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在线免费视频,亚洲精品免费一级视频,日韩亚洲欧美大陆,又黄又爽免费国产视频

<style id="t465f"></style>
<legend id="t465f"><u id="t465f"><thead id="t465f"></thead></u></legend>

<acronym id="t465f"></acronym>

<sub id="t465f"><ol id="t465f"><nobr id="t465f"></nobr></ol></sub>
<sub id="t465f"></sub>

數學練習課教案

時間:2022-11-18 16:48:17 教案 投訴 投稿
  • 相關推薦

數學練習課教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數學練習課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數學練習課教案

數學練習課教案1

  教學內容:

  教材第44-45頁練習九7-12題

  教學目標:

  1、鞏固復習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兩位數乘整十數的口算方法和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估算方法。

  2、運用所學的知識靈活地解決問題。

  教學重點:

  正確、熟練的進行口算和估算,逐步提高口算和估算的正確率。

  教學難點:

  運用所學的知識正確解決問題。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口算卡片 紅旗

  教學過程:

  一、學前準備

  基礎知識練習。

  1、70×7060×9080×5011×4030×8020×7040×6031×20

  2、學生們完成后,選兩行學生按順序每人一題訂正結果,教師要統(tǒng)計學生口算的正確率,對做得又對又快的學生及時鼓勵表揚,有錯誤的學生要讓其說出是哪道題錯了,教師給予板書,幫助學生改正。通過練習讓學生看到自己的問題,能夠從中了解到好的計算方法,這樣可以使自己的計算更準確、更迅速。

  3、老師選兩個學生當代表到前面比賽,其他學生在教材上完成,到黑板上的學生按箭頭的順序分別把答案寫在題目的兩邊,做得又對又快的學生奪得小紅旗。

  讓學生一起訂正,在教材上全部做對的學生都可以得到一面小紅旗。(通過比賽讓學生明白看,一味只圖快,做的題不正確,是得不到紅旗的)

  二、探究新知

  1、運用口算解決問題。

  引導學生看教材第44頁的第7題,這是一道圖文結合的題。引導學生認真看題中的文字,還要認真觀察圖,看圖中都告訴了我們哪些信息。說一說,你從題中都知道了什么。

  老師引導學生想

  (1)題中讓我們解決什么問題?

 。2)解決這三個問題需要哪些數據信息?

 。3)在充分分析題意之后,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后交流解答過程,訂正結果。

  例:50×11=550(千克)

  答:李紅家的蠶子可產蠶550千克。

  50×80=4000(千克)

  答:李家村的'蠶子可產繭4000千克。

  18×50=900(元)

  答: 50千克繭能賣900元錢。

  2、小象出生后,體重平均每年增加200千克。20年后這頭大象重多少千克?

 。1)讓學生完整地回答出此題需解決的問題和解決問題需要的信息數據。學生之間互相訂正,互相補充。

 。2)引導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計算過程和結果。

  例:200×20=4000(千克)

  4000=100=4100(千克)

  答:20年后這頭大象重4100千克。

  三、課堂作業(yè)新設計

  1、口算。

  2、小明要買12本書,每本書19元,小明大約要帶多少元錢?

  3、教材第45頁的第10題。

  四、思維訓練

  1、不計算,把估算結果寫在括號里。

  100×24200×3032×1074×10020×4060×506×10010×70012×3034×440×6+857×0+57

  2、李叔叔平均每天組裝19輛自行車,9月份大約共組裝多少輛自行車?

  3、海龜出生后,體重平均每年增加100克。40年后它的體重將增加到4080克。小海龜剛出生時有多少克?

  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jié)課的練習,在練習中使學生鞏固復習了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兩位數乘整十數的口算方法和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估算方法。學生能熟練的進行口算和估算,逐步提高口算和估算的正確率。尤其是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靈活地解決問題。總結出了實際問題中隱含的數量關系:單價x數量=總價

數學練習課教案2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

  2、通過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能力。

  3、結合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進行簡單的面積換算。

  教學重點

  能運用有關面積方面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通過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能力。

  教具準備

  實物投影、掛圖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可愛的小熊聽說同學們今天要上一節(jié)活動課,它非常想和大家一起來做游戲。但是河馬老師要求它必須答對下面這道題才能來到這兒。它能順利通過考試嗎?請你也來連一連。

  一枚小紐扣1平方米

  電燈開關的正方形底座1平方厘米

  一張方桌表面1平方分米

  二、學中做

  1、完成“練習二”第7題。

  2、學校要在樓后的長方形空地上建造花壇以美化校園。請你根據圖示,求出ABCD四塊花壇的總面積。

  3.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里。

 。1)邊長是100米的正方形草坪,占地面積是1()。

  A.平方米B.公頃C.千米

  (2)周長相等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比()

  A.面積同樣大B.長方形面積大C.正方形面積大

 。3)至少用()個同樣大小的正方形可拼成一個大正方形。

  A.2B.4C.8

 。4)測量土地時,一般用()做單位。

  A.平方分米B.平方千米C.平方米

  4.完成“練習二”第8題

  5.一個長方形果園長78米、寬50米,面積是多少?如果在這個果園的四周圍上籬笆,籬笆長多少米?

  三、做中得

  1.綜合練習

 。1)選適當的單位填空。

 、僖粋魚池占地2500()

 、谔彀查T廣場的面積大約是40()

 、劢淌业拿娣e大約有50()

 、芪覈I土大約是960萬()

 、輯寢尩氖终拼蠹s1()。

  (2)完成“練習二”中的數學游戲。

 。3)寧寧假期去鄉(xiāng)下的奶奶家玩。正巧叔叔要搭一個花棚。他先打下了四個樁,定下了長方形的四個頂點。量了之后,長是24米,寬16米。他正準備用塑料搭棚,寧寧說:“叔叔,我還能圍出一個更大的地方!睂帉幇押梅椒ㄖv給叔叔聽,叔叔連忙說好。同學們,你能圍出更大的地方嗎?

  2.實踐應用。

 。1)完成“練習二”中的.實踐活動。

 、贋樾∶骷业膹N房鋪地磚選擇合理的設計。

 、诟鶕笤O計圖案。

 。2)最近,佛山正在爭創(chuàng)國家衛(wèi)生城,市政府決定加強城市建設,擴大綠化面積,把占地1公頃的正方形廣場平整擴展,使得每一邊都向外延長100米。新廣場將有多少公頃?你知道怎么算嗎?

  作業(yè)設計

  1.小黑板的作業(yè)。

  2.“口算”對應的練習和五星級的同步的練習。

  板書設計

  練習課

  學校要在樓后的長方形空地上建造花壇以美化校園。請你根據圖示,求出ABCD四塊花壇的總面積。

  教學后記

數學練習課教案3

  教材分析:

  本單元的學習內容是認識表內除法,包括平均分、除法的初步認識,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讓學生體會除法運算的意義。這是學習除法計算的開始,是今后學習表內除法(二)以及學習多位數除法的基礎。

  學情分析:

  本單元是在學生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義、學會利用乘法口訣口算表內乘法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除法的含義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礎上的,在生活中小學生有分物品的經歷,但缺少平均分物的實踐經驗。為此,教學時要借助教材設計,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向學生提供充分的實踐活動機會。單元主題圖為學生提供了一個熟悉的具體情境參觀科技園的準備活動。使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認識平均分,了解每份同樣多的`生活實例,通過直觀操作展示了除法在應用時的兩種實際操作的方法,使學生理解除法的含義,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為學生創(chuàng)設解決問題的情境,讓學生了解知識來源于生活,消除學生因為第一次接觸除法而產生的陌生感,從而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學習。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體會除法運算的含義。會讀、寫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2.數學思考:使學生在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提出數學問題,并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獲得使用數學的成功經驗,逐步形成用數學來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意識。

  3.問題解決:能夠比較熟練地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使學生初步認識乘、除法之間的關系。使學生初步學會根據除法的意義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情感態(tài)度: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獨立思考等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及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

  除法的含義,用除法運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第五課時

  除法初步認識練習課

  教學目標:

  鞏固除法的含義,及除法的各部分名稱。為后面學習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打基礎。

  教學過程:

  一、完成教科書第21頁練習四第7題。

  先讓學生獨立寫出除法算式,然后再全班講評。

 。1)6除以3等于2。 63=2 (復習除法的讀法)

 。2)被除數是15,除數是3,商是5。 153=5 (復習除法的各部分名稱)

 。3)把20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4。205=4 (復習把一個數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計算)

 。4)9個蘋果,每3個一份,分成了3份。 93=3 (復習把二個數量按照每幾個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也可以用除法來計算)

  二、完成完成教科書第21頁練習四第8題。

  看圖寫算式。呈現給學生實物圖,請學生寫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練習時,先借助畫面情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再讓學生根據實物圖寫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之后,讓學生展示自己寫出的算式,說一說每個算式表示的意思,使乘法、除法的內在聯系自然滲透。

  三、找朋友:完成教科書第22頁練習四第9題。

  一部分的同學拿口訣,一部分的同學拿乘法算式。先由拿乘法算式的同學讀算式,然后問我的朋友在哪里,拿口訣的同學就說你的朋友在這里。也可交換著玩。

  四、完成教科書第22頁練習四第10題。

  要學生自己獨立完成,然后全班講評。重點要問學生為什么這樣列式?

數學練習課教案4

  一、教學內容

  1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感知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感受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2鞏固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進一步思考、探索兩位數乘兩位數乘法的計算規(guī)律,培養(yǎng)學生的策略意識。

  3結合具體的生活情境,能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并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并解釋估算的過程。

  二、教材分析

  本課內容是編排在第三單元乘法中兩位數乘兩位數(有進位)的乘法計算之后的練習課,在練習內容上,做到了循序漸進,由易到難。目的是使學生進一步感知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感受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掌握本單元所學的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并結合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同時,通過本課的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意識,從而提高學生估算的能力;并且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

  三、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本校是一所縣直小學,學生大部分是縣直各單位的子弟,具有較好的家庭環(huán)境;學校是全省一流的名校,教學條件優(yōu)越,教室內微機、多媒體、電視樣樣俱全,為學生的學習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本學段的學生都是8~9歲的孩子,在這節(jié)課中,堅持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原則,讓學生在積極、愉悅的氛圍中協作學習,去探究數學規(guī)律。

  四、課堂實錄

  師:前面我們已經學習了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老師發(fā)現同學們善于觀察、愛動腦筋,所以老師想請大家利用剛剛學過的知識和自己的的智慧做一次快樂的闖關尋寶旅游活動。有興趣嗎?老師為大家設計了5關。下面我們一起來闖第一關。

  (一)搶牌游戲

  1玩撲克牌游戲。

  每組4個學生配有8道乘法口算題的撲克牌。在玩時要求4人合作,同時拿出1張撲克牌,用乘法計算,看誰的動作最快,算得快的人贏得1張牌,每獲得一張牌,將得到10分。看誰獲得第一關的勝利。

  206352023302018

  31305080 50202560

  2小組合作活動。

  3小組匯報。

  師:誰來說一下第一關的得與失?

  生1:在計算5080時,我先做了58=40,但最后丟了一個0,結果成了400。以后再算的時候一定要細心。

  生2:最后一道2560,我進錯位了。

  4教師小結。

  師:大家反應真快,口算得又對又快。祝賀大家通過第一關!下面請繼續(xù)闖第二關。

  (二)第二關,對號入座 (課件演示)

  10 20 3040 50 6070 80

  ( )( ) = 800( )( )=1200

  ( )( ) = 3500 ( )( )=4200

  ( )( ) = 2800 ( )( )=2400

  (學生獨立做,尋找規(guī)律。)

  師:現在細心觀察,誰有好的方法呢,你發(fā)現了什么不同的規(guī)律?

  生1:我發(fā)現先將0暫時去掉,來進行選數填空,最后再將0補上,就行了。

  生2:我發(fā)現答案不是唯一的,第一個可以填1080也可以填20xx。

  生:我還發(fā)現第二個和最后一個也可以填兩個不同的答案。

  師:剛才第一小組的同學真聰明,不僅能添上正確的答案,而且還能用不同的方法選數填空,真讓人羨慕。其他組可要努力追趕呀!你會填了嗎?

  (三)第三關 (課件出示)

  師:誰能利用我們學習的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知識,在最短的時間內打開萬寶箱呢?

  (學生自己探究學習,發(fā)現規(guī)律。匯報成果。)

  生1:我是用豎式計算,花了將近3分的時間。答案是2819。

  生2:我用的估算,只有2819的計算結果在500和600之間,所以只有它能打開萬寶箱。我用了3分多的時間。

  生3:我是利用哪個算式積的個位數是2,也就是算式中的兩個乘數的個位相乘的積的個位是否等于2。我用了2分的時間,我相信自己的方法比較簡便。我建議大家用這種方法來解答比較好。

  師:剛才是這些同學用自己的智慧取得了這個萬寶箱的鑰匙,讓我們一起為這些同學鼓掌,為他們加油!

  師:剛才有些同學提到了用估算的方法解決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走入今天的數學門診,這里有4道計算題,不知大家能否用估算的方法來判斷對錯。(課件出示)

  您現在正在閱讀的北師大版數學《乘法的練習課》教學設計文章內容由收集!本站將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學資源!北師大版數學《乘法的練習課》教學設計 數學門診

  5424=4526 ( ) 3784=318 ( )

  1235=442 ( ) 3570=2450 ( )

  師:下面哪個小組來說一下你們的估算過程?

  生1:第一個小題我把乘數54和24分別看成了50和30,那么他們的乘積估算結果應該在1500左右。所以結果4526是錯誤的。

  生2:第二個題目3784=318也是錯誤的。因為乘數37和84的乘積的位數應該是4位。

  生3:1235=442這道計算題也是錯誤的,通過計算得出正確的結果應該是420。

  師:同學們用了不同的估算方法做出了正確的判斷,其實在生活中估算的用處很大,課下你還可以翻一翻語文課本,估計一下一頁有多少字,再算一算。另外,你可以留心觀察一下,估算都用在哪些方面,做一下調查好嗎?

  (四)第四關 (教材第33頁3~5題)

  師:我們闖過三關了,你對自己的表現滿意嗎?如果不滿意,下面的兩關,可要抓住機會呀!現在這一關有點難度了,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好!請同學們翻到教材的第33頁獨立把3~5題完成。

  (學生獨立做,然后反饋。)

  生1:第3題要想解決每時飛行多少千米,只要把1時轉化成分就可以了。因為1時=60分,所以正確答案是2160=1260(千米)。

  生2:第4題和第3題解決方法相似,因為每張門票60元,有28人參加,所以要買28張門票,應付28個60元錢,用我們學的乘法來算很簡單。6028=1680(元)。

  第5題(略)。

  (五)第五關 (教材34頁第8,9題)

  師:剛才同學們利用我們剛剛學習的乘法很順利地通過了第四關,解決了3~5題。下面我們一起進入最后一關的爭奪。看一看哪個小組將成為今天的最佳組合!有兩道題目。一起來看大屏幕,先來看第一題:

  師:先看清楚圖中告訴了我們哪些數學信息,要我們解決的問題是什么。要解決淘氣的問題,先解決什么問題,仔細考慮,相信自己!

  生1:圖中告訴我們司機叔叔拉來了一車水果飲料,其中有10箱蘋果汁和12箱橘子汁。并且每箱水果飲料24瓶,淘氣的問題是一共有多少瓶飲料。

  生2:我是這樣想的,先算出蘋果汁和橘子汁一共有幾箱,再算出它們一共有多少瓶。

  10+12=22(箱) ; 2422=528(瓶)。

  生3:還可以先算出蘋果汁和橘子汁分別有多少瓶,再算出它們一共有多少瓶。

  2410=240(瓶) ; 2412=288(瓶) ; 240+288=528(瓶)。

  生4:還可以列一個綜合算式。

 。10+12)24

 。2224

 。528(瓶)。

  師:剛才三位同學用不同的方法都得出正確的結果,你用了哪種方法,做對了嗎?還有不明白的嗎?可以互相說一說,交流一下。

  師:下面我們來看一下最后一道題,請看大屏幕。

  師:通過這幅圖你知道了哪些數學信息?

  生:我知道這個旅游團一共有46人,其中36人是兒童,還有兒童票和成人票價格不同,兒童票15元,成人票30元。

  師:根據這些信息你想知道什么?或者說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生1:我想知道成人有多少?

  生2:我想知道兒童票一共花多少錢?

  生3:這次旅行一共花多少元?

  生4:買成人票需要花多少錢?

  師:同學們提出的問題真好!可見,大家都動腦筋了,下面我們自己來解決這些問題。

  (學生獨立解決,反饋訂正。)

  生5:成人的人數就是用總的人數減去兒童的人數。算式是46-36=10(人)。

  生6:兒童票每人15元,36人就是36個15元。算式是3615=540(元)。

  生7:剛才已經得出成人有10人,所以購買成人票需要3010=300(元)。

  生8:要想求一共花了多少元,就是把買兒童票的錢和買成人票的錢合起來。540+300=840(元)。

  師:如果只讓大家求一共花了多少錢,應該怎樣求?

  生:應該細心地看清題意,一步一步地求。

  師小結:時間過得真快,一節(jié)課在不覺間過去了,你有什么收獲呢?自我評價一下,好嗎?

 。▽W生自我評價。)

  五、教學反思

  練習課相對新授課來說,要枯燥些,特別是計算題的練習,如何將學生的被動學習轉變?yōu)橹鲃訉W習,解決好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最重要的,這樣才能發(fā)揮學習主體最大的效率,才能讓整個教與學的過程充滿生機與活力,也才能最好地進行素質教育。游戲活動符合兒童的好動、好玩、天真活潑的特點,適當地選擇兒童喜聞樂見的游戲形式,使知識教學融于活動中,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有興趣才有渴求,有渴求才會主動積極。本節(jié)設計中,根據兒童求勝欲望強、不服輸的心理特點,設計智力闖關尋寶的活動。根據由易到難的順序,把練習一的10個題目設計為五關,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學習活動的過程中,學生的計算正確率提高了,解決問題的策略提高了。

  其次,注重解題后進行反思與小結。學生完成題目的解答,還不能算結束,要牢固地掌握解題的方法,融會貫通,必須進行反思與小結。設計時,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在整個活動中,充分估計學生思考問題時會遇到的障礙;精心設疑,巧妙引導,恰到好處地點撥,千方百計地調動學生思維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解題興趣。在解決第8,9題的實際應用題中,更是提倡學生自己提出問題,鼓勵學生解題后用自己的語言歸納出練習課所涉及的解題技巧。

  六、案例點評

  本節(jié)課是一節(jié)練習課,關鍵是如何設計好,讓學生真正體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因此,有趣的情境及開放性題目的設計使本課更具迷人的魅力。在本節(jié)課中,教師精心設計、巧妙布局,設計了闖關比賽的形式,并且不失時機地抓住學生好奇、好問的特點引導學生積極地參與實踐。在活動中教師放手讓學生體驗學習的過程,在有趣的游戲比賽中去感受、去驗證、去應用,讓學生在不斷的體驗、感受中學會從多角度思考問題。本節(jié)的第二關的設計就體現了這一點,開放性的題目設計,給學生提供更廣闊的思維發(fā)展空間,讓學生運用不同的策略去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另外,在課堂教學中組織一些競賽,較好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從中體驗到成功和相互關愛的真摯情感。更重要的是通過評比,小組內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就有了同學的幫助,成績就會得到提高。因此,本課設計有利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過程,使學生學得積極、學得主動、學得快樂。

數學練習課教案5

  教學內容:新課標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上冊第99~100頁

  教學目標:

  1、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9加幾的口算方法,培養(yǎng)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和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

  重、難點:掌握9加幾的各種方法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回顧再現

  1、談話導入

  (1)學生操作

  學生用自己喜愛的學具擺一擺“9加幾”并與同桌說一說。

  師:誰來說說“9加幾”的加法怎樣算。

  2、創(chuàng)設情境

  小羊圖(書上99頁第1題)

  師:天氣晴朗了,小羊羔也出來玩了,你能算出一共有多少只小羊羔嗎?

 。▽W生列式計算,指名說說)

  教師板書:9+7=16

  師:誰來說說是怎樣算的?

  螞蟻圖(書上99頁第3題)

  師:同學們知道螞蟻是怎樣運食物的嗎?(指名說)

  學生看書上的螞蟻圖并指名說說是什么意思?

  師:能用算式表示出來嗎?

  指名板書,其他同學寫在書上。

  學生獨立完成書上的'糖果圖,再集體訂正。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己看圖互相說一說學生互相說時,教師巡視,注意發(fā)現不同的方法)

  二、分層練習,強化提高

  蜜蜂圖(書上100頁第5題)

  師:瞧這群小蜜蜂在干嗎?(指名說)

  能用算式表示出來嗎?

  指名板書,其他同學寫在書上。指名說說是怎樣算的?

  三、自主檢測,評價完善

  用數學(書上100頁第4題)

  師:洋娃娃可愛嗎?誰來說說這幅圖的意思?

  要求一共有多少個怎樣算?

  指名板書,其他同學寫在書上。

  師:(邊演示邊問)如果改變問號的位置你會算嗎?

  學生試做,然后集體訂正。

 。ㄔO計意圖:獨立觀察,尋找各數,小組交流集體交流,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

  四、歸納小結,課外延伸

  針對學生練習情況進行小結。

  練習十七第2、6、7題

數學練習課教案6

  教學內容:練習十一的第5-10題

  教學目的:使學生比較熟練地掌握調商的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計算。

  教學重點:較熟練地掌握調商的方法。

  教學難點:掌握調商的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教學關鍵:使學生比較熟練地掌握調商方法,并能正確的進行計算。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

  16×523×411×642×2

  35×226×825×824×5

  2、估商訓練。

 。1)填>、<或=。

  28×5○14518×6○98344○43×8

 。2)下面各題的括號里最大能填幾?

  30×()<7×()<460()×90<453

  3、試商訓練。

  說出下列各題的除數看作幾十來試商,商是幾?

  二、指導練習。

  初商改商練習

 。1)教師出示49、讓全班學生計算完畢后,分四人小組討論。每人說一說是怎樣計算的'?它們之間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集中討論:

  商4小了改商5

  歸納:“五入”法把除數49看作50來試商,商4小了,需要調商;改商5合適。

  商9大了改商8仍是大了改商7

  歸納:用“四舍”法把除數24看成20來試商,商大了,經過兩次調商。

  :用“四舍”法把除數看作整十數試商,是除數被看小了,商可能偏大;用“五入”法把除數著作整十數試商,是除數被看大了,商可能偏小,試除中當商過大或過小了,就用調商的方法,找到合適的商。

  三、作業(yè)。做練習十一的第5-10題。

 。7)除數是兩位數商是一位數的除法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52頁例7,第53頁例8,練習十二第1-5題。

  教學目的:在學生掌握用四舍五入法進行試商的基礎上,使學生初步掌握靈活的試商方法,對除數是14、15、16、24、25、26的除法題能較快地求出一位商,并培養(yǎng)學生分析、比較和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教學重點:掌握用四舍五入法進行試商

  教學難點:并培養(yǎng)學生分析、比較和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教學關鍵:掌握靈活的試商方法,對除數是14、15、16、24、25、26的除法題能較快地求出一位商,并培養(yǎng)學生分析、比較和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14×515×816×425×4

 。2)15×6+1525×8-25

  (3)在下面的○里填上>或<。

  25×6○16015×9○120

  在訂正第(2)題時,如15×6+15,學生可能回答:15乘以6得90,90加15得105,教師還可以問15×6+15也就是15乘以幾?

  提問: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怎樣用四舍五入法進行試商?

  舉例說明。

  二、新授。

  1、說明有些除法題,為減少調商次數,試商時,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選用不同的方法。

  2、教學例7。

  出示例7,14如果把11看做10試商,7顯然是太大了,需要調商好幾次。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試商比較快呢?

  鄰桌兩個同學先討論一下。

  教師巡視,了解同學中的不同想法,然后組織全班討論,讓學生說出不同的試商方法,教師分別寫出來,再引導學生進行比較,說明哪種方法簡便。

  組織學生閱讀課本第52頁,看看小芳、小明、小勇是怎樣想的,你的想法和誰一樣?你認為哪種方法最簡便?

  教師:遇到除數是十幾的,像小明那樣,利用口算想出一個一位數和除數相乘的積同被除數較接近,很快確定商幾,這樣試商最簡便。如果學生中有其他好的想法,也要提出給予表揚。

  試算“做一做”中的練習題。

  1516

  全班學生練習,然后集體訂正。讓學生說一說試商時是怎樣想的。對不同的試商方法加以比較。如果有的學生從6個15是90,而想到16應該商6,要當即給予表揚。

  3、教學例8。26

  提問:怎樣能很快想出商幾呢?全班獨立做題,教帥巡視。然后全班討論,先說出不同的試商方法,再比較,看哪種方法簡便。

  指導學生閱讀課本第53頁,提問:小林、小強、小青是怎樣想的?你的想法和誰的一樣?哪種方法比較簡便?

  教師:有時用除數去除被除數的前三位,遇到除數比被除數的前兩位稍大,可以把除數乘以10,看比被除數前三位多多少,再把商適當改小。除數是25的,也可以先想25和哪個數相乘得整百,看乘得的整百數比被除數多多少或少多少,再把商適當改小或改大。

  如果有學生想出其他好的試商方法,也要給予表揚。

  試算“做一做”。2426

  全班學生練習,然后集體訂正。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想的。對不同的試商方法加以比較。如果有的學生把除數24、26看作25來試商,也要給予表揚。

  三、課堂練習。練習十二第1、2、3題。

  四、課外作業(yè)。練習十二第4、5題。

數學練習課教案7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42~43頁,練習七第9~14題、思考題。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使學生加深單位“1”及分數意義的理解,更好地認識真分數和假分數,掌握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實際問題。

  2、進一步增強學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識,培養(yǎng)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加深單位“1”及分數意義的理解,更好地認識真分數和假分數,掌握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板書:認識分數。

  關于分數,你已經掌握了哪些知識?板書:分數的意義、真分數、假分數、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

  2、今天我們進行一些綜合練習,幫助大家更好地掌握這些知識。

  二、綜合練習

  1、完成練習七第9題。

  獨立完成涂色。交流核對。

  每組圖中分別涂了幾份?你是怎樣想?說說11/4表示的意義?

  2、完成第10題。

  獨立完成填空。

  4/9的分數單位是什么?它有幾個分數單位?白色部分可用幾分之幾表示?為什么?

  第二組圖的分母為什么是5?它有幾個分數單位?

  3、完成第11題。

  1讀出分數,說出每個分數的分數單位,各有幾個這樣的分數單位?

  2.說出這些分數中哪些是真分數,哪些是假分數?

  4、完成第12題。

  分別說說是把什么看成單位“1”?

  說出每個分數表示的意義。

  5、完成第13題。

  “平均每天燒這堆煤的幾分之幾?”把什么看作單位“1”?這堆煤應該平均分成幾份?(10份)為什么?3天燒的就是幾個1/10?(3個)

  6、完成第14題。

  獨立完成,說說自己的想法。

  展示學生作業(yè),匯報想法。

  你們所畫的圖形有什么相同點?

  7、完成思考題。

  獨立填寫分數,交流匯報。

  右邊的'圖,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每個涂色的形狀相當于把單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涂色的部分是這樣的幾份?用分數表示是什么?

  三、課堂

  通過這節(jié)課的練習,你對分數有了什么更深入的了解呢?

數學練習課教案8

  [教學目標]

  1、練習用乘法結合律、分配律進行簡算。

  2、用乘法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重、難點]

  用乘法結合律、分配律進行簡算。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計算器

  [教學過程]

  一、用乘法結合律、分配律進行簡算

  做第1題:獨立完成,訂正時說說簡算方法。

  做第3題:小組活動:比一比

  看哪個小組連的又對又快,在做題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乘法分配律適用的`條件。

  二、花圃中的乘法

  讓學生獨立完成,重點理解列式的算理,即第1個問題為什么是計算周長,第2個問題為什么是計算面積,體會周長與面積的不同含義。

  三、觀察與思考:

  本題是一個乘數的變化引起積的變化,滲透了一些函數的思想。

  先呈現情境圖,讓學生觀察,再根據圖上給出的信息解決所提出的問題。然后引導學生思考所列算式中乘數與積的變化規(guī)律。接著,可讓學生再舉例來驗證自己的發(fā)現。

數學練習課教案9

  教學目標:鞏固除法筆算中的難點和重點。通過練習,提高正確率和計算速度。并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教學重難點:進一步鞏固除法筆算中的重難點,打好基礎。

  教學過程:

  一、基礎練習題:

  1、做P10(3)先出示題目后,讓學生觀察,并指出錯在哪里。

  再在書上改正三道題,指名板演。

  2、做P8(6)出示題目后,先估計第一題的'商是幾十多。并指名說說估計的方法。

  再在書上寫出各題的商是幾十多

  二、綜合練習題:

  1、做P8(4)先看圖,自己讀題。說說你會解答嗎?

  2、做P8(5)先獨立思考,再指名提問題。其他學生口答算式。

  3、做P10(5)

  先看圖,讀題。

  解答第一問。說明解答格式。

  思考第二問:怎樣安排?

  在黑板上列表幫助解答:

  4、做P10(6)

  先看圖,讀題。

  自己在草稿本上試算。學生分小組進行交流。

  提問:為什么10頂帳篷還得加上1頂?

  三、教學后記:

數學練習課教案10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分數除法應用題的解答方法,即方程法、算書法。

  能力目標:進一步提高學生分析解答應用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學生合作學習,愿意交流,體會成功的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掌握找單位“1”和等量關系的方法。并根據等量關系式列方程或者用算書法解答問題。

  教學策略:

  分析百分數的意義,找準標準量,寫出關系式,列方程和算數式,比較這兩種方法的不同點。

  教學準備:畫有百分數信息的表格和問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

  說一說用方程解答分數除法應用題的步驟是怎樣的?用算書法解答呢?

  二、練習

  1、出示72頁“練一練”的第4題,分析表格信息資料,提問:學校圖書館共有多少本書?然后把統(tǒng)計表填寫完整。

  做這道題時,先引導學生從第橫行中的.數據入手找等量關系:總本書×20%=科技類(2400),求出總本書后,再求出學科類和故事書占總本書的百分比。

  2、實踐活動

  統(tǒng)計你家上個月的支出情況,支出項目可分為食品、服裝、書包等。算算每個項目的支出占總支出的百分之幾,繪成統(tǒng)計表。

  三、課堂總結

  學生談自己的收獲。

  板書設計:

  練習課

  總本書×20%=科技類(2400)

  教學反思:

數學練習課教案11

  第18課時

  練習課

  復習內容:教材練習十四相關題目。

  復習目標:

  1.進一步掌握連加、連減的運算順序,能正確、熟練地進行10以內數的連加、連減的計算。

  2.在數學活動中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初步的探索意識。

  教學重點:正確地進行10以內數的連加、連減的計算。

  教學難點:正確地進行10以內數的連加、連減的計算。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學生活動

 。ǘ蝹湔n)

  一、知識梳理

  通過下面題目的練習,師生共同回顧連加、連減的運算順序。

  先指名說一說圖意,再獨立填寫。

  2.同桌互相說一說連加、連減的運算順序,再指名匯報。

  二、針對練習

  1.算一算。

  10-2-5=

  3+4+2=

  9-1-3=

  2+6+2=

  先說一說運算順序,再獨立計算,集體訂正。

  2.看圖列式計算。

  先說一說圖意,再獨立列式計算,集體訂正。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教材練習十四第3題。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并指名說一說3+4+1和2+2+4的'計算順序。

  2.完成教材練習十四第6題。

  同桌合作完成。

  3.看圖列式計算。

  同桌互相說一說圖意,再獨立列式計算。

  四、拓展延伸

  在〇里填上合適的數,使每條線上三個數相加都等于10。

  五、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的復習,你想說些什么?

  學生總結,教師整理。

  六、作業(yè)布置

  教材練習十四第4、5題。

  加深對連加、連減的含義和計算順序的理解與掌握。

  通過練習,提高學生計算的熟練程度。

  教學反思

  成功之處:本節(jié)課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加深了學生對連加、連減的理解,提高了學生的計算速度和正確率。

  不足之處:對于沒有見過的題型,學生解決起來有困難。

  教學建議:在教學前教師要為學生準備多種形式的練習題,拓寬學生思路,允許學生用不同的算式解決問題,提倡方法多樣化,給學生更多展示自己思維的機會。

數學練習課教案12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91、92頁練習十六的第5—13題。

  教學目標:

  1、鞏固兩位數的筆算計算方法及商的定位。

  2、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體會數學就在身邊,身邊處處有數學。

  教學重難點:鞏固兩位數的筆算計算方法及商的定位。

  教學媒體:圖片。

  教學過程:

  1、完成教科書第91頁練習十六的第5題。

  (1)先讓學生獨立判斷商是幾位數。

 。2)討論:怎樣能很快判斷出商是幾位數?

  (3)思考:除數是兩位數,商的位數與被除數位數有什么關系?

  強調學生在做除法時,一定要先確定商的位數的良好習慣。

  2、完成教科書第91頁練習十六的第6題。

 。1)先確定商時幾位數。

  (2)再動手計算,并任意抽取幾題讓學生說一說計算的過程。

  3、完成教科書第91頁練習十六的第7題。

 。1)根據題目的信息,說一說題目告訴了我們哪些信息?

  (2)請大家把計算結果填寫完整。

 。3)用乘法驗算一下計算結果是否正確。

 。4)請大家?guī)椭跗竭x擇去外婆家的交通工具,并說一說你的理由。

  4、完成教科書第92頁練習十六的第8題。

  分析:題目的已知條件和問題。

  想一想:要求每袋化肥的價錢是多少?我們要知道什么?(總價和數量)

  引導學生找出總價和數量,并列出正確的算式,再要學生說一說列式的根據。

  5、完成教科書第92頁練習十六的第9題。

  學生獨立計算,并說一說你是用什么來試商的`。

  6、完成教科書第92頁練習十六的第10題。

  (1)讓學生獨立分析后列式解答。

  (2)一個學生提數學問題,其他學生列式解答。

  7、完成教科書第92頁練習十六的第11題。

  學生獨立填寫,教師講評時要他們說一說你為什么這樣填寫。

  8、完成教科書第92頁練習十六的第12題。

  讓學生藝4人一小組,討論一下解決這道題目的方法,使學生在交流中了解不同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數學練習課教案13

  教學內容:新課標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97~98頁的第7~11題

  教學目標:

  1.通過不同層次的練習,進一步理解分數的意義,會正確比較分子相同或分母相同的分數的大小。

  2.在創(chuàng)造分數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

  3.經歷遇到困難、克服困難、解決困難的過程,感受到應用數學的樂趣,體味出數學無處不在。

  重、難點:

  鞏固與分數相關的知識,在有序思考的前提下合理應用知識解決較復雜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問題引入,回顧再現

  師:(課件出示教材91頁主題圖畫面)同學們,近一段時間我們一起初步認識了分數,你能對著圖說一說你對分數都了解了哪些知識嗎?學生結合主題圖,各抒己見,表述自己心中的“分數”,回憶再現新授課中有關的知識及方法,只要正確,教師就應予以肯定。

 。ㄔO計意圖:在練習課的開始,教師提供了一個比較開放的情境,使學生自主獲取信息,回憶再現新授課中有關分數的知識及方法,教師能夠根據學生掌握的情況作出診斷及點撥,同時為后面的練習做好準備。)

  二、分層練習,強化提高

  1.看圖寫數我能行97頁第7題。

 、俪鍪绢}目

 、趯W生獨立寫出答案

 、蹖W生匯報計算結果,并說思維過程。

  (設計意圖:此題以表格形式呈現了四種不同的圖形,要求學生把涂色部分和沒有涂色的部分分別用分數表示出來,滲透了單位“1”的組成,為后面學習分數的簡單加減法做一些準備。)

  2.男女生擂臺賽98頁第8題

 、俪鍪绢}目

  ②男女生分組比賽,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看哪組先完成,并且全部正確。

  ③男女生分別說出每小題比較的過程與方法

 、芨鶕信谋憩F教師做出公正的評價與評判結果。

 。ㄔO計意圖:此題是分數大小的比較綜合題,沒有給出分數的直觀圖,這樣能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教學時,應注意讓學生說出比較的過程。)

  3.心靈手巧我最棒98頁第9題

 、俪鍪绢}目

  ②剪一剪,拿出課前準備好的同樣大小的圓形(或長方形、正方形)紙片,在剪得過程中,注意強調平均分。

 、蹍R報交流:指名上臺交流學生的剪法及及比較的`思路,對于有創(chuàng)意的學生,教師要給予充分的贊揚,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新動力。

  ④教師小結:結合學生的剪法,使學生明白,3個圓(或長方形、正方形)的和1個圓(或長方形、正方形)的是相等的。

  (設計意圖:此題并沒有僅僅囿于課本提供的圓形,教師要求學生課前準備好了其他形狀的圖形紙片,讓每一個學生在動手剪,動口說的過程中,比較大小,充分展現了學生自主探究的過程,讓學生真正明白了3個與1個相等的道理。)

  4.蛋糕里的分數98頁第10題

 、俪鍪绢}②看一看:你看到了什么?

 、壅f一說:蛋糕平均分了幾份?爸爸吃了多少?媽媽吃了多少?小女孩吃了多少?還剩下多少?

 、鼙纫槐龋赫l吃的最多?誰吃的最少?

  ⑤填寫課本。

數學練習課教案14

  教學目標

  1、學生初步了解上、下、前、后的基本含義,會用上、下、前、后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2、使學生形成辨別一定的空間方位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4、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使學生初步了解上、下、前、后的`基本含義,會用上、下、前、后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現在,我們就和聰聰、明明一起進入神奇的數學王國吧!

  2、揭示課題。

  聰聰問我們:“鼻子下面是什么?嘴巴上面有什么?”“小明前面是誰?后面呢?”

  同學們說得真好!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上、下、前、后。(板書課題:上、下、前、后)

  二、探究新知

  1、你能說一說我們生活中有關上、下、前、后的例子嗎?

  2、觀察畫面,體會上、下、前、后的含義。

  (1)你們聽說過南京長江大橋嗎?誰能給大家介紹一下南京長江大橋是什么樣子的?下面我們就一起去南京長江大橋看一看,開開眼界,好不好?

  (2)出示主題圖課件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你發(fā)現了什么?告訴大家好嗎?

  (3)大家發(fā)現了這么多東西,真了不起!

  誰能說出:汽車下面有什么?輪船上面有什么?大貨車前面是什么?小汽車后面有什么?

  你能像老師這樣提出問題嗎?

  3、看書第9頁,完成書上填空并完成做一做。

  指名口答并訂正。

  三、活動

  1、拍手游戲。

  (1)教師發(fā)口令,學生上下拍手。

  (2)聽反語:教師說“上”學生在下面拍手,教師說“下”學生在上面拍手。

  2、小組活動。

  小組長發(fā)口令,其余的同學動手擺。如,把本子書放在數學書上面,把文具盒放在書上面……

  3、做個老鷹抓小雞的小游戲。

  小華做老鷹,小林、小東、小平、小云、小玉5人依次抓著前面一個人的后衣角,開始游戲,老師提問,小東前面是?小云住小玉的哪個面?看圖再說一說,老師找學生起來,還可以提出哪些問題并解答。

  四、小結

  今天這節(jié)課你認識了誰?你學到了什么知識?

  五、作業(yè)布置

  完成書本第11頁的練習二的第1、2、3題。

  課后小結

  學了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數學練習課教案15

  教學內容:教師自己準備的針對本班學生的口算練習題,練習一7、8題。

  教學目標:

  1、 通過練習使每位學生都能熟練掌握一位數乘兩位數的口算乘法。

  2、 使學生能夠應用學過的知識解決較為復雜的綜合性題目。

  教學重點:提高計算的`正確率和速度。

  教學難點:應用知識解決問題

  教學過程:

  教師的教學設計 學生的活動 教學反思

  一、復習。

  1、 一位數乘整十整百數的口算練習。

  2、 一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

  3、 一位數乘兩位數(進位)

  二、第7題

  1、 出示題目,讓學生觀察。

  2、 提出問題:他們交的錢數夠嗎?

  3、 學生獨立思考,然后完成。

  4、 組織學生交流算法。

  三、 第8題

  1、 出示圖片,創(chuàng)設情境

  2、 提出問題:怎樣租車劃算?

  3、 學生討論:應該怎樣做?

  4、 教師可以適當提示:

  先作成表格樣式,看看需要多少大車多少小車?

  5、 組織學生進行交流,可以先說說需要多少大車,多少小車,再比較那種方案劃算。

  四、 小結:

  你覺得口算乘法掌握得怎樣? 還需要在什么地方改進?

  學生聽算,集體訂正,并與同伴交流計算的方法。

  先認真觀察圖片及表格,從中獲得信息,并明白其中的含義。

  認真思考找出解題方法,并獨立完成。

  與同伴進行交流。

  學生先看圖,從中獲取數學信息。

  獨立思考后與同伴交流怎樣計算

  先算出需要幾輛大車幾輛小車,然后再比較哪一種劃算。

  學生互相說一說,對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幫助。

【數學練習課教案】相關文章:

練習課教案10-17

《單元練習課》教案02-25

上好小學數學練習課08-04

數學《練習八》教案07-21

練習課教案(15篇)03-29

小學數學《眾數練習課》教學設計06-19

《練習二》數學教案07-14

練習課教案(通用22篇)04-03

第三課時練習課教案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