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拓展五》教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回顧·拓展五》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回顧·拓展五》教案1
學習目標
1.回顧本單元所學內容,交流感受(談談如何在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中培養(yǎng)科學精神)。
2.交流小學六年來的學習收獲。
3.積累成語,能理解并正確運用成語。
4.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課內閱讀向課外閱讀延伸,交流讀書樂趣和學到的方法。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詞語盤點”
1.自讀“詞語盤點”中的詞語。
2.小組抽測,聽寫詞語(四人一組,組長任選其中15個詞語抽測組員,進行聽寫)。
二、交流平臺
1.交流對“科學精神”的認識。
、倩仡櫛窘M的四篇課文及課外閱讀的相關文章,用自己的話說說對“科學精神”的認識。
、诼(lián)系實際,談談如何在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中培養(yǎng)科學精神。
2.交流學習收獲。
、倭甑'小學生活即將結束,回顧六年來你在學習中走過的每一步,感受一定會很多,讓我們一起交流交流吧!
、谧x一讀“交流平臺”中的提示。
、圻x擇感興趣的話題在組內交流。
、苋嘟涣。
三、日積月累
1.讀“日積月累”中的成語。
2.交流:
、倌阒滥膫成語的意思,說一說。
、谀悴欢膫成語的意思,提出來。
3.根據(jù)意思分類
再讀這些成語,你會發(fā)現(xiàn)其中有些成語的意思相近或反映了同一個內容,找找看。(例:第一行的四個成語都是關于“目標堅定、不懈努力”方面的,“集思廣益、群策群力”是關于團結協(xié)作方面的;“革故鼎新、標新立異”是關于創(chuàng)新的;“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是關于“掌握規(guī)律、化難為易”方面的等。)
4.選擇其中一兩個成語練習說話。
5.抄寫背誦
四、成語故事
1.自由閱讀成語故事《舍本逐末》,說一說這則成語的主要內容。
2.指導學生朗讀短文,交流讀后受到的啟示,說說“舍本逐末”的含義。
3.同桌交換閱讀搜集到的成語故事,說說成語的含義。
《回顧·拓展五》教案2
教學目標
1.積累語言,增強書面語言的表達能力,鼓勵學生在內容選擇、順序的安排語言的使用上,能與他人有點不同,有新意。
2.讓學生積累更多的名人名言,并領會其深刻的含義。
3.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
課前準備:
對本單元課文進行系統(tǒng)的小節(jié)。整理自己的讀書筆記。以便展示。
收集有關名人的名言警句。
教學重難點:會歸納總結本單元及本學期的寫作方法。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交流平臺
、闭勗拰耄和瑢W們,本單元我們學習了一組有關異域風情的文章,你一定增長了不少知識,請你根據(jù)課件提示的內容和同學們一起交流一下自己的收獲吧!
2.課件出示交流內容:
本組課文表達上的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最喜歡的課文是__________________,
因為我從中知道了_______________
我最喜歡的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
因為我從他身上_______________
我印象最深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為_____________
我還有很多收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今后努力的方向與打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由組合,分小組進行討論,并交流心得。
4.進行交流評價。
5.各小組進行補充。
6.交流完后辦一份異域風情手抄報(或剪貼報、黑板報)。
。鄄捎眯〗M合作、全班交流的方式,讓學生把自己的收獲進行發(fā)布,使學生的認知得以強化,思維得以發(fā)展。]
二、日積月累
1.自由讀名人名言。
*你若要重視自己的價值,就得給世界創(chuàng)造價值。歌德
*讓預言的號角奏鳴!哦西風啊,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雪萊
*果實的事業(yè)是尊重的,花的.事業(yè)是甜美的,但是讓我做葉的事業(yè)罷,葉是謙遜地專心地垂著綠蔭的。泰戈爾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不要憂郁,也不要憤慨!
不順心時暫且克制自己,
相信吧,快樂之日就會到來。普希金
2.介紹自己所了解的這幾個名人。
3.熟讀名人名言,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
4.交流自己對名言的理解。
。ǜ璧碌拿詮娬{奉獻的精神;雪萊的名言激勵人們用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面對生活、工作、事業(yè)上的困難,遇事不悲觀失望;泰戈爾的名言贊頌了無私奉獻的精神;普希金的名言鼓舞人們要樂觀向上,積極生活,心平氣和地坦然面對一切。)
5.比一比,看誰讀得有感情,看誰背得快。
6.你還讀過這幾位名人的哪些名言,讀給大家聽。
三、趣味語文
1.閱讀趣味語文,想想講了什么。
2.交流自己的理解(有趣之處在哪里)。
《手表廣告》言外之意是說這家鐘表公司的產品質量非常好;
《最短的科幻小說》給人留有無限的想象空間;
《交通告示》幽默風趣,富有人情味,提示司機注意交通安全──市區(qū)內限速30英里;超過60英里,要接受處罰;超過80英里,就會有安全隱患與生命危險。
3.朗讀比賽。
4.最后交流一下各自了解或搜集的趣味語文材料。
教師也可相機補充一些
《回顧·拓展五》教案3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目標:
1.對本單元的教學內容進行回顧與整理,并能就自己喜歡的段落入情入境地朗讀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2.通過誦讀,積累名言警句,初步了解名言警句的意思。
3.激發(fā)孩子們課外閱讀的興趣,積極開展課外閱讀。
教學重難點:
重點:
能入情入境地朗讀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難點:
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來表達自己對名言和詩句的理解,能用名人名言導行。
教學準備
1.高爾基的《童年》。
2.收集有關少年應該立志、好學、惜時、求索的名人名言等以供交流。
教學設計
一、交流平臺
。ㄒ唬┙涣鞲惺
1.同學們,最近幾天,我們學習了幾篇描寫童年的課文,這些課文深深地感染了我們。小林和小東也被哪些事感染了,并留下了深刻印象。請大家自由閱讀小林和小東的對話,看看他們交談的內容。你對哪些話有同感呢?
2.學生閱讀。
3.全班交流匯報,說說自己的獨特發(fā)現(xiàn)與體會。
4.你讀本單元課文,還有哪些發(fā)現(xiàn),哪些獨特的感受,說出來與大家分享。
5.教師小結:作者寫的都是生活中的真人真事,我們讀課文時,就要入情入景,讀出作者當時的感受,傳達出作者的真情實感。本單元的每篇課文都值得我們有感情的再讀一讀,請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練習有感情的朗讀。
。ǘ┙涣髯x書方法
1.說說我們應該怎樣讀好這樣的課文呢?
2.全班交流。
3.歸納讀書方法。
。ㄓ懈星榈乩首x首先要讀正確、讀通順;深入體驗作者的.思想感情;讀的時候腦海中要呈現(xiàn)出課文描寫的場景;把自己融入故事情境中,或者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把自己的真實感受讀出來。)
二、日積月累
1.讀“日積月累”,讀準確,通順。
2.自由誦讀,初步理解句子含義。
3.指名讀,注意朗讀的節(jié)奏、韻律。
4.交流句子含義。第一句:君子處世,就應該像天一樣,自我力求進步,永不止息。第二句:不一定年齡大的人才有理想,一個沒有遠大的志向的人,即便是活到很大的歲數(shù)也是虛度光陰。第三句:不要虛擲光陰,否則到老的時候,后悔也無濟于事。第四句:時間是過得很快的,一轉眼就告別少年時光了,但要掌握一門學問卻是很難的,所以請珍惜時間,不要浪費光陰。第五句:追尋真理的道路是很漫長的,我將不斷地追尋、探索。第六句:不積累半步一步行程,就無法到達千里遠的地方;不匯集涓細的水流,就無法形成江河大海。
5.指名背誦,要求讀出感情。
6.從這些句子中你受到什么啟示,你會在怎樣的情況下使用這些話語,為什么?
7.練習背誦。
8.外收集有關勵志、勸學的名言警句。
。劢虒W時,著重指導學生練習多層次朗讀,在熟讀的基礎上練習背誦。對句子意思的理解,不做過多的要求,對學生提出的疑問,可簡要給予解釋。]
三、課外書屋
1.引入:給學生介紹高爾基和他的自傳體小說──《童年》,有聽說過這本書嗎?
2.請學生談談對《童年》這本書你都了解了些什么?你還知道什么?
。ń榻B《童年》的內容簡介以及其他與之相關兩部作品──《在人間》與《我的大學》。大致了解高爾基其人其事,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3.師生根據(jù)自己已有的閱讀經驗推薦其他名人、偉人傳記,并介紹其主要內容,將書目板書于黑板上,供學生閱讀時參考。
4.學生討論如何開展讀書交流活動。
5.教師小結。
內容概括:這篇介紹了關于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回顧·拓展二教學設計二,五下回顧拓展二,希望對你有幫助!
《回顧·拓展五》教案4
學習目標
回顧本組課文內容,引導學生用心體會課文作者是怎樣用具體的景物或事情表達思鄉(xiāng)之情的.
拓展學生視野,引領學生積累有關抒發(fā)思鄉(xiāng)之情的詩文、佳句、激發(fā)學生熱愛家鄉(xiāng)之情.
教學過程
談話導入,明確內容
“望著云彩,思念故鄉(xiāng).思念故鄉(xiāng),望著云彩”這詩句表達了一種什么情感?
這思鄉(xiāng)情是人世間一種美好的情感,本組課文表達的都是思鄉(xiāng)之情.通過課文的學習,我們收獲了什么呢?讓我們共同走進.(板書課題:回顧?拓展),賞讀片段.感悟鄉(xiāng)情
讀著一篇篇思鄉(xiāng)的課文,一些感人的描寫深深地印在了我們的腦海里,下面這些內容還記得嗎?出示相關語句.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我很小的時候,外祖父常常抱著我,坐在梨花木大交椅上,一遍又一遍地教我讀唐詩宋詞.每當讀到‘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之類的.句子,常會有一顆兩顆冰涼的淚珠落在我的腮邊、手背.”
“夏天,涼爽的清風從南窗里吹進來,太舒服了!更美的是,我由東窗可以望到那條小溪和小橋,還有那幾株依依多情的楊柳.”
這些語句出自哪些課文?從這些描寫中我們感受到了什么?(詩人觸景生情;通過寫具體的事表達外祖父的思鄉(xiāng)之情;通過寫景物抒發(fā)懷念故鄉(xiāng)之情.)
過渡:課文中這樣的描寫還有哪些呢?本組的幾篇課文是通過哪些人、事、景、物來表達思鄉(xiāng)之情的?
互相交流,各抒己見
回顧課文內容,找出作者或寫事或寫景表達思鄉(xiāng)之情的內容讀一讀,邊讀邊批注.
你找到了哪些這樣的描寫?小組里互相交流,暢所欲言.
全班交流.小組派代表發(fā)言.
a.課文中通過描寫具體的事物表達思鄉(xiāng)之情的語句.
b.課文中通過寫景表達思鄉(xiāng)之情的語句.
小結:表達思鄉(xiāng)之情不是空泛地抒情,應通過描寫具體的事物或景物來體現(xiàn).作家的作品是這樣,我們的習作也要這樣.
平時我們的習作是怎樣表達感情的?(結合本次習作中的典型例子進行交流.)
詩文鏈接,內化積累
回顧課文的學習,通過充分交流,我們收獲了很多,不僅明白了抒情要用具體的事物或景物來表達,還積累了不少感人的片段.誰能背誦一兩段?
表達思鄉(xiāng)情的詩文還有很多很多,讀一讀下面的詩句(日積月累中的),你能把它們印在腦海里嗎?練習背誦.(個人背,同桌背.)
你還讀到過這樣的詩文嗎?能向同學們介紹介紹嗎?(指名讀背.)
趣味語文.激發(fā)興趣
學生自讀“推敲的來歷”一文,不認識的字.
同桌互讀,糾正字音;小組互問,解決不懂的問題.
全班交流對“推敲”的理解,以及在生活中對語言文字進行推敲的實例.
《回顧·拓展五》教案5
教學目的
1、對本單元的教學內容進行回顧與整理。
2、積累名言警句。
3、激發(fā)孩子們課外閱讀的興趣,積極開展課外閱讀。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交流平臺
1、學生自由閱讀小林和小東的對話,弄清他們交談的內容。你對哪些話有同感呢?
在四人小組內,結合本單元的課文例子來討論。
2、學生匯報:略。
3、教師引導學生說自己的獨特發(fā)現(xiàn)與體會。師:你讀本單元課文,還有哪些發(fā)現(xiàn),哪些獨特的感受,說出來與大家分享。
4、生再交流。師生共同評議。
5、教師小結:
作者寫的都是生活中的真人真事,我們讀課文時,就要入情入景,讀出作者當時的感受,傳達出作者的真情實感。本單元的每篇課文都值得我們有感情的再讀一讀,請同學們選者自己喜歡的`段落,練習有感情的朗讀。
二、日積月累
1、自由朗讀句子:
讀通順、流暢。
2、指名朗讀、齊讀。
3、比賽:
看誰在最短的時間里,背的句子多。交流評比。
4、談理解:
學生自由讀背后,對句子會有體會,教師引導學生談對句子的理解。教師適當評價,不要講得太多,學生有疑則答。在各小組交流基礎上,全班交流,弄懂大致意思即可。
5、生交流:
我在哪里見過這些詞句?我曾經用過這些詞句嗎?
師生集體評議。
6、誦讀練習:
這些句子能背了,能誦嗎?引導學生誦讀。
7、課外要求:
課外看看這些名句出自哪篇文章,找來讀一讀。如“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出自《滿江紅》,課外讀一讀《滿江紅》全文。
三、課外書屋
1、教師誦讀,激情引入:
教師深情地朗讀蘇聯(lián)作家高爾基的小說《童年》的片段,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2、師:剛才的文章怎樣?知道是誰寫的嗎?
待學生回答,教師點明:
這是蘇聯(lián)作家高爾基的著名小說《童年》。教師出示課前準備的《童年》這本書。大家有興趣讀嗎?本周,我們將開展一個讀書交流活動,主要就圍繞這部書來進行,現(xiàn)在我們就分頭準備吧!
3、我們先集中看看這部書的精彩片段吧!老師用課件呈現(xiàn)《童年》的四~五則精彩片段。
4、學生分組討論,如何開展讀書交流活動。
5、待學生分頭讀書后,組織開展讀書交流評比活動。注意引導學生從多方面去交流收獲與體會。如果學生沒有這本書,交流其它反映童年生活的書籍也可以。
《回顧·拓展五》教案6
學習目標
1.回顧從本組課文中學到的描寫人物的方法。
2.積累一批描寫人物肖像、語言、動作的成語。
3.了解成語入木三分的來源和含義。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交流平臺)
一、交流話題1
1.本組課文刻畫了一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這些人物形象,有古代的,有現(xiàn)代的;有中國的,有外國的;有正面的,有反面的。大家一起來把這些人物的名字回憶一下。
2.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3.這么多的人物哪一個給你的印象最深?
4.學生自由說。
5.這個人為什么會給你留下這么深的印象?
6.學生自由回答,教師引導學生發(fā)散思維,從人物的性格、外貌等多角度說。
7.教師小結:剛才同學們暢所欲言,從人物的性格、外貌、品質等多角度說出了他們給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下面我們把對某個人印象深刻的同學集中在一組,讓你們對這個人進行深入的討論。
8.組成小組。
9.明確小組討論的要求:
。1)各小組推薦一名小組長,組織討論,匯總大家的意見,最后參與班級交流。
。2)小組成員要緊扣一個人,交流各自印象深刻的原因。
。3)小組成員的回答要爭取能讓自己印象深刻的某個人給其他組成員也留下深刻印象。
10.小組討論
11.全班交流。
12.話題小結。
二、交流話題2
1.本組課文運用了多種方法刻畫人物。如,鳳辣子初見林黛玉,作者通過對王熙鳳語言、外貌、動作的描寫,把王熙鳳的性格特點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了出來。
2.你在描寫人物的方法上有什么心得?請結合具體的課文實例說一說。
3.按人物的語言、外貌、神態(tài)、動作描寫進行分類交流。
4.這次習作你是怎樣學習課文中寫人的方法,表現(xiàn)人物特點的?
5.小組交流,要求組員結合自己的`作文實例說一說。小組推薦最佳組員參與班級交流。
6.全班交流,要求全班同學說說他們作文中方法運用的成功之處。
7.請同學們將自己運用寫人方法寫得最成功的一段話并附上自己的體會,交至語文課代表,語文課代表將這些語段分類,編成小報,在全班進行傳閱交流。
第二課時(日積月累和成語故事)
一、導入新課
本單元課文運用了很多的方法刻畫人物,如語言、外貌、動作、神態(tài)的描寫,通過這些描寫使人物形象更鮮明,更生動。這一課我們將積累一些關于這方面的成語。
二、情境積累
1.出示成語,正確朗讀
2.積累第一組成語
。1)大家知道這一組成語是描寫人物什么的?(外貌)
。2)教師給大家?guī)讉人名,試著用線與這些成語連連看。
黑旋風李逵 文質彬彬
拳王泰森 儀表堂堂
班級自選人名 虎背熊腰
班級自選人名 身強力壯
。3)預計中的課堂生成:學生可能對于文質彬彬與儀表堂堂這兩個成語所找的對象不同,我們引導學生體會文質彬彬主要是形象人文雅有禮貌,與外貌好不好看關系不大,而儀表堂堂則是形象人的外表好看。
。4)由這四個成語,你還想到了哪些人?
。5)你還知道哪些描寫人物外貌的成語?
3.積累第二組成語
。1)大家知道這一組成語是描寫人物什么的?(神態(tài))
(2)小組成員根據(jù)這四個成語表演。
。3)小組推薦最好的成員上臺表演,讓同學們根據(jù)他的表現(xiàn)說成語。
(4)你還知道哪些描寫人物神態(tài)的成語?
4.積累第三組成語
。1)請學生上臺表演點頭哈腰這個成語。要求分別表演健步如飛、活蹦亂跳、大搖大擺。
(2)你還知道哪些描寫人物動作的成語?
5.積累第四組成語
(1)大家知道這一組成語是描寫人物什么的?(語言)
(2)大家根據(jù)下面幾段話的提示填上這兩組成語,每個成語只允許用一次。
A.××(班級人名)在學校說話總是低聲細語的。
B.王老師對我們真是和藹可親,當我們犯了錯誤時,她總是語重心長地給我們講道理,他講得娓娓動聽,大家都聽得心悅誠服。
C.這個罪犯真狡猾,面對警察的提問,他巧言如簧,總是東拉西扯,將一些題外話說得滔滔不絕,當警察將一些證據(jù)放在他的面前時,他開始變得支支吾吾,在警察的一再追問下,罪犯張口結舌,只得交待了作案的全過程。
。3)你還知道哪些描寫人物語言的成語?
三、小結過渡
剛才我們積累了許多描寫人物語言、外貌、動作、神態(tài)的成語,大家還說了不少,如果同學們能將這些成語在平時運用到作文或平時的交流中,那一定會錦上添花。接下來,我們再來學習一人成語故事──入木三分。
四、學習成語故事
1.自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流利,把不理解的地方畫出來。
2.交流不理解的內容。對《書斷》、張芝等書法知識要作必要的講解。
3.課文第幾段是講入木三分這個故事的?(第二段)
4.再讀第二段,用自己的語言,通過對人物的神態(tài)、動作、外貌等刻畫描寫,將這個故事講得更生動更具體。
5.學生小組形式練習。
6.推薦代表在全班講故事。
7.王羲之寫字為什么能入木三分?(勤學苦練)
8.他是怎樣勤學苦練的?課文第幾小節(jié)介紹?(第一節(jié))
9.讀一讀這一小節(jié),你有什么體會?
10.齊讀最后一小節(jié),用入木三分說一句話。
《回顧·拓展五》教案7
學習目標
1、回顧本單元所學課文,交流對魯迅的認識。
2、交流體會本組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總結體會這類句子的方法。
3、積累魯迅的名言。
4、通過閱讀“魯迅巧對先生”的故事,感受魯迅的敏捷才思。
教學過程
交流平臺
1、談談心目中的魯迅
。1)學了本單元的課文,我們被魯迅先生的才學和人格魅力所折服,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談談自身心目中的魯迅。
(2)提出要求:可以就課文來談,可以結合課外學習的收獲來談;可以講同魯迅有關的'人和事,也可以說說讀魯迅作品的體會。
(3)小組討論,合作學習。
。4)匯報交流,師生評議。
。5)教師小結。閱讀了魯迅先生的文章,認識了魯迅這位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希望同學們能從他的身上汲取力量,逾越自我。
2、交流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
(1)同學讀教材中的內容,談理解。
師:含義深刻的句子外表是一層意思,卻暗含著更深的意義。那么本組課文中有哪些類似的句子,我們都是用什么方法去理解這些句子的?
。2)同學找句子,交流體會方法。
。3)教師歸納總結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方法:
聯(lián)系上下文。
聯(lián)系生活實際。
結合時代背景。
展開豐富聯(lián)想。
……
師:希望同學們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繼續(xù)運用我們總結的這些體會句子的方法去學習課文,一定會有更多的收獲。
日積月累
?過渡:魯迅先生的文章無疑是人類文化寶庫中的一筆財富,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細細品讀魯迅先生文章中的膾炙人口、發(fā)人深省的名言警句。
1、同學自讀。指名讀。
2、理解重點詞語:
千夫:眾多的人。
孺子:小小朋友。
無端:沒有來由地;無緣無故地。
空耗:白白地消耗。
無異:沒有不同;等同。
3、有感情地朗讀、背誦。
課外再搜集一些魯迅先生的名言。
趣味語文
1、過渡:魯迅先生的童年發(fā)生過許多故事,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讀一個魯迅巧對先生的故事。
2、同學自讀。指名讀。
3、周樟壽的對子妙在哪里?他為什么對得好?
4、文人巧對對聯(lián)的故事還有很多,課后搜集此類故事,與同學們交流。
《回顧·拓展五》教案8
一、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圍繞語言藝術這個專題,交流讀了那些具有藝術魅力語言后的感受與體會。比如,語言的精練簡潔,語言的幽默詼諧,語言的生動得體。
2、引導學生讀書后要樂于和善于跟別人交流,在交流中達到互相啟發(fā)、相互學習的目的。
3、引導學生交流對劇本和相聲這兩種藝術形式的認識和了解。
4、讓學生積累形式不同的對聯(lián),感受中華語言文字的優(yōu)美。
5、啟發(fā)學生采用多種形式展示學習成果,激發(fā)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的興趣,拓寬學生學習語文的渠道。
二、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圍繞語言藝術這個專題,交流在讀了那些具有藝術魅力語言后的感受與體會。
三、課前準備。
學生搜集喜歡的對聯(lián)。
四、教學難點。
啟發(fā)學生采用多種形式展示學習成果。
五、教學過程。
。ㄒ唬┙涣髌脚_。
1、結合本單元內容,自由交流。
。1)請兩名學生分角色朗讀小林和小東的對話。
(2)聽了這段對話,你想說些什么?暢所欲言,說出自己的感受。
。3)全班自由交流。
2、展開話題、深入交流。
。1)師:小林和小東學了本組課文有這么多收獲,老師相信在座同學的收獲肯定也不少,那就把你們的收獲說出來讓大家一起分享。
。2)根據(jù)學生交流的話題,教師相機引導,使話題展開;并就大家都感興趣的話題,引導學生深入交流。
。3)鼓勵學生把課內和課外的`閱讀有機地結合起來,而不是僅僅拘泥于幾篇課文。
(二)日積月累。
1、學生自由讀對聯(lián)。
2、把你喜歡的對聯(lián)讀給同桌聽,并說出喜歡的理由。
3、齊讀對聯(lián),然后全班交流你的發(fā)現(xiàn)。(簡要說說特征)
4、鼓勵學生背誦喜歡的對聯(lián)。
5、交流課前搜集的對聯(lián)。
6、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課后練習寫對聯(lián)。
。ㄈ┱故九_。
1、學生課前準備相關展示。
2、小組交流。讓學生在小組內表演,組員給予意見。
3、全班交流。小組推薦組員上臺展示。
4、評價:讓學生選出自己心目中喜歡的節(jié)目,并說說原因。
《回顧·拓展五》教案9
一、交流平臺
1、師談話導入。
師:在本組課文的學習中,有不少描寫人物外貌、動作和語言的語句,誰想說給大家聽聽?
2、體會范例。首先出示“交流平臺”中的例句,各自讀一讀,說說這些語句好在哪里,然后全班交流。
3、遷移練習。
師:請大家自己找一找本冊課文中還有哪些這樣的句子,可以包括描寫人物心理活動的語句,體會好在什么地方生自由回答。學生在輕松的談話中漸入主題。
4、拓展練習
在自身的習作或讀過的課外書中,找一找描寫人物外貌、動作、語言和心理活動的`語句,和同桌交流交流
二、日積月累
1、各自讀一讀,想一想這些詩句的意思。
2、小組內互相說說這些詩句的意思。鼓勵學生大膽說。
3、運用自身喜歡的方式讀、背詩句。可以默讀、默背,可以是大聲讀
背,可以是同桌互讀互背等。學生自由的找。并在小組內交流運用小組討論輕松解決詩句的意思。
4、拓展。你還能背誦哪些富有哲理的詩句。
課外書屋
1、看漫畫,說說漫畫的內容。
2、說漫畫,體會父子的形象。重點討論父子的外貌、性格等讓學生多說拓展可以更加豐富學生的大腦。
3、拓展漫畫。向大家介紹你從漫畫集《父與子》里讀到的其他漫畫,一邊說,一邊向大家展示漫畫內容。或者向大家介紹其他你感興趣的漫畫內容。
4、課后延伸,。利用課后的時間閱讀自身感興趣的漫畫。學生隨意說即可,不需加以限制。把說話的權利交給學生。
《回顧·拓展五》教案10
學習目標
1.通過回顧、交流學習本組課文后的收獲,引導同學體會讀書的樂趣,并學習一些讀書的方法.
2.讀背古詩句,積累古詩句,品味讀書的好處及方法.
課前準備
查找有關介紹讀書方法的.資料.
教學過程
回顧“詞語盤點”
1.同學自讀“詞語盤點”中的詞語.
2.組織記憶競賽、謄寫競賽,引導同學積累本組所學詞語.
交流平臺
1.圍繞教材中提示的不同角度,小組內交流本組語文學習的收獲和體會.
2.全班交流、展示.引導同學口頭交流這段時間課外閱讀的收獲、綜合性學習的收獲:所了解的新的讀書方法等,再把文字或其他形式的學習效果加以展示.
日積月累
1.激情導人.
俺們中華民族是禮儀之邦,素以樂學好讀為高尚美德,古代許多賢人學士寫了許多這方面的警句,激勵俺們做個熱愛讀書的人.
2.出示日積月累中的句子.
a.同學自由誦讀,注意讀準字音.
b.嘗試理解:同學交流對這些名言警句的大致理解.
3.背誦名言.
4.交流其他有關讀書的名言同學收集的以及老師推薦的,拓展積累.同學讀一讀、說一說、背一背.
書籍是全人類的營養(yǎng)品.——(英)莎士比亞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蘇聯(lián))高爾基
一本新書像一艘船,帶領俺們從狹隘的地方,駛向生活無限廣闊的海洋.——(瑞士)凱勒
至樂無如讀書.——鄭勝利
藏書不難,能看為難;看書不難,能讀為難;讀書不難,能用為難;用書不難,能記為難.——張潮
5.鼓勵同學課后將自身喜歡的讀書名言制作成書簽.
《回顧·拓展五》教案11
學習目標:
1.回顧本單元所學內容,交流感受(談談如何在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中培養(yǎng)科學)。
2.交流小學六年來的學習收獲。
3.積累成語,能理解并正確運用成語。
4.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課內閱讀向課外閱讀延伸,交流讀書樂趣和學到的方法。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交流平臺
(一)交流本單元課文內容及課外學習的感受
1.學生小組交流:
2.全班交流。
。ǘ┞(lián)系實際,談談如何在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中培養(yǎng)科學。
。ㄈ┙涣餍W六年來的.學習收獲。
二、日積月累
1.借助手頭學習資料,提早預習,理解成語大意。
2.自由誦讀,初步理解成語意思,有不理解的可與小組同學合作探討。
3.指名朗讀。
4.交流成語意思。
5.練習背誦。
6.交流課外收集成語。
7.齊讀日積月累中的成語,并默記心頭。
三、成語故事
1.談話導入。
2.交流從課內學到的閱讀方法。
3.運用已有的閱讀方法自學成語故事《舍本求末》。
4.交流讀后感受。
5.教師,并推薦課外成語故事。
《回顧·拓展五》教案12
交流平臺
結合本單元的專題學習內容,就課內和課外的學習與活動進行交流,讓學生在交流中進行思維的碰撞,受到方法的啟示。在交流和對比中,初步學習理性地分析總結自己的學習,并進行改進。
教師可組織學生按課內學習和課外綜合性學習兩個方面進行回顧和總結。先在小組內,就課文學習,語言積累,寫字,口語交際能力和習作能力,結合課內學習交流自己的體會和提高;然后就課外的綜合性學習,交流對讀書樂趣的體會和學到的讀書方法。還可以在小組內提出自己覺得欠缺的地方,請大家?guī)椭W詈,教師再引導全班交流,共同回顧?/p>
日積月累
。1)教學建議。
這次“日積月累”安排的是一些古代關于讀書的名句,展現(xiàn)了古人關于讀書的體驗和方法。這些句子千百年來歷久不衰,一直被人們傳誦著,作為勸學的名句引用著,激勵過一代又一代人。
在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背誦,還可以談談各自對這些句子的理解,結合自己的體驗或在綜合性學習中了解到的他人的讀書例子來談體會。如果學生在綜合性學習中還搜集了其他關于讀書的名言,也可以和大家一起交流,共同欣賞,使所有人得到激勵。還可以建議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實際選擇一句,當作座佑銘;蛘邷蕚湟粋名言摘抄本,分類摘記一些自己喜歡的名言警句,參加展覽。
(2)相關鏈接。
一日無書,百事荒蕪:讀書要持之以恒,一日不可間斷。這是《三國志》的作者陳壽的名言。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大量閱讀,寫作時就會如有神助。這是唐代大詩人杜甫《奉贈韋左丞二十二韻》中盡人皆知的名句,點明了閱讀積累與寫作傾吐間的關系,只有“厚積”才能“薄發(fā)”。
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yī)愚:這是漢劉向的名句。是對會讀書重要性的比喻說法。
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意思是在少年時不知道發(fā)憤苦讀,等老了后悔再想要讀書就遲了,應該珍惜時光。這是唐代書畫家顏真卿《勸學》詩中的名句。原詩為“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謂,叫做。讀書要精神專一,全神貫注口惟心誦,才能有所得。引自朱熹的《訓學齋規(guī)》,原文為“讀書有三到,謂心到、口到、眼到。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敝祆涫悄纤螘r期理學大家,又是著名的教育家。他一生大部分時間都在讀書和教書,提出過許多精辟的見解,對于今人,仍有啟示和借鑒的作用。
展示臺
這次展示、交流的主要是學生綜合性學習的活動成果,學生可以用多種方式進行展示,匯報自己這一階段來的`學習收獲。
教材中提供了三個角度的展示建議,分別是成立讀書興趣小組,開展讀書討論活動;課外做閱讀記錄卡;在班里建立圖書角,給圖書歸類,并制定借閱規(guī)則。教師根據(jù)口語交際和習作中的了解,根據(jù)學生的綜合性學習情況,允許學生有更多的形式,如展示讀書筆記、自己的藏書目錄等,更充分地展示學習的成果。
閱讀記錄卡或讀書筆記的展示可利用自習或課余時間進行,由小組長組織同學自由參觀、閱讀、評比。并對自己欣賞的作品進行投票或寫出評語。對組成的興趣小組,教師可參與他們的討論活動,幫助制定活動計劃,確保讀書小組能夠定期開展讀書活動。班里建立的圖書角,可由同學推選圖書管理員,按借閱制度使圖書角被充分利用起來。
總之,不要為了活動而活動,而要通過展示使讀書活動真正開展起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在班級形成人人愛讀書的風氣,逐步培養(yǎng)每個學生的讀書習慣。
《回顧·拓展五》教案13
學習目標
1.通過交流平臺,引導學生進行方法的小結,培養(yǎng)學生搜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
2.積累詞匯,豐富語言的同時,加深學生對愛國主義思想的感悟。
教學過程
一、交流平臺
1.讀題,了解要求。
2.討論:通過閱讀課文和搜集資料,你對舊中國所受的屈辱和新中國取得的成就有哪些了解?
獨立準備;分組交流。
3.交流:在資料的.搜集和運用方面,你有哪些新的收獲?
引導學生從搜集、處理、運用等方面進行小結,注意點撥:
⑴資料分類的方法:主題分類法──根據(jù)每個單元不同的主題對資料進行分類;項目分類法──本單元“勿忘國恥”可分“列強欺辱”“中華兒女抗爭”等。
⑵學會建立自己的資料目錄。
⑶養(yǎng)成定期整理資料的習慣。
⑷從多種渠道獲取資料。
二、日積月累
1.自讀成語,讀準字音,了解這些成語的共同點。
2.同桌對讀,分組比賽,熟讀成誦。
3.任選一個成語為同學做講解。
4.勾畫出講解后仍不懂的成語,查詞典解決(家庭作業(yè))。
5.拓展:嘗試說同類的其他成語。
三、展示臺
1.學習本組課文,你有什么收獲?
學生暢談收獲,引導歸納出需要展示的項目。
以下活動可結合班隊會活動在平時進行:訪問老紅軍、抗日老戰(zhàn)士;參觀烈士陵園等。
2.根據(jù)學生具體的準備情況,課堂上可進行以下活動:
抗戰(zhàn)英雄故事會、手抄報評比等。
3.評選活動:
評選各項活動的能手;評出最有創(chuàng)意的活動小組;評出最佳作品,如手抄報。
《回顧·拓展五》教案14
學習目標
1。學習讀后感的寫作方法,寫一篇讀后感。
2。通過習作和口語交際,增強學生的民族意識,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感。
3。進一步提高學生搜集和運用資料的能力。
課前準備
整理本組學習過程中收集的資料,閱讀一兩篇課外讀物。
第一、二課時 習作
談話導入
同學們,通過本單元的學習,我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民族的恥辱歷史、侵略者們的殘虐暴行、人民的沉重苦難、烈士們的光輝事跡,把一幕幕鮮活的、觸動人心的中國近代史展現(xiàn)在我們的面前。我想同學們和我一樣,很想把讀書后的感受寫下來,是這樣吧?
明確要求
請同學們默讀習作提示,看看有哪些要求。
出示要求:讀懂文章內容;寫出讀后感受;引用相關資料。
讀悟寫作方法
轉自由讀例文《圓明園的毀滅》,用不同符號畫出哪些是課文中的內容,哪些是作者的感受,哪些是作者引用的相關課外資料?
小組交流,總結讀后感應怎樣寫。(使學生體會到,寫讀后感要先寫所讀文章的主要內容,然后重點寫自己對文章中一兩方面內容的感受,還可以結合其他相關資料進行思想表達。)
自由寫作
請同學們就本單元所讀的課文或課外讀的.文章寫一篇讀后感。
評議修改
讀一讀自己寫的習作,把自己認為寫得好的地方標出來。
在小組內互讀,小組推出兩篇習作在全班展示。
全班評議,提出修改意見。
結合評議,自己修改作文。
第三課時 交流平臺口語交際
圖像導入
請同學們先看一段錄像,從錄像中你知道了什么?(激發(fā)學生的演講熱情。)
提出要求
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演講比賽,你們能說說演講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嗎?
是的,演講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圍繞一個主題
抓準幾個方面
列舉有力事例
組織通順語言
表達有聲有色
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以“不忘國恥,振興中華”為主題,展開一場演講比賽好嗎?
自主準備
請同學們根據(jù)課前收集的資料,想一想你對近代中國所受的屈辱有了哪些了解?
你認為要振興中華應從哪做起?列一個簡單提綱。自己先試著說一說。
組內交流
在小組內交流、試講,并提出改善意見。小組推選一個代表參加班組比賽。
演講比賽
全班評選演講優(yōu)勝隊。
第四課時 詞語盤點日積月累展示臺
詞語盤點
學生自讀。
出示投影,看拼音寫詞語。
同桌互查。
自選三個成語造句,寫在練習本上。
日積月累
小組內互讀詞語,注意把字音讀準確。
請同學們說一說每個詞語所表達的意思,并選幾個說句子。
展示臺
辦一期“不忘國恥,振興中華”的中隊報刊,將同學們寫的讀后感、演講稿、收集的歷史資料(文稿、圖片)展示出來。
《回顧·拓展五》教案15
教學目的
1.結合本單元“走進祖國西部”的專題學習,交流課內外的學習與活動,在交流中積累學習方法并理性的分析總結自己的學習方法,不斷進行改進。
2.引導學生交流在課內外學習中的真實感受,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表自己對西部建設、發(fā)展的看法或者建議,激發(fā)學生努力學習、建設西部的豪情。
3.從課文中汲取寫法特點,在交流探討中提高習作水平。
4.引導學生就自己的某一點體會暢所欲言,學會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和見解,培養(yǎng)語言表達能力。
5.引導學生朗讀、背誦古詩詞,并能談談對詩詞的理解和體會。
教學重點:學會總結與回顧,并能理性的分析學習所得,不斷改進學習方法。
教學難點:從三個角度來展示交流綜合性學習的學習成果,在豐富的形式中交流、匯報。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準備
1.搜集有關西部情況介紹、發(fā)展狀況、西部建設等方面的圖片和文字資料。
2.閱讀并背誦古詩詞。
3.搜集與詩詞有關的趣味語文故事。
一、交流平臺
(一)內容回顧,資料交流。
1.教師用課件展示本組四篇課文內容,并配以旁白:在近兩個周的時間里,我們與蒙古族同胞共話夕陽,我們走進了古老蒼涼的雪域高原,觀賞了風沙漫卷的茫茫戈壁上頑強生存的白楊。駝鈴聲聲的絲綢之路,西部的旖旎風光還歷歷在目,西部建設者可歌可泣的故事還縈繞在我們腦際。
2.相信你們收集到的資料更多,能介紹給我們大家嗎?
3.學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圖文資料,并談談自己對西部的感受。(可以利用展示臺)
教師可從以下方面引導:
西部的過去、現(xiàn)在、未來
西部的建設與發(fā)展
西部的風土人情、歷史文化
西部的旅游與開發(fā)
西部的人的生存狀態(tài)、生活環(huán)境
西部的教育,西部孩子的學習與生活
……
。ǘ┗仨n文內容,揣摩寫作特點。
1.快速瀏覽課文《草原》和《白楊》,并思考這兩篇課文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
2.小組交流:
。1)把這兩篇課文中你最喜歡的.部分或者你認為寫得最美的句子推薦給大家,并說說原因。
。2)你認為這兩篇課文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請分別說一說。
。ㄈ纾簣雒婷鑼 人物對話的描寫
借物喻人(借贊揚白楊樹來贊揚西部建設者)
景色描寫中的靜態(tài)描寫與動態(tài)描寫 ……)
3.全班交流、點評。
。ㄈ⿻乘裕M情交流。
1.在學習中你一定還有其他的收獲,也可以同大家交流交流。
2.學生自由發(fā)言,交流自己在課內外學習和收集資料中的一些感受,談自己在學習上的收獲。
3.總結:西部大開發(fā)的號角已經吹響,在我們、你們、他們的共同努力下,西部必定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西部必將會迎來燦爛輝煌的明天!
二、日積月累
1.引導學生在反復朗誦的基礎上背誦這首詩,然后談談自己對詩句的理解。
2.請學生把課前收集的一些古詩同大家一起交流、欣賞,互相激勵和啟發(fā)。
3.建議學生有感情的背誦自己喜歡的古詩。
4.安排時間讓學生把喜歡的古詩或詩句摘抄到好詞佳句本上。
三、趣味語文
1.閱讀趣味語文故事,想想講了什么,故事的趣在何處?
2.交流:
。1)故事講了什么,它有趣在什么地方?
。2)讀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3.分組講講你課外收集到的趣味語文故事。然后把評出的最有趣的一個故事推薦給全班同學。
4.全班交流學生推薦的趣味語文故事。
5.師生共同推薦課前搜集的詩詞名篇。喜歡的學生可誦讀或者吟唱。
四、總結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徜徉在精彩的名篇佳作里,品讀著精妙的語言文字,感受著它們傳遞出來的情感,我們不禁流連往返。
西部,這片沃土,我們將會用更美的語言來贊美它,歌頌它!
【《回顧·拓展五》教案】相關文章:
《回顧拓展五》教案09-27
《回顧拓展五》教案15篇02-12
《回顧拓展四》的教案09-17
回顧·拓展二教案09-08
《回顧·拓展二》教案02-26
回顧拓展二的教案02-26
《回顧拓展一》教案03-01
《回顧拓展八》教案02-22
回顧拓展六教案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