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歷史
傾聽歷史1
一直在崇尚、向往著歷史中那片詩詞并發(fā)的芳草地。當李清照帶著“人比黃花瘦”的容顏從歷史中向我走來;當岳飛的《滿江紅》激蕩起我滿腔的熱血……我的心中便蕩起陣陣激流。宋詞,那古老的精華,已融入我的生命。
張潮在《幽夢影》里說過:“所謂美人者,以花為貌,以鳥為聲,以月為神,以柳為態(tài),以玉為骨,以冰雪為膚,以秋水為姿,以詩詞為心!蔽也蝗コ缟心欠N“美人”,也更沒有那種精通詩詞文賦的文人雅量。我只是用自己的心去咀嚼,去品味那或婉轉(zhuǎn)纏綿,或雄渾悲壯的潛在詞魂,在默默中傾聽歷史的心跳,讓自己的血液流淌得更加奔放。
喜歡宋詞,很欣賞它的那種明快的韻律。如蔣捷的“何日歸家洗客袍,銀字笙調(diào),金字香燒,流光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讀起來如行云流水,朗朗上口,字字清新雋永,繞耳不絕,讓人忍不住地對此喜愛有加。
若領略了婉約派的似水柔情,便會深深地喜歡上它們的那種欲說還休,十詠三嘆的韻味。才子柳永的《雨霖鈴》便算得上是部經(jīng)典之作!啊裣菩押翁?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jīng)年,應是良辰美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柳永觸龍顏而遭貶,不得不離開繁華的京都,登舟離開時,回望一眼這座讓他失意,又愛又恨的都城,萬般愁緒,萬般滋味便涌上心頭。無奈中,只有一任肝腸寸斷。柳永的`身影消失在蒼茫的歷史中,但是,他的靈魂卻在每一句詞中,沖破歷史的塵芥,永世長存下來。
在感嘆婉約派的清麗、含蓄、纏綿之余,更不免驚嘆豪放派的雄渾壯闊和沉郁蒼涼。從岳飛的《滿江紅》怒發(fā)沖冠精忠報國的壯懷激烈,到蘇軾的“一樽還酹江月,縱觀千古豪情”;從蘇軾的“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的熱血之誓,到辛棄疾的“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的錚錚鐵骨,字字鏗鏘,句句雄壯,讓每一個人都倍增愛國之熱情,倍感一眶之熱淚。
無羈地吟哦,醉到了世世的楚楚衣冠,撼動了代代的凡夫俗心。歷史撫平了風涌乍起的波浪,吹干了沙場上映日而輝的英雄鮮血,但是,它卻不能帶走那些融入人們生命靈魂的菁華。
在回望中,在歷史心臟強有力的跳動聲中,我默默地用心靈去傾聽,去找尋,去欣賞,去感受那歷萬世而不朽的詞魂。
傾聽歷史2
傾聽歷史的聲音
無垠的大漠,孤獨的駝隊,昭君是否會感到一絲不安與畏懼呢?高原屋脊之上,千年的積雪,文成是否會感到一絲冷凄與落寂呢?
——題記
浩瀚的大漠,一對駱駝孤獨行向遠方,一位花季少女,纖細的玉手撫著顫抖的胸口,落寞的`輕嘆著,遙望無際的荒漠,狂風卷起漫天黃沙,身邊的侍從輕嘆著命運的無情安排。這少女眼睛半瞇著,目視前方,心中那個又向往又畏懼的陌生國度是否就在前方?那昨日的夢土,那銀鈴般的笑容是否已越來越遠?思念夾雜著畏懼,少女柳眉一皺,雙唇緊閉,兩滴晶瑩的淚水在眼眸里打轉(zhuǎn),淚水卻忍不住順著緋紅的臉頰而下,滑入嘴里,好苦!
那少女便是昭君,我不曾想過,她是否喜歡這種生活;我也不曾想過,她后來生活是否安好;我更不曾想過,她是怎樣帶著思念遙望著孤漠。
漫天大雪,掩埋了一抹枯綠,車上大大小小的袋子,裝滿了種子,更載滿了父王的心愿。她受父王之托前來聯(lián)姻。父王對她說:“他是個值得托付終身的人,他年輕有為,必能成就大事業(yè),他不會讓她吃苦的。”可她卻又何嘗不知,父親的真正—用意!讓她獨自一人,承載著整個國家的安定,獨自走向那片陌生的藍天。她卻又何嘗不想,生活在小家的溫馨里,她不能自私!她只能選擇走向那一望無際的白雪!
傾聽歷史的聲音,我悶心自問:將國家的安定與富足的重任壓在弱女子身上,這樣會不會太過分?當國與國之間的交往是以她人的幸福為犧牲時,這樣會不會太荒唐?舍她人之幸福,換自己之心安,這樣會不會太自私?我曾懷疑:古代女子是否注定沒地位?!
以史為鑒,還看今朝!“自古紅顏多薄命,”我們部曾經(jīng)歷過;為國“聯(lián)姻”我們不曾見過。今天,我們可以同男同學一起坐在教室,假期我們可以徜徉于山水間,不再是足不出戶的“大家閨秀”!
傾聽歷史的聲音,方知我們今天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父母可以傾聽我們的呢喃,不必為生活而苦惱。面對如此優(yōu)越的物質(zhì)生活,我們應該努力為自己的學習創(chuàng)造條件,為祖國的發(fā)展盡一份微薄之力。
傾聽歷史的聲音,給我留下許多思考,也讓我明白了許多,更讓我懂得了凡事貴在珍惜!
傾聽歷史3
五千年有多久?五千年有多長?不過是浩瀚宇宙中的一滴水,可就是這短短的五千年,在中華大地上,江山曾多少次替換?戰(zhàn)爭的烽煙曾多少次炊起?河流曾多少次染紅?只為換來君臨天下的皇圖霸業(yè),刀光劍影碰撞出一曲又一曲的千古絕唱,泱泱長江,淵淵黃河,記錄著華夏文明的進步。傾聽歷史長河,傾聽這絕美的樂章。
“生當為人杰,死亦為鬼雄”。烏江江水滾滾向東流去,帶著霸王的血液,讓李清照深嘆“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我項羽生來就是天命之子,劍指江山,只因一時仁慈,放虎歸山,令你成就了四百年的大漢敗于你手,無顏歸去,只得血染烏江,看你坐擁江山。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我太宗一生輝煌,卻只惜玄武之變,手足相殘,父子情斷,為我今生憾事。我太宗一生勤政,終換來“貞觀盛世”,萬生來朝,千古流芳。百年之后,人們依舊吟誦著“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圣人賢言。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我李煜是一個才華橫溢的才子,怎會甘于被政治所束縛?后宮中,盡享奢華,豈不快哉?可我曾想過這個社會見不得歌舞升平,于是最終只能落個“最是倉皇辭廟日,垂淚對宮娥”的`結局。與酒為伴,與夢相依,我曾無數(shù)次夢回南唐,回想南唐的一草一木,卻只能空嘆“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竹槍一桿,打得妻離子散,未聞槍聲震天”。我道光一生無為,空有這“皇帝”虛名,國土被割,我卻只能拱手相讓,因我懦弱,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我無顏去見先帝,只得降皇陵已謝罪。
“中華人民共和國今天成立了!”這洪亮的聲音使萬山肅立,千川靜流,掌聲雷動,歡聲撼天,我毛澤東喚醒了一個真正的中國,在東方,一聲洪響,站起來的是一個民族。
霸王的悔恨,太宗的盛世,李煜的愁苦,道光的懦弱,中國的崛起,這歷史的長河中,多少人杰在譜寫華夏的樂譜,縱使時光輪回的消磨,斗轉(zhuǎn)星移的轉(zhuǎn)變都是印在中華大地上的璀璨文明!
傾聽歷史4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無數(shù)的往事在被娓娓述說著,我們靜靜地傾聽那冥冥中傳來的蕭蕭馬鳴、大漠沙場上的雷雷戰(zhàn)鼓聲,仿佛看到了無數(shù)衣甲鮮明的士兵在策馬飛奔,為了泱泱大國,為了統(tǒng)領天下。那或憂或喜的歷史之聲,讓人不禁感慨萬千。
風狂嘯著,蕭暗鳴著,似乎都在為勇士們高呼著。有兩人快馬加鞭,朝著咸陽宮奔馳著。荊軻及其隨從都明白自己的命運,但為了自己國家的命運不惜以生命為代價,盡力一搏。雖死,無憾!
他們明知前途險惡,卻志在救國。他們心系國家,為國而死,他們的死必然是壯烈的!這時,歷史在用最公正的聲音述說著,等待著后人傾聽他們的仁義之聲。
面對生與死,名譽與恥辱,有無數(shù)的人選擇了正義。
在陰森黑暗的牢房里,有一個人委屈地活著。他隱忍著,不為偷生,只為堅守正義。當他目睹自己的同伴慘死在魏忠賢手上時,他義無反顧地選擇了隱忍,他等待著機會的到來,等待著將正義事實公布于眾。在他的心底,有一種信仰叫堅忍,他的名字叫顧大章。
有時候,委屈地活著,比壯烈地死去更需要勇氣!這一點,歷史用最慷慨激昂的聲音,贊揚著這一切,我們從他身上聽到了面對死亡不懼,誓與奸惡斗爭的.不朽之音。
這些人盡自己微薄之力去堅守正義,挽救眾生,至死不渝。
李時珍生活在一個風雨飄搖的年代,他行醫(yī)救人,不求回報。他忍受了三十年的落魄,卻依然胸懷天下。當他有機會面對唾手可得的財富和權力時,卻依然選擇了行醫(yī)天下,濟世救人。三十年的風餐雨露,居無定所,只為了拯救天下百姓于水深火熱之中。在他身上,我們聽到了歷史訴說的無私之聲。
還有一些人不惜犧牲自己的性命,為人民,為國家而奮斗。我敬仰并尊重這些人,他們看淡了生與死,為了一個信仰,不惜拋頭顱、灑熱血。他們不為個人名利,只為挽救黎明眾生。正是有了無數(shù)的他們,才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歷史為他們發(fā)出了正義之聲。
歷史以各種聲音訴說著,也許就些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驚魂精魂所在。
無數(shù)的窮苦艱難,無數(shù)的風霜雨雪,無數(shù)的豐功偉業(yè),歷史都將以最公正的態(tài)度、最洪亮的聲音傾訴著,這些精神將永垂不朽,讓我們共同傾聽。
傾聽歷史5
夕陽西下,暮靄沉沉,周圍一片死寂。終于,最后一抹光線也依依惜別了人間。夜,如同黑色的外衣,緊裹著大地。天地間的空氣似乎凝固了,沒有了光,沒有了熱,沒有了溫暖。時光飛逝,四季輪回,讀書,已成為現(xiàn)在的一種時尚,一種潮流。
高雅的人,獨處靜隅,賞文聆曲,看過世間紅塵萬物,感嘆中國文化魅力,則是一番清逸的享受。等而下之者,一卷在乎,讀些演繹的故事,借以消遣,也不至于因寂寞孤獨而煩惱。暢游書海,以書為友,在無聲中談吐優(yōu)雅;厥淄ィ私庵袊幕
孔子,一代名師,用自己對人世間的理解詮釋了謙讓為先,大愛無疆。不知屈原投江時是否身著白衣,或許白色才是他最好的詮釋。在那個世人皆醉我獨醒的年代,他縱然寫下《離騷》,也依然免不了被放逐的命運。細品《離騷》,才有“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的崇高精神!吧胶悠扑轱L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讀到這里,我不禁潸然淚下,文天祥用凄涼的筆調(diào)抒發(fā)了國破家亡后的憂傷之情!坝盐骱任髯樱瓓y濃抹總相宜”帶我們領略杭州西湖的景色。腦海中偶然出現(xiàn)“總把新桃換舊符”美好的'春節(jié)景象,耳邊總會想起恍惚的爆竹聲。當讀到“怒發(fā)沖冠,憑欄處”時,我頓時被岳飛的激憤感情所感染,一腔怒火全噴向“秦檜”這個名字上了,當我讀到“笑談渴飲匈奴血”時,又被他那種大無畏的報國精神所震撼。“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這景象宛如仙境。
書海茫茫,汗牛充棟,以有涯吾生恐難讀盡“大海之一滴”,讀書也要選擇,要做到會讀書,讀好書,讀對自己有益的書。當你真正走進一本好書時,便可以體會到中國文化的真正特點。
合上書,望著銀白色的月光灑滿窗前,嘴里哼起那首熟悉的《牡丹江》……品讀經(jīng)典文學,體味字句間的動人之處。美妙的文章,仿佛一杯濃茶,流溢著沁人心脾的味道,沉淀著文字的芬芳。當我們沉醉其中,卻驚喜地發(fā)現(xiàn),愛在心中蕩漾,美的意境在夢中徜徉。貫看歷史長河,才深感文化的內(nèi)在美。
讓我們一起,傾聽歷史行走的聲音……漫步在中國文化道路上,見證中國文化達到最頂峰,見證它的奇跡。
傾聽歷史6
當清爽的秋風將天空吹向更高遠,當枝上的綠葉換上橙黃,當鮮艷的菊花已綴滿枝頭,我愿化作最后一只南飛雁,飛回到歷史的長河中,去傾聽歷史的聲音。
悲悲——汨羅江畔
我飛到了汨羅江畔,看到屈原來到汨羅江畔,雷聲陣陣,江水滔滔,魚兒舞動著,望著眼前的一切,心中千言萬語皆化作淚水,仰天長嘆:“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睘⒚摰某寥虢祝詈蟮膮群笆悄敲吹挠辛,我聽到了他心中堅持的真理,寧愿死也不隨波逐流、茍且偷生,感受到了他忠貞不渝的愛國主義豪情。而他的.“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薄奥仿湫捱h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币搽S著汨羅江滔滔的江水融合在一起,流淌了千年,經(jīng)久不息。
慘慘——烏水江邊
我悲嘆著,哀鳴著,飛到了烏水江邊。細雨蒙蒙,秋風瑟瑟,在滔滔江水面前,那個至情至義的男人,看著虞姬一縷香魂隨風散去時,面對滔滔江水,面對彼岸的鄉(xiāng)親父老。一代霸王也不由淚濕衣襟,挺身拂劍,直指蒼穹,怒吼的唱出“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雅不逝”的絕唱。我聽出你胸膛中迸發(fā)出的 “死亦為鬼雄”的豪情壯志,感受到你追求自由.追求崇高,追求生命的尊嚴,追求英雄的本色,雖一代英雄就此沉睡烏江,但“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钡捻灨柽傳唱至今。
嘻嘻——南山之下
我向前飛去,飛到了南山,青翠的南山,周圍云霧繚繞,看見身著長袍的隱士,一只手提著酒壺,一只手扶著鐵鋤,悠然走在山間的小徑上。他雖然“種豆南山下”只換來“草盛豆苗稀” 的成果,但從他的“晨興理荒穢,戴月荷鋤歸”中道出了勞作雖然艱辛,但在作者看來這種生活是快樂的。從而詩人高亢吟道:“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 我從中聽出了詩人辭官歸隱潔身自好的愿望,聽出了詩人在腐敗官場中保持自己“不愿為五斗米折腰”的人格理想,也聽出了詩人對“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 、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的大同社會理想的追求。
我在歷史的長河中飛呀飛,傾聽每一位英雄與偉人的心聲,收獲每一位英雄與偉人給我?guī)淼母袆訂⒌稀?/p>
傾聽歷史7
那天,爺爺聽村里人說,村北面有一篇老房子要拆遷并說里面還有我家的老房子哩!于是,爺爺帶著我和爸爸去了爺爺口中的老屋
車剛到門口,我和我老爸就驚呆了。外面的大門很大,門上有許多塊木頭拼成的,已經(jīng)有些黑。以門縫為中線,兩扇門兩邊靠近門縫的地方有兩個很像耳環(huán)的門把手。這門很是奇怪,不用鎖也不用鑰匙就可以把門打開、關上,我跑到天井里明白了這一切。在兩扇門上有兩個很大的木鉤子,將一塊門板釘在門上,再把木板向有鉤子的一方摁下,當木板進入木鉤子里這樣門就關上了。房子又矮又黑,四個窗戶還是老式的“田”字窗框。房子的外墻和里屋的底部都是有不平的石頭砌成的。屋墻約在一米的位置向上就是磚頭了。漏在外面的磚頭四個角已被磨平,磚和磚之間的縫隙有著橙紅色的粉末。
屋里更是不堪入目。推開門,滿是灰塵,不得不讓我們干咳了幾聲。我邁過門檻手推著門都不禁打了個踉蹌,更何況爺爺奶奶和那時的姑姑爸爸。
正間彷佛現(xiàn)在的客廳,門對著的墻邊,有一張高腳方桌,上面有一把暖瓶,桌子兩邊有兩把椅子,做上去都會有吱呀吱呀的聲響“爸爸,這房子有多久了?”爸爸被我這突如其來的問題打回了“原形”,他看爺爺,爺爺意味深長的說:“這房子有年數(shù)了,你大姑出生的時候我們都在這住三四年了!蔽裔莘鸹氐搅四莻時候,甚至可以聽到大姑的哭聲.....
因為我家是莊戶人,所以東間是接待客人的地方。爺爺說在東間進門后北墻曾經(jīng)有沙發(fā)和桌子,可是現(xiàn)在早已不見了蹤影。沙發(fā)正對著是一個高低柜,低柜上曾經(jīng)是一臺電視機,電視機很小,就像微波爐一樣大小。高的那頭放錄音機,也早已不見了蹤影。這時我放佛聽到錄音機里放鄧麗君的歌,看著那年輕時的李連杰和成龍的電影。
西間更是簡單,進門后先看到的.是一個大衣柜,柜中有一面大鏡子。北面則是一張長方形的學習桌。桌上什么也沒有,但是歲月給它留下了深深的皺紋。桌子對面是炕,炕很大,也許是家里很多人的緣故!
傾聽歷史的聲音,為你講述動人的故事,或許那些事你不記得,但是在歷史的道路上它為你的里程碑添了龍飛鳳舞的一筆。
傾聽歷史8
考進上外附中的暑假里,父親幫我選補習課。當時,他首先給我選的是國學課,我很是奇怪,進附中不補習英語,去學國學做什么。父親說,等你以后英語很好了,可以和外國人交流了,那時你和他們說什么,你拿西方的文化和西方人交流,人家可是內(nèi)行。中華文明有著很深厚的歷史底蘊,我們祖先的智慧橫亙千古依然閃亮。所以,你必須學會傾聽歷史的聲音,從歷史里看到未來。
我的國學課目前是講論語。古人云,半部論語治天下。論語作為中華文明的經(jīng)典,涵蓋了古人的處世之道、治國之略。里面絕大多數(shù)內(nèi)容,對當下人的生活,依然有著指導意義。所謂傾聽就是仔細全面用心的聽。國學老師曾言,對于歷史,對于經(jīng)典,必須通讀,切不可斷章取義。老師舉了個例子,《論語陽貨》有個名句:“子曰:‘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yǎng)也!”現(xiàn)代人老拿著句老抨擊夫子,說他歧視婦女。某段時期,甚至拿這句話證明論語是封建的糟粕。而事實上,子是這么曰的:“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yǎng)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蹦壳埃芯康慕Y論有多種,一則女子指夫子專門針對衛(wèi)國國君所寵愛的南子而言的,她曾怠慢了夫子;二則古文中“女”通“汝”,女子則是你這小子的意思,指和對話的.子貢。就算是指女人和小人,其實當今社會的確存在,一些人你對親近,她就是自以為是,你對她疏遠,她又怨聲載道的人,還不在少數(shù)。要不怎么說,距離產(chǎn)生美。由此可見,對于歷史的聲音,我們要學會如何傾聽,才能明悟起真諦。
有人說,現(xiàn)在科學技術這么發(fā)達了,為什么還要去看古代愚昧的東西啊。的確,從技術而言現(xiàn)代是大大超越了古代。可是,人性卻沒變,而中華文化主要論述的就是自然和人的關系,人與人的關系。千百年前要孝敬父母,忠于國家,現(xiàn)在依然需要。千百年前天人要合一,現(xiàn)在人和自然依然要和諧。
引用論語為政篇中一段:“子張問:‘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蓖ㄟ^傾聽歷史的聲音,我們可以知道很多道理,也可以預見未來。
傾聽歷史9
在祖輩們走過的足跡上,人們來來回回的重復著同樣的生活,在這一片紅土地上,不斷演繹著亙古不變的人生戲劇,人們以其粗獷的方式傳承著古老的香火,從先輩們粗糙的雙手中接過上蒼的禱告,在天地間不停的奔跑著、追逐著,靜靜地傾聽著歷史講述的聲音。
當人們在歷史的長河中拾起一點點祖輩們創(chuàng)造的文明時,誰會想到有許多許多的古人已經(jīng)消失過去了,已經(jīng)遠遠的退出了歷史的舞臺,留下的'是許多許多的奇跡或是古老的文明,留予后人的,仍在今天文明的天空中,閃爍著一顆顆璀璨耀眼的明珠。
我很喜歡先輩們的,他們給予這個世界的是人類特有的豐富多彩的精神文化事象,是鏈接古往今來的原本,是后人想要尋根問祖的歷史依據(jù)。在先人前面,在祖輩們諦造的文明面前,值得后人認認真真的考究,值得好好的珍惜。
當我們在探索先人們創(chuàng)造的奇跡時,能從中找到什么呢?從中又學到了些什么呢?現(xiàn)在又該做些什么呢?是啊!當我們發(fā)現(xiàn)了古人創(chuàng)造的奇跡時,就會欣喜若狂。我們只是發(fā)現(xiàn)而已,沒有像古人一樣創(chuàng)造什么,就這般欣喜若狂,看來我們還不如古人更有智慧,這樣的說法頗有些片面或武斷了,當我們枕著許多古文明,像夢一樣消失過去了,我們就再也不會欣喜若狂起來了,難道不是我們的悲哀嗎?當然了,也有歷史斷代的緣故吧。
當我們把古代文明與現(xiàn)代文明比較,我認為這是不可能相提并論的,也是不能同日而語的。不同的時代創(chuàng)造的文明都有鮮明的時代特征的,但在歷史的長河中,歷經(jīng)幾多滄桑巨變之后,有一些文明可能在不同時代的浪潮中被推岸上了,擱淺了,忘卻了,成了遙遠的絕響。存留下來的,沿襲到今的,依然閃爍著耀眼的光榮,是那么的輝煌。
文明是人類在生產(chǎn)生活中創(chuàng)造出來的社會成果,雖然是不同時代的特色產(chǎn)物,但都是可以借鑒的,是人類共同擁有的寶貴的文明財富。
當我們從古人的生活、歷史的背景、文化的現(xiàn)象來看,有的已經(jīng)消失過去了,只在屬于那一個時代得到充分的展現(xiàn),也給今天的后人不斷得以探索發(fā)現(xiàn)吧了,也只好用現(xiàn)代的手法,經(jīng)過不懈的努力去還原歷史的真實,從而進一步挖掘文明的潛力與文明的魅力。
走進歷史,走進古文明,靜心去傾聽歷史的聲音。
傾聽歷史10
合上書本,我心潮起伏。踱步來到陽臺,仰望美麗星空,我傾耳聆聽……
我聽到了,我聽到伐木叮叮,采石咚咚,金戈鏗鏘,號角長鳴。春秋戰(zhàn)國,秦漢隋唐,宋元明清,朝代的更迭只是過眼煙云,歷盡紛繁的劫難,河山依舊,人民永生。于是,四書五經(jīng),楚辭漢風,唐詩宋韻,優(yōu)美、爛漫、鏗鏘、激昂,你聽,那遙遠的聲音回蕩長空!四大發(fā)明,絲綢之路,鄭和下西洋……無不凝結著中華兒女的智慧和自強不息的精神!
我聽到了,我聽到昆侖悲慟,黃河嗚咽,圓明園殘壁頹垣的呻吟,被侵略“七子”的哭泣,——“我要回來,母親!”。列強的肆意蹂躪、踐踏,侮辱使五千年璀璨的文化積淀倍受摧殘,無數(shù)生靈慘遭涂碳……華夏母親深深的皺紋里,溢滿了從蒼老的眼中流出的淚水,一張張不平等條約的簽訂,一片片華夏熱土的割離,洗刷了五千多年的文明歲月,消散了春秋戰(zhàn)國飛揚的塵土。
我聽到了,我聽到黃河滾滾,長江滔滔,昆侖山在吶喊,盧溝橋在怒吼,飄出一支支不屈不撓、奮力抗爭的歌……“起來,不愿作奴隸的人們!”革命風暴風起云涌,四海翻騰。“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這是中華兒女最后的吼聲!曾淹沒于哀嘆里,隱匿于自卑中,衰弱于列強的鐵蹄下,但它永遠不會消亡!我們的民族將在烈火中煉就鐵血丹心,如同一只經(jīng)受了涅盤的火鳳凰騰空出世!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莊嚴宣告: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中國向世界發(fā)出了最雄壯的'聲音,開啟了嶄新的歷史篇章!
我聽到了,聽到鄧爺爺?shù)恼佌伣虒,春天故事的訴說,薩馬蘭奇老人輕輕的一句“beijing”,神舟飛船騰空而起時的沸騰,雄壯國歌在賽場上一次次的回響,china在從聯(lián)合國到非洲的世界各地強有力的發(fā)聲。天翻地覆,龍騰虎躍,中華兒女的心中一同唱響震撼世界的歌聲:“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
歷史的回聲叩響心扉。中華民族是一個不屈的民族,有著自信、自強的民族之魂!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在苦難中造就偉大,在前進中鑄造輝煌!充滿了活力,富有朝氣,生機勃勃,我聽到了,聽到中國的腳步在豪邁向前,風華正茂的巨龍開始騰飛!
傾聽歷史11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你嫉惡如仇讎,見善若饑渴;你修身絜行,言必由繩墨!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唯其義盡,所以仁至。讀圣賢書,
所學何事?而今而后,庶幾無愧。四十七載春秋,你清苦一生;四十七界輪回,你仰天長嘆!你明知多言必招禍,但仍然為了江山社稷,為了廣大黎民,不顧一切的站起身,挺直腰板,向全世界宣戰(zhàn)!
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隱。渾濁的宋朝,就是一灘污水,你勤勤懇懇,一心為國。不顧小人的算計,不顧社會的險惡,上書諫言。愛國之心,亦無人能比。國家在你的眼下被元朝所占,你雖心有不甘,卻也無力回天。牢獄之災,你一笑而過;牢刑之苦,你淡然處之。囚禁三年,骨肉難圓,封官誘降,不為所動。哀哉沮洳場,為我安樂國。豈有他繆巧,陰陽不能賊。顧此耿耿在,仰視浮云白。悠悠我心悲,蒼天曷有極。哲人日已遠,典刑在夙昔。風檐展書讀,古道照顏色。凜然正氣,
從容就義!你,就是世間不滅的傳奇!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撲鼻的菊香中,你悠然自得。你從不為官場的阿諛而屈服他人的`腳下,從不因世人的冷漠而熄滅生命的熱情。你毅然選擇放棄,最后留下高潔的清影。你遠離喧囂的塵世,獨自寄居東籬之下。曾經(jīng)官場早已拋之腦后。披星戴月的生活更加逍遙自在。沒有功名追求,沒有利欲熏心。有的是皓月當空、月華如水的美麗。是南山種豆、夕露沾衣的欣然。是東籬采菊、遙望南山的閑適。躬耕自資,借山歸隱。醫(yī)用自己的豁達,昭顯了生命的意義。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你雖生活拮據(jù),卻從不自甘墮落,襤褸屋檐下,未足為高棲。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旁人都在勸你,這世道本就如此,何必如此認真!吧罡欣细秆裕A氣寡所諧。纖轡誠可學,違已詎非迷?且共歡此飲,吾駕不可回。你一心一意,匡廬山水,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xiāng)里小人邪!
你,給了我們一個恒久的神話!
傾聽歷史12
獨自一人漫步在靈渠邊,河水湍急流淌,陽光下,微風吹拂著河面,天色湖光相接。水聲伴隨著腳步聲悅耳動聽,閉上眼,感到仿佛整個世界都在向你傾訴。
腦海中不停地閃現(xiàn)出歷史的畫面,偉大的先祖在不停的向我訴說。我恍然大悟,原來它在向我傾訴歷史的聲音。歷史的聲音遙遠而真切,傾聽歷史的聲音,啟迪我們的心靈。
語文書中我們可以了解《陋室銘》。老師給我們講這篇文章時說,劉禹錫被貶時,遭到無理縣官的刁難,劉禹錫不但沒埋怨。還悠閑自得。最后縣官實在欺人太甚,于是就憤然提筆寫下這篇超凡脫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銘》,并請人刻上石碑,立在門前。其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表現(xiàn)出他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和高潔傲岸的道德情操。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蔽奶煜楸徊稌r,面對威脅和誘惑,只要他一點頭榮華富貴享用不盡。但他沒有辜負國家,辜負人民。毅然的臨危不懼。文將軍的字字言語中無不體現(xiàn)出忠于祖國。他是為國為民而肯拋頭顱、灑熱血的烈士。
籠統(tǒng)的說歷史就是記述我們過去發(fā)生的'事情。歷史不僅僅局限于中國,歷史是講述世界的發(fā)展。
14世紀,意大利開始文藝復興,人們追求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幸福,發(fā)揚人的個性,文藝復興又稱是“人的發(fā)現(xiàn)”。15世紀,西方各國航海家都在探索者新大陸,也許經(jīng)歷失敗,但那在當時是一種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
17世紀英國鼓吹“君權神授”,嚴重的阻礙了資本主義經(jīng)濟的發(fā)展,最后經(jīng)過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專治,建立起君主立憲制的資產(chǎn)階級統(tǒng)治。
每發(fā)生一件歷史大事,都會改變一個國家的發(fā)展和命運。我們不可以改變歷史,但我們能在歷史中得到啟迪,歷史它有聲音,它在向我們訴說,指引我們找到正確的人生方向。無聲勝似有聲,它在慢慢地洗滌我們的靈魂,洗刷出一個嶄新的自我。
“俱往矣,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被赝麣v史,我們驕傲;展望未來,我們自豪。讓我們傾聽歷史偉人所發(fā)出的聲音,將民族的豪邁與剛強、血性與尊嚴、責任與使命放在心中。
太陽漸漸西斜,河水仍然在湍急流淌,天與山與河形成一個整體,被一天中最后一縷陽光照的分外通紅。我轉(zhuǎn)過身,眼前還不時的閃現(xiàn)出歷史的畫面……
傾聽歷史的聲音。那些或愜意或豁達或清閑的音色,讓我知道了世界的變遷。
傾聽歷史13
歷史是一個傳奇。
不管你是否相信,它是有聲的。歷史的聲音,恢宏大氣。歷史的聲音,雄渾悲壯。歷史的聲音,教我做人。它在吶喊,你聽到了嗎?它在哭泣,你聽到了嗎?
它記載著中華民族距今約一百七十萬年所發(fā)生的事情。
雖然現(xiàn)在經(jīng)濟非常的發(fā)達,但是我們不要忘記是誰給我們開辟了這條道路——-是我們偉大的祖先。
從盤古開天辟地,到女媧煉石補天;從元謀人,北京人到山頂洞人;從華夏之祖————-黃帝和炎帝到堯、舜、禹的“禪讓”;從夏桀商周的暴政到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從唐太宗的仁政愛民到曹操的“老驥伏櫪,壯心不已”等等,從未間斷。只要你靜下心來,閉上雙眼,你的思緒便會如眼前的熱氣氤氳上升,在無垠的歷史天空中飄然而去又飄然而來。
商朝的甲骨文成為我國的第一種文字;戰(zhàn)國的孫子兵法是我國的第一部兵法著作;諸子百家奠定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基礎;秦國的都江堰代表了我國先進的水利工程技術…………。。
春秋戰(zhàn)國,秦漢隋唐,宋元明清,朝代的更替只是過眼煙云。我聽到了,我聽到昆侖悲慟,黃河嗚咽,圓明園殘壁頹垣的呻吟,被侵略“七子”的哭泣,——“我要回來,母親!”。列強的肆意蹂躪、踐踏,侮辱使五千年璀璨的文化積淀倍受摧殘,無數(shù)生靈慘遭涂碳……華夏母親深深的皺紋里,溢滿了從蒼老的眼中流出的淚水,一張張不平等條約的簽訂,一片片華夏熱土的割離,洗刷了五千多年的文明歲月,消散了春秋戰(zhàn)國飛揚的.塵土;我聽到了,我聽到黃河滾滾,長江滔滔,昆侖山在吶喊,盧溝橋在怒吼,飄出一支支不屈不撓、奮力抗爭的歌……曾淹沒于哀嘆里,隱匿于自卑中,衰弱于列強的鐵蹄下,但它永遠不會消亡!我們的民族將在烈火中煉就鐵血丹心,如同一只經(jīng)受了涅槃的火鳳凰騰空出世!
悠悠書卷氣,言不盡五千年世事變遷的華夏之道;泱泱長江水,傾不盡五千年滄海桑田的神州文明。
李世民曾說:“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但僅僅如此嗎?不,只要你用心去傾聽,它甚至能夠使一個本對生活無望的人充滿生機;讓一個失落的人重拾信心讀懂人生的真諦,這就是歷史的力量。雖早已流逝,雖不再復返,但它的確令人回味。
讓我們在歷史的旋律中,感悟生活,感悟人生。任斗轉(zhuǎn)星移,四季輪回,詮釋生命的真諦,探索歷史未知的神秘,消除那份與生俱來的孤獨。
傾聽歷史14
一位八旬老婆婆走來談著古時的老話,一個少女向你展現(xiàn)她奇麗的歌喉,一條壯漢的高聲呼喊,一位婦人淺淺的吟唱……
歷史的聲音在你要探索時無窮地變換,向你展現(xiàn)一個多姿多樣的中國。
我閉著眼,歷史的喉嚨對我輕輕耳語,它的話清晰地注入我內(nèi)心。從我出生起,就與我融為一體變得不可分割。
歷史用它富有磁性的嗓音吸引著每一個散落的中國人,遠遠地在神州大地乃至世界回響。
夏商周的先帝使我們的祖先被籠絡,秦漢三國的刀聲馬蹄久久不絕,隋唐的異常繁盛引得外商連連贊嘆,成吉思汗的英武,革命人民的偉大……許許多多歷史的分分秒秒如同一根根光滑的絲線,為傳奇式的中國織上了一件絲綢長袍。
而如今,現(xiàn)代中國在上世紀紛亂戰(zhàn)爭后的崛起已成為二十一世紀的頭條新聞。中國經(jīng)濟高速發(fā)展,百姓生活條件不斷改善,國家發(fā)展?jié)摿薮。我相信在未來,曾?jīng)在唐朝閃耀發(fā)光備受世人矚目的東方大帝國就將回歸。
從中華大地上孕育的巨人又將站起來,從胸腔發(fā)出能夠撕裂蒼穹的吼聲。這不是歷史的復活,歷史是總是鮮活存在的,只是我們總是選擇忽視。但現(xiàn)在,為了國家的強盛,為了人民的興旺,為了這一聲吼,我們難道還要對它視而不見嗎?
作為一個中國人,對于中國上下五千年源遠流長文化的了解必不可少,對于民族底蘊的傳承不可小視。沒有傾聽過歷史聲音的中國人不配被稱為中國人,那就像沒有啄破過殼的鳥兒一樣,從來不會飛翔。
中國之所以成為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至今仍存的國家,靠的就是中華民族的'獨特品質(zhì),全來自于歷史的積淀。歷史應當被視為一種品質(zhì),沒有人能夠脫離舍棄它。事實上,我們與歷史應被看作是一體的。
在未來,我們也將成為永久的過去,成為歷史。中國二十一世紀的歷史,就靠我們篆刻了。我們該勤奮刻苦、努力學習,創(chuàng)造出屬于我們的輝煌歷史!
難道還需要等待嗎?還需要迷茫嗎?中華神州之土孕育的巨龍即將騰飛,耀眼得驚艷令人嘆服,讓國人為之滿心欣喜驕傲!快來聽歷史的教誨吧。它告訴我們?nèi)绾吻趦持家,告訴我們?nèi)绾螌W有所成,告訴我們?yōu)槿颂幨轮,告訴我們生命的真諦,用古代帝國的強衰警示我們,用千古興亡的輪回告誡我們,使我們明白肩上的重任,使我們珍惜當下的光陰。
歷史的聲音久久在中華大地上回響,那是人們心靈的感悟、思想的感嘆,全需要我們永久傾聽、品味……
傾聽歷史15
你聽,悲壯的《出塞曲》融入了羌管胡笳,遼闊而豪邁的樂聲中,美麗而嬌柔的青春之花自中土開至塞外……那一年,一朵花綻放的聲音傳遍中原大地,譜寫出一曲“邊城晏閉,牛馬布野,三世忘無犬吠之警,黎庶無干戈之役”的太平盛世。
老母親的一聲“嬙兒”,送走了她親愛的女兒,家鄉(xiāng)的風光好景送走了熱愛它的美人兒,帶著千萬分不舍,你走進了陌生的漢宮。畫師毛延壽的“暗箱操作”,絕代明珠暗室蒙塵。大雁幾度往返,宮花寂寞開謝,時光悄然無情地奪走了你那天真嬌麗的容顏,換來的是一顆未央冷宮中磨練成熟的心。
突然,和親的消息像春雷一樣炸開,正在修飾青絲的你,心頭一震,手中的簪子“啪”一下的掉在了地上,發(fā)出清脆的響聲,我知道,你已經(jīng)有決定了。
你常常夢見幼時那潺潺地流水聲,叮咚叮咚地富有節(jié)奏;茅屋里的紡車,伴隨著老母親的嘮叨聲……。為了這片撫育你的`大地故鄉(xiāng),為了國家的和平安寧,你毅然決定辭別冷酷的未央宮,去那遙遠的地方。
那遙遠的地方,有豪邁粗獷的草原牧民,有成群結隊的牛羊“咩咩”“哞哞”,有純白的奶香溢滿十里,有牧歌在茫茫大草原上空飄揚,還有一朵生長于中土的青春之花,注定要在這里綻放出最美的風華。
你穿上了那火紅的嫁衣,手里抱著琵琶出塞了。你看見了那高高祁連山的郁郁蔥蔥,聽見了那嘹亮放牧曲的動人旋律。再回頭,你仿佛又聽見了家人的殷切叮囑,看見了老母親慈祥而溫馨的面孔……,你鼻頭一酸,可是,與其在未央宮虛度一生,不如到大單于山痛苦一回!
你做了呼韓邪單于的寧胡閼氏,你深明大義,通情達理,為大局著想,換來了漢匈兩族和好了五十余年,對兩族的友好交往做出了重要貢獻。人們的臉上由悲傷轉(zhuǎn)笑逐顏開,從“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轉(zhuǎn)為“牛馬布野,黎庶無干戈之役!蹦阌譃樾倥慕(jīng)濟與文化做出改革,是多么無私與偉大的女子。
馬蕭蕭,車轔轔,秀發(fā)飄飄,衣裙飄飄,你清脆婉轉(zhuǎn)的嗓音伴著你的琵琶之曲,蕩漾在祁連山上;時代最耀眼最美麗的一朵花,盛開在歷史的篇章上。
【傾聽歷史】相關文章:
傾聽歷史作文06-05
傾聽歷史的聲音作文05-15
傾聽歷史的聲音作文04-12
傾聽歷史的聲音作文1000字07-21
傾聽歷史的聲音作文14篇06-05
[推薦]傾聽歷史作文13篇12-31
傾聽歷史的聲音1000字作文范文05-20
傾聽歷史的回聲作文600字(精選27篇)12-12
傾聽10-06
傾聽的智慧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