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大班科學教案(通用12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科學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科學教案 1
活動目標:
1. 通過觀察與操作,了解動物的食物鏈現象,提高幼兒對探索活動的興趣。
2. 初步感受自然界中動植物誰也離不開誰的關系,樹立正確的生態(tài)觀。
活動準備:
1. 多種動物的頭飾(人手一個)
2. 長條紙5張(背后貼上雙面膠)
3. 多種動物圖片若干
4. 律動音樂“獅子進行曲”;
5. 游戲音樂“彩虹的微笑”
6. 場地布置:5條線
7. 課件:“動物移動”“生態(tài)平衡”
活動過程:
1. 律動導入——“獅王進行曲”表演
——朋友們,你們想和獅王一起來跳個舞嗎?
。◣熡坠餐S音樂表演)
2. 認識了解朋友
——歡迎各位來到獅子王國,我先自我介紹一下,我是獅子,我喜歡吃斑馬。你來介紹一下自己吧?(請幼兒自由回答)
3. 課件操作(3種動植物),初步了解食物鏈
——在我們獅子王國也住著許多朋友,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他們吧!
出示課件(集體操作):
——你認識誰?他喜歡吃什么?
。ǜ鶕變夯卮饘3個動植物連成食物鏈,共3條食物鏈)
——你發(fā)現,他們排隊時有什么規(guī)律?(前面一個吃掉后面一個)
小結:這些動植物都是前面一個吃掉后面一個,像這種吃與被吃的`關系叫做食物鏈。
4. 幼兒操作、探索(5種動植物),進一步了解食物鏈
——還有許多朋友也來了,我們能不能也他們變成一條食物鏈呢?
。1)操作要求:
——每組上來了7個動植物,請你從中挑出5個動植物排列在這張操作卡上面,組成一條食物鏈,請你從紅旗的這段開始排列。
(2)幼兒小組操作
一組幼兒操作完后將操作卡展示在黑板上
。3)講評幼兒操作結果(講評3組)
——誰來介紹一下你們組是怎么排列的?(請幼兒將排列的動植物按照順序念出來:…吃掉什么…..,…..吃掉什么….)
若錯誤:
——哪里不對?為什么?應該怎么排列?請你來排一排。
5. 游戲,鞏固對食物鏈的了解
。1)規(guī)則:
——小朋友真棒。你們看,地上有5條線,我們一起來玩?zhèn)游戲吧。音樂響起時,請你去尋找你的食物,一起排在線上,組成一條食物鏈,排列時也是從紅旗這段開始排
。2)排好后:
若有錯:
——你觀察一下,每組的食物鏈都排列正確嗎?
——哪里錯了?為什么?應該怎么排?
若全部正確:
——小朋友們真棒,全部都排列正確了!
6. 經驗提升:了解生態(tài)不平衡對自然界的破壞
——朋友們,獅子國王最近有一件煩惱的事情,小動物們都不喜歡狼,于是我就把狼趕走了?墒抢亲吆,森林里發(fā)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
欣賞課件后:
——狼走后,發(fā)生了什么可怕的事情?(羊越來越多,草被吃光了)
——草沒有了會怎么樣?(水土流失、環(huán)境破壞、吃草的動物餓死)
小結:大自然中動物和植物誰也離不開誰,我們要愛護動植物。
大班科學教案 2
活動目標:
1、向幼兒介紹沙漠,擴大幼兒對自然界的了解。
2、認識沙漠里的駱駝,了解駱駝的主要特征以及沙漠中的其他生物。
3、激發(fā)幼兒探索大自然的愿望。
活動準備:
1、有關沙漠自然風光及防治沙漠化的音像資料。
2、幼兒用書人手一冊,實物投影儀、人手一支筆。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觀察用實物投影儀放大的畫面,初步了解駱駝的主要特征。
-教師:畫面上有什么?駱駝是什么樣子的?
-教師:駱駝的身上有什么?它們有什么特殊的用處?
-教師:駱駝喜歡吃什么?駱駝生活在什么地方?
-教師:駱駝有什么用途?
-教師小結:駱駝生活在沙漠里,駱駝的身上有厚活的毛,可以防止身體里的水分散失,還可以白天防曬,晚上保暖。駱駝底眼睛會產生許多眼淚,讓眼睛不干燥,而且有長長的睫毛,可以阻擋沙子跑進去。駱駝的'鼻孔可以閉合,這樣可以防風沙。駱駝耳朵里有好多毛,可以防沙子跑進去。駱駝的身上有駝峰?梢苑譃閱务劮搴碗p駝峰。駝峰可以儲藏營養(yǎng)。
駱駝的腳底有寬寬厚厚的肉墊,不怕熱熱的沙子,也不會陷進軟軟的沙子里。駱駝是沙漠里的交通工具,有人稱駱駝為沙漠之舟。
2、組織幼兒討論:
-教師:你見過沙漠嗎?沙漠是什么樣子的?
-教師:沙漠里有什么?(仙人掌、蝎子等)
-教師:沙漠對我們人類有什么危害?我們應該怎樣防止沙化?
3、有條件的話可以組織幼兒觀看介紹沙漠的錄像,了解沙漠的特性以及沙漠里生活的動植物。沒有條件的,可組織幼兒根據已有經驗交談,教師可尋找相應的書籍和圖片,向幼兒介紹相關的知識和經驗。
4、引導幼兒閱讀幼兒用書。
-觀察畫面,說說:沙漠里有哪些動物?它們叫什么名字?
-請你用連線的方法幫駱駝走出沙漠。
大班科學教案 3
【活動目標】
1、充分感知,觀察不同材料摩擦所產生的靜電現象。
2、通過合作探索,記錄下不同材料摩擦產生的靜電現象。
3、愿意參與探索活動,培養(yǎng)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4、發(fā)展動手觀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簡單的實驗記錄方法。
5、對靜電有濃厚的興趣,熱愛生活樂于探索。
【活動準備】
記錄表,碎紙屑,塑料小勺,塑料梳子,塑料尺子,塑料剪刀,鉛筆,排筆,水彩筆,吸管,玻璃瓶,幼兒事先分為4組(紅、黃、藍、綠)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變魔術,激發(fā)幼兒興趣。
1、教師出示塑料小勺。
2、教師變魔術,讓塑料小勺吸起紙屑。
師:想讓它發(fā)揮魔力,還得請坐的`最好的朋友配合配合。
二、幼兒用小勺自由探索,將小紙屑吸起來。
1、教師提問,引發(fā)幼兒思考。
2、請幼兒嘗試操作。
3、請個別幼兒說說自己的方法。
4、教師小結。
師:其實我們這個神奇的魔術是因為摩擦產生了靜電,所以能把小紙屑吸起來。摩擦的力量大,靜電產生的多,塑料小勺吸附的紙屑就越多。
三、幼兒嘗試用多種材料進行實驗。
1、教師出示記錄表。
2、教師交代注意事項。
師:小魔術師們,我們研究魔術的時候,桌上的材料不要爭搶自己先拿一種材料,研究完了,放回盤子里,再換另外一種材料。
3、幼兒自由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4、師幼交流實驗結果。
5、教師再次實驗。
小結:生活中有很多物品摩擦后都能產生靜電現象。
四、提問:生活中你們見過哪些靜電現象。
1、請個別幼兒說說自己遇到的靜電現象。
2、教師小結:在天氣寒冷的時候,很多物品因摩擦而相互吸引,如我們梳頭的時候,梳子和頭發(fā)也會互相吸引產生靜電現象。脫衣服時,我們身上的毛衣和襯衣和頭發(fā)都會產生靜電現象。
五、教師小結,結束活動。
師:小魔術師們都學會了我的魔術,現在我們就一起到外面去表演給小班的弟弟妹妹看看吧。
教學反思
這是一節(jié)非常有意義的課哦!孩子們的興趣也很高漲,課堂氣氛活躍,積極性高,同時也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讓便我能夠改進!讓自己下次會做的更好!
大班科學教案 4
活動目標:
1.探索讓蔥葉等多種葉子發(fā)出聲音的方法,進一步認識葉子的特征,感知葉子特征與其發(fā)聲特征之間的關系。
2.通過參與活動,懂得 “仔細觀察、大膽猜測、多次嘗試”等途徑認識事物特征,發(fā)展思維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3.在獨立與合作探索中體驗成功的喜悅,激發(fā)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活動前請一位幼兒準備好簡單的蔥葉吹奏表演。
2.材料表演:蔥葉每人若干,蘆葦葉、竹葉、青菜葉等多種葉子若干。
活動過程:
第一部分
——聽聲音,引發(fā)幼兒猜測和探索的興趣。
1. 先準備好的幼兒背對大家吹蔥葉。
2. 師:“請大家猜一猜這是什么聲音?” (幼兒進行猜測)“原來是蔥葉在唱歌!
第二部分
——操作體驗,探索蔥葉發(fā)出的聲音第一環(huán)節(jié):幼兒第一次嘗試:幼兒自選一段蔥的葉子,嘗試讓蔥葉“唱歌”。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設計了二個問題:
1.你們讓蔥葉“唱歌”了嗎?為什么有的唱有的不唱呢?(幼兒猜測并討論)
2.和剛才“唱歌”的蔥葉比一比,看看有什么不一樣?(請幼兒觀察剛才表演的幼兒手中的蔥葉,會發(fā)現會發(fā)聲蔥葉的秘密:只有一寸左右,兩頭都是空心的。)第二環(huán)節(jié):幼兒第二次嘗試:幼兒將蔥葉摘至一寸左右,進行試吹。
教師提問:這次你們的蔥葉都“唱歌”了嗎?為什么還有的“唱”有的“不唱”呢?
這一環(huán)節(jié)引導幼兒進一步觀察并發(fā)現:要取蔥葉中部綠色薄薄的部分,如果取了偏向蔥白那段厚的'部分,就吹不響。
第三環(huán)節(jié):在對比與討論中感知葉子外形特征與其發(fā)聲特征之間的關系。
這個環(huán)節(jié)我設計了二個問題:
1.你們的蔥葉都唱起來了吧?請和旁邊的同伴比一比,看誰的蔥葉唱的更好聽呢?
。ㄌ峁┯變撼浞謺r間與同伴進行探索與比較)
2.一起來說說看,你發(fā)現自己的蔥葉和同伴的蔥葉“唱”起來有什么不同?為什么?
第三部分
探索其它葉子發(fā)出的聲音
1.組織幼兒討論:找一找還有哪些葉子會唱歌?
2.你有什么辦法可以讓葉子唱起歌來?引導幼兒直接把葉子放在嘴邊吹就能“唱”起來。大家試一試。(請個別幼兒示范自己的探索結果。同伴的表演示范更能激起孩子們的興趣。
。ㄒ龑в變和ㄟ^探索進一步發(fā)現,薄薄的葉子,吹的時候容易振動,就唱起歌來了,厚厚的,容易碎的葉子是不會發(fā)出聲音的。)
3.什么辦法可以讓葉子唱起歌來呢?(請個別幼兒示范自己的探索結果。
(教師體驗經驗:蔥葉為什么會唱歌呢?因為蔥葉的形狀和笛子很像,中間有一個小通道,我們吹出的氣會振動發(fā)出聲音,我們就聽起蔥葉唱起歌來了,從而引導幼兒探索并發(fā)現,一些葉子卷成來之后能發(fā)出聲音。
第四部分
——演奏葉子大合唱
1.聽名人讓幼兒了解,原來葉子還能發(fā)出這么美妙的聲音。
2.表演樂音,分享愉悅師幼一起用選用自己喜歡的葉子進行演奏。
第五部分
——活動延伸,模擬聲音將幼兒實驗操作的材料投放到區(qū)域活動中去,繼續(xù)探索!
活動反思:
這節(jié)課上完之后,我感觸很深。特別是有的孩子們到最后也沒能吹響蔥葉是在我的意料之外的,因為我覺得這個不是難題,應該比較簡單,是我太高估他們還是我講解的不清楚還是有其他原因呢?可能都有吧!就因為他們沒有達到我預期的效果,所以我上課的時候有點著急,急的汗都快流下了。評課老師們向我提出,其實我可以多讓孩子們研究、討論、琢磨,讓孩子們互相幫忙,也許到最后他們可以解決這個難題!是的,很有道理,這也許是我的一點遺憾,也是孩子們的遺憾了!
大班科學教案 5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實驗,分辨出不同質地的紙,并探索不同紙張的吸水性。
2、愿意嘗試合作進行小實驗,初步學習記錄。
活動準備:
1、用泡沫紙、瓦楞紙、餐巾紙、手工紙、皺紙做的“紙娃娃”每組二套
2、 2人一組,每組水盆1只,記錄表格1張,筆1支
活動過程:
一、引出“紙娃娃”,分辨他們不同的質地。
1、師:今天來了一些小客人,他們做自我介紹。
2、教師以紙娃娃的口吻說話:“大家好,我們都是娃娃,請大家猜猜,我們是用什么紙做成的?請大家都來摸一摸,然后告訴大家你的發(fā)現,好嗎?”(幼兒摸一摸,看一看)
3、請幼兒把自己的發(fā)現告訴大家!獛煟耗惆l(fā)現什么顏色的紙娃娃摸上去是什么感覺的?(幼兒討論回答)
4、教生小結:這些紙娃娃有的是用瓦楞紙做的、有的用餐巾紙、有的用泡沫紙、有的用手工紙、還有的用皺紙做的。
二、講“紙娃娃”的故事,引導幼兒實驗記錄。
1、紙娃娃出海旅行了,你們猜猜會發(fā)生什么事情?(會遇到大風浪、會濕)
教師繼續(xù)講故事——原來紙娃娃一個個都跳進海里游泳了,咦,紙娃娃們能不能游泳呀?為什么?(幼兒自己發(fā)表意見)
2、到底紙娃娃能不能游泳,我們來試試看。(幼兒到準備好的水盆邊,教師引導幼兒實驗,交代任務:2人一組,把5個紙娃娃都一起放到水里試試,看看能不能游泳。)教師巡回指導。
3、交流實驗結果。每組派一位幼兒介紹,說說不同的意見。
4、小結:剛才我們用小實驗的方法,發(fā)現有的紙娃娃會游泳,有的不會,這是為什《幼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應創(chuàng)造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huán)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及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學習使用適當的禮貌的語言交往!痹趯嵺`中,筆者深深體會到:會學勝過學會,學會學習已成為幼兒園語言教育培養(yǎng)目標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和其他領域相結合,發(fā)展幼兒的綜合能力。為此,我特別設計了這個浪漫且充滿溫暖的語言綜合活動“溫暖”,通過為幼兒創(chuàng)造一個看、聽、說的環(huán)境,調動幼兒愛說、愿說、愛做的欲望,促進幼兒積極主動地去學習語言及運用語言。
大班科學教案 6
一、題目:
科學《小工具找“工作”》
二、活動目標:
1、認識幾種常見的的工具,了解工具的用途,探索工具的簡單使用方法。
2、學習記錄并能大膽地表達探索使用工具的經驗。
3、體驗探索使用工具的樂趣。
三、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繪本《工具類物品:錘子、老虎鉗、扳手、螺絲刀。
。2)操作類物品:需要修補小椅子、靠背椅、合頁、小桌子、
(3)輔助工具:螺絲釘、六邊形螺絲、螺帽、電線、蝴蝶
。4)人手一張記錄表。
四、活動過程:
1、播放音樂,以參觀木工坊引入,激發(fā)幼兒興趣。
師:今天木工房的師傅們邀請我們去參觀他們工作的地方,我們一起去看看他們都用了哪些工具?
2、幼兒自由參觀木工坊,說說自己的發(fā)現。
1、幼兒自由參觀。
2、結合ppt,引導幼兒說說常見工具的名稱、簡單的使用方法。
。1)師:剛才我們參觀了木工坊,你們看到了哪些工具?你知道它是用來做什么的`嗎?
。2)師根據幼兒的回答整理小結。
師:老虎鉗可以幫助我們夾斷電線或者是鐵絲線;錘子可以幫助我們把東西敲結實了;扳手可以幫助我們把六角螺絲擰緊,螺絲刀可以幫助我們把螺絲釘擰緊;
3、小結并提醒幼兒使用工具時就注意安全。
師:原來小朋友們認識了這么多工具呀!這些小工具本領可大了,平時我們使用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安全。
五、介紹操作材料,幼兒分組操作。
師:木工坊的師傅們想請我們幫忙,你們愿意嗎?
1、出示實物介紹操作材料及記錄表:
師:我們來看看都有哪些家具需要我們幫忙修理呢?哦,我們需要修理的東西有靠背椅、長條椅子、八仙桌、餐桌、箱子和屏風;(出示記錄表)老師把這些材料畫在這張記錄表上,同時老師還帶來了錘子、扳手、老虎鉗、螺絲刀;等會兒請你每樣工具都去試一試,選擇最合適的小工具來修理好這些家具。如果你成功修好了,就在相應的表格里打勾。
2、提出操作要求:
a.操作時注意安全不弄傷自己和同伴。
b.遇到困難可以互相合作。
c.使用完把工具放回原位,并在相對應的格子里打勾。
d.你可以和同伴說說你的發(fā)現。
3、幼兒探索操作,教師指導。
重點指導幼兒選擇適宜的工具進行操作、提醒幼兒注意操作安全,并做好記錄。
4、分享操作結果。
。1)引導幼兒記錄操作情況。
師:你們在修理、組裝這些家具的時候都用了哪些工具?使用這些工具后感覺如何?
(2)分享記錄結果:
提問:誰來說一說自己的發(fā)現;
提問:你還認識哪些工具?如果沒有了這些小工具會怎么樣?
小結:這些小工具的用處很大,不同工具的使用方法是不一樣的,它們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方便。我們大家都要愛護它們
六、活動延伸:
1、教師:圖書真好!告訴了我們許多工具的使用方法,圖書館還有很多講到工具的書,小朋友回家可以和爸爸媽媽去圖書館看一看。生活中還有許多工具可以給人們帶來方便,回家可以去找一找,回幼兒園和老師小朋友們分享好嗎?
2、引導幼兒在木工坊里為已組裝好的家具進行裝飾!
大班科學教案 7
教學目標
1、了解電話、對講機等通訊工具的使用方法。
2、知道現代化通訊工具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3、能積極地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fā)現,激發(fā)進一步探索事物變化的愿望。
4、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大膽創(chuàng)造并分享與同伴合作成功的體驗。
環(huán)境與材料
1、各種電話、對講機模型若干。
2、事先在生活中對電話等有一定了解。
3、《科學》下P.16~17。
一次備課
一、創(chuàng)設情景,幼兒討論
1、小明的爸爸外地出差,小明很想他,用什么方法可以很快的聯系上爸爸呢?
2、你使用過什么電話?各有什么特點?
3、請幼兒根據原有經驗討論并回答。
二、結合實物,認識移動通訊工具
1、教師小結幼兒的發(fā)言,進一步講述電話的用處和功能。
2、介紹近距離童話時使用的另一種通訊工具:對講機。
3、說一說:移動電話與固定電話相比,什么地方相同?;什么地方不同?你更喜歡哪一個?為什么?
三、探究與發(fā)現
1、請幼兒認識一下手機上的按鍵,了解特殊按鍵的功能及其使用的方法。
2、試一試,手機怎樣通話,它都會發(fā)出什么樣的聲音?
3、我們什么時候要使用電話?
四、觀看畫冊《電話的發(fā)展》
1、幼兒在觀察中了解電話的發(fā)展是怎樣的。
2、知道幾種應急電話號碼。
五、打電話玩游戲"打電話"
活動反思:
通過新穎多樣的`教學形式,采用游戲法、實物演示法、引導發(fā)現法、操作法,充分調動幼兒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變枯燥的科學知識為幼兒感興趣的游戲,寓教于樂,符合幼兒的年齡特征和教學原則,便于幼兒接受掌握。
大班科學教案 8
活動目標
1、了解種子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明白種子食品是人們食物的主要來源。
2、樂意與同伴分享種子食品,體驗分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課件-照片:花生,玉米,豆子等。
2、請幼兒帶各種種子食品
活動過程
1、交流談話,激發(fā)幼兒對種子的興趣。
。1)小朋友明白什么是種子嗎?
。2)你明白哪些種子
。3)種子主要有什么用
幼兒討論
告訴幼兒種子能夠繁殖后代,明白在大自然中種子巡回生長的過程,種子能夠食用。
(4)你明白哪些種子能夠食用嗎?
引導幼兒說出能夠食用的的種子種類,如稻、麥、豆、花生、瓜子、玉米、核桃等。
。5)小朋友想一想,如果沒有種子會怎樣樣
教師引導幼兒討論得出種子是人們食物的主要來源,如果沒有了種子,就沒有了植物,人類就很難生存下去,我們每一天都在食用種子。
2、讓幼兒了解各種各樣的種子食品。
(1)了解種子食品的含義
種子能夠吃,那么用種子做成的食品就叫做種子食品。
。2)說說這種子食品是哪種植物的種子?又是怎樣制作成的?
幼兒討論后,說出透過對種子的炒、煮、爆等加工方法能夠制成種子食品。
花生
瓜子
爆米花
五香豆
松子
核桃
栗子等
小結:種子食品可真多呀!有的是炒著吃的`,有的是煮著吃的,有的是爆著吃的,還有許多其他的加工方法呢。
3、組織幼兒品嘗種子食品
。1)請小朋友來品嘗各種各樣的種子食品。
(2)幼兒自由選取種子食品進行品嘗。
引導幼兒品嘗種子食品,并能和同伴交流種子食品的味道,如用“香噴噴”“脆生生”等詞語形容品嘗種子后的口感。
4、品嘗交流
你最喜歡吃的種子食品是什么?為什么?
鼓勵幼兒用完整的語言描述自我品嘗種子食品的感覺
大班科學教案 9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吹泡泡的游戲中體驗歡樂的情緒。
2、鼓勵幼兒想出辦法吹出更多泡泡。
3、明白泡泡到了高處表面水分被蒸發(fā)所以泡泡破了。
活動準備
1、溶解有餐洗凈的水
2、透明塑料杯,塑料吸管。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出示餐洗凈和水
小朋友必須要仔細看呀,看看教師要干什么?
現場配兌吹泡泡的泡沫水,引起幼兒的好奇心。
2、教師吹泡泡,激發(fā)幼兒對泡泡的興趣。
教師:吹泡泡真好玩,你們想玩嗎?
二、展開
1、教師吹出泡泡,讓孩子追捉泡泡。
2、你抓住泡泡了嗎?你看到的泡泡是什么顏色的?
小結:泡泡本身是沒有顏色的,經過陽光照射就成五顏六色的`啦。
3、講解吹泡泡的方法,請幼兒試試。
小朋友你們明白泡泡是怎樣吹出來的嗎?
請幾個小朋友來試試。
4、教師示范:吹泡泡
用力不要太大,要慢慢吹。
5、幼兒嘗試吹泡泡,教師指導。
提醒小朋友吹泡泡時注意不要把水吸到嘴里,不吹時把吸管插在小瓶里,不能含在嘴里。
。1)你是怎樣吹出泡泡的?
。2)你能用什么方法讓泡泡越飛越高?
。3)泡泡飛到高的地方會怎樣?
(4)誰明白為什么泡泡破了?”
小結:泡泡到了高處,表面水分被蒸發(fā)所以泡泡破了.
三、結束
欣賞兒歌《吹泡泡》
小朋友此刻我們休息一下,泡泡不僅僅好玩,他還有一首好聽的兒歌呢,讓我們一齊欣賞吹泡泡的兒歌吧。
自然結束。
大班科學教案 10
活動目標:
1、感知十二生肖所包括的12種動物,十二生肖的排列順序,知道十二生肖一年一種屬相,12年一個輪回的規(guī)律。
2、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敏捷的反應能力、培養(yǎng)簡單的推理能力。
3、知道屬生肖是我國特有的民族風格。
4、遵守游戲規(guī)則,體驗與同伴合作游戲及控制性活動帶來的快樂。
5、樂意參與游戲,體驗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生肖鐘自制一個,每人一套十二生肖圖卡,每人一個生肖胸飾,"爬大山""鉆山洞""繞跨步""比跳高"圖片。
活動過程:
一、了解十二生肖的12種動物,引起興趣。
1、誰知道自己是屬什么的?
2、師逐一出示十二生肖圖卡。一共有幾個屬相呢?十二個屬相分別是哪些動物呢?
二、聽故事《十二生肖》感知十二生肖所包括的動物及它們的排列順序。
1、十二生肖包括哪些動物呢?
2、它們的順序是怎么樣的?(幼兒操作十二生肖排隊)育嬰會
3、小結:十二生肖是我國特有的民族風格。
游戲:"仔細聽"。
三、理解生肖的含義同一年出生的人屬相是相同的,十二生肖12年輪回一次的規(guī)律。
1、小朋友的屬相為什么有的是豬,有的是,不一樣呢?(幼兒交流討論)老師小結:同一年出生的孩子屬相就一樣,豬年生的屬豬,鼠年生的屬鼠,一年一個屬相。
2、出示生肖種觀察。
一共有多少屬相?12種屬相一個個輪下來要多少年?
3、發(fā)現感受十二生肖12年輪回一次的`規(guī)律。
活動反思:
課堂上,在如何將知識,技能講清楚上做文章,下功夫,學生只要全神貫注的聽,就能完成學習任務,教師細致入微的講解代替了學生的感悟和認識。因此,學生始終處在被動接受的地位,傾聽成為學生最重要的學習方法,學生還需要動腦筋思考嗎?我們培養(yǎng)的是有終身學習能力的人,必須讓孩子善于發(fā)現問題,學會獨立思考,解決問題,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這是最重要的。
用剪紙的方法,有主題的來表現十二生肖是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設計時先畫后剪,畫很重要,畫時要抓住生肖動物的外形特征,類似剪影的效果,然而光靠教師不斷強調,教學效果不佳,于是我設計了這樣的環(huán)節(jié):
先讓學生自由的畫出動物的外形,請幾位學生在黑板上繪畫,接著我來進行修改,我輕輕擦去所有生肖動物的五官、身上的花紋,只剩下外輪廓,有點象影子的效果,我再請學生觀察黑板上的生肖動物還象嗎?有的還象,有的卻面目全非了,我趁勢發(fā)問:“為什么擦去一部分后,有的生肖動物還能那么明顯,而有的卻看不出來了呢?”學生開始思考起來,經過激烈的討論,達成了共識:剪紙生肖動物繪制的關鍵是五官、花紋,而是外形,要想剪出的動物更生動有趣,更要突出、夸張的表現動物的外形特征如,大的更大,長的更長,才能使動物的形象栩栩如生……不需要教師將答案直接呈現給學生,而是給他們自主探究的空間,通過思考和討論,他們自己就能發(fā)現問題,并找到答案,在接下來的教學中,學生也就格外注意得之不易的制作要領,掌握的更迅速準確,教學成效更加顯著。
大班科學教案 11
活動目標:
1、通過小實驗,知道小球滑落的速度跟斜坡高度和表面光滑度有關。
2、運用材料自由操作,獲得小球減緩速度的方法,學習解決一些相關的問題。
3、體驗動手操作的樂趣,培養(yǎng)有條理、有序的操作習慣,激發(fā)探索與合作精神。
活動準備:
1、操作材料(紙板、小車、紙、毛巾、橡筋、席子、積木、沙、記錄表A、B、鉛筆)
2、VCD機,(有關斜坡的內容)
活動過程:
1、引入:小朋友你們玩過滑滑梯沒有?滑下來時的感覺是怎樣的?今天我們來玩小球滑滑梯的游戲,請你們用積木、紙板搭成滑梯,看誰的小球滾得快。
2、幼兒自由操作探索小球滑落的速度跟斜坡高度的關系。
。1)老師交代要求:幼兒三人為一組,兩人分別用不同數目的積木和紙板搭成滑梯操作一輛小車同時滑落,一人負責記錄比賽的情況,可輪著交換玩。
(2)幼兒自由操作實驗A,老師巡回指導。
。3)歸納小結實驗結果
提問:比賽結束了,你們的小球贏了嗎?告訴老師,做完實驗你們發(fā)現了什么?怎樣才會贏呢?(幼兒自由議論,將自己發(fā)現的說出來)
提問個別幼兒,在黑板記錄情況:第一局誰嬴了?為什么你的小球比他的跑得快?
。ɡ蠋煵僮鹘叹摺翱罩谢馈保┦痉、小結:剛才小朋友都發(fā)現了:積木越少,滑梯的坡度越平緩,車子滑落的速度就越慢;相反,積木越多,坡度越斗,球滑落的速度就越快。
3、幼兒操作探索球滑落跟滑梯表面光滑有關系。
“在下斜坡時滑得太快會很危險,得想個辦法減慢速度,小朋友你們也一起來想想辦法,讓小球滑得慢起來。
(1)老師交代要求:兩個滑梯下面都是放五個積木,幼兒在一個滑梯上用老師給的材料進行嘗試,另一個滑梯保持原狀,然后兩個小球同時滑下,看一看小球的速度有沒有減慢,最后填好記錄表。
。2)幼兒自由操作實驗B,老師巡回指導。
。3)歸納小結實驗結果
提問:小朋友都很聰明,用了各種方法使小球慢了起來,誰能告訴我,你用了什么方法使小球慢起來,為什么會這樣的呢?(在黑板簡單記錄)
老師示范、小結:原來我們的小車速度的快慢,也跟滑梯表面的光滑度有關的,表面光滑的`小車滑落的速度就會,表面粗糙的小車滑落的速度就慢。
4、生活中的應用,激發(fā)幼兒積極去探索的精神。
(1)(向幼兒介紹斜坡防滑的方法)師: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可以發(fā)現與我們實驗有關的例子,請小朋友先看看錄像,再想一想,為什么?
。2)知道小車在斜坡滑落的一些規(guī)律,能給我們帶來許多方便,還能幫助我們解決問題。所以我們應不斷去探索,發(fā)現更好的方法。好!那我們就把我們發(fā)現去告訴開車的爸爸媽媽和叔叔阿姨。
大班科學教案 12
活動目標
1、了解幾種常見小動物的耳朵,激發(fā)幼兒對探索耳朵的興趣。
2、在觀察過程中培養(yǎng)幼兒喜愛小動物的情感。
活動準備
ppt課件:動物的耳朵
活動過程
一、猜猜它是誰
1、出示小兔的圖片,猜猜是誰來了?
。1)請小朋友看看小兔子的耳朵長在什么地方?
。ㄐ⊥玫拈L長的半圓形的耳朵是長在頭頂上的。)
。2)還有誰明白哪些小動物的耳朵也是長在頭頂上的?
2、課件演示:出示大象
你們看這是誰?
看看大象的耳朵長在什么地方?是什么樣的?
。ù笙蟮亩溟L在頭的兩邊,大大的像扇子)
小朋友想想還有什么動物,它的耳朵也是長在頭的兩邊的?
3、出示正面的小熊,看此刻誰來了?
看看小熊的耳朵和大象小兔的耳朵有什么不一樣?
小熊的耳朵是什么形狀的,長在哪里?
(小熊的耳朵是半圓形的,長在頭角上)
還有哪些小動物的耳朵也是長在頭角上的`?
小結:原先小動物的耳朵它們除開形狀不一樣,長的地方也有不一樣,可是它們有十分敏銳的聽覺。
二、探索其它動物的耳朵
1、看!雞媽媽帶著小雞也來了,小雞有沒有耳朵?它的耳朵長在哪里呢?
。ㄓ變河懻摚
小結:原先小雞是有耳朵的,小雞是沒有外耳,僅有內耳,但它們同樣都能夠聽到聲音。
2、還有什么小動物和小雞一樣,僅有內耳,沒有外耳?
三、觀看動畫片:讓我們一齊玩
1、這天,還有一些小動物要來一齊玩呢?我們一齊來看看是誰?
幼兒觀看動畫片,提示:重點看動物的耳朵。
2、又來了哪些動物?
有小豬,小老鼠,有猴子,還有老虎。
3、說說這些動物的耳朵長在什么地方?
4、它們都玩了什么游戲?
引導幼兒討論:哪些游戲能夠玩?哪些游戲不能夠玩?
四、動手制作:搞笑的耳朵
用橡皮泥捏動物
提醒:你想做什么小動物的耳朵?它的耳朵長在什么位置?形狀又是怎樣的?
【大班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科學教案:有趣的電池_大班科學教案07-05
大班科學教案:昆蟲找家_大班科學教案07-05
大班科學教案:神奇的力_大班科學教案07-02
大班科學教案:有趣的蛋_大班科學教案07-01
大班科學教案:水瓶的秘密_大班科學教案07-01
大班科學教案:磁鐵的奧秘_大班科學教案07-01
大班科學教案:會爬高的水_大班科學教案07-01
大班科學教案:樹葉里的秘密_大班科學教案07-01
大班下科學教案01-30
(精選)大班科學教案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