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實用的中班教案10篇
作為一名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班教案10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班教案 篇1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我今天說的主題班會題目是《誠信伴我成長》。我準備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說一下本節(jié)主題班會的活動設計:(出示)一說主題班會設計的背景,二說活動目的,三說教法和學法,四說活動準備,五說活動流程,六說活動評價。
一說主題班會設計的背景
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F(xiàn)在“誠信”已寫入《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對學生實行誠信教育是當前德育工作的重點。我們的教育對象是小學生,他們接受不了也理解不了空洞的說教,于是,我想到了那一則膾炙人口的《狼來了》的故事,故事中所蘊涵的誠信道理教育和影響了無數(shù)孩子,《狼來了》的故事也總是以不同的版本在孩子們的身上上演。在學校,學生、抄襲作業(yè)、言行不一、欺騙他人等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為此,我設計了這次主題班會《誠信伴我成長》,目的在于使學生明白誠信的含義,懂得怎樣做才是一個講誠信的人。
二說活動目的.:
根據(jù)主題班會設計理念,結合三年級學生的情感發(fā)展水平和生活實際,我設定如下活動目的:(出示)
1、使學生懂得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現(xiàn)代社會更需要誠信。
2、知道誠信的含義,學會做講誠信的人。
3、通過此次班會,增強學生自信,能糾正同學們的錯誤行為。 三說教法和學法:
圍繞本課的活動目的,初步制定以下教法(出示):
1、合作探究法。讓學生在充分的討論交流中解決問題,提高與同學間的合作能力,增強學生自信,做一個講誠信的人。
2、情境體驗法。根據(jù)學生的學習需要,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自主體會,領悟,明白怎樣才是誠信。
3、模擬練習法。讓學生模仿小記者,其他同學當被采訪者,通過這樣的形式,讓學生暢談身邊講誠信的故事,并明確哪些是不講誠信的行為。
4、情感升華法。讓學生制作誠信卡,做為自己誠信行為的延續(xù)。學生的學習方法(出示):1、激情體驗、積極參與。2、熱情實踐、觀察發(fā)現(xiàn)。3、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讓學生在看一看、說一說、議一議等一系列活動中知道誠信的含義,愿意做誠信的好孩子。
四說活動準備:
為了使本課的活動目標順利完成,課前需要做一定的活動準備。(出示)
教師準備:搜集大量的和誠信有關的資料,用鏡頭捕捉下孩子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目的在于讓學生從中受到教育和啟發(fā),做一名誠信的好孩子。
學生準備:1、課前搜集身邊的人誠信的故事和不誠信的行為。2、準備小卡片,自己創(chuàng)意,設計成各種圖形,準備上課做誠信卡。3、選定小記者,進行訓練,課堂上進行“小記者采訪行動”。
五說活動流程:
根據(jù)本次班會的活動目標,結合三年級學生的特點,我將整堂班會分成“談話導入”、“感受誠信”、“尋找誠信”和“擁抱誠信”“做誠信卡”“提出希望”六個環(huán)節(jié)。
。ㄒ唬 談話導入—回憶故事,啟發(fā)思考,引出主題。
《狼來了》的故事雖然簡單,但富有教育意義,教育孩子要誠實,不要撒謊。這個故事對于學生來說并不陌生,我便從故事引起,從談話入手,問學生:你知道媽媽給我們講這個故事想告訴我們什么?引導學生說出“誠信”一詞,但什么是誠信,怎樣做才是講誠信呢,教師此時出示課題,從而導入本次班會內容。(貼課題)
。ǘ 感受誠信—明白誠信的重要性。
三年級的孩子還不能很快意識到怎樣做才是講誠信,為此,我錄制了兩段錄像,目的是通過分析身邊經常發(fā)生的事,明確什么是誠信。
第一段錄像是內容是這樣的:(放錄像一)這段錄像主要讓學生分析兩人誰做的對?如果是你,你會怎么做?使學生從這個事例中明白(出示課件)誠信就是信守承諾,要言行一致。
第二段錄像我是為了從另一個方面告訴學生誠信是誠實無
欺,不弄虛作假。(放錄像二)如果是你,你又會怎樣做?從這件事上,你是不是對誠信又有了新的看法?引導學生說出第二個方面(出示課件)。隨后利用課件總結出誠信的真正內涵:(課件)。
。ㄈ 尋找誠信—誠信故事,感染學生;不誠信行為,辨析
改正。
本環(huán)節(jié),我預設了兩個活動“小記者在行動”和“火眼金睛”。通過感受誠信,學生已經明確了什么是誠信,為了更好地挖掘學生身邊關于誠信的故事,我順勢引導學生:誠信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要養(yǎng)成誠信的優(yōu)良品質,我們應該從小就要嚴格要求自己,做到表里如一,言而有信。我相信在我們同學中一定有很多講誠信的故事,同桌先互相交流你發(fā)現(xiàn)的講誠信的故事。而后,提高聲調:看,小記者來了,他會記錄下大家身邊關于誠信的故事。小記者進行現(xiàn)場采訪,
同學講誠信故事,相信這些故事會讓學生從內心深處認識到同學們喜歡講誠信的學生,愿意和他們交朋友,他們會得到別人的信任。 接著,我因勢利導:剛才大家看到的和講到的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榜樣,可是,生活中總會有些不如意,你在生活中有沒有遇到過不講誠信的現(xiàn)象?通過學生的火眼金睛,把不講誠信的現(xiàn)象挖出來,(課件)并啟發(fā)學生思考:如果生活中失去了誠信,會怎樣?通過正反兩方面的對比和討論交流,增強學生自信,糾正同學們的錯誤行為,進一步增強了學生做一個誠信的好孩子的決心。在學生暢所欲言后,我會出示兒歌(出示)其實“狼來了”的故事就是最好的證明,它告訴我們,失去誠信,最終會失去別人的信任。學生讀兒歌。
。ㄋ模⿹肀д\信—創(chuàng)設情境,課堂實踐。
在“ 擁抱誠信”這一板塊,我結合學生的日常生活,從實際出發(fā),真正地幫助他們解決問題;谶@樣的出發(fā)點,我在這一板塊當中創(chuàng)設了三個情境,(出示課件)從不同的角度引導他們分析如果遇到這樣的情況,你怎樣做到誠信?對于這三個問題,我先采取小組討論,然后交流,交流時可以隨便選你感興趣的問題發(fā)表看法,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ㄎ澹┩卣固嵘,做誠信卡。
經過這一系列由淺入深的探究學習,孩子們已經有了做一個誠信的人的強烈意識,我相信他們能夠反思自己,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表現(xiàn)
中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能關注圖片的細節(jié),嘗試進行簡單的推測和聯(lián)想。
2、幼兒積極大膽的表述自己的想法。
3、幼兒能積極的參與到活動中,并得到其中的快樂。
4、理解故事內容,豐富相關詞匯。
5、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
【活動準備】
1、特別自行車照片。
2、故事《誰的自行車》。
3、故事中奇特自行車圖片若干張、動物圖片若干張。
4、自行車拼板一套。
【活動過程】
(一)玩拼板
1、教師和幼兒一同翻看自行車圖形拼板。(說說自行車各個部分的名稱)
2、過度提問:這是誰的自行車呢?
(二)故事《誰的自行車》
1、看圖片:這是誰的自行車?
2、小男孩騎著自行車會到哪里去?(引導幼兒根據(jù)生活經驗推測)
3、逐步講述故事:
(1)鱷魚的自行車:
小男孩看見了什么樣的自行車?(說說特別的理由)
你覺得這是誰的自行車?為什么?
小結:鱷魚的身體很長,所以他的`自行車是長長的,騎在上面才會舒服。
(2)大象的自行車
這是誰的自行車呢?
它有什么特別的地方?說說理由。
這輛自行車可能是誰的呢?
小結:因為小象身體太重了,所以它的自行車輪胎特別的粗,騎在上面才安全。
(三)特別的自行車
1、看看、說說特別的自行車。
師:綠地上還停著許多特別的自行車,去看看它們都是什么樣的。
(引導幼兒觀察圖片,說說自己喜歡的特別的自行車)
2、小動物騎自行車。
師:小動物們也聽說草地上有這么多好玩又特別的自行車,它們也想來騎,我們來幫助找到它們找到合適的自行車。
(1)出示動物圖片,幼兒自由選擇一種動物。
(2)配對,并說說理由。
3、小結:原來這些自行車不光模樣特別,而且還有特別的用途,讓動物朋友們坐的得更舒服、更安全。
(四)講故事,激發(fā)幼兒興趣。
師:究竟是哪些小動物騎走了這些特別的自行車?我們可以在故事里找到答案。
中班教案 篇3
一、幼兒發(fā)展狀況分析:
本班孩子對有趣的事非常好奇,求知欲很強。喜歡探索生活中有趣的事物。聲音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到處都可以聽見,讓幼兒了解聲音的多樣性,具有一定的教育價值,既符合幼兒的現(xiàn)實需要,又能激發(fā)幼兒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其教育資源來源豐富,生活中的大部分物品,我們都能使其發(fā)出聲音,讓幼兒親身體驗、探索并發(fā)現(xiàn)聲音的多樣性,并區(qū)分樂音和噪音。這樣就能給幼兒一個實際操作的機會,讓幼兒獲得切身的體會!队變簣@教育綱要》提出教育工作者應"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為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相信此活動能很好的體現(xiàn)《綱要》的這一精神。
二、教學目標:
、币龑в變毫私饴曇羰峭ㄟ^振動傳播的,是多種多樣的、不同的物品發(fā)出不同的.聲音。
、惨龑в變禾剿魇刮矬w發(fā)出聲音的多種方法,激發(fā)幼兒的探索欲望。
、潮媛犚恍┏B牭降穆曇,區(qū)分樂音和噪音。
三、教學準備:
1、音樂:《小鳥飛》;聲音準備:鳥叫聲;刮風打雷下雨聲;鋸木聲;電流聲、一些優(yōu)美的音樂等。
2、小鳥頭飾若干;籃子、笑臉和哭臉若干。
3、提供多種物品,如:打擊樂器、書、紙、各種不銹鋼餐具等。
四、教學過程:
(一)、音樂《小鳥飛》進場,感知大自然的聲音。
"今天天氣真好,鳥媽媽想帶鳥寶寶去森林玩好不好!"引出大自然的聲音(鳥叫聲,打雷聲等)。
。ǘ、感知身體發(fā)出的聲音"森林里舉辦音樂會,要邀請鳥寶寶參加。但要考驗鳥寶寶誰最能干,看看那個鳥寶寶能讓身體發(fā)出好聽的聲音。"讓幼兒大膽嘗試并說出身體的哪些部位可以發(fā)出聲音。
1、感應節(jié)奏×××××
2、請幼兒結合身體拍打出節(jié)奏
。ㄈ、感知物體的聲音
1、小鳥媽媽出示一件生活中常見的物品,請幼兒說說它能不能發(fā)出聲音。
2、請幼兒自由挑選物品,鼓勵幼兒探索并大膽嘗試如何讓手上的物品發(fā)出聲音。
3、請幼兒結合物體拍打出節(jié)奏|×××××。
4、小結:聲音是通過振動而產生的。而自然界、物體和人本身都會發(fā)出聲音。
。ㄋ模、音樂游戲:《看誰的耳朵最厲害》區(qū)分樂音與噪音。
請幼兒靜聽一組聲音,如果覺得好聽的請舉一個笑臉,如果不好聽請舉一個哭臉。并請幼兒說說為什么要舉笑臉哭臉。
教師小結:
1、動聽悅耳,讓人感到舒服的聲音叫樂音;刺耳難聽,讓人感到難受的聲音叫噪音;讓幼兒知道噪音對我們身體的危害,在生活中應如何減少噪音的產生。
2、讓幼兒舉出日常生活中的噪音,引出"三輕"教育。(說話輕、走路輕、搬動物品輕)
(五)、退場:邀請小鳥們拿起物品跟著鳥媽媽一起去參加聲音的舞會結束。
活動反思:
本次的活動來源于生活中很常見的聲音,其教育資源來源豐富,生活中的大部分物品,我們都能使其發(fā)出聲音,讓幼兒親身體驗、探索并發(fā)現(xiàn)聲音的多樣性,并區(qū)分樂音和噪音。這樣就能給幼兒一個實際操作的機會,讓幼兒獲得切身的體會。教師通過情景的教學引入激發(fā)了孩子的學習興趣,還注重孩子自發(fā)的探索和孩子的親身體驗。這樣就能給幼兒一個實際操作的機會,讓幼兒獲得切身的體會。結束部分教師還進行了隨機教教育,讓幼兒知道噪音對我們身體的危害,在生活中應如何減少噪音的產生。
中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主要情節(jié),愿意用語言大膽講述自己的想法。
2、知道有了本領應該去幫助別人,才會有更多的'朋友。
活動準備:
課件
重點難點:
能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進行較合理的想象。
活動過程:
一、出示名稱,導入課題
1、出示課題名稱:小狐貍的變身法(朗讀)問:什么是變身法呢?
2、過渡:小狐貍學會了變身法,猜猜它可能會變什么呢?
二、觀看課件,討論理解
1、師:小狐貍學會了變身法以后,出去找朋友玩了,它想用變身法去捉弄小動物們。
。1)小狐貍捉弄小兔 :小狐貍看到小兔,偷偷笑道“哈哈,讓我用變身法來著捉弄一下它吧!”
、傩『倳兪裁磥碜脚⊥媚兀
、谛⊥蒙袭敃r,小狐貍可能會說什么?
③小兔怎么啦?為什么會不高興的呢?
。2)小狐貍捉弄小狗:小兔生氣地走啦,小狐貍又遇到了誰?
①這次它會變什么呢?
、谛」吩趺蠢玻堪l(fā)生了什么事情?小狐貍會說什么?
2、小兔和小狗和朋友們開心地在草地上游戲,都不理小狐貍了,小狐貍怎么樣呢?
3、看,發(fā)生了什么事?提示:小狐貍會來幫助它們嗎?
4、小狐貍變成了什么?小動物們會怎么說?怎么做?
三、相互討論,想象講述
1、討論:
。1)你們喜歡這只小狐貍嗎?為什么?
。2)如果不下雨,小狐貍會想什么辦法和小兔、小狗重新做好朋友呢?
2、想像講述:如果你也有了變身法,你想做什么事情呢?
3、小結:小朋友們說得真好,有了本領,就要去幫助別人,這樣才會有更多的好朋友,才會更加快樂!
中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能認真觀察圖片并大膽猜測故事發(fā)展的線索,理解故事內容。
2、知道廢舊物品也可以變成有用的東西,初步形成環(huán)保意識。
活動準備:
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出示破皮鞋的圖片。觀察圖片,激發(fā)幼兒的興趣,對故事展開聯(lián)想。
提問:你喜歡這只皮鞋嗎?為什么?
二、分段欣賞故事
1、出示兔子,猜測小兔子的想法,講述第一段故事。
提問:小兔子看見這只破皮鞋,它是怎么說,怎么做的?
2。出示小松鼠,猜測它的想法,講述第二段故事。
提問:小松鼠看見這只破皮鞋,它是怎么說,怎么做的、
3、出示小鼴鼠。
①幼兒猜想:小鼴鼠也看見了這只破皮鞋,它的想法會和小兔小松鼠的想法一樣嗎?為什么?講述故事,驗證想法。
②幼兒猜想:如果你是小鼴鼠你會怎么打扮這只又臟又臭的破皮鞋呢?教師講述該段故事,印證幼兒的猜想。
、塾變翰孪耄盒↓B鼠要把打扮好的`皮鞋做成什么?
4。提問:有了這么漂亮的皮鞋車,小鼴鼠會開著皮鞋車去干什么呢?①幼兒猜測故事進展。②結合圖片講述故事③小鼴鼠送小兔去上學,小兔是怎么說的?小鼴鼠給小松鼠送果子,小松鼠是怎么說的?
5。請小朋友給故事取個好聽的名字吧!
三、和幼兒一起完整講述故事,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
教師提問:你們喜歡小鼴鼠嗎?為什么?
四、活動延伸:
生活中還有哪些廢舊材料可以再利用?引導幼兒搜集廢舊材料,開展制作活動。
中班教案 篇6
一、活動目的:
1、認識不快樂的表情。
2、嘗試表達不快樂的情緒。
3、學習抒發(fā)排解不快樂的情緒。
二、活動準備。
1、流淚表情的圖卡。
2、圖畫紙、雜志紙、彩筆。
3、錄音機、音樂錄音帶。
三、活動過程:
1、出示流淚表情圖卡,請幼兒說說遇到什么事會流眼淚,老師協(xié)助幼兒記錄內容。
2、根據(jù)內容,請幼兒說說自己或別人不快樂時應該怎么辦,老師協(xié)助幼兒記錄大家的提議,讓幼兒知道凡事都有解決方法。
3、請幼兒說說最近不快樂的事情,并把不快樂的樣子畫下來。
4、老師整理幼兒的作品,請幼兒觀察不快樂時各人的表情,例如有哭的,有嘴角向下彎的。
5、老師可讓幼兒把不快樂的事畫在雜志紙上,搓成紙球扔掉。
6、播放輕松愉快的`音樂,讓幼兒手拉手跳舞。
四、總結分享。
請幼兒說說跳舞后的心情。
五、活動評價。
能說出自己不快樂的原因。
六、活動建議。
引導幼兒知道排解不快樂情緒時不要傷害別人,也要學習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不快樂的情緒。
中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比較物體的不同,并初步感知高矮的關系。
2.培養(yǎng)幼兒觀察和比較的能力。
活動準備:
教具準備。高矮不同后面貼磁鐵然后圓柱體卡片。高矮不同的粉筆
學具準備。每個幼兒有2—3塊高矮不同的積木。
活動過程:
1.預備活動。師幼互相問候。
走線,線上游戲小飛機,(雙手平肩伸開,走動時雙手平肩可微往左往右傾斜狀。老師念兒歌:我的小小飛機轟隆隆隆響,
小小飛機飛呀飛呀飛得高,我的小小飛機轟隆隆隆響,現(xiàn)在已經到站請你停下來,轟————"蹲下來")。請小朋友回座位。
2.集體活動。老師問:剛才我們玩開飛機的時侯開始飛得。小小飛機飛呀飛呀飛得(高)最后停下時是飛得(轟————"蹲下來)矮,引導幼兒
念高。高。矮。矮。今天老師帶來了3張圖片請我們小朋友來給它們排隊,請看看里面的圓柱哪個高,(把第1張貼在黑板上),喲
還有2張也請比一比哪個高(把第2張貼在黑板上),那這個圓柱就是最(矮)的(也把第3張貼在黑板上)。
小結。用手指著圖片一個比一個矮,反過來指一個比一個高。(也進行了排序)高和矮是相反的對應關系。
3.游戲操作活動。請小朋友取積木高矮放在自己的手里,老師說:請你把積木高的舉起來,現(xiàn)在把矮的積木舉起來。(反復幾次)老師舉
高矮不同的粉筆舉高小朋友說高,舉矮的小朋友說矮,也反復幾次。
4.觀察活動。小朋友都很聰明。我們今天都知道了:比較——高和矮。小朋友看看我們教室和周圍:那些東西高那些東西矮,(控制課堂
常規(guī))老師要請坐得好舉手的小朋友回答(請1個小朋友和老師比一比:老師高。小朋友矮,大樹高。小樹矮,桌子高。椅子矮。
被子疊起來高。枕頭矮等等)(會觀察動腦的好娃娃,表揚小朋友哈)回去后小朋友同爸爸媽媽玩,看看家里和街上那些東西
高,那些東西矮。
教學反思:
在這次活動中我設計的是中班數(shù)學活動《比高矮》。
教學目標有兩點:
一是逐步培養(yǎng)孩子觀察、比較能力和思維的敏捷性。
二是學習區(qū)分高矮,感知高矮的相對性,并說出比較結果。
教學重點是:通過目測比較高矮,知道什么高,什么矮,感知高矮的相對性。教學難點是學習高矮排序,能在一組物體中找出比某物高(矮)的其余物體。
這節(jié)數(shù)學課的教學中我設計了五個環(huán)節(jié)。第一環(huán)節(jié)我以觀察貼絨教具,目測比較高矮引入新課,導出課題。第二環(huán)節(jié)我設計了讓幼兒和幼兒小組比高矮活動,使幼兒用眼睛去發(fā)現(xiàn)比較高矮。第三部分通過一系列的操作和練習使幼兒對高矮的學習進行鞏固,并讓幼兒說出尋找的結果。第四部分我設計了實踐操作——按高矮排序,讓幼兒動手操作感知高矮的不同。第五部分我設計了讓幼兒到戶外尋找物體比較高矮。把學習和生活聯(lián)系起來。
這節(jié)課教學中我能按備課的設想去講授完成教學內容,通過這節(jié)課的課后反思認識到幾點不足:
在幼兒動手操作比物體高矮時,過于牽制幼兒引著幼兒說出比較結果(此塊設計時怕幼兒出現(xiàn)隨意表達影響教學效果,這一課下來我有這樣的感受,幼兒天真的話語才是幼兒的天性,不應該怕幼兒說錯,說錯時可以及時給予糾正。在練習說高矮時有的幼兒還出現(xiàn)了怯場不敢表達,這也是我在以后的`教學中注意的加強幼兒語言方面的訓練,教幼兒說完整話。
通過這次活動,我的收獲是:不論是活動設計上,還是活動準備上,一定要進行反復推敲,怎樣的設計,怎樣的準備才適合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才有利于幼兒的發(fā)散思維,才有助于活動的成功;我們都應仔細地研究,只要我們認真地備課,那么每次活動也就都有希望成功。
中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了解荷花的生長過程。
2.欣賞和模仿表現(xiàn)荷花的造型和色彩美。
重點難點:
1. 了解荷花的生長過程。
2. 欣賞和模仿表現(xiàn)荷花的造型和色彩美。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賞荷去》。
2.畫筆、畫紙。
3.學習單:《蓮子秒用多》。
活動過程:
一、欣賞幼兒用書《賞荷去》的畫面,觀察荷花的外形特征,了解荷花生長的過程。
1.荷葉是什么顏色的?什么形狀的?
2.荷葉的大小一樣嗎?高矮一樣嗎?
3.荷葉的紋路是什么樣的?
4.故事《快樂的夏天》里,小蝌蚪們把荷葉當成什么?蓮花像什么?
5.剛長出來的花苞是怎么樣的?
6.花瓣的顏色是什么?花瓣上的紋路是怎樣的`?
7.花謝了、花托慢慢長大,變成什么?蓮蓬像什么?
8.故事《快樂的夏天》里,誰坐在花苞里?花托被小仙子當成了什么?
9.蓮蓬里有什么?
10.什么時候采收蓮子呢?
二、請幼兒對照著書上的圖片,嘗試用筆畫荷花池的景象。
1.如果你來畫荷花,你想畫一朵剛剛開放的,還是一朵盛開的荷花?畫高的還是矮的?大的還是小的?荷葉的葉脈你會怎么畫?
2.你要畫蓮蓬嗎?畫剛剛長出來的還是變成褐色的?
三、請幼兒將自己的作品和同伴分享。
四、請幼兒將學習單帶回家,和家長進行調查,看看蓮子有哪些作用,找到用蓮子制成的食物,完成的學習單要帶到幼兒園。
中班教案 篇9
設計意圖
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tài)度、能力、知識等方面的發(fā)展,讓幼兒對周圍的事物、現(xiàn)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能用適當?shù)姆绞奖磉_、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鼓勵幼兒運用各種感官傾聽和表現(xiàn)各種聲音,引起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和探索的欲望。詳情請訪問
活動目的
1、通過各種感官感知電話的特征。
2、學會打電話,感受現(xiàn)代電信設備給人們帶來的方便。
活動準備
1、物質:不同種類的電話。
2、知識:幫助幼兒積累有關電話的知識。
活動過程
1、以猜謎形式引入,引出活動內容。
2、以“電話展覽會”形式引導幼兒感知電話特征。詳情請訪問
(1) 幼兒自由觀察。
(2) 集中交流:你最喜歡哪一部電話?為什么?
它們都一樣嗎?什么地方不一樣?
它們有一樣的地方嗎?哪里一樣?都有什么?
引導幼兒說出電話特征(形狀、顏色)
(3) 師小結,豐富詞匯:聽筒、話筒、屏幕、按鍵。
3、提出問題,引導幼兒圍繞話題談話:
“你打過電話嗎?打給誰?為什么事情打電話?
4、師幼打電話,體驗打電話的樂趣
(1) 示范打電話的`正確方法,引導幼兒學會使用禮貌用語。
(2) 幼兒與同伴打電話。
(3) 個別幼兒打電話,師小結:
“它他們打得好嗎?為什么?”
5、在音樂聲“打電話”中自然結束。
活動反思
活動過程中,因為電話是小朋友常見的而感興趣的,所以整個過程孩子的熱情高漲,興趣很濃。積極參與整個活動,樂意的表現(xiàn)自己,達到了活動目標,學具的提供滿足了孩子動手的需要。整個活動是成功的。但對于中班的孩子來說,活動的深度可以更深一些,活動中總鼓勵幼兒不斷探索、體驗、交流對電話的認識,較好地綜合了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領域的知識,寓教于樂,適時地鼓勵幼兒表現(xiàn)自己、展示自己,在活動中注重幼兒自信心的培養(yǎng),是一個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生動、活潑的教育活動。
本次活動的目標、活動內容、教學方法等都充分體現(xiàn)了課程的整合性,活動始終以打電話為線索,貫穿于整個過程,希望通過開展這個活動,激發(fā)幼兒各種積極的情感和探索的聲音的興趣,學會打電話的基本方法和禮貌用語,培養(yǎng)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動手操作能力等。
中班教案 篇10
活動名稱:
有用的電話號碼
活動目標:
1、了解電話號碼的作用,體驗數(shù)字給生活帶來的方便與有趣。
2、復習9以內的數(shù)字、數(shù)數(shù)。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能讀出自己家的電話號碼和家人的手機號碼,知道特殊常用的特殊電話號碼。
2、物質準備:0-9數(shù)字卡片若干套、漿糊、白紙人手一張;“翻譯號碼”游戲圖一張。
活動過程:
一、看圖翻譯電話號碼。
(1)明天我們將舉行一個運動會,想邀請小兔、小豬、小象來參加,去請大家想想辦法用什么方法通知它們?(幼兒泛講)
師:你們真會動腦筋,想了很多辦法,那么,用什么方法最好呢?
。2)打電話要查電話號碼,我們來查一查動物家的電話。
教師分別出示圖形卡。(小兔、小豬、小象、)
師:這是小猴家的電話。讓幼兒觀察發(fā)現(xiàn)小猴家只有圖形,沒有號碼。
。3)引導幼兒看圖翻譯號碼。
個別幼兒黑板上貼數(shù)字,集體念號碼。
驗證號碼的正確性,老師撥打電話。
二、感知數(shù)字的豐富變化。
。1)思考:這些號碼都有幾個數(shù)字?(6位)
。2)都有8個數(shù)字,為什么電話號碼是不一樣的?(數(shù)字排列的順序不同)
。3)相同的是什么?(三個號碼都是六位數(shù),前兩位數(shù)都有5、8)
三、交流所收集的電話號碼
增強幼兒有關電話方面的知識,了解電話號碼是多位數(shù)的。
(1)請幼兒大聲地讀自己帶來的電話號碼。
(2)你們知道的電話是幾位數(shù)的?(請幼兒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驗講述:南京地區(qū)的'家庭電話是8位數(shù)的,手機是11位數(shù)的;常用的較特殊的電話是3位數(shù)的。)
四、操作活動,鞏固幼兒經驗。
1、給小動物編電話號碼
。1)有許多小動物家都裝上了電話,有的還用上了手機,我們來幫它們選個電話號碼編個電話號碼吧。
。2)提示:用貼數(shù)字的方法,想想家庭號碼是幾位數(shù),手機是幾個數(shù)字。
2、特殊的電話號碼。
給特殊的車輛,找到正確的電話號碼。
3、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提示幼兒數(shù)一電話號碼是幾位數(shù)的。
4、請幼兒念讀自己粘貼的電話號碼。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教案中班教學活動教案10-10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綜合教案:舞龍_中班綜合教案07-08
中班教案03-01
中班的教案11-05
(經典)中班教案07-25
【精選】中班教案10-11
[精選]中班教案09-18
中班教案【經典】09-22
(經典)中班教案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