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兒園小班語言優(yōu)質(zhì)課教案《猴子撈月》含反思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小班語言優(yōu)質(zhì)課教案《猴子撈月》含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一天晚上,月亮又圓又亮。一只小猴子朝大樹底下的水井里一看,咦,井里有一個又圓又亮的月亮。小猴子嚇得撒腿就跑,一邊大聲叫喊道"不好了!不好了!月亮掉到井里了!"大猴子聽見了,連忙跑過來看,真的,井里有一個又圓又亮的月亮。大猴子也嚇得大聲叫起來:"不好了,不好了,月亮掉在井里了!"大大小小的猴子都跑過來看,都說:"月亮掉在井里了!我們趕快把月亮撈上來吧。" 小猴子說:"我們爬到大樹上,一個接一個倒掛下來,一直掛到井里,就可以把月亮撈上來了。" 于是,老猴子用兩只腳緊緊地鉤住了樹枝,倒掛了下來,一個猴子接一個猴子,一直倒掛到井里。最底下的是小猴子,它在下面喊了起來:"行了,行了,夠得著了。"小猴子把手伸到水里去撈月亮,井水給它一攪,月亮碎成一片一片的,在水里飄蕩著,小猴子嚇得喊起來:"哎呦,不好了,月亮被我抓破了。"一會兒,井水慢慢平靜了,又出現(xiàn)了又圓又亮的月亮。小猴子又伸手去撈,撈呀撈,還是撈不到月亮。這時候,老猴子忽然抬頭一看,又圓又亮的月亮還好好的掛在天上,就對大家說:"月亮不好好地掛在天上呢,井里是月亮的影子。"
教學目標:
1、通過故事及小實驗,深入理解故事情節(jié)。
2、知道遇事多動腦筋。
3、培養(yǎng)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4、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教學準備:
1、配樂故事《猴子撈月亮》錄音。
2、每桌一盆水,一只手電筒。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起幼兒對中秋節(jié)的回憶。
“昨天是什么節(jié)日?”
“你是怎樣過中秋節(jié)的?”
“中秋節(jié)的月亮是什么樣的?”
二、講故事《猴子撈月亮》
三、當講到“老猴子說:‘快想辦法把月亮撈上來’時,停止講述,提問: “你猜猜他們是怎樣撈月亮的?(想各種辦法) “月亮撈上來了嗎?為什么撈不上來?”
四、小實驗
用手電筒當月亮,水盆當井,并讓幼兒觀察,“水中‘月亮’的影子是什么樣的?用手去撈,‘月亮’變得怎么樣了?”使幼兒感知水面很平時,“月亮”是圓圓的,用手一抓,水面有了波紋,影子就碎了。
五、教師接著把故事講完,提問: “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小猴子在井里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它們用什么方法撈月亮?撈到了沒有?為什么撈不到?”
“最后,老猴子一抬頭,看見了什么?它對小猴子說了什么?
“聽了這個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六、欣賞配樂故事《猴子撈月亮》。
七、布置任務,要求幼兒:
1、回家把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2、記半個月月亮日記,觀察月亮圓缺變化。
教學反思:
要培養(yǎng)孩子某種興趣并能夠?qū)⑦@種興趣保持下去,老師的積極參與對孩子們來說是最佳的鼓勵方式;為孩子們提供更多的表現(xiàn)與展示的機會,是孩子們擁有成功感受、增強自信的最佳途徑;同時成功與自信又會促進孩子自主發(fā)展并保持對某一事物的興趣性,使之不斷探索再獲成功,從而形成一個良性循環(huán)。
【幼兒園小班語言優(yōu)質(zhì)課教案《猴子撈月》含反思】相關文章:
大班語言優(yōu)質(zhì)課教案及教學反思《猴子撈月》09-29
幼兒園小班語言優(yōu)質(zhì)課教案《快樂輪胎》含反思05-23
猴子撈月亮大班語言教案07-05
幼兒園小班語言游戲教案《小紙船》含反思06-20
幼兒園中班語言優(yōu)質(zhì)課教案《別說我小》含反思05-08
小班語言優(yōu)質(zhì)課小熊的帽子教案及反思11-02
小班語言優(yōu)質(zhì)課嘻刷刷教案及反思11-02
小班語言活動春風教案含反思(精選5篇)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