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中班教案6篇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班教案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中班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遛一遛》這一素材具有以下特點:
1.該作品朗誦起來富有節(jié)奏,充滿韻律美,易引起幼兒的興趣。
2.作品形象鮮明突出,情節(jié)幽默詼諧,充滿童趣,幼兒較感興趣,容易理解、記憶。
3.通過游戲,幼兒能學習一些小動物的叫聲。
4.游戲能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了解體會到做事要仔細,不要粗心大意。
5.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學習特點。
活動目標:
1.借助課件和游戲情景理解、記憶兒歌,初步學會有節(jié)奏地邊朗誦兒歌邊做聲勢動作。
2.感受兒歌的韻律美,體驗活動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遛一遛》課件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出示課件--《遛一遛》
教師:小朋友們,你們看看屏幕上這張圖片上有什么嗎?那你們知道這個地方是哪里嗎?(設置懸念,激發(fā)幼兒興趣)你們想不想跟著老師去這座美麗的城市里遛一遛呢。
根據幼兒的'回答引出課題。
(二)第一次觀看《遛一遛》課件,初步感受兒歌的趣味性。
(三)學習兒歌前半部分:
1.教師結合示范兒歌第一句:一天,我走路去城里,路上遇到了一只貓,你知道那只貓說了什么嗎?"喵,喵,喵。"
2.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知道小動物的聲音;
3.幼兒模仿念兒歌,學小貓的叫聲,帶動幼兒的學習興趣。
4.教師邊朗誦兒歌邊做聲勢動作,幼兒模仿。
5.教師結合示范兒歌第二句:一天,我走路去城里,路上遇到了一頭豬,你知道那頭豬說了什么嗎?"嗷,嗷,嗷。"
6.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知道小動物的聲音;
7.幼兒模仿念兒歌,學小豬的叫聲,帶動幼兒的學習興趣。
8.教師邊朗誦兒歌邊做聲勢動作,幼兒模仿。
(四)學習兒歌的后半部分:
1. 教師結合示范兒歌第三句:一天,我走路去城里,路上遇到了一頭牛,你知道那頭牛說了什么嗎?"哞,哞,哞。"
2.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知道小動物的聲音;
3.幼兒模仿念兒歌,學小牛的叫聲,帶動幼兒的學習興趣。
4.教師邊朗誦兒歌邊做聲勢動作,幼兒模仿。
5. 教師結合示范兒歌第四句:一天,我走路去城里,路上遇到了一只鳥,你知道那只鳥說了什么嗎?"嘰,嘰,嘰。"
6.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知道小動物的聲音;
7.幼兒模仿念兒歌,學小鳥的叫聲,帶動幼兒的學習興趣。
8.教師邊朗誦兒歌邊做聲勢動作,幼兒模仿。
9.教師:小朋友們,老師剛才帶你們念了兒歌,現在你們的心情怎么樣?你們喜歡兒歌里的哪句話?
(五)利用課件--兒歌圖片,鞏固學習兒歌,感受兒歌的韻律美。
(六)邊念兒歌邊做游戲教師帶領幼兒拍手邊念兒歌邊玩游戲。
附作品:
《遛一遛》
一天,我走路去城里,路上遇到了一只貓,你知道那只貓說了什么嗎?"喵,喵,喵。"一天,我走路去城里,路上遇到了一頭豬,你知道那頭豬說了什么嗎?"嗷,嗷,嗷。"一天,我走路去城里,路上遇到了一頭牛,你知道那頭牛說了什么嗎?"哞,哞,哞。"一天,我走路去城里,路上遇到了一只鳥,你知道那只鳥說了什么嗎?"嘰,嘰,嘰。"
中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使用筷子,初步掌握正確的持筷子的姿勢和方法。
2、積極參加游戲活動,會撥、夾物品,鍛煉手部小肌肉的協(xié)調性。
3、初步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教師和幼兒人手一雙小筷子,一只碗,小盆子。
2、小木珠、小布包子、花生等。
活動過程:
(一)組織幼兒猜謎語,導入話題。
教師:兄弟倆,一樣長,是咸還是淡,它們先來嘗。
(二)幼兒學習持筷,用筷的方法。
1、示范,講解持筷,用筷的方法,并讓幼兒了解是我國特有的用餐工具之一。
2、幼兒自由練習持筷,用筷的方法并指導。
3、幼兒練習。每人練習用筷子在小碗里撥、夾布的東西。
(三)游戲筷子"夾夾夾"講解玩法。
教師:將幼兒分成若干組,每組一只小盆子,盆里裝一些小的蠶豆、花生等物品。每組3-4名幼兒圍在一起,每位幼兒用筷子從盆里往自己的小碗里夾小物品。
活動延伸:
在操作區(qū)里提供一些筷子夾夾夾的游戲,鞏固練習。
教學反思:
利用多種感觀讓幼兒去認知事物是我們常用的教學方法。在活動中,我發(fā)現幼兒們的態(tài)度積極,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創(chuàng)造力也得到發(fā)揮。
中班教案 篇3
活動名稱:
媽媽生病的時候
活動目標:
1、 知道媽媽關心愛護我們,小朋友也要關心媽媽。
2、 要求幼兒說話聲音響亮。
活動準備:
家里的場景-小床、杯子、電話
活動流程
一、 介紹場景、角色、名稱:
二、 看表演,講述表演的內容,激發(fā)表演欲望,培養(yǎng)有禮貌地看表演的習慣。
三、師生同演,啟發(fā)幼兒能相出關心病人的語言和動作:
四、幼兒自演,能想象出生病和關心病人的情節(jié),要求說話聲音響亮,清楚;
體會:在本次的活動中我創(chuàng)設了很溫馨的“家”,有沙發(fā)、茶幾、電話等,讓孩子置身于境,可見可聞、產生真切感。通過日常生活情境的表演,簡單的動作、豐富的語言,從而激發(fā)孩子愛媽媽、關心媽媽的情感,用充滿真情實感的表演去感染幼兒,激發(fā)幼兒。在剛開始,孩子們對這個陌生溫馨的`環(huán)境感到好奇,紛紛問我怎么回事,我賣了個關子說,等會你們就知道答案了,于是他們懷著好奇、疑惑的心情開始上課,當進行第一遍表演時,有的孩子在竊竊私語、有的孩子瞪著眼睛、還有的捂著嘴巴偷偷地笑,當請他們回答問題時,孩子們都能用語言詳盡地描述,哪怕一個細小的動作他們都歷歷在目。
所以我覺得創(chuàng)設優(yōu)美的情境,能時刻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充分調動他們的感官,發(fā)揮他們在活動中的主體地位,激發(fā)孩子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培養(yǎng)他們的綜合素質,使孩子們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得主動、學得有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班教案 篇4
一.情況分析:
本班大部份幼兒喜愛音樂活動,對樂曲的不同風格充滿了好奇和探究欲望,但對樂曲結構了解不足,而“花兒與蝴蝶”選自小提琴協(xié)奏曲《梁祝》中的化蝶片段,是AB兩段體的樂曲,這兩段結構完整,形象鮮明,長度適中,比較適合中班幼兒欣賞。為滿足幼兒愛聽好聽的需求,進一步培養(yǎng)他們能聽辨樂曲結構和對音樂的感受力,為此我特設計了此次活動。
二.活動目標:
1.欣賞樂曲,了解樂曲的AB結構。
2.鼓勵幼兒積極參加活動,并能大膽的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三.活動準備:
1.磁帶2.錄音機3.花園背景圖4.鮮花若干5.蝴蝶教具一只
四.活動過程:
1.在樂曲“花兒與蝴蝶”的`伴奏下幼兒自由進教室。
2.欣賞第二遍樂曲,幼兒初步感受樂曲的情緒,并道樂曲的名稱。
3.配樂散文朗誦,在花園背景圖的烘托下,演示教具,幼兒欣賞第三遍樂曲。
4.分段欣賞
(1)幼兒作花寶寶,鼓勵他們根據對樂曲的感受想象創(chuàng)編出花兒開放的動作,欣賞A段樂曲。
(2)幼兒通過感受,表演蝴蝶找花的情景,鼓勵幼兒大膽的創(chuàng)編動作,欣賞B段樂曲。
5.分角色表演
引導幼兒會根據樂曲AB兩段的變化,作出不同動作,表現樂曲。
6.活動結束,幼兒飛出教室。
中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了解“0”在自然數的概念是“沒有”。
2、聯系生活,讓幼兒認識“0”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活動準備:
1、蒙氏教具:紡錘棒箱、紡錘棒。
2、數字卡片;0-4各一個,豆子與數字的量相等。
3、生活中與“0”有關的物品。
活動過程:
一:游戲:介紹自己
T:嘿嘿,你好,你叫什么名字?
C:嘿嘿,你好,我叫XXX,我叫XXX。
二、認識“0”的意義。
1、認識紡錘棒與紡錘棒箱。
2、老師示范操作,引導幼兒認識0表示沒有。
3、教師小結:0表示沒有。
三、游戲:0的游戲
1、抓豆子
玩法:請5名幼兒分別拿數字0-4,然后拿對應的豆子,拿到0的幼兒不拿豆子。
2、看誰聽的準玩法:老師任意說:小朋友跳X下,幼兒跳相應的次數,跳錯的取消游戲資格。
四、聯系生活,讓幼兒知道0的重要作用。
1、比較數字0、1、10,知道0不可以缺少。
2、認識緊急求救電話110、120,服務熱線1001,知道0也不可以省略。
3、幼兒講一講,在哪兒還見過0。
4、請幼兒尋找生活中一些物品上的0,并知道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0。
教案評語:
在傳統(tǒng)的幼兒園數學教學中,“0”的.教學常常被忽視,而在蒙氏教學中,“0”的教育格外重視。在本次活動中,我們通過蒙氏教具的操作和游戲方法,讓幼兒認識“0”,了解“0”的意義以及“0”的重要作用,通過這個活動,幼兒對“0”的認識一定會提升一個高度!
中班教案 篇6
活動準備:
活動的準備在活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活動的準備要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及實際的活動。因此我做了以下準備:
材料準備:
1.安全教育情景錄像、安全標志圖片
2.水彩筆、記號筆、白紙等。
經驗準備:了解日常生活中一些危險的事情和認識生活中的一些標志。如小心觸電、小心滑倒、小心開水燙、注意安全等。
教學重、難點:
1.培養(yǎng)幼兒自我保護的意識,讓幼兒從心里明白這么做是危險的。
2.設計標志。這既適合幼兒的現有水平,但又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
教法、學法:
整個教學活動中,采取了許多教學法,主要采取了以下幾種教學法:1、演示法2、交流討論法3、自主探索法4、觀察法
學法:主要采取了體驗法,幼兒在活動中體驗設計自己的標志圖,感受游戲的快樂,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過程:
利用身體語言,激發(fā)興趣。觀看、交流討論、探索。設計標志。
(一)利用身體語言,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本活動利用肢體語言來引起幼兒的興趣。
教師用肢體語言來表達標志的意思。如小心觸電的標志:身體表現觸電時的狀態(tài)。
然后請幼兒猜猜教師表達的是什么意思。教師先不拿出標志,請幼兒大膽猜測是什么標志,發(fā)展幼兒的想象能力和表達能力。(肯定與尊重幼兒的想法,不能因為幼兒說得不對,而批評幼兒。)
把標志拿出來,驗證幼兒的想法。并認真仔細觀察標記的形狀、特征。
第二次的標志可以采用另外一種方法,如拿出標志,請幼兒各自利用自己的身體語言來表達標志的意思。(提高幼兒利用身體語言來表達的能力。)
這些標志在我們的幼兒園都能看到,那在幼兒園我們應注意哪些安全呢?
(二)關于幼兒園生活安全的情景錄像。
進行生活中的情景錄像觀看,具有真實性、綜合性、寓教育于情境中。八個安全教育小故事選擇的都是幼兒園生活安全的故事。讓幼兒切身體驗幼兒園生活存在的危險。
組織幼兒觀看八個安全教育小故事的前半段:
1.小朋友們上下樓梯時你推我擠的現象,發(fā)生小朋友摔下樓的情景。
2.小朋友去碰幼兒園或家里的帶電的插頭。
3.在玩游戲時(如滑滑梯),不按游戲規(guī)則,爭先恐后,發(fā)生摔跤的情景。
4.在玩石區(qū),拿石頭和沙子你扔過來,我扔過去。
5.將如珠子、筆帽等小東西,放入嘴巴、耳朵或鼻孔里。
6.拿鉛筆等尖利的東西打架、玩耍。
7.在教室里到處跑、追追打打。
8.在幼兒園迷路了怎么辦。
組織幼兒自由討論。上面的行為是否正確,若不正確,該如何改正。
師生談話活動,教師引導幼兒想出各種正確有效的方法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教案中班教學活動教案10-10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綜合教案:舞龍_中班綜合教案07-08
中班教案03-01
中班的教案11-05
中班教案【經典】09-22
(經典)中班教案07-25
中班教案(精選)08-09
中班教案【精選】08-30
中班教案(精選)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