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在线免费视频,亚洲精品免费一级视频,日韩亚洲欧美大陆,又黄又爽免费国产视频

<style id="t465f"></style>
<legend id="t465f"><u id="t465f"><thead id="t465f"></thead></u></legend>

<acronym id="t465f"></acronym>

<sub id="t465f"><ol id="t465f"><nobr id="t465f"></nobr></ol></sub>
<sub id="t465f"></sub>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時間:2023-06-26 14:40:00 教案 投訴 投稿

關于小學一年級的教案匯編九篇

  作為一名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jù),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一年級的教案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于小學一年級的教案匯編九篇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篇1

  語文課程標準把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嘗到學習的樂趣作為重要的目標提了出來。如第一學段的階段目標,較系統(tǒng)地闡述了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興趣的要求:“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薄皩Ω信d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樂于與人交流!薄皩懺捰信d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像中的事物,寫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受!薄澳芎喴v述自己感興趣的見聞!薄胺e極參加討論,對感興趣的話題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對周圍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興趣的內(nèi)容提出問題,結合課外閱讀,共同討論!边@些要求的核心,就是使學生產(chǎn)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使孩子喜歡語文,喜歡學習語文。下面就談談在教學過程中怎樣使學生感興趣地進行自主學習。

  一、利用情境,激發(fā)興趣

  學習漢語拼音是識字、說好普通話的基礎,是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漢語拼音是比較枯燥的字符,要想讓學生想學、樂學,就要變無趣為有趣。教材中漢語拼音的安排,為教學創(chuàng)設了有利的教學空間。那么我們應該怎么利用已有的學習資源,激活學生的思維,發(fā)揮他們的想像力,讓他們積極主動地學好漢語拼音呢?

  1.帶入情境,引導創(chuàng)新。

  有位教師在教學d、t、n、l時,教師不是直接教給學生怎么記,而是讓學生結合看圖,自己想像說順口溜記憶;讓學生借助事物創(chuàng)設情境編兒歌記,或者用聯(lián)想法編兒歌記。經(jīng)過學生開動腦筋,積極思考,每個字母學生都能用非常形象生動的順口溜或兒歌說出。

  例如:

  小鼓鼓捶ddd,左半圓加小棍ddd,b字反放就是d。

  雨傘把子ttt,f字倒放也念t,大寫七字真像t。

  一個橋洞nnn,把u倒放讀nn,m字一半就是n。

  小棍一個lll,一個手指也是l,筷子縮短還念l。

  教師利用教材,把學生帶入情境中,啟發(fā)引導,使學生學得規(guī)范,用得自然,既獲取了知識,又發(fā)掘了學生創(chuàng)造潛能,還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2.巧設情境,發(fā)揮潛能。

  巧設情境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求知欲望,能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利于學生認識事物,體驗感受語文魅力;同時也有利于學生掌握必要的語文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1)用“打電話” 的交流方式檢查學過的知識,使學生樂意參與,主動學習。

  如在上課前3分鐘,有位教師用手勢虛擬打電話,要求學生與她合作交流。

  師:喂,你是某某某同學嗎?

  生:老師,我是某某某。

  師: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的三個復韻母你記住了嗎?能告訴我嗎?

  生:老師,我記住了,它們是ai ei ui。

  師:你真不錯,都記住了,并且發(fā)音也很準確,希望繼續(xù)努力。

  生:謝謝老師。

  然后讓學生們一起把三個復韻母讀一遍。接著學習新內(nèi)容。在新課內(nèi)容學習后,再指導學生與學生之間“打電話” 交流,并提示學生可以采用各自的說話方式與同學進行交流,以達到掌握新知識的目的。

 。2)用“悄悄話” 的游戲復習鞏固聲母。如老師將學過的六個聲母:Zh、Ch、Sh、Z、C、S(發(fā)音易出錯誤的)按小組悄悄告訴每組的第一個同學,由第一個同學依次向后面的同學傳去,一直傳到最后一位同學。老師讓最后一位同學匯報,根據(jù)匯報情況,評判正誤,對傳錯的同學指導訂正。全班同學再練讀,循環(huán)往復,使全體同學在游戲的情境中得到了訓練。

  (3)用聽音樂傳卡片等形式進行知識的傳遞。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中興趣盎然,學而不厭,樂在其中。

  二、活用教材,引發(fā)興趣

  新教材文質(zhì)兼美,形式多樣,很符合兒童的發(fā)展特點,適合學生學習。新教材還為教師教學開辟了廣闊的施教天地。但是開放型的教師,不是教教材,而是活用教材。因為研究教材是上好語文課的前提,是備課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我們只有把教材與自己的教學對象結合起來,調(diào)整、修改教學內(nèi)容、尋求與學生的共鳴,才能達到每一節(jié)課的教育價值。

  例如,新教材漢語拼音ie、üe、er一課的教學內(nèi)容共有五部分組成,按教參的教學建議應分成三項進行教學。第一項是字母教學和整體認音節(jié)教學。第二項是拼音教學。第三項是認識字詞、讀句子、兒歌的教學。在教學中,如果教師按教參“建議”順序按部就班地安排教學進程,即使是形式再多,也只能是教死書,死教書的“教書匠”只有把這一課的三項內(nèi)容有機地結合起來,分析研究其內(nèi)在的聯(lián)系,才能充分利用這一課的所有資源,有效地發(fā)揮它的價值。比如在指導學生學習第一項內(nèi)容ie、üe、er時,除讓學生會認識、區(qū)別比較韻母ie和整體認識音節(jié)ye外,還可結合看圖及拼音中的人物、事物口頭組詞:爺爺、姥爺、大爺?shù),樹葉、黃葉、落葉、一片葉等。組詞后,再找出句子中帶有ie的die(疊飛機)、tie(貼近)、nie(捏泥娃),拼一拼,讀一讀。在指導學生學習üe和er時,可以把看圖、拼讀音節(jié)和兒歌有機地結合起來,這樣不僅加深了對字母的認識,還使學生在學拼音、組詞、學兒歌中思維得到了拓展。

  三、自我展示,培養(yǎng)興趣

  現(xiàn)代社會提倡人們大膽展示自我,“推銷”自己。從現(xiàn)代教育的觀念上說,培養(yǎng)小學生有自我“展示” 的和自我“推銷” 的意識,是培養(yǎng)學習興趣的一個重要方面。學習拼音,天天拼讀,對大多數(shù)學生來說,時間長了,或多或少都會產(chǎn)生厭倦的`現(xiàn)象。而天天給學生展示自我的機會,學生就會感覺新鮮,有成就感,都會報以極高的熱情。再加之教師激勵性評語的推助,學生就會在不斷的挑戰(zhàn)中獲得成功的喜悅。如在教學漢語拼音前,教師先出示字母a、o、e、i、u、ü讓學生看看誰會認,或認識其中的一個或兩個都可以。采用“我會認”“我會讀”“我會念”等語言,展示給同學們聽,再說說是怎么學會這幾個字母的。教師贊賞一個,啟發(fā)帶動大家主動獲取新知識。教材根據(jù)掌握的情況,再進行有的放矢的、有針對性的指導。另外,還可采取課前說發(fā)現(xiàn)、課中講發(fā)現(xiàn)、課后談發(fā)現(xiàn)的自我形式,調(diào)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培養(yǎng)興趣,發(fā)展智能。因為小學生對任何知識的學習都不是從零開始的,教師應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啟發(fā)學生自主實踐,大膽展示,趣學新知。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學生對學習充滿興趣是學好知識的關鍵。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在生活體驗中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在“興趣”這個老師的帶領下,自覺主動地走上學習語文的康莊大道。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篇2

  教學內(nèi)容:

  欣賞作品中的不同內(nèi)容,表達自己的感受。

  教學目的:

  1.通過指導欣賞兒童美術作品,啟發(fā)學生美術創(chuàng)造的愿望,提高學習美術課的興趣。

  2.利用作品使學生初步接受美的陶冶。

  3.通過作品不同內(nèi)容的講解,對學生進行熱愛祖國、熱愛大自然、熱愛家鄉(xiāng)、樹立遠大理想、培養(yǎng)頑強意志和良好生活習慣等方面的教育。

  教學重點:

  講解兒童畫所表達的具體內(nèi)容,使學生感受其生活情趣。教學難點:使學生認識和理解作品的創(chuàng)作過程和表現(xiàn)特點。教具:多媒體、兒童作品。

  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通過指導欣賞兒童美術作品,啟發(fā)學生美術創(chuàng)造的愿望,提高學習美術課的興趣。

  2.利用作品使學生初步接受美的陶冶。

  3.通過作品不同內(nèi)容的講解,對學生進行熱愛祖國、熱愛大自然、熱愛家鄉(xiāng)、樹立遠大理想、培養(yǎng)頑強意志和良好生活習慣等方面的教育。

  教學重點:

  講解兒童畫所表達的具體內(nèi)容,使學生感受其生活情趣。

  教學難點:使學生認識和理解作品的創(chuàng)作過程和表現(xiàn)特點。教具:多媒體課件、兒童作品。

  一、組織教學

  檢查課本準備情況,穩(wěn)定全班情緒、集中學生注意力。

  二、講授新課

  1、導入課題,并板書。

  我們小朋友熱愛美術,勤學苦練,也能創(chuàng)作出很好的作品。今天我們就來欣賞一下小朋友的畫,這些小朋友的畫,還在全國甚至國際上的兒童畫展覽中獲得過各種獎呢。(板書課題)

  2、逐幅欣賞課本上小朋友的畫。

  《手風琴》、《騎上創(chuàng)意腳踏車》、《大公雞》、《我和媽媽一起做運動》、《沙灘》、《吃草》、《風景》??

  a教師示范講解欣賞方法。

  b分組討論。

  小朋友們用筆記錄了自己的`美好生活,你喜歡這些作品中的哪一幅?說說為什么喜歡它?

  c全班交流。

  三鞏固練習

  學生討論過程,教師輔導。

  四課堂總結

  總結本次的學習情況。

  第二課時

  拓展課:《外國小朋友的畫》

  教學目的:

  1.通過指導欣賞兒童美術作品,啟發(fā)學生美術創(chuàng)造的愿望,提高學習美術課的興趣。

  2.利用作品使學生初步接受美的陶冶。

  3.通過作品不同內(nèi)容的講解,對學生進行熱愛祖國、熱愛大自然、熱愛家鄉(xiāng)、樹立遠大理想、培養(yǎng)頑強意志和良好生活習慣等方面的教育。

  教學重點:

  講解兒童畫所表達的具體內(nèi)容,使學生感受其生活情趣。教學難點:使學生認識和理解作品的創(chuàng)作過程和表現(xiàn)特點。教具:多媒體課件、兒童作品。

  教學過程:

  世界上有很多國家,外國小朋友的畫每個國家都有很多像我們在學校念低年級的同代人,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的呢?他們

  畫了很多反映生活情趣的外國小朋友的畫,外國小朋友的畫請同學們仔細看,增加對外國小朋友的了解。

  一、學生自由欣賞:提示,外國小朋友是怎樣學習、生活的?

  二、教師指導學生欣賞(逐幅領會)。

  《舞蹈》(美國)一個女孩子在燈光明亮、色彩艷麗斑瀾的舞臺上跳著舞,你看她的舞姿多美妙,拍動的兩手成一斜線,彎曲地、不停跳動的兩腿,表現(xiàn)了富有韻律感的身段,造型美麗極了1從她的舞姿可以看出是美國的土風舞——踏踢舞。她跳得可起勁啦,在快速的節(jié)律中,連頭發(fā)都飄起來了(這時教師能舞的話,可即興起跳),既熱烈又歡快,看,她的小嘴笑得多歡,完全沉浸在歡樂的氣氛之中。這幅畫的小女孩占了整個畫面,作了局部的精細的刻劃,突出地表現(xiàn)小女孩天真活潑的個性。

  《中國元宵節(jié)》(新加坡)元宵節(jié)又稱燈節(jié),在唐朝中期由唐玄宗定于正月十五日夜點起千萬盞花燈,此后成為慣例,燈節(jié)便活動起來,元宵節(jié)賽燈、看燈便成為主要的內(nèi)容。據(jù)資料記載,唐玄宗在先天二年元宵節(jié)于長安安福門外做了20丈高的燈輪,以華麗的絹紗絲綢和名貴的金銀珠寶裝飾,燃起了5萬盞燈,看上去像一棵巨大的開滿燈花的樹,人們在其下踏歌歡樂三宵。以后燈飾不斷改進,越做越精,不僅觀燈,并配以煙花,更增添了節(jié)日的氣氛。新加坡中國血統(tǒng)的群眾很多,到了農(nóng)歷正月十五夜,同樣按中國傳統(tǒng)舉行元宵燈節(jié)以示歡慶。這幅畫以觀燈的人物為主,作歡樂有趣的描繪。兩個小孩子分別騎在父母的肩膀上觀看

  美麗的花燈。畫面略去燈飾的描繪,集中刻劃人物的賞燈神態(tài),從他們目不暇接的眼神,口露笑意的表情,充分表現(xiàn)了他們?yōu)槊利惗嗖实墓?jié)日燈飾所陶醉,獲得無比愉悅的審美享受。這是一幅很成功的人物畫。

  《賽車》(新加坡)兒童都有好動的個性,體育運動競賽的場面很能吸引兒童,作者本人定是熱衷運動競賽的,畫面表現(xiàn)出賽場內(nèi)外的真實情景,兩個參加賽車的小運動員,勢均力敵,前傾的身體,全力拼搏,猛蹬猛踩,爭取第一。運動員畫在畫面的近處,“頂天立地”占據(jù)了畫面絕大部分的位置,使人物形象鮮明突出,透過運動員,看見遠處看臺上眾多的小觀眾熱情地鼓勵他們賽出成績,“加油、加油”之聲彼起此伏,賽場上充滿了緊張、熱烈而又歡快的氣氛。全畫用紅、黃、褐三種主要顏色畫成,更渲染了比賽的激烈程度。

  《咬蘋果》(新加坡)描繪一群小朋友在玩咬蘋果比賽的游戲。用線吊著的蘋果,又大又圓又晃蕩不定,實在不好咬?,三個參加游戲比賽的小朋友,仰著頭,目視蘋果,心情緊張而又愉快地用力咬,爭取最先咬著蘋果,圍觀的小朋友與參加游戲者同樣心情緊張,有趣,從觀者聚精會神的目光中,好像聽到他們?yōu)閰①愓叩某晒εc失敗而發(fā)出的歡叫或嘆息的聲音,有趣極了!這種比賽的畫面,作者全是用紅色黑色及少許的藍色畫成,看了這樣的色彩,你會有什么感覺?[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認識不同形狀的煙花,學習煙花的表現(xiàn)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的情趣。

  教學重、難點:啟發(fā)學生回憶煙花的形狀,學習煙花的表現(xiàn)方法。

  教具學具:繪畫工具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檢查學生用具準備情況。

  二、導入新課

  1、春節(jié)過得愉快嗎?過春節(jié)時你最開心的.事是什么?

  2、過春節(jié)時哪些同學放煙花了?哪些同學看見別人放煙花了?哪些同學看見電視里放煙花了?

  三、講授新課:

  啟發(fā)學生回憶煙花的形狀

  1、你放(見)的煙花美嗎?它是什么形狀的?

  2、欣賞放煙花場景,激發(fā)學生興趣,認識不同形狀的煙花。

  3、煙花的表現(xiàn)方法

  1)教師示范集中不同形狀的煙花的表現(xiàn)方法。

  2)總結煙花的表現(xiàn)方法。(用大小不同的彩點直接點出煙花的形狀,由內(nèi)而外依次點出。一個煙花可以用同一種顏色表現(xiàn),也可以用多種顏色表現(xiàn) 。

  3)找學生講講打算用什么工具來表現(xiàn)美麗的煙花。

  四、作業(yè)要求

  1、用彩色筆直接作畫,不必用黑色勾線。

  2、可以表現(xiàn)自己見過的煙花形狀,也可以自己設計煙花的形狀。

  3、可以多畫幾個煙花使畫面飽滿。

  4、構圖時可以以一種煙花為主,稍加幾個其它形狀的煙花,做到主次分明。

  5、適當添畫人物或場景,使畫面充實有情節(jié)。

  五、作業(yè)評析

  1、作業(yè)展示,學生選優(yōu)并說一說為什么?

  2、教師評析。評析標準:構圖飽滿,色彩鮮艷,煙花的形狀優(yōu)美多姿。

  六、課后拓展:用多種形式、材料表現(xiàn)煙花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jīng)歷與同伴交流5以內(nèi)減法的算法過程,會用適合于自己的算法正確計算5以內(nèi)減法。

  2.使學生初步體會生活中許多問題可用減法計算,進一步理解減法的含義,感受與同伴交流想法的樂趣。

  3.培養(yǎng)學生積極思考、認真傾聽他人想法的習慣,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和語言表達能力,提高學生參與數(shù)學活動的意識和興趣。

  4.結合課堂教學滲透環(huán)保教育和遵守公共秩序的思想教育。

  教學內(nèi)容

  教科書第25頁。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設計

  復習導入

  復習5以內(nèi)數(shù)的組成,可采取以下形式。

  1.對口令。

  師:我說1。

  生:我說2,1和2組成3。

  [課一開始,就采用三種對口令的形式,讓學生動手動腦復習了5以內(nèi)數(shù)的組成,形式靈活有效,學生復習效果好。]

  2.拍手對口令。

  3.舉牌對口令。

  創(chuàng)設情境,探究新知

  1.老師投影顯示美麗的小湖,并用語言描述創(chuàng)設情境:在波光粼粼,美麗的小湖里有3只美麗的鶴在快樂地歌唱,過了一會兒,1只鶴展開翅膀飛走了,(教師出示3只紙鶴,再慢慢移走1只紙鶴)。教師引導學生仔細觀察,交流體會。

  2.學生跟隨教師拿出自己折好的3只紙鶴,動手操作演示,3只鶴飛走1只鶴,就是從3只里面去掉1只,要用減法計算,用-號表示去掉,去掉后剩下是幾就用數(shù)字幾表示,也就是得數(shù)是幾。教師邊說明邊板書等式:3-1=2。(學生體驗減法的含義,也可用擺圖片操作,并表述含義。)

  3.學生試讀算式。教師啟發(fā)學生說出其他能用3-1=2表示的事例。學生舉例說說其他能用減法表示的事例。

  [在投影與教師語言描述的優(yōu)美情境中,用紙鶴實物演示,學生感覺更直觀親切,并能親自參與演示,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加深了學生對減法的認識。]

  例題

  1.課件演示,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草地上雨后長出5只蘑菇,小白兔采走了2只。讓學生敘述情景,并試著提出問題。教師引導啟發(fā)學生提出草地上還有幾只蘑菇?的問題。學生提問題時教師應多給與鼓勵。接著問:該怎樣列式?學生回答后,電腦顯示:5-2=?

  2.教師提問:5減2得幾?你是怎樣算的?學生分組交流想法,教師巡視指導。然后讓不同想法的學生說一說自己算的過程。不論是點數(shù)法還是用數(shù)的組成計算,教師都給與鼓勵。接著提問:如果不看圖,不數(shù)指頭,你會算嗎?引導學生用數(shù)的組成來計算:5可以分成2和3,所以5-2=3。

  [例題用多媒體課件演示學生喜歡的小白兔采蘑菇的形象,學生很高興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在教師啟發(fā)引導下,主動探究故事中的.數(shù)學問題,教師對學生的多種算法都給與鼓勵,保護了學生思維的多樣性,然后通過比較、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用數(shù)的組成計算減法較簡單。]

  鞏固練習

  1.出示課件1,動態(tài)顯示:荷葉上原來有4只青蛙,撲通跳到水里1只。學生說說題意,再列式,交流算法。

  2.出示課件2,學生說圖意:架上原來有4只絲瓜,摘下2只,架上還有幾只?然后學生列式完成,小組交流訂正。

  3.學生拿出自己準備好的5只紙鶴,你能用這5只紙鶴,擺出幾種不同的減法算式嗎?擺擺試試,看誰擺的多。

  4.乘車游戲:5個同學做檢票員,拿著車號,其他同學每人一張票,車票上數(shù)目的得數(shù)就是的要乘的車號。游戲開始,請同學們趕快上車,檢票員檢票后,上錯車的同學給大家表演節(jié)目。

  [鞏固練習中的第1、2題,采用課件演示,提高

  學生的練習興趣:練習第3題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探索能力,讓學生嘗試用5只紙鶴擺不同的算式,發(fā)散學生思維,提高學生對減法的認識。乘車游戲,學生最感興趣,參與積極性也最高,學生感興趣的事情活動效果好。]

  總結評價

  1.學生對本課的學習內(nèi)容進行回憶、小結,說說自己本課學習的主要收獲和存在的問題。

  2.教師結合學生表現(xiàn)對本課作小結。

  布置作業(yè)

  1.學生準備紙鶴,學具,數(shù)字卡片;

  2.回家想一想,看一看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減法?

  教學設計說明

  一年級的小學生參與數(shù)學教學活動的關鍵就是要調(diào)動起學生對數(shù)學學習活動的興趣。整節(jié)課我都充分利用多種手段創(chuàng)設的生動活潑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在生動活潑的問題情境中受到感染,產(chǎn)生興趣,自覺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進而體驗到參與學習、獲得成功的快樂。

  在本次課中,我首先設計了三個讓學生動口、動手的對口令活動,學生很有興趣,積極參與,復習了5以內(nèi)數(shù)的組成,為本次課運用數(shù)的組成計算5以內(nèi)減法做好準備。然后我用語言描述,并用紙鶴演示:湖里的3只鶴飛走了1只,還有幾只?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減法的意義。接著用課件演示第二個問題情境例題:5只蘑菇,小白兔采走了2只,引導學生嘗試提出問題:草地上還有幾只蘑菇?列出算式后,學生分組討論交流怎樣算,多讓不同算法的學生發(fā)表自己的想法,再通過比較,引導學生用數(shù)的組成計算,并讓學生自己嘗試寫一些這樣的減法算式,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鞏固練習第1、2題用課件演示,分步進行,讓學生先說題意,再列式計算,小組交流訂正;還有一個練習是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5只紙鶴能擺出幾種不同的減法算式,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探索能力。練習的最的是乘車游戲,這個游戲時在學生學習興奮低點進行的,起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的作用,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篇5

  《未來的橋》是人教版一年級下冊冊第八單元語文園地的口語交際訓練。本節(jié)課目的是為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第八單元中《蘭蘭過橋》這課,向我們介紹了新奇美觀的潛水橋和輕巧平穩(wěn)攜帶方便的塑料橋。我把《蘭蘭過橋》和本單元口語交際主題《未來的橋》進行了整合,學完《蘭蘭過橋》后,我讓學生也來當一回橋梁設計師,創(chuàng)造設計未來的橋,學生很是感興趣,學生的思路進一步開闊了。再后來,就請學生發(fā)揮想象力和結合生活所見想一想,并畫一畫“未來的橋”,以便為園地中的口語交際提供交流的素材。 在學生反饋的作業(yè)中,我發(fā)現(xiàn)了,有的學生畫的橋比較有創(chuàng)意如“彩虹橋”、、“太空橋”、“月亮橋”、“立交橋”,但多數(shù)學生畫的沒有創(chuàng)意,只是普普通通的橋,如“木橋”、“石橋”、“竹橋”。對于學生比較有創(chuàng)意的橋都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和加以鼓勵。 “口語交際”時,學生展示交流完畢后,為了使學生設計的橋更有創(chuàng)意,我給學生拓展了一些有創(chuàng)意的橋,拓展他們的思維。同時也用語言介紹了一些橋的.特點和功能。此時,學生又有了許多的創(chuàng)意。如,“自動升降橋”、“伸縮橋”、“變形橋”等等。課下,又讓學生結合課堂老師展示的橋和同學們設計的橋,對自己設計的橋再進行補充介紹,今天看了一下同學們的設計都有了進步,感到很欣慰,這次口語交際很成功。 反思這一堂課,在學生積極性的調(diào)動上還是不錯的,不論是介紹的孩子,還是聽的孩子,都比較專心?上У膮⑴c口語交際的孩子還是比較集中,雖然在小組交流的時候得到了一定的展示,但是向大家展示的孩子還是偏少了。另外,孩子在評論同學介紹的橋時,知道有不足之處,但是怎么幫助修改,考慮還不夠周全,需提醒改正的。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篇6

  教學內(nèi)容:

  教材第12頁的例1及做一做的內(nèi)容。

  教材分析:

  1、在活動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情趣,通過活動促使學生在現(xiàn)實情境中誘發(fā)數(shù)學意識,產(chǎn)生數(shù)學問題,迸發(fā)出解決問題的激情和欲望,為學習20以內(nèi)的退位減法營造氛圍。

  2、在合作中迸發(fā)出新知慧,建立十幾減9的多種算法,通過小組學習交流各自的學習方案和計算策略,增進對新知識的理解。

  3、結合生活實際,根據(jù)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征,借助游戲的形式創(chuàng)設豐富的學習情境和學習素材,克服小學生注意力持久性差、興趣的維持程度弱等缺陷。

  教學目的:

  1、知識與能力:通過觀察、操作與討論,感悟十幾減9的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掌握一二種不同的算法。能從具體的生活情境中分析和解答相關的實際事例。

  2、方法與過程:通過看看、想想、擺擺、畫畫、圈圈、算算等學習過程發(fā)展學生的觀察能力、視圖能力、初步的抽象能力,培養(yǎng)學生用擺實物或圖片的方法解釋算理和算法的學習方法。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進行實際應用等活動,體驗20以內(nèi)退位減法源于生活,感受數(shù)學的生活美。通過對不同算法的理解、比較 ,感悟數(shù)學計算的多樣性和異曲同工之妙。

  教學重點:

  1、 初步掌握射界十及減9的退位減法的思維過程。

  2 、理解破十法的思維過程。 教法學法: 三疑三探教學模式。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紅花、黃花、小棒。

  教學過程:

  一、設疑自探(15分鐘)

  (一)學前準備

  1、口算(填未知加數(shù))

  9+( )=11 9+( )=13

  9+( )=17 9+( )=16

  讓學生說出填未知加數(shù)的方法。

  (二)創(chuàng)設情境。

  感知十幾減9的`生活原型、根據(jù)課本演示圖中的情節(jié)展開活動,在活動中感悟十幾減9的算理和算法?梢宰寣W生自主選擇其中的一種算法。引導學生根據(jù)課題提問。

  預設問題

  (1)十幾減9的退位減法算式有幾道?

 。2)十幾減9的退位減法算式怎樣口算?

 。3)十幾減9的退位減法算式有幾種口算方法?

  (三)自探提示

  1、請你用三句話說出圖意?

  2、跟據(jù)圖意怎樣列出算式?

  3、怎樣算出得數(shù)?說說自己的思考過程。

  4、說一說你有幾種求得數(shù)的方法?

  先引導學生看圖,獨立探究出以上問題的答案.

  二、解疑合探(12分鐘)

  1、自探結束后,讓學生在全班交流自己的自探結果。學困生匯報,中等生補充,優(yōu)等生評判。

  2、如果發(fā)現(xiàn)學生在自探過程中有困難的問題,可以組織學生合作探究。如果合作也不能解決的問題可組織全班學生共同解決.

  3、學生匯報后,師重點強調(diào):一是點數(shù)結果;二是想加算減。

  板書例1如下

  例1、 12-9=3 想: 9+( )=12

  也可以想: 10-9=1 1+(2)=3

  4、 做一做的第1題可以用多種學具擺,可以多出幾道題擺擺。也可以同桌互相命題擺擺算算。講清算法,盡可能地演練多種算法。

  5、做一做的第2題,圈實物圖要讓學生獨立進行,然后展開交流,在交流中完成從實物圖抽象出十幾減9的第一次抽象。

  6、做一做的第3題,要求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直接算出得數(shù)。脫離實物和圖形利用先前建立的表象來支持思維,考察學生對知識塑造的程度。完成十幾減9的二次抽象。

  三、質(zhì)疑再探(5分鐘)

  回顧課前提出的問題是否已解決?學了這節(jié)課,你還有什么疑問或不明白的地方,請舉手提問。 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師生共同探究解決。

  預設問題

  1、十幾減9在計算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2、十幾減9計算方法哪種最方便?

  3、十幾減8、7怎樣算?

  四、拓展運用。(8分鐘)

  1、可以適當加入同桌互相編題練習。說一說計算方法。

  13-9=( )

  15-9=( )

  2、練習二第1、計算方法2題。 鼓勵學生使用不同的計算方法計算。學生做完后說說計算方法。

  3、學生談學習收獲。

  教師:本節(jié)課上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請說出來與大家共同分享。

  4、教師歸納總結

  學生充分發(fā)表意見后,教師再進行強調(diào)總結,引導對本節(jié)內(nèi)容進行歸納整理,形成系統(tǒng)的認識。

  板書設計

  十幾減9

  例1、 12-9=3 想: 9+( )=12

  也可以想: 10-9=1 1+(2)=3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篇7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會認十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了解四季各有不同的特點,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感受大自然的美。

  4、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了解四季各自不同的特點。

  教學難點:

  從兒歌中充分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你們喜歡唱什么歌?什么時候會唱歌?

  2、春天、夏天、秋天、冬天也會唱歌,它們唱些什么呢?(學生回答)

  二、初讀課文。

  1、自由朗讀課文,注意將字音讀準。

  2、再讀課文,將課文讀通讀順。(學生自由讀課文)

  三、學習生字。

  1、自由讀課后生字,將字音讀準。

  2、在課文中圈出會認的字,多讀幾遍。

  3、同桌間互查,抽讀字卡。

  4、開火車抽讀生字卡片,“我會說”組詞。齊讀。

  5、小黑板出示會認的字,“小老師”帶讀。

  6、男、女生分讀,賽讀。

  7、齊讀生字。

  四、作業(yè)設計。

  1、寫一寫會認的字。

  2、給會認的字涂上紅色。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開火車抽讀生字。

  二、學習課文。

  1、選擇自己喜歡的季節(jié)讀一讀。

  2、分小組交流:你喜歡的原因。

  3、誰來說一說你喜歡的季節(jié)?

  4、聽它在唱些什么呢?

  5、他們唱出的歌聲音為什么不一樣呢?丁冬、知了、沙沙、呼啦?

  6、誰愿意讀一讀?指名讀,范讀,男女生賽讀。

  三、拓展思維。

  1、在你喜歡的季節(jié)里,你還聽見誰在唱歌?唱些什么?

  2、背誦你喜歡的部分。

  四、學習生字。

  1、出示“瓜”,教師范寫。

  2、學生書空。

  3、學生書寫練習。

  五、作業(yè)設計:

  1、為你喜歡的季節(jié)畫一幅畫。

  板書設計:

  1、四季的歌

  春 花

  夏 綠

  秋 金黃

  冬 白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篇8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濃的散文,名為寫秋雨,實際在寫秋天。課文的內(nèi)容豐富多彩,作者抓住秋天的特點,從秋天的到來寫起,寫了秋天繽紛的色彩,秋天的豐收景象,還有深秋中各種動物、植物準備過冬的情景。

  課文把秋雨作為一條線索,將秋天眾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來,從整體上帶出一個美麗、豐收、歡樂的秋天。使學生通過課文生動的描寫,體會秋天的美好,感受課文的語言美,是編選這篇課文的主要意圖;這也是本篇課文的教學重點。課文使用了多種修辭手法,或把秋雨人格化,或把秋雨比喻成生活中常見的東西和事物,或很含蓄地抒發(fā)感情,這些被藝術化了的語言,會給學生造成理解上的困難,是教學上的一個難點。

  學生分析:

  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會涉及到一些詞語的理解。多數(shù)詞語可以聯(lián)系語言環(huán)境來理解。比如第二自然段的“五彩繽紛”,這個詞語比較抽象,但是當我們讀完了這一段,眼前浮現(xiàn)出黃色的銀杏樹、紅紅的楓葉、金色的田野和美麗的菊花時,就自然而然地知道五彩繽紛指的是什么意思了。課文的語言很美,有些句子富有詩意,需要好好體會品味。如“秋天的雨,是一把鑰匙!亚锾斓拇箝T打開了!薄扒锾斓挠,有一盒五彩繽紛的顏料!薄包S黃的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熱”“紅紅的楓葉像一枚枚郵票,飄哇飄哇,郵來了秋天的涼爽。”“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訴大家,冬天快要來了!崩斫膺@些句子時,一要聯(lián)系上下文和自己平時的生活積累;二要反復朗讀品味。學生理解上有困難,比如課文的第一自然段,講秋天是在人們不知不覺中來到的,為什么會不知不覺?因為秋雨雖涼,但不冷,使人爽快,不大,潤物無聲;朗讀的時候,聲音要輕一些,要給人輕松舒服的感覺,這樣教學,學生會覺得容易些。

  學習目標:

  1.會認8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清涼、留意、扇子、炎熱、郵票、涼爽、柿子、菠蘿、鑰匙、氣味、香甜、糧食、油亮亮、楊樹、豐收”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對秋大的喜愛和贊美之情,背誦自己喜愛的部分。

  3.讀懂課文內(nèi)容,感受秋天的美好。

  4.積累好詞佳句。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秋雨的特點,感受秋雨的美。

  教學難點:學生理解總分的句式,及含蓄、藝術化的語言。

  教具準備:秋天的雨的課件

  板書設計:

  是一把鑰匙

  秋天的雨 五彩繽紛的顏料 美麗、豐收、歡樂

  藏著氣味

  吹起小喇叭

  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寓情導學。

  1.教師談話導入新課。

  教師引述:小朋友,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對秋天。秋天來了,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的是一幅美麗的畫卷,讓我們用優(yōu)美的詞語來贊美一番吧!

  2.齊讀課題。(板書:秋天的雨)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nèi)容。

  1.檢查上節(jié)課的'學習情況。

  師出示詞語

 。1)誰愿意領讀這些詞。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問題,教師一起糾正。

 。2)請同學們以自己喜歡的方式把課文讀一遍,邊讀邊回憶上節(jié)課的內(nèi)容,秋天的雨是從哪幾個方面寫的?

  生說。師板書:是一把鑰匙

  五彩繽紛的顏料

  藏著氣味

  吹起小喇叭

  師出示課件讓學生讀。

  三、精讀課文,品析內(nèi)容。

  (一)、一場秋雨一場涼,秋天總給我們陣陣涼意,師范讀第一自然段,學生仔細聽,看作者是抓住什么特點來寫的?

 。1)學生說體會,教師指導讀。

  (2)男女生讀。

 。ǘ、體會五彩繽紛。

  默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把描寫顏色的詞用波浪線畫出來。一會兒匯報。

  1、出示畫面(一)重點體會、美讀描寫銀杏樹的句子。

 。1)學生讀句子(課件出示句子)。

  (2)去詞體會。

  如果我把句子當中的“扇哪扇哪、飄哇飄哇’去掉,自己再來讀讀看,好不好?為什么?

  (“扇哪扇哪”讓我們仿佛看到銀杏葉像一把把黃色的小扇子,輕輕地、輕輕地幫我們扇走了夏天的炎熱)

 。3)指導朗讀。運用聯(lián)系上下文和一邊讀、一邊想象、一邊做動作的方法,走進情境,美讀課文。

 。4)個別讀、全班讀。

  2、出示畫面(二)體會描寫楓樹的句子。

 。1)學生自主體會讀。

 。2)學生做上動作再讀一次。

  3、出示畫面(三、四)。

  (1)師引導學生觀看畫面,拓展語言,體會豐收的詞:海洋、你擠我碰。

  (2)個別讀。

  4、看錄像,感悟“五彩繽紛”。

  小朋友們,這么美的景色,想不想去看一看?讓我們一邊看,一邊讀出它的美麗吧。

  (多媒體出示課文中所描寫的景色,學生根據(jù)畫面讀相關文字。)

  (三)、體會“氣味的香甜”。

  秋天到了,不光莊稼豐收了,水果也豐收了。

  (1)師引讀學生想象秋雨里還會有什么味道?

 。2)重點理解勾住。

 。3)秋天的雨多香啊!帶著這樣的體會,美美地讀。

 。ㄋ模⒋灯鹦±,體會歡樂。

 。1)師生互動讀一讀。

  (2)學生自主感悟朗讀。

  這么快樂的景象,就讓我們來快樂地讀一讀吧。放開聲音讀出你的快樂,自己讀自己的。

  四、拓展、積累,升華感情。

  1、小朋友們,說說看,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秋天?

 。ń處煾鶕(jù)學生的回答,相機板書:美麗、歡樂……)

  2、齊讀最后一段。

  五、做自己喜歡的一項。

 。1)收集描寫秋天的詞句,背誦本課喜歡的段落。

 。2)把秋天的景物畫下來。

 。3)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秋游,把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寫下來。

  秋天的雨反思

  是一首很具有美感的散文詩,以秋天的雨為線索,將秋天的眾多景物描寫巧妙地串起來,形成了一個美麗、豐收、歡樂的秋天。語言文字的美感染了每一個幼兒,他們從文字中的確也感受到了秋天的美。

  為了讓幼兒能夠真正感受散文中優(yōu)美的意境,我重復的給孩子看課件,讓他們找一找秋天有些什么景色,豐富知識經(jīng)驗。有了知識經(jīng)驗的豐富,在第一環(huán)節(jié)中我就進行了提問:你喜歡秋天嗎?為什么?“我喜歡秋天,因為秋天有很多的水果!薄拔乙蚕矚g秋天,因為秋天有很多的顏色,非常的漂亮。”------小朋友都爭著回答,還有的幼兒會用優(yōu)美的話來說呢。

  孩子們的記憶力很不錯,看了一遍課件之后,有個別孩子就能答出:“把黃顏色給了誰?(銀杏)”,雖然孩子們的生活經(jīng)驗不是很足,但看了生動形象的課件之后,很快就能回答出來。但是孩子們在秋天的氣味方面,我可以讓他們先聞一下橘子的香味,菠蘿的香味……這樣,他們就能充分的體驗到秋天的好多氣味。

  綜合本次欣賞活動,我在教學中運用了多種方法,讓幼兒在動靜交替中充分感受到了秋天的美。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篇9

  主題目標:

  1、讓學生認識老師,熟悉老師,體會老師的愛。

  2、讓學生感覺到老師是親切的,就象大朋友一樣,消除學生對對老師的陌生感、畏懼感,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

  3、培養(yǎng)學生愛老師,尊敬老師的情感。

  活動過程:

  一、錄像導入

  1、前天,我去采訪了一年級的王老師,并把她一天的`工作拍攝了下來,你們想看看嗎?

  2、學生觀看錄像。

  二、討論交流

  1、王老師這一天做了什么?

  2、了解了王老師一天的工作,你有什么想說?

  3、你還想了解哪些老師一天的工作?

  4、你打算怎么去了解?

  5、學生分成小組進行交流,采訪。

  6、匯報采訪情況。

  7、讀兒歌:《老師引我過小橋》

  三、活動延伸

  1、看到老師這么忙碌,我們能做點什么?

  2、我們要怎樣做,老師才會笑得更開心呢?

  3、訪問老師,聽聽老師的心里話。

  4、開展“不做老師的小麻煩”活動。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一年級教案02-23

小學一年級音樂教案12-05

小學一年級體育教案03-07

小學一年級拼音教案01-13

小學一年級美術教案11-12

小學一年級的音樂教案03-03

小學一年級音樂教案02-13

小學一年級教案模板03-16

小學一年級寫字教案03-30

小學一年級上冊的教案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