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美術教案模板匯總五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shù)剡x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美術教案5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美術教案 篇1
舞臺布景
教學目標:
1、欣賞各種舞臺上的布景,感受舞臺布景對于劇情的重要性。
2、分工合作,制作一個舞臺布景,充分發(fā)揚團隊精神,體驗合作的快樂。
教學重難點:如何制作舞臺布景。
教具學具:布景所需物品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講授新課:
1、引導階段
欣賞舞臺上的布景,說說這些布景給人怎樣的視覺效果,在劇情中起到怎樣的作用。
《牡丹亭》沈皋 王聿豹 該劇舞美設計采用中性布景與傳統(tǒng)"守舊"相結合的手法,以裝飾性、概括性的特定舞美形象貫穿全劇,使人產生聯(lián)想。整個設計超脫了對具體場景地點的描繪,其浪漫風格與戲曲表演虛擬手法相結合,體現(xiàn)出湯顯祖原作的精神,也解決了戲曲表演中舞臺美術的時空跨越問題。全劇以2塊大幕,6塊高低不同的硬片作為基本造型元素。大幕中的一塊作為全劇固定的背景,上面繪有亭子、假山、垂柳以及大片云紋形象;色彩以灰綠色為基調,但在天幕燈光下可以自由變化。
元代《戲曲壁畫》 "散樂"是宋代以后廣泛流傳的一種正規(guī)雅樂之外的"俳優(yōu)歌舞雜奏",演出形式豐富多樣,有戲曲、歌舞、雜技等,一般有樂隊伴奏。當時的許多貴族官吏家族都有散樂藝人。本圖為幞頭、穿戲裝的藝人(山西洪洞廣勝寺明應王殿壁畫)。殿內壁畫即為著名的元代戲曲壁畫。這幅壁畫共繪出演員和場面人員十一人。演員的服飾,基本是元代時期的圓領或交領、寬袖或窄袖袍服。幞頭也有硬腳幞頭及軟腳幞頭。
2、 小組討論準備演出什么內容,議一議我們的舞臺背景可以借鑒剛才欣賞到的哪些形式。
3、發(fā)展階段
。1)小組為單位,畫出舞臺布景的草圖。(2)根據(jù)收集到的材料,商討哪些可以用于制作舞臺布景。(3)小組制作
三、學生制作,教師輔導
四、完成布景之后請同學們演一演,樂一樂。
五、收拾整理
六、課后拓展:用繪畫的形式記錄舞臺布景及演出場面。
課題:第十六課 珍愛國寶--古代的青銅藝術 課時:1課時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欣賞古代青銅藝術,了解青銅藝術的發(fā)展史及其特色。2、指導學生學習欣賞的基本方法,提高審美能力。
教學重難點:了解青銅器的發(fā)展,欣賞青銅器藝術的方法。
教具學具:課本、圖片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講授新課:
。ㄒ唬┮龑щA段:
1、播放幻燈片,初步讓學生瀏覽,導入本節(jié)課要學習的課題:珍愛國寶--古代的青銅藝術。
2、讓學生來說自己所了解的青銅器及其發(fā)展過程。(課前布置學生收集相關內容)
3、師:我國古代青銅器的鑄造,遠在四五千年前的'夏代就已經(jīng)開始出現(xiàn)。商帶和西周是青銅器鑄造的鼎盛時期。
。ǘ┌l(fā)展階段:
1、 欣賞教材中的青銅器圖例:先讓學生看書中的圖例以及下面的文字說明。2、探討怎樣來欣賞,請學生來說說。 3、歸納欣賞的基本方法:
(1)從造型上來欣賞,根據(jù)不同用途,青銅器有各種不同的造型。
(2)從紋樣上來欣賞,青銅器上常有動物紋、幾何紋以及人事活動等圖案,反映當時人們的社會生活和思想觀念。 (3)從文字上來欣賞。
。ㄈ└鶕(jù)上面幾點欣賞的基本方法引導學生欣賞青銅器藝術
。ㄋ模⿴煶鍪粳F(xiàn)代的青銅器,引導學生欣賞,看看與古代的青銅器又有什么不同。
(五)知識窗:青銅是紅銅和錫的合金,也有的是紅銅和鉛的合金。紅銅加了錫、鉛以后,使銅的熔點降低,硬度加強,因為呈青灰色,所以叫青銅。
三、讓學生討論要怎樣來熱愛祖國的傳統(tǒng)文化藝術
美術教案 篇2
設計思路:
春天來了,萬物復蘇,大地一片生機。我們幼兒園大花園里的金黃色的迎春花是其中耀眼的,它是春天開的最早的花,以嬌艷的身姿傳遞著春天的信息,孩子們最喜歡觀賞迎春花了。有少數(shù)幼兒還會悄悄地摘上幾枝帶到教室,孩子們摘花的行為雖然不文明,但這也給了我一些啟示,孩子們對迎春花的喜愛可以讓他們通過繪畫的形式來表達。為此我設計了此次美術活動,繪畫美麗的迎春花。
活動目標:
知識:學習使用油畫棒,棉簽畫出迎春花,嘗試用彩泥泥塑語言來設計,畫出迎春花的特征。
技能:運用繪畫 、粘泥、點,壓等手法表現(xiàn)迎春花的特征。
情感:培養(yǎng)幼兒對美的欣賞能力,體驗成功帶來的喜悅。
教學重點:
觀察迎春花的.特征。
教學難點:
大膽作畫,注意畫面的合理布局,整潔美觀。
活動準備:
知識準備,帶幼兒到達花園觀察迎春花的主要特征。物質準備,教具:迎春花的圖片 實物 學具:棉簽 顏料 油畫棒 彩泥 牙簽 鑷子 木工板 勾線筆
活動過程:
一、激發(fā)幼兒對觀察迎春花的興趣,讓幼兒自由自在地觀察講述迎春花,并有強烈的繪畫制作的興趣。
1、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種很美的花,小朋友想看嗎?這是什么花?(出示迎春花實物)這是春天開的最早的花,向我們報告春天來了,所以它叫迎春花,也叫報春花。
2、引導幼兒從花的形狀、顏色,花瓣的層數(shù)香味來觀察認識迎春花。
師:迎春花是什么樣的呢?什么顏色的?它有幾片花瓣?花瓣是什么樣的?像什么?(引導幼兒用比較完整的語言描述所看到的迎春花)
3)、師小結;迎春花的紙條長長的,上面開滿了一朵朵的花,它是先開花,后長葉子。迎春花的花是黃色的,有的有四片花瓣,有的有五片花瓣,看起來像一個個小喇叭,聞起來香香的。
師:迎春花這么美,我們把它畫下來,讓我們的教室永遠開滿迎春花好嗎?
二、新授
1、幼兒討論自己使用的方法(蘸顏料用棉簽畫,用油畫棒畫,用彩泥作畫。)
2、觀察探究
教師邊說兒歌邊示范繪畫,迎春花迎春花,褐色的枝條把腰彎(畫枝條)迎春花迎春花開黃花,朵朵張開小嘴巴,(畫花朵)它是我們幼兒園的小號手,迎著春天吹喇叭,滴滴答,滴滴答,它把春天迎來了。教師示范繪畫制作過程,讓幼兒掌握繪畫技巧。
1)、棉簽畫:先用一根蘸上褐色的顏料,畫上彎彎的樹枝,彎向地面。接著用另一根棉簽蘸上黃色的顏料畫上,每根樹枝上有許多花朵,注意花朵的大小基本一致。
2)、油畫棒畫,在畫紙上先畫樹枝,再畫花朵,注意花朵要均勻。
3)、彩泥畫,先用勾線筆畫枝條,畫花朵的輪廓,再上彩泥。注意交界處,彩泥用泥均勻,不要過厚。
三、幼兒繪畫 、教師巡視指導
1、幼兒開始繪畫,教師對能力強和能力若得幼兒基于不同的指導。
2、畫的時候要保持桌面畫面地面和衣服的整潔,畫面的布局要合理,畫好迎春花后還可以添畫些什么?
四、作品展示
1、把幼兒作品貼在展示板上、
2 、觀賞交流,介紹有特色的作品。
你覺得哪幅作品美,美在哪里?
教師進行小結點評。
五、延伸
小朋友回家之后可以和家長手工制作迎春花裝飾自己的房間。
活動反思:
1、幼兒作品童趣味較足,讓人覺得很親近,色彩搭配也很合適。
2、幼兒能大膽作畫,畫出迎春花的姿態(tài)美,顏色美。
3、幼兒添畫蝴蝶蜜蜂,靜中有動,給人以想象空間。孩子們創(chuàng)作后,對春天的花更樂于觀察,也知道愛護花草樹木了。
4、少數(shù)幼兒添畫內容太多,畫面布局不合理,有喧賓奪主感覺,需指導。
美術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學會運用泥條盤筑的方法制作陶藝作品。
2、進一步提高學生泥塑技能和簡單的立體造型能力,發(fā)展形象思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
教學重點:學習、運用泥條盤筑的方法制作手形或足形器皿。教學難點:大膽想象,敢于表現(xiàn)和創(chuàng)造,作品有個性。教學準備:
教具:幻燈片,范品,示范用的泥料、工具,作品展示臺。學具:泥料,墊布,墊板,刻畫工具等。
教學過程:
一、欣賞導入。
1.(出示一件范品)提問:
這件作品是什么形狀的?
仔細看看,你知道它是用什么方法制作而成的?
2.揭示課題,板書課題。
二、教師演示制作方法和步驟。
1.制作泥條的方法。
(1)將和熟的`泥料取一小塊,揉成泥團。
。2)用手掌將泥團搓成粗泥條。
。3)將初步搓好的短而粗的泥條繼續(xù)在桌上搓成細而均勻的泥條。教師強調在桌上搓泥條時,桌面要墊布,以免泥料粘在桌上;搓泥條時是從中間往兩邊均勻用力,而且是用雙手手掌搓而不是用手指。教師還可以將用手掌均勻搓出的泥條與用手指搓出的泥條進行對比。
2.泥條盤筑的方法。
教師:泥條盤筑的方法及技法要領。強調泥條與泥條之間要粘牢。
3、教師示范手形器皿的制作步驟。
制作器皿底面。(壓一塊泥板,切割成手形。)
盤筑器皿坯體。(將搓好的數(shù)根泥條,沿著底面的邊緣進行盤筑,按順序粘接好每一根泥條。)
裝飾整理作品。
三、作業(yè)要求。
運用泥條盤筑的方法,制作一個有趣的手形或足形器皿。學生練習,教師個別指導。
四、課堂小結。
評議學生作業(yè),學生對自己的作品談感受;
根據(jù)學生要求,收集作品燒制。
美術教案 篇4
奇妙的大自然——地面粉筆畫
蘇教版四年級美術上冊書中有二課:會變的花和會變的樹。我在指導學生上這二課時,突然靈感一來,想到將二課內容進一步整合、提升,設計成奇妙的大自然,將課堂從室內移至室外,讓學生真正感受大自然。學生用粉筆在水泥地上設計繪制,熱情高漲,作業(yè)呈現(xiàn)出前所未有的豐富和生動,學生的心智進一步得到舒展。
教學目的:
1、 以新穎的作畫方式來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
2、 以走近自然、親近自然,并描繪自然,給學生帶來無窮樂趣;
3、 以學生為主體,為學生的發(fā)展來考慮,真正體現(xiàn)新課程理念。
工具材料:
畫稿、彩色粉筆等。
實施過程:
1、 課前準備。 教師在指導學生學完會變的花和會變的.樹時及時激發(fā)和引導學生設計一幅奇妙的大自然畫稿,并給學生講明是到室外水泥地上作畫用的。
2、 合理安排。 并非每位學生的畫稿都可用來作畫,教師要在尊重學生的前提下合理選擇一部分畫稿,并安排好作畫時合作的人員,組成若干小小組,每組(3—5人)。
3、 天氣與場地。 選擇連續(xù)幾天是晴天的天氣,在較光滑的水泥地及路面,這樣不但可以保存幾天,也可以讓更多的學生、教師、家長欣賞、學習和交流。
4、 合作繪制。 教師帶領學生來到預先選好的水泥地,使整體畫面豐富有變化,師生可討論設計 等形狀,每個約1.5平方米,每組選擇在里面繪制。這個過程是學生全身心投入的過程。最后提醒學生作品旁寫上題名和合作者名單。
5、 小小組欣賞、交流。到差不多完成時小小組可相互欣賞學習,并從中調整各自的畫面,在這過程中老師巡視點評并把整個過程拍攝下來。
在整個過程中,師生親密合作交流,氣氛輕松愉快,學生在整個過程中探索、交流、合作,有矛盾、有不同觀點,但最終體現(xiàn)出的是歡歌笑語。
我堅信:好心情——好作品。
美術教案 篇5
教學目的:
學習初步的浮雕構成知識,培養(yǎng)學生抽象構成的能力,在紋樣的組合排列和色調處理中加深對圖案形式美(統(tǒng)一、變化)的感性認識。
重點:認識設計植物浮雕。
難點:1、對植物浮雕知識的理解。
2、運用泥團、泥條、泥塊形成點、線、面,簡練夸張地表現(xiàn)植物的主要特征。
教學過程:
第一節(jié)
一、欣賞引入新課:
出示課前準備的構成的植物造型及教師的范品,指導學生仔細欣賞。認識這些植物有不同的花、果、葉、莖,它們的形狀、顏色各有特色。
板書課題:浮雕(設計)。
二、講新課:
1.指導學生觀看右上圖的照片,指出樹葉的形狀本來很簡單,色彩也很單純,由于它重重疊疊,便產生了豐富奇妙的裝飾效果。人們從這現(xiàn)象中找出了一種規(guī)律,就是現(xiàn)代設計的構成方法——雕塑。教師演示用兩片樹葉的外形,并將它們部分疊合,從它們形狀、色彩的變化,說明用這種構成形式可以設計出很漂亮的植物浮雕。
2.指導學生欣賞課本中的浮雕設計作品,講解設計步驟,邊講邊演示:
、龠x一個不太復雜的任意形作基本形(只畫外形)。
②在紙上畫一個14cmX14cm的方格,把基本形逐個畫在格內,使每個基本形之間都有一部分疊合在一起,注意疊合時高低、左右位置或方向的變化,疊合部分的面積也應有大小、多少的`變化。
③選擇同一種植物的三四個不同構圖,標在畫紙上,然后按稿著色,進行雕塑。
三、學生作業(yè),教師輔導:先讓學生朗讀理解課文及作業(yè)要點,后按要求以泥塑方法設計一幅植物浮雕。
四、講評:選出優(yōu)秀作業(yè),從構成的方法與效果作講評,以加深學生對設計知識的體會。
第二節(jié)
一、課業(yè)準備:印有一件線描植物的作業(yè)紙,每人一張。
二、教學要求:繼續(xù)練習浮雕設計,運用上一節(jié)課所學的構成知識,為各式植物設計花紋。
三、教學過程:
1,教師宣布學習要求。
2.出示三種未經(jīng)裝飾的植物的線描圖,讓學生選擇其中一種,用雕塑的構成方法,在上面畫上自己設計的花紋,方法與上一節(jié)課相同。
3.學生作業(yè):為衣服設計好看的圖案。
4,講評:從實用、美觀、新穎的角度表揚優(yōu)秀作業(yè),使學生對設計的原則有明確的感受。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美術的教案11-08
《美術》教案02-21
插花美術教案12-01
《彩虹》美術教案12-02
美術教案模板08-01
《紙杯》美術教案12-11
《愛心》美術教案12-06
小學美術教案11-19
關于美術的教案06-21
美術欣賞教案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