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8篇[經(jīng)典]
作為一名老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lǐng)和行動方案。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學習運用四種不同的提示語形式,寫一段對話。
【教學重難點】
在學習的過程中,根據(jù)提示語出現(xiàn)的不同位置,進行學習,在語文百花園中發(fā)現(xiàn)、總結(jié)規(guī)律:提示語在前說后是冒號;提示語在中說后是逗號;提示語在后說后是句號。在習作中根據(jù)表達需要學習正確使用。
【教學準備】
蘇教版國標本第八冊語文書、課件
人物的語言是表現(xiàn)表達人物的思想感情的,它是反映人物的性格的,從這個角度上說,寫好人物的對話是非常重要的。同時也要注意語言描寫要注意出現(xiàn)的形式,不要呆板劃一。
【教學過程】
一、閱讀蘇教版國標本第八冊《第一朵杏花》,完成下面的表格。
提示語在前 沒有提示語 提示語
在中間 提示語在后
竺爺爺告訴他:我有用處,明年你可要留心點。 什么事情啊 是啊,杏花開了。說著,竺爺爺彎下來,習慣地問,你知道杏花是哪天開放的嗎? 爺爺,您又看花啦?那孩子仰起臉來天真地問。
竺爺爺,杏花開啦!
什么時候?
剛才。
是第一朵嗎?
是。
[設(shè)計意圖:世界上不缺少美 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從學生熟悉的課本中來找到我們本節(jié)課教學的內(nèi)容。因為課文無非就是個例子,教師要通過這個例子掌握這個交際工具,同時吸收精神營養(yǎng)。教是為了不教,我們的語文教學最終讓由學生學會變會學。]
二、認識 說的提示語,發(fā)現(xiàn)特點。
1.說的提示語:交代這話是誰說的,還告訴我們是怎么說的。
2. 提示語在前,冒號;在后,句號;在中,逗號。
還有的沒有提示語,只有兩個人說話可以省略提示語,讀者不會混淆。
如果提示語都是在前,你讀起來有什么感覺?枯燥單調(diào)。
因此在寫提示語的時候要有變化,告訴大家一句話:沒有變化就沒有藝術(shù)。
3.小結(jié):要寫好提示語要注意分段。
三、鞏固練習:請將下面的句子用其他三種不同的語言描寫形式來表達。
例:老師嚴肅地說:公園里的花不能折!
(1)公園里的花不能折!老師嚴肅地說。
(2)公園里的花不能折!老師嚴肅地說,折了它,是要挨批評的。
(3)老師,我到公園那邊去折一枝花。
公園里的花不能折!
[設(shè)計意圖:指導學生學習,不僅要關(guān)心結(jié)果,更關(guān)注理解的過程,不僅讓學生參與學習,更引導學生探索了學習方法。所以,僅僅發(fā)動學生參與過程是遠遠不夠的,還要讓他們研究,探究、掌握。因為感覺到的知識,不一定理解它;但理解了的知識,才會更深刻地領(lǐng)悟它。]
四、靈活使用不同的表達形式,使描寫更加生動活潑。
對比練習:
下面是某一學生的語言描寫。
門被打壞了,開了一個拳頭大的窟窿。
班主任來了,說誰踢壞的?
搗亂鬼董小天說:沒看見。
旁邊的張小勇還幫董小天說話。
高芳芳說:是董小天踢的。
董小天不承認。
老師說:別吵了,還有誰看見的?
沒看見。李星說。
(這段描寫顯得單調(diào)乏味。如果加上符合他們性格的個性化語言,就會好象真的聽見他們的聲音。同時添上,說話時他們相應(yīng)的表情和動作,就會加強對話的表達效果。)
下面就在這兩方面下了功夫,效果大不相同。
門被打壞了,開了一個籃球大的窟窿。
班主任來了,瞪著眼:誰踢壞的?
搗亂鬼董小天斜著眼,冷笑著:鬼知道,有沒有人叫我看好?
旁邊的張小勇,朝老師做了鬼臉:哈,開了窗,好通風。
誰知這一下卻惹惱了站在旁邊的.高芳芳。
是董小天,他來時,一陣風正好把門關(guān)了,他就抬起腳,用力一踢。
那個搗亂鬼腳一跺:我說你這個小丫頭,別白天說夢話!你小心點,不要誣陷好人!
我才不瞎說呢,大家都看見的。你憑什么,做了壞事,還要狡辯。
老師說:別吵了,還有誰看見的?
我,沒看見。李星使勁地咽了一口水,神情恍惚。
這段話,就把幾個不同人的思想境界以及性格特點活靈活現(xiàn)地刻畫出來。
搗亂鬼無事生非,惟恐天下不亂。
高芳芳對不良行為敢于斗爭,不留情面,說出話來尖銳潑辣;
李星性格軟弱,膽小怕事。
[設(shè)計意圖:這樣循序漸進,由易到難,學生容易接受。通過這樣的訓練,讓學生在練習寫片段的過程中走個來回也是對前面知識的鞏固。]
五、聽一段中央電視臺的公益廣告錄音,練習寫片斷。
女:哎,你擠什么擠,沒長眼睛啊?
男:年輕輕的,怎么不說人話?
女:哎,你擠著我了,你!
男:來勁了,是嗎!
老者:算了,算了,年輕人把心放寬,就不擠啦!
寫作文說到底是考你的想象力的,比如說剛才錄音中三個人的對話,你要展開想象,三個人是在什么時候什么地點,說這些話的?想象要有根據(jù)。接著往下想:表情怎么樣?動作怎么樣?特別是那個老者,他是什么表情,什么語氣,用什么表達。當兩位年輕人聽了老者的勸后結(jié)果怎么樣?
再放錄音。想象一下,他們?nèi)齻人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說這段話的,他們?nèi)齻人說話的表情動作語氣,甚至于包括他們的穿戴,再想象他們聽了那位老者的勸告后會怎么樣?
[設(shè)計意圖:寫作教學應(yīng)該是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過程。從觀察生活到寫作實踐,從紀實寫生到想象加工,擴大寫作范圍,開拓寫作題材,從而豐富寫作內(nèi)容。]
六、學生練寫,然后交流。
【板書設(shè)計】
人物語言的描寫形式
提示語在前說后是冒號
提示語在中說后是逗號
提示語在后說后是句號
沒有提示語對話要分行寫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認識反義詞,認識“矮、瘦”等六個生字,加強語言積累,進行邏輯思維訓練。
。、能背誦26個英文字母,培養(yǎng)學習課外知識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大寫字母的學習。
〖課前準備
拼音大小字母卡片。
〖教學流程
一、我的發(fā)現(xiàn)
。、自由讀課文上的詞:
要求遇到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讀正確。
。、同桌互相讀一讀,做做小老師。
。、出示生字:
矮 瘦 暗 丑 閑 舊
、 請小老師上臺領(lǐng)讀。
、 請小老師說說你有什么地方要提醒同學嗎?(如:“瘦、丑”是翹舌音)
。、師生合作讀:
師讀“高”生讀“矮”。
5、男女同學合作讀。
。、說說你的發(fā)現(xiàn):你發(fā)現(xiàn)這些詞有什么特點嗎?
。、擴展運用:
、 你能說說其他反義詞嗎?
、 說句練習,如長頸鹿高,猴子矮。
小結(jié):在平時生活中,從人們的說話中可以認識許多字。
二、我會讀
。、過河游戲。板畫:小河
教師提出過河要求:
讀出這個詞語就是等于能踩著這塊石頭過河。
出示詞語:
打水 打傘 打電話 打魚 打球 打個問號
。、自己練讀,同桌互讀。
。、齊讀。
4、指名過河,同桌兩人接力過河。
。、評出最佳合作獎。
。丁⑦@些詞語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嗎?(每個詞語里都有一個“打”)
7、請同學給每個詞語中的.“打”換個字。
三、讀讀背背
。、談話激趣。
。、出示26個字母(小寫)。你認識它們嗎?
3、請學生讀。
。、告訴學生這些拼音字母每一個都有一個讀音一樣的大寫字母:
小寫字母旁邊出現(xiàn)對應(yīng)的大寫字母:
、 自由讀。
、 指名讀。
、 同桌互讀。
⑷ 男女生比賽讀。
5、認識大寫字母:
、 找一找,有哪些大小寫字母完全一樣?
、 看一看,有哪些大小寫字母相近?
、 記一記,哪些大小寫字母差別大?
。、指導學生背誦字母表。唱唱字母歌。
7、背誦比賽。
語文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坐井觀天》是人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第三冊第四單元中的一篇課文,這是一則寓言,課文通過生動有趣的對話,給孩子們講述了一個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過青蛙和小鳥對天的大小的爭論,闡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看問題、認識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樣犯了錯誤還自以為是。這一寓意,對于低年級的小朋友來說具有現(xiàn)實的指導意義,因為他們對事物的認識往往是片面的。
【教學目標】
1.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會分角色朗讀對話。
2. 理解“井沿”“大話”“無邊無際”等詞語。
3. 初步理解寓意,通過續(xù)寫故事,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寫作能力。
4. 通過學習,使學生明白看問題認識事物要站得高,看得全面。
【教學重點】
懂得“坐井觀天”寓意,明白本詞含有貶義,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
【教學難點】
使學生明白課文的寓意;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懂得青蛙錯在哪里。
【課前準備】
課件PPT 小鳥和青蛙的圖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同學們,上一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坐井觀天》,知道了故事發(fā)生在一個井邊,認識了兩只小動物,它們是?青蛙在坐在?小鳥落在?同學們的記性真好。今天,我們再一次去認識它們,看看它們之間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在學習新課之前,我們先來復習一下生字詞。
1.出示生字詞。
2.指名讀。
3.聽寫。
4.檢查聽寫情況。
【設(shè)計意圖:通過復習,檢查學生上一節(jié)的學習情況,讓學生重溫上一節(jié)的學習內(nèi)容,為開新課做鋪墊。】
二、指導學習新課。
(一)初讀課文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
1. 出示朗讀要求:青蛙和小鳥為( )而爭論起來,青蛙認為天( ),小鳥認為天( )。
2. 讓學生帶著問題自由朗讀課文。
3. 讓學生完成填空,并朗讀一遍。
【設(shè)計意圖:讓學生帶著問題自由朗讀課文,為的是讓他們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在充分朗讀的情況下完成填空,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
4. 過渡:青蛙認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鳥認為天無邊無際,到底誰對誰錯?我們?nèi)プx讀它們的對話就知道了。
。ǘ┰僮x課文,找出對話。
1. 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用“ ”畫出青蛙說的話,用“﹏﹏”畫出小鳥說的話。
2. 檢查完成情況。
3. 分角色朗讀課文。
【設(shè)計意圖:通過畫一畫,讀一讀,讓學生初步認知誰對誰錯,讓學生初步認識青蛙的無知,為讓學生弄懂寓意做鋪墊!
(三)指導學習三次對話,認識故事的寓意。
1.指導學習第一次對話。
。1)指導讀好對話。
。2)了解“一百多里”有多遠。同學們,一百多里有多遠呢?“一百多里”是很遠很遠的,也就是圍著我們的跑道跑250圈。同學們想象一下,小鳥飛了一百多里,它都飛過哪些地方,都見到了什么?
。3)出示圖片,讓學生明白“一百多里”有多遠,小鳥都可能見過什么。
。4)過渡:小鳥真厲害,飛過那么多地方,見識那么廣,它真了不起。
【設(shè)計意圖:通過圖片的展示讓學生明白“一百多里”有多遠,也讓學生指導小鳥飛過很多地方,它認識的也就很多很多,讓學生知道小鳥說的話是可信的!
2.指導學習第二次對話。
。1)學生相信小鳥的'話嗎?(學生:不信)
。2)出示:“朋友,別說大話了,天不過井口那么大,還用飛那么遠嗎?”
。3)從哪里知道青蛙不相信小鳥的話?(大話)
(4)“大話”什么意思?
。5)青蛙認為小鳥哪一句話是大話?(飛了一百多里)
。6)出示:“天不過井口那么大,還用飛那么遠嗎?”能不能給句子換個說法,但不能改變句子的意思。(“天不過井口那么大,不用飛那么遠!保
【設(shè)計意圖:讓學生明白“大話”是什么意思;通過句式訓練,讓學生知道同一個意思的句子有不同的說法!
。7)小鳥是怎樣回答青蛙的?出示:“朋友,你弄錯了,天無邊無際,大的很那!”
。8)指導讀好小鳥的話。
。9)“無邊無際”是什么意思?
。10)句式練習:無邊無際的 。出示相關(guān)的圖片,讓學生明白“無邊無際”是什么意思。
【設(shè)計意圖:通過對話練讀,讓學生明白天是無邊無際的,通過句式訓練和圖片展示,讓學生明白“無邊無際”的意思。】
。11)它們倆的看法為什么如此不同?
。12)讓學生做實驗,把音樂書卷起來,從小孔中看黑板,讓學生親身體驗青蛙的眼光狹窄。
【設(shè)計意圖:通過提問,讓學生明白小鳥見識廣,所以知道的也多。通過實驗,讓學生能夠明白青蛙之所以有如此看法,是因為它見識的少!
3.指導學習第三次對話。
(1)出示第三次對話,指導練習讀好對話。
(2)青蛙和小鳥都笑了,兩個動物的笑各是什么意思?(學生:青蛙的笑是愚昧的笑。小鳥的笑是友善的笑。)
(3)從哪里看出青蛙是愚昧的?(學生:“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頭就看見天,我不會弄錯的!保
(4)指導學生用“一……就……”說話。
(5)面對青蛙的無知,小鳥為什么還能那么友善地對待青蛙那呢?
。6)指導讀好對話。
4.指導學生朗讀全文。
5.出示填一填,讓學生明白小鳥見識多,所以看待事物比較全面。從而讓學生明白故事的寓意。
【設(shè)計意圖:通過練習,讓學生能夠進一步明白青蛙和小鳥之所以有不同的看法,是與它們的見識有關(guān)系的,從而讓學生明白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的道理!
三、拓展練習。
1.青蛙跳出井口后看到了什么?它會怎么說?
2.指名回答,教師加以指導。
【設(shè)計意圖:通過拓展練習,讓學生明白世界是很大的,也可以檢測學生對課文寓意的理解程度!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通過這一課時的學習,學生能夠認識11個生字;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场⒗斫狻皵(shù)不清、飄落、半空”等詞語。
。础⒘私庹n文內(nèi)容,懂得雨水與植物生長的密切關(guān)系。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是識字和朗讀。
教學難點是通過讀課文使學生知道雨水與植物生長的關(guān)系。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揭示課題
小朋友們,今天我請大家看一幅圖,你們看看,這是什么?(圖片云彩)它已經(jīng)成為一個媽媽了,那我們應(yīng)該叫它什么呀?云媽媽。那云媽媽的孩子是誰呢?我請小朋友來叫一叫它。(指名叫)雨點兒,它是我們今天的新朋友,給我們帶來了禮物,要送給能干的孩子。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薄⒔酉聛砦覀兙蛠肀缺日l能干?自己讀一讀課文,注意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圈出生字,自由拼讀組詞。請你打開課本,自己來完成。完成的小朋友請你坐端正了,哦,xxx很能干,雨點兒樂于和你交朋友。(獎勵雨點)
。、你們都自己學習過了本課的生字,是不是真的認識了呢?生字寶寶要來考考你了。你認識了誰?(指名讀──同桌讀)
3、都挺不錯的。我摘掉了它們的帽子,沒有了拼音的幫助,你還認識嗎?(去拼音,開火車讀字)
。、看看小朋友的反應(yīng)怎樣?
三、理解課文,感悟課文
。薄⑿∨笥褌冋姘,生字寶寶都認識了,讀得很不錯,那下面這段話你也能讀得這么棒嗎?
。、我們先一起讀一讀這段話,再請你自己讀一讀這段話。(數(shù)不清的雨點兒,從云彩里飄落下來。)說說你讀懂了什么?(理解詞語:數(shù)不清)
除了雨點兒是數(shù)不清的,還有什么東西也像雨點兒一樣數(shù)不清?還從其它地方讀懂什么了嗎?(理解詞語:飄落、云彩)
。、雨點兒從云彩里飄落下來,要是你就是雨點兒,你有什么話要對大家說?(看圖指名說)
。、我們一起來看看,課文中的雨點兒們說了什么悄悄話。(出示三個自然段)一起讀,自己讀,請一個小朋友來讀一讀,其他小朋友聽,然后請你說說你聽了它們的對話,知道了什么?(板書:小雨點兒 有花有草 大雨點兒 沒有花沒有草)
(雨點兒愛和認真聽的小朋友做伙伴)
。、這主要是大雨點兒和小雨點兒在說話。我先請你們同桌兩個小朋友,讀雨點兒們的對話,互相說說話。大雨點兒是綠顏色的`,就讀綠顏色的字,小雨點兒是黃顏色的,就讀黃顏色的字。哪兩個小朋友愿意試試,一個做大雨點兒,一個做小雨點兒,分別來讀它們的話,我來讀提示語。你們覺得他們讀得怎樣?(生評)
男女生分角色朗讀。
想讀大雨點兒的小朋友請起立,想讀小雨點兒的小朋友坐在座位上,我讀提示語。
。丁⒋笥挈c兒與小雨點兒各自去了自己要去的地方。它們?nèi)サ牡胤绞牵ò鍟盒∮挈c兒 有花有草 大雨點兒 沒有花沒有草)
我們先跟著小雨點兒去它去的地方。(出示圖)你們看到什么了?(看圖說話)小雨點兒來到之后,怎樣了呢?(出示句子)請你自己讀一讀,讀給同學聽。
接下來,我們要去大雨點兒去的地方了,你先想象一下那會是個怎樣的地方?(沒有花沒有草,比如:戈壁灘,沙漠,缺水的城市、村莊等等)(指名說)有了大雨點兒之后,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呢?(出示句子)用朗讀來表達其中的美。
雨點兒讓大地變得如此美麗,雨后的景色多美啊。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一段。
。、你能清楚響亮地送給雨點兒一句話嗎?你最想對雨點兒說什么?
我們要好好地感謝雨點兒。讓我們真心地對雨點兒說聲:“雨點兒,謝謝你!”把我們對雨點兒的喜愛用朗讀來表達,一起有感情地讀一讀課文。
四、指導書寫“方”(機動內(nèi)容)
指導書寫“方”字。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識記和理解:生字詞,會讀會寫,能在句中理解包括注解的意思,能在課外遷移運用。記住散文文體特點,會辨認。背誦全文。理解比喻這種修辭手法在文中的運用及其作用。
2、分析和欣賞:能借助想象,讀懂春天圖畫,品味春天之美,美在哪里。把握作者的情感思路,理清課文脈絡(luò)。順利發(fā)表自己的欣賞結(jié)果。
3、情感和價值觀:熱愛自然,感受自然,效法自然,正確處理“自我與自然”之間的關(guān)系。
【教學重點】
字詞、修辭、文體和課文的識記理解和運用。展開想象,感受春天之美、文字之美、情感之美,正確認識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關(guān)系。
【教學難點】
背誦課文,欣賞評價春天之美,順暢表達閱讀的體會。
【教學安排】兩教時
第一教時
【教學內(nèi)容與步驟】
1、布置預習:查字典正音,搜集春詩,誦讀課文兩遍,理清課文思路。
2、導入:交流春詩,口頭說說春天印象,說說《春》這一課寫了一個怎樣的春天。
3、學生個別朗讀:其他同學邊聽讀,邊用線段在句中畫出課后的生字詞,畫出運用比喻的句子。等學生讀完,教師糾錯讀音,朗讀過程不打擾。
4、理清課文脈絡(luò),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調(diào)。課文寫了三個部分,即盼春——繪春——贊春
5、反復誦讀課文多遍,借助聯(lián)想和想象品味春天的生機與活力。要求學生在自己喜歡的句子中具體標出語句中的重音和停連,教師要起示范作用。
6、布置作業(yè):(1)抄寫課后生字詞和課下注釋各兩遍,邊抄邊記。(2)抄寫運用比喻的句子各一遍,邊抄邊理解作用。(3)背誦課文1—4段。
第二教時
【教學內(nèi)容與步驟】
一、檢查作業(yè),明確要求。
不符要求的,老師課后找他們談話。
二、教讀課文:
按“總—分—總”的順序進行。
(一)初步感知課文:
1、思考完成課后練習一:本文字里行間流淌著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寫了那幾幅圖畫,你最喜歡哪一幅圖畫,說說你的理由。
2、思考完成課后練習二:說說自己朗讀和默讀后的體會,有什么韻味?是什么感覺?請舉例說明。
3、課文的思路:暗示春天的腳步近了,——描繪五幅春景圖,——三個比喻點明春天的特點。
(二)深入解讀課文:
1、課文的開頭:作者怎樣盼春?運用反復和擬人,寫出迫切渴望春天的'心情。(解答完成練習四的第一題)
2、課文的主體:作者如何寫小草、野花和春雨的?運用什么詞語、什么修辭手法,有怎樣的表達效果?(結(jié)合完成課后練習)
3、理解文末贊春的句子(結(jié)合完成課后練習三),鼓勵學生實現(xiàn)有創(chuàng)意的說出贊春的句子。
4、難點突破:課文的所有比喻句分別有怎樣的表達效果?請結(jié)合具體語句分別談一談。 文中的 比喻句有這些……
5、小測1—4段默寫。
(三)課堂背誦6—結(jié)束的語段,下節(jié)課默寫。
三、課外作業(yè):
1、老師發(fā)給學生春天的詩和散文,要求學生記誦,做摘抄。2、完成本課的校本作業(yè)。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認識“彌、脈”等13個生字,會寫“倫、腹”等15個字,正確讀寫“行駛、凌晨”等10個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習從人物的外貌、動作等描寫中感受人物品質(zhì)的方法。
3、感受船長在海難危急關(guān)頭仍然忠于職守、從容不迫、舍己為人的崇高精神。
教學重難點
從人物的外貌、動作等描寫中感受船長偉大的品質(zhì)。
教學準備
1、預習提綱:課文預習作業(yè)。
2、準備資料: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2課時
第1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彌、脈”等13個生字,會寫“倫、腹”等15個字,正確讀寫“行駛、凌晨”等10個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1、今天我們來學習新課《“諾曼底號”遇難記》。從題目,你讀出了什么?有什么疑問?(課文記述了“諾曼底號”這艘船在海上遇難的事。我想知道“諾曼底號”是一艘怎樣的船?它為何遇難?結(jié)果怎樣?)
2、了解作者雨果。(出示圓明園里的雨果雕像的圖片,介紹作者。)
二、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1、提出讀書要求:自己小聲讀課文,勾畫出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讀一讀。尤其注意外國的人名和地名比較難讀。
2、指名讀生字新詞。
著重指導:山脈(mài)剖(pōu)開機械(xiè)師調(diào)遣(qiǎn)穿梭(suō)
讀兩艘船的名字:諾曼底號瑪麗號
3、指導書寫課后田字格中的字。
著重分析指導“腹、窿、卑、宰、遣、梭”,并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示范。(“腹”是左右結(jié)構(gòu),右邊中間是“日”,最下面的“”不要寫成反文!傲笔巧舷陆Y(jié)構(gòu),部首是“穴”,下面右邊“生”上面的小橫不要漏寫。“卑”注意筆順,第六筆是“丿”,最后一筆是懸針豎!霸住笔巧舷陆Y(jié)構(gòu),下面是“辛”,下面的橫短,最后一筆是懸針豎!扒病笔前氚鼑Y(jié)構(gòu),注意筆順,第六筆是“丨”!八蟆笔亲笥医Y(jié)構(gòu),最后一筆捺要寫得舒展。)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用一兩句話概括課文主要內(nèi)容:時、地、人、事。同桌間互相交流。
。1870年3月17日夜晚,哈爾威船長小心翼翼地駕駛“諾曼底號”在薄霧中前行,不幸被“瑪麗號”撞傷。在這次猝不及防的海難中,在因為猝然而至的變故簡直都像瘋了似的人群面前,哈爾威船長勇于決斷,沉著指揮,忘我救人,最終救出了眾人,但自己卻以身殉職。)
2、初步感知故事線索:夜航—遇難—組織逃生—最后二十分鐘—犧牲
文章可分為五個部分:
第一部分(1~5):“諾曼底號”霧海夜航。
第二部分(6~9):“諾曼底號”海難發(fā)生。
第三部分(10~40):哈爾威船長指揮眾人脫險。
第四部分(41~43):英雄船長遇難。
第五部分(44~46):高度評價船長的壯舉。
3、認識災難:瀏覽課文,找到描寫災難情況的段落讀一讀。概括說一說這是一場怎樣的災難。指導朗讀。
默讀描寫災難剛發(fā)生時情景的段落,靜下心來邊讀邊想象畫面,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學生交流描述面前浮現(xiàn)了哪些場景:
。1)談一談自己看到的畫面。(2)這一幕幕場景,帶給你什么感受?(3)請你把這感受融入課文中,反復讀一讀自己感受較深的句子。(4)讀“一剎那間……”(課件出示第11自然段。)
給“海水嘩嘩往里灌,洶涌湍急,勢不可擋”一句畫線,讓學生談?wù)勛约旱睦斫狻?/p>
引導深入體會:哪些詞語最讓你感到害怕?“驚恐萬狀”的人們有什么表現(xiàn)?
4、人群面對災難:“諾曼底號”正在慢慢下沉,所有的人都會葬身魚腹,人們是怎么面對這場滅頂之災的呢?從文中找出相應(yīng)的句子。
生:“震蕩可怕極了。一剎那間,男人、女人、小孩,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人們半裸著身子,奔跑著,尖叫著,哭泣著,驚恐萬狀,一片混亂!
生:“大家一窩蜂擁了上去,這股你推我搡的勢頭,險些把小艇都弄翻了。”
生:“整個人群因為猝然而至的變故簡直都像瘋了似的,亂得不可開交!
播放《泰坦尼克號》視頻,感受海難來臨時人們的驚慌失措。
指導朗讀。
5、課文內(nèi)容真實感人,情節(jié)扣人心弦,讀起來就像看電影似的,讀完后好多場景留在腦海里,久久不能忘懷。那么,哪些場景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是的,輪船在海上遇到了危險(板書:遇險),哈爾威船長指揮大家逃生救援(板書:救援),最后時刻的沉船(板書:沉船)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一個個鮮活的場景,連成一個悲壯凄美的故事,把我們帶回到1870年,帶回到那個大霧彌漫的夜晚。
四、關(guān)注有新鮮感的詞語
1、自由朗讀課文,找出有新鮮感的詞語。
2、出示具有新鮮感的詞語。
驚恐萬狀洶涌湍急一窩蜂你推我搡簡短有力井然有序
驚慌失措須臾陰慘慘凝視
指名讀一讀,并說說為什么這些詞語有新鮮感。
五、課堂小結(jié)
課文為我們描寫了一起猝不及防的海難,為我們塑造了一個沉著感人的英雄形象。準確生動的語言、個性鮮明的人物、悲壯感人的場面,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相信也給了大家巨大的震撼和深刻的啟迪。讓我們在下一堂課再深入地探究學習吧!
第2課時
課時目標
學習作者運用外貌、動作等描寫人物的方法,感受人物的品質(zhì)。
教學過程
一、復習故知,導入新課
1、指名朗讀生字新詞,檢查生字新詞的掌握情況。
2、導入新課: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已經(jīng)感受到“諾曼底號”遇難帶來的震撼。這節(jié)課我們要繼續(xù)學習這篇課文,看看在災難來臨、人群慌亂時,是誰救出了所有人。
二、品讀感悟,體會情感
1、場景一:下達命令。
默讀第12自然段,找出船長下達了哪些命令。用“”畫出來。說說你從這些命令中體會到了什么,在你感受最深的句子旁邊寫寫你的感悟。
閱讀時,我們可以借助關(guān)鍵詞來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2、場景二:對話指揮。
指導朗讀“簡短有力”的對話。(第16~30自然段)
從船長與機械師、大副的對話中,你都了解到哪些情況?(爐子被海水淹了,機器停了,船失去了動力。船還有二十分鐘就會沉沒。逃生過程中,哪個男人膽敢搶在女人前面,就會被打死。)
體會寫法,我們在寫作時可以借助對人物的語言描寫,表達人物的思想感情。
這些對話對你推我搡的人們有用嗎?哪句話可以說明?(有用。救援工作進行得井然有序,幾乎沒有發(fā)生什么爭執(zhí)或毆斗。)現(xiàn)在你感到這是一位怎樣的船長?(威嚴、機智、果斷。)
分角色朗讀第16~30自然段。
聽到這段對話,那些想自己先獲救的男人,會怎樣想?那么婦女們會怎樣想?(生發(fā)揮想象,暢所欲言。)
從哪句話能感受到人們是怎樣想的?(人們感到有一個偉大的靈魂出現(xiàn)在他們的上空。)
是!哈爾威船長,這個偉大的靈魂,巍然屹立在指揮臺上,給在危急時刻的人們巨大的安全感。船長把每件事、每個人都考慮到了,除了他自己……
3、場景三:救克萊芒。
指名讀課文第35~37自然段。
船長還做了什么?(指揮救出見習水手克萊芒。大難臨頭,船長沒有忘記船上的任何一個人,他想得那么細致周到,神情那么鎮(zhèn)定自若,始終堅守在船長崗位上。)
4、在這次組織逃生過程中,哈爾威船長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仔細閱讀描寫哈爾威船長的句子,做批注,用簡潔的語言概括他的英雄品質(zhì)。(關(guān)心每一個人、盡職盡責、舍己救人、無私忘我、臨危不亂、鎮(zhèn)定自若、高度的責任感……)
5、再次默讀全文,體會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
這一個個鮮活的場景,連成一個悲壯凄美的故事,把我們帶回到1870年,帶回到那個大霧彌漫的夜晚。船長和他的`“諾曼底號”長眠于大海,連霧也是陰慘慘的。這陰慘慘僅僅是形容霧嗎?(還有人的心情)找出文中描寫霧的詞句。
第1自然段:大海上夜色正濃,薄霧彌漫。
第3自然段:霧越來越濃了……
第6自然段:突然,沉沉夜霧中冒出一枚黑點……
第7自然段:一瞬間,大霧中似乎聳起許許多多船只的幻影……
第43自然段:人們透過陰慘慘的薄霧……
從文中看出霧是造成海難的直接原因,多次寫霧,還渲染了災難的氣氛,烘托了人們的心情。
三、總結(jié)全文,拓展延伸
1、剛才我們沉浸在那一個個感人的場景里,跟災難接觸,和船長對話。危急時刻,哈爾威船長臨危不亂,挽救了一船人的生命,自己卻悲壯地與船同沉,這樣的舉動彰顯出他高尚的品質(zhì)。(板書:品質(zhì))
補充資料,升華對船長的認識:
(1)一百多年前,作家雨果這樣評價他,(課件展示:在英倫海峽上,沒有任何一個海員能與他相提并論。)讀——
。2)一百多年來,每一個讀了這個故事的人忍不住這樣評價他,(課件展示:他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職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對死亡,他又踐行了一次英雄的壯舉。)再讀——
2、哈爾威船長的英雄壯舉,讓你對生命有了怎樣的體會?(哈爾威船長用自己的生命挽回了幾十人的生命,而自己卻沉入大海,這種舍己為人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大家學習的。)
3、用克萊芒的日記結(jié)尾:
親愛的哈爾威船長,我的師傅,我的父親,您昔日的見習水手克萊芒長大了,已經(jīng)成為一名船長了,走的就是從南安普敦到根西島這條航線。每次經(jīng)過這里,我都要鳴笛三聲。這笛聲是問候,是感激,是力量。如今同行們都說我是這條航線上最出色的船長,我知道,那是因為我心中永遠屹立著一尊黑色的雕像。
四、布置作業(yè)(選擇一項完成)
1、拓展練筆:你想對哈爾威船長說點什么?請寫下來吧。
2、讀后感:可以寫寫讀了本文的感想或感受。
語文教案 篇7
一、教材簡析:
本文是一篇散文,記敘了“我”在甲板上賞月時,聰明好學、愛幻想的小外甥和“我”比賽背誦寫月亮的詩句以及小外甥對月亮的獨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作者文筆生動活潑,聰明好學、愛幻想的小外甥躍然紙上。
二、教學目標 :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能給課文分段,并概括大意。
4、能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理解文中描寫月光和小外甥對月光產(chǎn)生想像的句子的意思。
5、通過朗讀訓練,激發(fā)學生主動積累詩句的興趣,啟發(fā)學生展開幻想的翅膀,用童心來感受和反映世界。
三、重點難點:
1、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理解文中描寫月光和小外甥對月光產(chǎn)生想像的句子的意思。
2、通過朗讀訓練,啟發(fā)學生展開幻想的翅膀,用童心來感來感受和反映世界。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揭示課題
1、同學們,你們知道哪些有關(guān)月亮的詩句?請大家背誦。
2、今天,我們學習一篇有關(guān)月亮的課文,中間也有不少月亮的詩句,請同學們仔細讀課文。
3、出示課題21望月(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出示自學要求:
(1)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順句子,讀通課文。
(2)自由輕聲讀課文,自學生字詞語,結(jié)合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部分詞語。
(3)再讀課文,提出一些自己不懂的問題。
2、指名分段朗讀課文,檢查詞語讀音,提示注意點。
3、學生質(zhì)疑,理解部分詞義:對學生提出的.一些問題,能解決的當堂解決,不能解決的放到下節(jié)課。
(三)再讀課文,理清脈絡(luò)
1、默讀課文,思考:課文是不是單單寫月亮的?除了寫賞月外還寫了什么?
2、指名回答。
3、指導學生給課文分段?提示:課文哪些段落寫賞月,哪些寫背詩句?
第一段(1—2 ):深夜,我在甲板上欣賞月下的江景。
第二段(3—13 ):小外甥和我比賽背誦寫月亮的詩句。
第三段(14—20):小外甥對月亮的獨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
第四段(21——)我獨自一人在甲板上展開了幻想的翅膀。
(四)課堂練習
1、寫字練習,教師進行指導。重點指導:斑、絮、呵欠
2、用鋼筆描紅。
3、寫出近義詞。 光點( ) 凝望( )驚奇( )封閉( ) 聚集( ) 幻想( )清幽( )閃耀( )
4、抄寫詞語。
(五)學習第一段
1、自由朗讀課文第一段,注意朗讀時的感受。
2、學生交流。引導學生說出:作者描寫的月光下江景太美,在我們面前展示了一幅動人的圖畫。板書:月下江景 美麗如畫
3、同學們,想不想把這幅圖畫畫出來?學生思考:作者描繪的圖畫上有那些景物以及這些景物是什么樣子的?
4、出示圖畫,請同學們看看,是不是你們腦海中浮現(xiàn)的畫面。 播放課文第一段錄音,學生邊看圖,邊聽錄音,感受圖畫的整體意蘊。
5、讓學生回憶課文,嘗試背誦。
(六)學習課文第二到三段
1、自讀課文,思考:你覺得小外甥是個怎樣的孩子? 學生交流后板書:聰明好學 愛幻想
2、學習第二段
3、學生自由讀課文。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外甥的聰明好學、愛幻想的特點? 學生自由讀后交流。
4、出示句子:“是月亮把我叫醒了。”小外甥調(diào)皮地朝我眨了眨眼睛,又仰起頭凝望著天上的月亮出神了。 教師質(zhì)疑:月亮怎么會把小外甥叫醒呢?
5、出示句子:小外甥聰明好學,愛幻想,和他交談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
6、分角色朗讀課文。
了解詩句的意思。
(1)學生解釋。
(2)教師點撥理解。
7、指導讀詩,背誦。(出示整首詩讀讀、背背)
8、你還知道哪些有關(guān)月亮的詩句嗎?(學生自由背詩后指名回答,師出示搜集的有關(guān)詩句進行補充,學生選擇其中的感興趣的1、2句讀讀、背背)
9、教師口述,引入情境: 詩句是美妙的,月光是美妙的,這兩種美妙的東西一起滋潤著我們的心田,使得我們無比暢快,沉醉在美麗而幽靜、空曠而遼遠的氣氛中。
10、出示句子:詩,和月光一起,沐浴著我們,使我們沉醉在清幽曠遠的氣氛中。
11、學生反復朗讀,體會句意,體會意境。
12、小結(jié)談話,激發(fā)學生主動積累詩句的興趣。 學習了第二段課文,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什么? 正是由于小外甥聰明好學,才積累了數(shù)不清的美妙詩句,也因為這美妙詩句的熏陶,小外甥變得更加聰明,愛幻想。我國古代優(yōu)美的詩句多如天上的星星,只要勤于積累,必有豐厚的回報。
(七)學習第三段
1、過渡: 他的聰明好學還體現(xiàn)在哪里?愛幻想又體現(xiàn)在哪里?讓我們來繼續(xù)學習課文。
2、學生自由讀課文。
3、討論交流。出示句子1:“像眼睛,天的眼睛!薄斑@是明亮的眼睛。它很喜歡看我們的大地,所以每一次閉上了,又忍不住偷偷睜開,每個月都要圓圓地睜大一次……”
4、繼續(xù)讀課文,重點讀讀描寫小外甥說話時的動作、神情的句子。
出示句子:
⑴突然,小外甥又冒出一個問題來……
、扑纱笱劬Φ任业幕卮穑瑑蓚烏黑的瞳仁里,個又一個亮晶晶的小月亮閃閃發(fā)光。
⑶……小外甥幾乎不假思索地回答。
⑷他繪聲繪色地說著,仿佛在講一個現(xiàn)成的童話故事。
、尚⊥馍蛄斯罚瑩u搖晃晃走回艙里去了。 圈出你認為應(yīng)該重讀的詞語,有感情地朗讀,細細品讀。 學生交流感受。引導學生說出:小外甥活潑可愛,天真好奇,愛幻想,而且善于幻想,頭腦里裝滿了奇妙有趣的東西。
5、分角色朗讀這一段。
五、教學結(jié)束:
布置作業(yè)
1、摘抄描寫月亮的詩句。
2、背誦課文。
3、收集有關(guān)山水的詩文,舉行賽詩會。
語文教案 篇8
【設(shè)計理念】
由于低年級學生注意力易分散,并且好動、持久性較差,4《秋天》。本課設(shè)計時注意到這些,采用多媒體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充分吸引學生的興趣。利用學生感興趣的問題,拉他們走上學習的主體地位,在自然、自如、自娛、自悟中完成學習任務(wù)。
【設(shè)計特色】
教師教,重在"引導";學生學,重在"自主"
【教學流程及設(shè)計意圖】
一、畫面激趣談話導入。
1、你知道一年有哪四個季節(jié)?(春、夏、秋、冬)
2、(畫面)這里的風景到底是哪個季節(jié)呢?
(學生根據(jù)畫面上的紅色楓葉、金黃的稻田、往南飛的大雁、穿上毛衣的小朋友回答是秋天)
畫面上出示課題:秋天
[利用多媒體生動逼真的有聲畫面,激起學生的興趣,輕松的談話讓他們無拘無束地進入課堂,并且自己揭開了題目。]
二、讀課文初步感知
1、(畫面配樂朗誦)學生聽讀課文,要求看清哪三種動物在說話,你最喜歡哪個小動物說的?記住它說了什么?
2、學生各抒己見(畫面出示學生說到的某個句子)
[讓學生練習邊聽邊看,還要邊記,由于是選擇自己的所愛,所以特別感興趣,畫面出示句子的一剎那,讓學生體驗成功,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4《秋天》》。]
三、自讀感受角色體驗
1、初讀課文,(可以選擇最喜歡的句子)要求讀準,讀通,模仿剛剛聽的錄音朗讀。
2、(讓小老師上臺)點好畫面,讀自己選的句子,提醒小朋友哪些字音要注意。(畫面也相應(yīng)點出)領(lǐng)讀句子,可提出自己的朗讀要求。
[充分給予學生時間,自讀感受,注意字音,嘗試讀好。并且安排他們體驗"老師"這個他們感興趣的.角色,學習興趣濃了,學習積極性高了。]
四、比較異同感悟語言
1、(出示第一自然段)喜歡這一句的小朋友讀,你為什么喜歡這一句?
(畫面上在第一自然段的邊上,出示"小鳥說,秋天是藍色的,因為天空是瓦藍的。")學生比較異同,你認為哪一句好,為什么?
2、后兩句與上面教法相似。
3、指導讀好第四自然段。說說這句話是什么意思?理解"多彩的圖畫"
4、你認為秋天是怎樣的?為什么?小組交流。用"我認為秋天……我喜歡秋天"說話。你也可以注意觀察周圍之后再與老師、同學交流。
[學生在比較中體會到疊詞、形容詞的美妙,在比較后自然而然理解了最后一句感嘆句的意思。后面的延伸問題,讓學生觀察大自然,熱愛大自然。]
五、創(chuàng)設(shè)情景表演鞏固
1、(畫面、配樂、頭飾)分角色朗讀,給時間準備。
2、上臺表演,鞏固課文內(nèi)容。
[機械的背誦學生沒有絲毫興趣,創(chuàng)設(shè)有美麗的畫面、動聽的音樂、有趣的頭飾的情景,學生興趣盎然,在表演中悄悄地完成了鞏固課文的任務(wù)。]
4《秋天》
【語文教案】相關(guān)文章:
語文的教案02-07
語文教案語文教案10-14
語文教案07-22
【精選】語文教案09-05
語文教案(經(jīng)典)10-19
【經(jīng)典】語文教案11-06
語文教案(精選)11-18
語文教案【精選】10-14
[經(jīng)典]語文教案01-14
關(guān)于語文的教案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