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二十四孝作文
在日常學(xué)習(xí)、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xiàn)文化交流的目的。怎么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二十四孝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二十四孝作文1
魯迅先生寫的很多文章都帶有諷刺意義,這篇《二十四孝圖》也不例外。中國自古以來就把“孝”做為百善之首,民間也流傳著許多孝子的故事,而魯迅先生的這篇文章卻頗有深意,耐人尋味。
魯迅先生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正處于白話文與文言文的交替的時期,可當(dāng)時的中國但凡需要變革就會有一群“正人君子”和“紳士”們跳出來抵觸,“只要對于白話來加以謀害者,都應(yīng)該滅亡!”魯迅先生不止一次的用這句話來表達(dá)自己對那些企圖阻止中國前進(jìn)和變革的人的憤恨,他渴望中國進(jìn)步,更希望中國的下一代可以接受全新的知識和了解這個世界,他希望中國的教育能夠得到全面的改革,而第一步就是推廣白話文,可以讓孩子們從小就讀到更多的好書,學(xué)習(xí)更多的知識。我仿佛可以體會魯迅先生的憤慨和期許,他想通過自己手中的筆為孩子們的未來撐起一片天空。
整篇文章寫的是《二十四孝圖》,乍一看,這應(yīng)該是一本頌揚孝道的書吧,其實不然,魯迅先生對這些所謂的孝子故事卻是十分反感的,尤其是“老萊娛親”和“郭巨埋兒”這兩個故事:“我至今還記得,一個躺在父母跟前的老頭子,一個抱在母親手上的小孩子,是怎樣地使我發(fā)生不同的感想呵。……然而這東西是不該拿在老萊子手里的,他應(yīng)該扶一枝拐杖。裝佯,侮辱了孩子。”我的腦子里似乎也閃出了這樣的畫面,一個滿頭華發(fā)的老爺爺,卻穿著小孩子的衣服,躺在耄耋之年的母親的`懷里,母親手上還拿著“搖咕咚”,那場景著實讓人可笑。“”郭巨埋兒“就更讓我不能理解了,郭巨因為母親疼愛孫子,自己總舍不得吃飯,把僅有的食物留給孫子,為了對母行孝,就永定埋掉自己的兒子,節(jié)省糧食供養(yǎng)母親,當(dāng)挖地三尺多時,發(fā)現(xiàn)了一壇黃金,上面寫著:天賜黃金,郭巨孝子,官司不能奪,民不能取。這故事乍一看,覺得匪夷所思,為了養(yǎng)母親竟然要埋了自己的兒子,埋著埋著竟然還挖出壇金子,可細(xì)讀后我才了解魯迅先生的用意,《二十四孝圖》上的故事看似都是頌揚孝道,勸人為善的,可實際上這些故事全都是封建社會用來禁錮老百姓思想的工具,“那里面的故事,似乎是誰者知道的,便是不識字的人,例如阿長,也只要一看圖畫便能夠滔滔地講出這一段的事跡來!倍@一禁錮就是幾百年,如此根深蒂固,不得不讓人感嘆呀!
魯迅先生的這篇文章使我們進(jìn)一步了解了封建社會的愚昧和封建教育的落后,揭露和批判了封建孝道虛偽兇殘的本質(zhì),也給活在當(dāng)下的我們予以警示。
二十四孝作文2
最近看了一本介紹古代子女感恩行孝的書,叫《二十四孝圖》。里面講了很多子女對待父母的事,有幾篇故事讓我很感動。
雖然那些都是古代的事情,現(xiàn)在想來仍然有很大的意義,值得我們?nèi)W(xué)習(xí)。現(xiàn)在和大家分享一些小故事。百里負(fù)米: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順。早年家中貧窮,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飯食,卻從百里之外負(fù)米回家侍奉雙親?纯次覀儸F(xiàn)在的孩子呢?哪里能有這樣的胸懷,總是先想著自己,不能先考慮到父母,這是教育的缺失,仲由得百里負(fù)米為父母的精神是現(xiàn)代孩子最應(yīng)值得學(xué)習(xí)的。蘆衣順母:閔損,字子騫,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門中以德行與顏淵并稱。他生母早死,父親娶了后妻,又生了兩個兒子。繼母經(jīng)常虐待他,冬天,兩個弟弟穿著用棉花做的冬衣,卻給他穿用蘆花做的棉衣。一天,父親出門,閔損牽車時因寒冷打顫,將繩子掉落地上,遭到父親的斥責(zé)和鞭打,蘆花隨著打破的衣縫飛了出來,父親方知閔損受到虐待。父親返回家,要休逐后妻。
閔損跪求父親饒恕繼母,說:留下母親只是我一個人受冷,休了母親三個孩子都要挨凍。父親十分感動,就依了他。繼母聽說,悔恨知錯,從此對待他如親子。這是多么寬大的胸懷啊,能向親生母親那樣對待繼母,并且能用自己的言行去改變繼母的態(tài)度,真的是很了不起的事情啊,F(xiàn)在的我們呢?即使是自己的'親父母都不能原諒他們的小錯誤,都會不停的抱怨父母對待我們不好,這個不行,那個不行,試想我們有沒有站在父母的角度思考,或者以自己的行動去影響改變他們呢?扇枕溫衾:黃香,東漢江夏安陸人,九歲喪母,事父極孝?嵯臅r為父親扇涼枕席;寒冬時用身體為父親溫暖被褥。臥冰求鯉王祥,瑯琊人,生母早喪,繼母朱氏多次在他父親面前說他的壞話,使他失去父愛。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帶侍候,繼母想吃活鯉魚,適值天寒地凍,他解開衣服臥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躍出兩條鯉魚。繼母食后,果然病愈。這兩個故事都是講為了父母而不顧自己的安危,只要父母能夠過的舒服,能夠開心,自己做出點犧牲是沒什么的。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先為父母著想,用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回報父母。
希望每個孩子都有感恩的心,能時常為給了我們生命、為我們付出一切的父母想想,我們能為父母做些什么?我們能拿什么回報我們的父母呢?或者只是輕輕地一句“媽媽我愛你”就能使父母感動了。
二十四孝作文3
?二十四孝圖》是我在《朝花夕拾》中印象最深,感觸最多的文章,這篇文章主要寫了作者魯迅先生在小時候閱讀《二十四孝圖》時的感受。
?二十四孝圖》是一本宣揚封建孝道的書,但書中的故事真讓人匪夷所思。像其中的《哭竹求筍》,在我看來似乎有些不太真實,因為萬物都有它的生長規(guī)律,怎么會因為一個人而改變呢;像《臥冰求鯉》,一個人光著身子躺在冰上,無異于一種自殺,恐怕鯉魚未到,人先凍死了;像《郭巨埋兒》,埋兒養(yǎng)母,看上去很有孝心,實際上卻有違人性,違背了當(dāng)時倡導(dǎo)的儒學(xué);還有《老萊娛親》,一個老人去裝扮成一個小孩,想想都令人感到肉麻和惡心……這些讓人不得不“佩服”的孝道令人發(fā)指,讓人覺得“孝”是多么難啊!
“百善孝為先”,人人都想做一個孝順的人,可是“孝”真的很難嗎?我認(rèn)為孝其實很簡單。在家?guī)透改缸鲂┝λ芗暗氖,也算是一種孝;與父母說說話,聊聊天,也算是一種孝;遠(yuǎn)在他鄉(xiāng)的游子思念父母,給父母送去一份問候與祝福,多回家陪陪父母,也算是一種孝……孝的方式多種多樣,誰說一定要做出一件大事才能證明孝,其實從一些小事也能看出一個人的心意。
我在電視上曾看到過一則新聞,令我十分感動。在一個小鄉(xiāng)村里有一位老人,他的五個兒子都在外地工作,他每天只能與他的老伴相依為命。有一年冬天,他的老伴去世了。老人生了一場大病,生活都沒有辦法自理,整天都在胡思亂想。五個兒子請假回去看望老人后,做了一個重要的.決定:調(diào)回本地工作。他們每天晚上輪流照顧老人,陪老人說話吃飯,五年都沒有斷過。老人的病漸漸好了,沒有請醫(yī)生,也沒有用藥,人們都說這是孝的力量。
孝不需要驚天動地,孝順停留在紙面或口頭上真的很容易,但這樣的孝是沒有重量的。兄弟五人輪流陪伴父親,五年從未間斷過,令我不僅僅是佩服,更多的是感動。這種堅持,是一種愛的傳遞,溫暖感人。孝心無關(guān)大小,不含深淺,只要用心去做了,就值得我們?nèi)プ鹬厮麄儭?/p>
“孝”是中華神州大地,最源遠(yuǎn)流長的中華美德,我們應(yīng)該懂得理解長輩的心,懂得感恩、懂得孝敬長輩。只有孝敬父母的人,才是一個有責(zé)任心的、高尚的人。愿中華美德——“孝”道世代傳承!
二十四孝作文4
今天陽光明媚,爸爸帶我到臺州一中游看中華文化墻。
來到臺州一中旁邊,我看見墻壁上貼著一幅幅圖文并茂的圖片。我走到第一幅圖片前,看見一把紙扇上寫著“孝道”兩個字。旁邊寫的是北魏文帝拓跋宏,四歲時,父母背上生瘡難治,拓跋宏親口吸出濃血,背瘡很快就痊愈。母親馮氏生性強悍,常毒打拓跋宏,但他毫無怨言,馮氏死后,拓跋宏一連五天不吃不喝,哭泣暈厥,看到這里,我覺得拓跋宏真的是一個大孝子,不禁對他豎起了大拇指。
往前走,我又看到了二十四孝圖中的緹縈廢刑,畫中的緹縈的父親遭誣陷被判行肉刑,緹縈手捧狀紙長跪于皇宮門前,愿永世為婢代父受過,漢文帝憐惜其孝心,查實冤情后釋放其父,并發(fā)詔廢除肉刑,減輕刑事,百姓稱道。不遠(yuǎn)處,還有一幅更令我感動的圖片:“嘗糞憂心”。講述的是庚黔婁,南齊高士,父病重。醫(yī)生囑咐說病人糞便味道可知病情,黔婁每日就去嘗父親的糞便,內(nèi)心十分憂慮,夜里跪拜北斗星,乞求代父去死,后交亡,黔婁守制三年。我看到這里,不禁淚流滿面。人的糞便又臟又臭?粗屓藧盒,更別說用嘴嘗糞便?筛瓓涿髦赣H病重,不久將離開人世。他不僅照顧父親,為了了解父親的病情,他不怕臟不怕臭,每天都去嘗父親的糞便。夜里還跪拜北斗星,希望自己能代替父親死去,讓父親好好地活著。父親死后,他守孝三年,他的故事深深地打動了我的心弦。想想自己,媽媽每天為了工作忙忙碌碌,回到家還要燒飯、洗衣服、拖地……我不僅不幫忙,還添亂:把房屋里的東西亂放,媽媽批評我,我就和媽媽頂嘴,媽媽叫我吃飯,我又嫌媽媽燒的'菜不好吃,氣得媽媽直跺腳,現(xiàn)在想想,我真后悔,以后,我要乖乖地聽媽媽的話,幫媽媽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wù)活。
后來,我站在“涌泉躍鯉”的畫前,久久不愿離去,這幅圖片向我講述了姜詩與妻子龐氏都對母親很孝順。常常徒步七里路去取老母最喜歡喝的長江水,做母親愛吃的魚。有一天,院中忽然噴涌出泉水味如江水。每天還有兩條鯉魚躍出,我想一定是他們的孝心感動了上帝。這些江水,鯉魚都是上天賜給他的母親的吧!
通過這次游看中華文化墻,我親自感受到中國是個禮儀之邦,仁、義、忠、孝等都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我們要繼承和發(fā)揚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二十四孝作文5
暖風(fēng)拂面,萬木爭榮,氣溫一天比一天高。芒種的到來預(yù)示著農(nóng)民開始了忙碌的田間生活。
芒種是農(nóng)歷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九個節(jié)氣,夏季的第三個節(jié)氣,表示仲夏時節(jié)的正式開始,芒種的意思是:“有芒的麥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種。”芒種這個節(jié)氣,是給農(nóng)民帶來喜事和希望的。
對于我這個生長在城市里的人,幾乎感覺不到芒種這個節(jié)氣的重要性。趁假日里的空閑,我來到了農(nóng)村的外婆家。不遠(yuǎn)處的麥田里,麥穗兒粒粒飽滿,金黃金黃的,一眼望去,像一片金色的海洋。微風(fēng)吹來,麥子一晃一晃的猶如波浪一般漂亮極了。眼前一望無際的麥田散發(fā)著淡淡的香味,讓我想起了外婆家那熱氣騰騰的白面饃,還有那手搟面,想想我就直流口水。
你看,農(nóng)民伯伯手拿鋒利的鐮刀朝麥田里走去,噢,原來是芒種的節(jié)氣到了,要開始收割小麥了。夏日的天氣驕陽似火,我在陽光下還沒站多久就熱得滿頭大汗,而麥田里的農(nóng)民伯伯正頂著烈日在收割麥子,這時我不由得想起了一首學(xué)過的古詩:“鋤禾日當(dāng)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敝灰娹r(nóng)民伯伯左手抓住麥稈,右手握住鐮刀,“吱吱”兩聲,麥子就被割了下來。一把接著一把地割,不一會兒就割了一大捆,他們熱火朝天地干著、忙著。
在收割地農(nóng)民伯伯累得氣喘吁吁,汗水從他們的臉上一滴一滴地流下來,落在土里。看到這情景,我心里想:農(nóng)民伯伯真辛苦啊!這火辣辣的太陽照在臉上,都曬得脫皮了,他們還是辛勤地勞動著。想到這里,我覺得自己不能浪費食物,要節(jié)約糧食。
突然,狂風(fēng)大作,烏云密布,要下大雨了。農(nóng)民伯伯見狀趕緊推來板車,把一捆一捆地小麥搬上車,此時,我也沖進(jìn)去幫忙,把小麥扛到板車上。沒過一會兒,就裝了滿滿一車,農(nóng)民伯伯拉著板車,把小麥運到屋里,就這樣,連續(xù)運了幾個來回,終于把小麥運完了。經(jīng)過大家的努力,小麥躲過了這場暴風(fēng)雨的襲擊。
對農(nóng)民伯伯來說時間是很珍貴的,收小麥的時候是顧不得回家吃飯的,一旦碰到下雨天,小麥就會發(fā)霉變質(zhì),晴天要曬麥稈打場、看場,是很辛苦的,F(xiàn)在就好多了,用機(jī)器收割脫粒,速度快,質(zhì)量提高了,農(nóng)民伯伯省事很多,不用像以前那么辛苦了。
這次去外婆家讓我體會到了勞動的艱辛,雖然累得腰酸背痛,可我還是感受到了豐收的喜悅,讓我真正明白了芒種的意義。
【二十四孝作文】相關(guān)文章:
二十四孝讀書筆記08-02
二十四孝圖讀書筆記(精選25篇)12-22
《二十四孝圖》讀書筆記范文(通用10篇)05-23
讀《二十四孝》有感11-26
二十四孝讀后感03-02
讀二十四孝圖有感10-14
讀《二十四孝圖》有感12-28
《二十四孝》讀后感04-29
讀二十四孝圖有感[通用]01-21
二十四孝圖讀后感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