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在线免费视频,亚洲精品免费一级视频,日韩亚洲欧美大陆,又黄又爽免费国产视频

<style id="t465f"></style>
<legend id="t465f"><u id="t465f"><thead id="t465f"></thead></u></legend>

<acronym id="t465f"></acronym>

<sub id="t465f"><ol id="t465f"><nobr id="t465f"></nobr></ol></sub>
<sub id="t465f"></sub>

中班教案

時間:2023-08-22 08:26:28 教案 投訴 投稿

中班教案8篇(集合)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班教案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中班教案8篇(集合)

中班教案 篇1

  《我的心愿》

  【活動目標】

  1、積極參與談話活動,體驗談話活動的樂趣,懂得關心和幫助有困難的人。

  2、能專注地傾聽同伴的講話,并用連貫完整的語句表達自己的想法。

  3、圍繞“我的心愿”這一話題進行談話,逐步深入地交流個人見解。

  【活動準備】

  1、心愿樹一棵、心形花和小花若干、背景圖。

  2、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1、創(chuàng)設談話情境,引出談話話題。

  出示背景圖并提問:什么叫“心愿樹”?你心里有什么愿望,告訴它,它會幫助你實現(xiàn)愿望。

  2、幼兒圍繞話題自由交談。

  指導語:誰的心里有愿望,可以對它說:“心愿樹,心愿樹,請你幫我實現(xiàn)愿望,好嗎?我的`愿望是……”

  3、請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說出自己的心愿。

  幼兒說出心愿后并將心形花貼在樹枝上,教師以心愿樹的口吻說:“你的愿望將來一定能實現(xiàn)!

  4、圍繞一個主題,說說樂于助人的心愿。

  (1)用提問的方式拓展話題:“生活中哪些人會需要你幫助呢?”鼓勵幼兒說說樂于助人的心愿。

  (2)幼兒大膽進行表達,說出心愿后將小花貼在花園里。

  5、教師小結,結束活動。

中班教案 篇2

  活動設計背景

  這個童話故事溫馨又充滿情趣。作者巧妙地把喇叭花想像成電話機,并用它聯(lián)系了小田鼠和小鳥之間的濃濃情誼,把小動物之間的相互友愛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是對幼兒進行友愛教育的好題材。小班的孩子大多以自我為中心,他們對人與人之間的友好和互相關懷等情感理解甚少,而本教材正是表現(xiàn)了朋友之間的這種情感。同時,如今隨著社會科技的進步,人們之間的交往不在局限于面對面的交流,電話的普及從很大程度上滿足了人們交往的需要。幼兒年齡雖小,但渴望與人交流的愿望卻很迫切,家中的電話機對他們來說就充滿了神秘,因此本活動就滿足了幼兒打電話交往的需要。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感受小鳥和小田鼠之間的友愛之情。

  2、能大膽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3、體驗交流溝通的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故事內容,感受小鳥和小田鼠之間的友愛之情。

  難點:初步理解故事內涵,即小田鼠為何種喇叭花。

  活動準備

  操作圖片;實物投影儀;小鳥和小田鼠胸貼若干;玩具電話(手機)若 干。

  活動過程

  1、出示小田鼠和小鳥,引出課題。

  吱吱吱,誰來了?

  喳喳喳,又有誰來了?

  2、欣賞故事,想象表述。

 。1)演示投影儀,操作圖片,教師有表情講述前半段故事。

  A.有什么好辦法能讓小田鼠和小鳥一起玩?

  B.幼兒自由想象,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2)繼續(xù)講述后半段故事。

  小田鼠想了個什么辦法?

  3、進一步理解故事。

  (1)教師完整講述故事。

  A.故事的題目叫什么?故事中有誰?

  B.小鳥和小田鼠分別住在哪?它們?yōu)槭裁床荒芤黄鹜妫?/p>

  C.小田鼠為什么要種喇叭花?它們?yōu)槭裁匆螂娫?你喜歡它們嗎?為什么?(幫助幼兒理解故事的內涵)

 。2)幼兒戴上胸貼,練習對話。

  它們是怎樣打電話的?(幼兒學習)

  4、游戲:打電話(情感的遷移)

  (1)你想給誰打電話?

 。2)幼兒用玩具電話機進行游戲,體驗溝通交流的快樂。

  教學反思

  以談話的方式引出活動,充分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還為活動的順利進行作了鋪墊。在幫助小鳥和小田鼠想辦法的過程中,幼兒體驗到了同伴間親密交流的需要,激發(fā)表達、交流的.愿望。通過幼兒間的相互討論,讓更多的幼兒有了與同伴交流和分享經(jīng)驗的機會。在猜測中拓展了幼兒的思維,又激發(fā)了幼兒語言表達的欲望,在講述中獲得對圖意的完整感受。并通過表演活動,讓幼兒進一步理解故事,同時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其大膽表現(xiàn)的習慣。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讓幼兒制作喇叭花電話機,并與同伴說說心里話,這個環(huán)節(jié)有點長,其實可以在課前做好喇叭花電話機,然后出示做好的電話機進行打電話游戲就可以,其目的就是為了激發(fā)孩子與同伴用語言進行交流的愿望。

  感想:幼兒語言的發(fā)展與其情感、經(jīng)驗、思維、社會交往能力及其他方面的發(fā)展密切相關。要落實這些目標,發(fā)展幼兒的語言,關鍵是為幼兒創(chuàng)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huán)境,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去擴展幼兒的經(jīng)驗,促進幼兒語言的發(fā)展。學習運用適當?shù)摹⒍Y貌的語言交往,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独然娫挕反私滩纳钍苡變合矏,在活動中幼兒注意力集中,發(fā)言積極。因此內容的選擇因注重趣味性、新穎性,以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

  2、能大膽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3、體驗交流溝通的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故事內容,感受小鳥和小田鼠之間的友愛之情。 難點:初步理解故事內涵,即小田鼠為何種喇叭花。 活動準備 操作圖片;...

中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會處理一些突發(fā)事件,知道幾個常用的報急電話,并學會撥打報急電話。

  2、教育幼兒不玩火,增強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重點:學會保護自己,知道幾個常用的報急電話。

  活動難點:會正確撥打報急電話。

  活動準備:教學vcd、電話機一部、突發(fā)事件圖片(著火、迷路、急。╇娫捥柎a卡片:119、110、120等。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觀看vcd(一),引起幼兒的興趣。

 。ㄒ惶欤∶鳘氉栽诩,忽然有人來敲門,透過窗子,他看到一個陌生人,小明沒開門,這時,陌生人開始撬小明家的門。)

  (1)教師提問:“這個時候,小明該怎么辦呢?”

  幼兒討論后請個別幼兒回答。

  “下面我們來看小明是怎么做的。”(撥打110)

 。2)學習撥打報警電話——“110”

  出示電話機,請個別幼兒上來撥打。

  教師示范講解撥打報警電話:先拿起聽筒,撥號碼110,聽到嘟嘟的幾聲長音,表示電話通了,對方接了電話以后,向對方講清什么地方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2、幼兒觀看vcd(二),引導幼兒學習撥打急救電話——“120”

  “小玲和奶奶在家正看著電視,奶奶突然昏倒在地上,小玲急得哭了起來!

  教師提問:“這個時候,小玲該怎么辦?”(請小朋友動腦筋幫小玲想辦法。)

  幼兒討論后請個別幼兒回答。

  “我們來看小玲是怎么做的!保ù螂娫捊o爸爸)

  讓小朋友想一想最快最好的辦法是什么?引導幼兒說出打急救電話。

  教幼兒學打急救電話“120”。

  3、觀看vcd(三),引導幼兒學習撥打火警電話——“119”

  “小強一個人在家時,玩起了火,不小心火燒到了床單上!

  教師提問:“這個時候小強該怎么辦?”

  幼兒討論后請個別幼兒回答。

  “我們來看看小強是怎么做的?”(小強拿小杯子裝了水去滅火)

  “你們覺得他這樣做對不對?他應該怎么做?”(撥打119)

  教師小結:在撥打電話之前,首先要記住你所要撥打的電話號碼,電話接通后,就可以和對方通話了,別忘了告訴消防隊的叔叔什么地方著火了。

  4、游戲:“該打什么電話”

  出示第一幅圖畫,一個小朋友在玩火,一不小心,火把窗簾燒著了。

  “這個時候,該撥打哪個電話號碼?”(請說對的小朋友來撥打電話進行模擬練習,學會如何向消防隊叔叔報警)

  出示第二幅圖畫,有一個人騎車摔倒在地,這時他已經(jīng)昏迷不醒了。

  “該打什么電話呢?”(請說對的小朋友來撥打電話進行模擬練習,學會如何向急救中心報警)

  出示第三幅圖畫,有一位小朋友在街上迷路了。

  “該撥打哪個電話號碼?”(請個別小朋友來撥打電話進行模擬練習,學會如何向警察叔叔報警)

  活動反思:

  隨著社會生活現(xiàn)代化進程的加快,現(xiàn)代生活給幼兒帶來的潛在危險日益突出,像火災、溺水、拐騙、突發(fā)事件等一系列危險時刻威脅著年幼的孩子。中班幼兒年齡小,還處在未成年期,缺乏生活經(jīng)驗和自我保護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發(fā)生意外傷害。然而,孩子的安全是幼兒園的首要任務,我們不可能整天跟著孩子轉,只有教給他們學會自我保護的能力。在圍繞著幼兒園課題"充分挖掘幼兒、家庭、社區(qū)的.教育資源促進幼兒的社會性發(fā)展"這一主線,我設計了本次社會活動--《神奇的電話號碼》,通過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讓每個幼兒都能真正動起來,使每個孩子都主動、積極地去記住這些報急電話,才能使幼兒自己遇到緊急問題時會使用這些號碼,增強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首先,在本次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教師能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特點,注意內容的綜合性、趣味性,寓教于生活和游戲之中。

  新《綱要》提出:"幼兒園應與家庭、社區(qū)密切合作,綜合利用各種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孩子是社區(qū)的一分子,在社區(qū)這個大環(huán)境中的一切人和事物,也都對孩子起著無聲的教育作用。我發(fā)現(xiàn)在生活中,幼兒雖然知道了一些急用電話,但還不會正確使用,為此,我利用經(jīng)常發(fā)生在孩子周邊的生活經(jīng)驗,專門組織了本次專門教育活動,對孩子進行教育,讓幼兒掌握正確的報警知識。從而,真正體現(xiàn)《綱要》中提出的將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化精神。

  眾所周知,這些安全知識比較抽象,光靠枯燥無味的講解,幼兒是沒有興趣的,也更是不可能掌握的。我們都知道興趣是人們積極、主動地認識客觀事物的一種心理傾向,學習興趣是學習動機的重要心理成分,它是推動幼兒探求知識的動力,它會使幼兒產(chǎn)生學習需要,是學習活動中最現(xiàn)實、最活躍的因素。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我首先引導幼兒將日常社會生活常發(fā)生的具體事件進行分類,知道當突發(fā)事件發(fā)生時會迅速求助相關部門。再而,利用游戲、情景表演等幼兒感興趣的方式,學習撥打110、120、119電話進行求救的正確方法。

  活動中,教師觀察到幼兒已掌握了初步的報警知識的,便設置了游戲活動--"打電話"是小朋友常見而感興趣的,所以,整個學習過程中幼兒熱情高漲,興趣很濃,積極參與整個游戲活動,樂意的表現(xiàn)自己,達到了活動目標,學具的提供滿足了孩子動手的需要。從而,讓幼兒在游戲過程中真正體現(xiàn)是學習的主人,發(fā)揮主體作用,使報警知識得到強化、內化。

  其次、為幼兒提供相互交往、共同活動的機會與條件。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努力建構積極、有效的師幼互動。"在活動中,我為幼兒創(chuàng)設寬松自由、積極互動的語言交往環(huán)境,支持、鼓勵、引導幼兒與別人討論,充分調動幼兒看、聽、說、動腦等各種感官進行探究問題。當老師提問:"該怎么辦,我們一起來想想辦法?""我們應該怎樣正確撥打電話呢?"……讓幼兒相互討論,教師、幼兒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形成合作學習機制。連平時膽小的都忘乎所以地和同伴討論,幼兒充分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發(fā)展了口語表達能力。

  另外,中班幼兒年齡較小,對這些報急電話號碼不一定全記住,只有通過反復練習、強化,才能牢記。因此,在延伸活動中,我在活動室擺放許多電話玩具,供幼兒游戲時練習撥打電話。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隨時提醒幼兒、教育幼兒,并爭取家長的配合和支持。

中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體驗“磁性人”被從不同方向的磁力吸附的樂趣。

  2、能聽懂指令按規(guī)則迅速向前、向后、向側移動。

  3、活動中孩子通過向不同方向移動循序漸進的提高控制力和協(xié)調能力。

  活動準備:

  經(jīng)驗準備:幼兒觀察了解磁鐵的吸附作用,幼兒理解簡單的哨音指令。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進行熱身活動,將向前向后向側移動的方式融入其中

 。1)圍圓,做上肢、下肢、全身的動作,聽哨音變化快速反應。

 。2)聽哨音變化快速反應進行正走、倒走、側走動作練習。

  2、基本部分:進行磁性人的游戲,逐步讓幼兒熟悉玩法。

 。1)教師扮演大磁鐵引起幼兒興趣:

  = 1 * GB3 ①教師引導幼兒想象模仿磁性人的樣子。

  師:“我說什么小朋友就來變成什么…來變成磁性人,一動不動!

  = 2 * GB3 ②用哨音提示幼兒做磁性人的動作。

  師:“吹三聲哨,你們邊說‘磁性人’三個字邊變成磁性人!

  = 3 * GB3 ③教師站到圓心扮演大磁鐵引導幼兒移動。

 。2)知道在保持身體方向、姿態(tài)不變的狀態(tài)下移動、練習。

  = 1 * GB3 ①練習向前移動,做到又穩(wěn)又快:

  師:“都面向前方,要保持身體方向不變,姿勢也不能變,向前移動!

  = 2 * GB3 ②練習向后移動,保持移動方向不變,向后移動不摔倒。

  = 3 * GB3 ③練習向左側移動,重點解決在偏移些的方向的幼兒同樣能保持動作、方向不變。

  ④練習向右側移動,重點解決在偏移些的方向的幼兒同樣能保持動作、方向不變。

 。3)變化游戲的不同玩法。

  = 1 * GB3 ①打亂方向游戲,提高幼兒反應的速度增加游戲樂趣。

  教師扮演大磁鐵,在幼兒的中間,幼兒根據(jù)教師所在的.方向進行移動

  = 2 * GB3 ②引導幼兒模仿不同的樣子增加游戲的樂趣。

  3、結束部分:幼兒模仿面條人的樣子做放松活動:

  師:“面條人什么樣子?…軟軟的”。全身、上、下肢的放松活動。

  附加教材

  玩法:

  幼兒四散站立,教師或一位幼兒做磁鐵,全體幼兒都是磁性人。磁鐵在磁性人身后,磁性人倒走;磁鐵在磁性人身前,磁性人正走;磁鐵在磁性人側面,磁性人側走。

  規(guī)則:

  磁性人不能轉身,不管怎么走始終只能面朝一個方向,否則作為磁性喪失。

  磁鐵的位置要不斷變換,且磁性人的動作要隨之變化。

中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學習3的組成,知道3分成兩份有2種分法,知道哪兩個數(shù)合起來是3,并能用較為清楚的語言表達分與合的過程。

  2、在活動中,正確記錄分合式,并會整理自己的操作材料。

  3、在游戲中學習3的組成,體驗同伴合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份數(shù)量是3的圖片。

  2、教師用記錄卡一張,小貓頭飾一個,兩個圈。

  3、幼兒人手一張數(shù)字寶寶卡片放在口袋里。

  4、音樂磁帶、錄音機、視頻。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教師出示小貓頭飾,“看,誰來了呀?”

  二、學習3的組成。

  1、師:今天小貓要邀請它的好朋友們小兔、小猴到家里來做客,還為它們準備了許多好吃的,它想把這些好吃的'分別放在2個盤子里,可是它不知道怎么分才好,你們愿意幫助小貓來分一分嗎?

  2、出示記錄卡,幼兒自主學習3的分成。

  師:我們先來看看有些什么好吃的?有多少?

  幼:3只桃子。

  幼:3個蘑菇。

  幼:3條小魚。

  ……

  那怎樣把數(shù)量是3的分成兩份呢,請你動動腦筋,看誰想得辦法多,并用數(shù)字把每次的分法記在下面的格子里。

 。ㄔu:通過讓幼兒來幫助小貓給它的好朋友分好吃的,給好朋友小兔、小猴這一“任務”,在活動一開始就使幼兒的角色一下子就轉變了過來,激發(fā)了幼兒學習的興趣,激起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熱情。)

  3、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4、“你是怎么分的?請你用一句好聽的話來說!保ㄔ谝曨l上展示幼兒的分法)幼:我把3只桃子,1只桃子分給了小兔,2只分分給了小猴。

  幼:我把3條小魚,1條小魚分給了小兔,2條小魚分給了小猴。

  ……

  教師與幼兒一起記錄3可以分成1和2,幼兒一起學念。

  師:“還有其他分法嗎?”

  幼:我把3個蘑菇,2個蘑菇分給了小兔,1個蘑菇分給了小猴。

  幼:我把3根棒棒糖,2根棒棒糖分給了小兔,1根棒棒糖分給了小猴。

  ……

  “還有其他的分法嗎?”(沒有了)

 。ㄔu:具體形象的小動物角色,使幼兒有話可說,通過自己動手嘗試操作的事情,幼兒也較易掌握并表達出來。他們根據(jù)自己的喜好,把數(shù)量為3的食物分給了小兔、小猴,從而掌握3分成2份有兩種分法,本環(huán)節(jié)充分體現(xiàn)了幼兒的自主性。)

  教師小結

  師:3分成兩份有兩種分法。幼兒一起念兩種分法。

  (評:在幼兒操作后發(fā)現(xiàn)了3的兩種分法后,教師再小結,充分體現(xiàn)了“幼兒在前,教師在后”的以幼兒為主體的新理念。)

  三、游戲學習3的組成。

  師:小動物們吃得可開心啊,吃飽了,他們邀請我們小朋友一起森林玩,你們愿意嗎?森林很遠,我們3人一組開火車去吧!

  ”(聽音樂3人一組玩開火車的游戲)“呀,看,這是什么?(魔洞),這個魔洞只允許數(shù)字3過去,可我們小朋友也想過去怎么辦呢?(先變成數(shù)字寶寶),請你們先將自己的數(shù)字寶寶請出來,看看自己是數(shù)字寶寶幾呢?

  是數(shù)字3嗎?那怎樣才能讓我們的數(shù)字變成3呢?(幼兒講述1和2組合,2和1組合)“真聰明,那快點找到一個與自己合起來是3的朋友手拉手、排好隊一起過魔洞吧!”(教師檢查)

  幼兒分組找到朋友過魔洞后,做一個勝利的表情或動作!

  師:“剛才你們都很聰明,都能找到和自己合起來是3的好朋友一起過魔洞,真棒!”

中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萌發(fā)幼兒關心他人,愿為好朋友帶來快樂的美好情感。

  2、發(fā)展觀察力和與人友好相處的能力。

  3、了解人的五官及其功用,學習使人情緒愉快的方法。

  活動準備:

  1、快樂小熊(一只)

  2、白板筆(一支)

  3、表情臉譜

  4、課件(快樂的聚會)

  5、哭臉和笑臉各一幅

  6、小鏡子(人手一面),圓形卡片,水彩筆(人手一支)

  7、快樂樹(圖板)

  8、音樂磁帶(表情歌)

  活動重點:

  1、了解人的五官及功用

  2、萌發(fā)幼兒關心他人愿為好朋友帶來快樂的美好情感

  活動難點:

  讓幼兒掌握學習使人情緒愉快的方法。

  活動過程:

  一、引發(fā)興趣,導入課題

  歌表演引出快樂小熊"hello!大家好,我是快樂小熊,今天呀!我和馮老師一起來到這里,想和你們交朋友?高興的話就請來點掌聲!"

  二、導入游戲,引發(fā)討論

  1、老師和幼兒一起做"指指鼻子,摸摸臉的游戲"請幼兒互相說一說眼睛、鼻子、嘴巴、耳朵,它們都有哪些本領?讓幼兒自由討論。

  2、請幼兒自由發(fā)言,并提問個別幼兒,并肯定全體幼兒的表現(xiàn),初步了解人的面部長有五官,并了解其功用,并要時時刻刻保護它們。

  三、五官的變化,引發(fā)討論,學習使人情緒愉快的方法

  1、"小朋友"用你的小眼睛看這里,這怎么有這么多的數(shù)字,還有圓點?激發(fā)幼兒好奇的心理,并引導幼兒愿意露出笑臉。

  2、出示表情臉譜,"老師呀,還要給小朋友看一樣東西,這是表情臉譜,小朋友都甜甜的笑臉,因為它會給朋友帶快樂,那咱們就一起露出最甜的笑臉吧!"

  3、出示課件(快樂的聚會),小動物們也喜歡甜甜的笑臉,那咱們一起來看看,小動物們是樣快樂的

  4、引導幼兒通過看小動物們的`快樂聚會,能感受到小動物把快樂帶給了我們,要用笑臉對待朋友,笑臉代表著幸福和快樂!提問幼兒"假如您的好朋友生氣不高興了?你會用什么辦法讓她高興起來露出笑臉?"引導幼兒討論,并請幼兒發(fā)言,提問個別幼兒。給朋友唱歌、跳舞還給好朋友說好聽的甜甜話,讓朋友快樂,自己也就快樂了!

  四、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自由想象,情感升華

  1、出示笑臉和哭臉,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

  2、送出小禮物!手拿鏡子做表情游戲,并讓幼兒自己動手畫出笑臉,裝飾"快樂樹"。

  3、"快樂小熊"說要用笑臉、說甜甜話對待朋友,這樣大家就都快樂了。

  五、放音樂(表情歌

  歡送"快樂小熊"和幼兒一起唱、跳,抒發(fā)心中的快樂情感。

  活動延伸:

  設置快樂樹的圖板,孩子們看到樹媽媽笑了,樹寶寶笑了,太陽公公也笑了,噍!孩子們高興的也笑了,這其中使孩子們感受到人與自然的和諧,要用笑去面對一切。

中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認識不同膚色的人,知道自己是黃種人。

  2、知道每個人都是不同的,欣賞自己的與眾不同。

  活動準備:教學圖片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認識不同膚色的人。

  教師: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硪恍┨貏e的圖片,一起來看看。

 。1)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提問:圖上畫著誰?這些小朋友一樣嗎?哪里不一樣?

 。ㄒ龑в變簭姆b、膚色、頭發(fā)等特征)

 。2)教師介紹不同的人種

  教師:在地球上生活著很多的人,有黃種人,白種人,黑種人三個主要人種。不同的人種,長得不一樣,比如膚色,眼睛,頭發(fā)等,而且生活習慣也不一樣。提問:你們知道我們是哪種膚色的人嗎?

  2、引導幼兒討論并觀察自己,了解自己。

 。1、引導幼兒觀察自己與同伴

  教師:我們能從人的皮膚、頭發(fā)、眼睛的顏色一眼看出不同的`人種,我們中國人都是黃種人,黃種人都一樣嗎?

  提問:互相看看,我們長得一樣嗎?能不能區(qū)分?為什么也能區(qū)分開來呢?

 。ㄍ瑯拥娜朔N,每個人也是都不一樣)

  說說自己和別人的不一樣。

  教師:誰能說一說你和別人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膭钣變赫f說自己眼中小朋友的差異。

  教師:你是怎樣區(qū)分小朋友的呢?(從五官、身形等方面進行引導觀察。)

  3、玩游戲「猜猜我的朋友」。

  玩法:請幼兒站到大家面前,說出自己的好朋友的特點,其他小朋友猜猜他的好朋友是誰?說對了,這個幼兒就和他握握手以資鼓勵。

  4、延伸活動:畫自己。

  自我反思:

  在整個活動中,通過讓幼兒看一看,說一說,聽一聽,畫一畫,根據(jù)中班孩子們好奇的特點,在第一個環(huán)節(jié)中,我采用了直觀教學法,讓孩子們帶著問題去聽,去看,接著進行討論,我只充當了幼兒的支持者引導著,努力做到有效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不足之處是在幼兒討論環(huán)節(jié),有些幼兒沒有積極參與討論,我應該進行一些即時的指導。

中班教案 篇8

  活動設計背景

  根據(jù)幼兒的興趣特點,讓幼兒認識水果蔬菜的基礎上認識一些農(nóng)作物,知道秋天是豐收的季節(jié)。教育幼兒愛惜糧食。

  活動目標

  1.認識一些農(nóng)作物,知道秋天是豐收的季節(jié),體驗秋天豐收的快樂。

  2.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3.教育幼兒愛惜農(nóng)作物,愛惜糧食。

  4.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5.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鼓勵幼兒圍繞話題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農(nóng)民伯伯田間勞作場景錄像

  2.每位幼兒帶1-2個水果或蔬菜

  活動過程

  一.提問激發(fā)幼兒談話興趣

  小朋友你們喜歡秋天嗎?

  那你最喜歡秋天的什么?

  二. 引導發(fā)現(xiàn)

  1.觀看錄像

  提問:小朋友你們看農(nóng)民伯伯在干什么?(收割玉米.摘棉花等)

  農(nóng)民伯伯是怎樣勞動的,我們來學學好不好。(幼兒分組進行表演)

  小朋友你們看農(nóng)民伯伯在勞動的時候累不累呢?(累)

  那我們要怎樣做呢?(愛惜糧食)

  2. 小朋友秋天還有許多的水果和蔬菜,你們最喜歡吃什么?為什么?

  三. 交流討論(給水果.蔬菜找家)

  1.幼兒向小伙伴介紹自己帶來的是什么?

  2.把帶來的水果或蔬菜放到水果區(qū)或蔬菜區(qū)。

  3.幼兒自由交談,學會向同伴介紹自己帶來的水果.蔬菜名稱

  外形.味道.及用途,然后進行分類。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教案中班教學活動教案10-10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綜合教案:舞龍_中班綜合教案07-08

中班教案03-01

中班的教案11-05

中班教案(精選)08-09

(經(jīng)典)中班教案07-25

【經(jīng)典】中班教案08-18

中班教案[精選]08-20

小雞教案中班教案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