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集合(7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教案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三、四兩個自然段。
3、體會到北京的美,從而建立起熱愛北京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聽課文錄音,初步感知,知道北京是我國的首都,是一座美麗的城市
三、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四、理解課文,指導朗讀
1、學生自由讀課文關看圖:
、 課文中有幾幅圖,圖上分別畫了什么?
、 課文介紹了北京的哪些地方?
2、學生自讀第一自然段,思考:
你知道了什么?
3、學習第二自然段:
⑴ 本自然段共有幾句話?每句話講了什么?
、 學生分別在圖中指出天安門、廣場、紀念碑,弄清楚中央、前面和中間的`方位。
、 指導學生朗讀課文。
4、學習第三自然段:
、 這一自然段寫了什么?
、 結合上下文和圖畫幫助學生理解詞語“綠樹成陰、鮮花盛開”的意思。
、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本自然段。
5、學習第四自然段:
⑴ 這一段向我們介紹了北京的哪些地方?這些地方美嗎?
、 結合課文和圖畫理解生詞。
、 指導學生朗讀這一自然段。
6、學習第五自然段:
、 學生讀后,教師提問:
哪里最美?我們要愛什么?
⑵ 討論:
在這一自然段中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五、指導學生背誦課文
六、識記字形,指導書寫
七、課堂練習
剛才小導游們在網(wǎng)站中,查詢到了很多有關北京高樓大廈、名勝古跡和公園的資料。下節(jié)課,我們再請小導游把你們在網(wǎng)站中看到的、聽到向游客們介紹,好嗎?
語文教案 篇2
第一課時
1.正確讀寫本課的生字新詞。
2.默讀課文,了解老北京春節(jié)的風俗習慣,感受老北京的年味兒。
重點
了解老北京春節(jié)的風俗習慣,感受傳統(tǒng)年文化的獨特魅力。
難點
感受老北京的年味兒,體味民俗。
一、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1.同學們,你們喜歡過春節(jié)嗎?說說理由。(喚起學生對過春節(jié)時熱鬧、喜慶氣氛的回憶)
2.讓我們來看看老北京的孩子是怎樣過春節(jié)的。(播放動漫童謠:小孩兒小孩兒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黏;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凍豆腐;二十六,去買肉;二十七,宰只雞;二十八,把面發(fā);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滿街走。)說說你的感受。
3.現(xiàn)在,我們就跟隨作家老舍,走進老北京,過一個京味兒十足的春節(jié),感受獨特的民風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二、整體感知,理清脈絡
1.自由讀通課文,把生字讀正確、句子讀通順,同桌間互讀檢查。
2.請13名學生按自然段輪讀課文,其他同學邊聽邊畫出:作者寫了春節(jié)中哪些重要日子的活動。
3.小組合作,完成表格。時間風俗習慣4.交流匯報,老師板書:臘月初旬→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結束(明確老北京的春節(jié)從臘月初旬開始,到正月十九結束。)
5.說說老北京的春節(jié)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引導學生結合閱讀說出“熱鬧、忙亂、喜慶、團圓”等初步感受。)
三、交流探討,感受年味兒
1.春節(jié)是我國最重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北京人過得這樣熱鬧、開心,字里行間都彌漫著濃濃的年味。選擇春節(jié)中你印象最深的一個日子,反復讀一讀,能品出年的什么味道?在空白處做批注。
2.小組內(nèi)交流。
3.全班交流匯報。
(1)年的味道是爆竹的味道。
、俦竦穆曇,是春節(jié)特有的聲音,文中都有哪些地方寫到?(孩子們準備過年,第二件事就是買爆竹;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天一擦黑,鞭炮就響起來;除夕鞭炮聲日夜不絕;正月初一,門前堆著昨夜燃放的爆竹紙皮;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小孩子們買各種花炮燃放,在家中有聲有光地玩耍。)
②整個春節(jié)都彌漫著爆竹的味道、煙火的味道,過年的熱鬧、火爆氣氛盡在其中,已經(jīng)與傳說中用來恐嚇叫“年”的怪獸無關了。
(2)年的味道是香甜的味道。
、僬页鑫闹忻鑼懹嘘P飲食的語句。(臘八粥、臘八蒜;雜拌兒;二十三前幾天,街上就有好多賣麥芽糖與江米糖的;除夕以前,把肉、雞、魚、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預備充足;除夕家家趕做年菜,到處是酒肉的香味;在北京,過年時,家家吃餃子;正月十五,大家還必須吃元宵啊。)說說自己的體會。(充足、豐盛。)
、谌藗円荒晷量鄤趧又螅瑢ψ约簞趧铀玫恼故九c享用,洋溢著幸福感與滿足感。在香味四溢中,將年過得有滋有味。
(3)年的`味道是開心的味道。
、俪跻还鋸R會,元宵節(jié)逛燈會。體會人們清閑、娛樂、高興的心態(tài)。
、诮Y合自己的實際,說說文中大人、小孩的快樂。
(4)總結,在整個春節(jié)的系列活動中,雖然有些繁文縟節(jié),但地道的民俗中所包括的五味雜陳,蘊涵著最豐富的傳統(tǒng),是耐得住咀嚼的味道。
四、品讀體味,感受民俗
1.快速瀏覽課文,找出春節(jié)中最熱鬧、喜慶的日子。(除夕和正月十五)
2.認真讀第8自然段,聯(lián)系你過年時的感受,說說怎樣理解“除夕真熱鬧”。
(是一種普天同慶的熱鬧——家家趕做年菜,到處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門外貼好紅紅的對聯(lián),屋里貼好各色的年畫;是一種通宵達旦的熱鬧——哪一家都燈火通宵,不許間斷,鞭炮聲日夜不絕。除了很小的孩子,沒有什么人睡覺,都要守歲;是一種團團圓圓的熱鬧——在外邊做事的人,除非萬不得已,必定趕回家來,吃團圓飯,祭祖。)
3.除夕夜可以說是春節(jié)中的高潮,在熱鬧、喜慶、團圓的氣氛中,有多少人徹夜無眠。試著用你的朗讀來把它表現(xiàn)出來。
4.配《恭喜》樂曲朗讀,體現(xiàn)“除夕真熱鬧”。
五、布置作業(yè)
1.抄寫“詞語表”中的本課詞語。
2.收集各地春節(jié)習俗。
語文教案 篇3
【設計理念】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伙伴,努力營造一種寬松的學習氛圍。
【學習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課文內(nèi)容,知道小云把生日借給媽媽的原因。
【重點】
認識12個生字,正確、流利,初步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方法】
合作、探究學習法。
【教學準備】
課件、卡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用“借”說話,引入學習
1、看老師寫一個字“借”,認識嗎?讀三遍。
2、平時你向誰借過什么,或者別人向你借過什么?(說話練習)
3、那么你借過這個嗎?板書“生日”。
二、學文識字,朗讀感悟
1、(課件出示生字)和課文中的生字認識一下,會讀的大聲讀,不會讀的問問旁邊的同學。
2、誰當小老師帶大家讀讀。
3、游戲:
分蘋果。鞏固字音。
給這些生字分分類。(前鼻音、后鼻音。)
4、(課件出示)看誰說得多:
放:放心 放松 ( )
班:上班 班長 ( )
正:正在 正常 ( )
快:快樂 飛快 ( )
5、現(xiàn)在,這些生字全跑到課文里去了,自由讀課文,遇到難讀的字拼拼音,爭取把它讀正確。
6、課件出示課文最后一段:
、 自由讀。
、 其中這兩句話特別長,誰來讀:
媽媽,這個布熊是我送您的生日禮物。您總是忘了自己的生日,今天我把生日借給您!
、 評議、區(qū)別:
您──你:
他們什么地方不一樣?
師示范組詞,誰在來試試給“您”組詞。
三、精讀課文,體會感悟
1、同桌互讀:
(介紹互讀的方法:一個讀第一段,另一個人認真聽他讀正確了沒有,另一個讀第二段,一個聽,如此往復。)
2、師巡回指導。
3、齊讀課文。
4、說一說,讀了課文,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小云把生日借給媽媽。怪了,小云為什么要把生日借給媽媽?)
5、從哪兒看出媽媽把生日給忘了。
6、看圖讀句子:
您怎么從來不過生日?
、 指名讀,讀出疑問的語氣。
、 齊讀。
媽媽笑著說:“我忘了。”
、 媽媽真的忘了嗎?
、 媽媽把自己的生日忘了,卻把小朋友的生日記得牢牢,這說明了什么?
板書:
愛
7、你們只發(fā)現(xiàn)了媽媽愛小云嗎?你還發(fā)現(xiàn)了什么?從書上哪里看出來?
8、你們喜歡過生日嗎?這么快樂的一天,小云卻愿意借給媽媽,可見( )。
9、那么小云會怎么說這段話,想象自己練習一下:
媽媽,這個布熊是我送您的生日禮物。您總是忘了自己的'生日,今天我把生日借給您!
指名讀,齊讀。
10、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四、延伸
你愛你的媽媽嗎?你是怎么表達你對媽媽的愛的?
五、課中操
唱一唱《好媽媽》。
六、作業(yè)
畫一畫自己的媽媽,寫上一句最想說的話,悄悄地放在媽媽的枕頭下。
【板書設計】
18、借生日
愛
媽媽──小云
愛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閱讀和欣賞散文詩的能力,通過誦讀,體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初步了解散文詩的特點──把詩的精煉、音樂美和散文靈活多樣的表現(xiàn)力融為一體。
3、品味語言,理解本詩語言中的寓意。
4、培養(yǎng)學生追求美好理想和敢于同困難作斗爭、勇于拼搏的精神。
【教學重點】
1、課文朗讀。通過多種形式的反復誦讀,體味作者情感,理解詩歌含義。
2、比較南方和北方雪的異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3、語言的品讀,了解散文詩語言的精練和具有音樂美的特點及其寓意。
【課時安排】
1課時。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
⑴ 魯迅的散文詩集《野草》。
⑵ 有關江南和北方的雪的音像資料。
2、學生準備:
、 查找有關“雪”的文字、圖片、音像資料。
、 搜集魯迅《野草》中的描寫自然景致的詩篇,感受自然描寫中寫實與象征的不同。
、 搜集有關散文詩的資料,初步了解散文詩。
、 先自主學習課文,劃出疑難字、詞、句,查字詞典掃清語音、語義障礙。再與同學合作,解決疑難。
【教學步驟】
一、學生自主合作學習情況匯報
由各學習小組學生向全班匯報本組在課前自主合作學習過程中搜集到的資料,展示有關“雪”的文字、圖片、音像資料,暢談對雪的感受。營造“雪”的氛圍。
這樣可以了解學生的課前自主合作學習情況,對課文的熟知程度,便于教師對課堂學習預設的調(diào)整。
二、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揣摩語氣、語意及作者情感。
2、教師放課文朗誦或范讀課文。然后抽學生朗讀。
3、由學生比較二者的優(yōu)劣,體會散文詩的朗讀方法。
4、讀了這篇文章后,你認為最能體現(xiàn)文章主旨的句子是哪一句?
(那是孤獨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5、“孤獨的雪”,“死掉的雨”,“雨的精魂”是什么意思?
(北方的雪的特征之一是孤獨,在這里它還被表現(xiàn)成死掉的雨的意思。江南的雪已經(jīng)死掉,而朔方的雪,在孤獨的旋轉(zhuǎn)升騰中升華,成了雨的精魂。北方的雪完成升華是與死亡聯(lián)系在一起的,也正是完全的獻身,讓它成為了雨的精魂──凝聚了所有堅強內(nèi)核的精魂)
設計此問題是為了促成學生從整體上把握全文內(nèi)容。
三、問題探討
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了解詩歌內(nèi)容,體會散文詩的特點。分四個小組討論下列問題:
1、第一小組:
找出描寫南方雪與北方雪的句子,體會它們的不同含義。
(見板書)
2、第二小組:
魯迅先生筆下的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各有什么特點?作者是如何把它們統(tǒng)一在一個藝術整體之中的?
(江南的雪:優(yōu)美。朔方的雪:壯美。作者雖然極寫江南雪的美艷,孩童的'歡樂,雪羅漢的有趣,表現(xiàn)了對故鄉(xiāng)的懷念之思,且因雪羅漢的消融流露出對美好的事物不能常在的惋惜之情,但作者并不是沉迷于優(yōu)美然而虛空的幻境中,求得精神上的安慰。他真正向往的是壯美的現(xiàn)實戰(zhàn)斗生活,渴望從自然的偉力中汲取斗爭的勇氣和力量,永葆戰(zhàn)斗青春。所以,面對眼前的實景,他寫道:朔方的雪花在紛飛之后,卻永遠如粉、如沙,他們決不粘連,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這樣。此一反先前溫婉、纏綿的情凋,語氣異常剛勁、果決,這不僅是對朔雪質(zhì)地、形態(tài)的摹寫,同時還透露出作者“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毅然決然地砍斷了與社會現(xiàn)實極不協(xié)調(diào)的思想情緒。隨后對飛騰的朔雪磅礴的氣勢、浩大的聲威的酣暢淋漓的抒寫,不也正是作者不屈不撓的戰(zhàn)斗的人生觀的形象寫照嗎?而朔雪的孤獨,也映現(xiàn)出了此時作者“荷戟獨彷徨”的身影)
3、第三小組:
你們認為作者更喜歡哪里的雪,從哪些詞句表現(xiàn)出來的?
(從對南北兩處的雪的描寫來看,魯迅更為欣賞“朔方的雪”。江南的雪固然美麗,但在魯迅眼中,這種美未經(jīng)磨練,并不能保持長久。魯迅更為看重的是一種獨立與張揚的個性精神,這種精神也正是魯迅一以貫之的前行動力,就像他在一篇文章中說到的,“站在沙漠上,看看飛沙走石,樂則大笑,悲則大叫,憤則大罵,即使被沙礫打得遍身粗糙,頭破血流,而時時撫摸自己的凝血,覺得若有花紋”。在文章中,北方的雪“決不粘連”,“奮飛”,“旋轉(zhuǎn)”,“升騰”,正是這種精神最為形象的體現(xiàn))
4、第四小組:
作者對江南的雪及北方的雪的描繪,引起你怎樣的聯(lián)想?你覺得全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允許學生有不同理解)
各小組代表匯報討論結果。
四、語言品讀
1、文章中對雪的描寫用了哪些修飾詞,你認為它就只是描寫的自然界的雪嗎?你認為這些詞句用得好不好,為什么?
(例如:用了“冰冷的”“堅硬的”修飾“雪花”,強調(diào)雪的不屈的精神,而這種精神是“燦爛的”,是值得贊賞的)
2、文章中用了哪些修辭手法,你讀了這些,在文章表達上有什么體會?
(比喻、擬人、排比……只要學生能說出運用這些修辭手法能使文章生動形象、表意更加明白曉暢就行了,答案不求一致)
五、延伸拓展
1、你認為本文語言是否有表意不簡明的,如果有,該怎樣改為好?
2、結合自己的親身體驗,以“雪”為話題,寫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理念:
語文教學是人的的建設,但這種建設是不能拋開語言文字的感受與運用而存在的。
設計特色:
在感受語言文字的同時感受頂碗少年的境界。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1個生字及17個新詞。
2、結合課文內(nèi)容了解句子的含義。
3、能用指定的詞語造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懂得無論遇到多少艱難曲折,也不要退縮,只要堅持下去,就能獲得成功。
5、背誦第6、7自然段。
教學重點:
結合課文內(nèi)容理解重點句子的含義。
教學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中想象,理解課文。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時間:10月9日星期二
教學目標:
1、知識:結合課文內(nèi)容了解句子的含義。
2、過程方法;對重點語句能夠發(fā)表自己獨特的感受和想法,誦讀課文,積累語言。
3、情感態(tài)度:指導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懂得不論遇到多少艱難曲折,也不要退縮,只要堅持下去,就能獲得成功。
教學重點:
1)通過理解句子的含義,進而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觀點。
2)加強朗讀,引導學生在讀中想象。
教學難點:通過理解句子的含義,進而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觀點。
一、談話導入新課
孩子們,在雅典奧運會上我們健兒取得了三十二塊金牌的驕人成績。在一場場驚心動魄的比賽中,哪一位健兒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能談一談嗎?(學生談)今天吳老師再帶領大家去觀看一場驚心動魄的比賽。相信也一定會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這是一場什么比賽呢?
請同學們打開第一課《頂碗少年》,快讀一讀,一會告訴老師。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自由讀課文,看看這場演出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驚險、難度大、少年勇敢等)
三、默讀課文
你從哪可以體會到這場演出驚險、難度大、這位少年又是怎樣做的呢?邊讀邊畫出重點語句,邊做批注。
四、集體匯報
第一自然段
1、這位少年表演的難度大嗎?你從哪看出來的(頂著,高高的一疊,瓷碗驚羨的詞意,忽而…忽而…還可能怎樣…搖搖晃晃,騎,大幅度(有感情地朗讀,邊讀邊想象動作的驚險)評讀
2、第一次表演是否成功,你有何想法,當時觀眾的態(tài)度如何,這位少年是怎樣做的?(板書:沒有慌張)(頂碗的少年歉疚地微笑著,不失風度地向觀眾鞠了一躬)你覺得這位少年怎樣?
第二自然段
1、第二次表演結果又失敗了,這時少年的處境怎樣?(頂碗少年呆呆地站著,臉上全是汗,有些不知所措。板書:不知所措)
2、結合課文,說說少年的處境。假如你是那位少年你會怎樣?
第三至五自然段
1、少年兩次敗后是怎樣做的?結果怎么樣。有感情地讀讀6、7自然段,體會作者的感受。
A、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山窮水盡”的絕境,冰天雪地的'嚴寒中的情境。
B、想想你在生活中有沒有這樣的情況,(如生活中、學習中)來談一談。
C、結合自身聯(lián)想,體會。有感情地讀一讀這幾句話
2、學習完課文后你有什么感受?(自由發(fā)言)
五、質(zhì)疑
提出不懂的問題,互相解答。
六、板書設計
頂碗少年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沒有驚慌不知所措鎮(zhèn)靜
第二課時
教學時間:10月10日星期三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生詞。
2、理解加點詞語的意思,并會造句。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6、7自然段。
教學重點:學習字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指導背誦課文6、7自然段。
一、學習生字、生詞
1、指導字的正確讀音。
2、分析生字,說說易錯的字。
雅右邊“隹”不是“住”碗右邊是“宛”“夕”不是
疚里邊“久”不是“夂”頹左邊“?”不是“禿”
3、學習新詞
。1)指名讀。
(2)結合課文說說帶點詞語的意思,并試著造句。
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6、7自然段。
三、交流學習后的感受。
四、作業(yè)設計:
一、必做題:
1、生字組詞。
2、抄寫新詞。
二、選做題:
1、形近字組詞。
雅碗胛撼魄頹
難蜿膽感魂頜
2、造句。
三、(選做)興趣:摘抄文中優(yōu)美的句子。
課后反思:
學生通過學習從中能夠受到一定的啟發(fā),但在寫讀后感時,學生的內(nèi)容只停留在書中,不能結合自己的實際來談,加強指導,繼續(xù)練習,在全班中交流。
語文教案 篇6
《失物招領》的語文教案
教學目的:
1.認識“失、級”等14個生字,會寫“同、工”等6個字。
2.積累詞句,感誤引號的特殊用法。
3.培養(yǎng)學生正確、流利朗讀課文的能力。
4.讓學生養(yǎng)成愛護環(huán)境衛(wèi)生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啟發(fā)想象,積累語言。
教學過程:
一、設疑導入,揭示課題
語文的教案02-07
語文教案語文教案05-04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10-15
語文《詠柳》教案11-09
語文下冊的教案03-29
語文《趙州橋》的教案10-10
語文橋的教案01-13
語文下冊教案01-31
關于語文的教案02-02
語文優(yōu)秀教案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