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在线免费视频,亚洲精品免费一级视频,日韩亚洲欧美大陆,又黄又爽免费国产视频

<style id="t465f"></style>
<legend id="t465f"><u id="t465f"><thead id="t465f"></thead></u></legend>

<acronym id="t465f"></acronym>

<sub id="t465f"><ol id="t465f"><nobr id="t465f"></nobr></ol></sub>
<sub id="t465f"></sub>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時間:2024-09-23 18:38:06 教案 投訴 投稿

【必備】小學一年級的教案7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一年級的教案7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必備】小學一年級的教案7篇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篇1

  一、教學內(nèi)容:

  1、聆聽《我是人民小騎兵》

  2、聆聽《擠奶舞》

  3、表演《草原就是我的家》

  4、表演《小松樹》

  二、教學總目標:

  1、通過歌曲的演唱,感受蒙古族民歌的特點,并能自編動作表演。

  2、在聆聽《我是人民小騎兵》中能聽辨出音樂力度的變化,簡述音樂表現(xiàn)給自己的感受。

  3、初步了解音的高低,并能結(jié)合生活中的聲音聽辨、感受。

  三、教材分析:

  1.木琴獨奏曲《我是人民小騎兵》

  《我是人民小騎兵》是一首木琴獨奏曲,由手風琴伴奏。由力度變化模仿馬蹄聲,描繪一隊小騎兵由遠而近奔馳而來的形象。

  2.器樂曲《擠奶舞》

  《擠奶舞》是采用一首歡快的蒙古族民歌寫成,樂曲描繪了孩子們學做小小擠奶員,愉快地忙碌著擠奶的情景。學生邊聽邊學擠奶舞。

  3.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

  《草原就是我的家》是一首原汁原味的內(nèi)蒙古短調(diào)民歌。這首旋律流傳已久,填詞很多。歌曲的旋律明朗豪放,有著進行曲雄壯有力的特點,節(jié)奏較為整齊,使得歌曲簡單、易唱,表現(xiàn)了小小年紀的蒙古族兒童對草原、家鄉(xiāng)深深的熱愛之情。

  4.歌曲《小松樹》

  《小松樹》是一首動聽的內(nèi)蒙古民歌,這首歌曲以贊美小松樹為題,從擬人的角度,贊美小松樹“綠茵茵”,“真漂亮”,“像小兄弟一樣”,“幸福的在微笑”,比喻小朋友像小松樹一樣茁壯成長,表達了蒙古族人民喜愛小松樹挺拔、頑強的品格,勇敢地與風沙搏斗的精神。

  四、學情分析

  本課的演唱曲目《草原就是我的家》比較的簡單,學生能很容易的掌握,歌曲歡快,學生喜歡唱,喜歡表演!缎∷蓸洹愤@首歌學生學習起來就有些困難了,節(jié)奏,音準學生都不容易掌握,這首歌不是很好聽,學生的學習勁頭會不是很高的,教師要注意調(diào)動學生演唱的積極性。

  五、課時安排:

  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

  1、欣賞樂曲《我是人民小騎兵》

  2、學唱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

  3、表演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樂曲《我是人民小騎兵》,引導學生聽辯出音樂力度的變化,并能簡單音樂表現(xiàn)給自己的感受。

  2、聽唱法學習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通過教師范唱,學生輕聲隨唱的過程,感受蒙古族民歌的特點。并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通過學唱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學習用動作表現(xiàn)自己感受到的意境與情感,要求學生通過小組討論或個人設計表演歌曲的方式方法。

  教學準備:

  錄音機,投影。

  教學過程:

  一、常規(guī)練習

  1.隨樂曲(自選樂曲)自編動作進室,(要求自創(chuàng),有較規(guī)范動作要求。主要引導學生跟隨音樂節(jié)拍或節(jié)奏)。

  2.復習前課內(nèi)容:表演及唱。

  3.小練習:

  1)蒙古騎馬式練習(后十六節(jié)奏練習XXXXXX||)

  2)音的高低練習:引導學生把生活中的聲音組合進行練習;

  二、新課學習:

  1.欣賞樂曲《我是人民小騎兵》(提示:樂曲主要用木琴演奏,表示騎馬奔馳的音樂形象。)

  1)談談“草原、騎馬”等有關知識;

  2)完整地聆聽全曲,要求聽出歌曲所唱內(nèi)容,提示學生小騎兵由遠及近采用民什么方法?全曲節(jié)奏的特點是什么?

  3)復聽時可自編動作表演。

  2.聽歌曲錄音《草原就是我的家》;引導學生邊拍邊輕聲隨唱,體會旋律的起伏與蒙古民歌的風格。

  3.歌詞學習:提示式學習歌詞,(邊聽錄音邊讀歌詞)活躍課堂氣氛。

  4.歌曲學習:要求同學模唱學習歌曲,教師提示式隨同學唱(錄音伴奏)。

  5.通過自編游戲表演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要求自創(chuàng)動作(引導學生用打擊樂器為同學作伴奏),從學生的'自創(chuàng)運用中選編成游戲進行表演。

  三、小結(jié):鼓勵與表揚,指出不足之處。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

  1、學唱歌曲《小松樹》

  2、表演歌曲《小松樹》

  3、學習簡單的蒙古舞蹈動作組合

  教學目標:

  1、聽唱法學唱歌曲《小松樹》,學習用輕快的聲音演唱歌曲,引導學生完整地感受歌曲的風格、旋律、節(jié)奏;

  2、用歡快的動作表演歌曲《小松樹》,體驗歡快的情緒,增強身體動作的協(xié)調(diào)性。結(jié)合生活中的經(jīng)驗,探索感知、體驗音樂的節(jié)奏。

  3、通過學習蒙古族人民的擠奶舞的動作,了解蒙古族的生活習慣與音樂特點。

  教學準備:

  錄音機,投影。

  教學過程:

  一、常規(guī)練習

  1.隨樂曲(自選樂曲)自編動作進室,(要求自創(chuàng),有較規(guī)范動作要求。主要引導學生跟隨音樂節(jié)拍或節(jié)奏)。

  2.復習前課內(nèi)容:表演及唱。

  3.小練習:

  1)蒙古騎馬式練習(后十六節(jié)奏練習XXXXXX||)

  2)結(jié)合蒙古族運動項目,進行三聲部節(jié)奏練習。

  二、新課學習:

  1.歌曲學習:聽歌曲錄音《小松樹》;

  2.第二遍教師范唱,引導學生完整感受歌曲的風格、旋律、節(jié)奏。(第二遍可隨著輕唱)

  3.歌詞學習:提示式學習歌詞。

  4.歌曲學習:要求同學模唱學習歌曲,教師提示式隨同學唱(錄音伴奏)。

  5.通過自編游戲表演歌曲《小松樹》,要求自創(chuàng)動作(引導學生用打擊樂器為同學作伴奏),從學生的自創(chuàng)運用中選編成游戲進行表演。

  6.舞蹈動作練習:擠奶舞動作組合:站、蹲等。

  7.自編動作復習欣賞:《我是人民小騎兵》。

  三、課堂小結(jié):鼓勵與表揚,并指出不足之處。

  第三課時

  教學內(nèi)容:

  《擠奶舞》練習并表演

  教學目標:

  1、組織聆聽《擠奶舞》的音樂及錄像,引發(fā)學生的興趣。

  2、模仿擠奶舞的動作,合著音樂跳一跳。

  教學準備:

  錄音機,投影。

  教學過程:

  一、常規(guī)練習

  1.隨樂曲(自選樂曲)自編動作進室,(要求自創(chuàng),有較規(guī)范動作要求。主要引導學生跟隨音樂節(jié)拍或節(jié)奏)。

  2.復習前課內(nèi)容:表演及唱。

  二、新課學習

  1.欣賞樂曲《擠奶舞》

  1)談談擠奶的有關知識,組織學生觀看擠奶片斷;

  2)完整地聆聽全曲,要求聽時想象擠奶的場景。

  3)復聽時可自編動作表演。

  2.復習擠奶舞的基本動作。(硬肩與笑肩。)

  3.跟著音樂跳一跳。

  4.挑選跳得棒的小朋友上來領舞。

  5.四人一小組進行配合練習。

  6.自編動作復習欣賞:《擠奶舞》。

  三、小結(jié):鼓勵與表揚,指出不足之處。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認識“吹、祝”等14個生字,會寫“吹,地”等6個字。

 。病⒛苡脷g快的語調(diào)兒正確流利地朗讀背誦,能隨著優(yōu)美的曲調(diào)唱歌。

  3、感受自己生活的快樂和幸福,樹立遠大的理想。

  【教學重點】

  認字,寫字,感情朗讀兒歌。

  【教學難點】

  用歡快的語調(diào)背誦兒歌,從中感受自己生活的快樂和幸福,樹立自己的遠大理想。

  【課目安排】

 。舱n時

  【課前準備】

  1、《快樂的節(jié)日》歌曲;

 。、《快樂的節(jié)日》圖片或動畫片;

 。、所有字,詞的課件或卡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歌曲導入,激發(fā)興趣:

 。、放《快樂的.節(jié)日》歌曲,會唱的跟著唱一唱。

  2、聽了這首歌你們想說些什么呢?

  3、讓學生說一說什么節(jié)日你最快樂?

 。ò鍟n題)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師范讀課文,請小朋友們認真聽。

  2、小朋友借助拼音讀課文,圈出文中生字。

  3、借助課前預習筆記與小組同學交流識字方法。

 。础W生匯報、老師指導歸納識字方法:

 、 換一換:

  !。(與祭祀有關)

 、 加一加:

  加+貝=賀口+玉=國習+習=羽王+里=理

 、 形近字:

  席+度。

 、 平翹要分開:

  zhù 祝 zǔ 祖 chuī 吹

 、 后鼻音字:

  xìng 幸 jìng 敬 fēng 豐 yǒng 勇

  ⑹ 同偏旁:

  文→敢 敬

 。、識字游戲,鞏固識字:

  找朋友(把上下兩行字組詞連起來):

  敢 敬 祝 幸 度 席 自 羽

  過 勇 尊 不 主 賀 毛 由

  三、再讀課文,熟悉字詞:

 。薄⑸懈星榈乩首x課文,說一說此刻心情。

  2、指發(fā)名朗讀。

 。场R讀,共同體會自己的快樂心情。

  四、生字歸類,指導寫字:

 。、左右結(jié)構:

  吹 地 快 師(左窄右寬)

  2、教師范寫:師 老

  師:第二筆是豎撇,左邊窄右邊寬,最后一筆上面不出頭是懸針豎。

 。、學生先描紅再練習,師個別指導。

  4、展示漂亮的字。

  五、作業(yè):

  把兒歌讀給父母聽,說說你學會了什么?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第一部分是八個聲母b p m f d t n l,每個聲母配有一幅兔及一個相關的詞語。第二部分是b p m f d t n l的書寫格式及筆畫筆順,紅色標出的是字母的第一筆。第三部分是認識的五個二類生字。第四部分是拼音練習。第五部分是一道鞏固拼音和漢字的練習題。

  教學目標:

  1、學習b、p、m、f、d、t、n、l四個聲母,要求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抄寫。

  2、學習音節(jié)的四聲,要求帶調(diào)拼讀音節(jié)

  3、學認5個二類生字

  教學重點、難點:

  1、b p m f d t n l的發(fā)音及音節(jié)的拼讀方法是本課教學的重點。

  2、n l的發(fā)音及n l的拼讀是教學的.難點。

  教具準備:

  多媒體、拼音卡片

  教學時數(shù):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學習b、p、m、f并指導書寫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復習ɑ、o、e、i、u、ü帶聲調(diào)讀。從今天開始我們學習聲母。

  二、學習聲母

  看圖學習聲母b、p、m、f(多媒體打出)指導發(fā)音。

  1.引導觀察說說b和p兩個聲母在字型上的相同與不同點。

  2.教師邊讀邊在四線格上范寫

  3.學拼讀音節(jié)

  b-ā=bā(八斤)b-á=bá(拔河)

  b-ǎ=bǎ(把手)b-à=bà(爸爸)

  4.教拼讀方法:前音輕短后音重兩音相拼猛一碰

  5.練習拼讀:b-ɑ b-o b-I b-u p-ɑ p-o p-i p-u m-ɑ m-o m-I m-u f-ɑ f-u

  6.拼讀書中的詞語:廣播、上坡、摸人、大佛

  7.鞏固:讀卡片上的聲母b、p、m、f抄寫聲母b、p、m、f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認識幾種常用的繪畫、作色工具,掌握正確的握筆方法,在老師

  的指導下大膽畫畫。

  2、培養(yǎng)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通過大家一起畫的畫線、涂色練習,訓練手指、手腕的靈活性和力度。(湘版第一冊美術教案)

  教學重難點:在畫線和涂色中了解各種工具的特點,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準備:整張白紙4張,每組課桌組合排成方形各種畫筆、涂色工具(學生)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師生問好。(喜歡畫畫的小朋友請舉手:你都會畫什么呀?)

  二、導入新課:

  檢察學具。(學生帶了許多不同種類的美術工具,把它們找出來,展示給全班同學看看,并說出名字。)

  三、講授新課:

  1、在下面五個盒子中分別放入沙子、毛線、方便面、豆子、小棒,請一位同學摸,猜猜盒子里面裝的是什么?(先小聲告訴老師,然后用簡單的線條嘗試畫在黑板上,讓其他同學猜)

  2、與學生們一起采用不同的工具嘗試。如:水彩筆、油畫棒、彩色鉛筆等,讓學生自由的作畫、涂鴉。(教師可先示范不同工具的握筆方法,注意糾正學生的錯誤握筆)

  3、添畫游戲:學生們隨著音樂圍著課桌(課桌課前擺成長方形或圓形)旋轉(zhuǎn),音樂停,學生就坐在面前的座位上,將其他同學的.作業(yè)進行添畫。(教師可先作示范)

  4、念兒歌:彩筆手中拿,大家一起畫。畫個小點變雨滴,畫個方形變樓房,畫條豎線變筷子,畫團曲線呀,變呀變成媽媽手中的毛線。

  5、教學小結(jié):

  A、展評學生作業(yè)。(由一個小組的學生共同來完成一張的作業(yè),最后比一比,大家評一評哪一組的最好看,好在哪里?)

  B、總結(jié)本課的學習的內(nèi)容。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篇5

  教材分析:工具和資料是進行美術活動的重要條件,如何對一年級的同學進行這些引導是這一節(jié)課的難點。在課堂上我把它定位為美術課教學中的綜合。

  探索領域:目的是想結(jié)合兒童以往的(學前)繪畫經(jīng)驗,進行延伸由此引發(fā)全體小朋友對學習美術的欲望。

  教學目標:

  1、熟悉和了解美術的表示形式,認識美術與生活的密切關系,培養(yǎng)新的思維加深對美術的新認識。

  2、觀察和發(fā)現(xiàn)各種工具的使用方式,培養(yǎng)保護學習用具的良好行為習慣。引發(fā)對各種工具和資料的聯(lián)想。

  3、開闊視野,拓寬想象空間,激發(fā)探索未知領域的欲望,體驗探究的愉悅與勝利感。

  教學重點:觀察各種工具和資料使用方式,引發(fā)對工具和資料的聯(lián)想。

  教學準備:課件、有代表性的美術作品、實物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按常規(guī)進行。

  二、導入新課:

  回顧學前繪畫經(jīng)驗引語:今天我們要在課堂上找朋友,這個朋友是誰,我先不告訴您們,上完課你們就知道了。請大家想一想下列的問題,小組討論,代表回答,要求回答時要完整。1、你在畫畫的時候用過那些工具,請你向大家介紹一下,它叫什么名字?怎樣使用,能出示你的作品向大家展示嗎?2、你見過那些繪畫工具,請你介紹一下,你在那里見到的?你認為它們能用來干什么?

  3、你最想擁有的美術用品有那些?為什么?

  蠟筆小知識 1、是年幼兒童最常用的繪畫工具2、同彩色鉛筆相比,蠟筆的'色彩比較鮮艷、筆芯也稍軟,使用時不會因手在紙上摩擦而弄臟畫面。3、蠟筆即可以用來畫線條,也可用于大面積的涂色。

  油畫棒小知識 1小朋友最喜歡使用的工具,色彩鮮艷、濃烈2油畫棒比蠟筆要軟得多,而且因為是油性的,顏色之間容易混合,色彩的變化,層次都比較豐富。

  彩色鉛筆小知識 1、最簡單的色彩畫工具,如同鉛筆一樣,比較適合年齡幼小的小朋友使用2、色彩柔和,即可以用來涂顏色,但涂色的時候不能用力過大,因為它的筆芯是硬性的,會在紙上留下痕跡。3、比較適合于畫輕柔、淡雅的畫面。

  師小結(jié):在繪畫過程中,工具和資料是很重要的,它就象一個好助手能協(xié)助你實現(xiàn)你的繪畫愿望。

  三、引導觀察 考慮 發(fā)現(xiàn)新的工具和資料課件展示:

  1、 欣賞中國畫、書法作品。

  2、欣賞油畫作品。

  3、欣賞水粉、水彩畫作品。

  4、欣賞版畫作品。

  5、欣賞兒童畫作品。

  師:欣賞了這些畫,大家能猜出這些畫是用什么工具和資料來完成的嗎? 生自由議論。

  6、課件再次展示(結(jié)合作品進行展示),目的是讓同學感悟工具和資料的不同魅力,引發(fā)同學明白工具和資料的重要,以便今后在美術課的課前準備能有所重視。大家現(xiàn)在可以猜出我們要找的朋友是誰了嗎?

  7、怎樣保護這些工具和資料。

  課件:工具和資料使用小知識,進一步強調(diào)保護工具、維護學習用品、正確使用學具的良好品質(zhì)。

  四、評價,師指導同學正確使用回答問題。

  1、你能認識的美術工具和資料有( )種?

  2、通過學習你又認識了那些繪畫的小伙伴它的名字叫( )?

  3、你能保護和正確的使用工具和資料嗎?

  五、課后觀察和考慮

  1、 收集和嘗試一種你沒有用過的美術工具和資料。

  2、 到美術用品店去觀察文房四寶是什么?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新的工具和資料。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篇6

  教學要求:識記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能讀懂課文,知道黨和人民重視教育事業(yè)。

  重點:學習有感情地朗讀。

  難點:讀懂課文,知道黨和人民重視教育事業(yè)。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揭示課題。

  課件欣賞課文主體圖,學生觀察、議論。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聽老師讀文,注意不認識的的字。(學生評價)

  2、學生自由讀課文,不認識的字合作解決。

  3、說說讀完課文后的感受。

  4、指導重點字和難字的.識記方法。

  5、檢查識字效果。(游戲識字)

  三、感悟語言,交流體驗。

  1、再讀課文,說說你懂了哪一句。

  你是怎樣理解的?

  2、組織交流,適時指導朗讀。

  3、配樂朗讀全文。

  分小組讀,學生互評,加深學生對課文理解,進一步體會課文的感情。

  4、指導背誦。

  四、質(zhì)疑問難,拓展延伸。

  學習了這篇課文,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

  學生提問,師生共同解決。

 五、課外延伸,綜合實踐。

  你們喜歡自己的學校嗎?你想把自己的學校建設得更好嗎?把你想象中的學校畫出來。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通過情境體驗與參與,使學生感知自然數(shù)序數(shù)的含義,知道自然數(shù)除了可用來表示事物有多少外,還可以用來表示事物的次序。

  2、通過教學,培養(yǎng)學生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紀的良好品德。

  3、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增強學習的樂趣和自信心。

  教學內(nèi)容:

  教科書第18頁“做一做”及相關練習。

  教具學具:

  主題課件,學具卡片。

  教學設計:

  教學第18頁“購票圖”

  一、創(chuàng)設動畫情境,引導學生觀察。

  1、師:暑假快要結(jié)束了,一個人在鄉(xiāng)下姥姥家玩的聰聰就要讀一年級了,為了不耽誤爸爸、媽媽的工作,聰聰決定一個人從鄉(xiāng)下乘車回家,不讓大人接送,于是他一個人來到車站買票上車……

  [將數(shù)學與生活情境緊密聯(lián)系,讓初入學的小學生真切感受到數(shù)學就在身邊,對數(shù)學學習產(chǎn)生親切感。]

  a.教師演示“買票”課件。

  b.學生觀察畫面,然后以小組為單位,每個人都說一說畫面上有哪些人,一共有多少個?

  如果以紅衣服排第一,再說一說誰排第二,小聰聰后面的解放軍叔叔排第幾,最后一位叔叔排第幾?

  學生說的時候教師到處各組巡視、傾聽,并加以指導。

  c.各小組抽代表匯報交流。

  d.師:看到聰聰一個人排隊買票的情境,同學們除了知道一共有5個人在排隊買票,以及每個人所處的位置外,你還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引導學生明白

  自己已經(jīng)是小學生了,自己能做的事要自己去做,在外出的時候,要養(yǎng)成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紀的良好品德。

  [充分利用教材的可教育資源,適時對學生進行遵守社會公共秩序、文明守紀的教育,使思想品德教育做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學生易于接受。]

  2、動畫展示:穿紅衣服的.阿姨買好票走了,后面的人依次上前。

  a.教師提問:“這時有幾個有在買票?誰排第一?小聰聰排第幾?聰聰后面的兩位叔叔呢?”讓學生再一次在具體環(huán)境中區(qū)分“幾個”和“第幾個”,同樣先在小組內(nèi)交流,再全班交流。

  b.教師操作課件,出示正確答案,強調(diào)觀察的順序和方向。

  二、鞏固練習,強化對自然序數(shù)的理解

  1、多媒體演示:全家福照片(教材第18頁“做一做”),學生根據(jù)要求,自己思考,然后匯報結(jié)果。

  2、出示第21頁的第4題,學生以小組的形式討論,共尋規(guī)律,完成填空。

  [適時安排兩道基礎性的練習,強化和鞏固了學生對“第幾”的感知和認識。]

  三、動手操作,深化感知

  1、學生拿出4個正方形學具片和1個圓片,先獨立擺一擺,把擺的結(jié)果在小組內(nèi)與同學說一說,看看圓片可以放在哪些位置上?

  2、教師說要求,學生擺學具。

  a.讓學生試試把圓片放在第2的位置上,可以怎樣放?

  b.學生擺,教師觀察、巡視。

  c.對學生的以下兩種擺法,提出討論:為什么把○放在第2位會產(chǎn)生兩種不同擺法?

  引導學生體會“第幾”的相對性。

  “第幾”是相對的。通過學生動手操作,讓其在具體的操作中感知和體驗“第幾”的相對性,使知識得以向縱深發(fā)展,同時鼓勵并肯定學生豐富多樣的拼擺,活躍了學生的思維,激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

  四、寓教于樂,拓展應用知識

  師:剛才同學們學習很認真,下面我們一起來做一個游戲──開火車。選出幾名學生跟在教師身后,組成一列“火車”,圍繞教室內(nèi)的過道緩慢“行駛”。

  1、其余學生觀察組成“火車”的人數(shù)以及教師和每位同學在隊列中的位置,并與同桌交流。

  2、“火車”改變前進的方向,“火車頭”變?yōu)椤盎疖囄病,觀察并說出這時老師和每個同學在隊列中的位置。

  3、引導學生明白:數(shù)數(shù)時,數(shù)的方向不同,其結(jié)果也就不同。

  [以游戲為載體進行教育,能化抽象為具體,化枯燥為愉悅,從而實現(xiàn)學生在輕松快樂的氛圍中深化感知。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一年級教案02-23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08-06

小學一年級教案08-16

小學一年級音樂教案02-13

小學一年級上冊的教案03-27

小學一年級《比尾巴》教案03-23

小學一年級教案模板03-16

小學一年級寫字教案03-30

小學一年級的音樂教案03-03

一年級小學書卷教案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