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說新語教案15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世說新語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世說新語教案1
學習目標:
1、了解古代聰穎機智少年的故事,學習古人的智慧、誠實、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2、閱讀淺易文言文,積累常見的文言詞語。
教學重點:
誦讀課文,積累文言詞語。
教學難點:
積累文言詞語,理解課文內容。
學法指導: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課前準備:
布置學生準備古代聰穎機智少年的故事,上課交流。熟讀課文。查閱有關作者及作品的資料。
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前兩分鐘訓練(講故事):請兩名同學講述古代聰穎機智少年的故事。
一、導入:同學們,在古代這樣的聰穎機智的少年還有很多,如四歲畫畫的王冕、七歲做詩的曹植、十二歲做宰相的'甘羅等。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紹兩位這樣的古代少年,他們是誰呢?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他們,和他們交個朋友。
二、學生簡介作者及作品,教師補充。
[參考資料]
《世說新語》是六朝志人小說的代表作,古代小說所記大多是傳聞、軼事,以短篇為主,在寫法上一般都是直敘其事。《世說新語》全書原8卷,分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正、雅量等36門,《詠雪》選自“言語”一門,《陳太丘與友期》選自“方正”一門。
三、疏通句篇:《詠雪》
1、學生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劃分正確停頓。
2、教師范讀,要求學生邊聽邊注意正音和句讀,把握感情基調,體會語感。
3、學生自由練習朗讀。要求把握人物對話的語氣、表情,注意節(jié)奏。
4、學生分角色朗讀,教師要加以指導,如句讀、語調等。
四、理解文意,深層探究。
1、結合書下注釋,自主學習,理解句意、文意。
2、四人一小組復述課文。
3、以小組的形式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由學生質疑、討論、解疑,教師巡回指導。
重點問題,以小組為單位,推選代表提出。全班討論,得出結論。必要時,教師加以點撥。也可由教師提出。
。1)謝家聚會吟詩,為什么不選擇一個良辰佳日,卻選擇一個寒雪日?當時的氛圍是怎樣的?(輕松,溫馨)從哪里看出來?(內集,欣然,大笑)
明確:文章開頭一句話“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短短十五字,涵蓋了事件的時間、地點、人物及主體事件等豐富的內容。正因為“寒雪日”“俄而雪驟”,才能引出“詠雪”的事件。
。2)“公大笑樂”該如何理解?謝太傅到底認為誰回答得最好?文末為什么要強調謝道韞是王凝之的妻子?(表示一種贊揚與敬佩)
明確:有人認為謝太傅對兩個答案都表示滿意;有人認為“笑”前喻,“樂”后喻;有人認為謝太傅為“柳絮”一喻而“笑樂”。
文章雖然沒有明確交代謝太傅的評價,但從文末補充謝道韞的身份可以看出,作者分明是暗示讀者謝太傅更贊賞謝道韞的才氣。意在言外,確實耐人尋味。
五、拓展延伸
“撒鹽空中”、“柳絮因風起”來比擬“大雪紛飛”,你認為哪一個更好?為什么?同時說說還可以用哪些事物來比喻飛雪。積累幾句詠雪的名句。
如: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韓愈《春雪》)
剩喜滿天飛玉蝶,不嫌幽谷阻黃鶯。(華幼武《春雪》)
戰(zhàn)退玉龍三百萬,敗鱗殘甲滿天飛。(張元所《雪》)
初疑天女下散花,復恐麻姑行擲米。(陸游《夜大雪歌》)
六、小結:本文客觀敘述了謝家子弟詠雪一事的始末,雖未加任何評論,但作者由衷地欣賞謝道韞以“柳絮因風起”喻雪,贊賞謝道韞的聰敏與才氣。
七、布置作業(yè)
1、背誦《詠雪》
2、擴寫《詠雪》。
板書設計:
《世說新語》二則劉義慶
詠雪
謝安:提問:白雪紛紛何所似?
謝朗:對句:撒鹽空中差可擬。
道韞:改句:未若柳絮因風起。
第二課時
一、復習《詠雪》。
二、疏通句篇:《陳太丘與友期》
學生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劃分正確停頓。(自讀過程中有疑問則舉手提出)——請學生試讀課文——教師范讀——學生齊讀。
三、理解文意,深層探究。
1、四人一組合作學習,結合課下注釋理解文意,復述課文,質疑解惑。
2、
。1)文中“君”“尊君”“家君”的稱謂有什么不同?(“君”是有禮貌的稱呼對方;“尊君”是對別人父親的尊稱;“家君”對人稱自己父親時的謙詞)
。2)從文中的描述中可以看出陳太丘的朋友是個什么樣的人?
明確:課文中,友人與陳太丘“期日中”,結果“不至”,可以看出他言而無信,不守信用;到來之后,問元方“尊君在不?”表現(xiàn)得較為有禮;當?shù)弥愄鹨严刃须x去,不反省自己的過失,反而怒責太丘,粗野蠻橫,十分無禮,可以看出他是一個缺乏修養(yǎng)、沒有禮貌的人;在元方一番義正嚴辭的批評后,他“慚”“下車引之”又表現(xiàn)得較為誠懇,有知錯勇改的精神。
。3)元方性格特點如何?
明確:從元方對友人的批評話語,我們可以看出元方有著良好的家庭教養(yǎng),表現(xiàn)了他懂禮識義的品質。元方對粗俗的友人“入門不顧”流露了小孩子性格直率,好惡情感易外露的特點,體現(xiàn)了他正直不阿的性格特征。
。4)結尾處元方“入門不顧”是否失禮?說說你的看法。
3、學生分角色朗讀并表演課文。
4、朗讀課文,爭取當堂成誦。
四、拓展練習:
1、解釋加粗詞語:
。1)與友期行不期而遇
(2)太丘舍去去日苦多
。3)入門不顧瞻前顧后
(4)下車引之引吭高歌
。5)太丘舍去舍己為人
。6)則是無信信口開河
2、翻譯句子:
(1)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2)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3)撒鹽空中差可擬。
(4)未若柳絮因風起。
3、拓展閱讀:
王戎評李
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游,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小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比≈湃。
選自《世說新語雅量第六》
五、布置作業(yè):
1、完成課后練習。
2、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再查閱《世說新語》,講給其他同學聽。
板書設計:
對話的背景:友人不至,太丘舍去
陳太丘與友期對話的過程:友人發(fā)怒,元方對答
對話的結果:友人慚引,元方不顧
世說新語教案2
教學目標
1、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了解古代聰穎機智少年的故事,學習古人的智慧、誠實、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2、知識與能力:閱讀淺易文言文,積累常見的文言詞語。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
3、過程與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教學重點 : 誦讀課文,積累文言詞語。
課前準備
學生:準備古代聰穎機智少年的故事,上課交流。熟讀課文,復述課文。查閱有關作者及作品的資料。
教師:查閱有關作者及作品的資料。教學方式:誦讀、復述、疏通、討論,多媒體輔助教學。
教學內容
這兩個故事都是寫古代聰穎少年的故事!对佈分v的是晉朝著名文學世家謝氏家族里的一個故事。在一次家庭聚會中,謝道蘊表現(xiàn)出了詠絮之才。《陳太丘與友期》講的是漢末名士陳紀七歲時,對父親的朋友侃侃而談的故事。兩篇故事雖是文言文,但語言文字比較淺顯,又是圍繞著家庭生活和親情,學生學習起來相對容易一些。
教學設計
導入:學生簡介作者及作品,教師補充。
世說新語》是六朝志人小說的代表作,古代小說所記大多是傳聞、軼事,以短篇為主,在寫法上一般都是直敘其事!妒勒f新語》全書原8卷,分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正、雅量等36門,《詠雪》選自“言語”一門,《陳太丘與友期》選自“方正”一門。
誦讀課文
教師教讀:(由于學生文言文知識不夠,誦讀可能有一定困難,所以,教師要一句一句教讀。教師教讀時,要求學生邊聽邊注意正音和句讀,把握感情基調,體會語感。)
學生自由練習朗讀。(要求把握人物對話的語氣、表情,注意節(jié)奏。)
學生分角色朗讀。(教師要加以指導,如句讀、語調等。重點突出“讀”的環(huán)節(jié),力爭當堂成誦。)
(過渡)在學生熟讀課文的基礎上,要求復述,為疏通課文打好基礎。學生四人小組復述,也可以全班交流復述。
疏通文意
教師要求學生對照注釋,默讀課文,疏通文意,采用圈點勾畫的方法把不理解的.詞句記錄下來,如重點詞語:“俄而”、“欣然”、“擬”、“未若”、“乃至”、“期行”等。把不理解的詞句讓學生提出來,全班一起討論解決。必要時;教師精講點撥。(教師要提示學生運用以前學過的加字法、換字法疏通文意。)
自主合作探究
教師導學
1、 以小組的形式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由學生質疑、討論、解疑,教師巡回指導。
2、 要求學生寫下討論筆記。把研討中有代表性的和有難度的問題,以小組為單位,推選代表提出。全班討論,得出結論。必要時,教師加以點撥。(可不必考慮學生提出問題的順序,教師靈活把握,如重點問題尚未提出,可由教師提出。)
《詠雪》問題組:(可根據(jù)學生提出的問題而定)
a.“寒雪”“內集”“欣然”“大笑”’等詞語營造了一種怎樣的家庭氛圍?
b.聯(lián)系上下文,“兒女”的含義與今天有什么不同?
c.文章結尾交待了謝道韞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世說新語教案3
教材分析:
這兩個故事都是寫古代聰穎少年的故事!对佈分v的是晉朝著名文學世家謝氏家族里的一個故事。在一次家庭聚會中,謝道蘊表現(xiàn)出了詠絮之才!蛾愄鹋c友期》講的是漢末名士陳紀七歲時,對父親的朋友侃侃而談的故事。
學習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閱讀淺易文言文,積累常見的文言詞語。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
過程與方法目標: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了解古代聰穎機智少年的故事,學習古人的智慧、誠實、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教學重、難點:
誦讀課文,積累文言詞語。
學情分析:
兩篇故事雖是文言文,但語言文字比較淺顯,又是圍繞著家庭生活和親情,學生學習起來相對容易一些。
課前準備:
學生:準備古代聰穎機智少年的故事,上課交流。熟讀課文,復述課文。查閱有關作者及作品的資料。
教師:查閱有關作者及作品的資料。教學方式:誦讀、復述、疏通、討論,多媒體輔助教學。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1、課前兩分鐘訓練(講故事)請一名同學講述“司馬光砸缸”或其他故事。
同學們,其實像司馬光這樣聰明的中國古代少年還有很多,如四歲畫畫的王冕、七歲做詩的曹植、十二歲做宰相的甘羅等。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紹兩位這樣的古代少年,他們是誰呢?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他們,和他們交個朋友。
2、學生簡介作者及作品,教師補充。
[參考資料]
《世說新語》是六朝志人小說的代表作,古代小說所記大多是傳聞、軼事,以短篇為主,在寫法上一般都是直敘其事!妒勒f新語》全書原8卷,分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正、雅量等36門,《詠雪》選自“言語”一門,《陳太丘與友期》選自“方正”一門。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教讀
(由于學生文言文知識不夠,誦讀可能有一定困難,所以,教師要一句一句教讀。教師教讀時,要求學生邊聽邊注意正音和句讀,把握感情基調,體會語感。)
2、學生自由練習朗讀。要求把握人物對話的語氣、表情,注意節(jié)奏。
學生分角色朗讀,教師要加以指導,如句讀、語調等。重點突出“讀”的環(huán)節(jié),力爭當堂成誦。
3、在學生熟讀課文的基礎上,要求復述,為疏通課文打好基礎。學生四人小組復述,也可以全班交流復述。
三、再讀課文,疏通文意:
1、教師要求學生對照注釋,默讀課文,疏通文意,采用圈點勾畫的.方法把不理解的詞句記錄下來,如重點詞語:“俄而”、“欣然”、“擬”、“未若”、“乃至”、“期行”等。
2、把不理解的詞句讓學生提出來,全班一起討論解決。
3、教師精講點撥。(教師要提示學生運用以前學過的加字法、換字法疏通文意。)
四、質疑問難,合作探究:
教師導學
、僖孕〗M的形式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由學生質疑、討論、解疑,教師巡回指導。
②要求學生寫下討論筆記。把研討中有代表性的和有難度的問題,以小組為單位,推選代表提出。全班討論,得出結論。
、劢處熂右渣c撥。(可不必考慮學生提出問題的順序,教師靈活把握,如重點問題尚未提出,可由教師提出。)
《詠雪》問題組:(可根據(jù)學生提出的問題而定)
a.“寒雪”“內集”“欣然”“大笑”’等詞語營造了一種怎樣的家庭氛圍?
b.聯(lián)系上下文,“兒女”的含義與今天有什么不同?
c.文章結尾交待了謝道韞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多媒體投影下大雪的畫面(讓學生觀察畫面,再討論分析。)
d.撒鹽空中、柳絮因風起兩個比喻,哪一個更好?同時說說還可以用哪些事物來比喻雪。積累幾句詠雪的名句。
學生從不同角度回答,教師給予鼓勵。對于詠雪的名句,讓學生拓展思維。
[教師導學]
以上的學習,同學們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習得很好。運用以上的學習方式學習下一篇,希望同學們的收獲更大。
《陳太丘與友期》問題組:
a.文中“君”、“家君”、“‘尊君”的稱謂有什么不同?
b.“期日中,過中不至”說明陳太丘的朋友是個怎樣的人?元方義正辭嚴地指出了父親的朋友的哪兩點錯誤?
c.元方“入門不顧”是否失禮?說說你的看法。
d.多媒體放一段錄像,讓學生指出其待人接物的一些錯誤,如無條件,可讓學生討論:家里來了客人,家長不在家,你是怎樣接待的?談談你的具體做法。
五、課堂總結:
六、布置作業(yè):
、偻瓿烧n后練習
、谟信d趣的同學可以再查閱《世說新語》,講給其他同學聽。
世說新語教案4
教學目標:
知識儲備點:
閱讀淺易文言文,積累常見的文言詞語。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
能力培養(yǎng)點:
賞析文中簡練生動的語言。
用自己的觀點評價文中的人物形象,
情感體驗點:
體驗偶得佳句的喜悅與被小孩批評的不自在。
教學重、難點:
1、《詠雪》中兩個喻雪的句子哪個更好,為什么?
2、《陳太丘與友期》中元方有什么樣的性格特征?
課文類型:講讀課文
教學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教具準備:投影儀、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內容及步驟:
課前兩分鐘訓練(講故事)
請一名同學講述“司馬光砸缸”或其他故事。
導入新課:
同學們,其實像司馬光這樣聰明的中國古代少年還有很多,如四歲畫畫的王冕、七歲做詩的曹植、十二歲做宰相的甘羅等。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紹兩位這樣的古代少年,他們是誰呢?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他們,和他們交個朋友。
學生簡介作者及作品,教師補充。
[參考資料]
《世說新語》是六朝志人小說的代表作,古代小說所記大多是傳聞、軼事,以短篇為主,在寫法上一般都是直敘其事!妒勒f新語》全書原8卷,分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正、雅量等36門,《詠雪》選自“言語”一門,《陳太丘與友期》選自“方正”一門。
誦讀課文
教師教讀
(由于學生文言文知識不夠,誦讀可能有一定困難,所以,教師要一句一句教讀。教師教讀時,要求學生邊聽邊注意正音和句讀,把握感情基調,體會語感。)
學生自由練習朗讀。要求把握人物對話的語氣、表情,注意節(jié)奏。
學生分角色朗讀,教師要加以指導,如句讀、語調等。重點突出“讀”的環(huán)節(jié),力爭當堂成誦。
(過渡)在學生熟讀課文的基礎上,要求復述,為疏通課文打好基礎。學生四人小組復述,也可以全班交流復述。
疏通文意
教師要求學生對照注釋,默讀課文,疏通文意,采用圈點勾畫的方法把不理解的詞句記錄下來,如重點詞語:“俄而”、“欣然”、“擬”、“未若”、“乃至”、“期行”等。把不理解的詞句讓學生提出來,全班一起討論解決。必要時;教師精講點撥。(教師要提示學生運用以前學過的加字法、換字法疏通文意。)
自主合作探究
教師導學
、僖孕〗M的形式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由學生質疑、討論、解疑,教師巡回指導。
、谝髮W生寫下討論筆記。把研討中有代表性的和有難度的問題,以小組為單位,推選代表提出。全班討論,得出結論。必要時,教師加以點撥。(可不必考慮學生提出問題的順序,教師靈活把握,如重點問題尚未提出,可由教師提出。)
《詠雪》問題組:(可根據(jù)學生提出的問題而定)
a、“寒雪”“內集”“欣然”“大笑”’等詞語營造了一種怎樣的家庭氛圍?
b、聯(lián)系上下文,“兒女”的含義與今天有什么不同?
c、文章結尾交待了謝道韞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多媒體投影下大雪的畫面(讓學生觀察畫面,再討論分析。)
d、撒鹽空中、柳絮因風起兩個比喻,哪一個更好?同時說說還可以用哪些事物來比喻雪。積累幾句詠雪的名句。
學生從不同角度回答,教師給予鼓勵。對于詠雪的名句,讓學生拓展思維。
[教師導學]
以上的學習,同學們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習得很好。運用以上的學習方式學習下一篇,希望同學們的收獲更大。
《陳太丘與友期》問題組:
a、文中“君”、“家君”、“‘尊君”的稱謂有什么不同?
b、“期日中,過中不至”說明陳太丘的朋友是個怎樣的人?元方義正辭嚴地指出了父親的`朋友的哪兩點錯誤?
c、元方“入門不顧”是否失禮?說說你的看法。
d、多媒體放一段錄像,讓學生指出其待人接物的一些錯誤,如無條件,可讓學生討論:家里來了客人,家長不在家,你是怎樣接待的?談談你的具體做法。
作業(yè)布置:
、偻瓿烧n后練習
、谟信d趣的同學可以再查閱《世說新語》,講給其他同學聽。
板書設計:
陳太丘與友期
短小精悍、耐人尋味 簡練生動、針鋒相對
(人物)
語言、動作、神態(tài)
教學后記:
從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入手,聯(lián)系生活實際,注重所學知識的運用,是這節(jié)課的重要的內容。閱讀淺易日文言文,積累文言詞語,學習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世說新語教案5
〖知識目標〗
1、積累文言字詞,掌握“俄而、欣然、擬、未若、乃、期、委、去、引、舍、顧”等詞在特定語境中的詞義。
2、背誦兩篇短文。
〖能力目標〗
1、結合注釋,運用工具書,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2、結合文中人物的語言和動作的語句進行品味,理解人物形象的性格特點。
3、把握本文以敘為主,敘中有議的寫作特點。
〖德育目標〗
《世說新語》作為“一部名士底(的)教科書”(魯迅語),教導人們做人要方正,誠實守信,以禮待人,言辭要高雅。
【教學重點】
1、把握本文語言簡練、辭意雋永,以敘為主的特點。
2、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1、謝太傅對兩種不同的詠雪佳句到底有何評價?
2、元方批評父友失信、無禮,最后卻“入門不顧”,是否有失禮儀?
【教學方法】
1、誦讀法。學生初步接觸文言文,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在充分誦讀的基礎上,讀順句子,讀懂文意。
2、討論法與點撥法相結合。這兩則短文都是敘事性的,但其中又包含著可議論的內容,這正是《世說新語》記事的特點。我們應按照古為今用的原則來處理這篇課文,這就是利用它來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多方討論,交流看法,如《詠雪》中,你認為哪個比喻更好?《陳太丘與友期》中,元方“入門不顧”是否無禮?師生互動與學生互動結合,自主合作探究與點撥相結合,提高教學效率。
3、延伸閱讀法。本文用兩課時教讀,時間略有富余,可從《世說新語》中再選一兩個故事讓學生閱讀。
【教具準備】
多媒體 CAI 課件、打印好的閱讀材料、實物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板書課題和聰明樹
同學們,老師在黑板上畫一幅畫,大家猜猜老師想畫的是什么?(老師畫一簡筆畫樹,樹干上的枝叉手面用來寫人名,幾個直線就可完成此棵樹)學生答:樹。教師:真聰明!對!這是一棵樹,而且是棵“聰明樹”!凡是名字被寫到樹上的人表示他非常的聰明!我們在小學學到了我國古代哪些聰明少年?請告訴老師,我將把他的名字寫到“聰明樹”上。像這樣的少年我國古代還有很多,今天我們學習劉義慶所著的《世說新語》中的兩則,再去認識幾位這樣的少年。(板書課題)
二、字詞識讀,理解文意
1、讀──學生自讀,把握節(jié)奏:請大家先自由的'將課文讀一遍,當你能夠流利朗讀的時候請舉手,最先舉手并流利朗讀課文的同學,你的名字將被寫在“聰明樹”上。(待學生舉手后請學生朗讀,師生訂正后并請其他同學評判是否可上“聰明樹”。)
2、問──自讀提問,詞句積累:俗話說,學習貴有疑問,沒有疑問就沒有學問,F(xiàn)在請大家結合書下的注釋看書,看看有沒有不懂的詞句,如果有請舉手告訴大家,由同學和老師幫你解決,問題提的最好的同學,你將是最會提問的聰明學生,“聰明樹”上的位置已經(jīng)幫你留好了!(學生提問,師生互答)
3、背──比賽背誦,培養(yǎng)能力:大家問題提的都很好。老師還想知道我們班上哪位同學最會背書!对佈芬晃闹挥辛湓,現(xiàn)在請你開始背誦這則故事,當你能的時候請舉手,你的名字將會從“聰明樹”會背的枝丫上長出來。(學生讀書、背誦、上“聰明樹”)
4、述──創(chuàng)新講述,發(fā)展思維:我們都喜歡聽故事,老師想請一個同學把第二個故事講給我們聽一下,不過你想上“聰明樹”的話就必須創(chuàng)新,試著用陳元方或友人的口吻講述。(老師提示故事中人物說話的語氣,這樣才能講的生動。講的好的上“聰明樹”)
三、問題研討,拓展思維
1、分組討論一:現(xiàn)在“聰明樹”上已有了許多聰明的少年,《詠雪》一文中也有兩個聰明的少年,現(xiàn)在如果他們兩人中只有一個人可上“聰明樹”,你同意誰上?為什么?
2、分組討論二:第二則故事中友人已下車向元方道歉,但元方仍入門不顧,這是否失禮?如果失禮他將不能上“聰明樹”,你是否同意陳元方上“聰明樹”?說說理由。
四、知識遷移,搜理積累
現(xiàn)在“聰明樹”的頂端還有兩個位置,名字被寫到這個位置的人你將是最聰明的。誰是我們班最聰明的學生?現(xiàn)在老師出個題目考考你。
思考:《詠雪》中謝朗和謝道韞將“紛紛白雪”分別比作“撒鹽空中”和“柳絮因風起”,你還能不能說說“紛紛白雪”像什么?說的好,你的名字將被寫到聰明樹的頂端。
五、總結
今于老師有幸同大家一起認識了才華出眾的謝道韞,明白事理的陳元方;老師更有幸的是認識了我們班上許多會讀、會問、會背、會講、會說的聰明學生!讓我們今后每節(jié)課都能像今天這節(jié)課這樣聰明,把屬于我們自己的“聰明樹”澆灌的更高更大!
世說新語教案6
教學目標
①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了解古代聰穎機智少年的故事,學習古人的智慧、誠實、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谥R與能力:閱讀淺易文言文,積累常見的文言詞語。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
③過程與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教學重難點
誦讀課文,積累文言詞語。
教學過程
1、導人
同學們,其實像司馬光這樣聰明的中國古代少年還有很多,如四歲畫畫的王冕、七歲做詩的曹植、十二歲做宰相的甘羅等。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紹兩位這樣的古代少年,他們是誰呢?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他們,和他們交個朋友。
學生簡介作者及作品,教師補充。
[參考資料]
《世說新語》是六朝志人小說的代表作,古代小說所記大多是傳聞、軼事,以短篇為主,在寫法上一般都是直敘其事!妒勒f新語》全書原8卷,分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正、雅量等36門,《詠雪》選自“言語”一門,《陳太丘與友期》選自“方正”一門。
2、教學目標:
3、初讀課文
教師教讀
(由于學生文言文知識不夠,誦讀可能有一定困難,所以,教師要一句一句教讀。教師教讀時,要求學生邊聽邊注意正音和句讀,把握感情基調,體會語感。)
學生自由練習朗讀。要求把握人物對話的語氣、表情,注意節(jié)奏。
學生分角色朗讀,教師要加以指導,如句讀、語調等。重點突出“讀”的環(huán)節(jié),力爭當堂成誦。
。ㄟ^渡)在學生熟讀課文的基礎上,要求復述,為疏通課文打好基礎。學生四人小組復述,也可以全班交流復述。
疏通文意
教師要求學生對照注釋,默讀課文,疏通文意,采用圈點勾畫的方法把不理解的詞句記錄下來,如重點詞語:“俄而”、“欣然”、“擬”、“未若”、“乃至”、“期行”等。把不理解的詞句讓學生提出來,全班一起討論解決。必要時;教師精講點撥。(教師要提示學生運用以前學過的加字法、換字法疏通文意。)
4、自主合作探究
教師導學
、僖孕〗M的形式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由學生質疑、討論、解疑,教師巡回指導。
② 要求學生寫下討論筆記。把研討中有代表性的和有難度的問題,以小組為單位,推選代表提出。全班討論,得出結論。必要時,教師加以點撥。(可不必考慮學生提出問題的順序,教師靈活把握,如重點問題尚未提出,可由教師提出。)
《詠雪》問題組:(可根據(jù)學生提出的問題而定)
a。“寒雪”“內集”“欣然”“大笑”‘等詞語營造了一種怎樣的家庭氛圍?
b。聯(lián)系上下文,“兒女”的含義與今天有什么不同?
c。文章結尾交待了謝道韞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多媒體投影下大雪的畫面(讓學生觀察畫面,再討論分析。)
d。撒鹽空中、柳絮因風起兩個比喻,哪一個更好?同時說說還可以用哪些事物來比喻雪。積累幾句詠雪的名句。
學生從不同角度回答,教師給予鼓勵。對于詠雪的名句,讓學生拓展思維。
[教師導學]
以上的學習,同學們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習得很好。運用以上的學習方式學習下一篇,希望同學們的收獲更大。
《陳太丘與友期》問題組:
a。文中“君”、“家君”、“’尊君”的`稱謂有什么不同?
b!捌谌罩校^中不至”說明陳太丘的朋友是個怎樣的人?元方義正辭嚴地指出了父親的朋友的哪兩點錯誤?
c。元方“入門不顧”是否失禮?說說你的看法。
d。多媒體放一段錄像,讓學生指出其待人接物的一些錯誤,如無條件,可讓學生討論:家里來了客人,家長不在家,你是怎樣接待的?談談你的具體做法。
4、小結
從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入手,聯(lián)系生活實際,注重所學知識的運用,是這節(jié)課的重要的內容。閱讀淺易日文言文,積累文言詞語,學習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5、信息反饋:
課后習題
作業(yè)
、偻瓿烧n后練習
、谟信d趣的同學可以再查閱《世說新語》,講給其他同學聽。
世說新語教案7
教學目標:
一、閱讀淺易文言文。積累常見的文言詞語。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
二、反復誦讀,品味故事的文化內涵,感受家庭溫馨的氛圍。
三、了解古代聰穎機智少年的故事,學習古人的智慧、誠實、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教學難點:
品味故事的文化內涵,學習古人的智慧、誠實、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教學步驟:
本文兩個故事都是寫古代聰穎少年的故事,反映了古人的家庭教育,家庭文化生活和親情觀念。《詠雪》敘述了謝家子弟在一次家庭聚會中“詠雪”一事的始末,突出表現(xiàn)謝道韞的詠絮之才,暗示作者更贊賞謝道韞的才氣。 《陳太丘與友期》記述了年方七歲的陳紀責備父友“無信、無禮”,表現(xiàn)了陳紀懂理識義的品質,聰穎機智,正直不阿的性格特點。其中敢于維護父親尊嚴,更可以看出其父子親情。我們今天來學習《詠雪》。
一、介紹《世說新語》及劉義慶。
《世說新語》是我國南朝宋時期(420-581年)產(chǎn)生的一部主要記述魏晉人物言談軼事的筆記小說。是由南朝宋劉義慶(403-444年)組織一批文人編寫的,分為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門,全書共一千多則故事,記述自漢末到劉宋時名士貴族的遺聞軼事,主要為有關人物評論、清談玄言和機智應對的故事。
劉義慶,南朝宋彭城(現(xiàn)在江蘇徐州)人,曾任荊州刺史,愛好文學!妒勒f新語》是他組織一批文人編寫的,也是六朝志人小說的代表作。
二、 教師范讀《詠雪》,指明朗讀節(jié)奏,讀準字音。
1、朗讀節(jié)奏
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毙峙唬骸拔慈/柳絮/因風起!惫/大笑樂。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應掌握的字音。
雪驟 差可擬 無奕女 謝道韞
三、學生誦讀《詠雪》,初步感知文意。(大屏幕顯示全文朗讀節(jié)奏)
四、講析全文,
1、注意下列詞語的解釋。
內集 兒女 講論文義 俄而 欣然 差可擬 未若
大屏幕顯示全文譯文,全體學生齊聲朗讀。
學生再讀課文,感知人物思想感情。
五、合作探究
1、謝家的家庭氛圍 如何?
指名學生回答,明確: 融洽、歡快、輕松、溫馨、和樂的家庭氛圍。
你覺得“撒鹽空中”、“柳絮因風起”誰更好?
指幾名學生分別回答,歸納概括,明確: “柳絮”的.比喻更好些,有優(yōu)美的意象“柳絮”,它給人以春天即將到來的感覺,有深刻的意蘊!叭鳆}”雖形似而無好的意蘊。
你還能說出一兩個形容飛雪的好比喻嗎?
指名學生回答,明確:可用來喻“飛雪”的喻體還有如:鵝毛、蒲公英子等 ,我們常說“鵝毛般的大雪”。
如何理解謝太傅的“大笑樂”?
指幾名學生分別回答,歸納概括,明確:謝太傅對兩人的答案未做評定,只是“大笑樂”而已,十分耐人尋味。作者也沒有表態(tài),卻在最后補充了道韞的身份,這是一個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贊賞謝道韞的才氣。
拓展引申,你還知道哪些寫雪的古詩句?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韓愈《春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
——李白《北風行》
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
——高群《對雪》
學生集體背誦全文。
總結
本節(jié)課的學習,在寫作上給了我們有益的啟示,描寫景物時,我們要盡量選用能表達豐富意蘊、帶給讀者美感的意象,使我們的文章更生動,更富有詩意,帶給讀者更多意在言外的審美情趣。
課外作業(yè)
課外收集兩則有關我國古代少年的有教育意義的故事,并講給自己熟悉的小朋友聽,把中華民族值得驕傲的美德傳承下去。
世說新語教案8
動手操作,合作探究式學習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動手操作能力,本節(jié)課主要通過學生動手量一量,數(shù)一數(shù)等操作探究軸對稱圖形的性質,通過畫軸對稱圖形,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本節(jié)課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
1.按照“談話導入——自主探究——拓展應用”的順序逐步展開,體現(xiàn)知識的形成過程。設計時先談話導入,然后出示生活中的軸對稱圖形的圖片讓學生欣賞并畫出它們的對稱軸,通過自主探究例1發(fā)現(xiàn)軸對稱圖形的性質,例2根據(jù)軸對稱圖形的性質畫軸對稱圖形,讓學生在觀察、交流、合作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軸對稱圖形的秘密,了解對稱軸。通過畫對稱軸,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軸對稱圖形的認識。
2.在課堂上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學生積極參與軸對稱圖形性質的探索,大膽地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學生始終保持著高昂的學習情緒,切身經(jīng)歷了“做數(shù)學的主人”的全過程,感受到了學習數(shù)學的快樂,品嘗了成功的喜悅。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多媒體課件 方格紙 剪刀 課堂活動卡
學生準備 收集的各種軸對稱圖形 剪刀 方格紙
教學過程
⊙談話導入
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撕芏嗥恋膱D片(課件出示教材82頁的圖片),認真觀察,你會發(fā)現(xiàn)這些圖片中隱藏著許多數(shù)學知識。下面我們就來一起尋找圖片中的數(shù)學知識。
設計意圖:利用學生的年齡特點,組織學生觀察圖片,學生對漂亮的圖片非常感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探究新知
1.欣賞軸對稱圖形,明確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
(1)課件出示教材82頁的圖片,讓學生說一說這些圖片都是什么圖形。(軸對稱圖形)
(2)你能畫出這些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嗎?讓學生試著畫一畫。
(3)你還見過哪些軸對稱圖形?
2.了解軸對稱圖形的概念和性質。
(1)師生共同總結并板書軸對稱圖形的概念。
(如果一個圖形沿著一條直線對折,直線兩側的部分能夠完全重合,那么這個圖形就是軸對稱圖形)
(2)通過例題探究軸對稱圖形的性質。(出示課堂活動卡)
、俪鍪窘滩82頁例1。
②觀察并提問:看一看,數(shù)一數(shù),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學生獨立觀察)
預設:
生1:這幅圖是軸對稱圖形。
生2:這幅圖沿著中間的對稱軸對折,兩邊能夠完全重合。
生3:我分別數(shù)了數(shù)點A與點A′這兩個對稱點到對稱軸的距離,發(fā)現(xiàn)點A與點A′到對稱軸的距離都是3小格,說明對稱點到對稱軸的距離相等。
生4:我也數(shù)了一下其他對稱點到對稱軸的距離,發(fā)現(xiàn)對稱點到對稱軸的距離也相等。
、劢處熜〗Y:軸對稱圖形不僅把一個圖形平均分成兩部分,而且在同一個圖形中,任何兩個對稱點到對稱軸的距離都相等,從而得出圖形成軸對稱的性質:對稱點到對稱軸的距離相等,對稱點之間的連線垂直于對稱軸。我們可以根據(jù)這個性質來判斷一個圖形是不是軸對稱圖形。
3.運用性質畫軸對稱圖形。
(1)出示教材83頁例2,引導學生思考:
、僭鯓赢?先畫什么?再畫什么?
、诿織l線段應該分別畫多長?
(2)在探究的'基礎上讓學生用鉛筆試畫。
(3)課件演示畫的全過程,幫助學生糾正不足,總結畫法。
畫一個圖形的軸對稱圖形的方法:(板書關鍵字)
、俣ǎ捍_定所給圖形的關鍵點(如圖形的頂點、相交點、端點等)。
②數(shù)(或量):數(shù)出或量出圖形的關鍵點到對稱軸的距離。
、壅遥涸趯ΨQ軸的另一側找出這些關鍵點的對應點。
、苓B:按照所給圖形的形狀連接各對應點,就畫出了所給圖形的軸對稱圖形。
世說新語教案9
一、教學目標
。ㄒ唬┲R教學點
1、了解有關《世說新語》的文學常識。
2、文言文詞句的翻譯。
(二)能力訓練點
閱讀分析文言文中人物形象,并能概括其性格特征。
。ㄈ┑掠凉B透點
從古人身上學習吸取做人的道理:人應謙虛;與人相處應落落大方,有禮有節(jié),誠實守信。
。ㄋ模┟烙凉B透點
通過學習作者絢麗多彩的文筆,體會其遣詞的雋永。
二、學法引導
學會翻譯古文,變單為雙,聯(lián)想推敲補充省略調整詞序,語句通順忠實原意。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借助課文下面的注釋,疏通文意,借鑒現(xiàn)代文人物分析方法分析古文中人物形象。
四、課時安排
2課時
五、教具學具準備
1、制作投影解決字詞。
2、學生準備抽取三則中一則表演課本劇。
六、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1、教師介紹《世說新語》的有關知識在文學史上的地位等。
2、示投影讓學生解決字、詞問題,教師點撥分析形象。
3、學生認真預習、疏通文章大意。
七、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明確目標
1、準確把握重點字、詞。
2、流利地翻譯全文,達到自動講述故事的程度。
。ǘ┱w感知
《世說新語》亦稱《世說》是我國最早的'一部筆記小說集,也是同類小說中的代表作。有許多作品,批判黑暗,諷刺奢淫、表彰善良,全書語言精練,善于通過一言、一行來刻畫人物肖像和精神面貌,意味雋永,今天我們一同學習《世說》三則故事,體會作者遣詞造句,塑造人物的獨特語言風格。
。ㄈ┙虒W過程
1、介紹作者劉義慶的有關知識以及《世說新語》這部小說的特色。
2、檢查預習出示字、詞、翻譯,點撥重點詞義。
3、要求學生根據(jù)書后注釋翻譯三則的故事。
4、教師再就每一則中重點的難以翻譯的語句再重點檢查落實到位。
。ㄋ模┛偨Y、擴展
教師點評翻譯的優(yōu)劣,概括指導古文譯法:變單為雙,聯(lián)想推敲補充省略,調整詞序,忠實原意。
世說新語教案10
課文解讀:
本文故事性強,對七年級學生有較強的吸引力。盡管是文言文,但語言文字比較淺顯,又是圍繞家庭生活展開,跟學生的生活實際比較貼近,所以學習起來會很容易。關鍵是引導學生理解人物形象,組織討論有爭論的問題,鼓勵有創(chuàng)見性的意見。
設計依據(jù):
1.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
2.關照并尊重學生的個性,倡導學生多角度的有創(chuàng)意的閱讀。
3.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有所體驗、感悟和思考。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板書課題和聰明樹
同學們,老師在黑板上畫一幅畫,大家猜猜老師想畫的是什么?(老師畫一簡筆畫樹,樹干上的枝叉手面用來寫人名,幾個直線就可完成此棵樹)學生答:樹。教師:真聰明!對!這是一棵樹,而且是棵“聰明樹”!凡是名字被寫到樹上的人表示他非常的聰明!我們在小學學到了我國古代哪些聰明少年?請告訴老師,我將把他的名字寫到“聰明樹”上。像這樣的少年我國古代還有很多,今天我們學習劉義慶所著的《世說新語》中的兩則,再去認識幾位這樣的少年。(板書課題)
二、字詞識讀,理解文意
1.讀――學生自讀,把握節(jié)奏:請大家先自由的將課文讀一遍,當你能夠流利朗讀的時候請舉手,最先舉手并流利朗讀課文的同學,你的名字將被寫在“聰明樹”上。(待學生舉手后請學生朗讀,師生訂正后并請其他同學評判是否可上“聰明樹”。)
2.問――自讀提問,詞句積累:俗話說,學習貴有疑問,沒有疑問就沒有學問,F(xiàn)在請大家結合書下的注釋看書,看看有沒有不懂的詞句,如果有請舉手告訴大家,由同學和老師幫你解決,問題提的最好的同學,你將是最會提問的聰明學生,“聰明樹”上的位置已經(jīng)幫你留好了!(學生提問,師生互答)
3.背――比賽背誦,培養(yǎng)能力:大家問題提的都很好。老師還想知道我們班上哪位同學最會背書!对佈芬晃闹挥辛湓挘F(xiàn)在請你開始背誦這則故事,當你能的'時候請舉手,你的名字將會從“聰明樹”會背的枝丫上長出來。(學生讀書、背誦、上“聰明樹”)
4.述――創(chuàng)新講述,發(fā)展思維:我們都喜歡聽故事,老師想請一個同學把第二個故事講給我們聽一下,不過你想上“聰明樹”的話就必須創(chuàng)新,試著用陳元方或友人的口吻講述。(老師提示故事中人物說話的語氣,這樣才能講的生動。講的好的上“聰明樹”)
三、問題研討,拓展思維
1.分組討論一:現(xiàn)在“聰明樹”上已有了許多聰明的少年,《詠雪》一文中也有兩個聰明的少年,現(xiàn)在如果他們兩人中只有一個人可上“聰明樹”,你同意誰上?為什么?
2.分組討論二:第二則故事中友人已下車向元方道歉,但元方仍入門不顧,這是否失禮?如果失禮他將不能上“聰明樹”,你是否同意陳元方上“聰明樹”?說說理由。
四、知識遷移,搜理積累
現(xiàn)在“聰明樹”的頂端還有兩個位置,名字被寫到這個位置的人你將是最聰明的。誰是我們班最聰明的學生?現(xiàn)在老師出個題目考考你。
思考:《詠雪》中謝朗和謝道韞將“紛紛白雪”分別比作“撒鹽空中”和“柳絮因風起”,你還能不能說說“紛紛白雪”像什么?說的好,你的名字將被寫到聰明樹的頂端。
五、激情總結
今于老師有幸同大家一起認識了才華出眾的謝道韞,明白事理的陳元方;老師更有幸的是認識了我們班上許多會讀、會問、會背、會講、會說的聰明學生!讓我們今后每節(jié)課都能像今天這節(jié)課這樣聰明,把屬于我們自己的“聰明樹”澆灌的更高更大!
世說新語教案11
世說新語
教學目標
①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了解古代聰穎機智少年的故事,學習古人的智慧、誠實、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②知識與能力:閱讀淺易文言文,積累常見的文言詞語。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
、圻^程與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教學重點
誦讀課文,積累文言詞語。
教學方式:誦讀、復述、疏通、討論
教學工具:多媒體輔助教學。
○教學課時 :二課時
第一課時
1.課前兩分鐘訓練(講故事)
請一名同學講述“司馬光砸缸”或其他故事。
2.導人
3.學生簡介作者及作品,教師補充。
4.誦讀課文教師教讀
5.學生分角色朗讀,教師要加以指導,如句讀、語調等。重點突出“讀”的環(huán)節(jié),力爭當堂成誦。
(過渡)在學生熟讀課文的基礎上,要求復述,為疏通課文打好基礎。學生四人小組復述,也可以全班交流復述。
6.疏通文意
教師要求學生對照注釋,默讀課文,疏通文意,采用圈點勾畫的方法把不理解的詞句記錄下來
7.教師導學
、 以小組的形式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由學生質疑、討論、解疑,教師巡回指導。
、 要求學生寫下討論筆記。把研討中有代表性的和有難度的問題,以小組為單位,推選代表提出。全班討論,得出結論。必要時,教師加以點撥。(可不必考慮學生提出問題的順序,教師靈活把握,如重點問題尚未提出,可由教師提出。)
第二課時
一、《詠雪》問題組:(可根據(jù)學生提出的'問題而定)
a.“寒雪”“內集”“欣然”“大笑”’等詞語營造了怎樣的家庭氛圍?
b.聯(lián)系上下文,“兒女”的含義與今天有什么不同?
c.文章結尾交待了謝道韞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多媒體投影下大雪的畫面(讓學生觀察畫面,再討論分析。)
d.撒鹽空中、柳絮因風起兩個比喻,哪一個更好?同時說說還可以用哪些事物來比喻雪。積累幾句詠雪的名句。
學生從不同角度回答,教師給予鼓勵。對于詠雪的名句,讓學生拓展思維。
[教師導學]
以上的學習,同學們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習得很好。運用以上的學習方式學習下一篇,希望同學們的收獲更大。
二、《陳太丘與友期》問題組:
a.文中“君”、“家君”、“‘尊君”的稱謂有什么不同?
b.“期日中,過中不至”說明陳太丘的朋友是個怎樣的人?元方義正辭嚴地指出了父親的朋友的哪兩點錯誤?
c.元方“入門不顧”是否失禮?說說你的看法。
d.多媒體放一段錄像,讓學生指出其待人接物的一些錯誤,如無條件,可讓學生討論:家里來了客人,家長不在家,你是怎樣接待的?談談你的具體做法。
作業(yè)
① 完成課后練習
、 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再查閱《世說新語》,講給其他同學聽。
世說新語教案12
一、教學目標
。ㄒ唬┲笇W生掌握學習文言小說的一般方法。
。ǘ┮龑W生認識到“誠信”是立世之本。
。ㄈ┘顚W生進行創(chuàng)造性閱讀。
二、課時安排
2課時
三、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講述故事
同學們,老師小時候聽過一個故事,至今記憶猶新。你們想不想聽聽這個故事呢?(教師講述“曾子殺豬”的故事,注意技巧,恰當運用形體語言,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后面學生復述故事作鋪墊。)大家知道這個故事的題目嗎?大家想想,老師為什么會對這個故事如此刻骨銘心呢?(引導學生說出故事蘊涵的道理。)
2、導入新課
“誠信”是立世之本,中華民族歷來就是一個講求誠信的民族,在我國五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流淌著許許多多的諸如“曾子殺豬”這樣的誠信故事,今天就讓我們擷取其中的兩朵浪花,伴隨著古人的足跡,去尋訪誠信的真諦吧!
。ǘ┖喗椤妒勒f新語》及其作者
。ㄈ┲笇W生了解學習文言小說的一般方法(板書)
1、清除障礙,順暢朗讀。
2、理解字句,整體感知。
3、復述故事,推究內涵。
4、審美評價,勇于創(chuàng)新。
解說:
、賹φ兆⑨,借助工具書,掃除文字的讀音障礙,特別要注意多音字、通假字的讀音,推敲每一句的朗讀停頓;
、谡{動原有的積累,運用工具書,通過合作學習,疏通文意,理清故事情節(jié);
、墼趯υ恼_理解的基礎上,能用自己的語言講述故事,推究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
、苄≌f的審美評價是多方面的,就初中學生而言,最主要的是對作品中的人物進行審美評價。要讓學生知道評價人物的根據(jù)是人物的言行,評價人物的標準是正確的、人們公認的思想道德準則。要鼓勵學生多角度審美,說出自己的獨特體驗。
。ㄋ模┙M織學生學習《期行》
1、引導學生進行文言小說第一階段的學習。
。1)注意下列加下畫線字在文中的讀音。
期行尊君在不
。2)學生自讀課文,推敲朗讀停頓;指名朗讀課文,師生共同修正;齊讀課文。
2、引導學生進行文言小說第二階段的學習。
(1)請學生翻譯課文。(可一人一句,要講清重點字句。)
。2)通過討論,梳理故事情節(jié)。(可板書)
開端:期行不至,太丘舍去。
發(fā)展:客問元方,怒罵太丘。
高潮:元方駁客,無信無禮。
結局:客慚下車,元方不顧。
3、引導學生進行文言小說第三階段的學習。
。1)同座學生互述故事,推薦優(yōu)秀者上講臺表演。(要求表演的學生注意體驗開始時教師講故事的語氣、神態(tài),力求能夠繪聲繪色。)
。2)討論:作者創(chuàng)作這個故事,目的是為了讓人們明白怎樣的道理呢?
明確:告訴人們誠信是立世之本,要人們做一個守信的人。(學生回答意對即可。)
4、引導學生進行文言小
說第四階段的學習。
《期行》這則文言小說短小精悍,但故事情節(jié)完整,人物也刻畫得栩栩如生。你能否就文中一兩個人物的言行,說說自己的看法呢?(學生自由發(fā)言,如果學生說出陳太丘、元方有做得不妥的地方,“客”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的,教師要給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勵。)
。ㄎ澹┬〗Y
同學們,這堂課老師給大家介紹了文言小說的一般學習方法。大家的悟性很高,順利完成了《期行》這篇文言小說的學習任務。下一堂課,我們將學習《乘船》,老師想放開手,完全由你們自己來學習這篇文言小說,大家有沒有信心完成學習任務呢?
。┎贾米鳂I(yè)
1、回家將《期行》這個故事講給你的父母聽,請他們給你評判打分。(優(yōu)、良、中、差)
2、如果你是學習小組的牽頭人,你將如何組織你的小組成員按照老師介紹的學習文言小說的.一般方法,來學習《乘船》?請你設計一份內容具體、切實可行的學習方案,準備競選《乘船》學習小組的牽頭人。
第二課時
。ㄒ唬┗仡櫸难孕≌f的一般學習方法
。ǘ┬〗M學習《乘船》(每組以6至8人為宜,由學生自己主持,教師巡視指導)
1、各小組交流學習方案,選定方案優(yōu)秀者為本小組學習牽頭人。
2、取長補短,小組成員共同修改完善學習方案。
3、按照確定了的學習方案,小組合作學習《乘船》,疑難問題可求助老師。
4、展示學習成果。(可采用電視上常見的知識競賽的方法,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給予鼓勵性的打分。)
。1)課文朗讀展示。(每小組出1人,人選由其他小組任意指定。)
。2)字句理解展示。(為了便于突出重點,可由教師出題,各小組搶答。)
(3)故事復述展示。(由各小組推選1人參加。)
。4)故事內涵展示。(各小組在整理好答案后,選定1人公示,意思正確就可以給分。)
故事內涵:這個故事告訴人們,一個人要對自己說過的話負責,不能輕諾寡信。
。5)評價審美展示。(讓學生們評判華歆與王朗誰“優(yōu)”誰“劣”。各組自由發(fā)言,言之有理,言之有據(jù)即可。不同觀點可以展開辯論,看法新穎獨特的要給予加分鼓勵。)
。ㄈ┙處煂Ω鹘M的學習情況進行評點(從鼓勵的角度,肯定各小組的學習成果,同時對學生們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也要中肯地指出,以利以后的學習)
。ㄋ模┎贾米鳂I(yè)
1、回家將《乘船》的故事講給父母聽,請他們評定等第。
2、就這次小組學習中的得與失,寫一份200~300字的體會。
3、課后搜集兩個以上有關誠信的小故事。
世說新語教案13
教學目標
目標
1、了解有關《世說新語》的文學常識。
2、文言文詞句的翻譯。
3、閱讀分析文言文中人物形象,并能概括其性格特征。
德育目標
從古人身上吸取做人的道理:人應謙虛;與人相處應落落大方,有禮有節(jié),誠實守信。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明確目標
1、準確把握重點字、詞。
2、流利地翻譯全文,達到自動講述故事的程度。
二、整體感知
《世說新語》亦稱《世說》是我國最早的一部筆記小說集,也是同類小說中的代表作。有許多作品,批判黑暗,諷刺奢淫、表彰善良,全書語言精練,善于通過一言、一行來刻畫人物肖像和精神面貌,意味雋永,今天我們一同學習《世說》三則故事,體會作者遣詞造句,塑造人物的獨特語言風格。
三、疏通字詞并翻譯全文
1、介紹作者劉義慶的有關知識以及《世說新語》這部小說的特色。
2、檢查。
3、要求根據(jù)書后注釋翻譯三則故事。
4、重點語句解析。
四、總結、擴展
點評翻譯的`優(yōu)劣,概括指導古文譯法:變單為雙,聯(lián)想推敲,補充省略,調整詞序等。
五、布置作業(yè)
熟讀課文,思考:
1、三則故事分別表現(xiàn)主人公怎樣的性格。(用一句話概括)
2、作者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
3、體會三則故事的語言特點。
第二課時
一、明確目標
1、分析人物性格
2、體會語言特色
二、課文分析
1、讀課文,分析人物性格。
孔融:機智
陳元方:明白事理,落落大方。
曹操:好猜忌、嗜殺、殘暴。
2、小說通過人物的哪些方面的描寫表現(xiàn)人物性格的?
孔融:語言描寫
對守門人所言:初步展示(開始)
與李膺對話:逐步表現(xiàn)(發(fā)展)
回陳韙之語:進一步表現(xiàn)(高潮)
陳元方:語言描寫
曹操:行動描寫
使…代;自…立→令間諜問→聞之,追殺
3、讀《世說新語·排調·第二十五》這則故事,體會語言特色
謝公(人名)始有東山之志(指優(yōu)游山林的意愿),后嚴命屢臻(下達)勢不獲已(看情勢無法實現(xiàn)自己的愿望了),始就桓公司馬。于時人有餉桓公藥草,中有“遠志”。公取以問謝:“此藥又名‘小草’,何一物而有二稱?”謝未即答。時郝隆在座,應聲答曰:“此甚易解:處則為易‘遠志’,出則為‘小草’”。謝甚有愧色;腹恐x而笑曰:郝參軍此過乃不惡,亦極有會。(話說得極有意味)
思考:
、僦x安聽了郝隆的話后感到慚愧的原因。
、诒疚恼Z言特色。
附參考答案:
、僦x安始有東山之志,可后來畢竟出山為官了。郝隆所志處山則這處山為“遠志”,出山則為小草。因此謝安“出山”則為小草。
、谡Z言雋永,意味深長。
遠志:名為藥名,更指人的潔身自好的志向。
三、總結、擴展
1、《世說新語》善于通過特征性的細節(jié)勾勒人物的性格和精神面貌,使之栩栩如生。
2、善于把記言、記事相結合。
3、語言精練含蓄,雋永傳神。
四、作業(yè)
課后練習一
探究活動
一、方仲永與孔融的人生起點一樣,但結局卻大不相同,你從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解說:同學們先找到《傷仲永》這篇文章,搜集一些有關孔融的故事、生平事跡的;然后在對比閱讀的基礎上在班內組織討論;最后形成一定的結論。
二、你認為陳太丘的做法可不可?為什么?
解說:可以在班內組織討論或展開辯論。
世說新語教案14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積累文言實詞,理解文義,背誦課文。
2、過程與方法:在誦讀中明義,在研討中明理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在和睦、輕松、融洽的氣氛中感受親情。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積累文言實詞。品析文中人物的語言,培養(yǎng)多角度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
我們中國歷出現(xiàn)過許許多多聰穎機智的少年兒童,關于他們的故事,至今流傳。你知道哪些關于機智兒童的故事呢?(如曹沖稱象,司馬光砸缸,甘羅十二歲做宰相等。)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紹兩位這樣的古代少年,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他們,和他們交個朋友,F(xiàn)在我們就來學習《世說新語》兩則其中的第一則《詠雪》。
二、探索新知
(一)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課前布置學生預習,指名介紹作品作者。(出示課件)
2、聽課文錄音,把握節(jié)奏,體會語感。
3、根據(jù)所聽錄音及文意給課文斷句。
4、理解加橫線的重點詞語。
5、用現(xiàn)代漢語復述故事。
(二)品讀課文,研討問題。(四人小組合作)
思考問題:(出示課件)
1、“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議”短短的十五個字,涵蓋的內容卻相當多,這一句都交代了什么內容?
2、“寒雪”“內集”“欣然”“大笑”’等詞語營造了一種怎樣的家庭氛圍?
3、文章結尾交待了謝道韞的身份,有什么用意?小組中選出代表發(fā)言,師生交流。
明確要點:
1、交代了時間(寒雪日)地點(內集)人物(謝太傅與兒女)事件(講論文議)
2、營造了融洽,歡快,輕松的家庭氣氛。此問是開放性的,說“家庭氣氛”也不限于列出的那些詞語,能從整體上感知此刻的家庭氣氛更好。答案可從“融洽”“歡快”“輕松”中任擇一兩個。
3、這是一個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贊賞道韞的才氣,古人稱謝道韞為才女,曰“詠絮才”就是從這里來的。
4、你認為謝道韞和胡兒的比喻哪一個好呢?
討論并歸納:有兩種不同的意見。
。1)認為“撒鹽”一喻好,雪的顏色和下落之態(tài)都跟鹽相似,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風中往往上揚,甚至飛得很高很遠,跟雪花飄飛方式不同。寫物必須首先求得形似而后達于神似,形似是基礎。因此說,“撒鹽”這一比喻用得好。
(2)認為“柳絮”一喻好,它給人以春天即將到來的感覺,正如英國大詩人雪萊所說,“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而“撤鹽”一喻所缺的恰恰是意蘊——在空中撒鹽干什么呢?且形象不美。好的詩句要有意象,“柳絮”一喻好就好在有意象,所以說“柳絮”一喻好。
5、對文中“公大笑樂”一句有不同解釋,你有何看法?
、賹蓚答案都表示滿意;
、凇靶Α鼻坝,“樂”后喻;
、蹫椤傲酢币挥鞫靶贰
(三)歸納主旨:詠雪講的是晉朝文學世家謝氏家族里的一個故事。在一次家庭聚會中,謝道蘊表現(xiàn)出了詠絮之才。
(四)背誦課文,熟讀成誦(出示課件,根據(jù)情境增強記憶)
三、拓展延伸
你還能想出哪些詠雪的詩句?(積累詩句)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毛澤東)
不知近水花先發(fā)/疑是經(jīng)冬雪未消(張渭)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李白)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杜甫)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韓愈)
四、課堂練習
五、布置作業(yè)。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讀準節(jié)奏、讀出韻味、讀中質疑、讀后思辨
過程與方法:
師生同讀、同議、同講、同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在朗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品讀中感受親情。在情境中感受機智、在選擇中學會做人。
教學重點:
誦讀課文,積累文言詞語。
教學難點:
多角度拓展學生的思維。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我給大家講一個故事:從前,在項羽的麾下有個將軍叫季布,因為他多次圍困劉邦,在項羽兵敗后,劉邦便出千金捉拿他。由于季布平時重,深得人心,所以人們冒著誅九族的危險來藏匿他。當時楚國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得黃金百兩,不如得季布一諾"最后劉邦只好特赦了季布,并升他為江東太宗。這就是“一諾千金”和“季布一諾”的典故。可見,誠信是多么重要啊!今天就來認識一個不守信用的人,讓我們來看看我們的小元方是怎樣對待他的吧。ǔ鍪菊n題)《陳太丘與友期》。
二、探索新知
(一)整體感知
1、聽課文錄音,注意字音和節(jié)奏。(強調“尊君在不”中的“不”讀音)
2、學生齊讀已劃出節(jié)奏的課文。
3、理解重點詞語
4、對照重點詞語及工具書理解全文意思。
(學生查閱工具書,互相交流,并推選代表講述課文大意)
5、師生交流,共同把課文譯成現(xiàn)代漢語
。ǘ┖献魈骄
1、分角色朗讀課文,要求把握人物對話的.語氣、表情,注意節(jié)奏。
2、同學互相評價。
3、四人為一組合作學習,質疑解惑。小組內解答不了的另推薦一個中心發(fā)言人作好記錄,提出問題全班討論。
歸納問題:
(1)元方是怎樣反駁“友人”的,他的反駁有說服力嗎?
。2)你認為文中的“元方”和“友人”分別是什么樣的人?
明確:
。1)元方針鋒相對,指出“友人”的“無信”“無禮”,義正辭嚴,使得“友人”“慚”最后“下車引之”。
。2)元方是機智聰敏,善辯,懂禮識儀的人;友人是無信、無禮但卻知錯能改的人。
4、多角度探究:元方“入門不顧”是否失禮?結合文中內容,說說你的看法。(出示課件)
明確:A、不失禮(客人得知太丘已離去,不反省自己的過失,反而怒責太丘,語言粗野,不堪入耳;陳紀則針鋒相對,指出對方“無信”、“無禮”,義正而辭嚴,逼得對方無言可答。所以,這一則的核心是“無信”、“無禮”,宣揚的是正直不阿,為人正派的品格。不失禮,因為是“友”失禮在前,先不尊重元方的父親。
B、失禮(因為“友”畢竟是與父親平輩,不應不尊重長輩。應該始終有禮貌,不能對客人置之不理,要給人以改錯的機會,允許人家道歉。不要管大人之間的事)(圍繞AB中的任何一點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5、按著這個多角度的思路思考下去,你來給故事重新安排情節(jié)。
a、元方回答友人的句子可以改為“我的父親是‘非人’,你與我父親為友人,那你也是‘非人’!”
b、元方原諒了友人,帶著友人去找他父親去了。
三、嘗試反饋
1、積累成語:你能說出包含有以下字的成語嗎?(出示課件)
2、積累名言。你能說出關于講誠信、懂禮貌的名言嗎?(出示課件)
示例:
只有首先做到言出必行,你的話才有信用!úㄋ梗┌禾K爾瑪阿里
人生在世,如失去信用,就如同行尸走肉!ㄓⅲ┖詹
履行諾言是名譽的標志!ǚǎ┲V語
禮貌無需花費一文,卻能贏得一切!ㄓⅲ┈斘置伤
四、歸納總結:談一談你這堂課的收獲?
中華古詩文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瑰寶,走近它,熟讀它,背誦它,讓它根植于我們的心靈,伴隨我們成長!
世說新語教案15
【導學目標】
1、背誦課文
2、整體感知課文,理解文章大意。
3、積累一些文言詞語。
【導學重點】
1、背誦課文。
2、整體感知課文,理解文章大意。
【導學難點】
翻譯文言文,積累一些文言詞語。
【課時】2課時
【預習導引】
1、朗讀課文,力求做到準確、流暢。
2、結合注釋,試著翻譯課文。把不會翻譯的句子寫在下面。
【導學過程】
一、導入:
《世說新語雅量第六》有這樣一則故事:
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游,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小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比≈湃。
王戎為什么未嘗一口能知道這一定是苦李?這是因為他雖小卻能注意觀察,認真思索的結果。樹在路旁,如果李子甜早就讓人家摘光了。從這里可以看出王戎的聰穎機智的性格。
我國自古以來,出現(xiàn)過許許多多聰穎機智的少年兒童,關于他們的美談,至今流傳。我們今天學習的課文,就有兩位這樣的兒童
二、作家作品簡介。
劉義慶(403—444),南朝宋文學家。彭城(現(xiàn)在江蘇徐州市)人。宋宗室,襲封臨川王,曾任南兗州刺史。愛好文學,招納文士。原有集,已佚。
《世說新語》原為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正、雅量、識鑒、賞譽等3 6門,主要記晉代士大夫的言談、行事,較多地反映了當時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談放誕的風氣。
三、朗讀《詠雪》。要求語音正確,節(jié)奏合理,讀出感情。
四、指導學生翻譯課文,一人一句。
翻譯:一個寒冷的雪天,謝太傅把家人聚會在一起,跟子侄輩談詩論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興—地說:“這紛紛揚揚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長子胡兒說:“跟把鹽撤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兒道韞說:“不如比作風把柳絮吹得滿天飛舞!碧蹈吲d得笑了起來。道韞是太傅大哥謝無奕的女兒、左將軍王凝之的妻子。
五、探究質疑:
1、文中“寒雪”“內集”“欣然”“大笑”等詞語營造了一種怎樣的家庭氣氛?
討論并歸納:
家庭氣氛融洽、歡快、輕松。
2、文中的“兒女”指子侄輩,指家庭中年輕一代,F(xiàn)在的“兒女”指什么?
討論并歸納:
指子女,這是古今詞義的變化。
3、文中的“擬”指什么,現(xiàn)在的“擬”又指什么?這是文言中什么現(xiàn)象?
討論并歸納:
古義指相比,今義指打算、仿照。這是古今詞義的變化。
4、“公大笑樂”的原因是什么
討論并歸納:
有不同的解釋。(1)對子侄輩的'答案都很滿意(2)“笑”前喻,“樂”后喻。
5、你認為兩個比喻哪個更好?
討論并歸納:
有兩種相反的意見。
。1)認為“撒鹽”一喻好,雪的顏色和下落之態(tài)都跟鹽相似,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風中往往上揚,甚至飛得很高很遠,跟雪花飄飛方式不同。寫物必須首先求得形似而后達于神似,形似是基礎。因此說,前一喻好,后一喻不好。
。2)認為“柳絮”一喻好,它給人以春天即將到來的感覺,正如英國大詩人雪萊所說,“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西風頌》),有深刻的意蘊;而“撤鹽”一喻所缺的恰恰是意蘊——“撒鹽空中”,干什么呢?且形象不美。好的詩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蘊的統(tǒng)一。“柳絮”一喻好就好在有意象;“撒鹽”一喻僅有物象而無意蘊,所以說不好。
六、拓展延伸:
你知道古人有哪些喻雪的名句?示例: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七、教師小結:
文章客觀地敘述了謝家子弟“詠雪”一事的始末,以描寫人物語言為主,全篇語言簡練。在不足百字的文章里,清楚地交代了事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緣由以及經(jīng)過和結果。雖未作一字議論,但從文末補充交代道韞的身份可以看出,作者更贊賞道韞的才氣。
八、課外作業(yè):
背誦課文,并能用現(xiàn)代漢語講述這個故事。
第二課時
一、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謝道韞這個才女,這節(jié)課我們將再認識陳元方這個神童。
二、朗讀課文。
三、指導學生翻譯課文。
翻譯:陳太丘跟一位朋友約定一同出門,約好中午時碰頭。正午已過,不見那個朋友來,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人才來。太丘的長子陳元方那年七歲,當時正在門外玩。那人便問元方:“你父親在家嗎?”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不來,他已經(jīng)走了!蹦莻朋友就發(fā)怒了,罵道:“真不是人啊!跟人家約好一塊兒走,卻把別人丟下,自己走了!痹秸f:“您跟我父親約好正午一同出發(fā),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講信用;對人家的兒子罵他的父親,就是失禮!蹦莻朋友感到慚愧,就下車來拉元方(想討好他),元方連頭也不回地走進自家的大門。
四、探究質疑:
1、元方是個什么樣的孩子?何以見得?
討論并歸納:
。1)他認為客人“無禮”“無信”譴責他,維護了自己及父親的尊嚴,說明他聰穎、機智,懂禮識義;
。2)對粗俗的客人“入門不顧”,又表現(xiàn)他正直不阿的性格
2、元方“入門不顧”是否失禮?
討論并歸納:
有兩種看法:
。1)對粗俗的客人“入門不顧”,表現(xiàn)他正直不阿的性格。
。2)認為客人已經(jīng)認錯了,就應當原諒他,而他居然“入門不顧”,弄得客人尷尬之極,無地自容,這也算無禮。
五、教師小結:
本文主要記述陳元方和來客的一段對話。對話以責備客人“無信、無禮”為核心,既表現(xiàn)了陳元方懂禮識義的品質,又從反面說明了“信”和“禮”的重要性。結尾“入門不顧”的動作細節(jié),再次強化了他正直不阿的性格特征。
六、當堂檢測:
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1)陳太丘與友期行()(2)太丘舍去()()
。3)尊君在不?()(4)下車引之,元方如門不顧()()
2、翻譯句子。
(1)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
。2)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3、元方是從哪幾個方面反駁他父親的友人的?
答案:1、2略3、元方是從信用和禮貌兩個方面反駁他父親的友人的。從信用方面,是父親友人失約在先;從禮貌方面,是父親友人當著元方的面罵元方的父親。所以在兩個方面他都站不住腳,根本沒有資格指責謾罵元方的父親。所以友人啞口無言,只好向元方道歉。
七、課外作業(yè):
背誦這兩篇短文。
【世說新語教案】相關文章:
世說新語教案09-07
《世說新語》教案07-21
《世說新語》教學教案08-26
《世說新語》教案模板08-25
《世說新語》教案15篇03-08
世說新語的故事11-21
世說新語美文04-05
世說新語作者04-25
世說新語的作者是誰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