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在线免费视频,亚洲精品免费一级视频,日韩亚洲欧美大陆,又黄又爽免费国产视频

<style id="t465f"></style>
<legend id="t465f"><u id="t465f"><thead id="t465f"></thead></u></legend>

<acronym id="t465f"></acronym>

<sub id="t465f"><ol id="t465f"><nobr id="t465f"></nobr></ol></sub>
<sub id="t465f"></sub>

大班語言教案

時間:2023-04-18 14:09:14 教案 投訴 投稿

【精品】大班語言教案模板匯總10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語言教案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品】大班語言教案模板匯總10篇

大班語言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故事中青蛙和蛤蟆純潔真摯的友誼。

  2、能看懂圖片大膽猜測故事內容,并有感情的學說青蛙與蛤蟆的對話。

  3、體會蛤蟆對好朋友關愛的心情。懂得有朋友的快樂。

  活動準備:

  ppt 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一、看圖設疑引出主題。

  ppt1提問:這是哪?會是誰的家?這應該是什么時候?適合干什么?主人會去哪呢?

  師結:這是一年的`平安夜,在這溫馨的家里卻沒人在享受篝火的溫暖,是為什么呢?

  二、學習故事,理解其內容。

  1、ppt2。

  提問:誰在干什么?你還看見了什么?

  師結講述故事內容。

  師:很晚了,朋友沒來你會有怎樣的心情?會想到什么?蛤蟆又會怎樣呢?

  2、ppt3。

  師:

 。1)蛤蟆等的很心急,他想到了什么?

 。2)如果青蛙真掉到了窟窿里該怎么辦?

 。3)要是青蛙在樹林里迷路了,你們說該怎么辦?

  (4)要是青蛙被大野獸抓住了,你有什么好辦?

  (5)蛤蟆為什么會有這些想法?他會怎么做?

  3、ppt4.

  (1)提問:你看見了什么?這些有什么用呢?

  (2)師結故事內容。

  4、ppt5。

  (1)提問;發(fā)生了什么事?見面的它們會說什么呢?

 。2)師結內容,學說對話(突出焦急\關切的表情和眼神)

 。3)青蛙準備禮物來晚了,請你猜猜看青蛙會送什么禮物給蛤蟆呢?

  5、ppt6。

  提問:

  (1)是什么禮物?為什么要送鬧鐘給蛤蟆呢?(感受朋友之間的相互關心,能細心的發(fā)現(xiàn)朋友的需要,給予幫助)

 。2)它們在哪?干什么?

  師結故事內容。

  三、交流討論。

  你平安夜是和誰一起過的?你收到了什么禮物?你覺得和朋友一起過平安夜會怎樣?如果明年平安夜讓你和朋友一起過?你會和誰一起過?會送什么禮物給她呢?

  四、看幼兒用書自由講述故事內容,進一步熟悉理解故事。

大班語言教案 篇2

  一、活動目標

  (一)認知目標

  1.通過欣賞散文,感受散文的內容和意境。

  2.通過學習散文《冬姑娘的禮物》,感受冬季的快樂,會用不同詞語贊美“冬姑娘”,培養(yǎng)幼兒思維的流暢性、求異性。

  3.豐富詞語:失望、談天、贊美;能用“有的……有的……”的句式說句,培養(yǎng)幼兒思維的發(fā)散性、求異性、嚴謹性。

  (二)情感目標

  通過學習散文、欣賞散文的`優(yōu)美詞句,了解下雪對人類的好處,使幼兒認識大自然,熱愛大自然,培養(yǎng)幼兒勇于探索大自然的情感。

  (三)身體與動作技能目標

  鼓勵幼兒不怕寒冷,積極參加體育鍛煉。

  二、活動準備

  (一)知識經驗準備 幼兒看過冬季北方下雪的錄像,個別幼兒去旅游時看過雪景,并在雪地里照相,對下雪情景有初步的了解。

  (二)物質準備 實物投影機、錄音機及磁帶、電視機;幼兒在雪地里的照片; “失望”、 “談天”、 “贊美”的字卡和“有的……有的……”的字條。

  (三)環(huán)境準備 將幼兒帶回的照片,布置在活動室的墻壁上。

  三、活動過程

  (一)請幼兒拿出自己帶回的照片,說說滾雪球、打雪仗、堆雪人的快樂,引入課題。

  師:你在照相時看到的雪景是怎樣的?跟別人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二)結合圖片,配樂欣賞散文《冬姑娘的禮物》,初步感受散文內容。

  師:小朋友,聽完這篇散文后,你覺得怎樣?像不像一幅美麗的冬天圖畫?

  (三)分段欣賞散文,進一步讓幼兒理解散文內容,學習詞語:失望、談天、贊美;能用“有的……有的……”句式說話。

  1.欣賞第一部分(第一、二自然段)。

  師:誰到世界上來了?她帶來了什么禮物?她認為人們一定會喜歡她的禮物,是真的嗎?

  2.欣賞第二部分(第三、四、五、六自然段)。

  師:①誰不喜歡她?為什么?

 、谒娙思也幌矚g她,她覺得怎么樣? (出示“失望”的字卡)請幼兒做出“失望”的表情,引導他們用這個詞造句。

  師:①有誰喜歡她?為什么?

 、谒匆妿孜晦r民在做什么?(出示“談天”的字卡)引導幼兒用“談天”這個詞造句。

  3.欣賞第三部分(最后部分)。

  師:冬姑娘來到哪里?看到了什么?

  出示字條:“有的……有的……”引導幼兒用這個句式說話。

  (四)學習散文中優(yōu)美的詞句。(出示字條)

  師:詩中用了哪些優(yōu)美的詞語、句子來贊美冬姑娘?請你大膽地說出來。

  (五)請幼兒談談下雪對人類有什么好處。

  師:小朋友,雪對人類還有什么好處呢?

  (六)再次欣賞散文,幼兒邊聽邊點讀或邊表演。

  四、各領域滲透 科學:了解我國南北方的氣候,冬天南方不下雪,北方才下雪。

  五、生活中滲透 鼓勵幼兒冬天不怕冷,積極勇敢地參加體育鍛煉。

  六、環(huán)境中滲透 在活動室中布置一幅雪景墻,由幼兒自己用各地照片來布置;在小畫廊展出“冬天到”幼兒作品。

  七、家庭中滲透 節(jié)假日讓家長帶幼兒外出旅行,欣賞雪景,為幼兒拍照。

  八、活動評價

大班語言教案 篇3

  活動由來及設計思路:

  本班幼兒對故事有較強的體驗愿望,但在觀察畫面、思考畫面與文字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方面需要教師的引導。因此在閱讀活動中,我們注重了幼兒的拓展體驗活動,希望幼兒通過自己實際行動來體驗故事中的情節(jié)。

  幼兒對自己感興趣的實踐活動會非常投入,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教師以實踐、操作、體驗的活動形式,創(chuàng)設與讀本中的動詞相關的游戲場景,引導幼兒在騎車的游戲活動中,理解、感悟動詞意義。

  活動目標:1、通過開展騎自行車(三輪自行車)的體驗活動,理解“騎”“越”“趟”“沖”等詞的含義和用法。

  2、掌握完整敘事要素,能按照時間順序有條理地敘述一件事。發(fā)展幼兒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1、經驗準備:幼兒已學會騎自行車。

  2、物質準備:大書及幼兒用書、適宜幼兒騎車游戲的場地、自行車越過的障礙物。

  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騎車游戲,理解故事中動詞的意思。

  難點:體會動詞的含義并能正確使用。

  活動過程:1、大書導入。

  教師:小朋友們都喜歡騎自行車嗎?騎自行車有什么感受?為什么?(幼兒回答問題時可以邊說邊做動作。)

  2、大書圖畫閱讀。

  教師出示已被遮住www.163ed.com文字的大書,引導幼兒逐頁猜想畫面內容。

  教師:畫面上的小朋友騎自行車都經過了哪里?每到一個地方,他做了哪些動作?

  幼兒l:書上的小朋友騎著自行車經過大樹、小橋、小水坑、山坡。

  幼兒2:這個小朋友繞過大樹;趟過小水坑;騎上山坡。

  教師:小朋友們在騎自行車時做過這些動作嗎?

  幼兒1:我也騎著車繞過大樹,繞就是車把向一個方向圍著大樹轉一個圈。

  幼兒2:我騎車時,遇到小水坑就會加速趟過去。

  幼兒3:我騎車經過小橋時是越過去的。

  3、大書文字閱讀。

  (1)教師指讀文字,每指讀一頁,可以先請幼兒傾聽,然后再請幼兒跟讀。

  (2)結合文字,引導幼兒說一說:書中的小朋友是在什么時間去騎自行車的?

  (3)重點強調書中的動詞:“騎”“繞”“越”“趟”“沖”,每講到一個字請幼兒模仿,加深印象。

  (4)請幼兒觀察、思考書中每一頁的句型有什么聯(lián)系,并發(fā)現(xiàn):每一頁的句型都會重復前一頁的地點并到達一個新的地點。

  (5)請幼兒仿照書中的句型創(chuàng)編出自己在一周之中都做了些什么事。例如,星期一,我……星期二,我……能按照時間順序有條理地敘述。

  幼兒1:五一假期時,我和爸爸去旅游。星期一,我們去了北海公園;星期二,我們去了天安門廣場;星期三,我們去了游樂園;星期四,我們去了長城;星期五,我們去了動物園;星期六,我們去了回龍觀公園;星期日,假期快結束了,我們在家休息,準備第二天高高興興上幼兒園。

  幼兒2:我?guī)蛬寢屪黾覄,星期一,我掃地;星期二,我擦桌子:星期三,我為花澆水;星期四,我洗碗;星期五,我自己洗襪子;星期六我發(fā)碗筷;星期日,媽媽夸我是乖孩子。

  (6)引導幼兒指讀小書,找出反復出現(xiàn)的文字:星期、我、騎自行車。

  4、拓展學習。

  (1)引導幼兒來到戶外活動場地,觀察場地上已布置好的各種障礙物,猜測活動內容。

  (2)一名幼兒騎著自行車出現(xiàn)在幼兒面前,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3)幼兒分成四隊,分別騎自行車用書中提到的各種動詞穿越地上的障礙物。在通過后,大聲說出:“我……過了障礙,我勝利了!”引導幼兒通過實踐進一步感受詞匯所表達的含義。

  幼兒l:我騎著自行車繞過飲料瓶。

  幼兒2:我趟過皺紋紙做成的小水坑。

  幼兒3:我沖過大門。

  (4)幼兒創(chuàng)新活動:創(chuàng)新騎自行車越過障礙的方法,并用語言表述。

  幼兒1:我越過了地板塊做成的小橋!

  幼兒2:我繞過了椅子做成的樹樁!

  幼兒3:我沖過了柱子門1

  5、延伸活動。

  引導幼兒尋找生活中其他與動作有關的詞并與家長合作,記錄幼兒尋找的動詞,制作圖文并茂的動詞小書。

  個人反思:

  1、活動中的優(yōu)點:

  本次活動注重將幼兒的已有經驗與學習內容相結合,設置幼兒感興趣的情境,引導幼兒通過親身體驗,更加直觀地理解了各種動詞的含義。由于活動內容是幼兒感興趣的且符合本班幼兒特點,所以幼兒在活動中認真投人,完全融人其中。在提問上,層層深入、思路清晰,引導幼兒充分表達自己的感知體驗,使幼兒在參與活動時,充分發(fā)揮了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創(chuàng)新能力得到提高。即使是不善表達的幼兒也能夠在體驗活動中展示自己,體驗到成功;顒蛹葷M足了幼兒活潑好動的特點,又使幼兒體驗到了讀本的內涵,基本達到了活動目標。

  2、活動中的不足:

  在拓展活動中,忽視了對幼兒的安全教育,應在拓展活動前對幼兒提出安全要求和騎車規(guī)則,并在場地上設置一些標志和符號,提醒幼兒注意活動安全。在今后的活動中,應考慮到幼兒特點與讀本特點的結合,設計更加適合幼兒的'閱讀活動。

  主要內容:

  1、注重主要環(huán)節(jié)提問,引導幼兒表達。用談話引出主題,吸引幼兒興趣,將已有經驗與當前學習內容相連。談論幼兒騎自行車的趣事,幫助幼兒回憶騎車感受,吸引幼兒興趣。教師運用開放式提問,提出的問題清楚、具體,層層遞進,由淺入深。通過對圖片的觀察,注重引導幼兒用書中的詞語和動作表達通過障礙的情境。

  2、設置情境,親身體驗;顒又薪處熢O置了與讀本相關的各種障礙,引導幼兒通過親身體驗,感受各種動詞的實際意義。采取了體驗式的教學方法,請幼兒帶來自行車,用讀本中學到的“越”“沖”“繞”等動詞通過障礙,增強了游戲性,使幼兒在身臨其境的氛圍中體驗各種動詞的含義。幼兒對活動非常感興趣。

  3、啟示:成功的拓展活動既要達到整合舊知識、傳遞新知識的目的,更重要的是讓幼兒借助活動材料,體會、理解詞語的含義。教師調整了拓展活動中的材料,活動前先引導幼兒明確障礙物具體代表什么,然后再進行實際活動體驗,理解讀本所蘊涵的教育價值,在幼兒親身體驗的過程中,融人行駛安全知識的教育。

  綜合評析:

  1、教師在設計教育活動時,把讀本知識與幼兒生活實際相結合,擴展到游戲活動中,為孩子創(chuàng)設了騎車活動、設置障礙、實踐——操作——體驗的活動空間。在材料準備上,發(fā)揮家庭的支持作用,動員家長將家中的自行車帶到幼兒園,為幼兒創(chuàng)設參與體驗活動的機會,激發(fā)幼兒的參與興趣。教師提出的問題清楚、具體,層層遞進,由淺入深。教師能歸納、整理幼兒的回答,幫助幼兒理清思路。組織幼兒進行騎車活動,設置與讀本中動詞相關的場景,感受這些字所表示的動作,幫助幼兒理解字的實際意義,達到活動的目的。

  在體驗中可以利用場地上的自然物,作為天然的障礙,使活動更具真實性;幼兒安全教育應融人一日活動之中,教師在場地上沒有明確的行駛標記和符號,幼兒在穿越障礙時,沒有注意提出對幼兒安全的要求和行駛交通規(guī)則。

  2、小組反思中運用問題的設置,層層遞進地分析整個活動過程中教師對目標的實施、對幼兒年齡特點的關注、對每個環(huán)節(jié)問題的設計進行了很好的反思。特別是對于本次活動的亮點——教師引導幼兒邊體驗邊表達、先體驗后表達等,鼓勵幼兒想說、敢說的做法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時對教師材料的投放與活動效果之間的關系進行了深入分析。

大班語言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習有序地閱讀畫面,了解故事中母鴨想變彩色鴨子的美好夢想。

  2、根據母鴨的美好夢想,嘗試將白鴨子變成一只彩色的鴨子。

  3、感受母鴨的美好夢想,體驗閱讀的快樂。

  重點:學習有序地閱讀畫面,了解故事中母鴨想變彩色鴨子的美好夢想。

  難點:根據母鴨的美好夢想,嘗試將白鴨子變成一只彩色的鴨子。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本圖書、實物投影儀一臺。

  2、熟悉音樂《母鴨帶小鴨》。

  活動過程:

  1、出示幼兒用書,引起幼兒閱讀的興趣。

  2、幼兒自由閱讀圖書。

  3、利用實物投影儀放大幼兒用書,引導幼兒有序地觀看畫面,同時,聽教師完整地講述故事,讓幼兒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

  4、通過提問,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故事的內容,重點感受母鴨的'美好夢想。

 。1)母鴨有什么愿望?

 。2)怎么才能生出彩色的蛋和彩色的鴨子呢?

  (3)最后,母鴨的愿望實現(xiàn)了嗎?你想讓母鴨的夢想成真嗎?

 。4)你知道為什么母鴨的愿望能實現(xiàn)嗎?

  教師采用放慢速度、等待以及動作提示等方式,帶領幼兒嘗試用故事里的語言講述圖畫內容。

  5、嘗試涂色活動,啟發(fā)幼兒將黑白的畫面變成彩色的畫面。

  6、展示幼兒的彩色小鴨子,感知涂色后美麗的小鴨子形象,對均勻涂色、色彩鮮艷的作品,給于進一步的表揚和贊賞。

  7、音樂游戲"母鴨帶小鴨"。

大班語言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結合日常生活理解時鐘的用處,了解小學生的活動時間安排。

  2正確認識整點,半點,培養(yǎng)初步的時間概念。

  3嘗試自己設計一天的活動安排,培養(yǎng)幼兒做事的計劃性。

  材料與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幼兒每人一只鐘,示范用的時間,漢字卡片四幅圖片,鉛筆,幼兒設計的紙張。

  重點與難點:

  重點;讓幼兒學會撥時間,了解小學生的生活。

  難點:嘗試自己合理的設計一天的活動安排。

  設計思路:

  本次我們的主題是上小學了,通過活動他們知道自己即將畢業(yè),馬上就要進入小學成為一年級的小學生了,因此他們很向往小學生的生活隨之也更關心小學生起床,上學。做操。上課等與時間密切相關的'問題,為了讓幼兒在入學前有一定的時間概念,學會較有規(guī)律地生活,培養(yǎng)幼兒做事的計劃性,于是,我們結合幼兒認識時鐘的整點,半點,設計了次活動,使幼小銜接的生理。心理準備落到實處。

  活動過程:

  一看看認認撥撥

  1小朋友,再過幾個星期你們就要畢業(yè)了,馬上要做小學生了,我知道你們心理非常高興是嗎?前幾天,我們已經了解了小學生的生活,,那請你們說說小學生的生活與我們幼兒園小朋友的生活有什么不一樣呢?(幼兒自由發(fā)表)

  師小結:原來小學生的生活與我們小朋友的幼兒園的生活有點不一樣,特別是在時間的安排上也有許多不一樣的地方,那你們知道他們是幾點起床的呢?(6:00)

  2師出示時間牌和漢字,并請幼兒在自己的鐘上撥一撥

  提問:6:00鐘是怎么撥的?時針,分針分別指在哪里?

  教師小結:時針指在6,分針指在12,6:00整,我們叫它整點,是啊,6點鐘小學生就要起床了。

  3師出示起床的圖片。(簡單討論如果起床晚了會怎么樣呢?)

  4出示圖片(二)

  提問:這副圖片上的小朋友去干什么呢?(上學)

  幾點上學呢?

  出示時間牌并請幼兒在自己的鐘上撥一撥,告訴大家時針和分針的位置。

  5出示7:30

  提問:這是幾點時候小學生在干什么呢?(出示圖片和漢字)

  請幼兒上來撥一撥,并說出時針和分針的位置。

  師小結:7:30時時針指在7和8的中間,分針指在6上面,6正好時12的一半,因此也叫半點。

  請每個小朋友在鐘上撥一撥

  6出示漢字上課,請幼兒撥鐘,看看你們撥的時間和老師出示的時間一樣嗎?

  7師小結:

  剛才我們和小鬧鐘做了游戲,你們在撥鐘時發(fā)現(xiàn)了哪個小秘密呢?分針走一圈時針走多少?)

  二設計暑假生活時間安排表。

  請幼兒設計一張暑期的生活時間表。

  要求:要安排合理,一天的安排中要有休息,吃飯,運動,學習,的時間。

  三交流設計的時間安排表

  1幼兒交流時間安排表

  2評評誰設計的最合理又好看

大班語言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在玩玩、想想、講講中學習兒歌,用明快的節(jié)奏朗誦兒歌。

  2、理解兒歌中的動詞“蕩、跳、吐、滾、啄”,并嘗試創(chuàng)編出帶有恰當動詞的新兒歌。

  3、在活潑愉快的氣氛中體驗自主學習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反映兒歌內容的五張圖。

  3、小猴、青蛙、小魚、刺猬、啄木鳥的頭飾,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老師伸手在胸前畫一個圓,提問幼兒:“小朋友看到了什么?”

  2、小朋友你們會畫圓嗎?除了用手,你們還會用身體的哪些部位去畫圓?怎樣畫圓?(引導幼兒表演手腕繞圓、頭部轉圓、腰部扭圓、肩膀聳圓)

  3、老師重點引導幼兒理解表演過程中所運用的動詞“繞、扭、聳、轉”等。

  二、學習兒歌

  1、小猴子看到小朋友會這么畫圓,說:“我畫圓的方法和你們是不一樣的,請你們猜猜我是怎樣畫圓的?”

  2、小猴子說:“你們真聰明,現(xiàn)在請小朋友看一下我是怎樣畫圓的。”(觀看課件)

  3、提問:小猴是怎樣畫圓的?(抓住樹枝一蕩)讓幼兒表演動作,它把圓畫在了什么地方?再次出示課件幼兒觀看,老師小結小猴子畫圓的兒歌。

  4、小猴子畫圓有幾句話?第一句誰畫圓?第二句怎樣畫圓?第三句在哪里畫圓?

  5、這時,青蛙、小魚、刺猬、啄木鳥看到小猴畫圓,它們也想試一試,小朋友看看它們是用什么方法畫圓的,出示課件,幼兒觀看。

  6、請幼兒講述其余四個小動物的.畫圓方法(重點強調動詞“跳、吐、滾、啄”)

  7、老師用三句兒歌分別總結另外四段兒歌內容。

  8、老師有表情完整朗誦兒歌,請幼兒小聲跟讀。

  9、幼兒帶上頭飾根據角色朗誦,表演兒歌內容。

  三、創(chuàng)編兒歌

  1、小朋友會畫圓,小動物也會畫圓,在我們的生活中小朋友仔細觀察還有哪些物品也能畫圓?

  2、下面老師先創(chuàng)編一首詩歌請小朋友聽一聽。

  月亮畫圓,圍著地球繞一圈,太空中有個圓。

  3、老師幫助幼兒把想象出來的內容編成三句詩歌。

  4、小結幼兒編出的詩歌內容。

  活動延伸:

  指導幼兒將創(chuàng)編兒歌內容通過繪畫表現(xiàn)出來。

  附:詩歌

  《畫圓》

  小猴畫圓,

  抓住樹枝蕩一圈,

  空中畫個圓。

  青蛙畫圓,

  撲通一聲跳下水,

  水面畫個圓。

  小魚畫圓,

  吐出水泡一串串,

  水中畫個圓。

  刺猬畫圓,

  團起身子滾一滾,

  草地上畫個圓。

  啄木鳥畫圓,

  抓住樹枝啄啄啄,

  樹上畫個圓。

  教學效果分析:

  分析教材:這首兒歌富有童趣,渲染力強,能引發(fā)幼兒的興趣,有助于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分析教法: 采用了提問法、引導法、創(chuàng)編法教幼兒學習。

  分析幼兒: 幼兒對兒歌很感興趣,富有想象力,上課注意力集中,大多數(shù)幼兒都能完整的朗誦兒歌和創(chuàng)編兒歌。

大班語言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學習看圖,尋找發(fā)現(xiàn)畫面細節(jié),通過看、聽、說、演等多種通道了解故事內容。

  2、理解、感受烏龜堅持不懈朝目標前進的精神,能用語言表達對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3、體驗閱讀活動的快樂。

  4、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動準備:

  PPT課件、故事錄音、呼啦圈

  活動過程:

  一、觀察封面,引出故事主角。

  小朋友,你們了解烏龜嗎?它是一種怎樣的動物?能感受到這只烏龜現(xiàn)在的心情嗎?

  二、師生共讀,觸摸故事。

  1、觀察畫面細節(jié),引出故事。

  (1)聽故事錄音第一段。

  (2)引導幼兒觀察三幅連續(xù)畫面,從圖中讀出陶陶思考了整整一天一夜做出參加獅王婚禮的慎重決定。

  2、經歷第一次被嘲笑的遭遇,初步呈現(xiàn)烏龜?shù)臎Q定。

  (1)陶陶經過一片荊棘叢,遇到了誰?蜘蛛發(fā)發(fā)為什么要大笑?

  (2)陶陶會放棄嗎?它怎么說的?(我的決定是不會改變的!)

  3、經歷雨天和烈日沙漠的考驗,鮮明烏龜堅持不懈的決心。

  (1)一路上,陶陶經歷了哪些困難,它是怎么做的?引導幼兒觀察并描述雨天、沙漠兩幅畫面。

  (2)一起演一演這只勇敢、不怕困難、堅持不懈的烏龜。

  4、經歷走反方向的挫折,強化烏龜堅持不懈的決心。

  繼續(xù)聽故事,提問:陶陶犯了一個什么錯誤?(方向走反了)還要不要去參加婚禮?

  5、經歷獅王去世,希望破滅的打擊,突顯烏龜堅持不懈的品質。

  陶陶經過一片巖石荒漠時又遇到烏鴉阿嚏,烏鴉告訴陶陶什么?陶陶是怎么做的?

  三、故事結尾,感悟哲理。

  1、故事轉折,體驗驚喜和愿望實現(xiàn)的快樂。

  (1)觀察畫面,理解、體驗陶陶參加到年輕獅王婚禮的意外驚喜。

  (2)引導幼兒觀察畫面中禮物的.細節(jié),呈現(xiàn)故事結尾。

  2、教師小結點題。

  現(xiàn)在你們知道封面中的陶陶為什么微笑了嗎?對!堅持就是勝利!

  活動反思:

  堅持不懈的毅力是一個人終身發(fā)展的重要基礎。這種意志品質的培養(yǎng)需要創(chuàng)造條件,而《犟龜》這一語言活動適時適宜地滲透在啟蒙階段中;顒又,幼兒通過傾聽故事,感受到了陶陶小烏龜?shù)囊懔σ约皥猿值降椎某晒Ω小?/p>

大班語言教案 篇8

  設計意圖:

  《過河》講述了一群小動物互助過河的童話故事,愛幫助人的小蛇用自己的身體在河上架起了一座小橋,讓小動物按由輕到重的順序過河,既滲透了按由輕到重順序過河的智慧教育,也蘊涵著小蛇樂于助人和量力而行的品德教育因素。同時,讓幼兒在推測和驗證中展開游戲教學,可以極大的調動孩子的學習熱情,是一篇極具教育價值的文學作品。因此,我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圖片,對畫面信息進行描述,理解故事情節(jié)。

  2.能根據畫面大膽推測,說出自己的想法。

  3.體驗動物之間互助友愛的美好情感。

  活動準備:

  1.《過河》PPT

  2.地上用即時貼布置出一條小河

  活動過程:

  一、游戲導入

  師:今天我們來玩一個架小橋的游戲。這是一條小河,誰能用身體在上面架起一座小橋呢?你看他把手和腳撐在小河的兩邊,把身體拱起來,胳膊和腿撐直了,像不像一座小橋?好,我們都來架小橋吧。讓老師來試試小橋架的結不結實,注意了,老師要過小橋了……看,有的小橋開始搖晃了,要堅持哦。ê,小朋友都會架小橋了,現(xiàn)在我們回到座位上休息一下)

  二、觀看課件,推測故事情節(jié)

  1.出示圖片(一)師:剛才小朋友玩了架小橋的游戲,今天,老師還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個關于架小橋的故事,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小朋友看一看圖片上有什么呢?這些小動物想干什么的呢?他們怎么會怎樣過河呢?這幾個小動物里誰會游泳呢?

  2.出示圖片(二)師:哦,小蛇會游泳,看,它在河面上架起了什么?哦,小蛇很聰明,它在河面上架起了一座小橋,那你會讓誰先過河呢?那為什么呢?(根據幼兒的推測把動物過河的順序顯示在課件圖片上)師小結:剛才小朋友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那小蛇是讓小動物按什么順序過河的呢?那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三、觀看課件,理解故事情節(jié)

  1.出示圖片(三)師:唉,小蛇讓誰第一個過河呢?(小螞蟻)小小的螞蟻走在小蛇的身上,小蛇的表情怎么樣?(依據情況引導小蛇的眼睛,鼻子怎么樣?)師小結:小小的、輕輕的螞蟻從小蛇身上過去,小蛇幾乎感覺不到重量,小蛇瞇起眼睛,感覺很輕松。

  2.出示圖片(四)師:第二個誰過河的呢?(蚯蚓)小蛇的表情有什么變化?小蛇的身體有什么變化?

  師小結:蚯蚓過河,小蛇感覺到了有那么一點重量。小蛇豎起眉毛,睜大了眼睛,感覺有一點點累。

  3.出示圖片(五)師:第三個是誰呢?(小老鼠)小蛇的表情有什么變化?小蛇的身體有什么變化?

  師小結:老鼠過河,老鼠比蚯蚓重多了。小蛇為了不讓老鼠把自己壓垮,用力把身子拱起來。小蛇感覺累多了,頭上都流汗了。

  4.出示圖片(六)師:那第四個呢?(小雞)那你看小雞走上小蛇的身上小蛇身體有什么變化呢?它的表情怎么樣?唉,老師覺得它好像在微微的笑呢?它為什么笑呢?(哦,小蛇雖然很累,但它幫助小動物過河覺得很自豪很快樂,所以它微微的笑了)師小結:小雞走到小蛇身上時,小蛇已經力不從心了,它硬挺著。好不容易支撐著,頭上流下了很多汗,勉強讓小雞順利地從自己身上過了河。

  四、師幼展開討論,明白由輕到重的過河的道理師:現(xiàn)在小動物都過河了,那我們來看看小動物的過河順序和剛才小朋友想的順序一樣嗎?不一樣,哪個方法更好呢?(將前后兩個順序進行比較,討論哪一種辦法好)小結:老師也覺得小蛇的方法挺好的,按從輕到重的順序過河這樣小蛇就能保存體力堅持到最后,讓所有的小動物都過河。

  五、看課件,完整的.欣賞故事師:在小蛇的幫助下,四只小動物都順利的過了河,它們非常感謝小蛇。那你們覺得這是一條怎樣的小蛇呢?……那我們小朋友在別人遇到困難的時候也要像小蛇一樣樂于幫助別人,幫助別人也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

  那這個故事還沒有名字呢?我們來給它起個名字吧!

  六、拓展師:嚕嚕嚕、嚕嚕嚕,誰來了?小豬來了,小豬嚕嚕也要過河呢,你覺得小蛇會讓它從身上過去嗎?

  師小結:老師也覺得小蛇不能再幫助小豬過河了,因為它已經很累了,如果讓小豬從身上過去萬一堅持不住,小豬就會掉到河里發(fā)生危險。當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我們要根據自己的能力去做,千萬不要逞能,不然會害了別人也害了自己。那小豬怎么辦呢,那我們回去幫它想個好辦法吧!

  附故事:

  過河一群小動物來到小河邊,它們是小蛇、小老鼠、小雞、蚯蚓和螞蟻。它們要過河,但是它們中間只有小蛇會游泳,其他的動物都不會游泳。怎么辦呢?

  好心的小蛇想了個辦法,它把自己長長的身子搭在小河的兩岸,做成了一座獨木橋,好讓伙伴們從它身上過河。首先是身軀微小的螞蟻從它身上過河。小蛇簡直感覺不到小螞蟻的重量。接著是蚯蚓過河。這一次,小蛇感覺到了有那么一點重量。

  再接著是老鼠過河,老鼠比蚯蚓重多了。小蛇為了不讓老鼠把自己壓垮,用力把身子拱起來。當小雞走上小蛇身上時,小蛇已經力不從心了,它硬挺著,好不容易支撐著,讓小雞順利地從自己身上過了河。

  這時,忽然走過來一只小豬,這只小豬也想從小蛇身上過河。小蛇已經很累了,它會讓小豬從它身上過河嗎?

大班語言教案 篇9

  設計意圖:

  換牙是每個孩子都會經歷的一個成長過程,是對他們極其重要的一件事。大班的孩子正處于換牙時期,他們對此有小小的害怕,擔心流

  血、害怕長不出漂亮的牙齒。孩子換牙時,老師和家長作為引導者,應給予他們鼓勵、支持和勇氣,引導孩子輕松面對換牙。本活動通過欣

  賞一個可愛而有趣的故事,讓孩子了解換牙的知識,感受換牙的喜悅、有趣,讓換牙成為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段美好經歷。

  目標:

  1.能仔細觀察圖片,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故事的有趣。

  2.根據圖片內容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3.了解換牙是成長的必經之路,能以正確的心態(tài)積極面對換牙。

  重點:

  能仔細觀察圖片,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故事的有趣

  難點:

  根據圖片內容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準備:

  ppt

  過程:

  1.談話導入,引發(fā)興趣

  教師:聽說大班的孩子很聰明,今天我有一個問題要考一考你們,你們知道什么叫換牙嗎?

 。〒Q牙:我們每一個小朋友到了一定年齡,牙齒會松動,離開我們,然后在它原來生長的地方,長出一顆新的牙齒)

  教師:你們換過牙嗎?換牙的時候你有什么樣的感覺呢?

 。ㄓ變鹤杂苫卮穑

  教師:今天有一位小朋友,她也正在經歷著換牙,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她:塔比莎

  2.欣賞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ㄒ唬┭浪闪

  1.塔比莎在干什么?

  2. 正當她張大嘴巴咬下去的時候,哎喲!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塔比莎的牙齒怎么啦?牙齒松了,牙齒松了她的心情會怎么樣呢?

 。ǘ┡蔚粞

  1.出示圖畫,牙齒松了她應該會緊張或是不安,那為什么“她笑了”?(說說塔比莎心里在想著的牙精靈的故事)

  2.出示文字:爸爸沖著她笑著說“如果今天晚上你把那顆牙齒放在枕頭下面,牙齒小精靈就會把它收走,還會給你留一點錢!

  3. 怎樣才能讓牙齒快點掉下來呢?塔比莎開始想主意了,小朋友你有什么辦法來幫幫她嗎?幼兒自由想象各種方法

  (三)塔比莎的主意

  教師:大班的小朋友思維就是活躍,幫助塔比莎想到了很多方法,塔比莎自己也想到了幾種方法,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她想到哪些方法。

  出示方法一圖片:扭

  你看到了什么?誰來說一說塔比莎的.第一個主意是什么?她成功了嗎?你也來試一試

  出示方法二圖片:拉

  她的第二方法是什么?烏龜最后怎么樣?

  出示方法三圖片:跳

  這次她的方法是什么?結果如何?

  出示方法四圖片:粘

  她有沒有成功?為什么?

  教師:塔比莎想了這么多方法,牙齒都沒有掉下來,真是一顆超級頑固的牙。晚上時間到了,要睡覺了,小精靈不會來了,就在這時發(fā)

  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

  出示圖片五:打噴嚏

  教師:牙齒終于掉下來了,現(xiàn)在塔比莎心情如何呢?你是怎么看出來的?她很開心,留了一封信給小精靈: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3.完整欣賞故事,進一步感受故事的有趣

  教師帶領幼兒再次欣賞故事

  教師:塔比莎的故事結束了,你們喜歡這個故事嗎?你覺得這個故事哪里有趣?

  教師總結:為了換牙,塔比莎想了這么多的方法,最后還是一個不經意的噴嚏幫助了她,今天她比莎也寫了一封信給我們大班的孩子,

  我們來聽一聽她想對我們說什么?

  親愛的小朋友們

  換牙不是一件壞事,說明你長大了。我們出生后長出來的牙叫“乳牙”,到了七、八歲,乳牙就會依次松動掉下來,再長出新牙,這時

  長出來的新牙叫“恒牙”。掉牙并不疼,先是松動,過一段時間就會自然掉下來。如果小朋友的牙松動好久都不掉,而且里面都長新牙了,

  這時就要爸爸媽媽帶你到醫(yī)院請牙醫(yī)幫忙。

  教師:塔比莎告訴我們什么?你有沒有什么話想對他她說的?

  教師:讓我們也一起回教室用自己的方式回一封信告訴她我們想對他說的話吧。

大班語言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讓幼兒在觀察圖片,理解圖片的基礎上,啟發(fā)幼兒積極思考,根據自己的思路進行排圖,用完整、連貫的語言進行講述。

  活動準備:

  幼兒每人一套小圖片,教師準備大圖片一套,黑板,磁鐵。

  活動過程:

  1、教師:小朋友,今天周老師為小朋友請來一名小客人,(出示大圖片),請小朋友仔細看一看。

  2、教師帶幼兒對圖片進行觀察,并請幼兒觀察圖片上有誰?是什么時間?什么地點?都在做什么?

  3、請小朋友和教師一起想方法豐富圖片及詞匯(如:漆黑的夜晚、胖乎乎的小狐貍)

  4、請幼兒找一幅自己最喜歡的圖片進行講述,用好聽的詞匯。

  5、幼兒自己動手對圖片進行排列,并用好聽的.詞匯進行講述。

  6、教師要求:請個別幼兒為小朋友講故事,要求:故事要有好聽的名字、時間、地點、有誰、在做什么……

  7、對幼兒進行鼓勵,并啟發(fā)幼兒變換排列方法,講出和別人不一樣的故事。

  8、把好聽的故事講給旁邊的小朋友聽。

  9、請幼兒用好聽的詞匯和適宜的語氣對故事進行講述。

  10、教師和小朋友一起用動作表演吃驚、發(fā)抖等詞語,讓幼兒感受并和幼兒一起評價哪里講的好,為什么,用了什么好聽的詞匯。

  11、鼓勵幼兒加入自己的動作進行講述并注意語氣。

  12、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表演性講述,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大班語言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語言的教案01-17

大班語言教案:小兔逃跑_大班語言教案07-06

大班語言教案:我快樂_大班語言教案07-06

大班語言教案:神奇的旅行_大班語言教案07-06

大班語言教案:懶惰的蝸牛_大班語言教案07-06

大班語言教案:借傘_大班語言教案07-06

大班語言教案:《顛倒歌》_大班語言教案07-13

大班語言教案:會動的房子_大班語言教案07-01

大班語言教案:菜地里的歌_大班語言教案07-13

大班語言教案:青蛙賣泥塘_大班語言教案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