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在线免费视频,亚洲精品免费一级视频,日韩亚洲欧美大陆,又黄又爽免费国产视频

<style id="t465f"></style>
<legend id="t465f"><u id="t465f"><thead id="t465f"></thead></u></legend>

<acronym id="t465f"></acronym>

<sub id="t465f"><ol id="t465f"><nobr id="t465f"></nobr></ol></sub>
<sub id="t465f"></sub>

小學語文教案

時間:2023-09-08 09:43:11 教案 投訴 投稿

[優(yōu)秀]小學語文教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優(yōu)秀]小學語文教案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 學會本課10個生字和詞語,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規(guī)范書寫。

  2.認識“耀、莊、稼、射”這4個生字。

  3.觀察畫面,看清圖意,使學生初步了解初冬季節(jié)自然界的一些景物特點,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

  4. 指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和詞語,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規(guī)范書寫。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1. 指導學生學會難字:初、茫、塔、厚

  2.觀察畫面,看清圖意,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激情引趣,導入新課。

  1.請學生聽歌曲《四季歌》,邊聽邊記憶:歌中介紹了哪幾個季節(jié)?

  2.教師出示畫面:春夏秋冬,讓學生進行初步觀察,說說季節(jié)的特點?

  3.揭示學習內容:今天老師就要和大家共同欣賞初冬的景色,板書課題《初冬》。全班齊讀課題。

  二、學習本課生字和詞語:

  1. 讓學生自己讀課文,邊讀邊標出生字,畫新詞。借助漢語拼音讀一讀。

  2. 同桌之間開展相互間的學習:

  1)打開課后的生字表,分別讀一讀,如果讀得不正確,進行糾正,還可以借助工具書查一查,讀準字音。

  2)兩個人讀一讀畫的新詞,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詞意,利用工具書查一查,看看解釋。

  3)學習完畢,同桌相互評議學習情況

  3.教師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1)教師出示生字卡片,讓學生讀一讀:(指名讀,開火車讀)

  2)在讀生字的過程中,對讀得不準確的地方及時提醒。(最好讓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培養(yǎng)聽的能力)

  3)看投影,讀詞語:

  初冬

  田野

  莊稼

  耀眼

  光芒

  柿子

  模糊

  白茫茫

  先讓學生自己練習讀,再指名讀:

  4)結合學生遇到的難字說一說記憶字形的方法。(教師板書)

  厚:先寫“廠”字頭,再寫里面的兩部分,里面是“日”不是“白”字,最下面是“子”。要寫緊湊。

  塔:左右結構,部首是“土”字旁,右邊是“草字頭”與一個“合”,注意與“答”的區(qū)分。

  茫、芒:這兩字的相同點是:兩字都是上下結構的字,讀音相同;不同點:“茫”比“芒”多一個三點水旁。注意“亡”字的筆順:點,橫,豎折。

  初:左右結構,左邊是衣字旁,右邊是個“刀”。

  淡:左右結構的字,左邊是三點水旁,右邊是兩個“火”字在一起,“淡”的反義詞是“濃”。

  動手書空寫一寫。(教師讓學生進行板演,易錯的地方用彩色筆標出來,提醒其他同學注意)

  5)理解詞意:(結合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理解,讓學生先說一說意思,相互補充,利用工具書查一查)

  三、讀課文,看插圖,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1. 讓學生自己練習讀課文,要做到正確和流利。

  2. 同桌之間進行互查。

  3. 與小組成員一起看插圖,說說畫面的意思,理解課文內容,而后練習讀書。

  4. 教師檢查學生讀書情況:

 。1)指名讀書,大家進行評價。

 。2)讀完課文后你有什么感受?請大家自由地談一談

  四、練習:

  1.指導學生進行書寫:

  1)讓學生觀察田字格中的范字,而后描寫。

  2)教師讓學生進行板演,進行評價。

  讀一讀生字能把生字和音節(jié)用線連起來。

  五、總結本課學習情況。

  六、布置作業(yè):

  1.抄寫生字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提出不懂的問題。

  板書設計:

  22 初冬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初步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初冬季節(jié)的自然界的一些景物特點,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

  2.指導學生學習結合生活實際,理解詞句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理解詞句的能力。

  3.指導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能正確,流利,有語氣地朗讀課文。

  4.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參與學習的能力,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理解詞句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理解詞句的能力.

  教學難點:

  知道初冬季節(jié)的一些景物特點,理解課文中太陽、田野和樹林在霧中、霧后有什么不同。

  教具準備:電腦,錄像機。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教師先引導學生回憶:一年有幾個季節(jié)?

  師:春、夏、秋、冬四個季節(jié)在人們不知不覺中走來,萬物發(fā)生了變化,歡笑留在了每個人的臉上,F(xiàn)在正是深秋時節(jié),過些日子冬天即將來臨,那冬天剛剛開始的這段時間叫什么呢?巧妙的引出課題。

  2.教師板書課題 《初冬》

  二、初讀課文,理清文路。

  1.學生自己讀一遍課文

  要求: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2.指名讀生字詞:

  初冬

  田野

  莊稼

  耀眼

  光芒

  柿子

  模糊

  白茫茫

  3.配上音樂,教師范讀課文 ,學生做到:

  1)標出自然段序號

  2)評價老師朗讀情況

  三、細讀課文,結合生活實際理解詞句。

  (一)第一自然段

  1.自讀,思考:你讀懂了什么?

  2.結合生活實際理解白茫茫。

  1)這樣大的霧,課文中用什么詞語形容?(結合生活實際理解白茫茫)

  2)讀白茫茫,要求:慢一些

  3)看電腦演示,進行品讀。

  (二)第二自然段:

  1.指名讀,數(shù)一數(shù)有幾句話,想一想有什么沒讀懂的地方?

  2.根據(jù)學生的問題,指導學生理解詞句。

  1)隔著我們和田野、樹林間的這層紗,指的是什么?

  2)結合生活實際理解:模模糊糊

  3.思考:這兩句話中為什么前一句用“望”,后一句用“看”?

  4.指導朗讀,看電腦演示,試著把模模糊糊的感覺讀出來。

  (三)第三自然段:

  1.師生分別讀一遍,然后比較讀的情況。

  2.指名談體會,理解文章內容,幫助學生體會詞語。

  3.看電腦演示,體會:發(fā)出淡淡的光,然后在感悟的基礎上練習讀。

 。ㄋ模┬〗Y:

  1.課中練習:讓學生口頭練習

  1)下霧時,遠處的塔、小山都( )了。

  2)下霧時,近處的'田野、樹林都( )了。

  3)下霧時,太陽像個紅球,( )淡淡

  的光。

  進行評價:

  1)下霧時,遠處的塔、小山都( 望不見 )了。

  2)下霧時,近處的田野、樹林都( 看不清 )了。

  3)下霧時,太陽像個紅球,( 發(fā)出 )淡淡的光。

  2.總結學法:剛才我們在理解詞句時,運用了結合生活實際的方法。在讀書讀報時遇到讀不懂得詞句,可以結合生活實際想一想平常生活中看到的,聽到的或者做這些事情的情況,這樣就可以讀懂了。

 。ㄎ澹┑谒、第五自然段:

  1.觀察下霧時和霧散后的兩幅圖。說說自己的感受。

  2.自己讀四、五自然段

  根據(jù)課文內容填空。

  1)霧散后,太陽( )光芒來。

  2)霧散后,遠處的塔、小山都( )了。

  3)霧散后,近處的田野、樹林也( )了。

  3:電腦演示下霧時和霧散后景色的對比,體會后練習朗讀。

  (六)第六到第八自然段:

  1.小組自學。要求:

  1)一個同學朗讀。

  2)其他人結合一段內容談體會。

  3)同學間相互補充。

  2.匯報學習成果

  3.看錄像體會初冬景色的特點。

  四、再讀課文,總結全文。

  1.朗讀全文

  2.師生共同介紹有關初冬景色的資料

  3.總結 :在學習這一課的過程中,我們運用結合生活實際的方法理解了詞句;在學習

  的同時,同學們不僅讀懂了課文,而且領略了初冬的景色,收獲真不少!

  五、布置作業(yè)

  1.根據(jù)課文內容自己配樂朗讀全文。

  2.從課外書中找一找,讀一讀描寫各個季節(jié)的景色的文章。

  板書設計:

  22 初冬

  下霧時 霧散后

  望不見 望得見

  看不清 看得清

  發(fā)出 射出

  探究活動

  觀察下霧前和霧后的景象和其變化。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7個生字和認識2個偏旁。

  2.會認7個字。

  3.初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重點

  1.學會7個生字和認識2個偏旁。

  2.初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農(nóng)”的書寫教師重點指導。

  教學過程

  一、導言激趣

  教師出示小貓種魚的插圖,讓學生觀察,提問: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小貓種魚。學生齊讀課題。看了課題后你想知道什么?學生回答:小貓為什么要種魚?小貓最后收到了魚了嗎?我們就帶著這個問題學習課文內容。

  二、認識生字和要求認識的字。

  1.借助漢語拼音讀課文,邊讀邊在課文中標畫出生字和會認字。

  2.借助漢語拼音把生字和會認字多讀幾遍。

  3.同桌同學互讀生字和會認字。

  4.抽讀帶拼音的生字和會認字的卡片,鞏固字的讀音。

  三、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1.自己輕聲讀課文,要求讀正確、通順、邊讀邊標出自然段。(3段)

  2.同桌同學互相讀一遍。

  3.教師范讀,聽老師是怎么讀的,一會兒請同學讀,看誰比老師讀得好!

  4.指名讀,大家評議。

  四、學習生字的音形義。

  1.學生自學生字,分析字形,理解字義。

  2.小組同學互相說一說,比比誰識記字形最巧妙?一會兒請同學們給大家講一講?

  3.請小老師講:

  種:左右結構的字,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記,“中”字左邊加上“禾”字旁就是種。出示課件:先出示:禾中 再出示:種。組詞:種田、種花。

  秋:“秋”字和“種”用比較的方法來記。把“種”字右邊的“中”換成“火”就是“秋”字。組詞:秋天、秋風。

  農(nóng):獨體字。用數(shù)筆畫的方法記憶字形。筆順是 。學生書空組詞:農(nóng)民、農(nóng)物。

  民:獨體字。也是用粉筆畫的方法來記,筆順是 。學生一起書空筆順。組詞:人民、農(nóng)民、民主。

  玉:獨體字。用“玉”字加一點記憶字形。筆順是一二 干 玉,注意最后一筆是點。組詞:玉米。玉石。

  地:合體字,左右結構,出示課件:先出示土 也 再出示 地 用學過的熟字“邊”加上“提土旁”就是地。組詞:土地、地里。

  他:左右結構的字。和“地”用比較的方法記憶。把“地”字的“提土旁”換成音人旁就是“他”字。組詞:他的,他們。“地和他”字。為什么“地”是提土旁?“他”是單人旁?讓學生說一說。

  4.抽讀生字詞卡片。

  5.學生獨立觀察每個生字的每一筆在田格中的位置。

  6.在觀察的基礎上描紅,邊描邊記住重點筆畫的位置。

  7.在描紅的基礎上你想提醒大家在書寫時應注意什么?

  “種”:是左右結構的字,要寫成左窄右寬,“禾字旁”的最后一筆是點不是捺。

  “農(nóng)”字注意字的筆順是 ,書寫時要寫得舒展一些。注意第四筆的“豎折”和第五筆“捺”的起筆位置不能挨上。

  “民”字注意最后一筆是斜鉤,寫得稍長一些,經(jīng)左邊稍長出來一些。

  8.在學生提示的基礎上,把每個生字在書中田格上獨立寫一遍。寫后同桌互查糾正。

  9.同學再把每個字獨立書寫一遍。

  10.全班評議修改!

  11.教師對比較機械的字進行重點指導。如“農(nóng)”字教師示范板書。學生再練習寫“農(nóng)”字。

  12.鞏固練習:學生在生字本上寫生字,每字寫3遍。

  板書設計 :

  16 小貓種魚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通過朗讀課文知道種玉米收玉米,種花生收花生,懂得小貓種魚收不到魚的道理。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內容,通過朗讀課文知道種玉米能收玉米,種花生能收花生,懂得小貓種魚收不到魚的道理。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1.懂得小貓種魚收不到魚的道理。

  2.明白向別人學習需要動腦筋。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抽讀生字和詞語卡片,鞏固字音字形。

  二、談話導入 :

  我們上節(jié)課學習了小貓種魚的生字和詞語,我們初步地了解課文內容,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內容,仔細觀察插圖,能用簡單的話表達圖的內容,同時還要明白課文中所講的道理。

  三、朗讀課文,理清課文層次。

  1.自己小聲讀課文,邊讀邊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2.指名讀課文,要求讀正確、通順。

  3.全文共有幾幅圖,(5幅)邊看圖邊讀課文,想想哪幅圖和哪個自然段有聯(lián)系。

 。1)第一自然段是描寫第一、二幅圖的。

 。2)第二自然段是描寫第三、四幅圖的。

  4.學生輕聲讀課文,想想:你從每段課文中明白了什么?指名說一說。

  四、朗讀課文,進一步地理解課文。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教給學生學習辦法。

  1.出示圖1圖2,說說每幅圖畫的是誰在干什么?再把兩幅圖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

  2.用“一”畫出第一幅圖對應的句子,用“~”畫出第二幅圖對應的句子。

  3.讀讀畫出的句子,并思考:誰把什么種在地里,到了秋天,怎么樣?農(nóng)民伯伯種的是什么樣的玉米?教師出示實物:玉米粒,即種子。到了秋天農(nóng)民伯伯收獲的又是什么呢?(教師出示實物:玉米棒子。板書:種玉米 很多玉米

  4.看第二幅圖,農(nóng)民伯伯收了多少玉米呢?書中用了一個詞,是什么詞?(很多)①如果是你,看到收獲了這么多的玉米。心里怎么樣?(高興)用高興的語氣讀一讀。②教師抓住“很多”進行朗讀指導。學生練習讀,指名讀。③練習背誦。先利用圖文對照的方法自己練習背誦,然后同桌互背最后指名背和齊背。

  5.總結學習方法。

  板書:看圖

  畫句子

  讀文 思考?

  朗讀,背誦

  (二)在纂這的基礎上小組合作學習第二段熟悉學法。

  1.自己自學課文二段。

  2.學生自學后小組進行討論。

  3.指名匯報學習收獲。

  教師板書:種花生 很多花生

  4.朗讀本段,讀出阿姨收到很多花生的喜悅心情。

  5.背誦第二段。

  與第一段比較著背,只是把“玉米”換成“花生”就可以了。

  (三)擴展練習,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

  1.學生把前兩段進行背誦。

  2.讓學生按照句式,結合生活實際說說農(nóng)民伯伯或阿姨還能把什么種在地里,到了秋天,收到很多什么?

  3.想一想:農(nóng)民在什么時間種?到了什么時間能收到。農(nóng)民為什么能收到很多玉米、花生……呢?

 。ㄒ驗橛衩缀突ㄉ欠N子繁殖的,是種在地里的,經(jīng)過農(nóng)民伯伯的辛勤勞動就會收到很多的玉米和花生!

  教師過渡語:有一只可愛的小花貓看見農(nóng)民伯伯和農(nóng)民阿姨,把玉米和花生種在地里,收到了很多玉米和花生,于是它把小魚種在地里,它想收到很多很多小魚,它收到很多魚了嗎?

  我們一起學習第三自然段。

 。ㄋ模⿲W習第三自然段。

  1.自己小聲讀這段,標出有幾句話?

  2.指名讀,說說你讀懂了什么?板書:

  3.小組討論。

  4.提問:小貓看見了,它看見什么了?說給大家聽。小貓為什么要種魚?從圖的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他想,一定收到小魚?小貓到底能不能收到很多小魚?

  為什么?小貓錯在哪里? 板書:沒收到。

  5.指導朗讀。從“一定”一詞,小貓想自己肯定能收到很多小魚,要讀出很自信、很肯定的語氣。自己練習讀;同桌互讀,相互評議;指名讀。練習背誦。

  6.利用表演形式進行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訓練。

  請一名學生帶上小貓的頭飾當小貓。請一句同學給他講為什么種魚收不到魚的道理。小貓聽了很難過,向同學承認了錯誤,并請求同學們幫助他想想能收到很多小魚的辦法。

  五、全課小結:學習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收獲?

  板書設計 :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綜合活動

  活動內容:以主題班會的形式,學生主持,教師策劃,讓學生從各個方面探討生命的價值,生命的意義,從而認識到我們新世紀的青年一代,如何來面對生命。

  活動目標:探討生命的價值,生命的意義,從而認識到我們新世紀的青年一代,如何來面對生命。

  活動重難點:認識到我們新世紀的青年一代,如何來面對生命。

  活動構想:分成若干小組,組成班會,制成多媒體課件?茖W小組——探尋生命的起源,包括人類的形成。歷史小組——追尋生命的傳說。文藝小組——搜集人生、生命的歌曲。美術小組——抓住一物表現(xiàn)生命主題。評議小組——評議生命的價值。

  活動準備:電腦課件

  活動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召開主題班會。

  學生學習過程:

  一、導入。

  學生主持:通過前邊幾課文的.學習,我們感到了生命的價值。今天,我們就來探討生命的價值,生命的意義,從而認識到我們新世紀的青年一代,如何來面對生命。

  二、活動過程

  分成若干小組,組成各個小組。

  科學小組——探尋生命的起源,包括人類的形成。

  歷史小組——追尋生命的傳說。

  文藝小組——搜集人生、生命的歌曲。

  美術小組——抓住一物表現(xiàn)生命主題。

  評議小組——評議生命的價值。

  三、分工合作

  指導學生個體選擇主題,學生自行進行小組分工。如:負責創(chuàng)意的,負責圖案設計的,負責文字設計的……當然也可以自己設計

  四、創(chuàng)編

  1.教師在學生設計中應注意指導,特別注意突出生命價值這一主題。

  2.學生自由創(chuàng)編。

  作業(yè)設計:完成課堂上沒完成的作品。

  板書設計:綜合活動

  我們說,人生應該這樣度過……

  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展示

  學生學習過程:

  成果展示:

  1、文藝組歌唱人生如:不能這樣活、命運不是轆轆

  2、主持人導入

  3、學生齊誦“|人生禮贊” 制成多媒體課件。

  4、科學組講解生命的起源

  5、歷史組介紹生命的傳說

  6、美術組展示自己的作品

  7、評議組結合事例怎樣的人生是有意義的人生

  課后反思: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把自己的作品創(chuàng)意或感受寫成

  學生學習過程

  一、導入

  這節(jié)課,我們來展示同學們的作品,把大家的意見進去,一定會改得精彩。再寫點自己的感受。

  二、文

  活動結束后,指導學生進行小練筆或周記。

  三、批改

  1、小組內互相批改。

  2、注意畫出錯別字和不通順的句子。

  3、看看是否突出了樂趣。

  四、修改

  按照同學們的批改意見,進行修改。

  五、謄文

  六、

  同學們互批了,大家的水平都有了提高,注意了突出中心,盡量少出現(xiàn)錯別字,把話說通順。

  作業(yè)設計:

  預習第五單元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一、教材分析

  《恐龍》是一篇知識性短文,通過生動有趣的語言向學生介紹了恐龍的種類、形態(tài)特點和生活習性,內容通俗易懂。全文共六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介紹了恐龍的生存時間和地點。第二,三自然段介紹了恐龍的種類和形態(tài)特點。第四,五自然段介紹了恐龍的生活習性,最后一個自然段說到了恐龍的消失至今還是一個謎。

  二、學情分析

  恐龍生活在遙遠的年代,誰也沒有見過,它的種類、形態(tài)、外形和習性都是根據(jù)目前掌握的資料所進行的研究推測。在閱讀訓練的時候,我將借助網(wǎng)絡環(huán)境獨有的生動畫面、形象的聲音、充足的信息等獨特的魅力,全方位,多角度的讓學生了解恐龍的相關知識。

  本文最大的特色是多種說明方法并用,如何處理這一內容的教學是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在本文的教學中我以弱化“名稱”,注重“感悟”的做法,力求既不破壞文章生動的語言環(huán)境,又讓學生有鮮明的感受。另外,在教學設計中我注重挖掘文本的隱藏資源,讓本沒有生命的文字會說話;力求讓學生通過資料收集、展開想像走進“恐龍”世界,不斷地“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力求指引學生不斷地沖擊原有的認知體系,探索新的研究課題。

  三、教學目標

  1.借助網(wǎng)絡環(huán)境,理解感悟課文,了解恐龍的種類、形態(tài)特點和生活習性,激發(fā)學生對恐龍知識的濃厚興趣,激起學生對探索大自然奧秘的神往之情。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課文介紹恐龍的方法進行遷移訓練

  3、對一般說明方法的初步掌握,特別是打比方的說明方法。

  4.借助網(wǎng)絡,拓展一些常見的恐龍的知識,培養(yǎng)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四、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 借助網(wǎng)絡,幫助學生體悟恐龍的種類、形態(tài)特點,進而有感情地朗讀。

  難點:

  1.對打比方的`說明方法的初步了解和掌握。

  2.學習遷移運用課文描寫恐龍的方法。

  五、教學過程

 。ㄒ唬⿲胄抡n,看圖猜名:

  1、通過上一節(jié)課的學習,你們對恐龍都有哪些了解呢?

  2、小朋友們都喜歡恐龍,請看這些恐龍圖片(課件播放),猜猜看,這些恐龍叫什么名字?

  (二)精讀課文,了解形類:

  1、恐龍時代漫步于世界各地的恐龍種類——很多,形態(tài)更是——千奇百怪。請同學們快速默讀課文,找出書中介紹了哪幾種恐龍,并在名稱下面劃上橫線。

  2、交流:你們從書中找出了哪些恐龍的名字?

  3、請同學們再去讀書,這回要求大聲朗讀,邊讀邊想,你最喜歡哪種恐龍,為什么喜歡它?

  4、交流并品讀好詞佳句。

 。ㄈ╈柟掏卣梗毩曊f話:

  1、鞏固:以“我是-----龍,……”的句式練習說話。

  2、拓展:你還知道哪些恐龍?)

  (四)了解恐龍的食性和繁殖特點:

  1、這么多的恐龍靠什么來維持自己的生命呢?它們都吃些什么呢?你是從課文中哪兒看出來的?請讀給大家聽。

  2、恐龍又是如何繁衍后代的呢?你從書上哪個小節(jié)看出來的?什么叫卵生?你還知道哪些動物是卵生的?什么叫“破殼而出”?請看圖片。

 。ㄎ澹┎陆饪铸垳缃^謎團:恐龍這種神奇的動物在地球上生活了一億多年,是大約在6500萬年以前,這些恐龍突然神秘在消失了。你知道這是什么原因嗎?你們所講的原因都只是猜測,恐龍滅絕到底是什么原因,至今還是一個謎。但是我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一定能解開這個謎。說不定解開這個謎的,就是我們班的小朋友。

 。┬蕾p短片,激發(fā)探知:如此神奇的恐龍,我們如今不能夠親見。如果科學技術讓恐龍復活,你愿意嗎?(學生看恐龍短片。)

 。ㄆ撸┛偨Y深化,練習說話:學完了課文,你有什么話想談談嗎?

 。ò耍┱n后活動:恐龍知識知多少(課后,請同學們都去收集恐龍的有關資料)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本次練習安排了四項內容:“處處留心”“讀讀背背”“寫好鋼筆字”“口語交際”“學寫毛筆字”。

  教學目標:

  1。掌握讀書時作記號的方法,便于自己的學習

  2。積累詞語和名人名言,體會名言的含義

  3。認識歇后語,訓練口頭表達的能力

  4。繼續(xù)練習鋼筆和毛筆字的書寫

  教學重點、難點:

  學會讀書做記號。

  理解成語的意思。

  學會在生活中使用贊美語。

  教學準備:

  卡片、小黑板

  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掌握讀書時作記號的方法,便于自己的學習

  2。積累名人名言,體會名言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 處處留心

  1。 讀題目要求

  2。 自己看表格中的內容,明確對應的記號

  3。 你怎樣將這些記號記下來,(學生講自己的方法)

  預習15課,嘗試用記號做批注

  學生讀名人名言,指生讀,記下來

  思考:兩則名人名言是什么意思?作者運用打比方想告訴讀者的是什么?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熟記成語,理解意思

  2。認識歇后語,訓練口頭表達的能力

  3。寫好鋼筆字

  教學過程:

  一。讀讀背背

  1。(1)學生自由地讀,要求讀準每一個字的字音。

 。2)學生分組討論成語的意思。

 。3)交流。

 。4)同座的同學互相練背,交流記憶方法。

  2。(1)讓學生自讀5條歇后語,不認識的字查字典。要求讀準讀通。

 。2)指名是試讀,正音。

 。3) 小組交流歇后語的意思

  (4) 討論,總結:歇后語分兩部分,前部分像謎面,后部分像謎底。

  “竹籃打水——一場空”白白地做了,沒有一點收獲。

  “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比喻心神不定。

  “小蔥拌豆腐——一清二白”形容非常清楚、明白。

  “搟面杖吹火——一竅不通”比喻什么都不懂。

  “黃鼠狼給雞拜年——沒按好心”講心懷惡意,但假裝關心。

 。5)集體齊讀。

  3。練習。

  (1)給學生充分時間自由練讀。

  (2)在熟讀的基礎上練習背誦,同桌互背。

  二、寫好鋼筆字

  出示“官”“竄”“霞”

  生說說發(fā)現(xiàn)(上面的.“帽子”會變化,有時大,有時。

  指導書寫,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讓學生學會真誠地用恰到好處的語句贊美別人,從而培養(yǎng)學生人際交往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師故事引入贊美

  一個關于美國“鋼鐵大王”卡耐基的故事:1921年卡耐基付出一百萬美元的超高年薪聘請了一位執(zhí)行長,人們感到非常困惑。當記者采訪時,卡耐基意味深長地說:“因為他最會贊美別人,這是他最值錢的本事!贝_實,贊美就如同是拂面而來的春風,是一種心靈的交流、碰撞,是需要精心呵護的鮮花。德國詩人歌德就曾有這樣一句名言:“最真誠的慷慨就是贊美!

  二、材料交流

  課前,老師讓大家搜集了一些關于贊美的格言,F(xiàn)在,大家就來交流一下,感受贊美的魅力。

  生拿出材料進行交流。

  三、情境互動,學習贊美

  1。 師:贊美別人,仿佛用一支火把照亮別人的心田,也照亮了自己的心田。那么,如何對別人進行真誠的、恰如其分地贊美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贊美。(在“贊美”前板書“學會”兩字)

  2。創(chuàng)設情境

  如果你回到家,看到勞累的媽媽已經(jīng)燒好了幾盤可口的菜,你會怎么對媽媽說?(教師表演將燒好的菜端上桌,并不停地用袖子拭汗,用手捶背)

  先后請三位學生上臺表演,演后進行評價。在評價中教師適時引導:贊美別人時要注意分寸,恰到好處,言語要真誠,不說奉承話。同時,也要伴有真誠的神態(tài)舉止,這樣別人才能接受。除此以外,也應針對不同的對象、不同的年齡、不同的場合等正確使用贊美語。

  3。情境練習一

  師: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有很多同學也是值得大家贊美的。課前,老師給每一小組發(fā)了我們班上同學的作文本。大家看看,有哪些地方值得贊美的?請你用你喜歡的方式來贊美他們。(學生討論、交流)

  師:老師現(xiàn)在是一名記者,我想采訪一下被贊美的同學。聽了同學對你的贊美,有什么感受嗎?

  四、聯(lián)系生活,運用贊美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還有許許多多的人和事值得我們去贊美。比如,園丁、警察;再比如,陌生人給小孩讓座、同學撿起地上的垃圾等等。現(xiàn)在就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把當時的情景再現(xiàn),在情景中去贊美別人。

  生討論練習后,每一個小組進行交流。

  五、全課總結,升華贊美

  師:孩子們,今天我們差不多每一位同學都學著去贊美了別人,F(xiàn)在,我們就來反思一下,在贊美別人的時候,你的心里感覺怎樣?(生自由說后師總結)是啊,能為別人開花的心是純真的心,能為別人繽紛贊美的情是真誠的情。

  教后小記: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 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 能根據(jù)注釋和課外資料理解詞句的意思。

  3 積累中華經(jīng)典文化,感受朋友間相互理解,相互欣賞的純真友情。

  教學重難點

  重點:讓學生憑借注釋和工具書讀通,讀懂內容,并在此基礎上記憶背誦。

  難點:感受朋友間的真摯友誼。

  教學資源:

  《高山流水》的樂曲 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古往今來有關交友的名言很多,而我們今天要學習一個有關知音的千古流傳的故事《伯牙絕弦》。相信同學們學習了這篇文章會對友誼有更深一層的了解。

  二 初讀課文,讀正確流利

  1 自由讀放聲讀,讀準字音。

  2齊讀,注意感受節(jié)奏和韻味。師范讀,進行指導。

  3 同桌互讀,互相評議,指出不足。

  三認識伯牙,理解題目

  1聽伯牙學琴的故事,了解伯牙。(俞伯牙:楚國著名的音樂家,天下操琴的高手)

  2伯牙絕弦是什么意思?用自己的話說說。

  3默讀課文,思考:伯牙為什么要絕弦?

  4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結合注釋理解課文內容。

  四 解讀絕弦之因

  1出示句子:“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思考:伯牙乃著名音樂家身邊不缺乏欣賞贊美的人,為何子期死后就再也不鼓琴了呢?

  2從何處可以看出“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

  3出示課件,由鐘子期的'贊嘆,想象一下那琴聲再現(xiàn)時的場景。師播放高山流水樂曲。

  4既然說伯牙善鼓琴,那么他的琴聲一定不只表現(xiàn)了高山流水,假如你是子期,當“伯牙鼓琴,志在清風”透過琴聲,你聽到了徐徐的清風,你會如何贊嘆?還會有那些場景呢,你又會如何贊嘆?

  5是啊“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毙闹兴,朋友必得之而贊之,這就叫--知音啊,難怪如此擅長音樂的伯牙會絕弦呢

  6再次聆聽高山流水,再讀課文,試著背誦。

  五 深悟絕弦,感悟知音

  1再次聆聽高山流水,再讀課文試著背誦。

  1鐘子期死后,伯牙在子期墓前寫下了一首短詩,出示短詩,學生讀并體會。

  2面對伯牙的痛苦絕望,你想對他說什么?

  3交流交友名言佳句,體會人們對友情的珍視。

  4同學們,學習了這篇文言文,你覺得我們該如何對待自己的朋友呢?

  5小結:知音難覓,如果你有幸遇到了,希望大家向伯牙對鐘子期那樣去珍愛。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能準確認讀十三個生字,會寫六個生字,準確流利地讀課文,小學一年級《綠色的和灰色的》教案。

  能力目標:寫字能力。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的能力。

  情感目標:感受美的意境。讀出自己對詩中小動物的真實感受。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導入:

  師:出示課件,讓學生感受美麗的綠色世界,看看那里發(fā)生的故事。

  生:欣賞美麗的綠色世界,初步感知課文內容。產(chǎn)生讀書欲望。

  新授:

  1、認讀二類字。

  借助拼音自讀課文,把不認識的字在文中圈出來。同桌之間讀一讀圈出的字。

  2、教師范讀,學生聽讀正音。

  3、出示詞語、句子,強化認讀生字。指名讀,開火車讀。(不丟下任何一個孩子)。

  4、要求學生讀熟課文。生自由讀。

  5、檢查讀書情況,初中三年級語文教案《小學一年級《綠色的和灰色的》教案》。誰來把自己讀的很棒的`一遍讀給大家聽。(其他同學認真聽。)個人讀、分組讀。學生間互相評一評。

  6、讓學生講這首詩講的是一個怎樣的故事,讓學生把詩歌的語言轉化成敘述的講故事的方式,隨機點評。以鼓勵為主。

  7、讓學生表演課文內容。先分組,再做好充分準備。讓學生在表演中理解課文內容,培養(yǎng)聽、說、演、記等綜合能力。

  生: 準備語言、動作。分組表演。

  8、提出問題:通過表演課文內容,你們有什么想法?你想對詩中的那個小動物說說話?

  生: 默讀課文,思考問題。讀與思相結合,養(yǎng)成好的讀書習慣。

  9、先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看法。指名學生回答。并對學生的答案給予總結,尊重學生獨特的個人感受。

  10、指導學生讀出詩歌韻味:“嘆氣”生讀出一定的情感即可。

  11、出示課件你有什么不懂的問題要問嗎?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

  指名學生說一說。學生提出問題。

  12、記字寫字。體現(xiàn)主動性,方法性、審美性。強調書寫習慣的養(yǎng)成。

  生:一看、二描、三寫、四評、五改。

小學語文教案 篇8

  一、導入

  1、在我們心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或愿望,有人說理想是一盞不熄的燈,能照亮夜行的路,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設計。我要說理想是一顆樹種,有一天它會長成枝繁葉茂的大樹。我想我們同學心中一定會有美好的愿望。今天我們就共同暢談一下你的理想和愿望。

  2、請同學們把書翻到21頁習作部分,看書中怎么說,提出了哪些要求?找一名學生讀。

  大家想想這次習作的題目是什么呢?要求是什么?

 、俪鍪绢}目

 、诔鍪玖曌饕

  二、指導審題

  1、這次作文是以“假如我是……”為題。這是半命題作文。作文時要根據(jù)自己的'文章內容把題目補充完整。而且題目中有兩個關鍵字眼“假如”,則說明這是一篇想象的作文,“我”強調有假設、如果的意思。以第一人稱來寫!啊笔亲约耗撤N美好愿望,那么,你的愿望是什么,就填什么。誰能補充好?

  學生說:假如我是老師、警察、校長……

  2、同學們說得很好,寫這樣的想象作文,同學要馳騁自己的想象,大膽、勇敢、敢于想。

  那想象的時候要注意:

 、儆幸饬x,對社會,對別人有益處。如:你是市長為人民做好事。

 、谙胂蠛侠。要從當前現(xiàn)實出發(fā),有一定合理性。

 、巯胂缶唧w、不籠統(tǒng)。

  3、下面我們就分小組暢談自己的理想。學生說。

  4、同學們剛才說得不錯。不論在說或寫的時候,開頭,從現(xiàn)實入手,點明時間,地點及我的角色,從現(xiàn)實生活入手,主體部分展開想象,結尾回到現(xiàn)實,照應開頭,點明中心,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設計》。

  總——分——總

  5、讀范文

  假如我是神筆馬良

  假如我是神筆馬良,我就會拿起神筆,把世界變得富裕而漂亮起來,讓人們過上幸福的生活。

  我先來到農(nóng)村的學校用我的神筆,畫出一座二層小樓,讓同學們在樓里,每天都高高興興的上課。

  我又來到農(nóng)民伯伯家,如果沒有電視、電飯鍋等日常生活用品的話,我會把它們一一畫出來,放在農(nóng)民伯伯的家里,好讓他樣不用上山砍柴,就成天吃上香甜可口的飯菜了。

  我又來到種植蔬菜基地。再畫出一個噴藥的箱子和幾盒農(nóng)藥,把藥倒進箱子里,噴在蔬菜上,把蟲子去掉,好讓人們吃的放心,再賣一個好價錢。

  我又來到了一個大沙漠,我要畫出一棵棵小樹苗,一輛噴水車,再挖出一個個坑,澆上水,讓小樹長大,為祖國填上一片綠色。

  如果,我真的是神筆馬良的話,我會讓這些成為現(xiàn)實.

小學語文教案 篇9

  教學要求

  1、用鋼筆描紅。

  2、對照簡化字,認讀繁體字。

  3、將句子加點的詞改成重疊式,再讀一讀。

  4、將關聯(lián)詞語分別選用到3個句子里。

  5、熟記12個成語。

  6、介紹自己最喜歡的電視欄目。

  7、學寫毛筆字。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教學第一題。

  1、讀題。

  2、指導。

 、胖笇W生讀句子。

 、谱寣W生說說比較難寫的是哪個字,難在哪里?

 、墙處熤攸c指導“唯、裝”這兩個字。

  3、練習。

 、艑W生練習描紅。

 、聘鶕(jù)描紅情況,教師及時小結,再讓學生仿寫。

  4、反饋

  ⑴展示寫得好的字,評點好在哪里。

 、浦赋霾蛔,根據(jù)情況進行矯正,強化練習。

  二、教學第二題。

  1、指名讀題目要求。

  2、指導。

 、抛寣W生把簡化字和繁體字一一對應起來讀一讀。

 、谱寣W生觀察相對應的繁簡字,說說它們的異同。

  3、練習。

 、艑W生繁簡對照,自讀詞語,并找出較難認的多讀幾遍。

 、颇信鷮ψx。

 、墙處煷騺y順序,任意指讀括號里的繁體字。

  三、教學第三題

  1、審題。

  2、指導。

 、懦鍪揪1,指名讀句。

 、埔髮W生將“認真”改成重疊式詞語。

 、前迅暮蟮木渥幼x一讀,比較它和原句在表情達意上的'異同。(重疊式詞語有強調語意和豐富表現(xiàn)力的作用)

 、饶芊駥ⅰ罢J真”改成“認真認真”這樣的重疊式?為什么?(通過誦讀比較)

  ⑸教師歸納做該題的方法:一想(想可換成哪種形式的重疊),二換(換成重疊式),三讀(以讀來檢查這樣換是否合適,并和原句比較)

  3、練習。

  ⑴讓學生用上面的方法自己變換并驗讀第2、3句。

 、平涣。

  4、補充練習。

 、胖灰潞菪,肯定能把情況摸個清楚( ),弄個明白( )。

 、撇恢^了多少個冬夏,經(jīng)歷了多少風雨( ),玉蘭樹依然郁蔥( ),充滿生機。

  四、教學第四題。

  1、指名讀題。

  2、學生單獨完成練習。

  3、反饋。

 、艑W生匯報自己的答案,并說明理由。

  ⑵讓學生修改自己的答案。

 、亲寣W生大聲朗讀加關聯(lián)詞語后的三個句子。

  4、補充練習。

  用上合適的關聯(lián)詞,把下面的兩句話并成一句話。

  ⑴廣玉蘭幽香、純潔,充滿活力。我愛廣玉蘭。

  ⑵明天下雨,我喊叔叔開汽車送我去上學。

 、乔锾斓搅,許多樹都落葉了,玉蘭樹還是那么綠。

  第二課時

  一、教學第五題。

  1、學生自由讀成語,試著理解成語的意思。

  2、交流:說說理解的成語意思。

  3、教師講解。

  嫣然一笑:形容笑的樣子很美好。

  曲意逢迎:違反自己的本心去迎合別人的意思。

  脅肩諂笑:聳起肩膀,裝出笑臉,形容諂媚的丑態(tài)。

  4、練習。

 、艑W生大聲自由練習。

 、仆痪毩暠痴b。

 、侵该x;集體背;指名背。

  二、教學第六題。

  1、審題。

 、耪勗捊沂驹掝}。

  ⑵指名讀本次說話的要求。

  2、指導。

  ⑴你們經(jīng)?吹碾娨暀谀坑心男?(相機板書)

  ⑵其中你最喜歡的一個欄目是什么?

 、悄銥槭裁聪矚g它?它與其它欄目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把喜歡相同欄目的同學組織在一起討論)

 、戎该麉R報。(教師引導學生把要說的意思分點有條理地說清楚)

 、蛇@個欄目中哪一期的節(jié)目或哪一個片斷你現(xiàn)在還清楚地記得?(同學間相互啟發(fā)回憶)

 、十敃r的情景是什么樣的?你能根據(jù)回憶按照事情的發(fā)展順序描述一下嗎?(先自己對自己說,然后同學間互說)

  ⑺指名說或小組推薦。

 、探處熥寣W生根據(jù)要求中的三個問題列好說話提綱。

  最喜歡的電視欄目:《 》

  原因:

  印象深刻的內容:

  3、練習。

 、艑W生列寫提綱。

 、扑娜诵〗M練說。

 、侵该麉R報,師生評點。

  4、鼓勵學生把自己想說的話寫下來向學校紅領巾電視臺投稿。

小學語文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在閱讀中認識生字“窟、涸、墅”等生字,在預習中嘗試運用合適的方法理解“天才、貧民窟、干涸”等詞語的意思,并積累詞語若干。

  方法與過程:能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讀文,了解貝利由一個窮孩子成長為世界球星的歷程。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天才之路都是用愛心鋪成的,并且在鋪成的這條路的愛心中有天才自己的一顆”,“一個原來不為世人所知的名字——貝利,隨之傳遍世界。”等句子的深刻含義。

  情感與態(tài)度:初步感悟一個人既要被別人愛,也要能愛別人,對別人的給予要有回應,這樣才能健康成長。

  教學重點難點:

  1、 積累相應的語段。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天才之路都是用愛心鋪成的,并且在鋪成的這條路的愛心中有天才自己的一顆”。

  2、 通過讀文,感悟一個人既要被別人愛,也要能愛別人,對別人的給予要有回應,這樣才能健康成長。理解“天才之路都是用愛心鋪成的,并且在鋪成的這條路的愛心中有天才自己的一顆”等句子的含義。

  教學準備

  1、 老師:相應的課件,課文朗讀錄音

  2、 學生:按課后要求預習課文。

  課時安排:1課時

  執(zhí)教時間:6、16

  教學設計

  一、 導入新課

  1、板書:“天才”:你認為哪些人能稱之為“天才”,為什么?

  2、小結引入新課:是啊,你們所說的藝術家,運動員,甚至自己身邊的同學都在某方面有著過人的才能。今天我們學的課文,講的就是一位天才小時候的故事。

  3、出示課題,組織學生齊讀。(課件出示)

  二、 整體感知

  1、組織學生初讀課文。(課件出示)

  初讀課文小建議:

  (1)輕聲地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思考:課題中的“天才”指的是誰?

  他在哪方面有過人的才能?

  2、交流

  (1)分小節(jié)讀課文。

  (2)正音:干涸 祈禱 完畢 準確 別墅 圣誕節(jié)(課件出示)

  (3)理解詞語:

  干涸——(河道、池塘等)沒有水。(先組織學生查字典了解“涸”的意思,最后告訴學生這是一個用近義詞組成的.詞語。)

  祈禱——一種宗教儀式,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

  (4)交流:課題中的“天才”指的是誰?他在哪方面有過人的才能?

  (5)出示“貝利”的簡介,讀一讀。(課件出示)

  1、 小結過渡:

  剛才,大家都讀了球王貝利的簡介,我們驚嘆于他在踢足球方面的過人才能,都被他為巴西足球立下的汗馬功勞所折服。

  三、 研讀課文

  1、 貝利獲得了成功,他的成功之路怎么鋪成的呢?讓我們來讀讀文中的這句話(課件出示)

  天才之路都是用愛心鋪成的,并且在鋪成這條路的愛心中有天才自己的一顆。

  (1)指名讀。

  (2)齊讀。

  2、 句中的“愛心”指什么呢?請大家再讀讀課文,從貝利和足球之間,貝利和教練之間找一找。

  3、交流體會。

  (1)貝利和足球之間:(熱愛踢球)

  于是就踢塑料盒,踢汽水瓶,踢從垃圾箱撿來的椰子殼。他在巷子里踢,在能找到的任何一片空地上踢。

  小男孩得到足球后踢得更賣力了。不久,他就能準確地把球踢進遠處的隨意擺放的一只水桶里。

  (2)貝利和教練之間:

  教練對貝利(關愛):

  有一天,當他在一個干涸的水塘里猛踢一只豬膀胱時,被一位足球教練看見了,他發(fā)現(xiàn)這男孩踢得很是那么回事,就主動提出送給他一只足球。

  貝利對教練(感恩):

  小男孩跟媽媽禱告完畢,向媽媽要了一只鏟子跑了出去。他來到一處別墅前的花園里,開始挖坑。

  小男孩抬起滿是汗珠的臉蛋,說:“教練,圣誕節(jié)到了,我沒有禮物送給你,我愿給你的圣誕樹挖一個樹坑。”

  4、組織學生再讀課文最后一節(jié),談談理解。(課件出示最后一節(jié))

  5、總結:

  沒有素不相識的足球教練的關愛,貝利連足球都買不起,更別說成為足球運動員了,當然也不可能顯露他的足球才華;貝利用自己的愛心去回報教練,因此他得到了更多人的關心,最終獲得了“球王”之稱。

  四、 復習鞏固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讀句子,聯(lián)系句子意思,給帶點詞找近義詞。

  一個原來不為世人所知的名字——貝利,隨之傳遍世界。

  ( ) ( )

  3、想想說說:為什么課文直到最后才揭示這個小男孩的名字——貝利?(調動讀者好奇心,激發(fā)閱讀興趣;進一步體現(xiàn)文章中心。)

  五、 拓展作業(yè)

  1、照樣子組詞:

  “干涸”是一個由近義詞構成的詞語,你能照樣子再說幾個嗎?

  (艱難、惡劣、美麗……)

  ( ) ( ) ( )

  2、制作感恩卡:

  一個人只知道被人愛,不知道愛別人,他絕不可能幸福,更不可能成材。請同學們靜心寫下自己對辛辛苦苦哺育我們的父母或不厭其煩教育我們的老師,或對曾經(jīng)幫助過自己的同學、朋友的深深謝意。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鯨》教案01-13

小學語文《泉水》教案01-10

小學語文優(yōu)秀教案12-30

小學語文《春》教案01-29

小學語文掌聲教案01-18

小學語文《假如》教案02-02

(精選)小學語文教案08-30

(經(jīng)典)小學語文教案08-14

小學語文教案【精選】09-02

小學語文教案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