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在线免费视频,亚洲精品免费一级视频,日韩亚洲欧美大陆,又黄又爽免费国产视频

<style id="t465f"></style>
<legend id="t465f"><u id="t465f"><thead id="t465f"></thead></u></legend>

<acronym id="t465f"></acronym>

<sub id="t465f"><ol id="t465f"><nobr id="t465f"></nobr></ol></sub>
<sub id="t465f"></sub>

大班科學教案

時間:2024-01-31 15:16:02 飛宇 教案 投訴 投稿

【精品】大班科學教案(通用12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科學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品】大班科學教案(通用12篇)

  大班科學教案 1

  活動目標:

  1. 通過觀察與操作,了解動物的食物鏈現象,提高幼兒對探索活動的興趣。

  2. 初步感受自然界中動植物誰也離不開誰的關系,樹立正確的生態(tài)觀。

  活動準備:

  1. 多種動物的頭飾(人手一個)

  2. 長條紙5張(背后貼上雙面膠)

  3. 多種動物圖片若干

  4. 律動音樂“獅子進行曲”;

  5. 游戲音樂“彩虹的微笑”

  6. 場地布置:5條線

  7. 課件:“動物移動”“生態(tài)平衡”

  活動過程:

  1. 律動導入——“獅王進行曲”表演

  ——朋友們,你們想和獅王一起來跳個舞嗎?

 。◣熡坠餐S音樂表演)

  2. 認識了解朋友

  ——歡迎各位來到獅子王國,我先自我介紹一下,我是獅子,我喜歡吃斑馬。你來介紹一下自己吧?(請幼兒自由回答)

  3. 課件操作(3種動植物),初步了解食物鏈

  ——在我們獅子王國也住著許多朋友,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他們吧!

  出示課件(集體操作):

  ——你認識誰?他喜歡吃什么?

 。ǜ鶕變夯卮饘3個動植物連成食物鏈,共3條食物鏈)

  ——你發(fā)現,他們排隊時有什么規(guī)律?(前面一個吃掉后面一個)

  小結:這些動植物都是前面一個吃掉后面一個,像這種吃與被吃的`關系叫做食物鏈。

  4. 幼兒操作、探索(5種動植物),進一步了解食物鏈

  ——還有許多朋友也來了,我們能不能也他們變成一條食物鏈呢?

 。1)操作要求:

  ——每組上來了7個動植物,請你從中挑出5個動植物排列在這張操作卡上面,組成一條食物鏈,請你從紅旗的這段開始排列。

  (2)幼兒小組操作

  一組幼兒操作完后將操作卡展示在黑板上

 。3)講評幼兒操作結果(講評3組)

  ——誰來介紹一下你們組是怎么排列的?(請幼兒將排列的動植物按照順序念出來:…吃掉什么…..,…..吃掉什么….)

  若錯誤:

  ——哪里不對?為什么?應該怎么排列?請你來排一排。

  5. 游戲,鞏固對食物鏈的了解

 。1)規(guī)則:

  ——小朋友真棒。你們看,地上有5條線,我們一起來玩?zhèn)游戲吧。音樂響起時,請你去尋找你的食物,一起排在線上,組成一條食物鏈,排列時也是從紅旗這段開始排

 。2)排好后:

  若有錯:

  ——你觀察一下,每組的食物鏈都排列正確嗎?

  ——哪里錯了?為什么?應該怎么排?

  若全部正確:

  ——小朋友們真棒,全部都排列正確了!

  6. 經驗提升:了解生態(tài)不平衡對自然界的破壞

  ——朋友們,獅子國王最近有一件煩惱的事情,小動物們都不喜歡狼,于是我就把狼趕走了?墒抢亲吆,森林里發(fā)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

  欣賞課件后:

  ——狼走后,發(fā)生了什么可怕的事情?(羊越來越多,草被吃光了)

  ——草沒有了會怎么樣?(水土流失、環(huán)境破壞、吃草的動物餓死)

  小結:大自然中動物和植物誰也離不開誰,我們要愛護動植物。

  大班科學教案 2

  活動目標:

  1、向幼兒介紹沙漠,擴大幼兒對自然界的了解。

  2、認識沙漠里的駱駝,了解駱駝的主要特征以及沙漠中的其他生物。

  3、激發(fā)幼兒探索大自然的愿望。

  活動準備:

  1、有關沙漠自然風光及防治沙漠化的音像資料。

  2、幼兒用書人手一冊,實物投影儀、人手一支筆。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觀察用實物投影儀放大的畫面,初步了解駱駝的主要特征。

  -教師:畫面上有什么?駱駝是什么樣子的?

  -教師:駱駝的身上有什么?它們有什么特殊的用處?

  -教師:駱駝喜歡吃什么?駱駝生活在什么地方?

  -教師:駱駝有什么用途?

  -教師小結:駱駝生活在沙漠里,駱駝的身上有厚活的毛,可以防止身體里的水分散失,還可以白天防曬,晚上保暖。駱駝底眼睛會產生許多眼淚,讓眼睛不干燥,而且有長長的睫毛,可以阻擋沙子跑進去。駱駝的'鼻孔可以閉合,這樣可以防風沙。駱駝耳朵里有好多毛,可以防沙子跑進去。駱駝的身上有駝峰?梢苑譃閱务劮搴碗p駝峰。駝峰可以儲藏營養(yǎng)。

  駱駝的腳底有寬寬厚厚的肉墊,不怕熱熱的沙子,也不會陷進軟軟的沙子里。駱駝是沙漠里的交通工具,有人稱駱駝為沙漠之舟。

  2、組織幼兒討論:

  -教師:你見過沙漠嗎?沙漠是什么樣子的?

  -教師:沙漠里有什么?(仙人掌、蝎子等)

  -教師:沙漠對我們人類有什么危害?我們應該怎樣防止沙化?

  3、有條件的話可以組織幼兒觀看介紹沙漠的錄像,了解沙漠的特性以及沙漠里生活的動植物。沒有條件的,可組織幼兒根據已有經驗交談,教師可尋找相應的書籍和圖片,向幼兒介紹相關的知識和經驗。

  4、引導幼兒閱讀幼兒用書。

  -觀察畫面,說說:沙漠里有哪些動物?它們叫什么名字?

  -請你用連線的方法幫駱駝走出沙漠。

  大班科學教案 3

  【活動目標】

  1、充分感知,觀察不同材料摩擦所產生的靜電現象。

  2、通過合作探索,記錄下不同材料摩擦產生的靜電現象。

  3、愿意參與探索活動,培養(yǎng)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4、發(fā)展動手觀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簡單的實驗記錄方法。

  5、對靜電有濃厚的興趣,熱愛生活樂于探索。

  【活動準備】

  記錄表,碎紙屑,塑料小勺,塑料梳子,塑料尺子,塑料剪刀,鉛筆,排筆,水彩筆,吸管,玻璃瓶,幼兒事先分為4組(紅、黃、藍、綠)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變魔術,激發(fā)幼兒興趣。

  1、教師出示塑料小勺。

  2、教師變魔術,讓塑料小勺吸起紙屑。

  師:想讓它發(fā)揮魔力,還得請坐的`最好的朋友配合配合。

  二、幼兒用小勺自由探索,將小紙屑吸起來。

  1、教師提問,引發(fā)幼兒思考。

  2、請幼兒嘗試操作。

  3、請個別幼兒說說自己的方法。

  4、教師小結。

  師:其實我們這個神奇的魔術是因為摩擦產生了靜電,所以能把小紙屑吸起來。摩擦的力量大,靜電產生的多,塑料小勺吸附的紙屑就越多。

  三、幼兒嘗試用多種材料進行實驗。

  1、教師出示記錄表。

  2、教師交代注意事項。

  師:小魔術師們,我們研究魔術的時候,桌上的材料不要爭搶自己先拿一種材料,研究完了,放回盤子里,再換另外一種材料。

  3、幼兒自由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4、師幼交流實驗結果。

  5、教師再次實驗。

  小結:生活中有很多物品摩擦后都能產生靜電現象。

  四、提問:生活中你們見過哪些靜電現象。

  1、請個別幼兒說說自己遇到的靜電現象。

  2、教師小結:在天氣寒冷的時候,很多物品因摩擦而相互吸引,如我們梳頭的時候,梳子和頭發(fā)也會互相吸引產生靜電現象。脫衣服時,我們身上的毛衣和襯衣和頭發(fā)都會產生靜電現象。

  五、教師小結,結束活動。

  師:小魔術師們都學會了我的魔術,現在我們就一起到外面去表演給小班的弟弟妹妹看看吧。

  教學反思

  這是一節(jié)非常有意義的課哦!孩子們的興趣也很高漲,課堂氣氛活躍,積極性高,同時也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讓便我能夠改進!讓自己下次會做的更好!

  大班科學教案 4

  活動目標:

  1.探索讓蔥葉等多種葉子發(fā)出聲音的方法,進一步認識葉子的特征,感知葉子特征與其發(fā)聲特征之間的關系。

  2.通過參與活動,懂得 “仔細觀察、大膽猜測、多次嘗試”等途徑認識事物特征,發(fā)展思維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3.在獨立與合作探索中體驗成功的喜悅,激發(fā)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活動前請一位幼兒準備好簡單的蔥葉吹奏表演。

  2.材料表演:蔥葉每人若干,蘆葦葉、竹葉、青菜葉等多種葉子若干。

  活動過程:

  第一部分

  ——聽聲音,引發(fā)幼兒猜測和探索的興趣。

  1. 先準備好的幼兒背對大家吹蔥葉。

  2. 師:“請大家猜一猜這是什么聲音?” (幼兒進行猜測)“原來是蔥葉在唱歌!

  第二部分

  ——操作體驗,探索蔥葉發(fā)出的聲音第一環(huán)節(jié):幼兒第一次嘗試:幼兒自選一段蔥的葉子,嘗試讓蔥葉“唱歌”。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設計了二個問題:

  1.你們讓蔥葉“唱歌”了嗎?為什么有的唱有的不唱呢?(幼兒猜測并討論)

  2.和剛才“唱歌”的蔥葉比一比,看看有什么不一樣?(請幼兒觀察剛才表演的幼兒手中的蔥葉,會發(fā)現會發(fā)聲蔥葉的秘密:只有一寸左右,兩頭都是空心的。)第二環(huán)節(jié):幼兒第二次嘗試:幼兒將蔥葉摘至一寸左右,進行試吹。

  教師提問:這次你們的蔥葉都“唱歌”了嗎?為什么還有的“唱”有的“不唱”呢?

  這一環(huán)節(jié)引導幼兒進一步觀察并發(fā)現:要取蔥葉中部綠色薄薄的部分,如果取了偏向蔥白那段厚的'部分,就吹不響。

  第三環(huán)節(jié):在對比與討論中感知葉子外形特征與其發(fā)聲特征之間的關系。

  這個環(huán)節(jié)我設計了二個問題:

  1.你們的蔥葉都唱起來了吧?請和旁邊的同伴比一比,看誰的蔥葉唱的更好聽呢?

 。ㄌ峁┯變撼浞謺r間與同伴進行探索與比較)

  2.一起來說說看,你發(fā)現自己的蔥葉和同伴的蔥葉“唱”起來有什么不同?為什么?

  第三部分

  探索其它葉子發(fā)出的聲音

  1.組織幼兒討論:找一找還有哪些葉子會唱歌?

  2.你有什么辦法可以讓葉子唱起歌來?引導幼兒直接把葉子放在嘴邊吹就能“唱”起來。大家試一試。(請個別幼兒示范自己的探索結果。同伴的表演示范更能激起孩子們的興趣。

 。ㄒ龑в變和ㄟ^探索進一步發(fā)現,薄薄的葉子,吹的時候容易振動,就唱起歌來了,厚厚的,容易碎的葉子是不會發(fā)出聲音的。)

  3.什么辦法可以讓葉子唱起歌來呢?(請個別幼兒示范自己的探索結果。

  (教師體驗經驗:蔥葉為什么會唱歌呢?因為蔥葉的形狀和笛子很像,中間有一個小通道,我們吹出的氣會振動發(fā)出聲音,我們就聽起蔥葉唱起歌來了,從而引導幼兒探索并發(fā)現,一些葉子卷成來之后能發(fā)出聲音。

  第四部分

  ——演奏葉子大合唱

  1.聽名人讓幼兒了解,原來葉子還能發(fā)出這么美妙的聲音。

  2.表演樂音,分享愉悅師幼一起用選用自己喜歡的葉子進行演奏。

  第五部分

  ——活動延伸,模擬聲音將幼兒實驗操作的材料投放到區(qū)域活動中去,繼續(xù)探索!

  活動反思:

  這節(jié)課上完之后,我感觸很深。特別是有的孩子們到最后也沒能吹響蔥葉是在我的意料之外的,因為我覺得這個不是難題,應該比較簡單,是我太高估他們還是我講解的不清楚還是有其他原因呢?可能都有吧!就因為他們沒有達到我預期的效果,所以我上課的時候有點著急,急的汗都快流下了。評課老師們向我提出,其實我可以多讓孩子們研究、討論、琢磨,讓孩子們互相幫忙,也許到最后他們可以解決這個難題!是的,很有道理,這也許是我的一點遺憾,也是孩子們的遺憾了!

  大班科學教案 5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實驗,分辨出不同質地的紙,并探索不同紙張的吸水性。

  2、愿意嘗試合作進行小實驗,初步學習記錄。

  活動準備:

  1、用泡沫紙、瓦楞紙、餐巾紙、手工紙、皺紙做的“紙娃娃”每組二套

  2、 2人一組,每組水盆1只,記錄表格1張,筆1支

  活動過程:

  一、引出“紙娃娃”,分辨他們不同的質地。

  1、師:今天來了一些小客人,他們做自我介紹。

  2、教師以紙娃娃的口吻說話:“大家好,我們都是娃娃,請大家猜猜,我們是用什么紙做成的?請大家都來摸一摸,然后告訴大家你的發(fā)現,好嗎?”(幼兒摸一摸,看一看)

  3、請幼兒把自己的發(fā)現告訴大家!獛煟耗惆l(fā)現什么顏色的紙娃娃摸上去是什么感覺的?(幼兒討論回答)

  4、教生小結:這些紙娃娃有的是用瓦楞紙做的、有的用餐巾紙、有的用泡沫紙、有的用手工紙、還有的用皺紙做的。

  二、講“紙娃娃”的故事,引導幼兒實驗記錄。

  1、紙娃娃出海旅行了,你們猜猜會發(fā)生什么事情?(會遇到大風浪、會濕)

  教師繼續(xù)講故事——原來紙娃娃一個個都跳進海里游泳了,咦,紙娃娃們能不能游泳呀?為什么?(幼兒自己發(fā)表意見)

  2、到底紙娃娃能不能游泳,我們來試試看。(幼兒到準備好的水盆邊,教師引導幼兒實驗,交代任務:2人一組,把5個紙娃娃都一起放到水里試試,看看能不能游泳。)教師巡回指導。

  3、交流實驗結果。每組派一位幼兒介紹,說說不同的意見。

  4、小結:剛才我們用小實驗的方法,發(fā)現有的紙娃娃會游泳,有的不會,這是為什《幼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應創(chuàng)造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huán)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及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學習使用適當的禮貌的語言交往!痹趯嵺`中,筆者深深體會到:會學勝過學會,學會學習已成為幼兒園語言教育培養(yǎng)目標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和其他領域相結合,發(fā)展幼兒的綜合能力。為此,我特別設計了這個浪漫且充滿溫暖的語言綜合活動“溫暖”,通過為幼兒創(chuàng)造一個看、聽、說的環(huán)境,調動幼兒愛說、愿說、愛做的欲望,促進幼兒積極主動地去學習語言及運用語言。

  大班科學教案 6

  一、題目:

  科學《小工具找“工作”》

  二、活動目標:

  1、認識幾種常見的的工具,了解工具的用途,探索工具的簡單使用方法。

  2、學習記錄并能大膽地表達探索使用工具的經驗。

  3、體驗探索使用工具的樂趣。

  三、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繪本《工具類物品:錘子、老虎鉗、扳手、螺絲刀。

 。2)操作類物品:需要修補小椅子、靠背椅、合頁、小桌子、

  (3)輔助工具:螺絲釘、六邊形螺絲、螺帽、電線、蝴蝶

 。4)人手一張記錄表。

  四、活動過程:

  1、播放音樂,以參觀木工坊引入,激發(fā)幼兒興趣。

  師:今天木工房的師傅們邀請我們去參觀他們工作的地方,我們一起去看看他們都用了哪些工具?

  2、幼兒自由參觀木工坊,說說自己的發(fā)現。

  1、幼兒自由參觀。

  2、結合ppt,引導幼兒說說常見工具的名稱、簡單的使用方法。

 。1)師:剛才我們參觀了木工坊,你們看到了哪些工具?你知道它是用來做什么的`嗎?

 。2)師根據幼兒的回答整理小結。

  師:老虎鉗可以幫助我們夾斷電線或者是鐵絲線;錘子可以幫助我們把東西敲結實了;扳手可以幫助我們把六角螺絲擰緊,螺絲刀可以幫助我們把螺絲釘擰緊;

  3、小結并提醒幼兒使用工具時就注意安全。

  師:原來小朋友們認識了這么多工具呀!這些小工具本領可大了,平時我們使用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安全。

  五、介紹操作材料,幼兒分組操作。

  師:木工坊的師傅們想請我們幫忙,你們愿意嗎?

  1、出示實物介紹操作材料及記錄表:

  師:我們來看看都有哪些家具需要我們幫忙修理呢?哦,我們需要修理的東西有靠背椅、長條椅子、八仙桌、餐桌、箱子和屏風;(出示記錄表)老師把這些材料畫在這張記錄表上,同時老師還帶來了錘子、扳手、老虎鉗、螺絲刀;等會兒請你每樣工具都去試一試,選擇最合適的小工具來修理好這些家具。如果你成功修好了,就在相應的表格里打勾。

  2、提出操作要求:

  a.操作時注意安全不弄傷自己和同伴。

  b.遇到困難可以互相合作。

  c.使用完把工具放回原位,并在相對應的格子里打勾。

  d.你可以和同伴說說你的發(fā)現。

  3、幼兒探索操作,教師指導。

  重點指導幼兒選擇適宜的工具進行操作、提醒幼兒注意操作安全,并做好記錄。

  4、分享操作結果。

 。1)引導幼兒記錄操作情況。

  師:你們在修理、組裝這些家具的時候都用了哪些工具?使用這些工具后感覺如何?

  (2)分享記錄結果:

  提問:誰來說一說自己的發(fā)現;

  提問:你還認識哪些工具?如果沒有了這些小工具會怎么樣?

  小結:這些小工具的用處很大,不同工具的使用方法是不一樣的,它們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方便。我們大家都要愛護它們

  六、活動延伸:

  1、教師:圖書真好!告訴了我們許多工具的使用方法,圖書館還有很多講到工具的書,小朋友回家可以和爸爸媽媽去圖書館看一看。生活中還有許多工具可以給人們帶來方便,回家可以去找一找,回幼兒園和老師小朋友們分享好嗎?

  2、引導幼兒在木工坊里為已組裝好的家具進行裝飾!

  大班科學教案 7

  教學目標

  1、了解電話、對講機等通訊工具的使用方法。

  2、知道現代化通訊工具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3、能積極地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fā)現,激發(fā)進一步探索事物變化的愿望。

  4、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大膽創(chuàng)造并分享與同伴合作成功的體驗。

  環(huán)境與材料

  1、各種電話、對講機模型若干。

  2、事先在生活中對電話等有一定了解。

  3、《科學》下P.16~17。

  一次備課

  一、創(chuàng)設情景,幼兒討論

  1、小明的爸爸外地出差,小明很想他,用什么方法可以很快的聯系上爸爸呢?

  2、你使用過什么電話?各有什么特點?

  3、請幼兒根據原有經驗討論并回答。

  二、結合實物,認識移動通訊工具

  1、教師小結幼兒的發(fā)言,進一步講述電話的用處和功能。

  2、介紹近距離童話時使用的另一種通訊工具:對講機。

  3、說一說:移動電話與固定電話相比,什么地方相同?;什么地方不同?你更喜歡哪一個?為什么?

  三、探究與發(fā)現

  1、請幼兒認識一下手機上的按鍵,了解特殊按鍵的功能及其使用的方法。

  2、試一試,手機怎樣通話,它都會發(fā)出什么樣的聲音?

  3、我們什么時候要使用電話?

  四、觀看畫冊《電話的發(fā)展》

  1、幼兒在觀察中了解電話的發(fā)展是怎樣的。

  2、知道幾種應急電話號碼。

  五、打電話玩游戲"打電話"

  活動反思:

  通過新穎多樣的`教學形式,采用游戲法、實物演示法、引導發(fā)現法、操作法,充分調動幼兒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變枯燥的科學知識為幼兒感興趣的游戲,寓教于樂,符合幼兒的年齡特征和教學原則,便于幼兒接受掌握。

  大班科學教案 8

  活動目標

  1、了解種子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明白種子食品是人們食物的主要來源。

  2、樂意與同伴分享種子食品,體驗分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課件-照片:花生,玉米,豆子等。

  2、請幼兒帶各種種子食品

  活動過程

  1、交流談話,激發(fā)幼兒對種子的興趣。

 。1)小朋友明白什么是種子嗎?

 。2)你明白哪些種子

 。3)種子主要有什么用

  幼兒討論

  告訴幼兒種子能夠繁殖后代,明白在大自然中種子巡回生長的過程,種子能夠食用。

  (4)你明白哪些種子能夠食用嗎?

  引導幼兒說出能夠食用的的種子種類,如稻、麥、豆、花生、瓜子、玉米、核桃等。

 。5)小朋友想一想,如果沒有種子會怎樣樣

  教師引導幼兒討論得出種子是人們食物的主要來源,如果沒有了種子,就沒有了植物,人類就很難生存下去,我們每一天都在食用種子。

  2、讓幼兒了解各種各樣的種子食品。

  (1)了解種子食品的含義

  種子能夠吃,那么用種子做成的食品就叫做種子食品。

 。2)說說這種子食品是哪種植物的種子?又是怎樣制作成的?

  幼兒討論后,說出透過對種子的炒、煮、爆等加工方法能夠制成種子食品。

  花生

  瓜子

  爆米花

  五香豆

  松子

  核桃

  栗子等

  小結:種子食品可真多呀!有的是炒著吃的`,有的是煮著吃的,有的是爆著吃的,還有許多其他的加工方法呢。

  3、組織幼兒品嘗種子食品

 。1)請小朋友來品嘗各種各樣的種子食品。

  (2)幼兒自由選取種子食品進行品嘗。

  引導幼兒品嘗種子食品,并能和同伴交流種子食品的味道,如用“香噴噴”“脆生生”等詞語形容品嘗種子后的口感。

  4、品嘗交流

  你最喜歡吃的種子食品是什么?為什么?

  鼓勵幼兒用完整的語言描述自我品嘗種子食品的感覺

  大班科學教案 9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吹泡泡的游戲中體驗歡樂的情緒。

  2、鼓勵幼兒想出辦法吹出更多泡泡。

  3、明白泡泡到了高處表面水分被蒸發(fā)所以泡泡破了。

  活動準備

  1、溶解有餐洗凈的水

  2、透明塑料杯,塑料吸管。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出示餐洗凈和水

  小朋友必須要仔細看呀,看看教師要干什么?

  現場配兌吹泡泡的泡沫水,引起幼兒的好奇心。

  2、教師吹泡泡,激發(fā)幼兒對泡泡的興趣。

  教師:吹泡泡真好玩,你們想玩嗎?

  二、展開

  1、教師吹出泡泡,讓孩子追捉泡泡。

  2、你抓住泡泡了嗎?你看到的泡泡是什么顏色的?

  小結:泡泡本身是沒有顏色的,經過陽光照射就成五顏六色的`啦。

  3、講解吹泡泡的方法,請幼兒試試。

  小朋友你們明白泡泡是怎樣吹出來的嗎?

  請幾個小朋友來試試。

  4、教師示范:吹泡泡

  用力不要太大,要慢慢吹。

  5、幼兒嘗試吹泡泡,教師指導。

  提醒小朋友吹泡泡時注意不要把水吸到嘴里,不吹時把吸管插在小瓶里,不能含在嘴里。

 。1)你是怎樣吹出泡泡的?

 。2)你能用什么方法讓泡泡越飛越高?

 。3)泡泡飛到高的地方會怎樣?

  (4)誰明白為什么泡泡破了?”

  小結:泡泡到了高處,表面水分被蒸發(fā)所以泡泡破了.

  三、結束

  欣賞兒歌《吹泡泡》

  小朋友此刻我們休息一下,泡泡不僅僅好玩,他還有一首好聽的兒歌呢,讓我們一齊欣賞吹泡泡的兒歌吧。

  自然結束。

  大班科學教案 10

  活動目標:

  1、感知十二生肖所包括的12種動物,十二生肖的排列順序,知道十二生肖一年一種屬相,12年一個輪回的規(guī)律。

  2、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敏捷的反應能力、培養(yǎng)簡單的推理能力。

  3、知道屬生肖是我國特有的民族風格。

  4、遵守游戲規(guī)則,體驗與同伴合作游戲及控制性活動帶來的快樂。

  5、樂意參與游戲,體驗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生肖鐘自制一個,每人一套十二生肖圖卡,每人一個生肖胸飾,"爬大山""鉆山洞""繞跨步""比跳高"圖片。

  活動過程:

  一、了解十二生肖的12種動物,引起興趣。

  1、誰知道自己是屬什么的?

  2、師逐一出示十二生肖圖卡。一共有幾個屬相呢?十二個屬相分別是哪些動物呢?

  二、聽故事《十二生肖》感知十二生肖所包括的動物及它們的排列順序。

  1、十二生肖包括哪些動物呢?

  2、它們的順序是怎么樣的?(幼兒操作十二生肖排隊)育嬰會

  3、小結:十二生肖是我國特有的民族風格。

  游戲:"仔細聽"。

  三、理解生肖的含義同一年出生的人屬相是相同的,十二生肖12年輪回一次的規(guī)律。

  1、小朋友的屬相為什么有的是豬,有的是,不一樣呢?(幼兒交流討論)老師小結:同一年出生的孩子屬相就一樣,豬年生的屬豬,鼠年生的屬鼠,一年一個屬相。

  2、出示生肖種觀察。

  一共有多少屬相?12種屬相一個個輪下來要多少年?

  3、發(fā)現感受十二生肖12年輪回一次的`規(guī)律。

  活動反思:

  課堂上,在如何將知識,技能講清楚上做文章,下功夫,學生只要全神貫注的聽,就能完成學習任務,教師細致入微的講解代替了學生的感悟和認識。因此,學生始終處在被動接受的地位,傾聽成為學生最重要的學習方法,學生還需要動腦筋思考嗎?我們培養(yǎng)的是有終身學習能力的人,必須讓孩子善于發(fā)現問題,學會獨立思考,解決問題,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這是最重要的。

  用剪紙的方法,有主題的來表現十二生肖是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設計時先畫后剪,畫很重要,畫時要抓住生肖動物的外形特征,類似剪影的效果,然而光靠教師不斷強調,教學效果不佳,于是我設計了這樣的環(huán)節(jié):

  先讓學生自由的畫出動物的外形,請幾位學生在黑板上繪畫,接著我來進行修改,我輕輕擦去所有生肖動物的五官、身上的花紋,只剩下外輪廓,有點象影子的效果,我再請學生觀察黑板上的生肖動物還象嗎?有的還象,有的卻面目全非了,我趁勢發(fā)問:“為什么擦去一部分后,有的生肖動物還能那么明顯,而有的卻看不出來了呢?”學生開始思考起來,經過激烈的討論,達成了共識:剪紙生肖動物繪制的關鍵是五官、花紋,而是外形,要想剪出的動物更生動有趣,更要突出、夸張的表現動物的外形特征如,大的更大,長的更長,才能使動物的形象栩栩如生……不需要教師將答案直接呈現給學生,而是給他們自主探究的空間,通過思考和討論,他們自己就能發(fā)現問題,并找到答案,在接下來的教學中,學生也就格外注意得之不易的制作要領,掌握的更迅速準確,教學成效更加顯著。

  大班科學教案 11

  活動目標:

  1、通過小實驗,知道小球滑落的速度跟斜坡高度和表面光滑度有關。

  2、運用材料自由操作,獲得小球減緩速度的方法,學習解決一些相關的問題。

  3、體驗動手操作的樂趣,培養(yǎng)有條理、有序的操作習慣,激發(fā)探索與合作精神。

  活動準備:

  1、操作材料(紙板、小車、紙、毛巾、橡筋、席子、積木、沙、記錄表A、B、鉛筆)

  2、VCD機,(有關斜坡的內容)

  活動過程:

  1、引入:小朋友你們玩過滑滑梯沒有?滑下來時的感覺是怎樣的?今天我們來玩小球滑滑梯的游戲,請你們用積木、紙板搭成滑梯,看誰的小球滾得快。

  2、幼兒自由操作探索小球滑落的速度跟斜坡高度的關系。

 。1)老師交代要求:幼兒三人為一組,兩人分別用不同數目的積木和紙板搭成滑梯操作一輛小車同時滑落,一人負責記錄比賽的情況,可輪著交換玩。

  (2)幼兒自由操作實驗A,老師巡回指導。

 。3)歸納小結實驗結果

  提問:比賽結束了,你們的小球贏了嗎?告訴老師,做完實驗你們發(fā)現了什么?怎樣才會贏呢?(幼兒自由議論,將自己發(fā)現的說出來)

  提問個別幼兒,在黑板記錄情況:第一局誰嬴了?為什么你的小球比他的跑得快?

 。ɡ蠋煵僮鹘叹摺翱罩谢馈保┦痉、小結:剛才小朋友都發(fā)現了:積木越少,滑梯的坡度越平緩,車子滑落的速度就越慢;相反,積木越多,坡度越斗,球滑落的速度就越快。

  3、幼兒操作探索球滑落跟滑梯表面光滑有關系。

  “在下斜坡時滑得太快會很危險,得想個辦法減慢速度,小朋友你們也一起來想想辦法,讓小球滑得慢起來。

  (1)老師交代要求:兩個滑梯下面都是放五個積木,幼兒在一個滑梯上用老師給的材料進行嘗試,另一個滑梯保持原狀,然后兩個小球同時滑下,看一看小球的速度有沒有減慢,最后填好記錄表。

 。2)幼兒自由操作實驗B,老師巡回指導。

 。3)歸納小結實驗結果

  提問:小朋友都很聰明,用了各種方法使小球慢了起來,誰能告訴我,你用了什么方法使小球慢起來,為什么會這樣的呢?(在黑板簡單記錄)

  老師示范、小結:原來我們的小車速度的快慢,也跟滑梯表面的光滑度有關的,表面光滑的`小車滑落的速度就會,表面粗糙的小車滑落的速度就慢。

  4、生活中的應用,激發(fā)幼兒積極去探索的精神。

  (1)(向幼兒介紹斜坡防滑的方法)師: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可以發(fā)現與我們實驗有關的例子,請小朋友先看看錄像,再想一想,為什么?

 。2)知道小車在斜坡滑落的一些規(guī)律,能給我們帶來許多方便,還能幫助我們解決問題。所以我們應不斷去探索,發(fā)現更好的方法。好!那我們就把我們發(fā)現去告訴開車的爸爸媽媽和叔叔阿姨。

  大班科學教案 12

  活動目標

  1、了解幾種常見小動物的耳朵,激發(fā)幼兒對探索耳朵的興趣。

  2、在觀察過程中培養(yǎng)幼兒喜愛小動物的情感。

  活動準備

  ppt課件:動物的耳朵

  活動過程

  一、猜猜它是誰

  1、出示小兔的圖片,猜猜是誰來了?

 。1)請小朋友看看小兔子的耳朵長在什么地方?

 。ㄐ⊥玫拈L長的半圓形的耳朵是長在頭頂上的。)

 。2)還有誰明白哪些小動物的耳朵也是長在頭頂上的?

  2、課件演示:出示大象

  你們看這是誰?

  看看大象的耳朵長在什么地方?是什么樣的?

 。ù笙蟮亩溟L在頭的兩邊,大大的像扇子)

  小朋友想想還有什么動物,它的耳朵也是長在頭的兩邊的?

  3、出示正面的小熊,看此刻誰來了?

  看看小熊的耳朵和大象小兔的耳朵有什么不一樣?

  小熊的耳朵是什么形狀的,長在哪里?

  (小熊的耳朵是半圓形的,長在頭角上)

  還有哪些小動物的耳朵也是長在頭角上的`?

  小結:原先小動物的耳朵它們除開形狀不一樣,長的地方也有不一樣,可是它們有十分敏銳的聽覺。

  二、探索其它動物的耳朵

  1、看!雞媽媽帶著小雞也來了,小雞有沒有耳朵?它的耳朵長在哪里呢?

 。ㄓ變河懻摚

  小結:原先小雞是有耳朵的,小雞是沒有外耳,僅有內耳,但它們同樣都能夠聽到聲音。

  2、還有什么小動物和小雞一樣,僅有內耳,沒有外耳?

  三、觀看動畫片:讓我們一齊玩

  1、這天,還有一些小動物要來一齊玩呢?我們一齊來看看是誰?

  幼兒觀看動畫片,提示:重點看動物的耳朵。

  2、又來了哪些動物?

  有小豬,小老鼠,有猴子,還有老虎。

  3、說說這些動物的耳朵長在什么地方?

  4、它們都玩了什么游戲?

  引導幼兒討論:哪些游戲能夠玩?哪些游戲不能夠玩?

  四、動手制作:搞笑的耳朵

  用橡皮泥捏動物

  提醒:你想做什么小動物的耳朵?它的耳朵長在什么位置?形狀又是怎樣的?

【大班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科學教案:有趣的電池_大班科學教案07-05

大班科學教案:昆蟲找家_大班科學教案07-05

大班科學教案:神奇的力_大班科學教案07-02

大班科學教案:有趣的蛋_大班科學教案07-01

大班科學教案:水瓶的秘密_大班科學教案07-01

大班科學教案:磁鐵的奧秘_大班科學教案07-01

大班科學教案:會爬高的水_大班科學教案07-01

大班科學教案:樹葉里的秘密_大班科學教案07-01

大班下科學教案01-30

(精選)大班科學教案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