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雨教案
作為一名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科學雨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大班科學雨教案1
教學目標:
1、獲得有關雨的形成及生動的關系的經驗。
2、對雨的形成產生繼續(xù)探索的興趣。
教學準備:
此活動最好選擇在雨天這后進行。
教學過程:
1、第一場雨。
。1)云是怎么樣的?
。2)有一天云發(fā)現(xiàn)了一個什么現(xiàn)象?小草、花朵需要什么?
(3)云想下去幫忙,成功了嗎?
。4)后來誰來幫助云?
。5)云變成了雨,動物、植物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2、神奇的雨。
。1)引導幼兒海綿注滿了水后水滴自然下落的`現(xiàn)象。
。2)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海綿吸水與雨形成之間的關系。
。3)請幼兒總結雨是如何形成的。(云里面聚焦了許多小水珠,當去云里的小水珠越來越多的時候,就形成了雨)
3、我們歡迎你,雨。
。1)完整傾聽故事,了解雨的重要性。
(2)雨從空中落下來是什么樣子的?(像風箏線、像飛機沖下來)
。3)雨水有什么用?(可以讓樹喝水、給花澆水、給滑梯洗澡、沖洗樓房)
大班科學雨教案2
[活動目標]
1、能發(fā)現(xiàn)問題,對探索自然現(xiàn)象感興趣。
2、了解“蒸發(fā)”以及“雨是怎樣形成的”科學現(xiàn)象,知道雨與人們的關系。
3、能積極地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激發(fā)進一步探索事物變化的愿望。
4、能大膽進行實踐活動,并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
[活動準備]
1、酒精燈、燒杯、玻璃片、三角架、火柴。
2、雨的形成課件[活動過程]
一、播放雨的形成課件,引導幼兒聽雨聲,看雨景。
小朋友們,聽聽這奇妙的聲音,問:這是什么聲音?(幼兒:雨聲)看電腦動畫,問:這是什么景象?(幼兒:下雨)雨從哪里來?
幼兒:從天上。
師:天上為什么會下雨?
幼兒:因為天上有云彩幼兒:因為有烏云
二、實驗探索雨的形成。
1、小實驗:
用酒精燈加熱燒杯里的.水,讓小朋友仔細觀察燒杯里的水,說說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幼兒:冒熱氣師:這叫蒸汽水熱了就會有蒸汽,許多水蒸汽向上跑的現(xiàn)象叫做蒸發(fā)。
師:你在哪里看見過水蒸發(fā)的現(xiàn)象?
幼兒:燒水的時候幼兒:做飯的時候幼兒:暖氣管道里……
師:水變成水蒸汽跑到哪里去了?變成什么了?
幼兒:天上……
2、幼兒分組實驗:
在老師的幫助下,把熱水倒在杯子里,蓋上玻璃片,讓幼兒觀察玻璃片上有什么變化。再請幼兒拿起玻璃片觀察玻璃片上的水珠流到水杯里的現(xiàn)象,讓幼兒說說這是為什么?
3、聽故事,《小雨點旅行記》,了解雨是怎樣形成的。
4、看課件:雨是怎樣形成的,小結雨的形成。
三、討論:下雨好不好?為什么?下雨的好處與害處,了解雨與人類的關系。
[活動延伸]
1、畫雨。
2、觀察記錄水蒸發(fā)的現(xiàn)象。
活動反思:
活動上下來整個過程還是比較順利的,也存在一些問題:
1、整個內容偏多,在第三部分倉促結束的情況下仍然超時5分鐘左右。
2、幼兒還是缺乏自己動手實際操作的體驗。而其科學原理相當部分幼兒是已經知道的。
3、實驗用的水杯有點小,由于天氣冷,水溫也降得快,會影響實驗的效果。建議換大的能夠裝1L以上的水杯或水箱。玻璃紙要加邊框進行固定,玻璃板四周要包邊,避免劃傷手指。
4、“春雨貴如油”這句屬于幼兒基本都不了解,這個問題可以刪掉的。
大班科學雨教案3
活動目標:
1、向幼兒介紹沙漠,擴大幼兒對自然界的了解。
2、認識沙漠里的駱駝,了解駱駝的主要特征以及沙漠中的其他生物。
3、激發(fā)幼兒探索大自然的愿望。
活動準備:
1、有關沙漠自然風光及防治沙漠化的音像資料。
2、幼兒用書人手一冊,實物投影儀、人手一支筆。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觀察用實物投影儀放大的畫面,初步了解駱駝的主要特征。
-教師:畫面上有什么?駱駝是什么樣子的?
-教師:駱駝的身上有什么?它們有什么特殊的用處?
-教師:駱駝喜歡吃什么?駱駝生活在什么地方?
-教師:駱駝有什么用途?
-教師小結:駱駝生活在沙漠里,駱駝的身上有厚活的毛,可以防止身體里的水分散失,還可以白天防曬,晚上保暖。駱駝底眼睛會產生許多眼淚,讓眼睛不干燥,而且有長長的睫毛,可以阻擋沙子跑進去。駱駝的鼻孔可以閉合,這樣可以防風沙。駱駝耳朵里有好多毛,可以防沙子跑進去。駱駝的身上有駝峰?梢苑譃閱务劮搴碗p駝峰。駝峰可以儲藏營養(yǎng)。駱駝的腳底有寬寬厚厚的肉墊,不怕熱熱的沙子,也不會陷進軟軟的沙子里。駱駝是沙漠里的交通工具,有人稱駱駝為沙漠之舟。
2、組織幼兒討論:
-教師:你見過沙漠嗎?沙漠是什么樣子的?
-教師:沙漠里有什么?(仙人掌、蝎子等)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茫茫沙漠
-教師:沙漠對我們人類有什么危害?我們應該怎樣防止沙化?
3、有條件的話可以組織幼兒觀看介紹沙漠的錄像,了解沙漠的特性以及沙漠里生活的動植物。沒有條件的,可組織幼兒根據已有經驗交談,教師可尋找相應的書籍和圖片,向幼兒介紹相關的知識和經驗。
4、引導幼兒閱讀幼兒用書。
-觀察畫面,說說:沙漠里有哪些動物?它們叫什么名字?
-請你用連線的方法幫駱駝走出沙漠。
活動目標:
1、了解陽光有不同的顏色組成,知道陽光有紅色、橙色、黃色、綠色、藍色等七種顏色。
2、探索觀察七種顏色的方法,并通過涂色表現(xiàn)自己的發(fā)現(xiàn)。
3、產生探索自然奧秘的興趣。
活動準備:
1、鏡子人手一面,多棱鏡每組一面。
2、小孔的紙板和裝水的玻璃瓶若干,水盆4~5個。
3、畫有太陽的表格以及彩色筆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去室外看陽光,引起探索的興趣。
教師:小朋友你們知道陽光是什么顏色的嗎?說說你們看到的陽光的顏色。
2、了解探索陽光的材料。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彩色的.陽光
教師:我們這里有很多的材料,都有什么材料呢?用這些材料可以干什么呢?讓幼兒說說材料的名稱及用法。
3、利用材料探索陽光的顏色。
教師引導幼兒利用多種材料親自動手探索發(fā)現(xiàn)五彩的陽光。
(1)探索一:將許多水盆放在室外,給每個小朋友一面小鏡子,讓幼兒將小鏡子斜放在水里,玩一玩,看一看,能發(fā)現(xiàn)什么?
(2)探索二:提供許多紙板,請小朋友對著紙板看玻璃瓶,看一看還能發(fā)現(xiàn)什么?回班后讓幼兒大膽講述自己的發(fā)現(xiàn)。
(3)探索三:引導幼兒利用多棱鏡觀察陽光,看一看有什么新發(fā)現(xiàn)?
4、引導幼兒用彩筆涂色記錄陽光的顏色。
教師:每個小朋友的桌上都有一張畫有太陽的表格,請小朋友將看到的太陽光的顏色涂在表格里好嗎?
幼兒進行涂色活動,活動完成后,讓幼兒交流表格的顏色。
大班科學雨教案4
一、活動名稱:
雨從哪里來
二、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雨是怎樣形成的”科學現(xiàn)象,知道下雨前的現(xiàn)象以及雨與人們的關系。
2、激發(fā)幼兒發(fā)現(xiàn)問題,并積極探索自然現(xiàn)象的興趣。
3、培養(yǎng)幼兒大膽推測、操作及細致觀察的能力。
三、活動準備:
課件:小雨點旅行記、雨的形成
雨點、浪花、冰雹、雪花、霧、雷、電、露珠、太陽和大風等圖片4套
四、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1、小朋友,請你們閉上眼睛聽聽是什么聲音……
(放錄音:打雷下雨的聲音)
2、討論:你們喜歡下雨嗎?下雨的時候,你喜歡做什么?誰知道雨是怎么來的`?天上為什么會下雨嗎?
(二)、故事欣賞《小雨點旅行記》(播放課件)注意故事中的修飾性詞語
討論思考:
1、小雨點住在哪里,是誰幫助小雨點去旅行的,又是誰幫助小雨點回家的?
2、引導幼兒梳理小雨點的旅行過程,并根據故事內容對旅行過程排序。
3、適當引導幼兒注意故事中水的各種形態(tài):小雨點在旅行過程中遇到了哪些親戚?你知道它還有哪些親戚?
(三)、加深理解雨的形成
1、聽了故事,小朋友現(xiàn)在知道雨是從哪里來的嗎?我們來看《雨的形成》
(播放課件——雨的形成)
2、動手操作:排一排
請幼兒按自己的理解,把用圖片把雨的形成過程排出來,并鼓勵幼兒大膽發(fā)言表述
小結:水遇熱---形成水蒸氣-----水蒸氣升上天-----遇冷----形成細小的云滴----小云滴相互碰撞凝結成大水滴-----當空氣再也托不住它時,就從云中落到地面,就形成了我們看見的雨
(四)、活動延伸:下雨前的現(xiàn)象
1、思考:引導幼兒說說下雨前的有哪些現(xiàn)象
小朋友現(xiàn)在知道為什么會下雨了,那你們怎么才能提前知道要下雨了呢?(下雨前的征兆)
2、放課件——下雨前
3、幼兒討論,教師小結
燕子低飛要下雨,青蛙高唱要下雨
魚游水面要下雨,螞蟻搬家要下雨等
小結:生活中小朋友要注意多動腦筋,多思考,多觀察,一定能學到很多有用的知識。
(五)、結束部分:欣賞歌曲《雪花和雨滴》。
大班科學雨教案5
活動目的:
1.引導幼兒自己嘗試做小實驗,使幼兒初步感知“水蒸氣蒸發(fā)”以及“雨是怎樣形成的”等一些科學現(xiàn)象。
2.了解雨與人類的關系。
3.激發(fā)幼兒觀察、發(fā)現(xiàn)、探索自然的興趣。
4.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大膽創(chuàng)造并分享與同伴合作成功的體驗。
5.通過實驗培養(yǎng)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大班科學活動教案《雨的秘密》
活動準備:
1.木偶臺、木偶小兔、兔媽媽。
2.酒精燈、燒杯、玻璃片、玻璃杯、火柴。
3.投影機、故事《小水滴旅行記》、有關幻燈片、磁帶。
活動過程:
一、教師木偶表演,提出嘗試問題
教師以兔媽媽帶小兔出去玩,忽然天下雨了,小兔問媽媽:“天上為什么會下雨?”的故事情景導放課題,提出問題:“小朋友,你知道天上為什么會下雨嗎?”
二、小朋友做小實驗(幼兒第一次嘗試,分組活動)
1.幼兒點燃酒精燈,把水加熱。
2.教師提出嘗試問題:仔細觀察一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小結:水熱了就會有水蒸氣,許多水蒸氣向上跑的現(xiàn)象叫做“蒸發(fā)”。
4.討論:你平時看到過“蒸發(fā)”現(xiàn)象嗎?(發(fā)散性思維)
三、觀察水蒸氣遇冷變成小水珠的現(xiàn)象“幼兒第二次嘗試,集中活動
1.請你摸一下,玻璃片是冷的還是熱的?
2.倒熱水在杯里,問:杯子里冒出來的是什么?(水蒸氣)
3.把玻璃片蓋在茶杯上,會出現(xiàn)什么?
為什么玻璃片上會有小水珠?得出實驗結果:水蒸氣遇冷就會變成小水珠。
四、放幻燈(通過直觀教學,重點理解“為什么會下雨”的科學現(xiàn)象)
1.太陽是一個大火球,又像一個廳怪的爐子,衣服、手帕、江河、土地里的水被太陽一曬,都變成了水蒸氣,這么多的水蒸氣都到哪里去了呢?
2.請小朋友聽一個有趣的故事《小水滴旅行記》(結合幻燈)
3.請小朋友把“天上為什么會下雨”的小秘密告訴兔媽媽和小兔。
五、了解雨與人類的關系
1.請幼兒試著說出雨的好處。
2.請幼兒試著說出雨的危害。
3.總結幼兒講的雨的好處的危害,教育幼兒從小學知識、學本領,長大當下名科學家,要讓雨為人類做更多的好事。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新穎、有趣。幼兒從以往“教師示范,幼兒學樣”的舊教學模式中擺脫了出來,真正成為科學活動的主人。我為幼兒提供多種材料,讓幼兒再已有的生活經驗基礎上通過探索嘗試活動,總結水的性質。在活動中我沒有進行一手包辦,而是抓住幼兒的心理特點,讓幼兒通過猜一猜、嘗一嘗、看一看、抓一抓,去觀察、發(fā)現(xiàn)、思考。充分調動了他們的主動性、積極性,培養(yǎng)了動手能力、探究能力,發(fā)展了直觀思維能力。同時在整個活動中,幼兒注意力集中,情趣很高,沒有心不在焉的`孩子。讓不同的孩子在自身素質的基礎上得到了不同的進步,使幼兒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又增強了幼兒的環(huán)保意識。
活動中,我得到很多啟示:
。ㄒ唬、在日常生活中,老師要善于觀察,善于捕捉教育契機,從孩子感興趣的事情著手,設計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活動。
。ǘ、在設計教學活動時,以“幼兒主體,教師主導”為理念,考慮幼兒的已有經驗和現(xiàn)有知識,給幼兒創(chuàng)設應有的環(huán)境和氛圍,讓孩子們自主學習,提高創(chuàng)造性思維。這樣孩子們就會有創(chuàng)新精神,提高實踐能力。
大班科學雨教案6
雨的秘密
活動目的1.引導幼兒自己嘗試做小實驗,使幼兒初步感知“水蒸氣蒸發(fā)”以及“雨是怎樣形成的”等一些科學現(xiàn)象。 2.了解雨與人類的關系。 3.激發(fā)幼兒觀察、發(fā)現(xiàn)、探索自然的興趣。4、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5、教育幼兒養(yǎng)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顒訙蕚1.木偶臺、木偶小兔、兔媽媽。 2.酒精燈、燒杯、玻璃片、玻璃杯、火柴。 3.投影機、故事《小水滴旅行記》、有關幻燈片、磁帶;顒舆^程一、教師木偶表演,提出嘗試問題教師以兔媽媽帶小兔出去玩,忽然天下雨了,小兔問媽媽:“天上為什么會下雨?”的故事情景導放課題,提出問題:“小朋友,你知道天上為什么會下雨嗎?”
二、小朋友做小實驗(幼兒第一次嘗試,分組活動) 1.幼兒點燃酒精燈,把水加熱。 2.教師提出嘗試問題:仔細觀察一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 小結:水熱了就會有水蒸氣,許多水蒸氣向上跑的.現(xiàn)象叫做“蒸發(fā)”。 4.討論:你平時看到過“蒸發(fā)”現(xiàn)象嗎? (發(fā)散性思維)
三、觀察水蒸氣遇冷變成小水珠的現(xiàn)象“幼兒第二次嘗試,集中活動) 1.請你摸一下,玻璃片是冷的還是熱的? 2.倒熱水在杯里,問:杯子里冒出來的是什么?(水蒸氣) 3.把玻璃片蓋在茶杯上,會出現(xiàn)什么? 為什么玻璃片上會有小水珠?得出實驗結果:水蒸氣遇冷就會變成小水珠。
四、放幻燈(通過直觀教學,重點理解“為什么會下雨”的科學現(xiàn)象) 1.太陽是一個大火球,又像一個廳怪的爐子,衣服、手帕、江河、土地里的水被太陽一曬,都變成了水蒸氣,這么多的水蒸氣都到哪里去了呢? 2.請小朋友聽一個有趣的故事《小水滴旅行記》(結合幻燈) 3.請小朋友把“天上為什么會下雨”的小秘密告訴兔媽媽和小兔。
五、了解雨與人類的關系1.請幼兒試著說出雨的好處。 2.請幼兒試著說出雨的危害。 3. 總結幼兒講的雨的好處的危害,教育幼兒從小學知識、學本領,長大當下名科學家,要讓雨為人類做更多的好事。
活動反思
新《綱要》強調:“科學教育應密切結合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xiàn)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因此,我以幼兒的科學教學為切入點,嘗試了通過生活化的幼兒科學教育。在活動設計和組織實施中,我也遵循了綱要中的多種原則。在本活動中,我以談話導入,調動了幼兒已有的經驗,激發(fā)了幼兒活動的興趣。通過提供多種幼兒身邊熟悉的操作材料進行操作、觀察、猜想、思考中體驗、獲取有關的知識經驗。
大班科學雨教案7
【活動目標】
1、了解云和風的關系,產生探究的興趣。
2、知道雨是怎樣形成的。
3、培養(yǎng)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4、鼓勵幼兒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活動準備】
云、風的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一、雨是這樣形成的。
1、教師故作神秘的說:我聽到笑話、小草、江、小河、池塘、小魚的嘆息聲,他們都說太熱了,要被曬干了。請家他們想想辦法。
2、有個朋友是一定要來忙的,他就是“云”,你們知道他能上什么忙嗎?
3、原來“云”會變。他把自己變成了什么?“云”能自己變嗎?是誰助了他?怎么他?許多云聚在一起發(fā)生了什么事?
4、無數(shù)小小的`水滴聚在一起,就形成了云。當謝謝水滴越聚越,直到負荷太重、漂浮不動就會“嘀嗒”一聲掉下來。那就是雨。
二、游戲:云彩和風兒
1、幼兒自由選擇角色扮演風或扮演云彩。
2、扮演“風”的幼兒站在周圍一圈,用力吹起。當所有的“云”聚在一起時,發(fā)出“嘩啦啦”的雨聲。
【活動思】
活動設計思路比較清晰、簡單的,通過圖片、欣賞課件、游戲表演,一環(huán)緊扣一環(huán),過渡也較自然,幼兒能隨著老師的思路,一步步接近主題。整個活動中,幼兒的表現(xiàn)可以說是非常不錯的。注意力都很集中,思維也很活躍,常規(guī)紀律自覺遵守。部分幼兒舉手發(fā)言很積極,思維至始至終都跟隨著老師,當然也有極個別幼兒雖然做似端正,卻沒有主動發(fā)言,他們應成為老師關注的焦點,要想辦法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大班科學雨教案8
【活動目標】
1、了解云和風的關系,產生探究的興趣。
2、知道雨是怎樣形成的。
3、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4、通過觀察、交流與討論等活動,感知周圍事物的'不斷變化,知道一切都在變。
【活動準備】
云、風的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一、雨是這樣形成的。
1、教師故作神秘的說:我聽到笑話、小草、大江、小河、池塘、小魚的嘆息聲,他們都說太熱了,要被曬干了。請大家?guī)退麄兿胂朕k法。
2、有個朋友是一定要來幫忙的,他就是云,你們知道他能幫上什么忙嗎?
3、原來會變。他把自己變成了什么?云能自己變嗎?是誰幫助了他?怎么幫他?許多云聚在一起發(fā)生了什么事?
4、無數(shù)小小的水滴聚在一起,就形成了云。當謝謝水滴越聚越大,直到負荷太重、漂浮不動就會嘀嗒一聲掉下來。那就是雨。
二、游戲:云彩和風兒
1、幼兒自由選擇角色扮演風或扮演云彩。
2、扮演風的幼兒站在周圍一圈,用力吹起。當所有的云聚在一起時,發(fā)出嘩啦啦的雨聲。
【活動反思】
活動設計思路比較清晰、簡單的,通過圖片、欣賞課件、游戲表演,一環(huán)緊扣一環(huán),過渡也較自然,幼兒能隨著老師的思路,一步步接近主題。整個活動中,幼兒的表現(xiàn)可以說是非常不錯的。注意力都很集中,思維也很活躍,常規(guī)紀律自覺遵守。大部分幼兒舉手發(fā)言很積極,思維至始至終都跟隨著老師,當然也有極個別幼兒雖然做似端正,卻沒有主動發(fā)言,他們應成為老師關注的焦點,要想辦法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大班科學雨教案9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水蒸氣蒸發(fā)"以及"雨是怎樣形成的"等一些科學現(xiàn)象。
2、能在討論中大膽的表達自己的觀點。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酒精燈、燒杯、玻璃片、玻璃杯、火柴;故事《小水滴旅行記》視頻。
2、經驗準備:對晴天、陰天、雨天的天空中云的特征有印象。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再現(xiàn)生活中幼兒的疑問,激發(fā)其探索興趣。
1、師提問:天上為什么會下雨?下雨后,為什么池塘、水庫的水不會溢出來?水到哪里去了?
2、幼帶問題看視頻《小水滴旅行記》
師提問:說一說小水滴有哪些變化?到了哪些地方?
二、現(xiàn)象感知:驗證猜想,初步感知水和蒸汽互變現(xiàn)象。
1、師操作:點燃酒精燈,把燒杯中的水進行加熱。
2、師提問:仔細觀察燒杯中的水,,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小結:水熱了就會有水蒸氣,許多水蒸氣向上跑的`現(xiàn)象叫做"蒸發(fā)"。
4、討論:你平時看到過"蒸發(fā)"現(xiàn)象嗎?(發(fā)散性思維)
太陽是一個大火球,又像一個廳怪的爐子,衣服、手帕、江河、土地里的水被太陽一曬,都變成了水蒸氣,這么多的水蒸氣都到哪里去了呢?
三、知識提煉:觀看課件《小水滴旅行記》,直觀了解雨的形成過程
指導語:"我們一起來看看課件里的小水滴旅行,說一說水蒸氣到哪里去了?雨從哪里來?為什么池塘的水不會溢出來?
師總結:水加熱,變水蒸氣,水蒸氣上升,變云,云遇冷,邊水,下落變雨。
四、拓展延伸
1。請幼兒試著說出雨的好處。
2。請幼兒試著說出雨的危害。
3?偨Y幼兒講的雨的好處的危害,教育幼兒從小學知識、學本領,長大當下名科學家,要讓雨為人類做更多的好事。
大班科學雨教案10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發(fā)現(xiàn)問題,并積極探索自然現(xiàn)象的興趣。
2、了解“蒸發(fā)”以及“雨是怎樣形成的”等科學現(xiàn)象,知道雨與人們的關系。
活動準備
太陽頭飾一個、小雨滴頭飾若干、酒精燈一個、水一杯、玻璃片一塊、教學課件、錄音機。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
教師帶領幼兒模仿小雨滴旅行進入活動室,組織幼兒坐好。
基本部分:
1、出示課件(下雨的情景),引導幼兒邊看邊思考:“天上為什么會下雨?”允許幼兒充分想象與猜測。
2、老師做實驗,請幼兒觀察,并隨時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點燃酒精燈(注意點燃的方法),把燒杯中的水進行加熱,并讓幼兒仔細觀察燒杯中的水,說說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幼兒充分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后教師小結:水熱了就會產生水蒸氣,許多水蒸氣向上跑的現(xiàn)象叫做蒸發(fā)。
4、提問幼兒:你還在哪里見過水“蒸發(fā)”現(xiàn)象?
5、引導幼兒觀察水蒸氣遇冷變成小水珠的現(xiàn)象。
提問:熱水倒在杯子里,用玻璃片蓋在杯子上,會發(fā)現(xiàn)什么?
玻璃片上為什么會有小水珠?(幼兒討論后回答)
6、教師小結:水蒸氣遇冷凝結成小水珠。
7、讓幼兒重新看錄象,聽故事,重點理解:“為什么會下雨?”
8、教師與幼兒討論雨的危害與好處。
9、做游戲:“太陽與小雨滴”
分給幼兒小雨滴頭飾,教師扮演太陽。讓幼兒在游戲中鞏固知識。
交代游戲規(guī)則:太陽出來,小雨滴蒸發(fā)了,太陽下山了,水蒸氣遇冷變成小雨滴了。
10、發(fā)給幼兒圖畫紙,讓幼兒添畫小雨點。
延伸活動
區(qū)域活動時繼續(xù)添畫。
大班科學雨教案11
活動目標:
1、獲得有關雨的形成及生動的關系的`經驗
2、對雨的形成產生繼續(xù)探索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對開白紙;花、草、樹圖片(貼在白紙上,并隱藏好);記號筆一支;
2、磁帶;錄音機;海綿35塊;盛好水的盆10個
活動過程:
1(師邊講邊畫故事)——師:沒有水,地球上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
幼:河里水干了;小魚要死了;草要枯萎了等。(教師把幼兒說的畫出來)
2、師:有誰能幫助云呢?
幼:風、雷、閃電、小水滴、烏云等
3、師:烏云變成了雨,地上有什么變化?
幼:花、草又長出來了;樹綠了;水滿上來了;人可以喝水;小動物出來了等。(教師把幼兒說的畫出來)
4、師:(出示海綿)我把海綿注滿水,它會產生有趣的現(xiàn)象。(幼兒自由講看到的現(xiàn)象)
5、師:為什么小水滴在海綿里藏不住呢?
幼兒實驗、討論。教師巡回指導
小結:小水滴太多,太重,形成自然下落的現(xiàn)象
6、師:雨是怎樣形成的?
讓幼兒小結:云里的小水滴越聚越多,當云里的小水滴太多太重,就自然
下落,形成了雨。
7、師:雨水還有什么作用?
幼:莊稼長大;人游泳;人、動物洗澡;沖洗樓房
8、師;雨水能給動、植物、人類帶來幫助,也能給小朋友帶來歡樂,我們歡迎你——小雨點,讓我們和你一起跳舞吧!
大班科學雨教案12
活動內容:科學活動——雨
活動目的:
通過實驗讓幼兒初步了解云、雨的形成,培養(yǎng)幼兒觀察和探索自然變化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多次組織幼兒觀看不同的云和雨。
2、準備兩瓶開水,一個較大的燒杯和一塊玻璃片;為每組幼兒準備一個杯子和一塊玻璃片。
活動過程:
1、猜謎引題:
云:身體輕又輕,空中來旅行。有時象棉絮,有時象魚鱗。
雨:千條線,萬條線,數(shù)不清,剪不斷,落在水里就不見。
提問:你見過的'云、雨是什么樣子的?
2、幼兒實驗:教師為每組幼兒的杯子里倒入開水,重點引導幼兒觀察水蒸氣上升現(xiàn)象及蓋上玻璃片后,水蒸氣產生的變化。
3、教師在大燒杯里演示邊提問幼兒操作結果,幫助幼兒小結云、雨的形成
4、討論:雨給人們帶來哪些益處和害處。
5、教師講述故事《小水滴旅行記》
6、延伸活動:讓幼兒結合日常生活進一步觀察云和雨。
大班科學雨教案13
活動目標
1.嘗試利用不同的材料制造“人工雨”。
2.通過制造“下雨”的活動情境,感受想像與創(chuàng)造的樂趣。
活動過程
一、啟發(fā)性提問:雨從哪里來?
請孩子自由介紹自己準備的一些材料,叫什么名稱?
二、引導幼兒探索人工降雨的方法。
師:你能用自己準備的.材料,把水變成雨,從上面落下來嗎?。
三、幼兒分頭進行操作嘗試,探索人工降雨的各種辦法。
1.可樂瓶降雨器:在可樂瓶內灌些水,擰上有孔的蓋子,向地上噴射雨。
2.吸管小雨:吸管蘸上水,向空中甩一甩,下小雨嘍!
3.樹葉雨:用樹葉兜水,向空中灑“雨”。
4.海綿雨:將海綿吸飽水,一擠,下雨嘍!
5.小手來降雨:舀一把水灑灑是小雨,捧一捧水淋下來就是大雨。
四、請幼兒介紹自己是怎樣人工降雨的,演示降雨的方法。
五、和好朋友交換“降雨”材料,嘗試用其他的方法也來下一場人工雨。
1.鼓勵幼兒尋找不同的材料,變換不同的方法去制造降雨效果。
2.幼兒玩水過程中提醒孩子不要把水灑到其他小朋友身上、頭上等,懂得在稍微空曠一點的操場四周進行“下雨”。
六、給四周的植物、花草澆水。
師:草坪上的小草、小花、大樹等等植物都口渴了,我們也給它們?yōu)⒁稽c“雨水”,讓它們喝個飽,快快樂樂地成長哦!
活動反思
在探索時,提供的材料較多,大部分幼兒都沒有一一嘗試,當他們聽別人把方法講出來時,個個都爭著說,我沒有玩我還要玩,這時課堂氣氛有些亂。
但在探索過程中既然玩得開心,較井然有序,在活動中沒有一個幼兒把衣服弄濕,看來,這樣的活動還是受幼兒的歡迎的,也就是說如果是幼兒真正喜歡的事物,他們做起來是很投入的,這也提醒我在以后的活動設計中,不要只顧課本,應該更多的從幼兒的需要出發(fā)。
大班科學雨教案14
活動目標:
1、了解雨的形成過程,初步感知探索活動中運用的一些簡單方法。
2、有探究的愿望,體驗發(fā)現(xiàn)的樂趣,初步對科學探索活動產生興趣。
活動準備:
1、實驗用品。
2、軟件
3、鼓勵幼兒在活動前通過各種方式了解有關雨的形成過程。
活動過程:
一、交流已積累的經驗,助幼兒歸納了解的途徑。
提問:小朋友,你們知道天空的眼淚是什么?
你認為雨是怎么形成的?
你是怎么知道的?
二、了解雨的形成過程。
1、老師做小實驗。
方法:引導幼兒觀察,并用語言膽描述自己觀察到的現(xiàn)象。老師用示意圖記錄。(示意圖:→ → → )
師告訴幼兒此小實驗就是雨的形成過程。
2、觀看圖片:雨的形成示意圖。
請幼兒比較兩個示意圖,表揚幼兒觀察仔細,并從小實驗中準確地發(fā)現(xiàn)雨的形成過程。
小結:地球表面的水經過太陽照射等會變成水蒸氣,水蒸氣很輕上升到空中遇到冷空氣就會變成小水滴,小水滴聚在一起就形成了云,云越來越厚,在加上冷空氣就又變成水滴落下來,那就是雨。
三、拓展經驗。
1、觀看軟件:豐富有關經驗夏季是我國雨水最多的季節(jié)。
2、討論:雨的作用和危害
提問:你喜歡下雨嗎?為什么?(教師列表記錄幼兒的回答)
根據表格小結:雨對自然界、人們的生活、動植物的生長都有很的作用,同時下雨也會帶來很多的不方便,雨下得太,或雨水太多會造成危害。
3、知道雨季哪些東西需要防霉。幼兒在軟件中游戲。
小結:關于雨的知識、游戲和實驗還有很多,小朋友還可以繼續(xù)探索,互相交流。
說課:
一、關于內容的選擇:在創(chuàng)編兒歌:“我們的家”活動中,幼兒對“云是雨的家,還是雨是云的家”有分歧,盡管雨和云都是常見的自然現(xiàn)象,幼兒也有一些零散的生活經驗,但他們并沒有關于雨形成過程的一些相關經驗。分歧和討論使他們產生了探究的愿望。因此,科學活動“天空的眼淚雨”適時地滿足幼兒的需求,同時也將引起幼兒探究的欲望。
二、關于目標的確定:
1、了解雨的形成過程,初步感知探索活動中運用的一些簡單方法。
2、有探究的愿望,體驗發(fā)現(xiàn)的樂趣,初步對科學探索活動產生興趣。第1條是知識目標,其中的方法是指活動中涉及到的資料搜集、記錄、實驗、比較、討論以及簡單統(tǒng)計等。第2條是情感目標。在《綱要》關于科學章節(jié)中指出:“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事物和現(xiàn)象的特點、變化規(guī)律產生興趣和探究的愿望。以及學習用多種方式表現(xiàn)、交流、
分享探索的過程和結果。”我認為,一個好的教育活動,應該是在助幼兒整理、擴充、或提升已有的零散生活經驗的同時促使幼兒長遠發(fā)展,所以制定了以上兩條能促進幼兒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目標。
三、關于教法的運用:
1、在活動中,主要運用了實驗的方法,向幼兒演示雨形成的過程,因為,幼兒的思維是形象性的,直觀的教學方法幼兒更容易理解、接受和掌握。
2、運用先進的教學軟件,向幼兒展示正確的示意圖,引導他們通過比較來體驗發(fā)現(xiàn)的樂趣和成功的滿足感,同時活動中還通過資料搜集方法的記錄、簡單統(tǒng)計表格等形式展示科學探索活動中運用的一些方法,使他們對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有初步的感受。
3、組織幼兒觀看錄像拓展相關經驗,并通過討論和列表助幼兒梳理和豐富原有的生活經驗,實現(xiàn)由“舊知”向“新知”的遷移。
四、關于學法的思考:在《綱要》指導要點的第2條中指出“要盡量創(chuàng)造條件讓幼兒實際參與探究活動”,因此,1、將搜集資料的要求放在課前請幼兒準備,目的是讓幼兒在此過程中對搜集資料的一些主要方法和途徑有所了解和體驗。
2、幼兒也曾經進行過一些簡單的記錄,但示意圖平時接觸不多,因此,他們通過描述實驗的現(xiàn)象和過程,并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習一種新的.記錄表示的方法,而思維的有序性和語言的表達概括能力也能從中得到提高。
3、幼兒通過操作電腦軟件游戲,輕松的與同伴合作交流,自主地進行學習,獲取更多的信息。
五、關于過程的設計:
本活動一共分為三個部分。《綱要》中關于科學目標中指出“能用適當?shù)姆绞奖磉_、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币虼,活動的第一部分是讓幼兒互相交流已積累的經驗,助幼兒歸納了解的途徑;ハ嘟涣鞯幕A是活動準備中的第3點:“鼓勵幼兒在活動前通過各種方式了解有關雨的形成過程!睔w納的方法是,鼓勵幼兒說出自己是怎樣知道的,老師助記錄下各種不同的方法;顒拥牡诙糠忠彩侵饕糠郑毫私庥甑男纬蛇^程,目的是助幼兒整理、提升經驗,現(xiàn)成概念。有兩個環(huán)節(jié),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售察描述小實驗的現(xiàn)象,讓幼兒通過自己的努力發(fā)現(xiàn)雨的形成過程,這一環(huán)節(jié)是開放式的,有助于培養(yǎng)他們仔細觀察的習慣,同時好奇心、探究、求知欲望都將在此環(huán)節(jié)得到滿足。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是讓幼兒在軟件中看雨的形成示意圖,并和剛才自己完成的示意圖進行比較。活動的第三部分主要是助幼兒拓展和雨相關的經驗,如:了解夏季是我國雨水最多的季節(jié);了解雨的作用和危害;知道雨季需要防霉等。實現(xiàn)這一目標采用了三個不同的形式:看錄像、討論和游戲,目的是為了讓幼兒能始終主動積極地去參與,同時形式的變換可以不斷激發(fā)幼兒的興趣。電腦軟件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我就把它放在最后,可以讓幼兒有意由未盡的感覺,再次激起幼兒對活動的積極情緒。因為《綱要》中指出“幼兒的科學教育是科學啟蒙教育,重在激發(fā)幼兒的認知興趣和探究欲望”。相信,這樣的設計將會使活動的結束成為幼兒探索的另一個開始。
大班科學雨教案15
目的及方法
1. 利用各種材料制造“人造雨”,讓幼兒自己探索創(chuàng)造的樂趣。
2. 在人造雨的活動情境中,引導幼兒嘗試不同的制作方法,激發(fā)他們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活動步驟
一、啟發(fā)性提問
我們一起來問問,雨是從哪里來的?讓幼兒自由介紹自己帶來的材料,介紹它們的名字。
二、引導幼兒探索制造人造雨的方法。
老師引導幼兒利用自己帶來的材料制造人造雨,例如:“請用你準備的材料,把水變成雨,從上面落下來好嗎?”
三、幼兒分頭進行操作嘗試,嘗試不同的方法制造人造雨。
1. 可樂瓶降雨器:在可樂瓶內裝上有孔的蓋子,向地上噴射雨。
2. 吸管小雨:拿起吸管蘸上水,向空中甩一甩,下小雨。
3. 樹葉雨:用樹葉兜水,向空中灑“雨”。
4. 海綿雨:將海綿吸飽水,一擠就下雨。
5. 捧水降雨:舀一把水灑是小雨,捧一捧水淋下來就是大雨。
四、幼兒自己介紹制作人造雨的`方法,并演示如何制作人造雨。
五、和朋友交換材料,嘗試不同的方法制造人造雨。
1. 鼓勵幼兒嘗試不同材料,變換制作方法,創(chuàng)造不同的人造雨效果。
2. 在玩水過程中,提醒幼兒不要弄濕其他小朋友的衣服、頭發(fā)等,要在稍微空曠的地方進行制作。
六、給周圍的花草澆水,讓它們喝到“雨水”,茁壯成長。
老師提醒幼兒要注意植物的需要,給周圍的花草澆水,讓它們茁壯成長。
活動反思
雖然在探索過程中提供了很多材料,但大部分幼兒沒有嘗試每一種材料。當其中一名幼兒介紹完自己的方法之后,其他幼兒也想要嘗試,導致課堂氣氛有些混亂。
但是,發(fā)現(xiàn)幼兒們在玩耍過程中很開心,課堂秩序也比較井然有序。在活動中,沒有一個幼兒把衣服弄濕,這證明此類活動還是很受幼兒歡迎的。這提醒我今后在活動設計時,應該多關注幼兒們的需求,而不是只看教材。
【大班科學雨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科學活動雨教案10-06
大班科學教案:雨09-29
大班科學雨的秘密教案03-24
大班科學教案雨從哪里來反思04-29
雨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10-04
聽雨大班教案10-06
大班教案:雨的秘密03-16
《秋天的雨》大班教案07-15
秋天的雨大班教案07-07
大班教案:秋天的雨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