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單元教案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第四單元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第四單元教案1
教學內容:
教材第49頁例2及相關內容
教學目標:
讓學生經歷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過程,學會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的進位乘法,在學習過程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
教學重點:
能夠正確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的進位乘法。
教學難點:
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例2主題圖 彩色筆
教學過程:
學前準備
1、口算(兩位數乘整十數)
3810
20xx
9140
8160
7230
5031
6230
7021
2、筆算。
357= 2321=
讓學生集體完成并指名兩位同學到黑板上完成,做完后請同學說一說計算過程,全班集體訂正。
二、探究新知
1、學習教材第49頁例2.
出示例2.
教師:讀一讀題,你從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說一說。
師:要求一共需要多少盒酸奶,也就是求37個48是多少,怎樣列式呢?
學生回答,老師板書:3748
老師:怎樣計算呢?同學們可以根據以前學過的乘法計算方法去想,也可以小組討論,看看怎樣得出得數,各組代表向全班同學匯報本組的各種計算方法。
(1)估算方法:4850 3740 5040=20xx(盒)
大約有20xx盒。
。2)筆算方法:先用第二個因數個位上的'7去乘第一個因數各數位上的數,方法與兩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方法相同。7乘8得56,在個位上寫6,向十位進5;7再乘第一個因數十位上的4,得28個十,加上個位進上來的5個十,得33個十,所以在十位上寫3,百位上也寫3;再用第二個因數十位上的3去乘48,所得的積的末位和十位對齊,最后把兩次乘得的積相加。
列式解答:4837=1776(盒)
答:一共需要1776盒酸奶。
教師引導學生討論:因數是兩位數的乘法怎樣計算。學生討論后總結。
兩位數乘兩位數進位乘法的筆算方法:進位乘法和不進位乘法的計算過程相同,第二個因數個位上的數和十位上的數分別與第一個因數相乘時,與哪一位乘得的積滿幾十,就要向前一位進幾,然后把兩次乘得的積相加,相加時不要忘記加進位的數。
第四單元教案2
教學目標
基礎知識了解
義和團運動興起的原因,八國聯軍侵華的基本事實
掌握
《辛丑條約》對中華民族的危害
能力訓練
過程方法綜合理解
甲午戰(zhàn)爭引發(fā)義和團運動,八國聯軍借口絞殺義和團出兵侵華,結果簽訂《辛丑條約》,使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
討論分析
《辛丑條約》主要內容對中華民族造成的嚴重危害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愛國情感
中國人民不會忘記102年前的國恥與苦難,我們一定要繼承和發(fā)揚中華民族熱愛祖國、堅決反抗外侵的優(yōu)良傳統
思 想意識
八國聯軍侵華戰(zhàn)爭具有野蠻殘暴的殖民掠奪性質,義和團對八國聯軍的抗擊,顯示了中國人民的光榮傳統,他們不屈不撓的精神,是阻止帝國主義列強瓜分中國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因素
教學重點
八國聯軍的侵華戰(zhàn)爭和《辛丑條約》
教學難點
《辛丑條約》主要內容對中華民族造成的.嚴重危害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組織學生回顧上學期學過的線索,討論回答問題:
為什么說甲午戰(zhàn)爭以后,中國的民族危機空前嚴重?
《馬關條約》 割遼東半島、臺灣和澎湖列島,賠白銀2億兩,增辟通商口岸,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 領土和主權更遭踐踏,中國貧弱更加嚴重,列強擴大商品傾銷,還直接進入中國生產領域 大大加深中國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組織學生閱讀“導言框”,了解義和團運動興起的原因:甲午戰(zhàn)爭后,隨著帝國主義侵略勢力的深入,一些外國教會也猖狂地欺壓中國人民。義和團就是在反教會斗爭中產生并發(fā)展起來的。
小結、過渡:導言框的歌謠就是當年民眾傳唱的。帝國主義列強對義和團運動的迅猛發(fā)展感到恐慌,他們便拼湊八國聯軍發(fā)動了侵華戰(zhàn)爭。請大家閱讀新課,記住課題和標題。
組織學生學習和探究新課
一、八國聯軍侵占北京
指導學生閱讀課本19——20頁本目的內容,并在《中國歷史填充圖冊》第9頁中,用筆描出八國聯軍的進攻路線。(可在原線旁另畫一條平行線條)
指導學生聯系地7頁圖文,進行小組討論,然后在班級內交流:
1、 北京兩次被外國軍隊侵占的情況有哪些不同?
聯軍名稱 侵略國 占領年代 清朝帝、后
英法聯軍 英、法 1860年 咸豐、慈禧
八國聯軍 英、法、俄、美等 1900年 光緒、慈禧
2、根據課本20頁“動腦筋”:請你根據這些圖片敘述當年八國聯軍的罪行。
。ǹ勺杂砂l(fā)揮和互相補正,但應控制在3人次以內)
二、《辛丑條約》
學生閱讀21——22頁課文(包括小字)、插圖、“自由閱讀卡”等,思考回答:
1、分別指出《辛丑條約》關于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方面各有什么規(guī)定?(主要目的是讓學生通過條約具體內容來感知“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概念,而不是死記硬背其條款)
2、22頁“活動與探究1?議一議”:《辛丑條約》簽訂后,有人指出清政府已經成為“洋人的朝廷”。有道理嗎?(有)為什么?(帝國主義列強的經濟掠奪更加瘋狂,清政府幾乎成為列強向中國人民征收“戰(zhàn)爭賠款”的代理機構;帝國主義列強武裝控制了清朝都城北京,清政府必須為帝國主義鎮(zhèn)壓中國人民的反帝斗爭,他們完全成了列強的忠實走狗。)
3、22頁“活動與探究2?談一談”:《辛丑條約》中的“使館界”同今天的使館區(qū)有什么不同?(“使館界”形同“國中之國”,界內外國人猶如“太上皇”,中國政府無全無權過問其事務;“使館區(qū)”雖然仍是外國使節(jié)居住的專門地區(qū),但它完全處于中國政府的管轄之下。)
4、隋朝大運河的中心、南北兩端分別在哪里?(洛陽、余杭、涿郡)
5、根據第21頁“動腦筋”:《辛丑條約》給中華民族帶來了哪些危害?(它給中國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負擔,嚴重損害了中國的主權。從此,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
如時間許可,鞏固小結
1、要求學生正確指出《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對中國社會所造成的影響。(通過反復講練,讓學生理解 “開始淪為……大大加深……完全陷入……”這些詞語所反映的近代中國社會變化脈絡)
2、當堂完成22頁“練一練”:下列各條款不屬于《辛丑條約》的是A。(賠款2億兩白銀是《馬關條約》規(guī)定的數額)
3、學生集體朗讀22頁“自由閱讀卡”內容后,教師聯系課本相關部分,指出義和團的正面作用。(八國聯軍侵華戰(zhàn)爭具有野蠻殘暴的殖民掠奪性質,義和團對八國聯軍的抗擊,顯示了中國人民的光榮傳統,他們不屈不撓的精神,是阻止帝國主義列強瓜分中國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因素)要求學生完成《中國歷史填充圖冊》第9頁剩余題目。(可延伸到課外)
4、提醒學生預習第6課《洋務運動》。
第四單元教案3
一、文化源:
1、文化源地——是指某一文化事物(或現象)或文化系統最初產生的地方。
2、分類比較:
文化事物(或現象)源地
文化系統源地
在小比例尺地圖上
呈一個點(單一起源地)或幾個點(多個起源地)
呈面狀
舉例
、1848年歐洲革命中心的分布(教材圖3.18)
②考古學家在地圖上表現世界主要栽培植物和馴化動物起源地分布
、壑袊糯拇蟀l(fā)明之一造紙術的源地位于東漢都城洛陽一帶。
世界部分古代文明發(fā)源地的分布(教材圖3.19)
二者關系
文化系統是由許許多多簡單的文化事物(或現象)構成。文化系統結構更為完整,特征較為明顯。
。ū碜ⅲ┪幕到y特征明顯:如世界各地域的古代文明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要素,以文字為例古埃及文明——象形文字古希臘文明——拼音文字古兩河流域文明——楔形文字
二、文化區(qū)
。ㄒ唬┪幕瘏^(qū)的概念廣義上——文化區(qū)是指文化事物(或現象)和文化系統的覆蓋的地區(qū)。狹義上——文化區(qū)僅指某種文化系統的覆蓋的地區(qū)。
(二)文化區(qū)的類型中國新石器文化分布區(qū)——考古學者依據中國新石器時代遺址分布的.范圍來劃定的。政治文化區(qū)——世界20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每個國家內部又有自己的行政區(qū)。如世界政區(qū)圖、中國政區(qū)圖等經濟活動類型的文化區(qū)——如意大利新興工業(yè)區(qū)、澳大利亞小麥——牧羊帶、潘帕斯草原牧牛業(yè)分布范圍等除上面文化區(qū)類型外,還有語言文化區(qū)、中華文化區(qū)等問題:以上各種文化區(qū)類型中,哪些是文化系統的覆蓋的地區(qū)?(答案)中國新石器文化分布區(qū)、中華文化區(qū)
。ㄈ┪幕瘏^(qū)的空間特點
1、文化區(qū)的范圍有大有小,一個文化區(qū)的重要性與它的范圍大小沒有必然的關系。如美國“硅谷”范圍并不大。
2、文化區(qū)的邊界有實有虛。政治文化區(qū)邊界明確,而經濟活動類型的文化區(qū)、語言文化區(qū)等不一定有明確邊界,沒有明確邊界的文化區(qū)在空間上有時與其他同類文化區(qū)發(fā)生重疊。
3、文化區(qū)不一定與自然區(qū)重合。如潘帕斯草原牧牛區(qū)并不與阿根廷的溫帶草原地帶完全重合。
。ㄋ模┪幕C合體、文化體系(系統)與中華文化區(qū)若干特定文化事物的組合文化綜合體文化體系若干有聯系的文化綜合體
如:外出旅行,外地語言、衣食住行、生產方式和社會組織形式等都可能與我們不同,這些文化事物組合就構成了該地區(qū)文化綜合體。又如:中國漢文化綜合體與其他少數民族文化綜合體構成了中華文化體系;中華文化體系分布的地區(qū)就是中華文化區(qū)。(教材57頁表中國傳統文化區(qū)的三級劃分)
第四單元教案4
教學內容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教材第32、33頁的例1及“做一做”。
內容簡析
教材選擇學生熟悉的教室情境簡要地呈現了“小數產生”的過程,通過實際的測量活動,體會小數產生的必要性?紤]到學生對長度單位比較熟悉,教材選用了米尺作為教學小數意義的直觀教具,以長度單位為例說明小數的實質是十進分數的另一種表現形式。教材通過將分米、厘米、毫米改寫成米,說明把低級單位的數改寫成高級單位的數可以用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表示,再進一步用小數表示。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小數的產生。
2.讓學生在初步認識分數和小數的基礎上,弄清十分之幾、百分之幾、千分之幾……與一位小數、兩位小數、三位小數……的關系,進一步理解小數的意義。
3.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小數的計數單位及相鄰兩個單位間的進率。
4.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分析、推理能力。
教學重難點
弄清十分之幾、百分之幾、千分之幾……與一位小數、兩位小數、三位小數……的關系。
教法與學法
1.主要采用自主探究、討論、發(fā)現的教學方法,先引導學生回憶毫米、厘米、分米與米的關系,并用分數表示,再把分數化成小數,從而了解小數的意義。
2.通過觀察、分析、討論、類推、遷移等學習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學會探究問題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情景創(chuàng)設,導入課題
經典文學引入:你們熟悉《三字經》嗎?我們來一起背幾句好嗎?《三字經》中有這樣一句話“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萬”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嗎?(意思是十個一是十,十個十是一百,十個一百是一千,十個一千是一萬。)
(教師從右往左板書:10000 1000 100 10 1)
談話:看來《三字經》中也藏著有趣的數學問題,觀察剛才的一組數,從左往右看,從1開始,10個1是10,10個10是(100),10個100是(1000),10個(1000)是(10000),按這樣的規(guī)律,接下去應該是哪些數呢?
提問:從右往左看,10000、1000、100、10、1,接下去又是哪些數呢?它們之間的進率又是多少呢?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小數的意義”。
【品析:從《三字經》中的數學問題入手,吸引兒童的眼球。在學生還沒有接觸“擴大到、縮小到”這些數學術語之前,教師通過讓學生觀察10000、1000、100、10、1這一數組,引導學生根據一組數的規(guī)律進行推理,自然地引出了課題。更妙的是,從“大數”中去看小數,建立了整數和小數間的聯系,并在無形中滲透了進率關系,為學生進一步學習小數的意義埋下伏筆! 游戲引入:同學們喜歡玩游戲嗎?今天老師和你們一起玩?zhèn)游戲,名字叫“估一估、測一測”。先請同學們估一估老師和你伙伴的身高?再測量他們的實際數據。
揭示小數的產生。
談話:剛才在測量身高的時候,得到的結果是1米多,如果用“米”作單位,就得不到整數的結果。像這樣在實際測量和計算時,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數的結果,這時常用小數來表示。由于日常生活和生產的需要,從而產生了小數。
【品析:由日常生活中熟悉的測量情景入手,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使學生認識到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數學學習顯得更有意義!
二、師生合作,探究新知
1.小數的產生。
引導學生觀察教材第32頁例1,在進行測量和計算時,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數的結果,這時也常用小數來表示。
提問:我們知道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那么以分米、厘米、毫米為單位的整數怎么用以米單位的小數表示呢?
2.認識一位小數。(出示米尺)
(1)在米尺上找出1分米的地方。
提問:①用米作單位,1分米怎樣用分數來表示? 為什么?(結合分數的意義說明)
、谟眯当硎臼:0.1米。說說0.1米表示什么?
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分米,是1/10米,也可以寫成0.1米。
板書:1分米=1/10米=0.1米。
(2)討論:
、儆妹鬃鲉挝,3分米怎樣用分數和小數表示?7分米呢?
、诜謩e說說0.3米、0.7米表示什么意思。
3.認識兩位小數。(出示米尺)
(1)在米尺上找出1厘米的地方。
、儆妹鬃鲉挝唬1厘米怎樣用分數來表示? 為什么?
、谟眯当硎臼:0.01米。說說0.01米表示什么。
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1厘米,是1/100米,也可以寫成0.01米。
板書:1厘米=1/100米=0.01米。
(2)討論:
、儆妹鬃鲉挝,3厘米怎樣用分數和小數表示?6厘米呢?
、诜謩e說說0.03米、0.06米表示什么意思。
4.認識三位小數。(出示米尺)
(1)在米尺上找出1毫米的地方。
、儆妹鬃鲉挝,1毫米怎樣用分數來表示? 為什么?
、谟眯当硎臼:0.001米。說說0.001米表示什么。
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是1毫米,也是1/1000米,用小數表示是0.001米。
板書:1毫米=1/1000米= 0.001米。
(2)討論:
、儆妹鬃鲉挝,3毫米怎樣用分數和小數表示?6毫米和13毫米呢?
、谡f說0.003米和0.006米各表示什么意思。
明確:照這樣分下去,還可以得到萬分之一米……也可以寫成0.0001米……
像剛才小數點后面有一位的小數叫一位小數,有兩位的小數叫兩位小數……
在教學1分米=1/10米=0.1米時,先讓學生初步感悟十進分數與一位小數之間的聯系,進而由此遷移類推得到許多一位小數,讓學生比較這些小數的共同點,歸納出一位小數的意義。在此基礎上又讓學生遷移,類比認識兩位小數、三位小數,從而歸納出小數的意義。
【品析:此環(huán)節(jié)合理安排引導和放手的時機,給學生自主探索的空間,加深學生對小數的認識和理解!
三、反饋質疑,學有所得
質疑1:什么樣的分數可以用一位、兩位、三位……小數來表示?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分別可以用一位、兩位、三位小數表示。
質疑2:小數的計數單位是什么?(展開討論)
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別寫作0.1、0.01、0.001……
【品析:引導學生進行觀察,使學生始終參與到概念的探究過程中,通過比較、歸納、分析和綜合理解小數、分數之間的關系,最后抽象出小數的意義。從具體事例推進到語言描述,這個過程需要遷移類推,更需要抽象概括,這樣能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四、課末小結,融會貫通
1.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你還有什么問題?
幫助學生梳理本節(jié)課知識:
(1)小數的意義:把單位“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這樣的一份或幾份可以用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表示,也可以用小數表示。
(2)小數的計數單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別寫作0.1、0.01、0.001……
2.認識了新的朋友“小數”,那么它該怎樣讀呢?聽到小數又該怎樣寫呢?在下節(jié)課的研究中你就會明白了。
【品析:對知識點進行梳理,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课濉⒔毯J斑z,反思提升
示例:
1.有關小數,三年級時學生已有了初步認識,在生活中也有所接觸,如購物中的數學問題等。本節(jié)課,我通過讓學生量一量來引入本課所學知識,從現實情景中感受小數的產生,促進學生進一步學習的欲望,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重視學生的自主探究。在引入小數意義的教學時,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更多地是通過自主探究、深入感悟開展學習活動的。教師給學生提供了很大的學習空間。本節(jié)課學習的基礎是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師利用米尺,將分母是10的分數與一位小數相聯系,通過學生的觀察、體驗,感悟新知識,掌握新知識,并以此為基礎,進一步探究兩位小數、三位小數的意義。課堂教學中始終應該關注學生的有效學習,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3.課堂結構體現層次性。課堂教學安排要努力體現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先易后難,先扶后放。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所采用的“一引、二放、三收獲”正好體現了我的設計思想。在小數意義和小數計數單位教學中,首先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學生建立正確的概念,如借助直觀工具建立一位小數的意義。我認為,在學生頭腦中形成正確表象非常重要。在小數計數單位的教學中,我也同樣如此安排。
我的反思:
板書設計
小數的產生和意義
小數的產生:在進行計算和測量時,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數的結果,這時常用小數來表示。
整數 分數 小數
一位小數:1分米=1/10米=0.1米
兩位小數:1厘米=1/100米=0.01米
三位小數:1毫米=1/1000米= 0.001米
小數的計數單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別寫作0.1、0.01、0.001……
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
第四單元教案5
教材分析
《家鄉(xiāng)物產養(yǎng)育我》是第四單元的第二課,它包含兩個主題,分別是“我的家鄉(xiāng)產什么”和“家鄉(xiāng)物產惹人愛”。教材主要以圖畫的形式呈現了這樣的情景:孩子們跟隨家長在集市上購買特產,博覽會上展出各地的特色產品,各地盛產豐富多彩的物產,旨在讓孩子們了解并且知道家鄉(xiāng)的特產,明白這些特產都是人們付出了辛勤的勞動得來的。其設計目的是讓學生通過現實情景的捕捉和再創(chuàng)造,更加熱愛自己的家鄉(xiāng)。
學情分析
對于小學二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已經適應了小學的生活,有了一定的分析能力,所以在了解了家鄉(xiāng)的特產以及這些特產的來歷后,自然能產生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并且能在教師介紹祖國各地的豐富物產的同時.產生自豪感,從而立志建設家鄉(xiāng)。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知道家鄉(xiāng)的特產,能介紹這些特產的優(yōu)點并且能分類。
(2)會做調查報告,并對家鄉(xiāng)物產作統計。
2.情感與態(tài)度
認識家鄉(xiāng)特產的同時感受家鄉(xiāng)的與眾不同,產生強烈的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3.行為與習慣
能夠熟記家鄉(xiāng)特產及特點,并為他人作介紹。
4.過程與方法
在游戲等活動過程中,知道家鄉(xiāng)物產豐富,做好調查報告。
教學重難點
1.重點
搜集家鄉(xiāng)特產,并分類整理。
2.難點
(1)了解祖國各地的特產。
(2)增強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幻燈片、一些特產。
學生準備:課前了解家鄉(xiāng)的特產。
教學過程
(一)我的家鄉(xiāng)產什么
1.教師出示課本第54頁圖片。
師:在這個集市上,你看到了什么呢?
學生紛紛回答。
生1:看到攤位上寫著“本地特產”。
生2:看到人們在買東西,如手:亡圍巾、土雞蛋、糖人等。
教師小結:家鄉(xiāng)的物產真是非常豐富呀1
2.師:那么,我們的家鄉(xiāng)有什么特產呢?
生思考,討論。
師出示調查統計表,學生完成調查報告。
3.師出示博覽會的圖片,并講解每一個展品的名稱、用途、制作流程等。
師:在博覽會上,你最喜歡的是什么?為什么?
學生分成小組討論,班內匯報結果。
(二)家鄉(xiāng)物產惹人愛
1.出示童謠。
家鄉(xiāng)什么多?水多。
千條渠,萬條河,
魚滿筐,蝦滿籮。
蓮藕甜了心窩窩!
出示問題:大家猜一猜這是什么地方呢?
學生:水鄉(xiāng)
2.出示教材第56頁上方水鄉(xiāng)風光圖。
師:在那里,人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那里的山水養(yǎng)育了幾代人。你們從圖上可以看到什么呢?你們會有什么感覺?
學生紛紛回答。
生1:我看到人們在船上摘蓮子。
生2:我看到人們特別高興,肯定是捕捉到很多魚。
生3:我看到那里水那么多,感覺水里肯定有很多的蝦、螃蟹呢!
生4:我感覺他們肯定唱著歌,高高興興地回家。
3.出示教材第56頁下方三幅圖。
(1)洛寧縣淡竹栽培歷史悠久,素有“竹鄉(xiāng)”之稱。洛寧竹編在全國享有盛名,采用完全手工制作的傳統工藝,融傳統工藝與現代美學為一體,精巧雅致,清新自然,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成為都市家庭、高級賓館、禮堂飯店以及饋贈親友的高檔工藝品。
(2)藏袍是藏族人民的平常衣著,也是區(qū)別于其他民族最顯著的.特征。
(3)竹筒飯是傣族、拉祜族、布朗族、基諾族、景頗族等眾多民族經常做的一種風味飯食,有普通竹筒飯和香竹糯米飯兩種。傣族喜歡吃香竹糯米飯,其他民族喜歡吃普通竹筒飯。
出示問題:我們的家鄉(xiāng)有什么特產呢?具有什么特點?
學生討論交流。
4.出示“千人糕”童謠。
一塊干人糕,
看似很平常。
誰先播下種?
誰又插下秧?
誰在勤耕耘?
誰去收割忙?
誰來碾成米?
誰來下廚房?
經過多少手?
給我一口香。
出示問題:為什么叫“千人糕”呢?
學生討論。
生1:因為它凝結了很多人的勞動成果。
生2:因為我們想讓人們愛惜糧食。
生3:這是一種夸張的說法。
師:一塊千人糕,原來是這么多人的勞動成果啊!你最喜愛的家鄉(xiāng)物產是什么?它也像千人糕一樣,需要許多人的勞動嗎?
學生分組介紹。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介紹家鄉(xiāng)的物產,知道這些物產的特點、制作流程,從而感受到家鄉(xiāng)的富饒和美麗,產生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板書設計
家鄉(xiāng)物產養(yǎng)育我
我的家鄉(xiāng)產什么——富有地域色彩
家鄉(xiāng)物產惹人愛——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第四單元教案6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學習目標
。薄⑼ㄟ^口語交際,進一步感受人類的生存與周圍環(huán)境休戚相關、密不可分,知道應該投身環(huán)保,關愛家園。
。病⒔Y合身邊的事例,交流如何珍惜資源,保護環(huán)境的問題。
。场⑼ㄟ^口語交際,增強學生表達、傾聽和樂于與他人交往溝通的能力。
〖課前準備
1、教師:
準備關于全球生態(tài)環(huán)境狀況的數字和我國生態(tài)環(huán)境狀況的數字,以及今年重慶地區(qū)旱災情況統計數字。
。病W生:
準備自己收集到的關于環(huán)境污染、資源浪費、破壞家園的不良行為。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
這一組,我們學習了《只有一個地球》《大瀑布的葬禮》《這片土地是神奇的》和《青山不老》四篇課文,快速瀏覽,說說你的感受。
。ǹ舍槍σ徽n,也可針對整個單元談感受。)
小結:課文讓我們深切地感受到,人類生存與周圍環(huán)境休戚相關、密不可分,懂得珍惜資源,關愛家園,不能隨意浪費資源,破壞環(huán)境。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說說如何珍惜資源,保護環(huán)境的問題。
二、自讀提示,明確要求
。、自讀“口語交際·習作四的學習提示,整體了解本次口語交際的內容。說說本次口語交際的主題和內容分別是什么。
。、師生共同確定本次口語交際的要求和內容:“為什么要珍惜資源”和“怎樣珍惜資源”。
組內交流討論(一):“為什么要珍惜資源”:
、 學生按要求進行準備?梢越Y合本組教材的內容進行交流,也可以結合學生收集的資料進行交流。
、 進行組內交流。
、 示范帶動,交流評價:
、 每一組推薦一名學生向全班匯報。
、 將學生收集的資源有限資料用展示臺展示交流。
③ 評議。對向全班交流的同學進行補充、提問等,開展對話,說說聽后的感受。
、 教師出示收集的關于全球生態(tài)環(huán)境狀況和我國生態(tài)環(huán)境狀況的幾個數字。
⑤ 開展看后感受交流。
組內交流討論(二):“怎樣珍惜資源”:
⑴ 學生展開積極討論,認真聽取別人的`意見。
⑵ 注意發(fā)言規(guī)范,集思廣益達成一致意見。
、 全班交流,評比“環(huán)保精點子”:
、 每一組推薦一名學生向全班匯報。
、 將學生收集的“環(huán)保從我做起”精點子進行梳理:
。、節(jié)約每一張紙。
B、在需要傳達問候和祝福時,盡量不使用紙制的賀卡。
C、不使用一次性筷子。
D、節(jié)約每一滴水,保護長江水資源不受污染,不往江中扔垃圾。
。、不使用塑料袋,自覺抵制白色污染。
……
⑷ 結合生活實際,引導學生對照討論意見說說還有哪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可以提出整改意見和建議。
三、課外延伸
請留心觀察自己周圍的生活狀況,對于鋪張浪費、隨意破壞的行為該如何制止?
第四單元教案7
教學目標:
1.合理安排自己的暑假生活。
2.樂于參與有意義的活動。
3.嘗試通過調查、訪問方式等進行探究生活。
教學重、難點:
合理安排自己暑假生活,樂于參與有意義的活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情導課
通過交流,引入話題,激發(fā)學生地探究興趣。
師:同學們,暑假生活即將來臨了,這也將是你們進入學校以來度過的第一個長的假期,大家高興嗎?
[學生回答]
師:那么你們準備在這個假期做些什么事情呢?
[學生自由交流自己準備在假期里進行的活動]
二、小記者在行動
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合作精神。
師:同學們,剛才大家都談出了自己的真實的想法。高年級的大哥哥、大姐姐們,假期生活跟你們可有所不同。想知道他們是怎樣安排假期生活的嗎?
那就讓我們快快組成“小記者團”去采訪一下吧。
[當小記者去采訪高年級同學,并做好記錄。]
師:通過采訪,你都發(fā)現怎樣的暑假生活才是愉快而有意義的呢?
[學生四人小組交流]
[全班匯報]
三、我的假期計劃
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適合自己的`假期計劃,培養(yǎng)學生合理安排時間的能力。
教師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學生將采訪中受到的啟發(fā)或發(fā)現的有意義的假期生活安排進行交流。
組織學生設計自己的暑假計劃。
假期計劃表的形式可多種多樣。
板書設計:
迎接暑假生活
暑假生活來到了 我的假期安排
第四單元教案8
教學目標:
1、通過誦讀課文,把握文中所描寫的山川景物形象
2、培養(yǎng)學生品味散文語言的能力,培養(yǎng)語感
3、積累常見的文言實詞、虛詞、句式
教學重難點:
1、通過誦讀課文,把握文中所描寫的山川景物形象
2、積累常見的文言實詞、虛詞、句式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作家作品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省紹興市)人。南宋愛國詩人。父親陸宰是個具有愛國思想的知識分子。家庭的教育,使陸游從小就樹立了憂國憂民的思想和殺敵報國的壯志。他自幼好學不倦,“年十二能詩文”,他還學劍,鉆研兵書。二十五歲左右,向具有愛國思想的詩人曾幾學詩,受益不淺,從此確定了他的詩歌創(chuàng)作的愛國主義基調。他一生創(chuàng)作了大量作品。今存詩,將近萬首,題材廣泛,內容豐富。還有詞一百三十首和大量的散文。其中,詩的成就最為顯著。前期多為愛國詩,詩風宏麗、豪邁奔放。后期多為田園詩,風格清麗、平淡自然。他的詩最鮮明的特色是洋溢著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他的詞,多數是飄逸婉麗的作品,但也有不少慷慨激昂的作品,充滿悲壯的愛國激情。毛晉《放翁詞跋》說:“楊用修(慎)云:‘放翁詞纖麗處似淮海(秦觀),雄慨處似東坡。’予謂超爽處更似稼軒耳。”的他的散文成就也很高,被前人推為南宋宗匠。所寫的政論、史記、游記、序、跋等,大都語言洗煉,結構整飭。陸游是愛國主義詩派的一個光輝代表。他的作品以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卓越的藝術成就,在中國文學史上獲得了重要地位。他繼承并發(fā)摺了古典詩歌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優(yōu)良傳統,在當時和后代的文壇上產生了深刻影響。有《渭南文集》、《劍南詩稿》、《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傳世。本文選其詩十一首:《游山西村》、《劍門道中遇微雨》、《病起書懷》、《關山月》、《夜泊水村》、《書憤》、《臨安春雨初霽》、《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其二)》、《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沈園二首》、《示兒》;其詞五首:《卜算子》(驛外斷橋邊)、《夜游宮》(雪曉清笳亂起)、《訴衷情》(當年萬里覓封侯)、《鵲橋仙》(茅檐人靜)、《釵頭鳳》(紅酥手);其文一篇:《游小孤山記》
二、初步感知
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注意聽字音、節(jié)奏以及感情
2、學生齊聲讀課文,注意節(jié)奏
3、分組朗讀課文,感知文意
三、檢查預習
1、下列讀音有錯的一項(C)
A、有俊鶻摶水禽(tuán)B、沙洲葭葦(ji。〤、潦縮(liáo)D、岸如赪(chēng)
2、下列各項解釋有誤的一項(C)
A、信造化之尤物造化:指天地、大自然;尤物:美好的事物,這里指漂亮的女子。
B、杰然特起:高峻雄偉地拔地而起。
C、舟中估客莫漫狂。估客:販貨的行商。
D、渺彌:形容水勢浩淼,廣闊無邊。
3、與其他三句不同句式的一項(B)
A、東坡先生所謂“舟人指點岸如赪”者也。B、若稍飾以樓觀亭榭
C、江自湖口分一支為南江,蓋江西路也。D、因謂小孤廟有彭郎像,澎浪廟有小姑像,實不然也。
4、重點語句翻譯
。1)又有一石,不附山,杰起特起,高百余尺,丹藤翠蔓,羅絡其上,如寶裝屏風。
明確:又有一塊巨石,與烽火磯不相連。高峻雄偉地拔地而起,高約一百多尺,有紅藤綠蔓蒙絡在它上面,象寶石鑲嵌的屏風。
(2)自數十里外望之,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已非它山可擬,愈近愈秀,冬夏晴雨,姿態(tài)萬變,信造化之尤物。
明確:從幾十里外看去,小孤山碧綠的山峰高高聳立著,直插云霄,已經不是別的山可以相比的了。越近(看)越秀麗,冬天,夏天,晴天,雨天,姿態(tài)變化萬千,確實是自然界風景最優(yōu)美的地方。
。3)方立廟門,有俊鶻摶水禽,掠江東南去,甚可壯也。
明確:剛到廟門口站著,有一只健美的老鷹正在追逐水鳥,掠過江面東南方向飛去,非常壯觀。
。4)舟過磯,雖無風,亦浪涌,蓋以此得名也。
明確:船過澎浪磯,即使無風,浪也很大,澎浪磯大概因此而得名吧。
。5)大孤狀類西梁,雖不可擬小姑之秀麗,然小孤之旁,頗有沙洲葭葦,大孤則四際渺彌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亦一奇也。
明確:大孤山的樣子象西梁山,雖然比不上小孤山那樣秀麗,但是小孤山的旁邊,很有幾塊沙洲和初生的蘆葦;大孤山的四周卻是茫茫無際的江水,遠望它象浮在水面上一樣,也是一種奇觀呀!
。6)江水渾濁,每汲用,皆以杏仁澄之,過夕乃可飲。
。ㄟ@一段)長江的水很渾濁,每逢要汲用江水時,都需用杏仁來澄清,過一個晚上才能喝。
。7)南江則極清澈,合處如引繩,不相亂。
明確:南江的水卻很清,兩江的水合流處象用繩尺劃分過一樣,不相混淆。
四、理清作者行舟的線索
過烽火磯→過彭浪磯、小孤山→遂行泛彭蠡口→始見廬山及大孤山→晚抵江州,泊湓浦
問:閱讀全文,找出文章中描寫了哪些景物以及景物的特點?
明確:烽火磯:嵌巖竇穴,怪奇萬狀,色澤瑩潤
峭石:杰然特起,丹藤翠蔓,羅絡其上,如寶裝屏風。小孤山: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冬夏晴雨,姿態(tài)萬變,祠宇極于荒殘。彭澤都昌:煙雨空濛,鷗鷺滅沒大孤山:四際渺彌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
分析描寫景物特征的方法:
烽火磯:運用色彩詞、點面結合,比喻修辭、精筆描摹
小孤山:對比、不同角度的描摹
大孤山:對比、想象描摹問:景點眾多,作者怎樣描繪不使其孤立?各景點均與江水相互生發(fā)輝映,構成整體背景,使景物在多樣中見統一以游蹤(移步換景)為線索,文中多次寫到江流與船行,為分散的景點貫以線索——完整優(yōu)美的長江山水圖詩文傳說的引用、郡縣沿革和地形防戍等說明在文中有何作用?豐富了作品的內容,使寫景記游更具有思想深度,充滿歷史的積淀。
詩文傳說增添了神話的氛圍,更顯空靈雅致與所描繪的勝景相互映襯,更為引人入勝。
第四單元教案9
教學內容:包括有趣的漢字、把字寫好看、我的采蜜集、讀讀背背、我的小筆頭五項內容。
1、繼續(xù)教給學生巧妙的識字方法,激發(fā)學生識字的興趣。
2、讓學生感受到漢字的造字孕育著義和趣,激發(fā)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
3、讓學生學會,我校小小研究生的制作方法,培養(yǎng)學生積累歸納的好習慣。
課前準備:課件、錄音機、磁帶,小小研究生的.成品本。
課時安排:二課時
第一課時:前三個欄目
第二課時:讀讀背背、我的小筆頭。
教學過程與設計說明: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境、激趣、
師: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一位小客人,你們看……
“小朋友們,我是你們的好朋友,你們認識我嗎?我叫什么名字?
學生齊說:“刀”(卡通人物形象出現)見到你們真高興!
你們想知道我是怎樣變鋒利的嗎?
二、會意組字、妙趣橫生
1、“卡通刀”學著魔術師的樣子,放在左邊撇上一滴水,你們快快想一想,我要干什么?
生:猜想。(磨刀出現了刃,就鋒利了)“變”出現另一個卡通字“刃”這下我經過加水磨就成了刃字了,有趣吧?(學生讀準后,組詞,并同組研究記憶的方法)
誰用上我說一個成語呢?
“迎刃而解”出示圖片“劈木頭”,引導學生理解圖意及引深意
2、“卡通刀”神氣地說“我的魔術精彩嗎?你們學會了嗎?你們也變一變,讓我開開眼。
3、小組為單位(先小組交流,在全班交流)
依次總結出“人”“木”
人---從----眾
木---林----森
4、出示卡通“木 ”我再給大家表演一個絕活,圖片出示樹干,我在木桿下加上樹根就是“本”我在木桿上加上樹枝就是“末” 有個成語“本末倒置”你們想象一下這個圖片應怎樣放
查是什么意思呢?
三、看誰寫的最漂亮
1、師:同學們,剛才我們了解了許多有趣的字,下面我們進行寫字比賽,看誰寫的最漂亮。
2、師板書:“急”、“想”、“您”、“怎”
學生先觀察,然后交流討論這四個字的特點、間架結構、占格位置、最后仿寫,交流評價。
四、我的采蜜集
1、、出示“蜘蛛”的資料
師根據學生總結的方法,指導從以下幾個方面制作:
名稱:--------
特征:--------
習性:---------
喜歡吃:---------
圖片:
3、以小組為單位,介紹本組熟知的資料,合作探究,制作好資料卡,與全班同學進行交流比賽。
4、鼓勵學生,課下積累小動物的有關資料才,制作小小研究生,并寫一寫。
5、將課文中的精彩段落背下來,寫一寫。
第二課時
五、讀讀背背
1、師:出示課件,“三字經”
2、學生自由讀,整體感知。
3、小組交流,合作探究解決不懂得問題。
3、小組匯報,全班交流。
(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問題進行點播拓展,使學生深刻理解其意境及情感。同時,要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充分理解內容)。
4、嘗試背一背,小組檢查背誦,指名背誦。
六、我的小筆頭
1、出示圖片,讓學生看圖自己先說一說內容,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
2、讀一讀小作者是怎樣寫的?
2、學生自由讀。
3、你們想不想比她寫得更好?
4、小組討論各抒己見說一說,然后再寫一寫。
5、每人寫一首“太陽”
6、小組交流,全班交流,加入學生自評。
第四單元教案10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會寫本課10個生字,會讀文中16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深刻體會老師同學對珍妮的關愛之情。
過程與方法:
1、 學生反復誦讀,借助插圖,展開想象來理解課文的情感。
2、 展開小組討論,對課文的思想內容及情感進行分析。
3、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擴大學生閱讀量。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幫助學生建立人與人之間的關愛的之情。
課前準備: 生字詞卡片、生字頭飾、獎勵評價標志等。
課時安排:三課時
第一課時( )
一 激情引入
師:(看看學生)同學們,今天你們有沒有戴帽子的呀?老師發(fā)現一年級有個班全體同學都戴上了帽子,這是怎么回事呀?你們來猜一猜。(生猜)你們的想象真豐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和帽子有關的文章。(齊讀題目)
二初讀課文
1、故事中的小朋友們也都戴上了帽子,你們想不想知道為什么?(想)那我們就趕快來讀讀這個故事吧,在讀的時候一定要多和生字朋友打招呼。
分段指名讀課文。其他同學認真聽,聽他們的字音是不是讀得很準確。(學生評價)
2、我們已經認識本課的生字朋友了,來,看看你們的收獲大不大。出示課件:
。1)有幾個生字朋友很淘氣藏到了句子中,你們能認出它們嗎?
。2)小老師領讀詞語。
。3)開火車讀詞語。
3、你們讀得真棒!課文中還有好多知識等著我們去發(fā)現,找一找課文中有哪些詞語你還不太懂?和旁邊的同學討論一下。
采用靈活多樣的方法理解詞語,如:“鄭重”可以老師重復說一段話,學生分辨哪次是鄭重地說的!胺恋K”可以用學生表演的.形式……
三 認讀、書寫生字
1 形近字記憶生字
極——級 妨——紡
注意字型和漢字的規(guī)律
2 書寫生字
“級”是左右結構,要寫緊湊
“班”是走左中右結構,左邊最后一筆是提
“式”是半包圍結構,斜鉤沒有撇
“乎”第一筆是撇不是橫
3 描紅
第二課時( )
一 、再讀理解
1、詞語都理解了,那課文你一定讀得更棒了。先自己試著讀一讀。
指名讀。注意聽他們讀得是否通順、流利。(簡單評價)
2、這個故事中,誰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生答)
大部分同學對珍妮的印象深刻,課文中也有很多描寫珍妮的地方,找一找,用筆畫出來。
想一想,哪一部分的描寫給你的印象最深。(學生指出哪部分,教師隨機處理)
欲設:
(1)對第一段的珍妮的描寫印象深刻。
第四單元教案11
教學內容:
乘法的初步認識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結合具體情境,初步體會乘法的意義,使學生認識相同加數的加法可以用乘法計算,認識乘號,會讀、寫乘法算式。
2、能力目標:初步培養(yǎng)學生抽象概括能力,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3、情感目標:通過《乘法的初步認識》的學習,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和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
認識相同加數的加法可以用乘法計算
教學難點:
乘法意義的理解
教學準備:
學生:小棒教師: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大家去過游樂園嗎?今天老師就帶你們去游樂園看一看,請看大屏幕。(課件出示主題圖)
看游樂園多熱鬧呀,認真仔細觀察,你看到了什么?
你能根據看到的情景提出數學問題嗎?
坐摩天輪的一共有多少人?坐過山車的一共多少人?
算式該怎么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4+4+4+4+4=20(人)5個4
2+2+2+2+2+2=12(人)6個2
為什么要這樣算?
(引導學生說出5個4、6個2)教師板書5個4、6個2
其他同學你們還知道什么?
游樂園里快樂多,智慧也多,就讓我們一起跟“小精靈”去親自感受一下吧。
二、自主探索,解決問題
1、初步感知乘法。
。ㄕn件出示小朋友擺的圖形)
誰能說說每個小朋友擺出了什么圖形?你能像他們一樣擺出你自己喜歡的圖形來嗎?就讓我們一起來試試。
生擺圖形
哪位小朋友有勇氣第一個告訴我們,你擺的是什么圖形,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
你是怎么算出來的?
大家開動腦筋不僅擺出了自己喜歡的圖形,而且還計算出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真了不起!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黑板上這些算式。4+4+4+4=165+3=86+6+6+6+6+6=3610+4=14......)
2.(1)分類。
仔細觀察,默默地讀一讀,你發(fā)現了什么?
一類是加數不相同的,另一類是加數都相同的。是都相同嗎?
。ㄒ龑W生再次觀察黑板左邊的算式,感知每個算式中的'相同加數)
。2)體驗。
你能照樣子再編幾個這樣的算式嗎?
生回答
如果有20個2相加呢?你能說出加法算式嗎?
用加法法算式表示太麻煩了。你有簡捷的算法嗎?
學生小組交流。
班內匯報
師小結
3、抽象概括乘法。
像這樣2+2+2+2......+2加法還可以用一種新的運算方法--乘法表示。板書:乘法的初步認識
如6個3相加,可以在相同加數3和相同加數個數6中間寫上乘號3×6,“×”叫乘號,讀作“乘”。(齊讀兩遍)
乘號像什么?
乘法是加法改寫的,所以“+”一歪就變乘號
4、教學乘法的讀寫。
像3+3+3+3+3+3=18用乘法表示3×6=18讀作3乘6等于18或6×3=18讀作6乘3等于18。
黑板上另外兩道加法算式你能改寫成乘法算式嗎?相信你一定會。
學生獨立寫乘法算式,寫后讀兩遍。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師:再回到游樂園,你能提出什么問題,并能列出乘法算式。
生..... 2、給小動物找朋友(讀算式、說意義。)
4+4+44個8相加
8+8+8+83個4相加
3、獨立完成P47“做一做”,練習九第3題。(做后說一說)
4.爬梯比賽。
比賽規(guī)則:以組為單位,每人做一道,看哪個組在規(guī)定時間內爬得最高。
3+3+3+2
4+4
5+5+5
1+1+1+1+1
2+2+2+2
3+3
5、在我們生活中你見過哪些用乘法計算的問題?試著給同學們說一說。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和同學說一說
第四單元教案12
第四單元 學戲曲
音樂活動《生、旦、凈、丑薈精粹》
☆音樂活動《生、旦、凈、丑薈精粹》
這個教學內容主要是瀏覽性的,有很大的靈活性。教師可根據各自的情況,通過典型的唱段為學生介紹生、旦、凈、丑四個行當和唱、念、做、打的表演方式。如:
生:《空城計》中諸葛亮的《我正在城樓觀山景》(老生)
旦:《賣水》中《行行走,走行行》(花旦)
凈:《鍘美案》中包公的《包龍圖打座在開封府》(黑頭)
丑:《法門寺》中的《念狀》(文丑)
不同的人物由不同的“行當”表演。生就是男子的形象,又分老生:就是老年的男子如諸葛亮等;小生:就是年輕的男子如周瑜等;旦就是女性的角色,又分為青衣:年輕的女性;老旦:年老的女性;刀馬旦:一般是指女的武將;凈又稱“花臉”,表示性格粗獷豪邁的人物,如張飛、包拯等;丑又稱為“小花臉”,是表演喜劇性的人物,如《水滸》中的時遷等。
京劇的表演形式多樣,有唱、念、做、打等四種基本的形式!俺本褪茄莩;“打”就是武打;“念”就是劇中人物的對白,但和我們平時說話不一樣,是有一定節(jié)奏感的念白,富有音樂性;“做”是一些表現一定內容的程式化和虛擬化的動作,如開門、上馬、下馬、騎馬的動作等,在表演中并沒有真實的東西,只是用一些動作來表現,這是京劇的一種表演特色。
本節(jié)課的教學應避免教師唱獨角戲,要充分調動學生走上講臺師生同講,可以是又講又演,也可以是邊看錄像、邊講、邊演等,應最大限度地讓學生參與到京劇的學習中。
《甘灑熱血寫春秋》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學習演唱《甘灑熱血寫春秋》。
2、繼續(xù)學習《走進京劇大世界》──著名的京劇演員,了解四大須生及四大名旦,還有凈行和丑行的演員。
3、通過學習《甘灑熱血寫春秋》了解《智取威虎山》的故事情節(jié),體驗京劇演唱與唱歌的不同之處。
二、教學難點:
一字多音,如唱段最后一字“秋”的演唱。
三、教具準備:
影片剪輯:《智取威虎山》簡介;《甘灑熱血寫春秋》唱段。
課件《京劇著名演員》及其視頻剪輯:馬連良《草船借箭》;裘盛戎《赤桑鎮(zhèn)》;梅蘭芳《霸王別姬》;朱世慧《報藥名》
四、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播放《急急風》節(jié)奏,學生采用走圓場的方式進教室。
。ǘ┗訉W習
1、播放梅蘭芳《霸王別姬》片段,說一說這是哪個角色?演員屬于哪個行當?你認識這個演員么?
2、對!這是著名旦角演員梅蘭芳《霸王別姬》片斷。是旦行花衫。誰能根據自己課前查找的資料介紹一下這名京劇大師?
3、在旦行里,還有三個人和梅蘭芳齊名,你知道他們都是誰么?四大名旦:1927年。北京順天時報舉辦評選“首屆京劇旦角最佳演員”,梅蘭芳、尚小云,程硯秋、荀慧生當選,被譽為京劇的四大名旦。
4、除了著名的四大名旦之外,你還知道京劇那些著名演員?
5、學生匯報上網查找的四大須生資料:30年代人們喜歡聽京劇的唱腔,當時最負盛名的老生是:馬連良,譚富英、楊森寶、奚嘯伯,他們被譽為京劇的四大須生。
6、欣賞馬連良《草船借箭》片斷。
7、凈行俗稱大花臉。在京劇界有“十凈九裘”的說法,你們知道為什么嗎?教師介紹凈行演員裘盛戎,并欣賞裘盛戎《赤桑鎮(zhèn)》片斷。
8、認識著名丑行演員:朱世慧,并欣賞朱世慧的.《報藥名》。
。ㄈ⿲W習演唱
1、觀看《甘灑熱血寫春秋》片斷,他是生旦凈丑中哪個行當的?選自哪出戲?
2、對!這是現代京劇《智取威虎山》當中的一個片斷,F代京劇,又叫樣板戲,是經過改革了的京劇,所以對于行當的劃分并不像正統的京劇那樣嚴格。楊子榮是生行的角色,但又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老生或者武生。而是經過創(chuàng)新了的。誰來說一說《智取威虎山》講述了什么事?
3、介紹劇情,并觀看影片剪輯。
1946年,我軍某部團參謀長率部隊進山,發(fā)動群眾,以便消滅逃進威虎山的土匪座山雕。經過偵查,威虎山倚仗著地堡暗道,想要制勝最好是智取。參謀長派偵察排長楊子榮改扮土匪打入威虎山,楊子榮假意把聯絡圖交給了座山雕,座山雕因其獻圖有功,勞苦功高所以提拔了楊子榮,被封為“老九”,并一起喝慶功酒。除夕夜楊子榮趁著土匪們?yōu)樽降褡鄣臅r機,將匪徒灌醉,此時大部隊趕到,全殲頑匪。
這一段就是匪徒們在為楊子榮慶功的時候,楊子榮所唱的一段。表現了楊子榮機智勇敢,深入虎穴當臥底,并要取得最后勝利《甘灑熱血寫春秋》的決心和信心。
今天我們就學習這一唱段。
4、再聽,音樂的力度和情感是怎樣的?用什么樣的速度去演唱?
5、聽錄音模唱,體驗京劇的唱腔。
6、你感覺哪一句不好掌握?
7、指導演唱
①分句演唱,并進行初步糾正。注意咬字歸韻:“灑”“顯身手”“寫”“秋”。
②視唱最后一句“秋”的曲譜。觀察拍號和以前接觸的歌曲有何不同?教師講解板眼。
、厶砣霊蛟~演唱最后一句。
、芰Χ忍幚恚洪_始mf~“甘灑熱血”f~“秋”mp~mf
6、完整演唱這一唱段。
7、體驗與感受:你覺得唱京劇與唱歌有什么不同?
京劇更加注重板眼,更加講究字正腔圓。
。ㄋ模┱n后延伸
今天我們一起認識了京劇的幾個著名演員并學習了《甘灑熱血寫春秋》唱段,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這個唱段,并扮演一下楊子榮。請同學們課后查一查,除了《甘灑熱血寫春秋》這個唱段之外!吨侨⊥⑸健防铮有哪些精彩的唱段。可以給同學們介紹和演唱,好嗎?
第四單元教案13
一、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主動發(fā)現漢字的特點和規(guī)律,根據漢字構字規(guī)律識字。
2、學生積累一些修飾性的詞語。
3、豐富學生的課外知識,認識一些珍稀動物,從而激發(fā)起學生喜愛、保護珍稀動物的意識。
4、指導學生書寫,掌握漢字書寫規(guī)律。
5、閱讀民間故事,通過看圖、閱讀,引導學生了解有關郵票的知識,以及我國燦爛的民族文化。
6、通過聽故事、講故事,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能力。
二、教學時數
3課時。
三、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訓練內容:有趣的漢字詞語超市認一認
(一)有趣的漢字。
1、出示獨體字。同學們,你們還認識這些漢字嗎?
日中又禾力口木幾寸
2、兩個漢字合在一起成為了好朋友,組成了一個合體字。例:種。
3、快快找一找,看看誰找的朋友多!
答案:時加機支勸早村看等等。
4、總結做題的方法。
5、你還知道哪些漢字是由兩個或三個獨體字合在一起組成的嗎?(復習學過的字)
例:雙音媽羽爸
(二)詞語超市。
1、快來看看詞語超市為我們準備了什么。
讀詞語:長城草原粽子駿馬家鄉(xiāng)棗兒
故事天空葦葉
2、加上一些修飾性的詞語再讀一讀,感覺怎樣?
(感受到詞語描寫得生動)
3、有感情地讀一讀,體會體會。
4、練一練。
(1)()的草原。
(2)從上面的詞語中任意選擇一個,練一練加修飾語。
5、鼓勵學生學習運用這些詞語。
(三)認一認。
1、同學們,你們都知道大熊貓是珍稀動物,是我們的國寶。今天老師再給你們介紹幾種我國的珍稀動物。
2、教師出示圖片:誰認識這些珍稀動物?給大家介紹一下。
它們是:丹頂鶴金絲猴長臂猿藏羚羊梅花鹿亞洲象
3、你了解它們嗎?給大家介紹一下,可以學習《我是國寶》一課中介紹大熊貓的'方法,從它的故鄉(xiāng)、樣子、生活習性等不同方面來介紹。
4、小組討論。
5、請學生來匯報,教師可以補充一些課外資料。
第二課時
訓練內容:寫字板聽故事講故事
(一)寫字板。
1、認識漢字的書寫規(guī)律。
談話導入:同學們之間要講究謙讓,組成每個漢字的各部件之間也和同學們一樣,不信請同學們來看一看。
2、讀一讀這幾個字:木、又、禾。
3、課件演示,觀察:從獨體字到合體字它們有什么變化?
4、捺變成了點,這就是漢字間的謙讓,這樣各部件組合在一起才能漂亮。
5、自己試著寫一寫,注意把字寫規(guī)范。
(二)聽故事講故事。
1、教師配樂講故事,請學生注意聽,故事講的是一件什么事?
2、試著與同組的小伙伴講一講。
3、教師提示:
(1)天馬怎么會跑到石壁上去的呢?
(2)九匹馬怎么會跑到人間來的呢?
(3)玉皇大帝派誰去找馬?他是怎么找的?結果怎樣?
4、請學生在班上講,評選故事大王。
第三課時
訓練內容:閱讀欣賞語文生活
(一)閱讀欣賞。
1、從課文導入:讀課文《會飛的圖畫》,再次體會郵票的用處有多大。
2、郵票里面還藏著許多小故事呢,你們看這幾張郵票,就告訴了我們一個有趣的民間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咕咚》。
3、老師講故事或請聽過這個故事的學生來講一講。
4、有興趣的同學在小組里復述故事。
(二)語文生活。
1、了解學生集郵的情況。
2、辦一期郵票展,向全班同學介紹你的郵票。
第四單元教案14
學習內容:
小數的意義和產生,課本32-33頁內容。
學習目標:
1、我能通過觀察知道小數的產生。
2、我能通過分析明白小數的意義。
3、我知道小數的計算單位及單位間的進率。
學習重難點:
小數的意義和計算單位及進率
學習過程:
課前談話
孩子們們,平時喜歡猜謎語嗎?(喜歡)
老師這里有一個謎語,大家想猜一猜嗎?(可以)
請豎起你的小耳朵,認真聽,看誰能猜中?
生來公平,拿在手中,要問長短,它最分明。打一度量器具。
生猜尺子。
師:他猜尺子,大家同意嗎?你猜中了,給他掌聲鼓勵!
咱們這節(jié)課中就讓尺子來幫助我們進行學習,那讓我們上課吧!
一、教學小數的產生:
首先,我想先考考大家的估算能力可以嗎?那好,請大家估計一下課桌高度是多少?誰先說?學生--
課桌的高度大約1米多一些,大家估計的差不多,可見咱們班同學的估算能力還是很好的!
師:那如果我們想知道課桌準確的高度該怎么辦呢?生:用尺子
師:哎,尺子。孩子們,生活中我們對尺子已經非常的熟悉了吧,下面就請大家用手中的米尺測量一下身邊物體的長度。請同桌兩人合作測量。師:哪個孩子先來匯報測量數據。
師:還有誰愿意起來匯報,還有嗎?教師有選擇的板書:1米8分米,2分米5厘米等二三個即可。
教師:通過剛才同學們的匯報,我們可以知道,課桌的長度、高度,數學課本的長度,鉛筆的長度都不是整米數,像這樣不能得到整數結果時,我們常用小數來表示。例如課桌的長度可以寫成1.2米,數學課本的長度為0.35米。
在生活中,人們進行測量和計算時,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數的結果,于是人們就發(fā)現和運用了小數。
點擊出示“你知道嗎?”課件展示小數的歷史。
這節(jié)課就讓我深入研究一下小數的意義。(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適當復習有關記量單位的有關知識,喚醒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為新知識的學習奠定一定的知識和心理方面的基礎。
二、探究小數的意義:
1、認識一位小數
師:孩子們,想一想米尺上面有哪些不同的長度單位,我聽同學們說了很多,哪位同學能按照從大到小的順序說一說呢,板書:米,分米,厘米,毫米。師:我們在進行測量長度時,不夠1米時,需要把1米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用較小的長度單位來測量。孩子,請思考,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分米,也可以說是10厘米,這一份的長度就是1米的十分之一,是十分之一米。
師:孩子們,請看你手中的米尺,觀察!從0到10,這是幾分米?生:1分米,師:用米做單位,用分數怎么表示呢?生:十分之一米。師:還可以用什么數表示呢?師:十分之一米也可以寫成0.1米。板書
師:請同學們再繼續(xù)觀察手中的米尺從0到30,是幾分米,十分之幾米?用小數怎么表示?哪個孩子想到了?來這個孩子你說,說說你的想法?說的很好孩子,板書
師:那從0到70,是十分之幾米呢?小數如何表示?孩子,你來,解釋下好嗎?解釋的真清楚。板書
師:孩子觀察這組分數有什么共同的特點?板書:分母是10,咱們班孩子特別善于觀察,來孩子再觀察這組小數有什么共同特點?像這樣小數點后面只有一位的小數叫一位小數。板書:一位小數。
師:請同學們告訴我,十分之一米和0.1米,十分之三米和0.3米,十分之七和0.7之間有什么關系?如果讓你選擇一個數學符號來表示它們之間的關系,你會選擇哪個符號呢?說說你的想法,用紅筆填寫等于號。
師:說的很好,請同學們觀察這組分數和小數,十分之一米等于0.1米,百分之一等于0.01,千分之一等于0.001,你發(fā)現了什么?
生1:我發(fā)現分數和小數的關系非常的密切,可以把分數寫成小數。
生2:我發(fā)現,分母是10的分數可以寫成一位小數。
師:同學們的發(fā)現可真不少,那說了這么多,請同學們思考一位小數就是表示什么呢?師:看來一位小數就是表示分母是10的分數。
設計意圖:通過讓生觀察米尺,找出不同的幾分米,讓孩子在實踐中體會到十分之幾和一位小數的關系。
2、認識兩位小數
師:我們已經知道了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那么請同學們猜一猜兩位小數與什么樣的分數有關系呢?
師:好的,我們一起來驗證大家的猜想。請在米尺上面找出1厘米,
找到了嗎?師:這1厘米的長度是1米的幾分之幾?用分數怎么表示呢?板書分數,小數可以表示為0.01
師:請同學們想一想,3厘米呢?是幾分之幾米?可以觀察手中的米尺進行思考!誰來說,來你,這個孩子,說說你的想法?小數可以寫為?說說你的想法孩子,說的不錯!
6厘米呢?孩子!用米做單位是百分之幾米?怎樣用小數表示?
師:這組分數的共同特點是怎樣的?這些小數又有什么共同點嗎?
生匯報,師板書百分之一等于0.01,百分之三等于0.03,百分之六等于0.06.師:來,看這里,同學們有什么發(fā)現?生1:分母是100的分數可以寫成兩位小數。生2:可以說兩位小數表示百分知幾。
設計意圖:學生由于對一位小數有了一定的理解,在兩位小數的教學中,放手讓學生小組討論發(fā)言,發(fā)揮了學生的積極主動性,使學生知道分母是一百的分數可以寫成兩位小數。
3、認識三位小數
同學說的非常好,如果我們把這把米尺平均分成1000份,每一份是多少呢?從0到1表示1毫米,那它是幾分之一米呢?(課件出示米尺放大圖)寫成小數呢?板書(一千分之一米,0.001米)
師:孩子,那這樣的12份呢?師板書。123份呢?師板書。
師:指板書,從這里你們又發(fā)現了什么?
生1:我發(fā)現分母是1000的分數可以寫成三位小數。
生2:三位小數表示千分之幾。
師:說的非常好,指板書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兩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三位小數表示千分之幾。
師:請同學們想一想四位小數表示什么?五位小數呢?
生:四位小數表示萬分之幾,五位小數表示十萬分之幾。
師:同學們都很聰明,請看這里回憶我們的探討過程,和小組內的同學交流一下,你都發(fā)現了什么?
生1,:我認為分母是10,100,1000等的分數可以用小數來表示。生2:我們知道,十分之幾可以寫成一位小數,百分之幾可以寫成兩位小數。生3:還可以說,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兩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三位小數表示千分之幾。
師:同學們總結的真好!我們知道了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可以用小數表示,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兩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三位小數表示千分之幾......
設計意圖:讓學生經歷只是的形成過程,有意識的促進遷移,讓學生體驗成功,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信心。
如果我們還想在這把米尺上面找到更精確的數值怎么辦呢?有同學知道嗎?更小的單位還有微米,納米,也就是說繼續(xù)把1米平均分成多少份?隨著我們隊測量精確度的要求越來越高,你會發(fā)現這個長度單位可以越分越小,最后小的肉眼都看不到,數學就是這么神奇!
4、學習小數單位
孩子,請看這些分數,十分之一,十分之六和十分之八,這些分數都是有幾個十分之一組成的?如果把這些分數用小數表示的.話,我們可以這樣思考0.1,0.6,0.8這些小數都是有幾個0.1組成的呢?由此看來這些一位小數的計數單位就是十分之一,也可以用0.1表示;
那么兩位小數的計數單位是多少呢?請思考!
師:說的很對,這些兩位小數都是由幾個0.01組成的,所以它們的計數單位就是百分之一,也可以用0.01來表示。
師:繼續(xù)思考三位小數的計數單位是多少?嗯,很對!三位小數的計數單位就是千分之一,也可以用0.001來表示。
師:孩子們請看屏幕,我們會有更好的理解。師:我們剛才學習的一位小數,它是把1米平均分成10份,表示這樣的1份或者幾份,其中的1份就是它的計數單位,可以用十分之一表示,也可以用0.1表示,
師:那誰能說說兩位小數呢?師:說的很好,三位小數,誰來說。
5、學習單位進率
以前我們學過整數的計數單位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多少呢?有誰知道?
那相鄰的兩個小數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多少呢?還會是10嗎?生:是。師:說說你的理由!師:嗯!好,非常好,我們現在就來解決這個問題。孩子請思考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嗯,好的!1分米等于10厘米,相當于0.1米等于10個0.01米,所以我們可以說0.1和0.01這兩個相鄰計數單位的進率是10,師:誰來說說0.01和0.001這兩個相鄰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呢?1厘米等于10毫米,相當于0.01等于10個0.001,由此得出0.01和0.001之間的進率也是10.師:那三位小數呢?師:看來小數和整數一樣,相鄰的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
三:鞏固練習
學習了這么多關于小數的知識,老師想知道大家掌握的怎么樣了,我們一起來做幾道小練習,試一試。
1、把下面各圖中涂色的部分用分數和小數表示出來。讓生分別寫出分數和小數。
2、做一做,填空。
0.3里面有()個0.1
0.09里面有()個0.01。
0.35里面有()個0.01.
0.006里面有()個0.001。
0.136里面有()個0.001.
4個()是0.004.
3、練一練
四、課堂總結
同學們,馬上要下課了,能跟我談談你們的體會和收獲嗎?
同學們,關于小數的知識還有很多很多,有機會我們在一起探討好嗎?整理好學習用品,下課!
第四單元教案15
1、教學目標
1.在活動中將已學的“比的認識”進行梳理、分類、整合,從而體會知識間的內在聯系。
2.進一步理解比的意義,能夠正確熟練化簡比、求比值,并能合理地應用比的意義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3.向學生滲透對各類知識點的整合、梳理意識,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
2、新設計
1.串聯信息,整合單元復習內容
2.溝通聯系,自主搭建知識網絡
3.聚焦對比,分析說理易混知識
4.數形結合,提煉方法優(yōu)化思路
3、學情分析
廈門市群惠小學六(4)班學生善于思考,思維活躍,勇于表達自己的觀點。為了更好地以學定教,我通過前測,對學生平時學習中的薄弱知識進行查缺:求比值和化簡比混淆了;比的應用中,沒有掌握解答的關鍵與訣竅。針對學生學情和復習目標,本課設計融入四元素:激趣+梳理+補缺+挑戰(zhàn),并利用電子白板的優(yōu)勢,引導學生自主復習,掌握知識,培養(yǎng)能力。
4、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對本單元的知識進行梳理,使之系統化、條理化,學生能夠熟練的運用比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經歷知識的整理過程,建構知識網絡圖;能夠熟練比的化簡以及應用比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5、教學過程
5.1第一學時
5.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
一、呈現信息,感受比的廣泛應用
師: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整理復習:比的知識。(板書課題)整理復習:比
師:首先,大家要明確:兩個數的比表示什么?
板書:比→相除
師:來看看生活中一些比的例子:
國旗的長和寬的比是3:2
觀音山夢幻陸世界,1張門票70元?們r和數量的比是70:1。
爸爸體重和東東體重的比是60:35。
深圳“世界之窗”,園中微縮景與實景的比為1:3。
從廈門坐動車到福鼎,動車行駛路程和時間的比是426:2。
一杯蜂蜜水,用蜂蜜和水按1:9調制而成。
師:1:9什么意思?
師:在比的應用中,可以將比轉化為份數或分數。
板書:比的應用份數分數
活動2【講授】
二、信息分類,回顧比的相關知識
師:這6條信息,你能分分類嗎,可以分為幾類,你是怎么想的?
1.回顧比的兩種不同類型
預設分類方法1:前后項單位相同的一類;前后項單位不同的一類。
師:利用比的方法,這里可以知道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或幾分之幾。而兩個不同類量的比,會產生一個新的.量。
2.總結求比值化簡比的方法
。1)師:還有其他分法嗎?怎么想的?
預設分類方法2:比的結果是最簡比的一類,不是最簡比的一類。
。2)求比值、化簡比的依據
師:題中426:2和60:35不是最簡單的整數比。通過這兩個比,我們一起來復習下怎樣求比值,怎樣化簡比?依據又是什么?
。3)分析說理
師:下面3題,做對了嗎?請你分析說理。
、倩啽32:16=32÷16=2
②化簡比0.15:0.3=(0.15÷0.3):(0.3÷0.3)=0.5:1
、矍蟊戎0.75:=0.375÷0.8=0.46875
小結:第3小題要根據數據特點靈活選擇算法,簡便些。
。4)對比區(qū)分
師:究竟,求比值和化簡比有著這樣的區(qū)別呢?
師:是的,化簡比的結果仍然是一個比,是最簡單的整數比;而求比值的結果是一個數,可以是整數、小數或分數,而大家要注意區(qū)分。
活動3【活動】
三、溝通聯系,搭建比的知識網絡
師:剛才,我們一起回顧了關于“比”的有關知識,但這樣排列看起來有些零散。你們能重新整一整嗎?好,請看小組合作任務:根據知識之間的聯系將它們重新排列,形成知識的網絡。
師:哪一組的同學愿意來展示一下你們整理的成果?(學生上臺來利用電子白板的拖拽功能,進行整理,形成關于比的知識網絡)
師:看,和前面零散的排列對比,你有什么感覺?
活動4【活動】
四、題組對比,提煉方法優(yōu)化思路
師:在之前學習的“比的應用”中,大家懂得可以把比轉化成份數或分數。這里,第1個條件和所求問題都不變,第2個條件在不斷變化,那你們會應用嗎?動筆試一試吧,拿出個人學習單,只列式不計算。
調制蜂蜜水,用蜂蜜和水按2:9調制而成。(),需要水多少毫升?
①如果調制220毫升蜂蜜水,列式:
②水比蜂蜜多用了140毫升,列式:
③蜂蜜用了20毫升,列式:
(學生獨立列式后)分別指名學生上臺來利用電子白板,結合線段圖,當小老師講解分析:為什么這樣列式?(學生互動交流)
師:這里,題中所給的具體數量在不斷變化,要正確解答,誰有什么好方法呢?
板書:方法:找對應
師:好方法就是解題的金鑰匙!數學家華羅庚也說過:“新的數學方法和概念,常常比解決數學問題本身更重要!
活動5【練習】
五、分層練習,訓練思維培養(yǎng)能力
練習(略)
活動6【講授】
六、全課總結,互動暢談學習收獲
師:上完這節(jié)復習課,你有哪些收獲?能跟大家說說嗎?或者還有什么問題還沒弄明白,也也可以提出來,大家一起討論。
【第四單元教案】相關文章:
第四單元表內除法教案02-24
第四單元經濟與文化復習教案11-26
第四單元表內除法二教案01-24
語文第四單元考試總結08-14
語文第四單元教學設計04-26
第四單元教學反思(精選19篇)10-28
一年級上冊語文第四單元教案12-30
七年級上冊歷史第四單元教案03-07
一年級下冊語文第四單元教案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