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越王勾踐世家》讀書筆記范文(通用11篇)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都收獲不少,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書筆記了。那要怎么寫好讀書筆記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越王勾踐世家》讀書筆記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越王勾踐世家》讀書筆記 1
《史記》中記載的勾踐,距離被眾人拿做勵志典范的勾踐要差很多。史記中,勾踐只做到了“嘗膽”,但其實并未真的“臥薪”。而最早有“臥薪”這一說法要到宋朝了。而嘗膽也不是印象中的將苦膽掛在面前時常嘗一下,事實上這樣做的話動物內(nèi)臟早腐爛了。應該是有個托盤之類的,經(jīng)常放著動物的膽,象征意味更大。
而即使太史公還是用“賢”形容過勾踐,他也遠不是傳說中的典范。他應該是個暴躁并且缺乏智謀的人。如前半部被吳軍打敗的時候,他立馬提出“殺妻子,火番寶器”的方案。而在范蠡的勸慰下才打消了念頭。但是在外交上需要空間進行斡旋的.時間里,焦慮的情緒讓他又不免自問“吾終于此乎?”作為領導者,大概這個時候腦子里應該是一片空白才會這樣說吧。
仔細再看,全文中勾踐唯一出的謀略是在進攻吳王夫差時,他派了三排死士,在陣前抹脖子自盡嚇到了敵軍,這才一鼓作氣打贏了戰(zhàn)役。這一低劣的行為在軍史上應該也只有戰(zhàn)敗前的日本才能媲美吧。
所以所謂“賢”,更多的是知道自己的不足,將專業(yè)的事情交給專業(yè)的人去做。比如內(nèi)政交與文種,外交與戰(zhàn)爭交與范蠡。僅就這點,作為領導者就算成功了。
要補充一點的是關于文種和范蠡。文種寬厚,細致,因而擅長“填撫國家,親赴百姓”,而范蠡則果敢而富洞察力,所以“兵甲之事”交與他。而兩人的這種性格也決定了最終的命運,范蠡一旦看出了勾踐無法分享勝利的跡象,就立刻抽身而出,也不怕暫時得罪勾踐。而文種即使得到了范蠡的信息,卻并未采取果斷的行動!案娌 笔且粋委婉的行為,也許他試圖給君王“我并無威脅”的信號。但這一下策卻給勾踐一個需要立即下手的提醒,并未下手提供了時間。
《越王勾踐世家》讀書筆記 2
越王勾踐,幾乎人人皆知,但司馬遷的《越王勾踐世家》讀的人不一定太多。人們總是喜歡靠對別人轉(zhuǎn)述的膚淺印象來引證或發(fā)揮,過去我也常如此,而今羞于如此,于是開始讀原著。讀書之后,所得遠勝于道聽途說。
這篇傳很有意思,不僅記載了勾踐的家世傳承,還有另外一人——范蠡。范蠡,本應該放在“列傳”中的一個人物,而放于此,說明什么?我這樣初讀古書的人還不敢妄加揣測其中有什么春秋筆法,但我想司馬遷對范蠡很推崇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越王勾踐是夏禹之后代。這其中有些歷史大概太久遠而沒有文字記載,所以越王的譜系連司馬遷也說不清,除了遠祖,接著就從勾踐之父說起。越王的傳承史中,勾踐算是出類拔萃的唯一一人。他胸有大志,總想稱霸中原,這樣他要掃除的第一個對象就是擋在其北方的吳國,而吳王也有同樣的志向啊,于是好戲就在吳越爭霸中展開。我不想說什么勾踐兵敗于會稽而向吳王夫差稱臣的恥辱,也不想談什么婦孺皆知的臥薪嘗膽,更不想贊其稱霸東南的輝煌,我只想了解一個接近真實的勾踐。這個真實的勾踐就在他與大臣文種與范蠡之間彰顯。
勾踐的霸業(yè)全賴他的幾位忠臣的輔佐,而這也表現(xiàn)了他從善如流的君主風范。當其困于會稽也,也是灰心喪氣得不得了,認為自己完了。是文種用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道理給他注入東山再起的勇氣。而范蠡呢,則代他與吳國交涉并為人質(zhì)于吳兩年。這樣的患難之交真是很感人的。事實也是,他對他的左膀右臂非常器重,從而靠他們的才智選準時機洗雪了恥辱,并成為春秋之一霸。當吳王夫差成為其階下囚時,范蠡看出他的猶豫不決,代他決斷,終使夫差自殺,斷絕了夫差東山再起之路。
然而,功成之后,范蠡說了一句著名的話:“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币苍S是勾踐在成就霸業(yè)后表現(xiàn)出不可一世與猜疑,使范蠡這樣的智者看出了他的“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于是乘舟浮海而去。果然,文種就因讒而被勾踐賜死。
勾踐的偉業(yè)至此已開始黯淡,他死后,他的子孫又傳了若干代,到戰(zhàn)國時期,為楚所滅。不管怎樣,勾踐在華夏民族的歷史上卻是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頁。司馬遷評說他:“苦身焦思,終滅強吳,北觀兵中國,以尊周室,號稱霸王。勾踐可不謂賢哉!蓋有禹之遺烈焉!碑斘以诤辈┪镳^看到那把兩千多年還寒光凜凜的勾踐劍時,我曾想,從一把劍就可以看出這是一代英主,因為只有這樣的英主才能締造一個強大和發(fā)達的國家,才能為后世留下這樣的稀世之寶。
而勾踐人性的弱點,不也成就了另一個智者的傳奇嗎?
范蠡是個當之無愧的智者。他的智慧不光表現(xiàn)在他對勾踐二十多年的.輔佐,他對越國人民的貢獻,還表現(xiàn)在他能夠在名利面前全身而退。他意識到他在越國已是“大名之下,難以久居”,于是執(zhí)意離開。在他堅辭勾踐時,勾踐可是拿半個國家來挽留他的啊。這樣清醒的認識,就是到今天又有幾人有之?
范蠡浮海到齊國,變姓名為鴟夷子皮,在海邊種地,開始第二次創(chuàng)業(yè)。很快又積攢起萬貫家財,也很快為齊國人所了解,于是又為相于齊。這第二次位高權重之時,他又意識到位高跌必重、財多禍必至,于是又罷官散財,歸隱于陶這個地方。這一回,他又自稱是陶朱公,而這一回他又開始在商業(yè)上大顯身手,成為一代富賈。范蠡的三次創(chuàng)業(yè)都業(yè)績輝煌,真世所罕見。司馬遷贊曰:“范蠡三遷皆有榮名,名垂后世。”
范蠡何以能成功?答案就在這篇傳記中。范蠡一生不知有多少光環(huán)罩身,而司馬遷都輕描淡寫。而有一件家事,他卻大書特書。為何?蓋因一件小事折射出范蠡的睿智通達。
范蠡大概是有三個兒子,老三生在陶,是他第三次創(chuàng)業(yè)成功之時,這個老三就是標準的富二代了?上Ъ抑欣隙恢獮楹卧诔䥽鴼⒘巳,被判了刑。范蠡說,殺人償命是理所當然,但最好是不要死在刑場上。于是他想讓老三去看一下。結(jié)果老大以死相爭要為弟弟去楚國走一趟,范蠡無奈派其去了,讓他帶了大量的錢財并告誡他不要過問所求之人,要“聽其所為”。
老大按其父親的囑咐,送了重金給一個叫作莊生的人,而后又不放心,自作聰明去賄賂了楚國一當權者。莊生向楚王進言大赦天下,楚王采納。這一信息被那當權者及時通報給了老大。這時老大認為既然國王要大赦天下,他的弟弟自然也要被放出來,而莊生無所作為,這錢就白送了。實際上莊生是德高望重之人,清廉一生,收下他的錢財只是暫時收下,打算事成之后歸還的。這些情理豈是老大懂得的?他只覺得莊生沒幫上忙,他自然可以收回他的錢。于是,老大去莊生家中將錢財取回,還自以為聰明能干。這一舉動惹惱了莊生,他又向楚王進言,不可為一富翁子殺人開綠燈,而要使使大赦成為真正的德政,于是楚王當即下令殺了老二,第二天才大赦天下。而這個老大,只好帶著自己弟弟的尸體回家去了。
老大回到家中,其他人盡哀之,獨陶朱公笑說:這一結(jié)果在我預料之中!不是老大不愛其弟,而是老大自小跟著我一起操勞,知道生計的艱難,不能舍財于人啊。而老三就不同了,生而見我富,不知錢從何而來,所以隨便揮霍,從不知吝惜,當初想讓老三去的原因就在于此啊!笆轮硪,無足悲者”。
范蠡真是洞悉人性啊!對于權位與財富,他都追求,但他不是貪婪地追求,而是深諳辨證之理,懂得進退取舍之道。古往今來,能夠這樣做的人恐怕是少之又少吧?哪個人不都是鍥而不舍地追求,要追求到極致,然后體會物極必反的悲哀呢?包括歷史上朝代的更迭,包括我們現(xiàn)在的社會,有多少人又將居安思危的意識扎根于頭腦之中呢?我們總是在兩極之間做大幅的搖擺,擺得大,摔得重。惜哉!
至于歷史上傳說西施隨范蠡蕩舟湖海的美麗故事,在這篇傳中是一字沒提。不知司馬遷聽說過這傳說沒有?
《越王勾踐世家》讀書筆記 3
在中國,所有讀過書的人,大概都知道“臥薪嘗膽”的故事,當然也知道這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越王勾踐。這一點兒也不錯。自古而今,“臥薪嘗膽”的故事不知道激勵了多少“有志之士”在困境中自強不息,重新崛起。因而,在人們的心目中,越王勾踐一直就是一個“處逆境而不失志”的經(jīng)典人物!芭P薪嘗膽”被作為一個成語收入了《漢語辭典》,這個故事也被編進了教科書,鼓舞和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人。這種“待遇”,在眾多的'歷史人物,特別是歷代帝王君主之中亦是為數(shù)不多的。
據(jù)史書記載,越王勾踐的祖先是夏禹的后人,是夏后帝少康的小妾所生的兒子——“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史記·越王勾踐世家》)少康是夏朝的第六代君王,是帝相的兒子。帝相在位時,適逢有窮后羿和寒浞作亂,帝相為寒浞所殺。這時帝相的妻子緡已經(jīng)懷孕,動亂中從一個孔穴中逃走,逃到了有仍(古國名,在今山東省濟寧市一帶),并在這里生下了少康。后來歷盡周折,少康歸夏為王,即位后便封庶子無余于越,負責在會稽管理對禹的祭祀!吧倏悼钟砑乐^祀,乃封其庶子于越,號曰無余!(《吳越春秋·越王無余外傳》)因禹去世于會稽山,而且就葬在了那里。這里的人們都把頭發(fā)剪得較短,而且身上都刺著花紋,是表示強悍還是野蠻?亦或是一種習俗?不得而知?峙潞髞砟酥廉斀竦募y身之風就始于那時。越人在那里劈山開荒,修筑建造城邑,經(jīng)歷了二十多代以后,傳到了允常,便開始稱王。史書上對于允常的記載幾乎沒有,司馬遷在《史記》中對此也中一帶而過,只說“允常之時,與吳王闔廬戰(zhàn)而相怨伐!敝劣跒槭裁础皯(zhàn)而相怨伐”則沒有交待,其他史料里也沒有這方面的記載。當然,也可能是本人沒有查考詳盡的緣故。不過,我們可以推測,那時的爭戰(zhàn),無非就是因為“地盤”問題。
允常死后,他的兒子勾踐即位。這個頗負美名和英名的人物從此便出現(xiàn)在中國歷史的舞臺之上。勾踐在位期間做的最大的一件事情就是滅掉了吳國,使越國強盛起來!爱斒菚r,越兵橫行于江、淮東,諸侯畢賀,號稱霸王!(《史記·越王勾踐世家》)關于勾踐滅吳這件事,后面還要細說,所以在這里只是略略提及。
《越王勾踐世家》讀書筆記 4
臥薪嘗膽的故事,使我從小就記住了勾踐這個名字。 對于小孩子,這不是個好故事,它讓我們從小就記住了什么是仇恨,執(zhí)著著而不肯予樂慈悲。成年人,倒是應該記住這個名字,因為他讓我們知道了什么是英雄本色。
何謂英雄?
忍辱負重,以天下為己任,耐一時之窘境,拓來日之方長,是謂英雄。匹夫見怒,拔劍而起,以此不齒楚霸王。勾踐兵敗,困會稽山,僅五千余眾,然為他日計,為夫差臣,妻為妾,取封侯之地,終日侍奉吳王左右,為何?國仇家恨使然。吳有子胥之輔,稱霸中原,當躊躇滿志、得意洋洋之際,勾踐厚積薄發(fā),這一謀,竟謀了22年。
勾踐于吳王左右,旦暮不敢怠慢,始得歸國。三年,勾踐修養(yǎng)生息,增強民力,先下詔全國,鼓勵多生子嗣,這樣就增加了國力的基礎——人口。后興百業(yè),以身示范,吃自己種的菜,穿王妃自己縫制的衣服,可謂內(nèi)修政治。對外,聯(lián)合吳國的`敵對國——齊、晉、楚,可謂外連諸侯。在外交上,表面上供奉不斷,并挑唆吳國東征西討,使吳國民力凋敝。勾踐其用心不可謂不深矣!
文有文種,武有范離,挾二十年恨,一朝破吳,遂困夫差于會稽山。公孫雄膝行代步為夫差請成,而勾踐效前時之故事,得“天與弗取,反受其咎”之慨,遂殺吳王。吳王臨死遮面,謂無面目見地下子胥?傮w看,勾踐一直在等機會,并進行了一系列的準備工作。他將人人喜愛的美女寶器徑相送吳,可謂“將欲取之,必先與之”,同時,他克勤克己,取得了人民的支持。以國家為己家,制定正確的外交政策,一點點地削弱敵方的外勢和內(nèi)勢,不失時機地驕奢吳王,消耗吳國實力,并用美人計,致使“君憐而無是非”,終于,一蹴而就而成霸業(yè)。
教訓有三:
1、除惡務盡,斬草除根,免留禍患。
2、忍辱負重,大業(yè)為重,不計一日之短長。
3、內(nèi)圣而外王,修身齊家方治天下。
《越王勾踐世家》讀書筆記 5
吳既赦越,越王勾踐反國,乃苦身焦思,置膽於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曰:「女忘會稽之恥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織,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節(jié)下賢人,厚遇賓客,振貧吊死,與百姓同其勞。欲使范蠡治國政,蠡對曰:「兵甲之事,種不如蠡;填撫國家,親附百姓,蠡不如種。」於是舉國政屬大夫種,而使范蠡與大夫柘稽行成,為質(zhì)於吳。二歲而吳歸蠡。
勾踐自會稽歸七年,拊循其士民,欲用以報吳。大夫逢同諫曰:「國新流—亡,今乃復殷給,繕飾備利,吳必懼,懼則難必至。且鷙鳥之擊也,必匿其形。今夫吳兵加齊、晉,怨深於楚、越,名高天下,實害周室,德少而功多,必淫自矜。為越計,莫若結(jié)齊,親楚,附晉,以厚吳。吳之志廣,必輕戰(zhàn)。是我連其權,三國伐之,越承其弊,可克也。」勾踐曰:「善!
這是出自“史記卷四十一越王勾踐世家第十一” 。主要人物有忠心愛國的伍子胥、足智多謀的范蠡、驕傲自大的吳王、忍辱負重的勾踐、一心向越的太宰。
《史記卷41—越王勾踐世家》大概講述的是:公元前494年,越國戰(zhàn)敗,越王帶著妻子在吳國當仆役,臥薪嘗膽,并聽從文種、范蠡的謀劃。他們受盡凌—辱,給夫差當牛作馬,忍辱負重,盡表對吳國的一片忠心。一次,夫差病了,勾踐還親自嘗了他的'糞便以辯別病情。這件事讓夫差信以為勾踐是真的對他衷心不二,甚至勝于吳國的臣子。就這樣,勾踐夫婦在吳國被拘三年后,總算被放回了越國;貒,勾踐外松內(nèi)緊,表面上更加忠心耿耿于吳國,背地里他對復國一事一刻也不敢怠慢。他一方面發(fā)展國內(nèi)生產(chǎn),整頓兵馬,時刻作好做戰(zhàn)的準備;一方面挑美女,在吼山養(yǎng)狗,然后進獻給吳王,讓夫差終日沉迷于聲色犬馬之中。為了不讓自己松懈意志,他放棄在宮殿生活,面對吳國建造了一座“箭樓”,在那里他臥薪嘗膽,牢記國恥。經(jīng)過“十年生聚,十年教訓”,在文種、范蠡等大臣的扶助下,勾踐終于在公元前473年打敗了吳國,實現(xiàn)了報仇雪恨的夙愿。
范蠡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隱士,他以“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來勸文種,文種雖然想以有病為借口不去上朝,最終還是被—逼自殺了。而范蠡棄政從商,自號陶朱公,成為富甲天下的大商人。范蠡曾經(jīng)三次搬家,馳名天下,他不是隨意離開某處,他住在哪兒就在哪兒成名。最后老死在陶地,所以世人相傳叫他陶朱公。
勾踐之后,越王又傳了幾世,到了戰(zhàn)國中期,楚威王滅了越國。但越的王族在沿海仍有一定的實力。直到漢初還有閩越王,還是勾踐的后裔。
正如“太史公說:夏禹的功勞很大,疏導了九條大河,安定了九州大地,一直到今天,整個九州都平安無事。到了他的勾踐后裔,辛苦勞作,深謀遠思,終于滅亡了強大的吳國,向北進軍中原,尊奉周室,號稱霸王。能說句不賢能嗎!這大概也有夏禹的遺風吧。范蠡三次搬家都留下榮耀的名聲,并永垂后世。臣子君主能做到這樣,想不顯赫可能嗎?”
臥薪嘗膽主要是指,勾踐在坐臥的地方吊了個苦膽,夜里躺在柴草上,面對苦膽。每天吃飯時都嘗嘗苦膽?倰行淖载煟"你忘了會稽大敗之辱嗎?"從中,我們可以體會到:越王給吳王當了三年奴仆,受盡了屈辱,在極其困難的情況下,他始終沒有放棄心中的信念——重振越國,找回失去的尊嚴。他在麻痹了吳王被放回越國后,安撫百姓,操練軍隊,吃飯前品嘗苦膽,晚上就睡在柴草上,時刻提醒自己不要忘記曾經(jīng)的屈辱和復興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也知道了越王勾踐因為有一種堅忍不拔的決心,他才支持著他這么多年在吳國忍辱負重的生活,在之后的10年的時間里,他讓自己的國家強壯起來,強盛起來,報了當年被俘之仇,這種堅強的毅力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忍別人之不能忍,成別人之不能成。要比別人成功,就要比別人付出更多。在挫敗中反省自己,在黑暗中認清前路。跌倒不可怕,重新振作,臥薪嘗膽,給自己從頭再來的機會。所以我堅信,笑到最后的才是真正的勝者。
同時,我們也應該了解到做人的根本,所謂喝水不忘挖井人。做人也不能忘本。越王勾踐雖然忍辱負重最終取得成功。但,他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成功并不是一個人就可以取得的。吳王也就因太自以為是,不聽從伍子胥的勸解,而落得國破人亡。越王勾踐則因?qū)薹扼,文種的不信任而逼文種自殺,范蠡也離開了勾踐。
《越王勾踐世家》讀書筆記 6
在越王的傳承史中,勾踐算是出類拔萃的唯一一人。他胸有大志,總想稱霸中原。勾踐回國之后,時刻不忘會稽之辱,發(fā)誓消滅吳國,這才有了后來的成功。當然光憑一個人的信念,是不足以走向成功的,勾踐的成功不僅有他自己的努力,還有文種、范蠡這些賢士的大力輔佐。
而他回國后的臥薪嘗膽,我們可以體會到:越王給吳王當了三年奴仆,受盡了屈辱,在極其困難的情況下,他始終沒有放棄心中的`信念——重振越國,找回失去的尊嚴。他在麻痹了吳王被放回越國后,親自耕作,禮賢下士,賑劑窮人,悼慰死者,與百姓同甘共苦。作為沒有任何制衡、約束的具有最高權力的一國國君,雖說是在受辱后做出的這些舉動也是十分難得的。他晚上睡在柴草上,時刻提醒自己不要忘記曾經(jīng)的屈辱和復興。
另外,勾踐后來的艱苦奮斗,發(fā)奮圖強時能虛心征求、聽取謀臣們的意見,終于使他戰(zhàn)勝了吳國,擴大了地盤,稱霸于諸侯。而臥薪嘗膽的精神就成為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流傳下來。戲劇家曹禺先生在我國遭受天災人禍的一九六二年,把臥薪嘗膽的勾踐搬上戲劇舞臺,確實起到鼓舞人心,團結(jié)全民共度難關的作用。
《越王勾踐世家》讀書筆記 7
越國的歷史上,勾踐是一枝獨秀。在他之前寂寂,之后寥寥,除了偏僻,落后及與中原地區(qū)風俗習慣不同以外,也沒什么可說的。
勾踐的父親與吳王闔閭結(jié)了仇,兩國之間互相攻伐。在勾踐剛當上越王的那一年,吳王闔閭大概是想趁他初立,政治地位還不很穩(wěn)當?shù)臅r候攻打越國,誰知勾踐卻出其不意地采用了一種特別的陣勢——————派一些死士沖到吳國的陣前,大聲喊叫著自刎而死,使得從未見過這種陣勢的吳軍一下子目瞪口呆,被越軍趁勢打了個大敗,闔閭還被射了一箭,因而一命嗚呼。(這一定是歷史上最早的自殺式攻擊,現(xiàn)在被若干國家稍加變化而廣泛使用。)取得了勝利的勾踐一定是興奮而驕傲的。所以當三年后,他得知夫差想要為父親報一箭之仇時,他沒有聽從范蠡的規(guī)勸,而自以為是地搶先采取了行動。在那場著名的戰(zhàn)事之后,越王勾踐成為了亡國之奴。
接下來的臥薪嘗膽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勾踐從一個驕橫、任性的君主一下子轉(zhuǎn)變成了委屈求全、禮賢下士,與百姓同甘共苦的賢明君主,在范蠡、文種的扶持下,辛苦慘淡、勤奮不懈地努力了二十二年,終于打敗了不聽忠心耿耿的伍子胥苦心勸諫的夫差,一雪了會稽之恥,還一躍而成了強國。我想,司馬遷也是覺得在那個君權至上,君主沒有任何約束的時代里,勾踐能夠做到這樣,已經(jīng)相當不錯了,所以在本篇記載里,并沒有過多的宣揚勾踐的那些陰暗心腸,只是略略地點出了他賜文種自殺的.猜忌。
還是范蠡認清了勾踐的真面目,他知道勾踐是只能共患難,不能共富貴的人。于是他果斷地棄官而逃,先是跑到了齊國,在海邊努力耕作,沒多久就成了大富翁。這下子又冒了尖,齊國請他去做了國相?伤⒈M家財,再次落跑了!跑到了陶地,沒過多久,又成了后人皆知的大富翁陶朱公。哎,做官時位及人臣,經(jīng)商時富甲天下,又能善謀劃,知人心,懂進退,范蠡真?zhèn)人中龍鳳,世所稀有!只是有一件事情不是很明白,就是范蠡與西施的故事。有許多傳說,說是西施本就是范蠡尋來的,當時兩人就有了情愫,可是為了國家復興大事,只得忍痛割愛,將西施送到了夫差那里。等到吳國大敗,夫差身死,范蠡搶在了同樣垂涎于西施美貌的勾踐的前頭,攜了西施,泛舟湖上,過著神仙眷侶的逍遙日子。
這個故事美則美矣,可是其真實性卻很值得懷疑。范蠡輔助勾踐復國,歷時二十二年,其間殫精竭慮,勞心勞力,未必有閑情逸致來談情說愛,此其一。再者,書里明明記載,他逃離了越國之后,和兒子們合力治理產(chǎn)業(yè),說明他在西施迷惑吳王的時間里,早已成家生子,有著美滿的家庭了,此其二。傳說終歸只是傳說。也許是后人敬重西施與范蠡都是忠心為國之人,希望他們有一個美好而圓滿的結(jié)局,而附會出了這么一個故事。
《越王勾踐世家》讀書筆記 8
在漫長的春秋時代,在一個并不起眼的國家,一位君主為我們展示了信念與堅持的力量。這個國家叫越國,這個故事叫“臥薪嘗膽”,這位君主,叫勾踐。正是他,為報被吳國侮辱之仇,努力地準備了二十二年,終于一舉成功,吞并了吳。
勾踐元年,勾踐聽說吳王要發(fā)兵討伐他,便聚集軍隊,不顧大夫范蠡的勸告,發(fā)兵攻打吳國,打敗,被困于會稽山上,大夫文種下山游說吳王,吳王免了勾踐的死,讓他做自己的仆人。勾踐多年隱忍,麻痹了吳王,把他放回了越國。勾踐一心要雪恥,便每晚睡在木柴上,吃飯前要先嘗一嘗苦膽汁,和老百姓一起下地耕作,衣著樸素,食物普通,因此深得民心。賢能的伍子胥發(fā)現(xiàn)了勾踐的'計策,好心向吳王進諫卻被賜死。他死前大笑道:“不久之后,這里(吳)將是一片廢墟了!”果然,幾年之后,勾踐揮師直達吳國,攻下吳,圍困了吳王夫差。吳王用布遮面自殺,高呼:“我對不起伍員(伍子胥)。 贝蠓蚍扼辉趲椭篡`吞吳之后,便棄官經(jīng)商,成了有名的“商圣”。
這里之所以要講這么一個故事,不只是因為書上寫了,而是因為我想通過這個有名的故事讓大家明白信念的力量。勾踐回國之后,時刻不忘會稽之辱,發(fā)誓消滅吳國,這才有了后來的成功。不過各位讀者,一個人的信念,是不足以讓他成功的。勾踐的成功不僅有他自己的努力,還有文種、范蠡這些賢士的大力輔佐。
《越王勾踐世家》讀書筆記 9
現(xiàn)在每天晚上都按照學校要求看《越王勾踐》,還要寫感想,我先來博客上練練。
嗯,《越王勾踐》是一部令人深思的電視劇,主要講越國的大王勾踐復國的傳奇故事。這部電視劇把聽信讒言的吳王夫差、忠誠聰明的伍子胥、虛偽的伯和美麗、為國獻身的西施、忍辱負重、堅定意志的越王勾踐、精干而有智慧的越王的兩位忠臣:范蠡、文種演繹的淋漓盡致。
到現(xiàn)在為止,“伯”這個人物是我最搞不懂的。他既然身為一國之太宰,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他總要為越國說好話,如果當初吳王把勾踐殺了,那伯還會這樣維護越國嗎?史記上是說伯是受了越王的賄賂才這樣的,但這部電視劇里并沒有提到過越王賄賂伯,哪怕進貢也是使臣親自給吳王夫差送去的,那伯是為了什么,沒有理由的呀!就算越王賄賂伯,但是他又不笨,表面上總要當作與伍子胥這個相國一條心,可是他相反,處處反對伍子胥。伍子胥是真的為吳王好,可是有了伯這樣的“忠臣”才造成吳國最后敗給越國的原因。
當伯處處幫越王說話時,我拋出兩個問題,伯是真心幫越國嗎?他是好是壞?先解決第一個問題:伯是真心幫越國嗎?我覺得應該不是,記得有以段是講越國的使臣在伯面前說什么伍子胥要故意跟伯作對,添油加醋的,這就引發(fā)了伯這顆斗志心,也許是他想跟伍子胥作對,就幫助了越國。你是你,我是我,看誰贏。所以應該不是真心的吧!第二個問題:他是好是壞?這個問題很明確,當然壞的,可他這么幫越王,但是在中華上下五千年上道:越王打仗贏后,第一個就殺了伯這個不義之臣。因為對于一個國家的太宰來說,胳膊肘往外拽,想方設法幫助敵人是很惡劣的。
現(xiàn)在說說夫差。吳王夫差為什么到最后會敗呢?從贏家到敗者總要有個過程。很簡單,分三個主要部分,一個是西施的美色,一個是越王在夫差表現(xiàn)出來的“忠誠”,還有一個就是剛才說的伯。
西施是越國派來的“貢女”,但由于她的美貌,夫差就被耍了個神魂顛倒,而且在嫁到吳國以前,為有理由,西施拜了勾踐夫妻為義父義母,這樣愛面子的夫差就有理由了,他說是吳越兩國為了結(jié)成良好的友誼而嫁女的。事實上,越王是有點不情愿的,因為越國要想早日復國,就要多生兒育女,就得給越國留多一點年輕女子來,可是吳王這樣喜歡西施倒也好,至少他很信任西施,西施可以把吳國的情況告訴給越王,中華上下五千年青少版上有一句說西施成了越王在吳國的'“監(jiān)控器”,但是在這部電視劇中到現(xiàn)在西施并沒有傳達信息,這是一個遺憾。有一段是講西施為了救勾踐夫人,被充滿嫉妒心的王后貶到下面洗衣服,這被夫差知道了,打了王后一耳光。以此可見夫差是多喜歡西施。
勾踐,他的雄心很大,中華上下五千年:勾踐儲蓄軍力,想在脫身后很快去攻吳,幸虧被兩位忠臣所勸,最后才能破吳。干將說過:王的欲望是無法填滿的。他的師兄歐冶子就是為了滿足勾踐的欲望而死。勾踐在夫差面前表現(xiàn)得很忠實,任打任罵,決不還口,這就取得了夫差的信任,這種信任導致了夫差最后一丈的失敗。勾踐向其他王一樣也有虛榮心,而且自尊心很強,正因為這份自尊心讓他最后全力以赴去攻打吳國,來報仇雪恥。
提到勾踐就不得不提起吳國的將軍公孫舉。公孫舉在這部電視劇中好像很殘暴,他其實跟伍子胥一樣,很愛國。可是愛的方法不對,伍子胥忠言逆耳,公孫舉沒有長久之計劃,他只會而且只知道殺掉勾踐是最好的辦法,這是他的問題。
《越王勾踐世家》讀書筆記 10
看了《越王勾踐》書籍,讓我耳目一新。它從歷史故事的演繹中帶給了我們一種精神力量:臥薪嘗膽、奮發(fā)圖強。春秋時期,吳國和越國結(jié)下了怨仇,戰(zhàn)場上的峰煙連綿不斷。由于越王勾踐不聽忠言,被吳國打敗了,越王勾踐夫婦都成了吳國的俘虜。勾踐受盡了,他為了能活著回國,表面上裝出對吳王十分忠誠。三年后,吳王夫差見勾踐很順從,信以為真,就放他回了越國。越王勾踐返回自己的國家后,發(fā)奮圖強,立志要報仇復國。他為了不忘記在吳國受到的恥辱,激勵自己的斗志,就在自己的床邊掛了一個苦膽,喝水和吃飯時,都要用舌頭舔一舔、嘗一嘗膽的苦味;晚上睡覺時,不睡床,而是躺在柴草上。這樣,勾踐能時刻想起、始終牢記失敗的痛苦……在越王勾踐的帶領下,越國經(jīng)過十年的發(fā)展生產(chǎn),積蓄力量,漸漸強盛起來了,最后終于打敗了吳國,取得了勝利。
《越王勾踐》,不僅僅是一個感人的歷史故事,還有著更多的人生啟迪:越王勾踐以他的身體力行實踐和體現(xiàn)了永不松懈,永不放棄,永不言敗的`劍膽精神。歷史不可能重復,我們也不是越王,每個人所處的生活環(huán)境和經(jīng)歷都不相同,但是人生處處有危機,人生都會有困難,需要我們自己去克服、去奮斗!因為,人生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風順,沒有一個人不會面臨困境,更沒有一個人不接受命運的挑戰(zhàn)!困難和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拼搏的信心和勇氣,我們要學習越王勾踐忍辱負重、奮發(fā)圖強的精神,在逆境中保持高昂的激情與斗志,抓住失敗后重新站起來的經(jīng)驗教訓,給自己一個堅定的信念,努力學習,刻苦鉆研,就一定能突破一切困難和障礙,取得優(yōu)異的學習成績,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和目標。
《越王勾踐世家》讀書筆記 11
讀《史記越王勾踐世家》,世人都感嘆越王臥薪嘗膽,苦心勵志,我卻佩服范蠡的人生境界,看得遠、看得透、看得淡。
看遠,才能覽物于胸。范蠡出身卑寒,年少時便顯露才華,無所不精,在當時政治混亂的楚國不為世人賞識。在吳國與越國連年征戰(zhàn)之時,范蠡把目光瞄準了越國的勾踐。在夫椒之戰(zhàn),勾踐戰(zhàn)敗,率5000殘兵敗將逃入會稽山。25歲的范蠡說服為宛令的好友文種一起投奔了窮途末路的勾踐?上г17年之后勾踐才識其才,一起重用了范蠡與文種,并聽取范蠡的建議,到吳國為奴,乞吳存越,以圖轉(zhuǎn)機。在范蠡的陪伴下,勾踐夫婦屈身以事吳王三年,力盡艱辛。歸國后,范蠡與文種一起擬定滅吳“九術”,建議“十年生聚”,最后滅掉了吳國。為了表彰范蠡滅吳的功績,勾踐封范蠡為“上將軍”。看遠即是目標也是過程,更是境界,只有志向高遠,人生才會有前進航標,再插上執(zhí)著的翅膀,便能愈飛愈高。
看透,才能洞若觀火。越國戰(zhàn)敗過了兩年,按照吳越雙方議和的`條件,越王勾踐將要帶著妻子到吳國當奴仆,他想帶文種。范蠡愿隨勾踐同行,說:“四封之內(nèi),百姓之事……蠡不如種也。四封之外,敵國之制,立斷之事……種亦不如蠡也!笨梢钥闯,范蠡對自己有清醒的認識。范蠡整頓國政,經(jīng)過十年的忍辱負重和勵精圖治,使國家轉(zhuǎn)弱為強,終于擊敗吳國,洗雪國恥。要成為一名成功人士,必須有自己獨特的眼光,能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對世事的變化能洞若觀火。
看淡,才能超然物外。越王勾踐滅了吳國,在吳宮歡宴群臣時,發(fā)覺范蠡不知去向,第二天在太湖邊找到了范蠡的外衣,大家都以為范蠡投湖自殺了。過了不久,有人給文種送來一封信,上面寫著:“飛鳥打盡了,彈弓就被收藏起來;野兔捉光了,獵狗就被殺了煮來吃;敵國滅掉了,謀臣就被廢棄或遭害。越王為人,只可和他共患難,不宜與他同安樂。大夫至今不離他而去,不久難免有殺身之禍!蔽姆N方知范蠡并未死去,而是隱居了起來。他雖然不盡相信信中所說的話,但從此常告病不去上朝,一天勾踐登門探望文種,臨別留下佩劍讓文仲自刎,文種悔不該不聽范蠡的勸告,只得引劍自盡。范蠡淡于名利,功成身退,留下千苦芳名。
老吳感嘆:聰明莫過范蠡,少年時執(zhí)著追求夢想,中年時歷經(jīng)悲歡離合,世事洞若觀火,老年時月滿則虧,鳥盡弓藏,淡然享受美好的夕陽。
【《越王勾踐世家》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陳涉世家》讀書筆記10-02
《孔子世家》讀書筆記5篇10-07
陳涉世家讀書筆記(精選3篇)10-07
武學世家作文09-21
越王勾踐的故事(精選10篇)07-20
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的故事07-06
《陳涉世家》教案09-30
陳涉世家教案09-19
《陳涉世家》優(yōu)秀教案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