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在线免费视频,亚洲精品免费一级视频,日韩亚洲欧美大陆,又黄又爽免费国产视频

<style id="t465f"></style>
<legend id="t465f"><u id="t465f"><thead id="t465f"></thead></u></legend>

<acronym id="t465f"></acronym>

<sub id="t465f"><ol id="t465f"><nobr id="t465f"></nobr></ol></sub>
<sub id="t465f"></sub>

水教案

時間:2023-04-18 12:57:09 教案 投訴 投稿

【熱門】水教案模板匯總十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zhuǎn)化的關(guān)節(jié)點。那么教案應(yīng)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水教案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熱門】水教案模板匯總十篇

水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閱讀有關(guān)圖像,知道我國降水在時間上和空間上的分布特點,記住400㎜、800㎜等降水量線的分布。

  2.知道季風的概念、特點,季風區(qū)和非季風區(qū)的分布以及我國的干濕地區(qū)。

  3.理解季風與我國降水空間和時間分布的關(guān)系,培養(yǎng)學生空間想像力和分析能力。

  4.滲透熱愛祖國的教育和辯證法的教育。

  教學建議

  知識結(jié)構(gòu):

  教材開門見山讓學生明確我國降水的突出特點就是時空分布不均。時空分布怎樣不均,為什么造成這種不均,教材首先指導(dǎo)學生通過讀我國年降水量分布圖,找尋我國降水的空間分布特點:降水量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nèi)陸遞減。利用已學過的東亞季風的知識,分析季風對我國降水產(chǎn)生怎樣的影響,并明確季風區(qū)和非季風區(qū)的分布及區(qū)域降水特點,結(jié)合"讀一讀",進一步了解我國降水的地區(qū)差異。通過閱讀《哈爾濱、北京、武漢、廣州四城市降水量變化柱狀圖》,指導(dǎo)學生找尋規(guī)律,并分析東部地區(qū)雨帶的南北移動所造成對降水的影響。通過閱讀《北京1951~20xx年降水量變化曲線圖》發(fā)現(xiàn)降水的年際變化,分析成因及造成的影響。對于我國干濕地區(qū)的劃分,教材明確指出是根據(jù)降水量和蒸發(fā)量的對比劃分,并通過表格對比分析了我國四個干濕地區(qū)的特點、分布和植被特征。

  重點和難點:

  重點:

  1.降水的時空分布特點。

  2.理解我國降水時空分布的成因。

  難點:理解我國降水時空分布的成因。

  價值觀念、學科能力、基礎(chǔ)知識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和教育契機及課內(nèi)外內(nèi)容聯(lián)系:

  降水作為氣候要素的組成,是描述氣候特征的重要一環(huán)。由于我國國土遼闊,加之特殊的地理環(huán)境,造成了獨特的降水特點,主要體現(xiàn)在降水的時空分布不均。分析我國降水時空分布不均的原因歸根到底是由于季風造成的。夏季風的影響范圍、夏季風登陸的早晚及它的.強弱都直接影響到我國的降水特征。在分析的過程中讓學生抓住主要原因,突破難點。

  針對選學部分,教師可就教學情況,適時加入,這對學生把握我國的降水特征是必要的。

  本節(jié)課中所使用的降水量分布圖和降水量柱狀圖的判讀是讀圖訓練中的一個重點,教師應(yīng)加強學生這部分訓練。并明確一些重要的降水指標,如200mm、400mm、800mm等降水量線的分布。

  教法建議

  本節(jié)課所得結(jié)論是通過分析得出,在教學中教師所做的應(yīng)是提供數(shù)據(jù)和資料,讓學生去分析和歸納,去探索成因,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

  本節(jié)計劃授課2課時

  教學設(shè)計方案

  教學過程

  〔導(dǎo)入新課〕請去過西北地區(qū)的同學描述一下不僅如此,我國降水的分布也相差懸殊。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我國降水的特征。

  〔板書〕第三節(jié)降水和干濕地區(qū)

  〔出示投影片〕①新疆民居②黃土高原民居③江南民居

  〔提問〕為什么這些民居有如此大的差異,這與當?shù)亟邓泻侮P(guān)系?

  〔講授〕要了解這些,離不了“中國年降水量圖”(出示地圖)。

  〔提問〕同學們注意觀察800㎜、400、50㎜等降水量線的位置。然后請三位同學分別扮演這三條等降水量線所在地區(qū)的居民,用生動的語言描述一下當?shù)氐慕邓攸c以及降水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學生討論,準備表演。

  〔提問〕

  (1)請三位同學分別表演。

  (2)請同學總結(jié)我國降水的地區(qū)分布規(guī)律。

  〔板書〕一、降水的特征

  降水量地區(qū)分布不均:東多西少,降水量由東南向西北減少

  〔講授〕我國降水量在空間上分布不均,在時間分布上呢?

  〔出示投影片〕哈爾濱、北京、上海、廣州四城市降水量柱狀圖。

  〔啟發(fā)提問〕請注意老師出示城市的順序,它們的降水在季節(jié)分布上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水教案 篇2

  教學目的

  1.了解我國冬夏季風的特點,季風區(qū)和非季風區(qū)的分布及降水狀況;理解我國東部季風區(qū)雨帶的形成,并初步掌握雨帶的移動規(guī)律;理解并掌握我國降水的時空分布規(guī)律;掌握我國干濕地區(qū)的劃分依據(jù)及分布。

  2.通過閱讀我國年降水量分布圖和降水量各月分配柱狀圖,提高學生閱讀和分析氣候圖的能力。

  3.通過我國干濕狀況對農(nóng)業(yè)類型、植被和自然景觀影響的學習,使學生懂得,在自然環(huán)境中,干濕狀況與其他環(huán)境要素之間相互聯(lián)系相互制約的辯證關(guān)系。

  教學重點和難點

  本節(jié)重點:我國東部季風區(qū)雨帶的移動規(guī)律;我國降水的時空分布規(guī)律;我國干濕地區(qū)劃分狀況。

  本節(jié)難點:我國季風區(qū)雨帶的形成和移動規(guī)律;我國四類干濕地區(qū)的分布及其對植被和農(nóng)業(yè)的影響。

  教學方法 主要應(yīng)用談話法。

  教具 我國年降水量分布圖、我國干濕地區(qū)劃分圖、季風區(qū)與非季風區(qū)的界線(自制投影片)、影響我國冬夏季風示意圖(自制投影片)、我國東部地區(qū)雨帶的移動示意圖(自制投影片)。

  課時 2課時。

  講授提綱

  一、我國降水的空間分布

  1.夏季風和冬季風的形成及特點

  2.季風區(qū)和非季風區(qū)的分布范圍

  3.季風區(qū)和非季風區(qū)的降水狀況

  4.降水的空間分布規(guī)律

  二、降水的時間分配規(guī)律

  1.我國降水的季節(jié)分配

  2.我國東部季風區(qū)雨帶的形成

  3.我國東部地區(qū)主要雨帶的移動規(guī)律

  4.我國降水的年際變化

  三、干濕地區(qū)

  1.劃分干濕地區(qū)的依據(jù)

  2.干濕地區(qū)的類型

  3.干濕地區(qū)的分布

  4.干濕狀況對自然景觀和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影響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導(dǎo)入新課

  [提問] 什么叫降水?(從大氣中降落到地表的雨、雪、雹統(tǒng)稱降水)。

  大家知道氣溫和降水是構(gòu)成一地氣候的兩個重要的因素。上節(jié)我們已學習了我國氣溫的特點。今天我們來學習我國降水的基本特點。

  學習新教材

  第三節(jié) 降水和干濕地區(qū) [板書]

  一、我國降水的空間分布 [板書]

  1.冬夏季風的特點及形成 [板書]

  [提問] 大家記得我國東部地區(qū)冬季和夏季各吹什么風嗎?它們的特點如何?

  [教師歸納] 我國東部地區(qū)冬季主要吹偏北風,叫冬季風,其特點是寒冷干燥;夏季主要吹偏南風,叫夏季風,其特點是溫暖濕潤。通常把夏季風能夠吹到的地區(qū)叫做季風區(qū),夏季風不能到達的地區(qū)叫非季風區(qū)。

  2.我國季風區(qū)和非季風區(qū)的'分布范圍 [板書]

  [展示投影片] 看“我國季風區(qū)和非季風區(qū)分界示意圖”。

  [提問] 結(jié)合我國地形考慮,我們季風區(qū)和非季風區(qū)大致以哪些山脈為界?(大致以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一線為界)。

  3.季風區(qū)和非季風區(qū)的降水狀況 [板書]

  [讀圖練習] 指導(dǎo)學生閱讀“我國年降水量分布圖”,完成下列的練習:

  (1)找出年降水量超過1000毫米的地區(qū)。

  (2)800毫米等降水量線通過哪些地方?它與我國一月等溫線圖中的哪條等溫線大致相同?

  (3)400毫米等降水量線通過哪些地方?它與我國的季風區(qū)和非季風區(qū)分界線有何關(guān)系?

  (4)找出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的地區(qū)。

  (5)我國年降水量在地區(qū)分布上有什么特點?

  4.我國降水的空間分布規(guī)律 [板書]

  [教師總結(jié)] 從同學的回答中可以看出,我國降水的空間分布是有明顯的規(guī)律的:我國季風區(qū)降水多,非季風區(qū)降水少。年降水量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nèi)陸遞減。

  [閱讀課本] 指導(dǎo)學生閱讀課本51頁“讀一讀”的課文,并且觀察有關(guān)“蔭房”的景觀圖。

  [第二課時]

  導(dǎo)入新課

  [提問] 我國年降水量分布有什么特點?這一特點是怎樣形成的?

  [教師講解] 同學們所說的年降水量的分布特點,反映了我國降水的空間分布的規(guī)律。那么我國降水在時間分配上又有何特點呢?這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學習的內(nèi)容。

  學習新教材

  二、我國降水的時間分布 [板書]

  [讀圖練習] 指導(dǎo)學生閱讀課本上的“哈爾濱、北京、武漢、廣州”降水量月份分配示意圖。

  [提問] 分析這四個地區(qū)各月降水的分配情況,有什么共同特點和差異?

  [教師歸納] 共同性:降水相對集中,都是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這說明我國降水季節(jié)分配不均。差異性:南方降水多,雨季開始早、結(jié)束晚,即雨季長;北方降水少,雨季開始晚、結(jié)束早,即雨季短。

  [過渡] 為什么我國東部地區(qū)降水的季節(jié)分配有這些特點呢?我們可以從降水形成的原因來解決這個問題。

  2.我國東部季風區(qū)降水的形成 [板書]

  [教師講解] 我國東部地區(qū)氣候受夏季風影響強烈,雨季的開始和結(jié)束,主要受夏季風影響。當夏季風帶來的溫暖濕潤的空氣和冷空氣相遇時,暖空氣因較輕而上升,在上升過程中暖空氣降溫,水汽冷卻凝結(jié)形成鋒面雨(看“鋒面雨’示意圖投影片)。由于降水地區(qū)大致呈帶狀延伸分布所以叫“雨帶”。這個雨帶是隨冷暖空氣交匯面的移動而移動的。

  3.我國東部地區(qū)雨帶的移動規(guī)律 [板書]

  [讀圖練習] 結(jié)合中國政區(qū)圖和課本第52頁雨帶圖說出五月,六月,七、八月,九月主要雨帶的分布地區(qū)。

  五月:南部沿海;六月:長江中下游地區(qū);七、八月:華北和東北地區(qū);九月:南部沿海和四川盆地。

  [提問] 分析六月和七、八月兩幅雨帶圖,當華北地區(qū)進入雨季時,長江中下游地區(qū)是什么天氣?為什么?(學生回答)

  [教師歸納] 六月份時長江中下游處于雨季,進入七月份后雨帶移至華北地區(qū),此時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受單一暖氣流影響,天氣晴朗,降水較少,形成了伏旱天氣。

  [讀課文] 指定一學生朗讀課本53頁“讀一讀”中的短文“江南的伏旱”。

  4.降水的年際變化 [板書]

  [讀圖練習] 指導(dǎo)學生閱讀“北京1951~1978年降水量曲線圖!

  [提問] 從曲線圖中看,北京哪年降水量最大?哪年降水量最少?兩年之間年降水量相差多少?(1959年,1965年,約相差1000毫米)

  [教師歸納] 可見我國降水量的年際變化足很大的。但是各地的年際變化也不相同。一般說來我國南方降水量年際變化小,北方大,西北最大。

  降水的年際變化大,容易造成旱澇災(zāi)害,在降水過多的年份,常常引起水災(zāi)。相反,在降水特別少的年份,則容易發(fā)生旱災(zāi)。

  三、干濕地區(qū) [板書]

  1.干濕地區(qū)劃分的依據(jù) [板書]

  一個地區(qū)是濕潤還是干旱,不僅取決于降水的多少,還取決于該地區(qū)的蒸發(fā)量的大小。若降水量大于蒸發(fā)量,則空氣濕潤;反之空氣干燥。人們依據(jù)這一關(guān)系把全國劃分為四個干濕地區(qū)。

  2.干濕地區(qū)的名稱[板書]

  [讀圖練習] 在“干濕地區(qū)分布圖”中讀出干濕地區(qū)的名稱。

  濕潤區(qū)、半濕潤區(qū)、半干旱區(qū)和干旱區(qū)。

  3.干濕地區(qū)的分布 [板書]

  [讀圖練習] 指導(dǎo)學生對照“我國年降水量分布圖”(可用投影片),識讀“我國干濕地區(qū)劃分圖”,回答下列問題:

  (1)濕潤地區(qū)主要分布在哪里?它與半濕潤地區(qū)的分界線大致接近于哪條等降水量線?

  (2)半濕潤地區(qū)主要分布在哪里?它與半干旱地區(qū)的分界線大致接近于哪條等降水量線?

  (3)半干旱地區(qū)和干旱地區(qū)各主要分布在哪里?它們的分界線大致接近哪條等降水量線?

  (4)從上述分析看,我國干濕區(qū)的分布與我國年降水量的分布有什么關(guān)系?

  [教師總結(jié)] 從總體看,我國干濕地區(qū)的分布與我國年降水量的分布大體一致。但又有區(qū)別。例如,東北三省的濕潤地區(qū),有些地區(qū)的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下,可是由于氣溫低,蒸發(fā)量小,也屬濕潤區(qū)。正是因為各干濕地區(qū)的水分條件不同,所以它的分布狀況對各地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和自然景觀也產(chǎn)生顯著的影響。

  4.干濕地區(qū)對自然界景觀和農(nóng)業(yè)的影響 [板書]

  [教師講解] 濕潤區(qū)、半濕潤區(qū)氣候濕潤,降水較多,自然條件優(yōu)越,成為我國重要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區(qū)。南方濕潤區(qū)主要是水田,北方半濕潤區(qū)主要是旱地農(nóng)業(yè)區(qū)。濕潤和半濕潤區(qū)自然植被以森林和森林草原為主。干旱和半干旱地區(qū)氣候條件較差,適宜發(fā)展畜牧業(yè)。干旱地區(qū)多以荒漠為主,半干旱區(qū)以草原為主。

  [展示投影片] 指導(dǎo)學生看“各干濕狀況比較表”(課本42頁表),總結(jié)我國干濕地區(qū)的特點。

水教案 篇3

  一、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12個生字和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認識4個生字。

  2、理解課文內(nèi)容使學生懂得保護大自然,增強環(huán)保意識。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理解課文內(nèi)容。

  三、課前準備:生字卡、小黑板

  四、教學時間:兩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dǎo)入新課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輕聲讀課文,讀準字音。

  2、讀通課文。

  3、給自然段標上序號。

  4、教師出示生字卡,指名認讀,再齊讀。

  出示小黑板,讓學生讀一讀詞語。

  問:有不懂的詞語嗎?簡單的詞語教師做適當?shù)闹v解,其他詞語放在課文里再講。

  5、指名分段讀課文,教師正音。

  三、學習課文,讀懂課文。

  1、默讀課文。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把不懂的地方提出來,和同學討論。

  2、指名讀一、二、三自然段。

  討論:

 。1)小潔看什么看得如了神?

 。2)她覺得自己像在天上飛,又像在水里游。這句話你怎樣理解?

 。ㄐ嵖吹胶杏吵龅乃{天、白云,覺得自己像在天上飛,她坐在船頭上,游船在湖面上行駛,所以覺得自己又像在水里游。)

  指導(dǎo)讀一到三自然段。讀后說一說兩岸的風景怎么美,湖里的`景象怎么美。

  3、指名讀第四、五自然段。

  討論

 。1)小潔吃完面包想把面包紙丟進水里,可后來為什么又攥著面包紙生怕它掉進湖里呢?

 。2)湖水變得滿是皺紋,美麗景象不見了。美麗的景象指什么?為什么不見了?(討論后讀有關(guān)句子)

 。3)小潔用企盼的目光望著湖水。她企盼什么?

  (4)小潔跨上岸后在尋找什么?她找到了嗎?

  指導(dǎo)讀第四、五自然段。

  四、讀全文

  小結(jié):我們從小應(yīng)該懂得保護環(huán)境。

  第二課時

  一、復(fù)習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討論。

  2、讀讀下面的詞語,再讀讀帶點的字。

  清澈

  卷起

  波紋

  躍起

  丟進

  鏡子

  變幻

  表演

  香蕉

  企盼跨

  二、識字、寫字。

  1、重點教:澈、卷、演。

  2、讀讀下面的字:皮、文、斤、去、分。

  想一想上面的字加上什么偏旁是本課的哪個生字?

  學生邊回答邊板書。

  3、出示卡片,獨立分析下面的字形。鏡、幻、表、蕉

  4、書寫生字。

  三、鞏固練習。

  1、認讀生字卡片,認真記憶字形。

  2、聽寫本課生字。

  作業(yè)設(shè)計:

  1、比一比,再組成詞語。

  波()坡()披()

  盼()粉()紛()

  賞()堂()

  境()鏡()

  2、學寫句子。

  1)、()的樹上有()在()。

  2)、()的草地上有()在()。

  3)、()有()在()。

水教案 篇4

  學習目標:

  1.嘗試用徒手切片的方法制作臨時裝片,認識綠色植物葉片的基本結(jié)構(gòu)。

  2.解釋氣孔控制水蒸氣和二氧化碳等氣體進出植物葉片的機制。

  3.認同綠色植物通過蒸騰作用促進生物圈水循環(huán)的意義,初步形成保護森林的意識。

  重點和難點 :

  1.解釋氣孔控制水蒸氣和二氧化碳等氣體進出植物葉片的機制。

  2.探討綠色植物如何通過蒸騰作用促進生物圈的水循環(huán),形成保護森林、保護環(huán)境的情感意識。

  學習過程:

  一、 學前準備

  1、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 。

  2、在 和 之間有形成層。形成層的細胞能不斷地 ,形成新的 和 ,

  3、把幼嫩的植物莖掐斷,從莖的斷面上會滲出汁液,這些汁液主要是從莖的 部分滲出來的。

  4、植物體內(nèi)的水分是通過葉的 作用散失的.。

  5、一株玉米旺盛時,一天要吸收幾千克水,比人一天喝的水還多,有的植物還不止這么多,那么多的水分都用來組成植物體了嗎?

  二、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學習任務(wù)一、認識葉片的基本結(jié)構(gòu)

  1、 自學教材第113頁學習徒手切片的制法。

  2、 使用顯微鏡先觀察葉片橫切面的臨時切片,結(jié)合《葉片結(jié)構(gòu)示意圖》歸納葉片基本結(jié)構(gòu):

  討論問題:菠菜葉片的正面與背面的綠色一深嗎?為什么?

  3、 拓展反思,討論交流:如何區(qū)分上、下表皮以及其結(jié)構(gòu)特點。

  學習任務(wù)二:描述氣孔控制水蒸氣和二氧化碳等氣體進出葉片的機

  1探究葉片氣孔情況:

  二人小組實驗將一片剛摘下的葉片浸在盛有70 ℃以上熱水的燒杯中

  觀察現(xiàn)象并討論問題:葉片表面是否產(chǎn)生氣泡?如果有,比較葉片正面和背面,那一面氣泡數(shù)目較多?為什么?

  相互交流,得出結(jié)論:

  2.探究氣孔開閉機制

  制作菠菜葉下表皮臨時裝片,顯微鏡對比觀察新鮮的菠菜葉和萎蔫的菠菜葉制作的下表皮臨時裝片。

  思考問題氣孔是怎樣構(gòu)成的?為什么氣孔可以張開和閉合?是誰來調(diào)節(jié)的?是否與葉片所含水分的多少有關(guān)?。

  討論總結(jié):氣孔的結(jié)構(gòu)、保衛(wèi)細胞含水量與氣孔開閉有關(guān)。

  拓展延伸:保衛(wèi)細胞的形狀是怎樣的?細胞壁的厚度是否均勻?受到拉力時伸展情況是否一樣?

  討論得出結(jié)論:-----------------------------

  學習任務(wù)三、認同綠色植物通過蒸騰作用促進生物圈水循環(huán)的意義

  1、蒸騰作用對植物自身的意義。

 、庞^察圖Ⅲ25生物圈的水循環(huán)。

  ⑵四人小組根據(jù)問題思考:俗話說:水往低處流為什么植物體內(nèi)水卻是往高處流的?動力是什么?為什么在炎熱的夏季,樹林里的空氣涼爽濕潤,而操場或馬路上的空氣就顯得燥熱呢?

  討論、交流、總結(jié):蒸騰作用對植物自身的意義。

  2.綠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環(huán)中的作用

  觀察圖Ⅲ25生物圈的水循環(huán),描述地球上的水循環(huán)過程。討論總結(jié)綠色植物在水循環(huán)中的作用。

  討論回答:P116《觀察與思考》的討論題。

  3.培養(yǎng)熱愛自然、保護森林的情感意識。

水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會認12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幸福和快樂。

  3、對周總理和人民心連心有一定的認識,對傣族人民的潑水節(jié)有初步感受。

  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情景。

  2、體會周總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師生搜集有關(guān)潑水節(jié)的知識和周總理的簡單資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dǎo)入,激發(fā)興趣。

  1、談話:你知道一年中有哪些節(jié)日嗎?(學生回答),在我們的國家有一個少數(shù)民族叫傣族,這個民族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節(jié)日叫“潑水節(jié)”(板書)

  2、交流:通過查資料,你知道了潑水節(jié)的哪些知識,給大家介紹一下。(生介紹潑水節(jié),教師補充。)

  3、今天就讓我們隨課文一起去和傣族人民過一個“難忘的潑水節(jié)”吧。(師板書,加上“難忘的”三個字。)

  二、范讀課文,了解主要內(nèi)容,認讀生字。

  過渡語:為什么說“難忘的” 呢?請同學們邊聽老師讀邊思考,并且勾出自然段和生字。

  1、師范讀

  2、提問:你知道為什么叫“難忘的潑水節(jié)”了吧,誰能說一說?(學生回答)

  3、從學生的回答中引出“周總理”并交流介紹周總理的一些簡單資料。

  4、學生學

 。1)出示本課生字:敲 襟 褂 咖 啡 踩 端 蘸

  壽 鮮 柏 恩 龍 敬

  鳳 凰 腳 潑 特 度

 。2)請同學說說自己認識的字(請你當小老師,把你認識的字帶大家讀3遍)

 。3)介紹你的識字方法

  (4)齊讀

 。5)在詞中學:出示生詞卡(指名讀生字卡片)

  (6)識字小游戲“收信”:請幾名同學當郵遞員,按順序讀老師所指生字,讀對了其他同學說:對對對,快收信。讀錯了說:錯錯錯,沒人收。

 。7)指導(dǎo)書寫本節(jié)課涉及的1-3自然段中的6個生字

  生觀察最后一排的6個生字,覺得哪些字不好寫,哪個筆畫不好寫,同桌討論。

  討論后交流,師范寫,生與師書空,課后在書上每個寫兩遍并組詞。

  三、學習課文第1——3自然段。

  1、學生自由讀,同時出示“讀書小提示”:

 。1)把還不太熟的生字結(jié)合葉子上的拼音多讀幾遍。

 。2)讀書小問號:

  ①讀了一二段你知道了什么?

 、诖鲎迦嗣袷窃鯓託g迎周總理的?

  2、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分析課文。

  預(yù)設(shè):

  第1段:

 。1)介紹傣族人民生活在云南省西雙版納,那里有火紅火紅的鳳凰花。(邊觀看課件教師邊介紹并解釋火紅火紅、一年一度兩個詞語)

 。2)指導(dǎo)朗讀:在這么美麗的季節(jié)里,傣族人民又要舉行潑水節(jié)了,讓我們帶著美麗的心情齊讀這一段,“又”字要讀得重一些。

  第2段:

 。1)今年,傣族人民的心情怎么樣,為什么會“特別”高興呢?

 。2)你能用“因為......所以......”再說一遍這句話嗎?

  (3)你能把“特別”換個詞使意思不變嗎?

 。4)指導(dǎo)讀:是呀,周總理也來和他們一起過節(jié)日,傣族人民的心情真高興,所以讓我們帶著高興的心情去讀一讀這段吧。ㄕZ氣要高興一些,“特別”兩個字要讀重一些,臉上帶著笑容去讀。)

  第3段:

 。1)抓住“撒,一條條,一串串”板書。

 。2)用一個詞形容這樣的場面(熱鬧,激動人心)

  (3)你還有什么詞、句不明白可以提出來。(解釋象腳鼓、四面八方、歡呼等,并相機指導(dǎo)朗讀)

  如:歡呼:特別高興的呼喊,所以在讀“周總理來了”這句話要聲音大些激動些。

 。4)指名讀這一自然段

 。5)齊讀

  四、小結(jié):聽著同學們快樂的讀書聲,看著這一幅幅激動人心的圖片,仿佛讓我們真的置身于傣族人民那年歡樂的潑水節(jié)中,是呀,周總理來了,傣族人民和總理到底會怎樣過潑水節(jié)呢,想知道嗎?下節(jié)課讓我們繼續(xù)在書中尋找答案吧。

  五、課后作業(yè):本節(jié)課6個生字在書上每個寫兩遍,并組詞。

  第二課時

  一、過渡語:孩子們,在上節(jié)課中我們?nèi)チ嗣利惖奈麟p版納和傣族人民一同用最熱烈的'方式歡迎著敬愛的周總理,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再次走進那里,你一定會感受到更多的幸福。不過在這之前老師要跟大家玩一個生字朗讀闖關(guān)的游戲,只有闖過了這兩關(guān)才能跟傣族人民和周總理一起過那難忘的潑水節(jié),大家有信心嗎?

  二、復(fù)習生字

  出示生字詞卡片,齊讀,開火車讀。

  有感情的朗讀前三段。

  三、圖文結(jié)合、學習4——8段

  根據(jù)學生回答引出:

  1、預(yù)設(shè):當學生回答,從圖中看到了周總理——學習第4段:

 。1)追問:周總理穿的是什么樣的服裝?你能用文中的話說一說嗎?(課件出示這段話)

  提問:總理穿上傣族人民的服裝會讓我們有什么樣的感覺?(親切、把他和傣族人民之間的距離一下子拉近了、他們就像一家人一樣心連著心)

 。2)再看這段話,文中用哪個詞形容總理表情的?

  解釋“笑容滿面”(圖中周總理的表情就可以說是笑容滿面)

 。3)你能用“笑容滿面”造句嗎?

  (4)這段中除了總理的穿著還描寫了什么,請你讀給大家聽。

 。5)指導(dǎo)朗讀:分組讀,一組讀總理的穿著,一組讀總理的動作(笑容滿面、歡樂的兩個詞語要突出讀)

  2、預(yù)設(shè):當學生從圖中觀察到總理拿著銀碗——學習第五段:

  師追問:為什么拿著銀碗?想象總理潑水的情景

 。1)用橫線畫出書中周總理怎樣向人們潑水的句子,用“一手……一手......”造句。

 。2)用波浪線劃出人們向周總理潑水的句子,用“一邊……一邊……”造句。

  (3)指出“盛”是多音字。

 。4)提問:周總理把水潑向人民說明什么?(周總理愛人民),人們會有怎樣的感受?(幸福、激動、快樂)人民把水潑向周總理說明什么?(人民愛周總理)

 。5)讓我們也帶著愛的心情,用幸福、快樂的語氣去讀一讀這段吧。ㄗx時深情些,平緩些)

  3、讀6——8段,讀中感悟全文。

 。1)這三段用了幾個相同的標點,你能找到嗎(同學回答“4個感嘆號”

  (2)感嘆號的作用是什么(抒發(fā)感情)

  師:是呀,這里用了這么多感嘆號,看來這三段一定是抒發(fā)了很多幸福、快樂的感情,讓我們把所有快樂、高興、幸福都帶到文中吧。(為了使我們幸福的感情表達的更強烈,文中用了兩個多么,讀時后邊要比前面那句讀的聲音更大、更激動些),

 。3)生齊讀

  學習書寫本課另外6個生字

  出示6個生字:壽 鮮 柏 恩 龍 敬

  2、生觀察這6個生字,覺得哪些字不好寫,哪個筆畫不好寫,同桌討論。

  3、討論后交流,師范寫,生與師書空并組詞

  4、課后在書上每個寫兩遍并組詞。

  四、拓展練習

  找找周總理的圖片和故事,跟同學交流。

  五、拓展閱讀資料:老師讀給學生聽。

  潑水節(jié)是傣族一年一度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陽歷四月十三 至十五日)。傣語叫做“楞賀尚罕”,即“六月新年” 或“傣歷新年”。實際上潑水節(jié)就是傣歷的元旦,因為傣文歷法,新的一年是從六月開始計算的。

  關(guān)于潑水節(jié)的來歷,當?shù)亓鱾髦@樣一個傳說:很早以前,一個無惡不作的魔王霸占了美麗富饒的西雙版納,并搶來七位美麗的姑娘做他的妻子。姑娘們滿懷仇恨,合計著如何殺死魔王。一天夜里,年紀最小的姑娘儂香用最好的酒肉,把魔王灌得酩酊大醉,使他吐露自己致命的弱點。原來這個天不怕,地不怕的魔王,就怕用他的頭發(fā)勒住自己的脖子,機警的小姑娘小心翼翼地拔下魔王一根紅頭發(fā),勒住他的脖子。果然,魔王的頭就掉了下來,變成一團火球,滾到哪里,邪火就蔓延到哪里。竹樓被燒毀,莊稼被燒焦。為了撲滅邪火,小姑娘揪住了魔王的頭,其他六位姑娘輪流不停地向上面潑水,終于在傣歷的六月把邪火撲滅了。鄉(xiāng)親們開始了安居樂業(yè)的生活。從此,便有了逢年潑水的習俗,F(xiàn)在,潑水的習俗實際上已成為人們相互祝福的一種形式。在傣族人看來,水是圣潔、美好、光明的象征。世界上有了水,萬物才能生長,水是生命之神。

  潑水節(jié)來臨,傣家人便忙著殺豬、殺雞、釀酒,還要做許多“毫諾索”(年糕)以及用糯米做成的多種粑粑,在節(jié)日里食用。

  潑水節(jié)歷時三日。第一天,劃龍舟、放高升、文藝表演;第二天潑水;第三天,男女青年在一塊進行丟包和物資交流。

  潑水節(jié)一般在風光旖旎的瀾滄江畔舉行。當晨曦映紅“黎明之城”的時候,各族群眾便穿著盛裝,從四面八方匯聚這里。一聲號令,一支支高升騰空而起,直穿云宵,一艘艘龍舟箭一般,直沖對岸。此時,千萬只金竹一起吹奏,鑼、象腳鼓一齊敲響,瀾滄江兩岸頓時變成歡樂的海洋。

  當潑水剛開始時,彬彬有禮的傣家姑娘一邊說著祝福的話語,一邊用竹葉、樹枝蘸著盆里的水向?qū)Ψ綖⑦^去!八ǚ,傣家狂”,到了高潮,人們用銅缽、臉盆,甚至水桶盛水,在大街小巷,嬉戲追逐,只覺得,迎面的水,背后的水,盡情地潑來,一個個從頭到腳全身濕透,但人們興高采烈,到處充滿歡聲笑語。一段水的洗禮過后,人們便圍成圓圈,在鑼和象腳鼓的伴奏下,不分民族,不分年齡,不分職業(yè),翩翩起舞 。激動時,人們還爆發(fā)出“水、水、水”的歡呼聲。有的男子邊跳邊飲酒,如醉如癡,通宵達旦。

水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了解什么是降水及降水的形式,初步了解形成降雨的幾種原因。

  2、初步學會閱讀世界年平均降水分布圖,說出降水分布的差異。

  3、能說出降水與人類生產(chǎn)的關(guān)系。

  ▲能力目標:

  1、會使用降水資料繪制降水量柱狀圖。

  2、通過參與節(jié)約用水的課堂活動,進一步鞏固節(jié)水意識,形成生活中節(jié)水的意識和習慣。

  教學重點:

  1、降水及主要形式,

  2、世界年平均降水分布的.差異

  教學難點

  世界年平均降水分布的差異

  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等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世界降水分布圖等

  教學過程:(含小結(jié)與作業(yè)布置,見教案內(nèi)頁)

水教案 篇7

  第一課時

  〖教法學法

  自主合作學習教師引導(dǎo)。

  〖學習目標

 。薄J“鳳”等2個生字。

 。、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幸福和快樂。

  〖重點難點

  認讀生字、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

  〖學習過程

  一、談話導(dǎo)入

  每年清明節(jié)前后,傣族人民都要迎來他們一年中最盛大的節(jié)日──潑水節(jié)。節(jié)日那天,傣家人身穿節(jié)日的盛裝,敲著象牙鼓,劃著龍船來到聚集地,他們一手端著盛滿清水的銀碗,一手拿著柏樹枝蘸了水向人們潑灑,為人們祝福。大家都沉浸在歡樂和幸福之中。

  今天,我們課文中描述的潑水節(jié),卻是一次與眾不同的、令傣族人民世代不能忘懷的潑水節(jié)。他到底特殊在哪里呢?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

  二、初讀、讀通課文

  1、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可以大聲讀,和同桌一起讀,也可以離開座位找自己的伙伴讀。

 。ㄒ笞x準字音,不加字漏字)

 。病⒅该x。

  (其他同學做文明聽眾,注意他的字音讀準沒有,若你聽到有不準的,你起來教一教他)

  三、再讀、理解課文

 。薄⒃俅巫宰x課文,邊讀邊想,為什么這次潑水節(jié)是一次難忘的潑水節(jié)?

 。病W生討論交流。

 。ㄒ驗榫磹鄣闹芸偫砗退麄円黄疬^潑水節(jié))

 。场W習第三段,帶著問題朗讀:

  ⑴ 自由讀第三段。

 、 你能用自己的話向大家描述一下人們歡迎周總理的情景嗎?

 、 理解“四面八方”“從四面八方趕來”說明了什么?

  ⑷ 指導(dǎo)朗讀,你能把這熱鬧的場面讀出來嗎?

  4、看圖,理解第四段:

  傣族人民都因為能和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jié)而笑容滿面。也鼓勵學生笑容滿面的來讀這一段。

 。怠⒗首x體會第五段。

 。、啟發(fā)想象,進行說話訓練:

  周總理把水潑到老年人身上,祝愿他們──

  周總理把水潑到青年人身上,祝愿他們──

  周總理把水潑到孩子們身上,祝愿他們──

  四、教師小結(jié),布置作業(yè)

  請同學們課后有感情的朗讀6~8段,下一節(jié)課我們進行朗讀擂臺賽。

  五、板書設(shè)計

  11、難忘的潑水節(jié)

  傣族人民高興

 。ê椭芸偫硪黄疬^潑水節(jié))

  準備工作

  周總理的樣貌、神態(tài)

  潑水的'過程

  第二課時

  〖教法學法

  自主合作學習教師引導(dǎo)。

  〖學習目標

  1、學寫本課12個生字。

 。、對周總理和人民心連心有一定的認識。對傣族人民的潑水節(jié)有初步感受。

  〖重點難點

  正確書寫生字,感知課文。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學習過程

  一、復(fù)習導(dǎo)入

  1、用開火車、抽讀、猜謎等游戲方式復(fù)習生字。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向你的同桌說說為什么1961年的潑水節(jié)是令人難忘的。

  二、課文延伸

  1、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風情。哪位同學能向我們介紹一下你知道的少數(shù)民族的民族風情。

 。病W生介紹。

  (學生知道的可能不多,教師可以引導(dǎo)著介紹幾種)

 。场⒔涣鏖喿x體會。

  三、識字、寫字

 。、識字:

  ⑴ 出示要求認識的和要求會寫的生字,讓學生想辦法記住字型。

 、 指名學生向大家介紹記字方法。

 、 用組詞的方法,幫助理解字義。

 。、寫字:

  ⑴ 讓學生仔細觀察田字格中的范字,并說說哪些字容易寫錯,哪些字不容易寫好。

  ⑵ 老師有重點的進行范寫指導(dǎo)。

  ⑶ 學生書寫,教師巡回指導(dǎo)。

  四、完成課后練習“我會填”,鼓勵學生積累自己喜歡的詞句

  五、小結(jié)、作業(yè)設(shè)置

  把學會的生字組上詞寫一寫。

  六、板書設(shè)計

 。保薄㈦y忘的潑水節(jié)

  我會讀(出示生字詞)

  我會寫(重點指導(dǎo)容易出錯的)

水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感受風景的優(yōu)美和小潔心靈的美好,體會自然美與行為美的和諧。

  3.有保護環(huán)境衛(wèi)生,保護江湖河水的意識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4.促進閱讀和想像能力的發(fā)展。

  教學重點

  能正確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有保護環(huán)境衛(wèi)生的意識

  教學準備

  1.生字詞卡片,課文插圖或課件。

  2.輕音樂和課文錄音。

  3.收集保護環(huán)境的標語或廣告。

  教學時數(shù):

  教學過程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dǎo)入,感知美。

  在美妙的音樂中,師激情導(dǎo)入:同學們,今天老師帶你們?nèi)バ蕾p一灣清澈的湖水。(出示課件)這一灣清澈的湖水你喜歡嗎?好,我們就一同來學習27課《清澈的湖水》,帶著你的喜愛之情,齊讀課題吧!

  二、初讀課文,感受美。

  1.播放課件,聽配樂朗讀課文。

  師:你能用一個詞說說你的感受嗎?

  2.這么美的課文你一定想讀吧,請大家翻開書129頁,放聲讀一讀課 哪個生字難讀的打上記號多讀幾遍。

  3.讀帶有拼音的詞語。

  3.去拼音讀詞語。

  4.認讀生字。

  5.大家都讀得很認真。在學習中,你發(fā)現(xiàn)哪個字比較難讀呢?你想提醒同們注意什么?

  6.生字游戲。

  7.同學們真聰明,這么快就讀準了這些生字的`字音,F(xiàn)在我們就隨著小潔劃舟湖上去欣賞如詩如畫的美景吧!(出示課文插圖和課文錄音)

  子畫出來,同桌討論說說你為什么喜歡這些句子?(板書:景美)

  三、品讀句段,欣賞美。

  1.我們隨著小潔乘坐的船看到了非常美麗的景色。請大家自由讀課文。

 。1)畫出描寫風景美麗的句子,并美美地讀幾遍。

 。2)跟同桌說說這些句子美在哪兒。

  2.讀后反饋:課文里寫了哪些美麗的風景?(板書:景美)

  結(jié)合學生的回答出示句子:

 。1)看,那邊的山石像一只正要跳起的青蛙,這邊的山石像一只展翅欲飛的雄鷹,半山腰的石兔、石龜,好像正在賽跑呢。

  說說這個句子美在哪里?

  這里把山石寫成了一只只的小動物,是多么可愛逼真呀!你能像他那樣說說“什么像什么嗎”? (課件出示: 像 。)

  你能把感受到的“美”讀出來嗎?

 。2)湖水像一面鏡子,映出了藍天、白云,還有變幻的山巒。她覺得自己像在天上飛,又像在水里游。。

  讀了這句話,出現(xiàn)在你眼前的是怎樣的一幅畫?(課件:變換的山巒) 小潔看著湖水,為什么覺得自己想在天上飛,又像在水里游?

  你喜歡用什么方式把湖水的美表達出來?(板書:湖水)

 。3)喲,清澈的湖水里有許多小魚在游。一條銀白色的小魚躍出水面,又在浪花中消失,好像在給游人表演呢!

  讀讀這句話,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理解:躍、消失、表演)板書:小魚 比賽讀,看誰讀得好。

  3.討論:這樣的景色給了小潔怎樣的感受?

  4.試著背誦自己喜歡的句段。

  四、寫生字

  寫“失、覺、扔、掉”四個字。

  第二課時

  一、復(fù)習導(dǎo)入

  師:同學們,上節(jié)課咱們學習了27課,這節(jié)課,老師將和大家繼續(xù)學習,齊讀課題(第一遍)

  師:清澈的湖水是什么樣的?咱們一邊讀題一邊想象它的樣子。(貼卡片)再讀課題。

  師: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已經(jīng)和生字交了朋友,看,它們來了!每個詞語讀三遍,注意讀準紅色生字的讀音。(出示生詞:兩側(cè)、卷起、欣賞、石龜、鏡子、倒映、變幻、表演、香蕉皮、扔去、跨步)誰能從這些詞語中選出一個或多個詞來說說課文內(nèi)容?先聽老師說:游船兩側(cè)卷起一朵朵美麗的浪花。(學生說句)

  二、抓住行為,感悟美

  1.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和小潔一起蕩舟湖面上,看到了清澈的湖水、美麗的湖面以及湖兩岸活靈活現(xiàn)的山石,我們跟小潔一樣都看得入神了,可是后來我們卻看到了不愿看到的一幕——

  出示句子:

  突然,一個小孩把香蕉皮扔向小魚。小魚嚇跑了,湖水變得滿是皺紋,美麗的景象不見了。小潔回過頭來不滿地看了他一眼,又用企盼的目光望著湖水。

 。1)從這個句子你讀懂了什么?

 。2)你認為該怎樣來讀好這段話?請試著讀一讀。

  2.看到小孩的行為,我們跟小潔一樣心里很生氣,如果當時你也在場,你會怎么做?又會對小孩說些什么?學生交流。

  3.小潔自己又是怎么做的呢?

 。1)請你讀3——5自然段,并畫出小潔怎么做的句子。

 。2)反饋

  出示句子:

  她吃完面包,剛想把面包紙丟進水里,卻被湖里美麗的景象吸引住了。 小潔緊緊攥著面包紙,生怕它掉進湖里。

  船靠岸了,小潔手里還是緊緊地攥著面包紙。她跨步上岸,四處張望,好像在尋找什么。忽然,她眼睛一亮,飛快地向前跑去

  自由讀這三句話,并說說:

  A.小潔的行為有什么變化?你從他的行為中體會到了什么?

  B.你能讀出小潔的心情嗎?

  C.如果小潔就在你身邊,你會怎么夸她?

  三、擴展活動,延伸美

  師:同學們,世界因為有像小潔和你們這樣熱愛環(huán)保的人,天空更藍了,青山更綠了,湖水更清澈了。c擊作業(yè))為了讓更多的人保護環(huán)境,管理處決定在湖邊立一些環(huán)保標語牌,請你設(shè)計一下。

  四、書寫生字

  寫“眼、睛、紙、船”四個字。

水教案 篇9

  課前透視

  課文熱情洋溢地敘述了1961年周總理在西雙版納同傣族人民過潑水節(jié)的情形,表達了周總理和人民群眾心連心的深厚情誼?偫淼臐M面笑容、傣族人民的興奮與喜悅在作者飽滿的激情中淋漓盡致地得以展現(xiàn)。文章圖文并茂,緊扣“難忘”二字展開,內(nèi)容突出“景難忘”“人難忘”“情難忘”。有感情地朗讀是本課教學重點,教學中要讓學生多層次、多種形式反復(fù)地讀課文,從而感受到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時的熱烈場面和人們的興奮心情。二年級學生對潑水節(jié)的來歷、周總理與人民的關(guān)系了解不多,課前應(yīng)布置他們搜集有關(guān)的資料,提高搜集、處理和篩選信息的能力。

  教學目標:

  1.會認12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抓住重點詞句自主感悟傣族人民和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幸福和快樂。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對周總理和人民心連心有一定的認識,對傣族人民的潑水節(jié)有初步感受。

  教學重點:

  了解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情景,體會他們之間心連心的深情厚誼。

  信息資料:

  生字卡片、潑水節(jié)的多媒體課件、課文插圖、師生搜集潑水節(jié)和周總理的相關(guān)資料。

  課時安排:

  兩課時---難忘的潑水節(jié)優(yōu)秀教學設(shè)計

  第一課時

  切入舉偶

  1、談話導(dǎo)入。中國是由56個民族組成的大家庭,除了漢族外還有55個少數(shù)民族,而少數(shù)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風俗習慣。今天我要帶領(lǐng)大家一起去參加傣族的潑水節(jié)。(板書課題)教師或?qū)W生簡單介紹傣族潑水節(jié)的習俗。

  2、圖片激趣。出示課文插圖,圖上的人們在干什么?(人們和周總理在一起過潑水節(jié))(板書:潑水節(jié))然后在前面加上“難忘”二字:為什么說是難忘的 潑水節(jié)呢?學習課文我們就會知道。

  對話平臺

  自讀

  1、自由讀課文,初步感受潑水節(jié)的`難忘。

  2、再次讀課文,圈畫生字,把生字多讀幾遍。

  3、限定時間,練習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4、接龍讀檢查讀文情況。

  【識字和朗讀是低年級的重點。此環(huán)節(jié)采用多種形式,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有效地提高讀書效率!

  識字

  1、小組合作檢查生字讀音,注意瓣讀ban,在句子中讀花瓣時要加兒化音“花瓣兒”!耙驗椤钡摹盀椤弊xwèi 。翹舌音有“蘸、壽”,平舌音有“踩”。

  2、交流識字方法。小組內(nèi)說說自己是怎樣認字的,然后全班推薦好的識字方法。

  3、游戲檢查識字:抓“特務(wù)”、“對號入座”、“購買門票”

  【本課有些生字在生活中跟學生見面的機會較少,字形比較復(fù)雜,字音難點較多。教學時,要努力調(diào)動學生內(nèi)在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習的趣味性,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識字!

  讀思

  學習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2、換詞比較:“火紅火紅的”可以換成“紅色”的嗎?

  (突出鳳凰花的艷麗,烘托了喜慶祥和的氣氛。)

  還有什么事物也是“火紅火紅”的?

  (此處如果有條件可以播放傣族人民潑水節(jié)的錄象,感受節(jié)日的喜慶和熱烈。)

  3、指導(dǎo)讀——練習讀——齊讀。

  學習二、三自然段

  1、默讀課文,把自己讀懂的地方和學習伙伴交流。

  2、“今年的潑水節(jié)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引導(dǎo)學生用“因為……所以”練習說說原因。

  3、“傣族人民是怎樣歡迎周總理”的?重點抓住人們動作的詞語體會。

  “趕來”可以換成“走來”嗎?為什么?

  你從“一串串”“一條條”感受到了什么?

  4、指導(dǎo)朗讀:重點抓住“歡呼”一詞體會傣族人民激動、高興的心情。難點是讀好最后一句:“周總理來了!”關(guān)鍵是在讀前面幾句話時做好聲音和感情的鋪墊,讀最后這句歡呼的話,感情要充沛,聲音要自然,語氣、語調(diào)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理解體現(xiàn)出個性。

  練習

  1、填量詞

  一()花炮 一()龍船 一()花瓣 一()象腳鼓

  2、找樣子寫詞語。

  一串串 火紅火紅

  寫字

  學習“恩、壽、鳳、凰、龍、度”六個字。本課要寫的字中有四個字是新認的(恩、壽、鳳、凰)。這四個字中,“鳳凰”二字比較難寫,可作重點指導(dǎo)。(1)都是半包圍結(jié)構(gòu)。(2)第一筆一定要寫成豎撇,這是寫好這類字的關(guān)鍵;第二筆是“橫折彎鉤”的彎形寫法,要注意指導(dǎo)。(3)“鳳”字內(nèi)是“又”,要和“風”區(qū)分字形。 此外,還應(yīng)注意“恩”與“思”的區(qū)別。

  1、學生觀察臨摹,練習書寫。

  2、教師巡視,根據(jù)書寫實際相機指導(dǎo)。

  3、學生互相評價打等級。

  4、寫得不滿意的字可以再寫幾個,直到自己滿意為止。

  【延時評價更易于調(diào)動學生寫好字的積極性。】

  第二課時

  對話平臺

  導(dǎo)入

  1、認讀生字卡片。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一至三自然段。

  讀思

  學習四五自然段

  1、默讀課文,畫出自己認為寫得美的語句。

  2、小組合作,互相交流讀書的收獲。

  交流

  A、周總理身穿對襟白褂,咖啡色長褲,頭上包著 一條水紅色的頭巾,笑容滿面地來到人群中。

  1、結(jié)合課文插圖,理解“笑容滿面”(態(tài)度和藹可親,尊重傣族人民的風俗習慣。)

  2、想像周總理會對人們說些什么?

  B、他接過一只象腳鼓,敲著歡樂的鼓點,踩著鳳凰花鋪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1、抓住表示動作的詞語體會總理與傣族人民的情誼。

  2、你能用表示動作的詞語寫一句話嗎?

  C、周總理一手端著盛滿清水的銀碗,一手拿著柏樹枝蘸了水,向人們潑灑,為人們祝福。傣族人民一邊歡呼,一邊向總理潑水,祝福他健康長壽。

  1、總理怎樣潑水?向傣族人民祝福什么?

  2、傣族人民怎樣潑水?向總理祝福什么?

  3、練習說話:“一手……一手” 、“一邊一……邊”

  【抓住重點詞語深入思考,適時想象,使學生感受到總理的平易近人、與傣族人民心連心的情誼!

  朗讀

  1、齊讀最后三個自然段,思考:周總理和人們?yōu)槭裁茨敲撮_心?為什么說1961年的潑水節(jié)令人難忘?

  2、指導(dǎo)讀:練習讀——范讀——分組讀——競賽讀——齊讀

  文章結(jié)尾是全文的高潮,要滿懷深情地朗讀,讀出無比幸福、難以忘懷的情感。 再如,讀結(jié)尾幾個感嘆句,情緒要激動,但不能只是提高聲音,要虛實結(jié)合,讀出陶醉在幸福中的感覺。

  實踐

  1、.查找、搜集周總理的圖片、故事

  2.用學習伙伴的話,引導(dǎo)學生了解我國的民族節(jié)日和民間習俗、開個小小介紹會。

  寫字

  練習書寫其他六個字。

  1、學生觀察,每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師巡視指導(dǎo),發(fā)現(xiàn)共性問題示范書寫。

  3、展示寫字作業(yè),學生互相評價。

  伴教錦囊

  1、傣族有人口162萬多人,主要聚居在西雙納州和德宏州。臨滄的耿馬、孟寶、思茅的孟連、玉溪的新平等30多個縣也都有分布。傣族歷史悠久,在近年發(fā)現(xiàn)的傣文史籍中,記述著遠古時期傣族先民的活動 。“傣”,意為熱愛自由和平的人。傣族有水傣、旱傣和花腰傣之分。建國前,傣族地區(qū)處于封建領(lǐng)主制向封建地主經(jīng)濟發(fā)展的過程。不同地區(qū)大體可分為三種類型:西雙版納為代表的領(lǐng)主經(jīng)濟保存比較完整;德宏、孟連、耿馬是代表領(lǐng)主經(jīng)濟向地主經(jīng)濟過渡的地區(qū);景谷、新平、元江等內(nèi)地的傣族地區(qū)地主經(jīng)濟已經(jīng)確立。

  2、傣族的節(jié)日主要有開門節(jié)、關(guān)門節(jié)、送龍節(jié)等,其中最隆重的是潑水節(jié)。潑水節(jié)是傣族人民送舊迎新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人們認為互灑清水可以消災(zāi)彌難,互相祝福。節(jié)日里還舉行堆沙、丟包、放高升,賽龍舟等活動。

  3、漫話竹樓 傣族人住竹樓已有1 4 0 0 多年的歷史。竹樓是傣族人民因地制宜,創(chuàng)造的一種特殊形式的民居。顧名思義,竹樓是以竹子為主要建筑材料。西雙版納是有名的竹鄉(xiāng),大龍竹、金竹、鳳尾竹、毛竹多達數(shù)十種,都是筑樓的天然材料。

  閱讀在線 : 綠色的竹樓

  西雙版納,一片翠綠。那兒的房屋很怪,不用磚,不用石,是用綠色的竹子建造的。竹樓是懸空的,由粗大的竹子支撐著。把竹樓架高,不但能防潮,還能在樓下養(yǎng)牛喂豬呢!據(jù)說,這種建房子的辦法,還是當年諸葛亮教給傣族人的呢!

  進竹樓,先得把鞋脫下放在樓梯邊,光著腳走在用竹子鋪著的地板上,涼絲絲怪舒服的。人們盤腿坐在竹樓里火塘邊的竹席上。老年人手拿一根二尺來長的大竹筒把一根小竹簽在火塘里點燃,嘴斜著埋進竹筒里,呼嚕嚕地抽著。原來這是“水煙筒”。

  吃飯時,人們圍坐在竹編的圓桌旁。擺在桌上的菜更新鮮。什么“螞蟻蛋拌酸筍”啦,“油炸青苔”啦,而雞肉是用香茅草裹著在火上烤熟的。

  走出竹樓,滿眼是綠樹、鮮花,連圍寨子的墻,都是長得又高又綠的仙人掌。

  西雙版納真是綠色的土地。

水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流利地朗讀課文,學寫后面底個生字。

  2、學習課文3-8段,體會周總理和藹可親的形象和平易近人的作風,更體會到周總理和傣族人民親如一家、魚水情深。

  教學過程:

  一、復(fù)習舊知,導(dǎo)入新課

  1、同學們.我們生活在一個由五十六個民族組成的大家庭里。而潑水節(jié)是傣族所特有的一個盛大節(jié)日。記得1961年的潑水節(jié),傣族人民格外高興,因為敬愛的周總理和他們一起歡度節(jié)日,你們也想?yún)⒓訂幔?/p>

  行,那就讓我們一起度過這個--

  2、齊讀課題。

  3、復(fù)習生字

  二、自主探究,會文悟情

  周總理和傣族人民是怎么過潑水節(jié)的?

  1、白由讀第3-6自然段,勾畫有關(guān)句子。

  2、小組交流、討論。

  3、全班交流:

  (1)先來看看傣族人民是怎么歡迎周總理的?

  學生讀出有關(guān)句子后,課件相機出示句子,順序不限。

  a、“一大早,人們敲起象腳鼓。興高采烈地從四面八方趕來!睆闹心泱w會出什么?從哪些詞語體會出來的?抓住“一大早、興高采烈、四面八方、趕來”等詞體會人們的急切、興奮的心情。指名讀、評議、齊讀。

  b、“為了歡迎周總理……好像鋪上了鮮紅的地毽。”從中你體會出什么?(傣族人民用撒花瓣這種獨特方式隆重迎接尊貴的客人,他們多么開心呀!)

  c、一條龍船駛過江而,一串花炮升上天空。從“一條條”“一串申”更能體現(xiàn)當時場面熱鬧非凡,人們激動萬分。引讀,表演:人們搬動地歡呼起來:“周總理來了!”

  師生賽讀。

  d、配樂讀第3自然段:

  課件配樂(葫蘆絲樂曲〈月光下的風尾們〉),伴著這婉轉(zhuǎn)動聽的樂曲。讓我們也加入歡迎的人群,迎接周總理的到來!

  (2)周總理和傣族人民是怎樣過潑水節(jié)的?

  a、學生讀出有關(guān)句子后,相機出示句子o

  “周總理身穿對襟白褂……笑容滿面地來到人群中!薄八舆^一只象腳鼓……同傣族人民一起載歌載舞。”

  a.說出表示動作的詞:接過、敲著、踩著、載歌載舞。

  b.談體會:從周總理的衣著、神態(tài)、動作中,你體會到什么?(平易近人)周總理和普通的傣家人一樣,是那樣的和藹可親。有感情地朗讀。

  b、“傣族人民一邊歡呼,一邊向周總理潑水……一手拿著的樹枝蘸水向人們潑灑!

  a、傣族人民怎樣潑水?向周總理祝福什么,說一說。

  b、周總理怎樣潑水?向傣族人民祝福什么,說-說。

  c、演一演:配樂師生表演,交際互動,互相祝福。

  c“他還樂呵呵地舀了一碗水……幸福的熱淚和清涼的水一起流淌……”

  a、指名讀,

  b、說一說:說說姑娘和小伙為什么留下幸福的熱淚?他們的心里會想些什么?

  c、周總理是多么的可敬可親.姑娘、小伙的臉上已分不清哪是清涼的泉水,哪是幸福的熱淚,他們已陶醉在這深深的.祝福與關(guān)懷之中。此時,什么語言也無法表達他們的激動、興奮、快樂、幸福!

  教師范讀,指名讀,評議,男女生賽讀。

  引讀“清清的水,祝福的水……是那么開心!”

  課件展示潑水節(jié)的場面。

  分組配樂有感情地朗讀第3-6自然段。

  三、釋疑小結(jié),激情升華

  1、為什么說1961年的潑水節(jié)令人幸福、難忘?

  總理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時間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把幸福和快樂送給傣族人民,與人民心連心.那么可親可敬。

  2、傣族人民沉浸在這幸福的回憶之中,讓我們深情地讀讀第7-8自然段!

  四、課外延伸,激趣探究

  1、查找、收集周總理的有關(guān)故事、圖片。

  2、了解我國的民族節(jié)日和民間風俗。

  五、指導(dǎo)寫字

  1、出示生字,學生認讀,分析結(jié)構(gòu)。

  2、教師范寫“祝”。

  3、學生描紅1個、寫2個,教師巡視指導(dǎo)。

【水教案】相關(guān)文章:

《水》教案01-15

《水之歌,水之思》教案06-23

水教案模板06-22

神奇的水教案01-27

《水的游戲》教案02-07

《奇妙的水》教案02-05

《水的脾氣》教案03-01

神奇的水教案03-08

奇妙的水教案10-14

有趣的水教案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