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碗花糕》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碗花糕》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設計思想
本教學設計針對“課程目標”中“感受?鑒賞”的要求:“閱讀優(yōu)秀作品,品味語言,感受其思想、藝術魅力,發(fā)展想像力和審美力”,積極創(chuàng)設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自主評價、研讀賞析中對文本進行整體的感知,在互探共研中理清思路,概括要點,理解文本所表達的思想、觀點和感情。充分調動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和知識積累,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獲得獨特的感受和體驗。掌握記敘類散文“隨事而感,借物感懷”的特點,進而提升了閱讀同類散文的能力。
二、教學目標
(1)掌握記敘類散文的特點,訓練自主學習所需的思維能力。(2)學習本文通過回憶主要事件來表現(xiàn)人物性格特點的方法。(3)分析作者通過本文反映了他精神家園怎樣的向往和追求。(4)如何理解平凡中透露出的偉大人格。
三、教學分析
本文回憶的是一個平平常常的人,講述的是一件件平平常的事,抒發(fā)的是一個平常人的一種最質樸的情感。就是這人、這事、這情感,卻非常值得我們去體驗,去感受,去回味。它洋溢出來的是無盡親情、友情和鄉(xiāng)情。讀此文,我們仿佛能夠看到作者那深情的雙眸中充盈著幸福的淚水,透過晨曦中的水泥森林,遙望久別的故鄉(xiāng),品味著久違的“碗花糕”的芳香。
本課只需二個課時完成教學,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到,記敘類散文“隨事而感,借物感懷”的特點,內容以記人敘事寫景狀物為主,表達方式以敘述描寫為主,或抒發(fā)作者的人生感受,或生發(fā)議論,表達作者的對于社會、人生的哲理化認識,闡明作者的世界觀、人生觀。注意知識的前后銜接和舉一反三,高一時學生就學過不少抒寫親情的佳作,如:老舍《我的母親》、歸有光《項脊軒志》、李密《陳情表》、韓愈《祭十二郎文》等,其中的任何一篇都可以成為解讀《碗花糕》參照系。2學生分析
學生從小到大學過不少表達親情的經(jīng)典課文,有歌頌母愛的,有贊美兄弟手足情的,有抒發(fā)夫妻深情的。但本文這種寫叔嫂情的文章,學生還是初次接觸,尤其是對當代獨生子女來說,嫂嫂并不是一個很熟悉的稱呼,也很難理解這種“亦嫂亦母”的親情形式。所以先要求學生回顧學過的有關親情的文章,再收集一些有關這種情感的的資料,包括王充閭生平以及他一些作品。還要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在課堂上放映一些資料圖片,讓概念化的事和人變得生動形象,以增強學生的體驗和感受,特別是激發(fā)那些對對平凡親情“不敏感”學生的興趣。3教學方法分析
采用“合作探究法”,緊扣記敘類散文隨事而感,借物感懷的特點,讓學生在教材中找出所隨之事,所借之物和集中體現(xiàn)作者感悟的語句來,在這其中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疑難——討論分析——提出見解”,讓學生突破重點難點。在整體感知全文理清文章的思路的基礎上,使學生成為真正的閱讀主體。
四、教學設想
(1)安排2課時。
(2)堂上強調對課文的整體感知和拓展,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培養(yǎng)
學生對語言的品味和欣賞。掌握記敘類散文的特點,訓練自主學習所需的思維能力。
(3)重視學生的感悟,通過語言的分析來解決疑難,使學生領略一個平常人的一種最質樸的情感。這情感非常值得我們去體驗,去感受,去回味。它洋溢出來的是無盡親情、友情和鄉(xiāng)情。
五、教學重點與難點
(1)掌握記敘類散文“隨事而感,借物感懷”的特點,進而提升了閱讀同類散文的能力。(2)學習本文通過回憶主要事件來表現(xiàn)人物性格特點的方法。(3)分析作者通過本文反映了他精神家園怎樣的向往和追求。(4)如何理解平凡中透露出的偉大人格。
六、教學準備
(1)查找資料,走近王充閭先生。
(2)課前通讀全文,找出自己最難解決的問題。
七、教學過程設計
(一)導言
同學們愛是世界上最純潔,也是最溫暖的。每個人都擁有愛,每個人也會在愛的關懷下成長。親情、友情也會給我們帶來無限的快樂和歡笑。今天我們走進王充閭的《碗花糕》,來認識一位勤勞善良、可親可敬的憨憨的嫂子,去體會那種叫人慨然潸然的情感。
(二)備課卡片
1 作者簡介
王充閭,著名散文作家,筆名汪聰,男,漢族。祖籍遼寧盤山,1935年生于盤山。畢業(yè)于沈陽師范學院中文系,后做中學教師、新聞記者、副刊編輯。五十年代初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1966年初進入營口市委機關,雖中道從政,而創(chuàng)作仍在業(yè)余進行。1980年后調到省委工作,曾任遼寧省委常委、宣傳部長,任南開大學客做教授,兼任遼寧大學、沈陽師范學院、遼寧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國家一級作家。現(xiàn)任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席團委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遼寧作協(xié)主席。曾獲魯迅文學獎、冰心散文獎、遼寧文學獎等多種獎項。出版有散文隨筆集《柳蔭絮語》、《人才詩話》、《清風白水》、《當代散文大系?王充閭散文隨筆選集》、《滄浪之水》、《春寬夢窄》、《中國當代散文精品文庫?王充閭散文》、《面對歷史的蒼!贰ⅰ稖嫔o語》、《何處是歸程》、《淡寫流年》和詩詞集《鴻爪春泥》、學術著作《詩性智慧》等。2名家點評王充閭先生
“如果聯(lián)系到學者散文(文化散文)的基本內涵,那么,可以把王充閭的散文創(chuàng)作當作是對九十年代文學的一種貢獻——并不局限于散文范圍之內!薄u論家吳俊他屏棄種種生活的誘惑,一次又一次地挑戰(zhàn)自我,向思索的深度、冥想的廣度掘進,在散文天地中,留下清晰的生命足跡:思考愈深,詩意愈濃! ——李曉虹
(三)字詞積累 詞語正音:
晨曦(xī)剁好餃餡(xiàn)踵(zhōng)事增華 花翎(líng)搟(gǎn)面皮 發(fā)酵(jiào)雞雛(chú)趔趔趄趄(lièqie)犄(jī)角 入殮(liàn)歿(mò)窆(biǎn)曷(hé)詞語解釋:
敷陳演繹:鋪陳發(fā)揮。
踵事增華:繼續(xù)以前的事業(yè)并更加發(fā)展。趔趔趄趄:身體歪斜,腳步不穩(wěn)。發(fā)蒙:犯糊涂;弄不清楚。入殮:把死者放進棺材里。雍雍樂樂:和諧快樂。
傷天害理:指做事殘忍,滅絕人性。
彼蒼者天,曷其有極:那茫茫無際的蒼天啊,我的悲哀何時才有盡頭!(四)自主評價活動
學生根據(jù)自己課后對王充閭作品的閱讀及相關資料的搜集,說出自己對王充閭其人、其文、其情的評價,并闡釋理由。(五)整體感知活動
問題引領:文章表現(xiàn)了嫂嫂怎樣的性格特點?請舉例說說。(設問目的:理解記敘類散文隨事而感的特點)
方法指引:記敘類散文的特點是隨事而感,借物感懷。顯然,找出作者主要回憶了嫂嫂哪些事件是概括嫂嫂性格特點的關鍵。事件舉例:
能做工序復雜的碗花糕 大年三十叫我借枕頭 私下護我、教我 哥哥逝世了她不愿改嫁
性格特點:嫂嫂是個善良、樸實、機敏、幽默、快樂、勤勞能干、有孝心、有責任感的農(nóng)村婦女。(六)研讀與賞析
問題引領:題為“碗花糕”,為什么很多地方不寫“碗花糕”?找出描寫“碗花糕”的地方,看“碗花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ㄔO問目的:理解記敘類散文借物感懷的特點)教師總結:
第一部分大年嫂嫂給全家做了“碗花糕”。第二部分我被牛角頂傷后嫂嫂給我做“碗花糕”。第三次是我上私塾的時候嫂嫂給我做“碗花糕”。第四部分嫂嫂被迫改嫁,走時給我做了“碗花糕”。
嫂嫂總是在特殊的時刻給我做“碗花糕”。
作用:是貫串全文的線索。“碗花糕” 也代表了嫂嫂的至美至善。淺花瓷碗的命運、結局也如嫂嫂的命運、結局一樣,永遠地從“我”的視線里消失了。本文人亡物碎,“玉石俱焚”式的結局,叫人禁不住慨然潸然,哽咽難語。
(七)重點探討
問題引領:選出你認為文中最感人的片段或場面,反復誦讀并加以點評。
。ㄔO問目的:通過反復誦讀體會散文真摯的情感,以“讀”帶“賞”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教師舉例:
、 第二部分第三段!按议L到四五歲時,嫂嫂就常常引逗我做些惹人發(fā)笑的事。……” 點評:讓人感受到嫂嫂和我相處很愉快……
、 我讀第三部分第七段這里,“……爹,媽!就把我當作你們的女兒!……”
點評:嫂嫂與我的家人培養(yǎng)了深厚的感情,她舍不得改嫁,就像女兒一樣孝敬父母……
、 最后一部分!昂髞,我進縣城、省城讀書,又長期在外工作……就這樣,我再也見不到我的嫂嫂,再也見不到那個淺花瓷碗了!
點評:很傷感的結局。我們想想學過的文章和自身經(jīng)歷,在《項脊軒志》中,作者妻子去世后,留下了“庭中琵琶樹”,并且已“亭亭如蓋”,還可以睹物思人而這里的結局,卻是人亡物碎,“玉石俱焚”,實在是令人潸然淚下。
(八)難點探討
①問題引領:當代正是社會轉型、價值失范、方位不明的精神漂流時代,如何尋找精神家園和歸宿,如何尋找靈魂的棲息地,這可能是我們面對的永遠的困惑,擔王充閭在可能范疇內的追問,有價值的探討卻為這個難題提供了可貴的參照系。從文章洋溢著無盡的鄉(xiāng)情以及嫂嫂的形象刻畫,我們看出作者在精神領域怎樣的向往和追求? 提示:
《碗花糕》中描述了一位勤勞善良、可親可敬的憨憨的嫂子,集中體現(xiàn)了故鄉(xiāng)的真善、親人的真善、心靈的真善和情感的真善,融合成一種自然純樸的美。在當今物質世界得到了空前發(fā)展的時代,這種真善美應是我們的精神家園和歸宿。
、趩栴}引領:如何理解平凡中透露出的偉大人格。提示:播放電視連續(xù)劇《趙尚志》主題曲《嫂子頌》
。ǜ柙~:嫂子嫂子借你一雙小手捧一把黑土先把敵人埋掉 / 嫂子嫂子借你一對大腳踩一溜山道再把我們送好 / 嫂子嫂子借你一副身板擋一擋太陽我們好打勝仗 / 噢憨憨的嫂子親親的嫂子我們用鮮血供奉你 / 噢黑黑的嫂子噢黑黑的嫂子黑黑的你)
提示:《嫂子頌》中的這個嫂子是千千萬萬個為中國革命做出巨大犧牲的女性之一,她的形象是光輝奪目的,在中國歷史中書寫過最亮麗的一筆的。我們可以給她一個定性的形容詞——偉大。而《碗花糕》中的嫂子是個平凡的女人,她所做的都是作為一個女性應該做的最平常的小事,但誰說平常的小事中就沒有偉大可言呢?千千萬萬個平凡就構成了一個偉大,偉大也就滲透在最平常的小事中。所以我們要多去觀察身邊最平常的人,因為他們用最平常的心和事浸潤著我們的人生!如果我們都能做好這些平常的小事,社會也就更加和諧安定了。(九)歸納總結
通過該文的學習,使學生了解在當今物質世界得到了空前發(fā)展的時代,這只淺花瓷碗里盛滿真善美,這種真善美應是我們的精神家園和歸宿;使學生初步體會記敘類散文“隨事而感,借物感懷”的寫作特點,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所需的思維能力,為閱讀同類型的文章奠定基礎。附:板書設計
隨事而感: 嫂嫂是個善良、樸實、機敏、幽默、快樂、勤勞能干、有孝心、有責任感的農(nóng)村婦女
課后作業(yè)
1完成思考題第三題 將本文寫到的民俗和民諺整理歸類。課后再通過其他渠道收集一些與之相類似或相關的民俗和民諺,并寫出自己的體會,辦成手抄報,與同學交流。
【《碗花糕》教案】相關文章:
《打碗碗花》教案03-25
頂碗少年的教案02-06
頂碗少年教案03-05
《頂碗少年》的教案03-23
《頂碗少年》教案09-09
桂花糕命題作文09-05
《頂碗少年》教案15篇01-23
頂碗少年的教案(15篇)03-23
頂碗少年的教案15篇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