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滬教版九年級上冊15課《水仙子》教案
作為一名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滬教版九年級上冊15課《水仙子》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了解作者及其代表作品。
反復誦讀,感受曲子所描繪的意境,了解古詩詞的賞析方法。
體會此曲寫景物的角度,并理解動靜結合的寫景方法。
2、過程與方法
通過老師的設疑和學生的相互討論來了解文章的內容,體會文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在誦讀吟詠中體會本曲的語言特色。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體味曲中作者“愛殺江南”所蘊含的感情。從而增強學生熱愛自己家鄉(xiāng)的情感。
說明:
所謂元曲,實包含兩個部份:一是散曲,一是雜劇。散曲可以說是元代的新體詩,張養(yǎng)浩的《水仙子?詠江南》是一首描寫江南水鄉(xiāng)秋光的散曲。張養(yǎng)浩的散曲作品大多調子比較低沉,多是表現(xiàn)“警世”、“退隱”題材的,或同情人民疾苦題材的,如我們熟知的《潼關懷古》。而此曲寫秋,曲中景物迭出,各具情態(tài),詩情畫意,風格清逸,情調歡快。打破傳統(tǒng)詠江南詩詞的寫法,描寫時遠時近:望大江遠山,寫兩岸人家,芰荷池塘,沙洲水禽,忽而放縱開去,極目天際之畫船,倏地又收回至村落酒簾,于是一片江南秀麗風光,便一覽無余。流水生煙,山嵐聳翠,一動一靜:畫檐芰荷,安靜恬淡,而沙鷗在舞,珠簾在卷,畫船由天邊馳來,酒旗在風中招展,又于寧靜之中,顯出一派生機。因此課堂中應著重引導學生反復朗讀此曲,并且在不斷誦讀的過程中,讓學生充分感受作者流露出的思想情感。
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誦讀領會古詩詞情景交融的意境,了解賞析的方法。
2、難點:體味曲中作者“愛殺江南”所蘊含的感情。
說明:
通過品味語言、理解動靜描繪,引導學生讀出味道,讀出情感。張養(yǎng)浩的散曲講究格律詞藻,藝術上刻意求工,崇尚婉約細膩、典雅秀麗。因此,誦讀體味至關重要,沒有感情就沒有藝術,沒有體味就沒有審美。通過誦讀,引發(fā)出獨特的想象,進而產生個性化的審美,在心中蕩漾起一種淡淡的愉悅之情,勾勒出一幅恬靜、優(yōu)美的江南水鄉(xiāng)圖,把學生帶入一種對江南的向往之中。曲末對“愛殺江南”的理解,可結合詩中的描寫加以引導,教以學生古詩詞一般的賞析方法。
教學過程
思路點撥
本文的教學,也可由前兩課《天凈沙》比較閱讀入手,盡管作者他們都選擇相同的秋景為題材,但由于二人在感情基調上的不同,兩首曲中所描繪的景象便有所不同。從作者的感情基調為突破口,反觀作者所寫內容、景象,從而加深對古詩詞意境的理解。
練習舉隅
1、積累有關詠江南的名詩佳句。
(1)憶江南【唐·劉禹錫】
春去也!多謝洛城人。弱柳從風疑舉袂,叢蘭裛露似沾巾,獨坐亦含嚬。
(2)望江南【宋·蘇東坡】
春未老,風細柳斜斜。試上超然臺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
(3)[雙調]望江南·壽秋水【宋·劉辰翁】
齊眉舉,彩侍紫霞記。天上九朝島冉冉,尊前一笑玉差差。人唱自家詞。
籬下菊,醉把一枝枝。花水乞君三十斛,秋風記我一聯(lián)詩。留著晚香時。
(4)望江南【宋·周邦彥】
游妓散,獨自繞回堤。芳草懷煙迷水曲,密云銜雨暗城西。九陌未沾泥。
桃李下,春晚未成蹊。墻外見花尋路轉,柳陰行馬過鶯啼。無處不凄凄。
(5)憶江南【唐·溫庭筠】
千萬恨,恨極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風空落眼前花,搖曳碧云斜。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
(6)望江南【唐·李煜】
閑夢遠,南國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淥,滿城飛絮輥輕塵。忙殺看花人!
閑夢遠,南國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遠,蘆花深處泊孤舟。笛在月明樓。
2、選取自己喜歡的一首詠江南的詩詞,從寫景抒情角度與本曲的作比較,談談自己的感想。
教學后記:
【滬教版九年級上冊15課《水仙子》教案】相關文章:
寬容序言滬教版高三上冊語文教案10-15
二年級滬教版上冊《爸爸的老師》教案12-30
小巷深處滬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0-14
春江花月夜滬教版高三上冊語文教案10-14
滬教版三年級上《走路的奧秘》教案12-31
滬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名師教案11-10
滬教版二年級上冊《帶著尺子去釣魚》教案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