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看誰噴得遠》中班教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看誰噴得遠》中班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看誰噴得遠》中班教案1
活動目標:
1、初步探索在同一容器內水的高度與水量之間的關系。
2、能與家長合作、商量,共同完成任務。
3、培養(yǎng)幼兒對科學試驗的興趣。
4、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大膽創(chuàng)造并分享與同伴合作成功的體驗。
5、通過實驗培養(yǎng)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動準備:
記錄表、盆、盤、有洞(一個洞和兩個洞)的礦泉水瓶若干。
活動過程:
1、教師介紹游戲,幼兒玩水。
(1)“小朋友,請你們和爸爸媽媽一起端一個盤子,然后找一個盆蹲下來玩玩水!
(2)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瓶子里的水怎樣了?(會漏水,因為瓶子上有一個洞)象什么?(噴泉,撒尿、鯨魚噴水)
(3)教師提醒幼兒玩好水后把瓶子里的水倒出來放回原處,然后找個地方坐下來,把手擦干凈。
2、教師引導幼兒討論:剛才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教師再次試驗,引導幼兒說出自己的發(fā)現(xiàn)。
“我也來試試看!”“瞧,小洞洞噴水象什么?水是怎樣噴的”(越來越靠近瓶子,離瓶子越來越近)
4、教師引導幼兒做第二個試驗
(1)教師出示有兩個洞的瓶子,啟發(fā)幼兒和家長討論,有兩個洞的瓶子,哪個洞的水噴得遠呢?
(2)出示記錄表,請幼兒和家長將猜想的結果記錄在“?”欄內。
(3)幼兒和家長一起做試驗,并記錄試驗結果。(記在畫有小手的一欄內)
(4)討論:為什么下面的洞水噴得遠?
(5)教師做試驗驗證幼兒得的`結果。
(6)師幼家長一起小結。(因為下面的洞比上面的洞上面的水多,壓力就大。所以下面的水噴得遠。)
(7)教師啟發(fā)幼兒和家長回家后討論為什么瓶子在灌水時有泡泡。
5、值日生協(xié)助教師收拾教學具。
教學反思:
一次科學活動的開始,應該來自幼兒已有的經驗,一次科學活動的結束,并不是真正的結束,應使幼兒有進一步的探索可能,成為獲取經驗的開始。幼兒是學習的主人,所以我們老師要盡其所有、創(chuàng)設各種學習環(huán)境,讓幼兒能夠用眼看、用耳聽、用嘴說、用腦思考,全身心地積極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給幼兒自由展現(xiàn)的空間。讓幼兒在游戲中、快樂中獲得知識,學得經驗。
《看誰噴得遠》中班教案2
目標:
1、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并了解水位高度與水柱噴射距離間的關系。
2、啟發(fā)幼兒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及合作能力。
3、激發(fā)幼兒的探索興趣。
4、學會積累,記錄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
5、能用較清楚的語言講述自己的觀察和發(fā)現(xiàn)。
準備:
1、可樂瓶若干,根據(jù)需要在每只瓶子上鉆洞并用膠布封住,然后裝上水。
2、小紅旗和小黃旗每人各一面,藍、紅三角形若干。
3、用于加水的桶和杯子各一只,膠布若干。
4、用來測量水位高度的繩若干。
過程:
一、設置情境,激發(fā)興趣
小朋友都喜歡玩水。今天我準備了一些瓶子,我們一起來玩噴水的游戲,好嗎?
二、動手操作,交流經驗(一)進行第一個實驗。
1、你們的桌子上都有兩個瓶子,這兩個瓶子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請你和旁邊的小朋友說說。
2、我聽到大家都說得很好,現(xiàn)在請你們用膠布把洞口封住,然后加水到黑色的`線上。
3、果同時撕去洞上的膠布,你們猜一猜是黃色的水噴得遠,還是藍色的水噴得遠呢?在你認為噴得遠的瓶子后面插上小黃旗,如果你認為它們噴得一樣遠,就在兩只瓶子中間插上小黃旗。
4、(都做完了)現(xiàn)在請兩位小朋友把瓶子放好,洞口朝前,用力把膠布撕開,然后把兩個瓶子放在一起,仔細觀察,在噴得遠的瓶子后插上小紅旗表示實驗結果,觀察自己的猜測與實驗結果是否一致。
5、提問:怎么樣?猜想結果與實驗結果一樣嗎?那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為什么噴出的水會一樣遠呢?
6、師操作,驗證結果。
7、請幼兒用繩測量噴水的洞口離水面的高度。
8、發(fā)現(xiàn)了什么?
9、師再次操作,驗證結果。
10、出示總表,小結:水位一樣高,洞口一樣高,一樣大,它所受的壓力就一樣,所以,噴出的水就一樣遠。
(二)(出示有兩個洞的瓶子)進行第二個實驗。
1、師:看,這個瓶子有兩個洞,如果同時撕去洞上的膠布,你們猜一猜哪個洞的水噴得遠呢?在你認為噴得遠的洞旁邊貼上藍色的三角形,如果你認為它們噴得一樣遠,就在兩個洞中間貼上藍色的三角形。
2、都做完了)現(xiàn)在請小朋友把瓶子放好,洞口朝前,用力把膠布撕開,仔細觀察,在噴得遠的瓶子旁貼上紅色的三角形表示實驗結果,觀察自己的猜測與實驗結果是否一致。
3、提問:怎么樣?猜想結果與實驗結果一樣嗎?那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4、師操作,驗證結果。
5、為什么下面的洞水噴得遠?
6、小結:雖然,洞口一樣大,但下面的洞比上面的洞低,下面的水就多,壓力就大,所以,下面的水就會噴得遠。
(三)觀看錄象,拓展經驗。
1、出示洞口一樣高,一樣大,但水位高度不一樣的瓶子進行比較。
2、出示水位、洞口一樣高,但大小不一樣大的瓶子比較。
延伸:
出示洞口一樣高一樣大,但水位不同,并蓋緊蓋子的兩只瓶子,請幼兒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做實驗,看哪只瓶子噴得水遠?
教學反思:
一次科學活動的開始,應該來自幼兒已有的經驗,一次科學活動的結束,并不是真正的結束,應使幼兒有進一步的探索可能,成為獲取經驗的開始。幼兒是學習的主人,所以我們老師要盡其所有、創(chuàng)設各種學習環(huán)境,讓幼兒能夠用眼看、用耳聽、用嘴說、用腦思考,全身心地積極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給幼兒自由展現(xiàn)的空間。讓幼兒在游戲中、快樂中獲得知識,學得經驗。
《看誰噴得遠》中班教案3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看誰噴得遠
中班科學活動:
看誰噴得遠
目標:
1.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并了解水位高度與水柱噴射距離間的關系。
2.啟發(fā)幼兒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及合作能力。
3.激發(fā)幼兒的探索興趣。
4.主動參與實驗探索。
5.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準備:
1.可樂瓶若干,根據(jù)需要在每只瓶子上鉆洞并用膠布封住,然后裝上水。
2.小紅旗和小黃旗每人各一面,藍、紅三角形若干。
3.用于加水的桶和杯子各一只,膠布若干。
4.用來測量水位高度的繩若干。
過程:
一、設置情境,激發(fā)興趣
1.小朋友都喜歡玩水。今天我準備了一些瓶子,我們一起來玩噴水的游戲,好嗎?
二、動手操作,交流經驗
。ㄒ唬┻M行第一個實驗。
1、你們的桌子上都有兩個瓶子,這兩個瓶子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請你和旁邊的小朋友說說。
2、我聽到大家都說得很好,現(xiàn)在請你們用膠布把洞口封住,然后加水到黑色的線上。
3、果同時撕去洞上的膠布,你們猜一猜是黃色的水噴得遠,還是藍色的水
噴得遠呢?在你認為噴得遠的瓶子后面插上小黃旗,如果你認為它們噴得一樣遠,就在兩只瓶子中間插上小黃旗。
4、(都做完了)現(xiàn)在請兩位小朋友把瓶子放好,洞口朝前,用力把膠布撕開,然后把兩個瓶子放在一起,仔細觀察,在噴得遠的瓶子后插上小紅旗表示實驗結果,觀察自己的猜測與實驗結果是否一致。
5、提問:怎么樣?猜想結果與實驗結果一樣嗎?那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為什么噴出的水會一樣遠呢?
6、師操作,驗證結果。
7、請幼兒用繩測量噴水的洞口離水面的高度。
8、發(fā)現(xiàn)了什么?
9、師再次操作,驗證結果。
10、出示總表,小結:水位一樣高,洞口一樣高,一樣大,它所受的壓力就一樣,所以,噴出的水就一樣遠。
(二)(出示有兩個洞的瓶子)進行第二個實驗。
1、師:看,這個瓶子有兩個洞,如果同時撕去洞上的膠布,你們猜一猜哪個洞的水噴得遠呢?在你認為噴得遠的洞旁邊貼上藍色的三角形,如果你認為它們噴得一樣遠,就在兩個洞中間貼上藍色的三角形。
2、都做完了)現(xiàn)在請小朋友把瓶子放好,洞口朝前,用力把膠布撕開,仔
細觀察,在噴得遠的瓶子旁貼上紅色的三角形表示實驗結果,觀察自己的猜測與實驗結果是否一致。
3、提問:怎么樣?猜想結果與實驗結果一樣嗎?那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4、師操作,驗證結果。
5、為什么下面的洞水噴得遠?
6、小結:雖然,洞口一樣大,但下面的洞比上面的洞低,下面的水就多,
壓力就大,所以,下面的水就會噴得遠。
(三)觀看錄象,拓展經驗。
1、出示洞口一樣高,一樣大,但水位高度不一樣的'瓶子進行比較。
2、出示水位、洞口一樣高,但大小不一樣大的瓶子比較。
延伸:
出示洞口一樣高一樣大,但水位不同,并蓋緊蓋子的兩只瓶子,請幼兒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做實驗,看哪只瓶子噴得水遠?
教學反思:
在整個活動中利用幼兒的好奇心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并且達到了預期目標,效果非常好,甚至超過了預期效果。整個活動既讓幼兒體驗了實驗成功時的快樂、增強了自信心,也知道了保護環(huán)境的必要性,同時也培養(yǎng)了幼兒的觀察力及動手操作的能力,這個活動在中班開展是非常有意義和有必要的。
《看誰噴得遠》中班教案4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并了解水位高度與水柱噴射距離間的關系。
2.啟發(fā)幼兒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及合作能力。
3.激發(fā)幼兒的探索興趣。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可樂瓶若干,根據(jù)需要在每只瓶子上鉆洞并用膠布封住,然后裝上水。
2.小紅旗和小黃旗每人各一面,藍、紅三角形若干。
3.用于加水的桶和杯子各一只,膠布若干。
4.用來測量水位高度的繩若干。
活動過程:
一、設置情境,激發(fā)興趣
1.小朋友都喜歡玩水。今天我準備了一些瓶子,我們一起來玩噴水的游戲,好嗎?
二、動手操作,交流經驗
(一)進行第一個實驗。
1、你們的桌子上都有兩個瓶子,這兩個瓶子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請你和旁邊的小朋友說說。
2、我聽到大家都說得很好,現(xiàn)在請你們用膠布把洞口封住,然后加水到黑色的線上。
3、果同時撕去洞上的膠布,你們猜一猜是黃色的水噴得遠,還是藍色的水噴得遠呢?在你認為噴得遠的瓶子后面插上小黃旗,如果你認為它們噴得一樣遠,就在兩只瓶子中間插上小黃旗。
4、(都做完了)現(xiàn)在請兩位小朋友把瓶子放好,洞口朝前,用力把膠布撕開,然后把兩個瓶子放在一起,仔細觀察,在噴得遠的瓶子后插上小紅旗表示實驗結果,觀察自己的猜測與實驗結果是否一致。
5、提問:怎么樣?猜想結果與實驗結果一樣嗎?那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為什么噴出的水會一樣遠呢?
6、師操作,驗證結果。
7、請幼兒用繩測量噴水的洞口離水面的高度。
8、發(fā)現(xiàn)了什么?
9、師再次操作,驗證結果。
10、出示總表,小結:水位一樣高,洞口一樣高,一樣大,它所受的壓力就一樣,所以,噴出的水就一樣遠。
。ǘǔ鍪居袃蓚洞的瓶子)進行第二個實驗。
1、師:看,這個瓶子有兩個洞,如果同時撕去洞上的膠布,你們猜一猜哪個洞的水噴得遠呢?在你認為噴得遠的洞旁邊貼上藍色的三角形,如果你認為它們噴得一樣遠,就在兩個洞中間貼上藍色的三角形。
2、都做完了)現(xiàn)在請小朋友把瓶子放好,洞口朝前,用力把膠布撕開,仔細觀察,在噴得遠的瓶子旁貼上紅色的三角形表示實驗結果,觀察自己的猜測與實驗結果是否一致。
3、提問:怎么樣?猜想結果與實驗結果一樣嗎?那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4、師操作,驗證結果。
5、為什么下面的'洞水噴得遠?
6、小結:雖然,洞口一樣大,但下面的洞比上面的洞低,下面的水就多,壓力就大,所以,下面的水就會噴得遠。
(三)觀看錄象,拓展經驗。
1、出示洞口一樣高,一樣大,但水位高度不一樣的瓶子進行比較。
2、出示水位、洞口一樣高,但大小不一樣大的瓶子比較。
活動延伸:
出示洞口一樣高一樣大,但水位不同,并蓋緊蓋子的兩只瓶子,請幼兒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做實驗,看哪只瓶子噴得水遠?
活動反思:
萌發(fā)幼兒探索科學的興趣,讓幼兒感到“科學并不遙遠,科學就在我們身邊”。從而達到教育教學的有效性。
【《看誰噴得遠》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健康教案:看誰聽得清07-07
看誰聽得清教案01-25
大班教案《噴刷畫》03-20
噴刷花兒托班教案02-19
看看誰貪心托班教案02-18
看誰先跑到游戲教案02-19
《看誰不濕鞋》大班教案04-16
大班健康教案:看誰長高了09-25
種瓜得豆教案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