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在线免费视频,亚洲精品免费一级视频,日韩亚洲欧美大陆,又黄又爽免费国产视频

<style id="t465f"></style>
<legend id="t465f"><u id="t465f"><thead id="t465f"></thead></u></legend>

<acronym id="t465f"></acronym>

<sub id="t465f"><ol id="t465f"><nobr id="t465f"></nobr></ol></sub>
<sub id="t465f"></sub>

美術教案

時間:2023-10-08 12:19:31 教案 投訴 投稿

美術教案8篇(優(yōu))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總歸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美術教案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美術教案8篇(優(yōu))

美術教案 篇1

  有益的學習經驗:

  1、鞏固對色彩的認識。

  2、運用粘貼技能為節(jié)日準備彩鏈。

  準備:

  同樣長度的.彩色紙條、膠水。

  活動與指導:

  1、出示五顏六色的彩鏈,引起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2、每個幼兒按一定規(guī)律的彩色紙條粘貼彩鏈,數(shù)數(shù)自己粘了八個圓環(huán),每組的彩鏈接在一起。

  3、用彩鏈布置教室或幼兒園環(huán)境。

  建議:

  節(jié)日前開展此活動,增加幼兒對節(jié)日歡樂的感受及集體創(chuàng)作美的樂趣。

美術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觀察大自然中給萬物帶來光明與溫暖的太陽形象,了解其的光芒表現(xiàn)與表情刻劃,感受古老藝術中的太陽文化。

  2.過程與方法目標:嘗試、體驗太陽五官與光芒的多種設計,并畫一幅漂亮的太陽,第2課時奠定基礎。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初步了解中外“太陽”名作中古人對太陽的熱愛與崇拜之情,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

  【教學重點】感受自然界中豐富多彩的太陽形象,了解其的光芒表現(xiàn)與表情刻畫。

  【教學難點】以繪畫的方式進行太陽造型創(chuàng)作練習。

  【教學具準備】師:圖片、課件、彩色筆、繪畫紙

  生:彩色筆、繪畫紙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二、授課

 。ㄒ唬、猜謎語,導入新課

  教師引導:小朋友們,上課之前,我們來猜一個謎語,好嗎?有位老公公,一副圓面孔。

  若有一日不見它,不是下雨就刮風

  答:太陽

  以此引出課題:太陽

  (二)、新授

  1、講故事

  問:天上有幾個太陽?答:一個

 。c頭)嗯,我聽說好像以前天上有十個太陽,怎么現(xiàn)在只有一個了呢?(答:后弈射下來了9個。)

 。ㄟB連點頭,豎起大拇指表揚學生)小朋友們知道的可真多。(開始講《后弈射日》的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天上有十個太陽,把所有的花草樹木都曬死了,農民伯伯種的糧食也曬死了,后弈看到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種的'糧食沒有了很傷心,于是他就拿著弓箭射下來了九個,只留下了一個太陽。

  天上的這一個太陽使草木青翠,花兒紅艷,給我們帶來光明與溫暖。你們有沒有見到過太陽的真面目?老師聽說古時候的人見過太陽,你們信不信,(不信呀,)那我們就來看一看。出示圖片:

  名畫1:馬王堆帛畫

  這是1972年在我國湖南馬王堆出土的一幅帛畫?,畫中也有一個太陽,這個太陽里面還有一只鳥(金烏)。它是二千多年前我國古人心目中的太陽。

  名畫2:太陽歷石

  這是古代墨西哥阿茲特克人創(chuàng)造的太陽歷。它是刻在石頭上的,中間是一個太陽神的形象。

  你發(fā)現(xiàn)的太陽是什么形狀的呢?(圓形)

  古時候的人心目中有一個太陽形象,那么你們心目中的太陽會是什么樣子呢?

  2、讓學生快速地畫一個太陽,老師巡視,發(fā)現(xiàn)很多小朋友畫的太陽的光芒。

  都是直線,于是引出故事:(你們敢看太陽嗎,當你看太陽的時候,你能睜開眼嗎?)引出故事:太陽本來是一個小女孩,她有一個哥哥。有一天,太陽跟她媽媽說:“媽媽,我不要白天出來,我要跟哥哥換一下,我要晚上出來?”媽媽問太陽:“為什么呢?”“我是個女生呀,我白天出來的話,那么多人會看我,我會害羞的!碧枌寢屨f。太陽執(zhí)意要晚上出來,媽媽沒辦法了,就說:“我送給你一件禮物,只要有人看你,你就用這些針扎他們的眼睛,那樣他們就不敢看你了。”

  因此,我們在看太陽的時候,會覺得眼睛睜不開。

  有很多小朋友在畫太陽的時候,也會把太陽的光芒畫成直線。但是,我們在畫太陽的光芒的時候,不僅只是畫成直線,還可以是多樣多樣的。

  3、師生互動,老師畫出太陽的圓臉,引導學生到黑板畫太陽的光芒和表情。

 。ㄈ┧囆g實踐:比賽——畫一個太陽,看誰畫的最可愛最有趣(獎勵一個五角星)。

  學生作畫,表現(xiàn)出形式多樣的太陽光芒以及有趣的表情。注意:把太陽畫得盡可能的大,色彩鮮艷。

  (四)展示評價:將學生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學生找出最可愛的太陽,老師評價,學生自己評出最漂亮的一幅(表揚學生)。

  (五)布置作業(yè):準備橡皮泥,下節(jié)課,我們把小朋友們今天畫的可愛的太陽用橡皮泥做出來,會更有趣。

 。┬〗Y:就這節(jié)課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

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在教師的鼓勵下積極參與活動。

  2、在圖片的提示下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能找到生活中圓形的物體。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

  能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含有圓形的物品或形似圓形的物品。

  2、材料準備。

 、 室內擺放一些含有圓形的物體(盤子、圓形鏡子、鈴鼓、呼啦圈等)、含有圓形的`圖片(太陽、泡泡、小鼓、氣球等)。

 、谟變簩W習資源3第1~4。

  活動過程

  1、游戲導入激發(fā)興趣。

  教師和幼兒一起念兒歌,玩游戲“吹泡泡”,激發(fā)幼兒興趣。

  2、傾聽幼兒故事。

  ①完整講述故事,并根據(jù)故事的內容逐一呈現(xiàn)圖片(太陽、泡泡、小鼓、氣球)。

  師:剛才故事中的兵兵畫的圓圈變成了什么?兵兵夢里的圓圈變成了什么呢?

 、诮處熢俅沃v述故事,請幼兒完整欣賞。

  3、拓展想象,表達講述。

 、 提問:小朋友,我們看一看我們教室里還有哪些是圓形的呢?(引導幼兒尋找含有圓形的物品,初步感知圓形的基本特征。)

 、 提問:我們還可以把圓形變成什么東西?(鼓勵幼兒大膽想象,教師可以提供含有圓形的物品啟發(fā)幼兒想象)

  小班美術畫圓圈教案,不論什么東西的學習都要一步步學起,美術課程當然也是這樣的,要想要畫出一副作品,先要從最簡單最基礎的東西畫起,比如說,畫圓圈就是一樣美術的基礎學習。

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能自主選擇各種材料,用各種方法大膽表現(xiàn)春天美麗的花朵。

  2、樂意與同伴合作,感受合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背景圖(提供以樹木、藍天、小鳥等春天的背景圖,可以在區(qū)域活動中和幼兒一起完成,尺寸為50×100CM)4人一份;筆、油畫棒、剪刀、固體膠。各種紙、毛線、塑料繩、編織好的彩帶等若干。

  經驗準備:已畫過各種花朵。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

  師:我們已經知道,春天來了。春天的.景色很美,春天的花兒也很讓人著迷,之前我們也看過各種花朵、畫過各種花。今天我們要嘗試用其它的方法來制作美麗的花朵。

  2、出示背景圖。

  師:看,這里有一幅圖,誰能看懂這幅圖?我們需要在圖上做什么?

  3、觀察材料。

  師:那制作花朵時有些什么材料呢?

  師:你想用什么材料?用什么方法來制作?(幼兒交流結合個別示范)

  4、提出要求。

  (1)分工合作

  師:我們這里一共有幾幅圖?不夠每人一份,怎么辦?

  師:我們4個人合作,可以自己找朋友進行,合作時要注意什么?

  (2)添畫

  師:花朵制作好以后可以添畫花莖等,讓花朵看起來是完整的。

  (3)注意方法

  師:制作時大家先想好用什么方法做,可以分配一下材料,然后再開始。

  (4)作品完成后,準備介紹,每組派1名代表。

  5、幼兒制作,教師巡回觀察。

  觀察重點:合作情況;采用方法。

  6、展示作品,觀察評價。

  (1)整體性評價

  師:你們的作品真棒!每一幅都讓人喜歡!看來和小朋友一起合作完成是一種很好的辦法!

  (2)選擇性評價

  師:這幅作品是哪一組完成的?你們派誰做代表介紹?介紹一下你們組花朵所采用的材料和方法?哪個隊員需要補充一下的?

  師:大家喜歡這幅作品嗎?你喜歡這幅作品的什么地方?和你的作品比起來,你覺得怎樣?

  (3)相互評價

  師:你還想了解哪幅作品?

  7、小結

  師:看了小朋友的作品,讓我更加感受到春天的美麗。期待你們有更多的作品,讓我們繼續(xù)感受春天的美好。

  延伸活動:

  將各組的作品展示在美工區(qū)墻面上,標注好每組的號碼和組員的名字(學號),給有興趣的孩子進一步了解和觀察。

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學習用玩具小汽車的車輪當作繪畫工具進行滾畫的方法。

  2、體驗車輪作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圖片-車輪印

  2、每人一輛小汽車,紅黃藍綠紫顏料各一盤,大卡紙若干。

  活動過程

  1.出示圖片:車輪

  教師:小朋友,你們看,圖片上是什么呀?(車輪)

  車輪有什么用呀?

  車輪還能干什么用呀?(幼兒議論)

  2.出示小汽車

  瞧!這是什么?

  讓幼兒說說玩具汽車有什么用。

  3.教師故作神秘的語氣告訴幼兒:小汽車不但能在地上開,還能在紙上開汽車呢,你們想看看嗎?

  4.教師示范作畫。

  先給小汽車加油,拿小汽車車輪在顏料盒上用力蘸一下,然后放到紙上來回開。看看小汽車開過的地方留下了什么?

  有幾條線?是什么顏色的?教師:紙上留下了漂亮的顏色好不好玩?

  老師示范2—3次朝不同方向開,請幼兒觀察。

  5.鼓勵幼兒每人拿一輛小汽車按照剛才的方法做一做,啟發(fā)幼兒朝不同方向開,提醒幼兒注意衛(wèi)生不要把顏料弄到手上,和同伴身上。

  6.展示幼兒的作品,大家一起分享活動的樂趣。

美術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知道《清明上河圖》是我國北宋時期的優(yōu)秀繪畫作品,感受畫面所表現(xiàn)的繁榮與熱鬧。

  2、欣賞畫面上的人、物及人們的活動,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畫面的美。

  3、對方形、圓形,線條等涂鴉感興趣,并嘗試大膽添畫,能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4、大膽嘗試繪畫,并用對稱的方法進行裝飾。

  【活動準備】

  1、掛圖16號。

  2、家長幫助幼兒了解北宋是我國古代的一個歷史朝代,它的都城汴京(今河南開封)所在位置。

  3、畫筆,畫紙。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主題。

  小朋友,你們清明的時候會和家里人做什么?你知道古時候的人們清明節(jié)期間做些什么嗎?我這里有一幅北宋時期著名畫家張擇端的畫,名字叫《清明上河圖》,畫的是北宋時期都城汴京的人們在清明節(jié)期間的活動。這幅畫很長,我們一起來欣賞其中的一部分畫面。(教師事先準備有關張擇端的相關事跡)

  二、欣賞整體畫面。

  教師出示掛圖,提問:這幅畫畫的是什么地方?看來這幅畫你有什么感覺?(熱鬧,繁榮)

  三、欣賞畫面中的人和物。

  幼兒觀察討論。

  提問:畫面中橋上、橋下及橋邊各有哪些人?他們在做什么?他們的表情怎樣?他們的穿著打扮和我們有什么不同?

  那時候人們使用哪些交通工具?

  那時候的房子是什么樣的?你見過這樣的房子嗎?在哪里見過?和現(xiàn)在我們住的房子有什么不同?

  集體交流,進一步欣賞。

  各種人:橋上的行人、賣東西的'人、看熱鬧的人、橋下的人、船上的人、橋邊店里的人。

  各種交通工具:毛驢、馬、獨輪車、轎子、船等。

  各種建筑:橋、茶館、飯店等。

  四、總結。

  這幅畫描繪的是一千年前北宋都城汴京(也就是現(xiàn)在的河南開封)橋頭繁榮熱鬧的景象。這幅畫總長528.7厘米,一共畫了1643個人,每個人做的事情都不一樣。在我國歷史上,沒有一個畫家能達到這樣的水平,所以說《清明上河圖》是和珍貴的,F(xiàn)在它被收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館里。

  五、學學畫畫。

  幼兒選擇畫面中喜愛的人物、交通工具或建筑畫一畫,或將自己周圍人們趕集、逛街的場景畫一畫,將幼兒的作品貼在墻上。

  【活動反思】

  《清明上河圖》是北宋畫家張擇端的作品。我請學生一邊觀看圖片,一邊找到課文中描寫這一片段的文字,通過朗讀,體會畫作的內容。接著,我讓學生找出這副畫的特點。從而讓學生比較好地理解了《清明上河圖》的價值。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育是大教育,要提倡交叉學習,我想:只要學生學到了知識,得到了能力,課堂就是成功的。

  課前布置學生預習,了解《清明上河圖》及其作者張擇端的相關資料,上課已始讓學生相互交流,達到資源共享。在此基礎上,根據(jù)閱讀提示讓學生讀課文,整體了解這幅畫,之后讓學生自學,自讀課文將字讀準,并反復讀文標出自己的感受,突出略讀課文的特點。在學生交流感受時,我再對學生的讀進行指導,并引導看圖,特別是圖的長高,及圖上的人物數(shù)量及牲畜的數(shù)量,當與現(xiàn)實的進行比較學生感知了圖后,孩子們不禁對圖有了一種佩服的感覺。接著我讓學生自已選自已喜歡的那一段仔細讀一讀體會一下。結尾時對整篇課文進行了總結,分析了課文的描寫順序(總分的結構)。最后是播放課件,欣賞古畫《清明上河圖》,并讓學生談談感受,感悟我國古代人民的藝術才能,進而突出了教學重點。這篇課文主要讓學生欣賞圖,通過圖片播放,學生從整體感知,再具體出示部分圖片讓學生具體欣賞,結合作者的描述達到合作者共鳴。與現(xiàn)實的進行比較學生感知了圖后,學生們不禁對圖有了一種佩服的感覺,還激發(fā)了學生對美術的興趣和愛好。

美術教案 篇7

  一、背景:

  時間:小一班,美術活動“漂亮的窗簾”

  地點:小一班教室,28個孩子

  二、描述:

  早上,孩子們喜歡的美術活動開始了,小存是第三組第一個開始動筆的孩子,只見她在眾多的油畫棒中很快拿了粉色,用力大面積的涂起來,不一會兒又選擇了黃色直接涂在粉色的上面,而其他孩子都在用彩色的油畫棒給窗簾添畫五顏六色的線條或者用其他圖形裝飾等等。

  于是,我來到小存身旁和她說:“小存,你畫的很好看,不過,兩個那么漂亮的顏色這樣重疊在一起畫,可會使你的畫變不好看了噢!”說完我就去巡視別的小組的孩子了。

  當我再次回到小存的身邊時,我大吃一驚,小存呆呆的看著自己的畫,顯得不知所措。手里還是拿著那支黃色的油畫棒,并且不由自主的用指甲刮黃顏色,我沒想到我的言語對她有如此大的影響。

  我蹲下來輕聲問:“小存,你粉色涂的那么好看了,為什么又拿黃色直接蓋在上面呢?這樣不是把畫面弄臟了嗎?

  小存說:“我喜歡粉色的窗簾,黃色是這個窗簾的紗,我看過這樣的窗簾,很好看的!

  我恍然大悟,這才明白為什么小存又在粉色上面涂了一層黃色,原來黃色她是當紗。我意識到自己的教育行為使孩子不敢再表達自己的真實意愿,因而她在發(fā)呆。我握起小存的手:“來,你用黃色的涂,這樣你的窗簾配上紗更漂亮噢!”

  這時,小存的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又開始畫了。

  活動結束后,孩子們的作品色彩繽紛各有圖案花紋,只有小存的窗簾格外與眾不同,兩個顏色疊加在一起,孩子們紛紛討論小存的窗簾不好看,顏色都混一起了,我請小存把自己的作品講聽,聽后,孩子們馬上就改觀了,說窗簾裝上紗真漂亮。

  三、分析: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往往的程式化的教育模式限制了幼兒,作出過于干預指導,把成人的想法強加于幼兒,強制幼兒寫實,限制幼兒想象力,扼殺了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如果老師都以程式化的教育模式為標準,以自己的審美要求作為標準,沒有考慮到孩子們的內心感受,作品一律出現(xiàn)單一的窗簾,小存的想象力和觀察力完全合乎表現(xiàn)出她對窗簾美觀的意愿,通過調整我的教育行為后,小存在沒有限制的情況,情感得到了滿足,非常愉快的向同伴展示了自己的`想象意愿得到極大的快樂,教師的支持,小存的成功引起了孩子們極大的共鳴。

  四、反思:

  1、教師要成為幼兒活動的真正支持者

  美術活動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表現(xiàn)活動。新《綱要》中指出,藝術是自己的認知和情感的重要方式,要使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情感,想象。通過學習新《綱要》我認識到,要發(fā)揮幼兒的創(chuàng)造潛能,幼兒應該是“主人”,教師則是幼兒活動的“支持者”,并以“支持者”的角色尊重幼兒的不同想象,但是,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我們往往把“支持者”放在口頭上,會不輕易的放出一些限制,干預孩子的行為。常用“對不對,是不是”等口吻固定的思維模式去限制,束縛他們,扼殺了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

  在這次美術活動中,當小存用黃色直接覆蓋在粉色上時,我卻不加思索的去干預:“粉色涂的那么好看了,為什么又拿黃色直接蓋在上面呢?這樣不是把畫面弄臟了嗎?”在表面上,我表揚小存畫的不錯,其實沒有真正在行為上給予支持,反而將我的意愿強加于她,造成她不敢直視自己的想法。幼兒借助繪畫表達自己對事物的理解和內心感受,在繪畫中他們可以自由發(fā)揮自己的,發(fā)展自己的獨創(chuàng)性、個性,他們的創(chuàng)造行為必須在自由寬松的環(huán)境中才能是實現(xiàn)。這時教師的支持尤為重要,它是孩子成功的基礎,教師要做到真正意義上的“支持”,就應以幼兒的眼光去設法營造一個孩子能充分表達自己的感受,展現(xiàn)豐富的想象力的環(huán)境給孩子創(chuàng)造,嘗試的條件,讓孩子的創(chuàng)造思維得到尊重并充分得以施展,讓幼兒充分享受活動的樂趣,讓美術活動給孩子帶來成功的快感、愉悅,而不能用教師既定的目標去暗示結果。

  2、教師要做一個幼兒活動的引導者

  在美術活動中,教師的作用不是機械的教幼兒技能技巧,而要以“捕魚”的為指導,適時有效的加以引導。就拿這次的案例來看,孩子獨特的表現(xiàn)力,沒有及時的從欣賞者的角度去引導,反而將我的加給孩子,這就造成孩子在我的言語暗示下不知所措,認為不應該這么畫,沒考慮到孩子的想法,幸虧及時領悟到,調整了自己的教育行為。

  每一個孩子有自己獨特的創(chuàng)造,因此,在美術活動中,我們要接納每一個孩子獨特的創(chuàng)造,并在贊賞孩子點滴的創(chuàng)造的基礎上將孩子奇特的想法介紹,這樣,別的孩子在教師適時有效的引導下,孩子們的想象會更美更豐富,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會更高,作品會更有個性,而不是單一的模式。

  只有教師真正成為孩子們的“支持者”,并適時有效加以引導,表現(xiàn)才會多彩,他們的作品也才會新穎而奇異,洋溢著童真!

美術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學習利用兒歌繪畫熊的特征。

  2、培養(yǎng)幼兒繪畫興趣,激發(fā)幼兒愛自然、愛動物的情感。

  3、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chuàng)新意識。

  4、激發(fā)幼兒感受不同的.藝術美,體驗作畫的樂趣。

  5、鼓勵幼兒樂于參與繪畫活動,體驗繪畫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ppt課件。 畫紙、油畫棒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出示熊貓課件,激發(fā)幼兒活動興趣,有只小動物要和小朋友做游戲,你們愿意嗎?(愿意) 播放課件,引導討論。

  2、教師小結:小熊有一個圓圓的腦袋,胖胖的身體。

  二、基本部分

  1、結合兒歌觀察小熊的外形特征。

 。1)師:老師把小熊的樣子編成了一首兒歌,你們想不想聽。 媽媽給我一粒豆,我用小盆裝。

  爸爸給我兩粒棗,我用大盆裝。 左看看,右看看。圍上圍兜好吃飯,媽媽獎我大紅花。

  (2)教師分句講解兒歌。

  2、交待作業(yè)要求

 。1)老師示范小熊的畫法。

  你們想不想學呀?現(xiàn)在請你們一邊念兒歌一邊伸出手指一起畫好嗎?

  師:小熊的家里還有 呢?(爸爸媽媽)出示課件。

 。2)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師:我們一邊輕輕地念兒歌,一邊把小熊的一家畫下來好嗎。畫好了要把小熊的家打扮的漂亮一點。

  三、結束部分

  展示幼兒作品,表揚畫的好有進步的小朋友。

  活動反思:

  幼兒在整個活動中,專注度高,思維活躍,表現(xiàn)欲望強,能夠大膽、自信地表達創(chuàng)造。在學習過程中,每個孩子都能夠充分自主地探索和交流,有良好的對美好事物的感受、審美體驗以及同伴間互相學習、互相幫助、互相合作的交往能力,通過操作作品的展示,可以看出幼兒的個體水平經驗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明顯提高。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美術》教案02-21

美術的教案11-08

【精選】美術教案10-05

美術教案(精選)09-30

美術教案(經典)09-19

美術教案[經典]09-20

美術教案07-20

美術教案(經典)08-08

[經典]美術教案08-28

美術教案【經典】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