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三顧茅廬的求賢之道高考作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顧茅廬的求賢之道高考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三顧茅廬的故事人們已經耳熟能詳。
劉備屈尊三顧尋訪臥龍,孔明隆中對策縱談天下。此后,劉備從亡命將軍變?yōu)榱艘环綏n雄,諸葛亮也開始了他叱咤風云的政治生涯。從占據(jù)荊、益二州到白帝托孤,兩人肝膽相照,心神無二,被后世視為君臣信賴的典范。
《三國志》作者陳壽稱之為“誠君臣之至公,古今人炎盛軌!币苍S是因為歷來英雄相惜,千古同慨,憂國憂民的詩圣杜甫感嘆道:“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然而,時至今日,每每讀到《三國演義》中那段精彩的“三顧茅廬”,在慨嘆的同時,又想到了另外一點——求賢之道。
求賢的方式很多,燕昭王廣羅賢士,借的是物質條件,曹孟德召納能臣,憑的是三次頒布《求賢令》……這些雖然都是求賢,但“三顧茅廬”卻技高一籌。劉備三顧,獲得了諸葛亮的感恩之心,所以即便后主劉禪如何昏庸,諸葛亮也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與其讓大賢大德之士懷著“試一試”的心理主動上門,不如像劉備,深謀遠慮地選擇親自訪賢,求賢。
三軍易得,一將難求。善于發(fā)現(xiàn)人才,尋求人才,使用人才是領導者必須具備的能力。在中國古代,不乏這樣的智謀之士。周文王為了消滅殘暴的商紂王,到處訪賢求能,他在渭水南岸遇到了直鉤釣魚的姜尚,聽了他對治國安邦的一番見解,心悅誠服,馬上請他到王宮,這位姜太公在文王死后,輔佐武王伐紂,一舉滅商,文王靠他的遠見卓識訪求到了出類拔萃的賢才。
八百年后,楚漢相爭,韓信因為得不到重用而離開劉邦,蕭何親自連夜追趕,并建議劉邦以韓信為大將,韓信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幫助劉邦出蜀中,得天下,蕭何月下追韓信,靠他的一片誠心追回了難得一見的將才。
任何時代,任何范圍內,總會有一些賢能的人,這些賢才如果能擁有合適的舞臺,能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一定會為國家和人民多做事情。
求賢,將有一定才能的人尋找出來,招至身邊或讓其在原有的地方施展才華,最終加快社會發(fā)展的進程。重視人才,求賢若渴,懂得運用“三顧茅廬”的求賢之道的人是開明的,也一定會得到賢才的誠心,有所作為。
【三顧茅廬的求賢之道高考作文】相關文章:
《自然之道》教案01-27
自然之道的教案02-13
自然之道作文02-23
《大學之道》教案03-22
君子之道作文10-24
生存之道作文04-22
所謂交友之道作文06-03
君子之道散文閱讀07-11
經商之道的名言經典匯編02-22
【推薦】自然之道說課稿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