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籃曲教案(精選21篇)
作為一名老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jù),有著重要的地位。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搖籃曲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搖籃曲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感受《搖籃曲》柔和寧靜的音樂氛圍。
2、嘗試用動作表達自己對音樂的理解。
3、體驗爸爸媽媽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給予的濃濃愛意。
4、感知樂曲的旋律、節(jié)奏、力度的變化。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錄音機、搖籃曲磁帶、娃娃(數(shù)量與幼兒人數(shù)相等)
活動過程:
1、音樂導入:
欣賞《搖籃曲》
1)(教師手抱娃娃,輕輕地拍)娃娃想睡覺了,怎么才能讓娃娃安安靜靜地快快睡覺?
2)(教師邊抱娃娃邊哼唱《搖籃曲》,哄娃娃睡覺)
3)你們看娃娃睡著了嗎?他聽到媽媽唱歌給他聽就安靜下來了;
4)我們小朋友來做我的寶寶,閉上眼睛,聽聽搖籃曲,說說你聽了有什么感覺?
5)告訴小朋友:你們小的時候爸爸媽媽也是這樣唱給他們聽的,搖 啊搖小朋友就慢慢長大了;
2、哄娃娃睡覺
1)引導幼兒抱起自己的娃娃 你的娃娃也想睡覺了,我們一起來唱《搖籃曲》,哄他們?nèi)胨?
2)放錄音,幼兒一起哄自己的寶寶入睡;
3)你的娃娃睡著了嗎?輕輕的,不要把娃娃吵醒,輕輕地把娃娃放到“床上”(放回玩具筐)
活動反思:
在欣賞《搖籃曲》時,他們不僅能用安靜柔和的嗓聲演唱,而且能用動作表示對娃娃的關心:有的幼兒做拍娃娃的動作;有的幼兒做搖搖籃的動作;還有的幼兒做輕撫娃娃的動作,體現(xiàn)了美好的情感。這種生活經(jīng)驗的自然整合,是活動順利開展的保障。積極豐富的情感是幼兒終身收益、也是他們當前非常需要滿足與發(fā)展的內(nèi)容之一。
搖籃曲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搖籃曲》是奧地利作曲家“歌曲之王”舒伯特的著名代表作之一。歌曲為帶再現(xiàn)的兩段體結構。第一樂段的兩個樂句末終止音外,基本相同。旋律以級進為主,節(jié)奏平穩(wěn)而有規(guī)律。歌曲充滿了溫馨,靜謐的氣氛。第二段開始時,出現(xiàn)了一個由附點四分音符構成的附點節(jié)奏∣x·x∣,突出了輕搖搖籃的感覺,加上裝飾音的運用與前面的音樂形成了一定對比,使歌曲洋溢出濃厚的母親對孩子無限慈愛的萬千柔情。第四樂句是第二樂句的完全重復,使歌曲的情感前后呼應,自始至終處于安詳柔美的意境之中。
教學目標:
1、了解舒伯特的藝術人生及在世界樂壇上取得的輝煌成就與貢獻。
2、用柔和、甜美、舒緩的歌聲及氣息連貫的方法深情地演唱歌曲。
3、感受《搖籃曲》的曲式結構、體裁形式、旋律風格。
教學重點:
能控制自己的聲音,地用柔和、甜美、舒緩的歌聲表現(xiàn)歌曲的情感。
教學難點:
唱好裝飾音、附點音符。
教學方法:
體驗法,交流法、聽唱法、對比法等。
教學思路:
本課教學是一節(jié)示范課教學,學生不是自己所教的,所以在課堂教學設計上以一首歌、一個故事、一位音樂家作為切入點。目的是提高課堂教學組織的實效性,同時增加課堂趣味性,調(diào)動每個孩子的學習積極性。中間穿插音樂的創(chuàng)作的小故事,使學生了解舒伯特是一位才華橫溢的音樂家。演唱歌曲時以表現(xiàn)歌曲的情感為主線,在聽、唱、看、比較中發(fā)展學生對歌曲中母愛的表現(xiàn)能力,知識技能學習與體驗歌曲的情感中,感受這首歌曲的藝術魅力。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二、情感鋪墊
師:愉快的40分鐘又開始了,老師精心準備了幾幅圖片我們一起來欣賞(課件1)。學生欣賞。
師:看了這些圖片,大家想一想都跟誰有關?你又有什么感受?學生談感受。
師:是的,這些圖片表達的就是一種親情和母愛。媽媽把愛給了我們,我們更要愛媽媽。
三、導入新課
教師:老師非常高興今天和大家一起來上這節(jié)音樂課,我們一起來學一首好聽的作品、聽一個好聽的故事、還有了解一位才華橫溢的音樂家,你們有興趣嗎?學生:有。
四、新歌教學
1、聆聽東北《搖籃曲》的片段。
教師:先請大家聽一首歌,聽后請大家說說歌曲的速度、情緒是什么樣的。(播放歌曲東北《搖籃曲》的片段)
學生:速度:緩慢的;情緒:優(yōu)美抒情的。
教師:這樣的音樂適合小寶寶入睡。(出示一張媽媽哄孩子入睡時的溫馨的圖片)大家平時有沒有的睡不著的時候呢?學生:有的。
教師:你用什么方法解決這個問題呢?學生:數(shù)綿羊、聽音樂。
教師:老師的方法就是聽音樂,聽舒緩的音樂,使繃緊的神經(jīng)得到放松,馬上就會進入夢想。像剛才老師給大家播放的這首我國東北《搖籃曲》就非常適合,今天我們就一起學習一首外國的《搖籃曲》,這首搖籃曲是由奧地利的'舒伯特創(chuàng)作的。聽后請大說說這首歌曲的速度、情緒是什么樣的?
學生:完整欣賞作品,聽后說出速度:緩慢的;情緒:優(yōu)美抒情的。
2、聆聽舒伯特的歌曲《搖籃曲》。
教師:歌曲的特點說與剛才我們聽的東北搖籃曲非常相似,我們再來聽一遍歌曲,聽聽歌曲唱了什么,找一找書上的歌詞與錄音中放的有沒有不同的地方。(再次播放歌曲課件,出示歌篇)
學生:再次聆聽作品,并找出與書上不同的歌詞。聽歌曲后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
3、學唱舒伯特的《搖籃曲》(階段目標:用甜美、柔和聲音以及連貫氣息演唱歌曲)。了解歌曲的結構(培養(yǎng)學生觀察力)。
教師:熟悉了作品的內(nèi)容,我們一起來聽聽歌曲有幾句?我來彈,大家聽(教師彈琴)。學生:判斷,一共有四句。教師:最后一句與哪句一樣?
學生:觀察歌譜后找到答案,與第二句一樣。教師:第二句與哪句相似?學生:與第一句相似。教師:哪句的節(jié)奏出現(xiàn)變化了?學生:第三句
教師:節(jié)奏比開始時顯得寬了還是緊了?學生:寬了。
教師:為什么有這種感覺?我們看到什么變化了?學生:節(jié)奏變化了。
教師:我們能唱一唱嗎?(指導學生唱這個地方)學生:唱這個小節(jié)2.23.21|。
教師:如果用符號來標記句子,為了清楚,人們就用a+a1+b+a1的形式來標記。
4、解決歌曲難點:裝飾音(運用比較法)。
教師:這句還有一個地方不太容易唱好聽,你們聽到范唱中是怎樣唱的嗎?學生:有個拐彎兒。
教師:如果我們不加拐彎兒,我相信大家都能唱準,我們一起來試試看。54325|(指導學生唱)。學生:唱不帶裝飾音的歌譜。
教師:現(xiàn)在我加上裝飾音來唱,大家感覺到什么?我唱兩種,大家聽,大家感覺哪種演唱更加突出了媽媽對孩子的愛?
學生:帶裝飾音的更能突出母愛的偉大、無私。
教師:你們能把這個小拐彎兒,唱得很準確嗎?我們來試一試。學生:唱加裝飾音的地方。
教師:這個地方唱會了,請大家完整唱歌譜。(伴奏)學生:聽琴完整唱歌譜。教師:這樣一首短小的歌曲,作曲家在創(chuàng)作時也分了段,大家在學習歌譜過程中,感覺歌曲可以分為幾段呢?學生:兩段。
教師:歌曲在創(chuàng)作上非常短小、精練,在眾多的搖籃曲中顯得格外突出,成為搖籃曲中的經(jīng)典。我想不僅是由于歌曲結構的規(guī)整,搖籃曲的特點鮮明,而且也因為歌曲中這種偉大的母愛。你們感覺是這樣嗎?還有補充的嗎?
5、完整唱第一段歌詞(運用連貫的氣息演唱歌曲)。
教師:我們先來唱歌曲第一段歌詞,看誰能唱得入情入境(伴奏)。學生:輕聲唱歌曲第一段歌詞。
教師:還可以,歌曲情緒是安靜的,優(yōu)美抒情的,我們在唱時注意歌曲的氣息要連貫些。(教師示范怎樣運用氣息演唱歌曲)
學生:坐姿、氣息調(diào)整,以更積極的狀態(tài)演唱。
6、自學歌曲第
二、三段歌詞(自主學習)。教師:我們想唱第二段和第三段歌詞嗎?學生:很想。
教師:我給大家些時間自己先唱一唱,等會兒我們再齊唱。學生:自主學習。
教師:大家基本沒有問題了,我想聽聽大家怎樣運用氣息支持來演唱歌曲(伴奏)。學生:演唱第
二、三段歌詞。
教師:媽媽對著睡在夢鄉(xiāng)的孩子,愿望世間一切美好的東西都給他(她),你們唱后還有什么想法?
學生:我感覺媽媽非常辛苦,希望寶寶快些睡著,媽媽好休息一下。教師:你體會的很深。
7、完整演唱歌曲(充滿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師:現(xiàn)在我們請大家再來完整的演唱歌曲,要求氣息支持、充滿感情的演唱學生:在教師的伴奏中進行演唱。
四、小結
師:是的,我們的媽媽真?zhèn)ゴ,為了我們能夠幸福的成長,她們可以無私的奉獻自己。當你夜晚熟睡時,是媽媽為你蓋好了踢開的棉被;當你發(fā)燒生病時,是媽媽徹夜未眠的守護著你。媽媽把愛給了我們,我們也要懷著感恩的心,用我們的實際行動努力學習,報答媽媽的養(yǎng)育之恩,孩子們努力吧!
搖籃曲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搖籃曲有叫催眠曲,是一種音樂體裁,搖籃曲的旋律平穩(wěn)、優(yōu)美。搖籃曲的音樂作品不僅形式多樣(聲樂作品、器樂作品),而且豐富。如有我國的土家族《搖籃曲》、勃拉姆斯《搖籃曲》……這些作品之所以能在世界上廣泛流傳,說明它有著充分的及吸引力。
教學目標:
一、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搖籃曲》的音樂特性。
二、認識《搖籃曲》,在對它的傾聽中培養(yǎng)學生熱愛母親、熱愛生活情感。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傾聽,了解《搖籃曲》的特性。
教學難點:
學生對《搖籃曲》的'認識,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情感、興趣及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
教具準備:
鋼琴、音像設備、歌詞(學生人手一份)
教學過程:
一、發(fā)聲練習
1)基本訓練
2)學生演唱《愉快的夢》導入
二、導入
我們學了這首歌曲,同學們唱了以后讓老師很滿意(已有感受),老師在教過這首歌曲后,感覺同學們唱得特別象一種音樂體裁,為了讓同學們了解更多的音樂知識,請同學們聽――勃拉姆斯《搖籃曲》
三、新授
。ㄒ唬┒嗍住稉u籃曲》器樂作品讓學生傾聽,感受它的美。
、賽蹱柼m搖籃曲
、趽u籃曲(福瑞)
③搖籃曲12 TIM S LULLABY
教師在過程中引導學生這些作品的表現(xiàn)手段。
(二)不同的聲樂作品《搖籃曲》的欣賞。
、偌s瑟蘭搖籃曲法國戈達德
、谌毡緭u籃曲廣島
③東北民歌搖籃曲
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作品形式的多樣性。
(三)學生根據(jù)聽賞,發(fā)表自己對《搖籃曲》這種音樂體裁的個人印象。
小結:搖籃曲這種音樂體裁讓我們感受到了它的魅力所在,它不僅有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特別是它那舒緩的旋律,讓我們愿意去聽,還可以讓我們在音樂中感受到了生活中的愛,以及美的存在。
四、讓學生在興趣中,帶著對《搖籃曲》新的感受有感情的演唱勃拉姆斯《搖籃曲》。
五、作業(yè)
。1)利用課余時間,采用多種方式搜集《搖籃曲》作品,在以后的課堂中呈現(xiàn)。
(2)學生創(chuàng)作自己的《搖籃曲》,給老師哼唱,老師愿意幫學生記歌譜讓學生收藏,讓他們享受成功的喜悅。
搖籃曲教案 篇4
一、教學目的:
通過傾聽音樂感受搖籃曲輕柔、緩慢的旋律,引導幼兒用語言說出搖籃曲的性質,并有興趣地用動作表現(xiàn)哄娃娃睡覺的情節(jié)。
二、教學準備:
創(chuàng)編一段舞蹈,音帶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復習歌曲:《小小的船》
教師語言:天黑了,整個大地變得靜悄悄的,月亮姑娘來唱歌了,星星來為他伴奏,他們的歌聲讓靜靜的夜顯得更美麗。聽——(師生合唱,引導幼兒看老師的`指揮手勢)
。ǘ┬蕾p搖籃曲
1、感受音樂的特點 教師語言:夜晚真美呀,就在這時不知從那戶人家的窗子里傳出了一段很好聽的音樂。(完整聽賞音樂) 提問:這段音樂好聽嗎?聽了這段音樂你想到了什么呢?
小結:聽了這段音樂你們想到了那么多的事,你們真是用心在聽。那你們怎么會想到這些事的呢? 這段音樂給我們的感覺是怎么樣的呢?(再次欣賞,講講感覺,教師哼唱加以肯定) 小結:你們說得真好,這段音樂給我門的感覺就是很柔和,很安靜的,緩慢的。
2、感受音樂的內(nèi)容 教師語言:其實音樂就像人說話,每一段音樂里都藏著一個優(yōu)美又動聽的故事,那么這段音樂里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呢?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起來看吧!(欣賞舞蹈和音樂) 提問:現(xiàn)在你們都知道這段音樂講了什么故事呢?你是怎么知道的?(結合動作理解:媽媽在哄寶寶睡覺,并開心安慰地跳起舞了)
小結:這段音樂講述了媽媽在哄自己心愛的寶寶睡覺,像這樣的曲子我們叫它《搖籃曲》。
3、幼兒表演音樂內(nèi)容 教師語言:在幼兒園里老師就是你們的媽媽,你們就是老師的好寶寶,天黑了媽媽要哄寶寶們睡覺了。 教師語言:媽媽哄你們睡覺心里怎么樣?你們想不想也來做一次小爸爸小媽媽哄自己的娃娃睡覺呢?(幼兒也來扮演媽媽爸爸哄娃娃睡覺) 難點:哄娃娃的動作可以引導幼兒變換動作。(幼兒個別示范 ) 表演得逼真(引導幼兒用動作體現(xiàn)對娃娃的寶貝)
4、結束語:小娃娃真的睡了,讓我們輕輕地把他放到小床上,我們也該休息了
搖籃曲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搖籃曲》是一首6/8拍的歌曲,旋律優(yōu)美動聽,歌詞溫暖親切,表現(xiàn)了爸爸、媽媽哄寶寶人睡的情景。歌詞內(nèi)容貼近幼兒的生活,以比喻的手法生動描述爸爸給寶寶帶來的安全感和媽媽給寶寶帶來的溫暖與甜蜜,讓幼兒在濃濃的愛意中充分感受和爸爸、媽媽在一起的美好。本次活動通過反復播放歌曲,引導幼兒欣賞、理解歌詞內(nèi)容,感受搖籃曲安靜、輕柔、優(yōu)美的旋律,體驗爸爸、媽媽對寶寶的用心呵護;
活動目標:
1、理解歌詞內(nèi)容,感受搖籃曲安靜、輕柔、優(yōu)美的曲風。
2、嘗試用語言、動作、表情表達自己對搖籃曲的感受。
3、能夠感受到爸爸、媽媽對寶寶的用心呵護。
活動準備:
1、布娃娃或毛絨動物若干(數(shù)量與幼兒人數(shù)相同),搖籃、被子1套。
2、《幼兒素質發(fā)展課程?音樂》CD,與《搖籃曲》歌詞內(nèi)容相關的圖片。
活動過程:
1、創(chuàng)設“哄寶寶睡覺”的游戲情境,播放搖籃曲,出示布娃娃、搖籃,導入活動。提問:平常誰哄你睡覺?他(她)是怎樣哄你睡覺的?
2、播放《搖籃曲》,請幼兒欣賞,感受歌曲安靜、輕柔的曲風。
。1)第1遍播放歌曲,引導幼兒了解搖籃曲的主要特點。
提問:這是什么時候唱的歌曲?(這是哄小寶寶睡覺時唱的搖籃曲。)你聽誰唱過搖籃曲?
(2)第2遍播放歌曲,引導幼兒感受搖籃曲輕柔、綿長的特點。
提問:聽了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覺?可以用什么動作哄寶寶睡覺?
。3)第3遍播放歌曲,結合圖片,引導幼兒初步了解歌詞內(nèi)容,感受爸爸、媽媽對寶寶的用心呵護。
提問:歌曲里唱了什么?爸爸、媽媽是怎樣哄寶寶睡覺的?寶寶進人甜甜的夢鄉(xiāng)是什么樣子?爸爸、媽媽哄你睡覺時,你的心情是怎樣的?
小結:爸爸給寶寶蓋上棉被,媽媽輕輕地搖著搖籃,哼著輕柔的搖籃曲。小小的搖籃像是大海里被微風吹拂著的小船,在柔柔的`海浪中搖啊搖。寶寶很快就進入了甜甜的夢鄉(xiāng)。
3、創(chuàng)設“哄寶寶睡覺”的游戲情境,鼓勵幼兒用動作、表情表現(xiàn)搖籃曲安靜、輕柔、優(yōu)美的特點。
。1)請幼兒懷抱娃娃,邊聽音樂邊哄娃娃睡覺。提問:聽著優(yōu)美的搖籃曲,你想怎樣哄寶寶睡覺?
。2)播放《搖籃曲》,請幼兒扮爸爸、媽媽,哄娃娃睡覺。
啟發(fā)幼兒嘗試用愛的眼神、真心的微笑、輕柔的動作表現(xiàn)爸爸、媽媽對小寶寶的愛。
搖籃曲教案 篇6
課程簡介:
孩子是在父母的呵護下成長的,爸爸媽媽都曾抱著孩子或守護在孩子床邊哼著搖籃曲,讓孩子在幸福的歌聲中甜甜地進入夢鄉(xiāng)?墒乾F(xiàn)在的孩子有幾個又知道幼時的自己是如此的幸福呢?有多少孩子又知道感激父母的疼愛呢?在此,我想通過欣賞不同的搖籃曲,讓學生體驗親情,分享親情藝術之美,懂得感謝父母養(yǎng)育之恩。在親情教育中學習音樂知識。
課程目標:
1.人文目標:感受情感、崇尚自然、感悟真情、熱愛生活。
2.能力目標:哼唱搖籃曲、用豎笛演奏搖籃曲,了解搖籃曲風格、感知其音樂要素。
3.情感目標:領略搖籃曲意境、體驗深深母愛、父愛,懂得感恩。感悟藝術真諦。
教學重點:
1.通過對歌曲的欣賞和展開的系列活動,讓學生體驗親情,分享親情藝術之美,懂得感謝父母養(yǎng)育之恩,激發(fā)同學們對“真、善、美”的追求。
2.體驗不同地域搖籃曲的音樂情緒,感知其音樂要素。
教學難點:
1.聲情并茂地哼唱、演奏搖籃曲。
2.搖籃曲情緒和風格的.把握。
課程資源:
中外若干首搖籃曲,課件,親情相片,豎笛,鋼琴
課程理念:
創(chuàng)設情境,在感受親情音樂是學習音樂知識。
課程實施:
一、講述親情,分享親情
展示幾個同學兒時的照片或和媽媽的合影(做成幻燈片),猜一猜他們是誰?并由照片的主人說說背后的故事。(背景音樂一直播放搖籃曲)
二、扮演親情,選擇音樂
1、給學生欣賞兩幅小寶寶入睡的畫。表現(xiàn)的是什么親情?
2、播放舒伯特搖籃曲和廖昌永的歌。請學生選擇
3、如果你是畫面中的媽媽,你想采用什么樣的音樂才貼切呢?為什么?
4、如果你是畫面中的小寶寶,你會喜歡哪一種音樂來幫助你入睡呢?為什么?
三、聽賞歌曲,品味親情
音樂是最能表現(xiàn)這種親情的藝術,有許多音樂家寫了很多歌
曲來表現(xiàn)這種親情,下面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幾首音樂作品。
1.舒伯特搖籃曲
2.勃拉姆斯搖曲
3.再聽,多多感受,情緒、力度、速度、旋律個有什么特點?
4.談感受,各抒己見,充分理解搖籃曲的風格特點。
5.引申。還有很多這種風格的音樂作品,聽聽東北搖籃曲、藏族搖籃曲,印度尼西亞搖籃曲等等。
特點: 安靜、溫馨、甜蜜
寧靜、安詳、幸福
四、歸納總結,表現(xiàn)音樂
1.搖籃曲,又稱催眠曲。原是母親在搖籃旁為使嬰兒安靜入睡而唱的歌曲,后來逐漸發(fā)展成為一種音樂體裁。搖籃曲的音樂形象一般都具有溫存、親切、安寧的氣氛。曲調(diào)平靜、徐緩、優(yōu)美,充滿母親對孩子未來的熱誠的祝福。伴奏中往往模仿?lián)u籃擺動的律動。搖籃曲既有聲樂作品,又有器樂作品。除了為人聲創(chuàng)作的搖籃曲外,還有為各種樂器演奏而作的搖籃曲。這種器樂搖籃曲在內(nèi)容和規(guī)模上都比聲樂搖籃曲有更多的發(fā)展。器樂搖籃曲不是限于催眠和描寫嬰兒入睡,而更多的是抒發(fā)內(nèi)心的思想感情,刻劃寧靜而富于詩意的精神境界。
2.音樂家小故事
舒伯特是一位多產(chǎn)的作曲家,他把許多歌曲送到出版商那 里去,又多又快,而每首歌曲卻只值兩毛錢。因此,雖然不朽的作品連連問世,舒伯特卻連溫飽問題也無法解決。一天,大作曲家舒伯特餓得昏頭昏腦,但他身無分文。他試著走進了維也納的一家飯館。進去后,他四處張望,希望能看見一個朋友,他的眼光無意中落到桌子卜的一張報紙上,那上面有一首小詩。他看了看后,在飯館里來回走了幾趟,為那首小詩譜上了樂曲,他把樂曲交給了飯館老板,換了一份土豆燒牛肉。三十年以后,巴黎的‘家商行將這份手稿以四萬法郎的高價售了出去,這就是后來有名的舒伯特《搖籃曲》。
3. 哼唱搖籃曲,我們聽了這么多搖籃曲,平時最熟悉的是哪一首?在鋼琴伴奏聲中,有感情地哼唱,音量適中,安詳寧靜地,有表現(xiàn)力
4. 豎笛演奏搖籃曲,吹奏我們最熟悉的這首搖籃曲,舒緩悠揚地
五,感恩的心
搖籃曲最能表現(xiàn)的是一種什么樣的情感?以“媽媽,我想對您說……”為例,說出最能代表你對媽媽情感的一句話。學生自由發(fā)言,抒發(fā)真情。(背景音樂搖籃曲)
搖籃曲教案 篇7
教學意圖:
幼兒園音樂欣賞教育活動改革所提出的一項重要原則,于是借助音樂活動《搖籃曲》。實現(xiàn)這一原則。讓幼兒更好地感受音樂,更好地表達對音樂的感覺;體會自己是活動的參與者、操縱者;感受音樂過程中所帶來的快樂及親子之情。運用幼兒已有的哄娃娃經(jīng)驗創(chuàng)設了“娃娃要睡覺”的情景,讓幼兒感受到輕柔、優(yōu)美的搖籃曲對娃娃的催眠作用,在反復欣賞搖籃曲的過程中,再創(chuàng)編出抱娃娃的不同動作;同時也使幼兒在哄娃娃、抱娃娃的過程中,體驗關愛他人的責任感,學會將關愛他人的情感遷移到各自的娃娃身上。了解自己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關愛和長輩的呵護、知道娃娃哭了、困了,媽媽有好多哄娃娃的方法——抱一抱、拍一拍、親一親等等。
教學目標:
1、讓幼兒在欣賞活動中感受搖籃曲的安靜、優(yōu)美,培養(yǎng)幼兒欣賞音樂的興趣和習慣。
2、學習表演歌曲,鼓勵幼兒創(chuàng)編抱娃娃的簡單動作。
3、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xiàn)出來。
4、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5、讓幼兒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表演、表現(xiàn)自己。
教學準備:
1、錄音磁帶、娃娃人手一個、小床一張。
2、設置一個娃娃睡在搖籃里的情景。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引導幼兒說出歌詞大意。
教學難點:
感受兩首樂曲的不同性質。
教學過程:
一、幼兒抱娃娃進活動室。
1、師:天黑了,星星眨著眼睛出來了,月亮也升上了天,娃娃也困了,寶寶,你們有什么辦法哄娃娃睡覺呀?
2、幼兒討論交流,請出個別幼兒來回答。
二、欣賞“搖籃曲”。
1、師:你們想的辦法真好呀,可是除了這些辦法以外,我們還可以給娃娃聽音樂哄她睡覺呢,你們聽..….
2、播放“搖籃曲”(第一遍),幼兒欣賞、感受。
3、師:我的娃娃聽著音樂睡著了,你們的娃娃睡著了嗎?(睡著了)那我們一起把娃娃放到搖籃里好嗎?
4、師小結:娃娃睡覺的時候聽的音樂輕輕的,柔柔的.,很好聽,這樣娃娃很快就能睡著了,這種音樂我們叫它“搖籃曲”。
5、再次欣賞(第二遍),我們來聽聽搖籃曲里唱了些什么?
6、師提問:你們聽到搖籃曲里唱了些什么?鼓勵幼兒跟著一起哼唱。幼兒學習完整演唱“搖籃曲”,引導幼兒用輕柔、優(yōu)美的歌聲演唱,表現(xiàn)“搖籃曲”的安靜、優(yōu)美。
三、表演“搖籃曲”。
1、師播放“娃娃哭聲”:哎呀!娃娃哭了,快把娃娃抱起來,我們一起哼著“搖籃曲”,搖著娃娃睡覺吧。
2、師:xxx的娃娃不哭了,我們來看看她是怎么抱娃娃睡覺的。請出不同的抱娃娃姿勢的幼兒來表演一下,鼓勵其他幼兒模仿他們的抱娃娃動作。
3、集體完整地表演“搖籃曲”,娃娃睡著后(即歌曲結束后)提示幼兒把娃娃輕輕地放到小床上,蓋好小被子,讓娃娃安睡!
四、復習歌曲“不要媽媽抱”。
師:你們的娃娃還小,需要別人抱。我們小班的朋友們已經(jīng)長大了,不要媽媽抱了對嗎?
1、復習演唱歌曲。老師和幼兒一起跟著音樂自己創(chuàng)編簡單的動作,邊唱邊做。
2、師:哦,我們小班的朋友們真的長大嘍!(活動結束。)
活動延伸:
幼兒每人抱一個娃娃,邊欣賞樂曲邊搖娃娃睡覺,風起了,會給娃娃蓋被子,體驗父母的辛苦。教學活動在舒緩、優(yōu)美的樂曲中結束。
教學反思:
幼兒沒有經(jīng)歷就沒有經(jīng)驗?梢娚钜延薪(jīng)驗對幼兒學習的重要性。尤其象音樂欣賞類型這種對小班幼兒而言相對較抽象的內(nèi)容,更應顧及到他們的已有經(jīng)驗與需要!皳u籃曲”中媽媽與孩子的愛撫、關愛等正是小班幼兒特別需要、印象深刻的生活經(jīng)驗。由于小班的孩子們對父母的依戀很敏感,常常會有孩子想家,想爸爸、媽媽。幼兒認知、情感等都有了一定的積累。因此在活動中老師的引導下,幼兒更能理解音樂性質、樂意表現(xiàn)音樂。在欣賞《搖籃曲》時,他們不僅能用安靜柔和的嗓聲演唱,而且能用動作表示對娃娃的關心:有的幼兒做拍娃娃的動作;有的幼兒做搖搖籃的動作;還有的幼兒做輕撫娃娃的動作,體現(xiàn)了美好的情感。這種生活經(jīng)驗的自然整合,是活動順利開展的保障。積極豐富的情感是幼兒終身收益、也是他們當前非常需要滿足與發(fā)展的內(nèi)容之一。
活動中創(chuàng)設了哄寶寶睡覺的場景。通過游戲,滿足幼兒各種情感的需要與發(fā)展。如讓幼兒扮演媽媽、爸爸。這樣在讓幼兒充分感受音樂性質的同時,滿足了幼兒非常想要模仿成人這類情感的需求;顒咏o予孩子的并非只是一首能哄寶寶睡覺的搖籃曲,更是一首讓每樣事物都入睡的舒緩、安靜、優(yōu)美的搖籃曲。這才是搖籃曲欣賞的更高價值。
不足之處:
但在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抱娃娃動作的時候,如果能再給幼兒多一點拓展的機會的話,也許孩子們創(chuàng)編出來的動作也就更加貼近生活了。
一次活動的成功,并不代表了全部,要讓孩子們真正有發(fā)展,讓孩子們擁有更多“愛”的情感體驗和“美”的生活感受、藝術感受,教師有責任在天長日久的日常教學中滲透“愛的教育”,讓這種愛的教育價值在孩子們成長的過程中得以潛移默化的延續(xù)和升華。
搖籃曲教案 篇8
設計意圖:《搖籃曲》和《進行曲》是兩種不同性質的樂曲,它們分別適用于不同的場合,根據(jù)中班幼兒的生活經(jīng)歷和生活環(huán)境的不同,特設計本次活動內(nèi)容,讓幼兒學習對比欣賞,并能選擇不同的動作表現(xiàn)不同的音樂,增強幼兒對音樂的欣賞水平。
活動內(nèi)容:
對比欣賞“搖籃曲與進行曲”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搖籃曲》和《進行曲》,讓幼兒了解樂曲的不同性質。
2、能根據(jù)不同的音樂選擇不同的動作來表示。
活動重點:
通過欣賞,了解《搖籃曲》與《進行曲》的特點,并能說出兩種樂曲的不同。
活動難點:
能用與別人不同的動作來表現(xiàn)不同的音樂。
活動準備:
1.錄音機一臺,錄有《搖籃曲》、《進行曲》、《舞曲》的磁帶。
2.布置一個森林的場景,請大班的幼兒扮演各種小動物。
3.裝有信和磁帶的信封一個。
活動過程:
一、引題。
。ǔ鍪拘欧猓├蠋煟骸敖裉欤蠋熓盏搅艘环庑,信上說小動物要舉行‘森林舞會’邀請我們班的小朋友去參加,你們想去嗎?”(想!)“小動物還有個要求:需要小朋友熟悉它們的音樂,才可以去參加!”
二、對比欣賞音樂。
老師:“我們來聽聽看,它們給我們帶來了什么樣的'音樂?”(播放音樂)
老師:“這些音樂是一樣的嗎?感覺有什么不同?”(鼓勵幼兒大膽講述自己的感受)
老師:“這是兩首不同的樂曲,一首是安靜、優(yōu)美、柔和的,我們把它叫做《搖籃曲》;一首是比較雄壯有力的,我們把它叫做《進行曲》。誰能用動作來表現(xiàn)出來?”(要求幼兒做出與別人不一樣的動作,鼓勵表現(xiàn)好的幼兒。
三、參加森林舞會。
老師:“森林舞會快要開始了,我們出發(fā)吧!”(邊聽《進行曲》和《搖籃曲》邊做動作去參加舞會,要求幼兒用不同的動作來表現(xiàn)。)
“小動物”:“歡迎大家參加我們的舞會,請大家自由跳吧!”(播放《舞曲》幼兒和“小動物”自由跳舞)
搖籃曲教案 篇9
設計思路:
在進行“我長大了”這一主題活動的過程中,我班融入了“懷孕媽媽”等系列活動,使孩子初步體驗到媽媽的辛苦和愛。活動中,有孩子談到“在搖籃里如果我睡不著,怎么辦?”這一問題,由此,我就想到了搖籃曲這一音樂體裁。設計本次活動,旨在讓孩子通過聽賞音樂,感受搖籃曲輕柔、優(yōu)美的特點。
活動目標:
1、通過多種形式,欣賞感受《搖籃曲》輕柔、優(yōu)美、舒緩的特點。
2、鼓勵幼兒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
3、在感受歌曲的基礎上,理解歌曲意境。
4、聽音樂,嘗試分辨樂曲的快慢和輕重,能跟著節(jié)奏律動。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欣賞感受搖籃曲的特點。
活動難點:語言的.表達
活動準備:
課件、娃娃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出示課件)今天我給小朋友請來了漂亮的照片寶寶。你的亮眼睛在照片寶寶身上看到了些什么呢?
2.星星寶寶很調(diào)皮,眨著他們的亮眼睛,怎么也不睡覺。月亮媽媽很著急,你們有什么好辦法可以幫助媽媽嗎?
二、欣賞感受音樂
1.月亮媽媽請來音樂姐姐幫忙。音樂姐姐帶來一首神奇的搖籃曲,星星寶寶聽著聽著,很快睡著了。
2.搖籃曲的本領真大,我們一起請音樂姐姐也給我們聽聽,好嗎?
3.(放音樂,旁白)藍藍的天空,是星星溫暖的搖籃,它們頑皮地眨著亮亮的眼睛。月亮媽媽帶來美妙的搖籃曲,輕輕的,慢慢的,那么優(yōu)美,那么溫柔,滿天的星星都閉上了眼睛,睡著了。
4.星星睡著了,音樂姐姐問:小朋友們,你聽了覺得怎么樣?
三、動作表演
1.(嬰兒的哭聲)哎呀,小寶寶哭了。這可怎么辦呀?
2.我們小時侯和星星寶寶一樣很頑皮,哭著不睡覺,這時,你的媽媽是怎么做的呢?你知道嗎?
3.請你們來當爸爸媽媽,看誰最先使你的寶寶睡著。(動作輕輕的)
4.幼兒隨音樂自由動作。
四、延伸
1.小寶寶聽著搖籃曲睡著了,可是,爸爸媽媽卻一直抱著寶寶,他們可真辛苦!寶寶最想對爸爸媽媽說什么呢?
2.伴著音樂,幼兒進行表達。
搖籃曲教案 篇10
教學內(nèi)容
1、演唱:《小寶寶睡著了》
2、欣賞:舒伯特《搖籃曲》
3、創(chuàng)作:搖籃曲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用親切、柔和的聲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在音樂活動的體驗中,使學生能感悟到母親的溫情與慈愛。
2、通過演唱、欣賞,幫助學生了解搖籃曲的特點,感受搖籃曲的風格?
3、通過創(chuàng)作練習,加深學生對搖籃曲風格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創(chuàng)作能力。
教學重難點
《搖籃曲》風格特點的感受與表現(xiàn)。
教學準備
星空圖、旋律線條圖,星星、月亮、白云、十蟲、小烏、小寶寶的圖片,旋律片段。
教材分析
《小寶寶睡著了》是一首優(yōu)美抒情的搖籃曲,旋律瑯瑯上口,在學習上沒有難點。而溫柔甜蜜的歌聲也很容易激起一年級孩子的共鳴。因此,在教學設計上,我想以歌曲的學習作為基點,拓展出欣賞、創(chuàng)作兩個環(huán)節(jié),通過唱、聽、創(chuàng),讓學生接觸不同國家、下同民族的搖籃曲,感受搖籃曲輕柔、親切的情緒與情感特征,在美的音樂中奉富學生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師:今天,老師帶來一幅很美的畫,你們想看嗎?
。ǔ鍪拘强請D,畫面上展示的是夜空中滿天閃閃爍爍的小星星)
2、師:誰來給這幅畫起個名字?
在我們所學的歌曲中,你覺得哪首歌最能表現(xiàn)這幅畫呢?
現(xiàn)在就請同學們看著畫,聽著音樂,用優(yōu)美的歌聲把這幅畫表現(xiàn)出來,好嗎?
(設計意圖:一年級的小朋友以形象思維和感性認識為主,因此在課堂伊始,通過學生熟悉的畫面和歌曲,創(chuàng)設情境,將學生帶入美麗的夜色中。)
二、歌曲教學:
1、師:非常感謝大家的演唱,你們的歌聲好象真的把老師帶入到了美麗的夜色中。瞧,現(xiàn)在夜更深了,星星閉上了眼睛,月亮姐姐也不動了,可愛的小寶寶要睡覺了,媽媽搖著搖籃,輕輕唱起了歌。(師范唱歌曲)
。ㄔO計意圖:與錄音范唱相比,老師深情并茂的演唱更能貼近孩子的心靈,激起孩子的共鳴。)
2、師:聽完媽媽的歌聲,你們有什么感受呢?
3、師:讓我們跟著音樂,用“1a”輕輕哼唱一下旋律
第一遍:哼唱,注意音準
第二遍:模仿媽媽懷抱嬰兒,邊哼唱邊晃動身體,注意韻律感
第三遍:邊唱邊用手畫出歌曲的旋律線條,注意旋律的起伏
(設計意圖:教學中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都要有明確的目標,要有層次的推進。三遍哼唱每一遍都有不同的要求,因為目標明確,所以學生的哼唱就不會顯得漫無目的,而是能獲得縱向的提高與發(fā)展。)
4、師:歌曲的旋律進行有什么特點呢?(引導學生在聽唱中辨析歌曲的相同樂句,同時出示旋律線條圖)
。ㄔO計意圖:在聆聽與演唱中培養(yǎng)學生聽辯和分析曲譜的能力。)
5、師:媽媽對著親愛的寶寶唱了些什么?仔細聽。◣熢俅窝莩枨
你從歌聲中聽到了什么?(星星、月亮、天上的白云、小蟲、小烏、小寶寶)
6、師聽學生回答,邊按節(jié)奏朗讀歌詞邊在旋律線條圖上分別貼上這些圖片:
師:讓我們一起來唱一唱
(設計意圖:對于一年級的孩子來說,由于識字較少,歌詞的學習往往成了令人頭痛的問題。通過圖片的展示,幫助學生很快識記歌詞,用很少的時間卻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7、師:想一想,媽媽在看著自己寶寶哼唱時,會用怎樣的聲音,怎樣的表情呢?現(xiàn)在就讓我們一起用這種輕柔的聲音,安靜甜蜜的.表情把這首歌曲演唱一遍。
8、師:小寶寶聽著甜美的歌聲就要進入夢鄉(xiāng)了,想想看,最后一句應該怎樣唱呢?(引導學生用漸弱漸慢來處理結束句的演唱)
9、完整演唱歌曲,師揭示歌名:這首動聽的歌曲歌名就叫《小寶寶睡著了》
。ㄔO計意圖:在歌曲演唱中,要把表現(xiàn)音樂情感和刻畫音樂形象放在重要位置上加以處理,也就是要在處理歌曲的力度、速度、情緒、音色上下功夫,只有這樣,才能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表現(xiàn)能力。)
三、延伸拓展:
1、師:媽媽的歌聲包含著對孩子深深的愛意,你們還記得你們的爸爸或媽媽是唱著什么歌兒哄你們睡覺嗎?
2、學生相互交流唱一唱。
3、師:你們想知道老師小時候是聽著什么歌兒入睡的嗎?(師演唱黎族民歌《搖籃曲》片段)
4、小組討論這些歌曲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5、師:像這樣父母撫慰寶寶入睡時詠唱的歌謠,我們都可以稱為搖籃曲,老師這兒有幾個旋律片段,你能分辨出哪首是搖籃曲嗎?為什么?
6、師:搖籃曲通常速度較慢,節(jié)奏舒展,旋律優(yōu)美深情,剛才同學們聽到的就是一首世界著名的《搖籃曲》,它的作曲者是奧地利著名作曲家舒伯特,現(xiàn)在請同學們完整欣賞一下。
。ㄔO計意圖:在這整個欣賞環(huán)節(jié)中,從選材看,有童謠,有民歌,有外國創(chuàng)作歌曲,拓展了學生的視野,從教學手段看,有師生的對話交流,有感知后的總結,有總結后的檢驗。學生通過這些環(huán)節(jié)真正了解了什么叫搖籃曲。)
四、創(chuàng)作:
1、師:優(yōu)美的旋律,甜美的歌聲讓我們都陶醉了,你們想不想自己也來創(chuàng)作一首搖籃曲呢?
2、師先示范創(chuàng)作一首四小節(jié)的旋律。
3、分小組用d、re、mi三個音創(chuàng)作四小節(jié)的旋律,并填入歌詞。
4、展示各小組創(chuàng)怍的作品,集體演唱評析。
。ㄔO計意圖:學生的創(chuàng)作并不要求有完整的作品呈現(xiàn),只要有四小節(jié)舒緩的旋律展現(xiàn),我相信學生就已經(jīng)能準確把握搖籃曲的風格了。)
五、小結
布置作業(yè):請學生通過電腦、音響等多種途徑收集各國各個民族的《搖籃曲》。
(設計意圖:將課堂從課內(nèi)延伸到課外,充分利用多種教學資源,拓展學生的音樂視野。)
教學反思
一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同時具有很強的好奇心,而這節(jié)課的教學基調(diào)卻是抒情柔美的。如何讓學生靜靜地聆聽,輕柔的演唱,充分感受搖籃曲抒情柔美的特點呢?我想在教學中要充分發(fā)揮音樂以美育人、以情感人的特點,讓學生在音樂活動中,靜靜地、深刻地體會音樂之美。通過教學實踐,我有如下體會:
1、創(chuàng)造性地處理教材
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nèi)容是歌曲《小寶寶睡著了》,由于歌曲比較簡單,所以我在理解教材主題內(nèi)涵的基礎上,自己重組了教材,將課題定為《搖籃曲》,教學內(nèi)容包括唱搖籃曲,聽搖籃曲,創(chuàng)作搖籃曲,教學中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深入,從唱、聽、創(chuàng)作三個維度讓學生感受表現(xiàn)搖籃曲的風格特點,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2、平等的師生關系
平等的師生關系增添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信心。在本課教學中,我摒棄了常見的播放錄音范唱的環(huán)節(jié),而改為老師自身的范唱。用自己的情緒去感染學生,用自己的情感激發(fā)了學生的表演欲望,誘發(fā)學生的實踐舉趣,產(chǎn)生了情感共鳴。在和學生共同體驗音樂的同時幫助他們更好地去理解音樂。
3、突出情感的歌唱教學
學生在歌曲的學習中體驗和表達歌曲的情感是歌唱教學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因此,我在教學的初始階段,就創(chuàng)設了與歌曲內(nèi)容相適應的教學情景,引導學生把握歌曲的基本情緒和風格,進而引導學生用音樂的表現(xiàn)手段――速度、力度、音色的變化來表達歌曲的情緒和風格。避免簡單地“機械訓練”。教師的語言也要符合“美”的要求,對于學生不適合的演唱方式,沒有簡單地予以否定,而是悄悄地提醒:“小寶寶要被吵醒了,媽媽的歌聲能輕一些嗎?”避免學生產(chǎn)生失敗的挫折感。
搖籃曲教案 篇11
教材分析:
由汪玲、楊存德作曲的《搖籃曲》是一首有六個樂句加結尾的一段體歌曲。采用6/8拍,F(xiàn)宮調(diào)式。這首歌曲調(diào)優(yōu)美流暢,婉轉動聽,六拍子的節(jié)奏更增強了動蕩搖晃的感覺,在輕柔而稍慢的歌聲中,生動地描繪出一幅“我”輕輕搖動搖籃,哄寶寶入睡的幽靜畫面。
教學目標:
1、能用輕柔、優(yōu)美的聲音演唱歌曲《搖籃曲》。
2、通過歌曲感受6/8拍動蕩搖晃的感覺。
3、唱準歌曲中的第四樂句與第六樂句。
4、掌握《搖籃曲》結束句的情緒處理,并能用動作表現(xiàn)歌曲。
教具:
多媒體課件、若干張貼圖、手風琴。
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歌。
二、情感鋪墊:(欣賞圖片)
師:愉快的40分鐘又開始了,老師精心準備了幾幅圖片我們一起來欣賞(課件1)
生:(欣賞)
師:看了這些圖片,大
家想一想都跟誰有關?你又有什么感受?
生:(3?4個學生談感受)
師:是的,這些圖片表達的就是一種親情和母愛。媽媽把愛給了
我們,我們更要愛媽媽。
二、導入新課
。ㄒ唬⿲Ρ雀惺軆煞N不同風格的樂曲引入新歌:
師:老師想把剛才的圖片配上背景音樂,我這里有兩首,不知道選哪一首了,同學們幫我選擇一下吧!
生:聽賞(第一首師引導學生拍手、走步、[這么令人振奮的樂曲讓我們?nèi)w起立隨著節(jié)奏原地踏步走一走。]第二首推搖籃、睡覺或身體隨著音樂節(jié)奏前后左右晃動。)
師:兩首樂曲聽完了,你選擇哪首?請說說原因
生回答。師糾正補充
師:這兩首樂曲給大家?guī)砹瞬煌母惺。第一首樂曲聽起來強勁有力,令人振奮給人一種行進的感覺,這是進行曲的特點。第二首樂曲聽起來輕柔舒緩,優(yōu)美抒情給人一種動蕩搖晃的感覺,這就是搖籃曲的特點。搖籃曲是媽媽唱給小寶寶,哄小寶寶睡覺的音樂。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樂曲就叫《搖籃曲》(出示課題)搖籃曲是唱給小寶寶聽的,現(xiàn)在你們就是躺在搖籃里的小寶貝,我來當你們的媽媽,一起來聽一聽媽媽唱給你們的搖籃曲。
三、新歌教學
1、師范唱(唱時要滿懷感情,并到學生中去拍拍頭,扶扶肩。)
師:聽完了這首歌大家有什么感受?(你來說。)
生:小寶寶伴著媽媽的歌聲在搖籃里蕩來蕩去睡得可真香!
師:你也來說說。
生:歌曲很優(yōu)美,有一種想睡覺的感覺。
師:對,這首歌聽起來親切優(yōu)美,特別是采用6/8拍xxxxxx,更能增強動蕩搖晃的感覺,突出了搖籃曲的特點。
2、再次聆聽
接下來,我們再聽一遍歌曲,感受一下?lián)u籃曲帶給我們的輕柔舒
緩,優(yōu)美抒情的感受。
師:同學們有沒有注意到結束句中有幾個快快睡。
生:四個。
師:那它們在演唱時有沒有變化?什么變化?
生:速度漸慢,力度減弱
師: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
生:小寶寶睡著了,不要吵醒他。
師:同學們總結的真好,希望你們在演唱的時候也能這樣演唱。
3、學唱歌曲
那我們一起來輕聲學唱一下歌曲(提示學生聲音要輕)。
可重復學唱一兩遍。
師:你們真聰敏,這么快就會唱這首歌了,大家想想我們用怎樣的聲音,情緒演唱會更好?
師:引導說出親切、輕柔、甜美。
師:同學們分析的真好,那我們就一起來試著把歌曲唱好吧。
四、練習歌曲
。ㄒ唬┓纸M演唱歌曲
。ǘ┓帜信饕欢
五、課后延伸
師:大家的表演很精彩,這節(jié)課我們學唱了《搖籃曲》,知道搖籃曲具有輕柔舒緩、寧靜優(yōu)美、動蕩搖晃的特點,除此之外,還有很多不同形式的搖籃曲,我們再來一起欣賞三首搖籃曲的音樂片段。先來聽聽女聲獨唱東北民歌《搖籃曲》,舒伯特的《搖籃曲》,我們再來聽聽由管弦樂隊演奏,德國作曲家勃拉姆斯作得《搖籃曲》。
生:聽賞。
師:這么多的搖籃曲都表達了媽媽對孩子的愛,那此時此刻你們最想對你最親愛的.媽媽說些什么呢?
生:(1)(2)(3)(4)。
師評價:說得多好呀!如果我是你媽媽一定會被你感動的。你真是個關心媽媽的好孩子。你媽媽一定會為你自豪的。
六、小結
師:是的,我們的媽媽真?zhèn)ゴ螅瑸榱宋覀兡軌蛐腋5某砷L,她們可以無私的奉獻自己。當你夜晚熟睡時,是媽媽為你蓋好了踢開的棉被;當你發(fā)燒生病時,是媽媽徹夜未眠的守護著你。媽媽把愛給了我們,我們也要懷著感恩的心,用我們的實際行動努力學習,報答媽媽的養(yǎng)育之恩,孩子們努力吧!
搖籃曲教案 篇12
教學內(nèi)容:
1、欣賞舒柏特作品:《鱒魚》。
2、介紹音樂家舒柏特。
教學目標:
1、欣賞歌曲《鱒魚》,感受歌曲中因調(diào)式的轉換而造成的情緒與氣氛的變化,以及初步認識伴奏在塑造音樂形象上所起的作用。了解奧地利作曲家舒柏特在藝術歌曲創(chuàng)作上的成就和貢獻。
2、培養(yǎng)學生小組合作意識、擴大學生音樂視野。
教學重點:欣賞舒柏特作品:《鱒魚》。
教學難點:欣賞舒柏特作品:《鱒魚》。
教學手段:錄音機、磁帶
教學過程:
一、發(fā)聲練習:
同前節(jié)
二、檢查復習:
集體有感情的齊唱歌曲《搖籃曲》。
三、欣賞《鱒魚》
1、教師介紹《鱒魚》:
同《搖籃曲》一樣,《鱒魚》也是奧地利作曲家舒柏特作曲的一首名曲。這首樂曲作于1817年夏天,當時舒柏特20歲。這是一首樂曲頗受人們喜愛的活潑、抒情的歌曲。歌詞取自詩人舒巴爾特的一首浪漫詩,表達了詩人對統(tǒng)治者的不滿和對自由的`向往。
據(jù)說歌曲中將統(tǒng)治者比做?將小魚比做?又揭示了什么寓意?請同學們邊聽邊思考。
2、初聽樂曲。請同學們說說歌曲的三段分別說了什么?
。ǖ谝欢 一群鱒魚在清清的河水中游戲
第二段 漁夫悄悄的站在河邊釣魚,鱒魚不上他的鉤
第三段 狡猾的漁夫把河水攪渾,小鱒魚受騙上鉤)
3、細聽《鱒魚》,請同學聽一聽第一樂段與第二樂段在情緒、旋律節(jié)奏、力度、速度上有什么不同?
它所引起的感情色彩又有什么不同?
4、復聽《鱒魚》,請同學完成聽聽想想,
并討論:鱒魚代表什么?漁夫代表什么?這首歌曲表達了什么寓意?
四、欣賞討論
1、請每組派出代表上臺來介紹奧地利作曲家舒柏特
2、評委給每小組得分。
3、加分題:
想要得到這部分分的同學,還可以每組派出代表,播放自己找到的舒柏特所作的樂曲,并簡單做一個評述。
4、匯總得分,得出優(yōu)勝組。
五、教師小結:
《鱒魚》反映出的問題在我們?nèi)粘I钪幸泊嬖冢斖瑢W們遇到這種情況時,你們會怎樣做呢?
。ㄈ魧W生介紹的舒柏特知識不夠豐富,教師可做補充,見教參)
板書設計: 鱒魚
第一段 一群鱒魚在清清的河水中游戲
第二段 漁夫悄悄的站在河邊釣魚,鱒魚不上他的鉤
第三段 狡猾的漁夫把河水攪渾,小鱒魚受騙上鉤
表現(xiàn)了漁夫殘忍的感情和緊張的氣氛
搖籃曲教案 篇13
教學目標:
1、將歌詞與身體動作結合起來表現(xiàn)內(nèi)容,為兒歌加上動作。
2、能靈活、自如地運用詞語,為《搖籃曲》填上自己喜歡的詞。
教學準備:
幼兒用書、錄音機,《搖籃曲》錄音磁帶。
教學過程:
1、教師用提問方式引出幼兒的討論話題:
、倜刻焱砩夏銕c鐘睡覺?
、谀闶橇晳T自己按時睡覺,還是要爸爸、媽媽催著去睡覺?
、鬯X前,你還想做什么?
2、教師和幼兒一起討論關于睡覺的話題,教師小結后,引導幼兒觀察圖畫,教師可以用以下問題提示幼兒說出圖畫內(nèi)容。
①圖畫里面有誰?
②它們在做什么?
③誰的習慣好?
晚上9點了,窗外的`天空上的星星在眨眼,小豬妞妞在房間里睡覺,小狗卻還在啃骨頭。小豬妞妞的習慣好,小狗習慣不好。
3、教師帶領幼兒一起朗誦兒歌《我要睡覺啦》,邊朗誦邊做動作:“星星眨眼了,月亮打盹了,晚上九點啦,我要睡覺啦!
4、教師放錄音磁帶,要求幼兒按自己隨意設計的身體動作表演《搖籃曲》。
5、引導幼兒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用自己的話修改兒歌歌詞,例如:可以改為“星星眨眼了,月亮打盹了,晚上九點半,寶寶睡覺啦!币部梢愿臑椤巴饷嫣旌诹,小狗汪汪叫,晚上九點啦,妞妞睡大覺”等。
建議:換一首兒歌,讓幼兒創(chuàng)編動作來表演。
延伸活動1、表演:指導幼兒用身體動作表演簡短的故事、詩歌或歌曲。
2、創(chuàng)編:帶領幼兒參加戶外活動,讓幼兒觀察大自然,啟發(fā)幼兒用兒歌語言表現(xiàn)大自然。
3、繪畫:指導幼兒畫一幅夜晚的畫面,要用彩色筆涂上顏色。
4、帶回家的活動:請爸爸、媽媽帶領自己晚上到空曠的地方去觀察夜空,看星星和月亮在天空里有什么變化?回園后說給老師和小朋友們聽。
附兒歌:
《搖籃》
藍天是搖籃,搖著星寶寶,自云輕輕飄,星寶寶睡著了。
大海是搖籃,搖著魚寶寶%浪花輕輕翻,魚寶寶睡著了。
花園是搖籃,搖著花寶寶,風兒輕輕吹,花寶寶睡著了。
媽媽的手是搖籃,搖著小寶寶,歌兒輕輕唱,寶寶睡著了。
搖籃曲教案 篇14
教學目標
通過聆聽中外兩首搖籃曲,感受優(yōu)美抒情、輕柔安寧的意境體會本課主題“靜靜的夜”,學習用柔和的聲音演唱歌曲,并能用動作表現(xiàn)自己感受到的情感和意境。
教學重難點
感受搖籃曲這類體裁的特點
用聲音動作表現(xiàn)
教具準備
錄音、打擊樂、各種毛絨玩具及彩筆
教學過程
一、聆聽《搖籃曲》—女聲獨唱
1、 回憶自己小時候媽媽是怎么哄自己睡覺的?
。ㄉ狠p輕唱著歌,拍著我,搖搖籃)
2、假如你來哄一個小寶寶睡覺,你會怎么做?
。▽W一學、做一做—提示搖籃曲的特點)
3、(師):“那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搖籃曲》是不是象我們剛才說的那樣?”
4、初聽樂曲,讓學生感受搖籃曲的特點,并用語言,動作表現(xiàn)出來。
5、老師講解搖籃曲的特點,它具有舒緩、優(yōu)美、安靜、抒情、中速(稍慢)力度稍弱的特點。
6、復聽樂曲,并用動作表現(xiàn)了歌曲的情境。
7、用線條表示出歌曲的情緒
。◣煟骸皠偛盼覀兟牭氖且皇椎聡髑宜鞯膿u籃曲,你們想知道中國的媽媽怎樣哄寶寶睡覺嗎?噓—你聽……”
二、聆聽并表演《小寶寶睡著了》
1、 初聽歌曲,感受歌曲的意境,并隨音樂輕拍節(jié)拍。
2、對歌曲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如:情緒、力度、速度……)最后確定是屬于搖籃曲。
(師):“下在讓我們一起來學唱《小寶寶睡著了》!
3、老師有表情的范唱歌曲,學生仔細聽,歌詞中都寫了些什么?
4、用聽唱法,分樂句,學習歌曲的演唱。
5、在教唱的過程中,提示學生要演唱得連貫、輕柔、唱準音高(老師要隨時糾正學生在演唱中出現(xiàn)的不足)。
6、隨老師的伴奏有感情的演唱歌曲,邊唱邊體驗搖籃曲所表現(xiàn)的意境。
7、分為4個小組,討論一下結尾應怎樣唱更好聽(提示小寶寶漸漸的.睡著了)。
8、展示自己設計的結尾(漸慢、漸弱),并進行表演。
9、自己設計為歌曲加入打擊樂伴奏(自己討論應怎樣敲才符合歌曲情緒)。
10、出示教具—毛絨玩具,分組進行歌曲表演,
I 唱 II
演 III 敲
11、(師):“剛才我們用線條表示出了搖籃曲的情緒,低溫 否可以為這種體裁的音樂選擇一下合適的顏色(淺色)—感覺柔和的。”
12、師生共同表演《搖籃曲》一課外的:老師唱—媽
學生演—寶
共同感受搖籃曲的意境。
課堂小結:小結教學內(nèi)容及學習情況。
搖籃曲教案 篇15
活動名稱:
《搖籃曲》
活動目標:
1.欣賞音樂,讓幼兒感受樂曲安靜、舒緩的音樂風格。
2.學唱歌曲,引導幼兒體會歌詞含義,感受音樂的優(yōu)美。
3.借助音樂情景展開想象,引導幼兒體驗放松、傾聽、互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音樂、幻燈片、娃娃、場地。
活動過程:
一、 感受音樂《進行曲》。
1、聽音樂《小小解放軍》踏步進入教室坐好。
2、說一說,聽過這首樂曲之后的'感受。
二、 體驗音樂。
播放寶寶哭聲,請幼兒一起做搖一搖、摟一摟、親一親的動作體驗音樂的輕柔感受。
三、 感受《搖籃曲》。
傾聽音樂第一遍,教師提問:“聽過音樂之后的感受!苯坛枨變焊S教師學唱歌曲。復習歌曲,幼兒隨音樂歌唱歌曲。
四、 感受體驗。
1、教師和幼兒一同《搖籃曲》的曲式風格特點。
2、放松、傾聽、欣賞樂曲。
搖籃曲教案 篇16
【教學內(nèi)容】
歌曲:《童年的搖籃曲》(第一聲部)
歌曲:《童年的搖籃曲》(第二聲部)(機動)
【教學目標】
1、學唱歌曲《童年的搖籃曲》,感受歌曲優(yōu)美抒情的情緒,體會童年校園多姿多彩美好的生活,建立憧憬美好未來的憧憬與向往。
2、在學習歌曲過程中認識低音sol、la在五線譜的音位,學會歌曲《童年的搖籃曲》演唱(第一聲部)。
3、在感知體驗、聆聽、模仿、游戲、自學、聽唱結合、師生合作等音樂活動中學會歌曲《童年的搖籃曲》的演唱(第一聲部)。
【教學重點】
學唱歌曲《童年的'搖籃曲》(第一聲部),感受歌曲情緒、體驗歌曲意境。
【教學難點】
能唱準歌曲附點節(jié)奏、一字多音、認識低音sol、la在五線譜的音位。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音響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歌曲學習:
《童年的搖籃曲》
。ㄒ唬⿲氩糠
1、初聽歌曲范唱(提問:歌曲情緒?拍號)
2、介紹歌曲背景與歌名
3、學習引子部分(第一樂句)
。1)視唱歌曲旋律
。2)用lu哼鳴演唱旋律
(3)引導學生表達歌曲引子部分的情緒(懷念)
。ǘ⿲W習旋律
1、教師出示歌譜并示范演唱五線譜(提問:幾個樂句?)
2、學習第三樂句
3、師生合作演唱歌譜(五線譜)
4、完整用lu哼唱旋律
(三)歌詞學習
1、有感情的朗讀歌詞
2、初步學唱第一聲部歌詞
3、教師指導學生糾正易錯環(huán)節(jié)
4、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歌曲處理
5、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感受來嘗試處理歌曲
6、根據(jù)師生共同設計的情感處理,有感情的完整演唱
。ㄋ模┑吐暡繉W習(機動)
1、出示合唱部分旋律
2、學唱低聲部旋律
3、演唱低聲部的歌詞
4、合作演唱合唱部分
搖籃曲教案 篇17
教學目標:
1、通過表演,體會歌曲所表現(xiàn)的甜美、寧靜的情緒;
2、能夠用自然的聲音有表情地演唱《小小搖籃曲》;
3、通過表演活動,掌握搖籃曲的節(jié)奏特點,提高音樂表現(xiàn)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用自然甜美的聲音演唱歌曲,體會搖籃曲的意境;
難點:歌曲中襯詞的學習,節(jié)奏的把握、意境的把握。
教學用具:
電子琴
教學流程:
一、情景導入
1、(出示星空圖),師:老師給大家?guī)硪环鶊D,看了這幅圖,你想到了什么?
生:晚上、靜靜的、輕輕的……
師:這節(jié)課老師將和大家在靜靜的夜里度過,大家要靜靜地去學習,好不好?
2、師:現(xiàn)在老師先跟大家做個游戲,游戲規(guī)則是我來當媽媽,你們當老師的小寶寶,我來唱歌,并且用手輕輕地推你們,你們邊聽邊跟著我手推的方向輕輕擺動,明白了嗎?來試試看
3、師哼唱著舒伯特的《搖籃曲》,溫柔地做著推的動作,生邊聽邊順著老師的手勢進行搖擺。
師:你知道老師剛剛唱的是什么嗎?(搖籃曲)
搖籃曲是用來做什么用的?(搖籃曲是母親哄小寶寶睡覺的樂曲)
你聽過的搖籃曲是怎樣的?
生回答(靜靜地、溫柔地、輕輕地……)
二、寓教于樂
1、初步聆聽
師:在這靜靜的夜空下,也有一位媽媽正在哄小寶寶睡覺呢,現(xiàn)在請你幫她一起哄,你會想出什么辦法嗎?(引導用搖擺的動作)
師要求:注意節(jié)奏,一定要用剛才的辦法小心地哄
播放伴奏,師唱歌曲,改編第一段第一句“睡吧睡吧小寶貝耶啰啰吔”,生跟伴奏進行律動。引導孩子投入)
師:小朋友們把老師都快哄睡著了,那這個音樂是不是搖籃曲?為什么?
生回答,(是,哄寶寶睡覺、輕輕地、溫柔地)
2、復聽(完整)。
師:小朋友們太棒了!現(xiàn)在有一位小朋友也學著她的媽媽唱起了搖籃曲,大家要靜靜地、仔細地聽,聽一聽,小朋友究竟給誰唱搖籃曲呢?
聆聽,回答(是給布娃娃唱的)
3、再次聆聽(第一段)。
師:請再仔細聽一聽,寶寶用了哪些話來哄布娃娃?
。◣煆棾谝欢危
生回答(你會夢見啰,小星星在聽月亮講童話,講童話)
引出難點一:你會夢見啰,小星星,在聽月亮講童話,講童話
師:一起來學一下寶寶給布娃娃唱的這一句。
。ㄏ饶钜槐,再隨師邊唱邊搖。)
要求:唱時就像媽媽對寶寶說的那樣親切的、甜美的
(再用甜美的聲音唱一次)
4、學唱第一段。
(1)聽原唱,進行律動(展示大譜表)
。2)跟琴輕唱
師:現(xiàn)在來跟老師的琴聲輕輕地學一學寶寶唱的《小小搖籃曲》,老師有個要求:就是老師在唱到綠色字體“吔啰啰吔”時,小朋友們就搖動起來,其它時候不用搖。能做到嗎?
。◣熯厪椷叧,生輕唱,律動)
。3)指導難點二
。4)師生接唱
生唱有意義的詞,師唱襯詞。
。5)指導每一句吔啰啰吔的音高。
。6)師指導每一句末尾字的唱法:要短促、輕。
。7)生完整唱第一段
師:你就把我當成布你們的娃娃,一起唱給我聽聽吧。
5、學唱第二段歌詞。
。1)師彈琴,生演唱第二段。
師:小朋友們哄得真好,如果我是布娃娃,我就覺得聽不夠,那這里還有一段,那你們愿意再唱給我聽嗎?
師進行指導
。2)認識“結束句”,指導最后一句的音準
師:這一句你覺得應該用怎樣的情緒去唱?師用更加高興的表情現(xiàn)場演唱結束句,請生判斷。(更加快樂的情緒)
(3)完整演唱第二段
三、創(chuàng)造表現(xiàn)
1、完整演唱歌曲。
師:想象一下,靜靜的夜里,我們手里抱著布娃娃,用最美的歌聲將這首歌曲完整演唱一遍好嗎?
2、請個別孩子表演唱
3、欣賞舒伯特《搖籃曲》
師:其實搖籃曲不僅中國有,外國也有,全世界的許多媽媽都會唱搖籃曲,奧地利音樂家舒伯特就寫了一首非常動聽優(yōu)美的《搖籃曲》。請小朋友們欣賞一下。
四、完美結課
今天我們學會了《小小搖籃曲》,我們晚上回家你是否也可以為你們的爸爸媽媽唱一唱呢?
請生聽著《小小搖籃曲》音樂有秩序地靜靜地離開教室。
教學反思:
由于低年級學生具有活潑、好動、較調(diào)皮的`特點,對于感受和聆聽音樂,還處于未知階段,并且他們的注意力常常容易分散,因此,積極調(diào)動學生積極地投入學習、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聆聽習慣、使他們感受到音樂的美成了我們最需要關注和解決的問題。通過這堂課的實踐,使我有了這樣的體會:
1、教學中,我用優(yōu)美的語言、音樂和教室環(huán)境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寧靜的夜晚”的美妙情境。首先聆聽音樂,在音樂中讓學生進入一個安靜優(yōu)美的氛圍。不光是聽覺,而且學生跟著音樂“搖”起來,用他們的方式去表現(xiàn)兒時熟悉的感覺。令他們在輕松美好的氛圍中順利參與了音樂活動。然后教師以親切、動聽的語言,情真意切的語感,把學生帶入到小的時候,回憶起那甜甜的,溫暖的懷抱,抓住這份感覺從學生感興趣的律動入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情感,在優(yōu)美動聽的音樂聲中學生輕輕的搖晃身體或者做出自編的動作,感受靜靜的夜,回憶的翅膀也越飛越遠。
2、多種方式聆聽,啟發(fā)深層體驗。音樂藝術離不開聽覺,離開了聽覺思維,音樂就失去了意義。于是吸引學生去聆聽、培養(yǎng)聆聽時的習慣、在聆聽中啟發(fā)深層的體驗,成了要解決的重點。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聆聽是一種很有效的方法,它可以激起學生聆聽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一些啟發(fā)性的問題還可能會收到學生們充滿創(chuàng)意的回答。還有種方法便是反復聆聽,如果每次聆聽都沒有新的主題和要求的話學生很容易失去興趣,只有不斷挖掘提升才能引發(fā)深層的。體驗,能讓學生體會歌曲情緒、速度、旋律等音樂元素,使歌曲學唱變得事半功倍。在本課教學中,我采用多種不同方式的聆聽,聽音樂回憶、聽音樂律動、聽教師范唱等等,讓學生不僅一直沉浸在安靜的“夜”中,讓學生懷抱布娃娃做一次小爸爸和小媽媽,使學生情感得到升華,從音樂和語言中感受到甜甜的、溫暖的懷抱。
3、“動情”——筑起師生間的情感連接線。
音樂課要讓孩子動起來——從生理到心理,從內(nèi)容到形式,從教師的教到學生的學,從教學要求到教學組織——通過一系列充滿關愛的教學活動,調(diào)動孩子們的學習主動性,使孩子的思維動起來、身體動起來、情感動起來。沒有學生思維的活躍、興趣的投入、精力的傾注、情感的升華和音樂審美經(jīng)驗的形成,就決不是一節(jié)優(yōu)秀的音樂課。因此,唱歌、欣賞,等音樂教學活動一定要強調(diào)學生的“動”——“動情”。而“動情”的關鍵是要找準音樂的動情點,喚起學生對美的感受及對愛的體驗。那么,要使學生動情,先得教師動情。教師要在音樂教學活動中感動學生,就先得感動自己。教師在教學中必須處處動情——動情的語態(tài),動情的示范,動情的鼓勵……學生只有在充滿情感的環(huán)境中才能得到深切的情感體驗,得到豐富的審美感受。如在本課教學中,通過師生之間動情的對唱,以及學生在優(yōu)美的音樂聲和教師有感情的朗誦中,讓師生之間的“情”得以體現(xiàn),得到升華。孩子們的人格在音樂情感的滲透中,在潛移默化中,得到逐步的提高和完善。
當然,在本課教學中,也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我將在今后的教學中慢慢地探索,力求爭取做得更好!
搖籃曲教案 篇18
教學目的:
通過傾聽音樂感受搖籃曲輕柔、緩慢的旋律,引導幼兒用語言說出搖籃曲的性質,并有興趣地用動作表現(xiàn)哄娃娃睡覺的情節(jié)。
熟悉樂曲旋律,并用相應的動作進行表演。
聽音樂,嘗試分辨樂曲的快慢和輕重,能跟著節(jié)奏律動。
教學準備:
創(chuàng)編一段舞蹈,音帶
教學過程:
(一)導入復習歌曲:《小小的船》
教師語言:天黑了,整個大地變得靜悄悄的,月亮姑娘來唱歌了,星星來為他伴奏,他們的歌聲讓靜靜的夜顯得更美麗。聽——(師生合唱,引導幼兒看老師的指揮手勢)
(二)欣賞搖籃曲
1、感受音樂的特點
教師語言:夜晚真美呀,就在這時不知從那戶人家的窗子里傳出了一段很好聽的音樂。(完整聽賞音樂)
提問:這段音樂好聽嗎?聽了這段音樂你想到了什么呢?
小結:聽了這段音樂你們想到了那么多的事,你們真是用心在聽。那你們怎么會想到這些事的呢?
這段音樂給我們的感覺是怎么樣的呢?(再次欣賞,講講感覺,教師哼唱加以肯定)
小結:你們說得真好,這段音樂給我門的感覺就是很柔和,很安靜的,緩慢的。
2、感受音樂的`內(nèi)容
教師語言:其實音樂就像人說話,每一段音樂里都藏著一個優(yōu)美又動聽的故事,那么這段音樂里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呢?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起來看吧!(欣賞舞蹈和音樂)
提問:現(xiàn)在你們都知道這段音樂講了什么故事呢?你是怎么知道的?(結合動作理解:媽媽在哄寶寶睡覺,并開心安慰地跳起舞了)
小結:這段音樂講述了媽媽在哄自己心愛的寶寶睡覺,像這樣的曲子我們叫它《搖籃曲》。
3、幼兒表演音樂內(nèi)容
教師語言:在幼兒園里老師就是你們的媽媽,你們就是老師的好寶寶,天黑了媽媽要哄寶寶們睡覺了。
教師語言:媽媽哄你們睡覺心里怎么樣?你們想不想也來做一次小爸爸小媽媽哄自己的娃娃睡覺呢?(幼兒也來扮演媽媽爸爸哄娃娃睡覺)
難點:哄娃娃的動作可以引導幼兒變換動作。(幼兒個別示范)表演得逼真(引導幼兒用動作體現(xiàn)對娃娃的寶貝)
4、結束語:小娃娃真的睡了,讓我們輕輕地把他放到小床上,我們也該休息了。
教學反思:
用幼兒能聽懂明白的話語幫助幼兒理解。盡管只有短短20分鐘,寶貝們已經(jīng)較好的掌握了歌曲的內(nèi)容和旋律,但人的記憶都有一定的遺忘規(guī)律,且幼兒的學習需要不斷重復,所以,還需要不斷的鞏固復習,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
搖籃曲教案 篇19
教學目標
1、能夠用自然圓潤的聲音和優(yōu)美抒情的情緒演唱《搖籃曲》
2、認識體會搖籃曲的體裁及音樂特點
3、認識、了解作曲家舒伯特
教學重點
有感情的演唱《搖籃曲》
教學難點
了解搖籃曲體裁的音樂風格特點
時安排
教學準備
鋼琴多媒體
教學過程
環(huán)節(jié)名稱
環(huán)節(jié)目標(設計意圖)
操作過程
環(huán)節(jié)反思
備注
情景導入
、看圖配音樂,音樂比較哪段音樂更適合圖片,為什么?
2、了解搖籃曲,出示幻燈片
教學過程
介紹背景,讓學生知道音樂背后的故事。
、檢查前置性作業(yè):介紹作曲家舒伯特
2、師:但是,上天并沒有關照這位才華橫溢的青年。它將貧窮送給舒伯特,讓它整天吃不飽,穿不暖。一天,又冷又餓得舒伯特已身無分文。他不得以走進了一家飯館,他靜靜地坐在飯桌前,拿起了桌上的一份報紙看了起來……舒伯特看到了報紙上有一首克勞帝烏斯寫的詩,使得他非常感動,熱淚盈眶。(師讀第一段歌詞,出示第一段歌詞)
3、師:你們熟悉這首詩嗎?(搖籃曲)看到這首詩以后,舒伯特寫下了動人的旋律,他為什么感觸這么大呢?他想到了誰?
4、師小結:大家說得很好,人在情緒最脆弱和身體最虛弱的時候,往往會想起自己的媽媽,想到躺在媽媽的懷里聽著《搖籃曲》,甜甜的睡去。因為夢里不再有饑餓、不會有寒冷。媽媽會給舒伯特一切、一切……
師生互動
用不同的方式來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熱情。
讓學生理解節(jié)奏和速度。
、師:讓我們也來讀讀這首使舒伯特感動得熱淚盈眶的詩。學生朗讀歌詞
2、師:舒伯特在菜譜上為這首詩作了一首曲子。起初,飯館老板以為他是個乞丐,想轟走他,后來看到樂譜,便知道他是一位作曲家。于是老板收下了樂譜,在舒伯特的要求下免費送給了他一盤燒土豆。舒伯特為了感謝老板的饋贈走到飯館的鋼琴邊,彈起了這首《搖籃曲》。(教師模仿舒伯特走到鋼琴邊彈唱《搖籃曲》第一段)
3、師:簡單的八小節(jié)旋律,就讓這首詩得到了升華,使它成為了一首千古傳唱的歌曲。哼唱一下這動人的旋律。
4、比較演唱,解決難點。
a學生說一說:
師:同學們,舒伯特為什么要在這兒(第六小節(jié))加上一個前倚音呢?
b比較演唱:
師:讓我們來唱一下沒有前倚音的效果。(平淡)
再唱一唱有前倚音的效果。(內(nèi)心深處的觸動)
小結:加上這個前倚音,更能表達舒伯特當時的那種內(nèi)心深處被觸動的心情,F(xiàn)在我們來唱一唱。
導入:回想一下,小時候媽媽是怎樣哄你睡覺的?(引導回答用溫柔的聲音、輕輕地等)
師:讓我們用媽媽溫柔、親切的聲音來演唱這首歌。
a學生唱一唱。
b學生用動作參與演唱。
6、師:媽媽在哄寶寶睡覺的時候,還會做什么動作?(教師提示學生在休止符的地方就做一個媽媽的'動作)
7、師:讓我們一起學著媽媽的樣子,一邊搖著搖籃,一邊用溫柔的聲音來演唱《搖籃曲》。
8、整理搖籃曲的特點
。1)主題:母愛
(2)速度:中速稍慢
。3)力度:弱
。4)旋律:輕柔、甜美、徐緩
9、拓展延伸:欣賞幾首搖籃曲,體會搖籃曲體裁的音樂特點。
。1)東北民歌《搖籃曲》
。2)舒伯特《搖籃曲》
。3)網(wǎng)絡歌手香香《搖籃曲》
用同一體裁,不同的音樂來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生很感興趣。
小結
每一首搖籃曲都是由母愛譜寫而成,每一句搖籃曲都是母親對孩子美好的祝愿。世界上最動聽的聲音就是母親的呼喚。希望同學們通過本節(jié)對搖籃曲的學習,更深刻的理解母愛、感恩母愛、用我們的行動回報母愛!
搖籃曲教案 篇20
活動目標:
情感目標:主要是讓幼兒在欣賞過程中感受到濃濃的母愛、享受到愉悅的情感體驗;
能力目標:主要是發(fā)展幼兒的音樂理解力、想象力及表現(xiàn)力,培養(yǎng)幼兒注意傾聽的良好習慣;
知識技能目標:讓幼兒了解搖籃曲的性質特點,知道這是一首東北民歌,能簡單運用語言、動作表達對歌曲內(nèi)容的理解。
活動重點:
引導幼兒注意傾聽,正確理解歌曲的內(nèi)容。 活動難點:引導幼兒運用語言、動作表達情感體驗與聯(lián)想。
活動準備:
環(huán)境布置—軟積木擺好的房子、花朵、彎月亮等;屋子里的光線暗淡。物質準備—布“寶寶”若干;音樂磁帶;動感的夜空背景課件。
活動過程:
活動過程大體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以音樂情景表演“小白船”導入課題。 以動感的夜空美景課件作為背景,運用描述性的語言引起幼兒的注意:“天黑了,真?zhèn)大地變得靜悄悄的,月亮姑娘來唱歌了,星星來為他伴奏,他們的歌聲讓靜靜的夜顯得更美麗,你聽—”播放《小白船》的曲子,孩子們在用大型軟積木擺成各種可愛的房子、花朵、彎月亮的造型中進行表演唱,引導幼兒進入夜晚的美好情景。穩(wěn)定幼兒的情緒。
第二部分全面展開欣賞。
(一)完整欣賞。師 “夜晚真美呀,就在這時不知從哪戶人家的`窗子里傳出了優(yōu)美的歌聲,仔細聽—”接著大屏幕上出現(xiàn)了窗子的背景,在這個背景下放錄音伴奏教師進行演唱引導幼兒進行第一遍完整欣賞(教師演唱),通過欣賞教師的演唱,引導幼兒感受搖籃曲緩慢輕柔的節(jié)奏特點和優(yōu)美抒情的情緒色彩。 師提問:“這首歌你聽了以后有什么感覺?”“這首搖籃曲有幾段?媽媽都唱了些什么?” 然后運用課件,再進行第二遍完整欣賞,加深印象。
。ǘ┓侄涡蕾p。 第一次分段欣賞完后提問: 如:“歌曲中唱了些什么?”“小寶寶做了一個什么夢?”:“你想想媽媽會怎樣哄寶寶睡覺?”“寶寶為什么會在夢中露出微笑?” 第二次分段欣賞引導幼兒進行動作表演。比如第一段媽媽是抱著小寶寶輕輕的搖;第二段為了表達媽媽對寶寶的殷切希望會輕輕的拍拍寶寶,撫摸寶寶;第三段看到寶寶睡夢中都露出了笑容,媽媽會情不自禁的親親小寶寶。
。ㄈ┩暾蕾p。加深幼兒對搖籃曲更深層次的理解與賞析。
(四)情境表演。孩子們每人抱一個寶寶通過扮演媽媽或爸爸,以自己的親身體驗去表達。
第三部分結束
幼兒在“搖籃曲”寧靜溫馨的意境中,教師引導幼兒:“看寶寶睡的多香啊,讓我們一起輕輕的把寶寶放到床上去吧。”教師和幼兒輕輕的走出活動室結束本次活動。
活動延伸:
請幼兒欣賞幾首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的搖籃曲;組織美術活動為媽媽親手制作“愛心卡”表達對媽媽的愛。 活動反思: 活動中我主要是引導幼兒初步學習怎樣欣賞一首音樂作品的方法。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的欣賞過程在不斷地暗示幼兒,應從哪里入手,從哪些方面去欣賞一首音樂作品。利用與音樂相符的動作來感受理解,使音樂內(nèi)容具體化、形象化。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隨音樂作模仿動作,能加深幼兒對音樂的印象。在真?zhèn)的活動引導中我注意讓幼兒充分發(fā)表自己的看法,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達對作品的理解,使其在活動中獲得自主權。體現(xiàn)《綱要》中“以幼兒發(fā)展為本”的教育理念。
搖籃曲教案 篇21
活動設計背景
班上的孩子喜歡玩過家家的游戲,經(jīng)常幾個孩子在一起扮演角色互動,根據(jù)幼兒的喜歡開設這節(jié)音樂課,讓幼兒體會媽媽對寶寶的愛。
活動目標
1、感受搖籃曲優(yōu)美恬靜的旋律和親切深情的情感,體會其中包含的媽媽對寶寶的愛。
2、學習用輕柔的連貫的聲音有感情的演唱。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鼓勵幼兒大膽仿編兒歌,根據(jù)兒歌內(nèi)容用恰當?shù)膭幼鞅憩F(xiàn)。
5、初步感受歌曲中親切的'情緒,用親切的語調(diào)唱歌。
教學重點、難點
孩子能夠用優(yōu)美的聲音進行演唱,體會媽媽對孩子的愛
活動準備
1、自制大夜景圖一張
2、課件
活動過程
1、復習舞蹈《快樂的小豬》,調(diào)動幼兒愉快的情緒。
2、欣賞《搖籃曲》的旋律,初步感受歌曲性質。
剛才小朋友們跳的《快樂小豬》真好看,你們跳《快樂小豬》時是什么心情呀?(快樂,高興)
噓:小朋友們聽,誰在睡覺呢?
出示課件
小寶寶在睡覺呢!小寶寶睡覺時要聽到我們這么吵,一定睡不著了,那睡覺的時候應該聽什么樣的音樂呢?(幼兒自由回答)
小結:睡覺時應該聽悠美的,恬靜的,舒緩的音樂。
應該聽《搖籃曲》
幼兒欣賞《搖籃曲》,出示夜景圖。
小結:這是一首4|4拍子的歌曲,以四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jié)四拍,它的強弱規(guī)律是強
弱 次強 弱
3、幼兒學唱歌曲《搖籃曲》
請幼兒跟教師完整學說歌詞一遍,跟著節(jié)奏說歌詞一遍。
完整學唱歌曲,利用圖片幫助幼兒記憶歌詞。
4、小結:小朋友唱的真好,今天我們學習了一首《搖籃曲》,其實《搖籃曲》不止是這一首,還有許多風格不同的《搖籃曲》,非常非常好聽,小朋友想聽嗎?
5、音樂欣賞東北民歌《搖籃曲》
教學反思
利用多種方法引導幼兒欣賞感知《搖籃曲》。
改進:第一次范唱時拍手容易分散注意力,安靜的聽能記住歌詞,帶要求聽。
個別幼兒沒有關注到。
【搖籃曲教案】相關文章:
搖籃曲教案03-07
《搖籃曲》教案08-27
搖籃曲教案03-28
《搖籃曲》音樂教案12-14
《搖籃曲》小班教案12-14
《搖籃曲》優(yōu)秀教案09-09
搖籃曲音樂教案11-21
《搖籃曲》小班教案01-11
唱給媽媽的搖籃曲教案04-01
中班音樂教案:搖籃曲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