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在线免费视频,亚洲精品免费一级视频,日韩亚洲欧美大陆,又黄又爽免费国产视频

<style id="t465f"></style>
<legend id="t465f"><u id="t465f"><thead id="t465f"></thead></u></legend>

<acronym id="t465f"></acronym>

<sub id="t465f"><ol id="t465f"><nobr id="t465f"></nobr></ol></sub>
<sub id="t465f"></sub>

中班教案

時間:2023-09-14 07:40:45 教案 投訴 投稿

實用的中班教案[錦集9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jù)教學(xué)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nèi)容,進而選擇科學(xué)、恰當?shù)慕虒W(xué)方法。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9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的中班教案[錦集9篇]

中班教案 篇1

  設(shè)計思路:

  從小班到中班經(jīng)過一年半的音樂活動熏陶。喜歡唱唱跳跳,愿意參加音樂活動,有一定的音樂素養(yǎng)。但是在音樂表現(xiàn)中沒有合作的經(jīng)驗,所以本次活動讓孩子感受與朋友一起合作跳舞的快樂。

  《邀請舞》是中班一個非常經(jīng)典的集體教學(xué)活動,舞曲節(jié)奏歡快,以邀請的方式與同伴跳舞,讓孩子體驗和朋友一起跳舞的快樂。所以在本次《邀請舞》的活動中,想通過孩子在“邀請舞”的音樂游戲中,能初步模仿以邀請的.方式與同伴跳舞。

  活動目標:

  1、在看看、說說、做做、玩玩中初步嘗試用肢體動作表現(xiàn)邀請舞。

  2、愿意和同伴一起合作,感受邀請朋友跳舞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會玩走獨木橋、爬山等游戲。

  2、ppt。

  3、小白兔頭飾。

  活動過程:

  一、以情激趣 【價值:在情景性的律動中熟悉舞曲的旋律】

  律動《去大森林》

  二、感知體驗【價值:在觀察和模仿中,嘗試用邀請的方式和同伴跳舞】

  1、感受欣賞

  重點提問:剛才小白兔和我一起跳的邀請舞好看嗎?你們想不想跳?那我們再來看一遍,看看我們是怎么跳舞的?

  2、了解玩法

  重點提問:我們剛才是怎么跳舞的?我們還做了什么動作?

  那這次再看看我們跳邀請舞時是什么時候面對面的?

  3、嘗試體驗

  重點提問:我們剛才是什么時候面對面的跳舞的?說到哪句話的時候面對面的?我們面對面的時候邀請同伴跳舞做了什么動作?

  三、合作游戲

  【價值:在和同伴跳邀請舞的過程中,體驗一起跳舞的快樂。】

  幼兒和朋友一起合作跳邀請舞。

  四、活動延伸

  師“森林里的舞會開始了,讓我們聽著音樂一起跳舞吧!

中班教案 篇2

  1.理解故事內(nèi)容,了解有關(guān)眼睛的常識。

  2.學(xué)習(xí)保護眼睛的方法

  活動準備

  1.課件-照片:眼鏡貓

  2. 故事磁帶。

  幼兒園課件

  活動過程

  一、猜謎引起幼兒興趣。

  1.教師邊說邊用動作演示:

  又圓又亮,左右一樣,腳蹬兩耳,腰跨鼻梁。(眼鏡)

  2.你們知道什么情況下需要戴眼鏡嗎?

 。ㄓ變河懻,發(fā)言)

  二、故事《戴眼鏡的小貓》

  1.小朋友見過小動物戴眼鏡嗎?

  出示圖片:眼鏡小貓

  你們看,這只小貓就戴上眼鏡了,小貓戴上眼鏡會發(fā)生什么事呢?

  今天老師請你們聽一個很有趣的故事,故事題目叫《戴眼睛的小貓》,小朋友們聽仔細呀!

  2.播放錄音《戴眼鏡的小貓》

  結(jié)合故事提問

 。1)在一座房子里住著誰?

  (老奶奶和一只小貓)

 。2)老奶奶每次看報紙都要戴什么?為什么?

  (眼鏡 因為老奶奶年紀大了,眼睛不好)

  (3)小貓看見老奶奶戴眼鏡很羨慕,有一天它戴上眼鏡高興地跑到大門邊,發(fā)生了什么?

 。ㄩT檻變高,被重重地摔倒在地上)

 。4)小貓肚子餓了,它跑到老鼠洞口又發(fā)生了什么?

  (看見一只很大很大的老鼠,嚇得掉頭就跑)

  3.幼兒討論:為什么小貓戴上眼鏡反而看不清楚了呢?

  三、了解有關(guān)眼睛的常識,學(xué)習(xí)保護眼睛的方法。

  1.什么人才需要戴眼鏡呢?

  (看不清楚,視力不好)

  教師告訴幼兒,視力不好有很多種原因,有的是先天性視力不好,有的是眼睛過度疲勞造成的,還有的.是不好好保護眼睛造成的。

  2.如果我們的視力很好還需要戴眼鏡嗎?

  戴眼鏡是需要醫(yī)生診斷的,必須佩戴合適,眼睛才舒服,才能看的清楚。如果亂戴眼鏡,眼睛就會很不舒服而且還看不清楚。故事里的小貓就是亂戴眼鏡所以就看不清楚了。

  3.保護眼睛很重要,我們應(yīng)該怎樣保護眼睛呢?

 。ㄓ變合嗷ビ懻摚l(fā)表自己的看法)

  ﹡看電視要離電視遠一點,看的時間不能長;﹡不在光線太強或太弱的地方看書、畫畫、寫字;﹡使用的時間長了要休息一下,看看遠方。

中班教案 篇3

  活動準備:

  1、大故事書1本

  2、紅、黃、藍色片 每人一份

  3、紅、黃、藍的顏料 每人一份

  4、宣紙 每人一份

  5、清水 3杯

  活動過程:

 。ㄒ唬┏鍪敬蠊适聲處熤v《會變顏色的小兔子》的故事。

  1、故事內(nèi)容:

  小兔媽媽有三個孩子,一個叫小紅、一個叫小黃、另外一個叫小藍。這三個孩子都特別淘氣,有一天,它們和媽媽一起到熊貓叔叔的染坊去玩。小紅不小心摔到了黃色的染缸里去了,等到它爬出來的時候,兔媽媽問小紅:你是誰?小紅一聽著急地說:媽媽,我是小紅呀?墒菋寢尣幌嘈牛恍↑S摔到了藍色的染缸里去了,等到它爬出來的時候,兔媽媽問小黃:你是誰?小黃一聽著急地說:媽媽,我是小黃呀?墒菋寢尣幌嘈;小藍摔到了紅色的染缸里去了,等到它爬出來的時候,兔媽媽問小藍:你是誰?小藍一聽著急地說:媽媽,我是小藍呀。可是媽媽也不相信。

  2、教師提問:為什么媽媽會認不出小紅、小黃和小藍來呢?讓我們來做一個小小的實驗吧!

  3、帶著問題,引出下一個實驗的環(huán)節(jié)。

 。ǘ┬嶒灒杭t黃藍的奧妙

  1、發(fā)給幼兒紅、黃、藍的色片,讓幼兒進行實驗。

  A、紅色和黃色的色片重疊在一起,觀察一下會變成什么顏色?(橙色)

  B、黃色和藍色的色片重疊在一起,觀察一下會變成什么顏色?(綠色)

  C、藍色和紅色的色片重疊在一起,觀察一下會變成什么顏色?(紫色)

  2、老師通過利用清水和紅、黃、藍三色的顏料,對幼兒進行A、B、C項實驗進行檢驗,引發(fā)幼兒對顏色的突然變化產(chǎn)生興趣。

  3、通過實驗讓幼兒解答故事最后的疑問:

  A、為什么媽媽會認不出小紅來?(因為小紅變成了橙色)

  B、為什么媽媽會認不出小黃來?(因為小紅變成了綠色)

  C、為什么媽媽會認不出小藍來?(因為小紅變成了紫色)

 。ㄈ﹦觿邮郑浩恋.小手帕

  1、教師演示:將方形的宣紙(生宣),對角折兩次把它折成三角形。把宣紙的三個角分別成在紅、黃、藍色的小盤子里浸泡一會兒,讓三種顏色互相渲染在一起,在兩種顏色的交界處形成另成一種顏色,即橙、綠、紫色,然后把它輕輕的打開,就變成漂亮的小手帕了。

  2、發(fā)給幼兒相同的材料,讓幼兒動手操作,教師巡回指導(dǎo)。

  3、把幼兒的作品展示出來。

 。ㄋ模┙Y(jié)束部份。

  教師總結(jié):

  今天小朋友認識了紅、黃、藍三種顏色,這三種顏色是色彩中的三原色,由它們可以變化出很多漂亮的顏色來,我們還制作了很好看的小手帕,回家以后,教爸爸媽媽來做好嗎?

  教學(xué)反思:

  幼兒對事物的認識具有形象性、具體性的特點,喜歡直接參與嘗試,對操作體驗型的活動尤為感興趣。本次科學(xué)活動正符合了孩子們好動手、喜探究的心理特點;顒拥哪康氖桥囵B(yǎng)幼兒動手操作、主動活動的興趣和創(chuàng)造意識。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層次性、開放性,幼兒可以嘗試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動探索,體驗成功的快樂。

中班教案 篇4

  目標:

  1、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nèi)容。

  2、發(fā)展幼兒的想象能力、表達能力和操作能力。

  準備:故事圖片。紙、膠水、色彩筆等操作材料。

  過程:

  一、 導(dǎo)入

  1、 出示破皮鞋的圖片!斑@是什么呀?”

  2、 出示小兔、松鼠、鼴鼠的圖片。引導(dǎo)幼兒討論“小兔、松鼠、鼴鼠看見這只破皮鞋會說什么呢?”

  二、 欣賞故事

  1、 欣賞故事的第一部分!拔覀儊砺犅犓鼈兪鞘裁凑f的吧”。

  2、 幼兒猜想:鼴鼠會怎么打扮破皮鞋呢?

  3、 欣賞故事的第二部分。印證幼兒的猜想。請幼兒說說,小鼴鼠是怎么打扮[破皮鞋的。

  4、 幼兒猜想:鼴鼠送小兔去上學(xué),小兔會怎么說?鼴鼠給小松鼠送松果,小松鼠會怎么說。

  5、 欣賞故事第三部分。

  6、 完整欣賞故事。一邊欣賞故事一邊思考:這是一只怎么樣的小鼴鼠?

  三、 幼兒創(chuàng)作。

  1、教師:“如果你也遇見了這樣一只破皮鞋,你會把它打扮成什么呢?“

  2、幼兒利用教師提供的`材料操作或者繪畫。

  3、教師了解每一個孩子的創(chuàng)作想法。

  四、 展示幼兒的作品,請幼兒向大家介紹自己的創(chuàng)意。

中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體驗同伴間相互嬉戲的歡樂。

  2、通過觀看表演,學(xué)習(xí)詩歌內(nèi)容。

  3、學(xué)習(xí)詩歌,感受詩歌中問答式對話的風(fēng)格。

  4、學(xué)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大膽參與討論。

  5、理解詩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學(xué)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活動準備】

  掛圖(4張),中班幼兒的情景表演,“家”的創(chuàng)設(shè),小兔、小鹿、小鴨、風(fēng)的頭飾。

  【活動過程】

  一、用安全教育的談話帶入詩歌。

  教師敲門,請幼兒聽聲音并回答問題:

  1、一個人在家時能不能隨便開門?

  2、你怎么才能知道外面的人是誰呢?

  二、學(xué)習(xí)詩歌,在教師的引導(dǎo)下感受詩歌中問答式對話的風(fēng)格。

  1、看掛圖,教師有感情地朗誦詩歌。提問:

 。1)小姐姐家來了哪些朋友?

 。2)朋友們來時都做了一個什么動作?發(fā)出了什么聲音?小姐姐聽到敲門后問了一句什么話?

 。3)你還聽到詩歌里講了什么?

  2、看中班情景表演,學(xué)習(xí)詩歌。提問:

  (1)第一位敲門的朋友是誰?小姐姐對小白兔說了什么?為什么要請小白兔給我們看看他的耳朵?

 。2)第二位敲門的是誰?小姐姐怎么知道是小鹿?

  (3)第三位敲門的是誰?小姐姐讓花鴨給我們看看他的什么呢?

 。4)最后一位敲門的朋友是誰?小姐姐又是怎樣回答的?

  三、學(xué)念詩歌,請幼兒參與詩歌的情境表演。

  1、請幼兒跟隨老師一同來朗誦詩歌,感受詩歌的優(yōu)美。

  2、請幼兒分角色上臺,臺下的幼兒扮演主人,進行一問一答的情境表演。

  四、創(chuàng)設(shè)情境,當有人敲門時我們怎么辦?

  教師總結(jié):開門時要先了解門外是誰,注意安全。請幼兒到教室里一起做游戲。

  附詩歌:《請進來》

  篤篤篤,

  “誰敲門呀?”

  “是我,小白兔。”

  “你要真是小白兔,

  就讓我們看看你的耳朵。”

  篤篤篤,

  “誰敲門呀?”

  “是我,小鹿!

  “你要真是小鹿,

  就讓我們看看你頭上的角。”

  篤篤篤,

  “誰敲門呀?”

  “是我,花鴨。”

  “你要真是花鴨,

  就讓我們看看你的.腳丫!

  篤篤篤?

  誰敲門呀?”

  “是我,我是風(fēng)!

  “你果真是風(fēng),

  你就請進來吧。

  你自個兒從門縫往里鉆!

  教學(xué)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我采用了游戲法、欣賞法和情景法,通過這種方式的開展,激發(fā)了幼兒學(xué)習(xí)的興趣,同時也體現(xiàn)了活動形式的豐富性。在活動中,多數(shù)幼兒能充分展開想象,大膽講述自己的發(fā)現(xiàn),自始如終地參與活動之中。在整個學(xué)習(xí)兒歌的過程中臉上始終洋溢著笑容,思維始終處于積極地興奮狀態(tài)。學(xué)說兒歌的聲音隨著身體的動作而表現(xiàn)出來,真正體現(xiàn)了文學(xué)活動帶來的快樂。

  本次活動中的不足之處:就是我沒有在最后環(huán)節(jié)進行完整性地讓幼兒念一遍兒童詩,在有些問題上也沒有充分做好預(yù)設(shè)和生成的準備,今后的教學(xué)活動中我還需要不斷學(xué)習(xí)和改正。

中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傾聽故事,對螞蟻以及螞蟻的家產(chǎn)生探究的興趣。

  2、為螞蟻建造一個美麗的家,體驗制作的樂趣。

  3、理解故事內(nèi)容,記清主要情節(jié),初步學(xué)習(xí)人物的簡單對話。

  4、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活動準備:

 。、故事圖片一套,自制的香蕉宮殿一座,錄音機,磁帶

  2、紙盤,紙杯,紙盒,貝殼,可樂瓶,書葉,麥管等。

  3、剪刀,膠水,透明膠,雙面膠。

  活動過程:

  一、引入課題。

  今天老師在來的路上揀到了一樣?xùn)|西,你們看這是什么呢?(出示香蕉皮)關(guān)于這塊香蕉皮,還有一個好聽的故事呢,一起來聽故事吧

  二、分段欣賞故事

 。ㄒ唬、教師結(jié)合掛圖講述故事至螞蟻把香蕉皮搬到了螞蟻山

  1、小螞蟻把香蕉皮搬到螞蟻山,他們想干什么呢?(引導(dǎo)幼兒間相互交流)

  2、小螞蟻到底用香蕉皮干什么呢?我們接著聽吧!

  (二)、教師講述故事后半段

  1、小螞蟻用香蕉皮做了什么?

 。病⑺鼈兪窃鯓釉煜憬秾m殿的`?

 。、引導(dǎo)幼兒給故事取名字。

  三、完整欣賞故事一遍。

 。薄⒐适吕镉姓l?

 。、小螞蟻用香蕉皮做了什么?

  四、給螞蟻造家

  在<香蕉宮殿>的故事里,小螞蟻用香蕉皮造了香蕉宮殿.我們也給小螞蟻造一個家吧,讓小螞蟻住得既舒服又安全.

 。、出示各種材料,引導(dǎo)幼兒說說有哪些材料,你想用哪些材料制作?

  2、幼兒選擇材料,分組制作螞蟻的房子

 。、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dǎo)。

  五、邀請螞蟻住新家

 。、幼兒相互欣賞各自建造的新家,教師鼓勵幼兒向同伴介紹制作螞蟻家的功能.

 。、小螞蟻的家終于造好了,我們一起到外面去邀請小螞蟻來住吧.

  附故事:

  草地上有一塊香蕉皮,一只猴子走過,看也沒看。

  一只小蜜蜂聞到了香味,飛來瞧一瞧,就離開了。

  五只小螞蟻看見了,趕快走過來,聞了聞?wù)f:“真香呀!我們把它搬回螞蟻山吧!”“一二三、一二三”,扛起了香蕉皮!

  香蕉皮被搬到了螞蟻山,螞蟻們商量用香蕉皮來造一座香蕉宮殿。它們找來了樹枝當柱子,撿來了樹葉作瓦片,還用鮮花打扮起了香蕉宮殿。

  美麗的造好了香蕉宮殿,小螞蟻們在香噴噴的宮殿里唱歌跳舞做游戲。

  課后反思:

  教學(xué)目標中提出的“讓幼兒理解簡短的文學(xué)作品內(nèi)容,初步感受其語言美,培養(yǎng)幼兒的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的要求,因此這次優(yōu)質(zhì)課我選擇了這個語言活動。

  小百科:香蕉芭蕉科芭蕉屬植物,又指其果實,熱帶地區(qū)廣泛種植。

中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學(xué)習(xí)用水粉拓印的方法,體驗印出的畫面的特殊美感。

  2、通過活動促進幼兒想象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3、在活動中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與幼兒一同收集各種樹葉,擦干凈、晾干、壓平備用。

  2、教師制作一幅只有樹干的畫,備用。

  3、為每組幼兒準備:調(diào)好的三種顏色的水粉、水粉筆、抹布備用。

  活動過程

  一、談話:回憶遠足時撿樹葉的情景,引起幼兒興趣。

  二、教師示范拓印的方法,提出幼兒應(yīng)注意的問題。

  1、找出葉脈明顯的一面朝上。

  2、左手扶住葉子的邊緣,右手拿水粉筆蘸上喜歡的`顏色按照一定的方向輕輕地刷,將整個葉片刷滿顏色。

  3、兩只手托住葉片,找到拓印的位置,雙手同時向內(nèi)翻,將有顏色的一面慢慢放在繪畫紙上,用手輕輕的壓一壓葉片。

  4、用雙手捏起葉片,放回到紙盒里。

  5、提出注意的問題。

  一定要找出葉脈明顯的一面。

  用手壓葉片時,不要讓葉片來回動。

  一片樹葉只涂一種顏色。

  出示只有大樹干的畫,請幼兒為它添上漂亮的樹葉。

  三、幼兒拓印,教師指導(dǎo)。

  1、鼓勵幼兒選擇不同的顏色拓印。

  2、提醒幼兒拓印時注意畫面大的構(gòu)圖,不要摞著印,以防把畫面弄臟、弄亂。

  活動結(jié)束

  作品展示

  將幼兒共同創(chuàng)作的作品“秋天的樹”粘貼在墻面上,大家分享成功的快樂。

中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認識并理解符號“=”、“≠”表示的意義,學(xué)習(xí)用“=”、“≠”符號表示兩個集合間的數(shù)量關(guān)系。

  2、建立等量觀念。

  活動準備:

  1、教具:圓點卡片兩張(數(shù)量均為10,其中一張的其中一個圓點為可移動的`。);符號“=”、“≠”各一個。

  2、學(xué)具:書本,筆。

  活動過程:

  一、集體活動。

  1、感知數(shù)量。出示圖一、圖二,引導(dǎo)幼兒目測數(shù)群。

  師:卡片上有什么?它們一樣多嗎?你怎么知道它們一樣多的呢?

  2、認識“=”。

  師:怎么樣讓別人一看就知道紅圓點和綠圓點一樣多呢?

 、俳處煶鍪镜忍,引導(dǎo)幼兒觀察。

  師:這個符號是什么樣的?

  師小結(jié):兩條線一樣長,兩條線間距離一樣寬。

 、趲煟赫l知道它叫什么名字?(等號)

 、蹘煟旱忍,表示什么意思呢?

  師小結(jié):等號就表示一樣多、相等的意思。

 、軒煟含F(xiàn)在朱老師把等號放在紅圓點和綠圓點的中間,表示什么意思呢?

  師小結(jié):10個紅圓點和10個綠圓點一樣多。

 、輲煟哼@個式子怎么讀呢?

  教師帶著幼兒一起念:10個紅圓點等于10個綠圓點。

  3、認識“≠”。

 、俳處熑サ粢粋綠色的圓點,幼兒觀察。

  師:現(xiàn)在還能用等號嗎?為什么不能?

  師小結(jié):不一樣多,9個綠圓點不等于10個紅圓點。

  師:不一樣多可以用什么符號來表示呢?

 、诮處煶鍪静坏忍枺龑(dǎo)幼兒觀察。

  師:這是不等號,它和等號有什么不一樣?

 、蹘煟翰坏忍柗旁谶@兒表示什么意思?

  師小結(jié):10個紅圓點和9個綠圓點不一樣多。

  ④師:那現(xiàn)在這個式子該怎么讀呢?

  師小結(jié):10個紅圓點不等于9個綠圓點。

  二、幼兒操作活動。

  1、出示“作業(yè)題”,理解題目意思。

  師:朱老師為每個小朋友準備了一張作業(yè)紙,請小朋友先看清前后各幾個點子,再想想中間應(yīng)該填上什么符號。

  2、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dǎo)。

  師:小朋友在數(shù)圖形的時候一定要仔細看,不能漏掉了一個。

  三、活動評價。

  請一名幼兒展示自己的操作結(jié)果,說說是怎么做的,為什么印這一符號。

中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學(xué)習(xí)觀察比較5以內(nèi)數(shù)量的多少。

  2.能運用對應(yīng)排列的方法判斷出多少,并且掌握添1去1的方法。

  3.在活動中學(xué)會等待和輪流。

  活動準備:

  1.課件:動物聯(lián)歡會。

  2.不同顏色的積木若干。

  活動過程:

  一、游戲?qū)搿?/p>

  比比誰的反應(yīng)快:出示兩組物體不一樣多的圖片,請幼兒快速判斷:如果一樣多,就把手舉過頭頂;如果不一樣多,就用手抱住膝蓋。

  二、感知5以內(nèi)的數(shù)量。

  師:“動物王國要舉行聯(lián)歡會,這幾天長頸鹿和大象可忙壞了。大象力氣大負責吹氣球,瞧,它吹了好多氣球!保ǔ鍪炯t氣球5個、綠氣球4個)

  提問:

  1.紅氣球和綠氣球,誰多、誰少?”

  2.你是怎么知道紅氣球多、綠氣球少的`?”(看的、數(shù)的……)

  師:“到底誰多誰少呢?我們給它們排隊比一比!

  (兩種顏色的氣球一一對應(yīng)擺放,再次引導(dǎo)幼兒觀察并點數(shù)驗證誰多誰少。)

  三、用添1去1的方法使兩組物體數(shù)量相等。

  師:“長頸鹿脖子長,它負責掛燈籠,它第一次掛上了5個紅燈籠,第二次掛上了4黃個燈籠”(兩排對應(yīng)排列)

  1.兩次掛得是否一樣多?多(少)多少?

  2.怎樣才能使兩次掛得數(shù)量一樣多?(啟發(fā)幼兒用添1或去1的方法使它們的數(shù)量相等。)

  3.5個紅燈籠去掉1個是幾個?4個紅燈籠和4個黃燈籠誰多誰少?(一樣多)

  四、操作活動。

  師:“為了招待客人,它們還準備了許多積木。它們分別是什么顏色的(紅、綠、黃),這些不同顏色的積木也想來比多少,怎么辦?”(引導(dǎo)幼兒輪流操作擺放。)

【中班教案】相關(guān)文章:

中班教案中班教學(xué)活動教案10-10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綜合教案:舞龍_中班綜合教案07-08

中班教案(精選)08-09

(經(jīng)典)中班教案07-25

中班教案(精選)08-31

【經(jīng)典】中班教案08-18

中班教案[精選]08-20

中班教案【精選】08-30

中班教案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