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小班教案9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熟讀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
學習課文中的字詞;
學做賀卡,送給親人或朋友;
培養(yǎng)愛媽媽的情感,及愛其他人的博愛意識。
材料準備
課文板書、媽媽圖片一張、各種顏色卡紙、一盒水彩筆
活動流程
1、導入
媽媽是最疼你、最愛你的人,請小朋友想一想,媽媽每天都為你做哪些事?你過生日的時候,媽媽做了什么?你生病的時候,媽媽做了什么?(請幼兒回答)
。1)媽媽的節(jié)日到了,小朋友想為媽媽做點什么或送什么嗎?(幼兒交流)
。2)老師有一個好辦法,就是做一張賀卡送給媽媽,咱們一起來學一篇短文——《做賀卡》。
2、學習課文
(1)老師來讀課文,請小朋友仔細聽,看課文里說的是什么節(jié)日,課文里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2)聽短文錄音、老師范讀課文。(板書手指點讀)
。3)請小朋友回答問題“短文里的小朋友怎樣做的賀卡?”
。4)向小朋友介紹婦女節(jié)。(婦女節(jié)全稱三八國際婦女節(jié),是每年的三月八日,這一天是全世界的媽媽、阿姨或奶奶、姥姥的'節(jié)日。)
。5)老師再讀課文,使幼兒進一步了解課文,熟悉做賀卡的步驟。
。6)老師領讀課文,幼兒隨讀。
3、學習做賀卡
。1)老師向幼兒展示卡紙,請幼兒隨讀課文,邊讀老師邊演示賀卡的制作步驟。
。2)向幼兒展示老師做的賀卡,提問幼兒祝福的話除課文中“媽媽,祝你永遠年輕、快樂”之外,還有什么?啟發(fā)幼兒回答,可以是“媽媽,您辛苦了”、“媽媽,我愛你”、“媽媽,祝你天天開心”等等。
學習課文中的字詞:賀卡、婦女節(jié)、文具店、漂亮。
告訴幼兒賀卡在新年、生日或節(jié)日時,都可以贈送。請幼兒舉例說一說,文具店里的商品。請幼兒用“漂亮”說句話。
老師小節(jié):通過《做賀卡》這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什么時間是婦女節(jié),婦女節(jié)是誰的節(jié)日和我們應該怎樣做。小朋友應該愛媽媽,聽媽媽的話,幫媽媽做一點簡單的力所能及的家務。
活動延伸
回家做一張賀卡,三八婦女節(jié)送給媽媽。
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知道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能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2、初步形成獨立自主的意識;顒訙蕚洌航虒W掛圖。
活動過程:
一、與幼兒談話,教師:小朋友,我們以前學習了我愛我的身體,請你們說說我們的身體都有哪些用處,都會做些什么?
教師引導幼兒說說自己的身體的用處。
二、教師出示教學掛圖,引導幼兒初步了解故事內(nèi)容
1、教師:小朋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幅圖畫和一個小故事,請你們用小眼睛仔細看一看,用小耳朵仔細的聽一聽。
2、教師出示掛圖,邊講述故事邊提問,鼓勵幼兒注意傾聽。
3、教師提問:開學了,猴寶寶要上幼兒園了,小動物們都是怎么上幼兒園的?那猴寶寶又是怎么去的呢?小兔、小狗看見了,說了些什么?猴寶寶表情怎么樣?他又說了什么?媽媽領著猴寶寶買香蕉,現(xiàn)在的猴寶寶會怎么做呢?爸爸領著猴寶寶看姥姥,猴寶寶又會怎么做呢?現(xiàn)在猴寶寶怎樣上幼兒園的呢?
三、完整地講述故事,引導幼兒進一步理解故事內(nèi)容
1、教師:小朋友,剛剛我們都一起聽了一遍故事,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講一遍故事吧!
2、教師邊提問,邊引導幼兒用語言表達出來。讓幼兒自己講述出故事內(nèi)容。
猴寶寶開始上怎么去上幼兒園的,小動物怎么說寶寶的?
猴寶寶聽了小動物們的.話心里有什么感覺,怎么說的?
后來爸爸媽媽外出猴寶寶怎么做了,上幼兒園怎么去的?
四、引導幼兒說說自己是怎樣上幼兒園的,并遷移經(jīng)驗,進一步增強獨立意識。
1、教師:小朋友,你們是怎么樣上幼兒園的呢?你們除了會自己走路上幼兒園,還能做什么事情呢?
引導幼兒知道還會刷牙、洗臉、吃飯、穿鞋等。
2、教師可以引導幼兒邊說說自己會做的事情邊做動作,其他幼兒可以跟著學。
教師及時鼓勵或表揚回答完整和動作做得好的幼兒
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能大膽選擇色彩學習用印章印畫,表現(xiàn)大大小小的圓圈泡泡。
2、初步學習互相欣賞作品,并試著用語言描述泡泡。
活動準備:
1、畫有小魚的背景圖人手一張。范畫一張。
2、收集若干大小不一的瓶蓋等作印章,顏料若干盤,抹布。
3、《小魚游》的音樂。
活動過程:
一、導入,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今天天氣真好!小魚寶寶們,跟著魚媽媽一起來玩吧。úシ拧缎◆~游》的音樂)
二、了解用瓶蓋印畫的方法來表現(xiàn)大大小小的`圓圈泡泡。
(1)介紹瓶蓋和顏料。
1、師:小魚寶寶真可愛,一邊游泳一邊還會吐泡泡,怎么吐泡泡的?
幼:波羅波羅…
2、師:看,老師這兒也有很多小魚呢!它們呀也在快樂的游泳!可是少了一些漂亮的泡泡。怎么辦呢!
3、師:今天老師帶來一個新工具,看是什么呀?(出示瓶蓋)
幼:瓶蓋。
4、師:光有瓶蓋還不夠呢!還得有顏料,看看有什么顏色的。(紅、黃、藍)
5、師:要怎么來印泡泡呢?
。2)示范瓶蓋印畫。
1、教師出示瓶蓋和顏料示范講解:選一個瓶蓋,蘸點顏料用力壓一壓,然后拿起來,“波羅波羅”吐出一個泡泡。
問:還想吐一個什么顏色的泡泡?
2、師:我們剛才蘸了黃顏色,可是現(xiàn)在要蘸紅顏色,怎么辦呢?(請個別幼兒說說)
引出:可以拿一塊小抹布把它擦干凈了以后,再去蘸別的顏色。
3、教師繼續(xù)用同樣的方法示范,吐出一個紅顏色的泡泡,提醒幼兒顏料不能蘸太多,也不能蘸太少。(鼓勵幼兒一起徒手和老師一起邊說邊做動作:蘸一蘸,壓一壓,拿起來,“波羅波羅”吐出一個紅泡泡。)
4、提問:誰愿意到上面來吐泡泡的?(請個別幼兒上來)你想要吐什么顏色的泡泡?
。ㄕ垈別幼兒操作,其余幼兒跟隨她一起邊說邊徒手做動作。)
5、師:老師這有個魚塘里都吐滿泡泡。(出示范畫)
6、師:好看嗎?小魚寶寶們想不想自己來吐泡泡?
7、教師提出要求:每個小朋友都有一個瓶蓋,選你自己喜歡的顏色用瓶蓋進行印畫,印的時候要用點力,每次只能蘸一種顏色,換顏色的時候要用小抹布擦去,然后再蘸其他顏料,注意要保持畫面的整潔,聽清楚了嗎?(幼兒仔細傾聽)
三、能大膽選擇色彩用瓶蓋進行印畫,體驗其快樂。
教師播放音樂,巡回觀察指導幼兒操作。
四、初步學習互相欣賞作品,并試著用語言描述泡泡。
1、展示幼兒的作品,互相欣賞。(幼兒欣賞同伴作品)
2、提問:圖上的有什么形狀的泡泡,有什么顏色的泡泡?這么多,顏色不同的泡泡在一起,覺得怎么樣?(請幼兒自由說說)
小班教案 篇4
小班音樂教案:
找朋友
音樂游戲活動名稱:
找朋友
預設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大方、主動的個性,體驗幼兒園的快樂生活。
2、鼓勵幼兒與同伴交往,隨著音樂找到朋友。
3、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xiàn)力。
4、熟悉樂曲旋律,并用相應的動作進行表演。
材料準備:
收集不同名片,各色卡紙,彩色水筆等。
小班音樂游戲教案《找朋友》
指導要點:
1、全體幼兒坐成半圓形,跟老師律動、練聲。
2、談話活動:“你的好朋友是誰?在哪里”激發(fā)幼兒找朋友的興趣。
3、請5個小朋友做邀請者,1-2小節(jié)邊唱邊拍手踏步走到所要邀請的幼兒前,3-4小節(jié)邀請者向被邀請者做邀請動作,左右各一次。被邀請的幼兒則站起,5-6小節(jié),相互敬禮、握手。7-8小節(jié)兩人手拉手互換位置,邀請者坐在被邀請者的座位上,被邀請者成為邀請者,游戲繼續(xù)。
4、幼兒一邊學習歌曲,一邊開始游戲,鼓勵幼兒大膽、主動去找朋友。
5、游戲結(jié)束請中班的哥哥、姐姐與小班的弟弟妹妹進行,組織幼兒找朋友的游戲活動。
教學反思:
在活動中,我為了避免孩子從頭唱到尾,在解決難點四分音符與感情技巧處理部分,我采用了談話的'方法,讓孩子稍微休息了一會,使活動能夠動靜結(jié)合,孩子們的表現(xiàn)基本上完成了我預設的目標。當然了,本次活動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師和專家多加指點。
小班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學習童謠,感受數(shù)字童謠的特點。
2、嘗試正確使用量詞,并根據(jù)童謠中動物發(fā)出的聲音進行創(chuàng)編,體驗創(chuàng)編童謠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1、每人一個貼絨動物(小鳥、喜鵲、麻雀、青蛙、鴨子、蛤蟆、小豬、河馬、小馬、毛驢等)。
2、與童謠內(nèi)容有關(guān)的一定數(shù)量的動物卡片一套。
三、活動過程。
1、感受童謠內(nèi)容。
(1)自由地向同伴介紹自選的貼絨小動物,并用聲音或動作表示動物的主要特征。
(2)集體討論各種動物的叫聲或走路的動作。
指導語:你的動物朋友是誰?它是怎樣唱歌、走路的?
2、學習童謠。
。1)根據(jù)動物的數(shù)量順序?qū)W習童謠,正確使用量詞。
指導語:這里有哪些小動物?各有多少?
。2)出示娃娃的'圖片,學習童謠最后兩句。
指導語:小朋友高興的時候會怎么樣?
。3)幼兒邊做動作邊念童謠。
3、嘗試根據(jù)童謠中動物發(fā)出的聲音進行創(chuàng)編,正確使用量詞。
四、延伸活動:
將各種動物卡片放在語言區(qū),供幼兒練習說不同的量詞和創(chuàng)編童謠。
附:一只小鳥叫喳喳
一只小鳥叫喳喳,兩只青蛙叫呱呱;
三只小豬哼呀呀,四匹小馬呱噠噠;
五個娃娃笑哈哈,分吃一個大西瓜。
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認識常見黑白皮毛的動物,觀察發(fā)現(xiàn)皮毛的不同。
2、樂意猜猜、找找、說說,有喜愛小動物的情感。
活動準備:PPT、動物服裝
活動過程:
一、黑臉小白羊過生日了
。▋r值分析:利用幼兒喜愛的形象,激發(fā)他們的活動興趣。)
1、提問:這是誰?家里的桌上有什么?
小結(jié):原來他請身上有黑黑白白的動物朋友參加他的生日聚會
二、黑臉小白羊找朋友
(價值分析:認識幾種黑白皮毛的`動物,觀察發(fā)現(xiàn)動物皮毛的不同。)
1、猜一猜
提問:聽見門鈴聲,看看猜猜是誰來了?
2、說一說
提問:黑臉小白羊請了哪些黑白皮毛的動物?
小結(jié):黑臉小白羊請的黑白皮毛的動物有……,它們身上的花紋有一條一條的、一點一點的、一塊一塊的。
三、去黑臉小白羊家
。▋r值分析:通過游戲活動,進一步鞏固對黑白皮毛動物的認識。)
1、裝扮自己、慶祝生日
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動物衣服裝扮自己,和黑臉小白羊一起過生日。
小班教案 篇7
一、設計意圖:
安全隱患無處不在,為保障幼兒的身心健康,我們要把安全教育滲透在幼兒一日活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幼兒天生好動,對周圍事物又充滿好奇,喜歡玩弄珠子、扣子、發(fā)夾、硬幣、圖釘?shù)刃∥锲,因為我班幼兒年齡小,缺乏安全意識,常常容易不經(jīng)意地往嘴巴里放,或塞入耳朵、鼻子中,十分危險!這就需要我們對幼兒進行必要的教育和指導,以防出現(xiàn)此類安全事故。
因此我設計了本次活動,根據(jù)我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選擇了講故事的形式,讓幼兒通過故事了解不能講異物塞入口、鼻、耳等處,如果不小心塞入該及時告知大人求救。讓幼兒知道這些小物品存在的安全隱患,建立安全自我保護意識。
二、活動目標:
1、知道把異物塞入口、鼻、耳等處會有危險,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2、當自己或是同伴異物入口、鼻、耳等處,知道及時告知大人。
三、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小猴頭飾
四、活動過程:
(一)感受五官
1、出示幻燈(一張沒有五官的臉)請幼兒說說臉上少了什么?
2、根據(jù)幼兒回答說說各個五官的作用。
3、請幼兒閉眼走路,捂耳朵聽教師說好,捏鼻子呼吸,感受五官的作用。
(二)危險的小圓珠
1、播放幻燈,出示皮皮猴,介紹主人公皮皮猴。
2、“我們剛才感受過五官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可是皮皮猴非常調(diào)皮,沒有好好保護他的五官,我們一起聽聽皮皮猴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
3、逐一播放幻燈,根據(jù)幻燈逐一提問:
。1)皮皮猴怎么了?
。2)皮皮猴將什么放入了耳朵?
。3)皮皮猴這樣做對不對?為什么?
4、播放幻燈,教師完整講述故事一邊
5、提問:(1)“大象老師是怎么說的?”
。2)還有什么不能放入口鼻?
。ㄈ┰鯓颖苊馕骞賯
1、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屬于異物是不能放入口鼻的.?
播放幻燈看看常見的幾種危險的小異物。
2、進餐和吃水果時要注意什么?
播放幻燈,了解生活中常見幾種有核的水果。
3、看看異物進入身體會造成怎樣的傷害?播放幻燈。
4、如果有異物不小心進入口鼻、耳朵,我們該怎么辦?
觀看幻燈,了解簡單的應對方法。
5、教師小結(jié):珠子、扣子、發(fā)夾、硬幣、圖釘?shù)刃∥锲凡荒苋攵、嘴巴、鼻子。進餐時不能大聲說話,以免小飯粒進入氣管。吃有核的水果要小心。早上來幼兒園口袋里不能藏有小物品,午睡時不咬衣服扣子或拉鏈。如果有異物不小心進入嘴巴、鼻子、耳朵,要趕緊告訴爸爸媽媽或老師。如果看到同伴在玩危險的小物品,或者同伴已經(jīng)將異物塞入口鼻,要趕緊通知大人。
小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體驗與同伴相親相愛、友好相處的美好情感。
2、鼓勵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自己的感受。
3、理解兒歌內(nèi)容,清晰、大方的朗誦兒歌。
4、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5、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積發(fā)幼兒的想象力。
活動準備:
1、課件-聲音:小鳥叫聲
2、課件-照片:小鳥
3、課件-音樂:樹林里的鳥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播放小鳥的叫聲,引起幼兒的興趣。
教師:大家仔細聽聽,這是誰在叫?
二、展開
1、出示照片:小鳥
。1)從小鳥的叫聲里,你能聽出它們在干什么嗎?
引導幼兒聽小鳥的叫聲,模仿小鳥做各種動作。
。2)教師引導性的參與,微笑著點點頭,親一親小朋友,抱一抱小朋友。
。3)小鳥們這么快樂,你有什么感覺?
(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感覺)
2、教師朗誦兒歌,幼兒學習兒歌
。1)兒歌里的小小鳥是怎樣相親相愛的?
教師用動作啟發(fā)幼兒回答。
。2)幼兒跟誦兒歌
3、表演兒歌,鞏固練習。
。ü膭钣變捍蠓降剡叡硌葸吚收b兒歌)
三、結(jié)束
1、小朋友相親相愛的在一起真快樂,你們想怎樣做呢?
。ü膭钣變河枚喾N方式表達自己的愛)
2、音樂:森里情景(小鳥)
幼兒在歡快的音樂聲中表演,表達與同伴的友好相處。
附:兒歌
一只小小鳥,兩只小小鳥,
見面點點頭,點點頭,
你親親我,我親親你,
碰一碰,碰一碰,飛走了。
教學反思:
《小小鳥》是小班的一節(jié)語言課。由于小班幼兒年齡比較小,參與活動時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于是,我想出了用手指游戲來引起幼兒的興趣,為此,我特別自制了2個指偶——小鳥,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因此活動一開始,我便出示指偶“小鳥”,讓小朋友與小鳥打招呼、問好的'過程中,激發(fā)了孩子們參與活動的熱情,再此基礎上我又出示了一只小小鳥,提問:“兩只小小鳥碰到了一起會干什么呢?”在我的精心提問下幼兒的“話閘“一下被打開了,都爭先恐后的回答。在這樣活躍的氣氛中我強調(diào)幼兒要養(yǎng)成說話先舉手的好習慣,在我的提醒下幼兒都能舉起小手,等待著老師的提問。在最后環(huán)節(jié)中我堅持鼓勵幼兒創(chuàng)編兒歌,在進行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有所顧慮,生怕幼兒不會創(chuàng)編,可是結(jié)果往往是在我想象之外的,通過本次的活動使我深深感受到小班的孩子已經(jīng)具有簡單的創(chuàng)編能力。
小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體驗制作雙色花饅頭的樂趣。
2、能夠運用團、搓、捏、卷、切等技能制作花朵饅頭。
3、簡單了解酵母的作用。
活動準備:
黃瓜6根、番茄6個、面粉兩斤、酵母粉少量、打汁機一臺、PPT課件。
活動過程:
1、欣賞花朵圖片,引起幼兒興趣,復習鞏固花朵結(jié)構(gòu)。
2、欣賞雙色花饅頭,鼓勵幼兒大膽表述自己的發(fā)現(xiàn)。
師:這些饅頭和我們平時吃的饅頭有什么不一樣?
3、討論制作材料和衛(wèi)生要求。
1)制作花朵饅頭時需要哪些材料呢?
2)花朵饅頭是食品,用來吃的,所以在制作過程中應注意哪些衛(wèi)生要求呢?
4、請幼兒結(jié)合面塑制作經(jīng)驗,大膽猜測、表述雙色花饅頭的制作步驟與方法。
5、教師簡單示范花心和花瓣的.做法。
6、幼兒自主探索、制作各種造型花朵饅頭。
師: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兩種不同顏色的面團,請小朋友開動腦筋,用你們靈巧的小手,做出多種多樣的花朵饅頭。
7、賞饅頭,嘗饅頭。
1)饅頭在蒸熟前和蒸熟后有什么變化?
2)為什么我們做的饅頭又白又胖呢?(原來在面團里加入了一種神氣的東西,叫酵母)嘗嘗又白又胖的饅頭,體驗又軟又松的成功喜悅。
課后反思:
此類活動幼兒是我們孩子最感興趣的活動,真正體現(xiàn)了玩中學的快樂。孩子們不僅鍛煉的動手能力,體驗了勞動的辛苦與快樂,更加得到了成就感,發(fā)展了創(chuàng)造力。本次活動孩子能夠積極參與,大膽想象,制作出自己獨特風格的雙色花饅頭,收到了較好地效果。但是作為教師,課前準備過于倉促,沒有把三種花型都進行探索、制作,使這次活動中的第二個花型——雙色玫瑰花饅頭首次制作失敗,臨時探索、制作才得以成功,今后應避免此類錯誤。另外,在制作顏色上選擇了西紅柿和黃瓜,出來的效果不明顯,下次應該為胡蘿卜和菠菜會好一些。
本次活動也讓我明白,要想成功,前期必須要進行無數(shù)次的嘗試、實驗。
【小班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小班教案 | 小班教案:好聞的氣味05-15
小班教案:玩筷子_小班其他教案07-06
小班教案03-09
小班教案[經(jīng)典]07-23
[經(jīng)典]小班教案08-10
(精選)小班教案08-06
小班的教案04-20
【精選】小班教案08-21
(經(jīng)典)小班教案08-23
小班教案(精選)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