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語文教案5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jù)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shù)谋匾恼{(diào)整。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教案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教案 篇1
第三單元 抓住特征 準確說明
1.中國石拱橋
2.橋之美
3.蘇州園林
4.故宮博物院
5.說“屏”
興趣情境導入
師:同學們都有過旅游的經(jīng)歷吧,能不能說說在旅游的過程中都看了一些什么?
生1:我去過蘇州,那里的園林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比如說拙政園、留園等。
生2:有一年暑假,我爸帶我去盧溝橋接受了一次愛國主義教育。
生3:去年夏天,我們一家去了首都北京,在那里我們游覽了故宮、人民大會堂、頤和園等,真是美不勝收。
師:是呀,旅游能增長知識。你們所說的拙政園、頤和園等這些建筑園林、名勝古跡,它們是人類創(chuàng)造活動的實物記錄,體現(xiàn)了人民大眾的智慧,具有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正好,我們下面要學習的一個單元所選課文基本上都與建筑園林、名勝古跡有關(guān)。而且在這一單元我們會接觸到一種新的文體。
生:什么文體,老師,講給我們聽聽好嗎?
師:別著急,你請同學們看看下面的兩段文字,比較一下這兩段文字在表達上有什么不同。
文段一:久居北京的老城墻附近,孩提時曾跟小伙伴們一次次踏過那顫巍巍的、透過橋板縫就可窺見濁流的護城河橋,到離城墻不遠的亂墳岡子或農(nóng)家柴草堆去捉蛐蛐兒。也曾遇到難得的機會坐上昆明湖的小船,穿過那漢白玉砌成的玉帶橋。頭一次見到著名的盧溝橋的時候,我簡直驚呆了,在寬闊的長長的橋面上歡叫著來回奔跑,一時顧不上去數(shù)那橋欄上據(jù)說永遠數(shù)不清的石獅。
文段二:我國的石拱橋有悠久的歷史!端(jīng)注》里提到的“旅人橋”,大約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記載的最早的石拱橋了。我國的石拱橋幾乎到處都有。這些橋大小不一,形式多樣,有許多是驚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當推河北省趙縣的趙州橋,還有北京豐臺區(qū)的盧溝橋。
生:我看出來了,文段一在表達上側(cè)重于記敘,而文段二在表達上側(cè)重于說明。
師:說得對,前者主要是用來記敘的,要求生動傳神,而后者則是主要用來說明的,要求把事物的特征說清楚。如果我們把前者稱為記敘文的話,那么后者我們就稱之為說明文。它沒有貫穿首尾的故事,不以濃郁的感情打動人,不注重細致入微的描寫、刻畫等。它是客觀地說明事物的一種文體,目的在于給人以知識,或說明事物的狀態(tài)、性質(zhì)、功能,或闡明事理。我們要向別人介紹某種事物或闡明某種事理,都要用到說明這種表達方式。
難點互動探索
難點問題1 抓住特征 揭示本質(zhì)
生:老師,由于我們首次接觸說明文,從哪入手呢?
師:大家想想,我們所接觸到的事物之所以不同,原因何在?
生:那是因為每個事物都有屬于自己的個性特征。
師:對呀,說明文是說明事物或事理的文章,我們當然要從認識事物的特征開始呀。因為抓住被說明事物的特點。這是說明文的靈魂,只有特點抓住了,明確了,才能把事物說明白。
生:老師,謝謝您的點撥。
相關(guān)知識鏈接
說明事物,不能只說明事物的外部形態(tài),最根本的還在于能夠揭示其本質(zhì)的屬性或特征,如它的性質(zhì)、規(guī)律、原理、關(guān)系、成因等。如果說對事物外部形態(tài)的表面認識還是一種感性的認識,那么揭示其本質(zhì)的屬性或特征則是一種理性的認識。這就必須對具體的感性的材料進行抽象和概括,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使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
范例1 中國石拱橋的特征是什么?
分析:
我們在閱讀說明文時,要認真體會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征進行介紹和解說的。《中國石拱橋》一文緊緊抓住中國石拱橋“形式優(yōu)美”、“結(jié)構(gòu)堅固”、“歷史悠久”這些特征加以介紹和說明。
本文先談石拱橋的一般特點,再概括介紹中國石拱橋的總體情況,接著以趙州橋、盧溝橋為具體實例來說明中國石拱橋在歷史上曾取得的`輝煌成就。
全文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概括介紹一般石拱橋的特點,歷史悠久大小不一,形式多樣多而廣。
第二部分(第3-9段):介紹我國石拱橋的特點(結(jié)構(gòu)堅固,形式優(yōu)美)、取得的光輝成就及其原因。
第三部分(第10段):介紹解放后我國橋梁事業(yè)的飛躍發(fā)展,表明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
解答:
文章在介紹趙州橋、盧溝橋時,處處強調(diào)石拱橋“不僅形式優(yōu)美,而且結(jié)構(gòu)堅固”的特點,使讀者產(chǎn)生鮮明的印象。
解題方法鏈接
閱讀說明文,要抓住被說明事物的特征。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特征,這是一個事物區(qū)別于其他事物的最本質(zhì)、最主要的方面。因此,說明文必須抓住說明對象的特征,才能介紹清楚這一事物,才能使讀者留下鮮而而準確的印象。
把握了全文的條理和思路,就容易把握全文說明了事物什么樣的特征或什么樣的事理。說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征。如果說明事物時東拉西扯,不圍繞事物的特征進行,那么被說明的事物就會顯得面目不清,說明的目的也就沒有達到。
范例2 蘇州園林的整體特點是什么?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具體說明這個特點的?
分析:說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征,這在《蘇州園林》一文中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文章首先指出蘇州園林的共同點:務必使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此后就主要從四個方面對蘇州園林的這個共同點作具體解說。
(一)講究亭臺軒榭的布局。亭臺軒榭在布局上“絕不講究對稱”。作者將蘇州園林的布局與中國傳統(tǒng)建筑作比較,以圖案美與美術(shù)畫打比方,說明蘇州園林具有充滿自然之趣的布局美。
。ǘ┲v究假山池沼的配合。假山堆疊有自然之趣。讓人忘卻其為假山。池沼則“大多引用活水”是因為活水才有生趣!坝行﹫@林池沼寬敞……往往安排橋梁”,講的是因地制宜,印證了前面所說的“設計者和匠師們因地制宜,自出心裁”。兩座以上的橋梁,決不雷同。講的其實也是避免對稱,講究自然之趣。細處也不放過,如石岸“總是高低曲折任其自然”,還布置幾塊石頭或種上花草。這些安排,使得蘇州園林中的假山與池沼出自人工,卻能宛若天成,這也正是園林中的山水所追求的境界。
(三)講究花草樹木的映襯。花草樹木的映襯同樣“著眼在畫意”。作者先介紹花草樹木栽種的良苦用心:既講究樹木的錯落有致,又照顧到季節(jié)的變化。再介紹花草樹木的修剪技巧:取法自然。以“像寶塔那樣的松柏”“閱兵式的道旁樹”作比較,以“古老的藤蘿”作例子,說明花草樹木的栽種與修剪符合中國畫的審美觀。
。ㄋ模┲v究近景與遠景的層次。巧妙運用花墻與廊子,使蘇州園林顯得層次多,景致深,景物不是一覽無余地展現(xiàn)在游覽者的面前,而是逐次展露,游覽者可以領(lǐng)略到移步換景的樂趣,獲得的審美享受也更為深長。
解答:
課文從游覽者的角度來概括蘇州園林的特點,這就是:務必使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 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文章首先從亭臺軒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樹木的映襯、近景遠景的層次等四個主要方面,再從每一個角落的構(gòu)圖美、門窗的圖案美、建筑的色彩美等三個細微的方面來具體說明這個特點的。
解題方法鏈接
閱讀說明文,找出事物特征要建立在通覽全文的基礎(chǔ)上,深入理解文意,在分析的基礎(chǔ)上綜合,帶著這樣的思想去閱讀分析說明文,才能正確把握其說明順序。
范例3 《故宮博物院》在眾多的宮殿中,作者為什么要選擇太和殿和養(yǎng)心殿作為重點來介紹?在介紹建筑群中,重點介紹主要建筑,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分析:
太和殿是故宮建筑的中心,最全面、最突出地體現(xiàn)了故宮的本質(zhì)特征,即處處反映出以皇帝為中心、皇權(quán)至上的建筑設計特點。所以建殿于中軸線上;因皇帝自詡為真龍?zhí)熳樱蚨幪庯椧札埿。寫太和殿?/p>
第5段:寫外觀特征,抓住色彩特點。如:湛藍、金黃色、青藍點金、紅色、金鎖窗、朱漆門。
第6段:寫內(nèi)部裝飾,抓住龍的姿態(tài)特點。如:蟠龍、金龍、雙龍戲珠、單龍飛舞、行龍、坐龍、升龍、降龍。
第7段:寫建筑位置,抓住象征皇權(quán)的特點。如:在紫禁城的中軸線上,也是北京城的中軸線、皇帝寶座在這條線的中心點上。
第8段:寫殿的作用,抓住大典威嚴氣氛的特點。如:跪滿百官、排列儀仗、皇帝端坐、鳴鐘擊罄、煙霧繚繞。 這部分采用了從外向內(nèi)的說明順序,從殿外寫到殿內(nèi);寫殿內(nèi)設置又按照方位順序?qū)懀赫、上面、背后、兩旁、殿頂、中央、周圍等。請注意方位詞語用其在表意上的準確性。
解答:
從全文看,重點說明前朝和內(nèi)廷;就局部而言,重點介紹太和殿和養(yǎng)心殿。因為太和殿是故宮建筑的主體,最能體現(xiàn)故宮建筑設計的特色──處處體現(xiàn)封建帝王“唯我獨尊”、皇權(quán)至上的思想。重點介紹此殿,就能使讀者窺一斑而知全貌。養(yǎng)心殿是封建帝王的活動中心,文章較詳細地介紹封建帝王的罪惡歷史,說明它在歷史上的重要“位置”,自然能體現(xiàn)出“故宮”的特征,所以文章也作重點說明。
解題方法鏈接
在介紹建筑群時,分清主次,采用有詳有略的寫法,這樣才能突出重點,把最有特色的地方寫出來,給讀者以深刻的印象。重點與詳略的安排,卻要根據(jù)建筑物的特征而定。
難點問題2 理清順序 條理清楚
生:老師,我們在學習《中國石拱橋》的時候,文章為什么要從旅人橋說到趙州橋、盧溝橋,最后又說到現(xiàn)代的橋?
師:問得好,你的提問涉及到說明文如何安排說明順序的問題。
生:老師,你能告訴我們什么是說明順序嗎?
師:好,說明文在安排寫作材料的時候,要合理地組織材料,這就必須按照一定的順序。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說明順序,這是使說明內(nèi)容條理化的必要條件。為了把事物說清楚,說明文特別講究說明的順序。關(guān)于這一點希望同學們一定要記好。
生:老師,我明白了。
相關(guān)知識鏈接
常見的說明的順序一般有三種: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1.時間順序:一般用來說明事物的變化發(fā)展。說明文運用時間順序往往突出時間的階段性,每一階段一般都有它的特征。它與記敘的時間順序相似。
2.空間順序:一般用于說明實體事物的文章。說明實物的形狀和構(gòu)造時,或由近及遠,或從上到下,或由表及里……
3.邏輯順序:一般用于說明事理(非實物)的文章。常見的有由主到次、由現(xiàn)象到本質(zhì)、由構(gòu)造到功用、由認識到實踐等。
語文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詩歌在表達的主題和感情上往往顯得豐富而含蓄,因此造成在欣賞和理解上的因人而異,但我們不能就此忽視對詩歌主旨的把握!对谏降哪沁叀分黝}相當集中、明確,表達的是信念與理想在人生追求中具有的巨大意義。如果片面強調(diào)個人感悟,而置理解上出現(xiàn)的偏差于不顧,反而不能真正達到欣賞詩歌的目的`。
學情分析剛進入初中的學生對初中語文的學習還處于一個適應期.初中語文與小學語文在學習方法上與知識結(jié)構(gòu)上有很大的區(qū)別.就學習方法而言,小學語文的學習,主要是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借助工具書學習,初步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而初中語文要求學生能獨立借助工具書學習,能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從知識結(jié)構(gòu)而言,小學語文注重字、詞、句、段的積累和運用,初中語文在此基礎(chǔ)上注重課文的閱讀與分析本課是詩歌,它的意蘊深刻,學生難以理解。
教學目標
1、加強朗讀訓練,提高朗讀能力。(認知)
2、整體把握詩歌的主要內(nèi)容和感情。(能力)
3、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體驗,感悟人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教學重點
重點:在朗讀訓練中品味揣摩語言。
難點:詩歌的主旨的明確。
要解決好這兩個學習重點,,一是要指導學生反復朗讀課文,二是教師要有重點地選擇實例引導,在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中要相機點撥。
教學方法讀——講——讀——賞——讀!爸v”,清除文字、詞語等障礙,整體把握內(nèi)容和感情。
“賞”初步理解課文的基礎(chǔ)上,品味語言。
課堂討論——評述、質(zhì)疑。
學生介紹自己喜歡的句子,并說出理由;然后師生相互質(zhì)疑。
課前準備提供群山、大海的圖片。
教學內(nèi)容朗讀課文,在朗讀訓練中品味揣摩語言。
教學過程
—、預習
1.找出課文中的生字詞,查字典,給這些生字詞注音并解釋,掌握這些詞語的運用。
(1)癡想(chī):
(2)隱秘:隱蔽,不外露。
(3)鐵青:形容人恐懼、盛怒或患病時發(fā)青的臉色。
(4)凝成(nng):凝結(jié)成。
(5)誘惑(yu):吸引,招引。
(6)喧騰(xuān):喧鬧沸騰。
(7)漫濕:水滿濕潤。
(8)枯干(kū):失去水分,沒有水。
(9)一瞬間(shn):一眨眼之間。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了解開頭概括文章主旨領(lǐng)起全篇的結(jié)構(gòu)。
。2)學習概括敘述典型材料突出中心的寫法。
。3)學習邊敘述邊議論表明自己觀點的寫法。
2.能力目標
。1)理解總分式的結(jié)構(gòu)特點,提高分析以寫人為主的記敘文的能力。
。2)提高記敘文寫作中概括敘述典型事例以突出人物特點的能力。
。3)體會作者以質(zhì)樸的語言表達真摯的感情風格,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3.情意目標
認真體會居里夫人高尚的品格、頑強的精神和遠大的理想,從中受到教育,向居里夫人學習。
教學建議
課文主題
作者以質(zhì)樸的語言對自己的性格、為人、理想和信念進行總結(jié)和回顧,表現(xiàn)了自己作為科學研究工作者所具備的堅忍不拔的精神、淡泊名利不為世俗所動的品格和專注地投身科學研究的熱情,她以自己的不懈追求和輝煌成就說明,只有這種精神、品格和熱情,才是為人類作出杰出貢獻的'關(guān)鍵因素和堅實基礎(chǔ)。
思路結(jié)構(gòu)
本文的思路是先概括陳述自己的觀點,再用典型材料進行表述。
概括陳述:
第一自然段:陳述觀點,領(lǐng)起全文事業(yè)成功需要堅韌不拔的毅力,要有信心。
以典型材料表述:
第二自然段:對待工作固執(zhí)、勤奮而專注。以蠶的結(jié)繭作比。
第三自然段:求學和從事研究專心致志、艱苦奮斗;貞浳迨甑臍v程。
第四、五自然段:工作追求安靜,生活只要簡單。通過對比突出在獲得研究成果時不追求經(jīng)濟利益,唯一奢望是在一個自由國家中,以一個自由學者的身份從事研究工作。
第六自然段:學會了溫和,熱愛生活。
第七自然段:熱愛科學,向往未來,立足現(xiàn)實,埋頭工作。
寫作特點
第一,概括敘述典型材料突出中心。
圍繞中心,從工作、學習、生活方面選取了典型材料,敘述層次清晰,但是沒有具體事例,都是概括敘述。例如談“追求安靜的工作和簡單的家庭生活”,敘述發(fā)現(xiàn)鐳之后,舍棄申請專利,僅僅是一個句子,略去了其中的細節(jié)。再如寫熱愛生活,“我愈會欣賞生活中的種種瑣事”,但并沒有對生活瑣事如何興趣盎然作詳細描述,而是扼要地列舉:“如栽花、植樹、建筑,對朗誦詩歌和眺望星辰也有一點興趣”。
這樣的概述,共同特點是綜合同類材料,抽取精神實質(zhì)。這樣表述是由文章寫作目的決定的。作者對自己的性格、為人、理想和信念進行總結(jié),激勵自己和啟發(fā)讀者,采用概括敘述的方法,濃縮了人生精華,增強了思想底蘊,能更好地發(fā)揮作品的效應。
第二,邊敘述邊議論,表明自己觀點。
文章很多地方不是單純地敘述,而是適時地穿插議論,表述觀點。例如在敘述作者像桑蠶吐絲結(jié)繭一樣地工作后,議論道:“我之所以如此,或許是因為有某種力量在鞭策著我”。再如,敘述了夫婦二人沒有申請鐳的專利,拋棄了一筆財富;渴望在一個自由的國家,以一個自由學者的身份從事研究工作。在這段敘述之前寫道:“我在生活中,永遠追求安靜的工作和簡單的家庭生活。為了實現(xiàn)這個理想,我竭力保持寧靜的環(huán)境,以免受人事的干擾和盛名之累!边@種議論或在敘述之后進行歸結(jié),或在敘述之前提領(lǐng)下文,它們都鮮明地呈現(xiàn)了作者對問題的看法。這樣的議論能夠形成強烈的視覺刺激,便于讀者迅捷地領(lǐng)會文章的主旨;同時,有它們作為紐帶,材料同觀點的聯(lián)系也更加緊密,文章便突現(xiàn)出針線綿密、結(jié)構(gòu)嚴謹?shù)乃囆g(shù)特色。
教法建議
。1)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熟悉課文,加強語感。
。2)老師設計自學提示,引導學生自學。
。3)同《阿長與<山海經(jīng)>》進行比較,體會概括敘述典型材料的特點。
(4)同《一面》進行比較,體會記敘文中議論的不同方式。
。5)用一個課時。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語文與生活,了解朝代與古代名人,加深對我國歷史的了解。
2、寫好鋼筆字,培養(yǎng)良好的寫字習慣。
3、誦讀與積累12個與“水滸”故事有關(guān)的成語,豐富語言積累。
4、口語交際,水滸故事擂臺賽,培養(yǎng)學生口頭表達能力。
5、學會寫毛筆字,掌權(quán)“匕字旁”和“戈字旁”的運筆方法。
重難點、關(guān)鍵
語文與生活、口語交際。
課時劃分
3課時
課前準備
讀《水滸傳》故事,做好講故事的準備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語文與生活,了解中國歷史,記住朝代順序,知曉歷史名人。
2、寫好鋼筆字,培養(yǎng)良好的寫字習慣。
教學重點
讀背《朝代歌》,了解中國歷史。
教學難點
將自己知道的歷史名人與同學交流。
教學過程
一、語文與生活
1、學習第一部分:讀背《朝代歌》。
。1)我們以前背的《三字經(jīng)》中有一部分是關(guān)于中國歷史的,誰能把這一部分背給我們聽一聽?
。2)這段歷史交代了中國各朝代的名稱,為了方便記憶,有人把它編成了“朝代歌”,讓我們都來背背吧!
。3)自由誦讀,練習背誦。
。4)指名背誦,集體背誦。
(5)這首“朝代歌”依次包含了哪些朝代?用“”畫出來。想一想,哪些朝代是你熟悉的,哪些朝代是你不了解的?
2、學習第二部分。
。1)為了幫助大家更好地記住朝代的順序,讓我們把語文課本和課外讀物中認識的古代名人按朝代填寫在表格里吧!指名讀題。
。2)小組合作交流,自由填空。
(3)集體按順序交流,不僅說出自己了解的'名人生活在哪個朝代,還要說出他曾為社會作出了什么貢獻。
。4)小結(jié)。
二、寫好鋼筆字
1、讀題,明確要求。
2、認真觀察每個字的字形結(jié)構(gòu),重點指導“鶴、孤、帆”的寫法。
3、認認真真地進行描紅,要求筆筆到位,把字寫得勻稱、美觀。
4、反饋。
第一課時作業(yè)設計
一、把“朝代歌”補充完整。
唐堯虞舜,亂悠悠。
三國統(tǒng)一,朝朝是對頭。
五代又十國,帝王休。
三、在古代名人后的括號中填上他們所處和朝代。
魯班()勾踐()劉邦()孫權(quán)()
項羽()祖沖之()曹雪芹()杜甫()
李白()岳飛()王羲之()
司馬光()包拯()鄭和()屈原()
四、默寫《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要求把字寫得勻稱、美觀。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要求
1.領(lǐng)悟和了解同音字、形聲字的特點和基本規(guī)律。
2.積累有構(gòu)詞特點的成語和四字詞語。
3.讀懂成語故事,理解成語意思,積累成語。
4.自主閱讀短文,概括主要內(nèi)容、積累好詞佳句。
重點難點
1.了解在不同的語言環(huán)境中音同字不同的,意思不同。
2.體會詞語的構(gòu)詞特點。
3.培養(yǎng)學生自讀自悟能力。
課時安排
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了解有構(gòu)詞特點的成語和四字詞語。
2.自讀自悟,讀懂成語故事、積累好詞佳句。
重點難點
1.了解在不同的語言環(huán)境中音同字不同的,意思不同。
2.體會詞語的構(gòu)詞特點。
教具準備
教師:幾組常見的同音字和較典型的形聲字,成語故事。
學生:字典、詞典和成語詞典。
教學過程
一、溫故知新(10)
1.讀懂題意,自讀自悟。
2.合作交流,發(fā)現(xiàn)特征。
3.總結(jié)規(guī)律,拓展延伸。
二、語海拾貝(10)
1.自主讀詞語,讀正確,讀出節(jié)奏。
2.用符號勾畫出各組詞語中相同處,幫助理解、記憶。
3.互動學習,討論構(gòu)詞特點,討論對這些詞語的理解和運用。
4.熟讀、積累。根據(jù)四種構(gòu)詞特點進行改寫或補充練習。
三、點擊成語(10)
1.自由練讀,讀正確,讀通順。
2.把讀懂的內(nèi)容講給同桌聽,或提出自己的疑惑,互動釋疑。
3.結(jié)合實際,交流閱讀體會。
4.教師引領(lǐng),歸納總結(jié)。
5.拓展延伸?芍v講其他成語故事,也可涉及名著《三國演義》中的.故事。
四、自主閱讀園地(10)
1.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閱讀短文。
2.勾畫出你最欣賞的內(nèi)容,與小伙伴交流、分享。
3.提出你認為最值得研究的問題,生生、師生互動探討。
4.選擇你最愿意的方式,積累好詞佳句,包括背誦、摘抄等。
教后感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在活動中學習語文,用書面、口頭結(jié)合等方式表達自己觀察自然、觀察社會所得。
2.能以春為題搜集、整理、篩選信息資料。
3.合作精神、創(chuàng)新意識和動手能力。
重點難點
培養(yǎng)學生自讀自悟的能力。
教具準備
1.在學習本單元第一課后,就可以布置本項學習任務,給學生足夠的資料搜集、展示準備的時間。
2.教師可選兩首詠春詩準備朗誦表演。
教學過程
一、搜集資料,交流信息(10)
1.自主地通過各種渠道和不同方法,搜集春的資料。
2.與同學交流搜集的資料,探究充實資料的途徑和方法。
二、獨立設想,合作構(gòu)思(10)
1.根據(jù)自己搜集的資料,設想?yún)⒓诱故緯男问,是詩文朗誦,還是辦小報
2.根據(jù)設想的展示形式,整理、篩選搜集的資料。
3.尋找、邀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共同構(gòu)思方案,做好參加展示會的準備。
三、成果展示,重在過程(10)
1.以小組或個人為單位展示成果,教師做好組織工作。
2.展示者可以匯報在搜集材料和準備展示過程中的經(jīng)驗教訓,收獲體會。
3.觀摩者可以質(zhì)疑問難,可以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
4.教師在參與過程中言傳身教,因勢利導。
四、成果評比,重在激勵(10)
1.可以將個人、小組的展示都歸結(jié)到四大組評比。
2.定性評價為主,學生自評、互評為重。
教后感
第三課時
教學目的
1.會圍繞春天選擇習作材料。
2.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和感受。
3.嘗試在習作中運用自己在本單元積累的語言材料。
4.感受春天的魅力。
教具準備
1.與綜合性學習結(jié)合起來,充分利用搜集的資料選票、構(gòu)思。
2.教師準備1~3篇各具特色的范文。
教學過程
一、讀懂要求,明確目標(10)
這次習作緊扣單元主題,與課文內(nèi)容、綜合性學習有機結(jié)合,圍繞春天自由寫作,體現(xiàn)了從讀到做再到寫這樣一個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過程。學生可以模仿課文寫春景、春游活動,也可以寫與春天有關(guān)的人和事,還可以寫在綜合性學習中發(fā)生的事。要注意把自己的真實感受寫出來。
1.放手讓學生自己讀懂習作要求,培養(yǎng)獨立探究意識。
2.小組合作解決疑惑。
3.教師引導梳理習作要求,明確選票范圍,提示本次寫作目標。
二、讀寫結(jié)合,擴展視野(10)
1.引導學生回顧本單元課文內(nèi)容:
都與春天聯(lián)系緊密,有寫人的、寫景的、狀物的
2.引導學生在綜合性學習成果中選擇習作材料。
3.啟發(fā)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選材。
三、自主表達、學習修改(20)
1.在寫的過程中,老師巡視,發(fā)現(xiàn)亮點,及時點評導向。
2.鼓勵學生將自己的習作讀給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快樂。
3.引導學生練習用修改符號在草稿上自主、互動修改。
教后感
【語文教案】相關(guān)文章:
語文教案語文教案05-04
語文的教案02-07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10-15
語文備課教案08-07
語文《詠柳》教案11-09
語文下冊的教案03-29
語文橋的教案01-13
語文下冊教案01-31
關(guān)于語文的教案02-02
語文下冊教案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