述能力,語言文字讀來干巴枯燥,沒有好的形容詞來修飾,說明平時辭藻的積累不夠;有一部分學生流于純課文的模仿,缺乏自己的想象力,形式結構太過雷同課文;而大部分學生的素材范圍狹小,僅限于幾種花卉,說明學生課外知識欠豐富,自然科學方面的知識所知較少。凡此種種,從課堂總體效果來看,這節(jié)課還是能達到預期目標,也能從中折射出一些問題,懂得今后在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及好詞佳句的積累上,還需好好加以重視。
【《荷花》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荷花教學反思反思10-13
《荷花》教學反思10-06
荷花教學反思04-08
《荷花》教學反思10-27
課文荷花教學反思10-06
課文《荷花》教學反思06-16
語文荷花的教學反思03-30
語文《荷花》教學反思03-29
課文《荷花》教學反思范文10-06
《荷花》教學反思(精選5篇)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