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幼兒園大班教案《茶藝》(通用7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應(yīng)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茶藝》,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大班教案《茶藝》 1
活動目標:
1、運用多種感官了解茶的起源及種類。
2、了解中國茶文化,萌生民族自豪感。
3、學習茶藝中的禮儀,儀態(tài)端莊,先客后主等。
4、體驗泡茶,品茶的快樂。
5、使幼兒掌握一些茶藝的基本常識。
6、引發(fā)幼兒學習茶藝的興趣。
活動準備:
茶具,各種茶葉,茶袋,VCD短篇,幻燈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孩子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很多有意思的東西,你們想不想看一看?”展示各種各樣的茶袋。
師:“請小朋友來聞一聞是什么味道?”
幼:“淡淡的清香!
師:“現(xiàn)在請小朋打開你的茶袋,去看看你的袋子里裝的是什么樣的茶葉,你認識嗎?”
師:“如果你不認識沒有關(guān)系,現(xiàn)在去我們就去認識一下他們!
播放幻燈片。
請小朋友再次觀察茶葉,你認出了它是什么茶了嗎?紅色袋子里的茶葉為碧螺春,梅紅色袋子里的茶葉為毛尖,藍色袋子里的`茶葉為龍井,綠色袋子里的茶葉為普洱茶,黃色袋子里的茶葉為鐵觀音。
二、了解中國的茶文化,萌生民族自豪感。
師:“孩子們你們知道飲茶是最先從哪個國家開始的嗎?”
師:“現(xiàn)在我請小朋友在錄像中去找答案!
播放短片
師: “你們找到答案了嗎?”
師:“對,中國是第一個開始飲茶的國家,我們把飲茶看作是優(yōu)雅,美的享受。世界上其它地方的飲茶習慣、茶葉的種植都是從中國學來的。你們作為中國人,心里是什么感覺。俊
幼:“開心,自豪,高興!
三、茶的用途及功效
師:“小朋友你們自己喝過茶嗎?好喝嗎?你們都喝過什么茶?”
“你們的爸爸媽 媽爺爺奶奶愛喝茶嗎?喝茶有哪些好處?”
“茶葉不僅具有提神清心、清熱解暑、消食化痰、去膩減肥、清心除煩、解毒醒酒、生津止渴、降火明目而且還有防齲齒抑制癌細胞的作用!
四、 茶藝
師:“茶既然有那么多好處你們現(xiàn)在想不想就品一品茶阿?”
幼:“想!
師:“今天老師就為小朋友們泡制中國的十大名茶之一的鐵觀音!
教師示范茶藝表演,請幼兒觀賞。在茶藝表演中滲透文明禮儀,先客后主的文化熏陶。
1、介紹茶具名稱。
2、溫杯。
3、泡茶。
4、品茶。
師:“中國是禮儀之邦,謙虛,好客,愿把自己最好的東西與別人分享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這第二道茶是味道最香甜,最好的。今天來了那么多客人老師,我們就把這最好喝的茶獻給他們好不好?”
請幼兒給老師奉茶,然后幼兒品茶。
五、幼兒自主操作泡茶品茶,教師巡回指導。
師:“你們想不想嘗一嘗自己茶袋里的茶是什么味道?”“現(xiàn)在請小朋友泡一下自己茶袋里的茶并品一品?”
家庭作業(yè):請小朋友回家后為自己的爸爸媽 媽泡制一道茶,消除他們一天的勞累。
六、活動結(jié)束。
活動反思:
從目標、內(nèi)容來看,內(nèi)容圍繞著目標而展開,運用多媒體和實物教學孩子很感興趣,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幼兒在活動中學習到了有益的經(jīng)驗,了解了茶的不同種類,了解了中國的茶文化。同時增強了民族自豪感,體會到了品茶泡茶的樂趣。在讓幼兒認識各種茶葉時,時間應(yīng)多一點,把實物與幻燈片很好的結(jié)合在一起,這樣孩子會更直觀印象也會更深刻。
幼兒園大班教案《茶藝》 2
教育目標:
一、初步認識茶具及其作用。
二、充分掌握泡茶的基本程序和品飲的步驟。
三、感受茶文化的內(nèi)涵,品味——“和”“敬”“禮”。
教學重點和難點:
泡茶的基本流程;
感受茶文化的內(nèi)涵。
教學方法:
講授法,演示法,練習法,提問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茶具,熱水,茶巾。
進教室之前強調(diào)安全,紀律,衛(wèi)生,將人數(shù)平均分成4組。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剛走進教室的時候,有沒有同學注意門口的牌子上面寫著什么呢?回答:茶藝坊。很好。那茶藝坊顧名思義就是讓我們在這里學習茶藝,這也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的主題“茶藝”。
二、新授
茶,起源于哪個國家?——中國
據(jù)說在4000多年以前,人類的祖先就開始飲茶了。最初是把茶當做食物來利用的,在長期食用的過程中,人類認識了茶的藥用功能。
從秦漢之際至魏晉南北朝時期,有不少古代典籍描述了茶的藥性。當時人們認為茶的藥物作用主要有悅志、益思、少眠、輕身、有力、明目、醒酒、助消化等,而其中最主要的,最強烈的功能就是使人興奮,這正是茶從食物經(jīng)過藥物階段轉(zhuǎn)變成飲料的決定性因素,大約是在漢朝至魏晉南北朝時期,茶作為一種飲品被推廣。
唐代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頂峰,也是封建文化的頂峰。飲茶風氣的盛行,形成了體系的茶文化,其中最著名的是我們先前提過的陸羽的《茶經(jīng)》。
茶興于唐而盛于宋。宋代的茶葉生產(chǎn)空前發(fā)展,飲茶之風非常盛行,既形成了豪華極致的宮廷茶文化,又興起了趣味盎然的市民茶文化。歷史上著名的“龍鳳茶餅”就始承于此。
明朝紫砂茶壺盛行,出現(xiàn)了如今最常用的飲茶器具。宜興紫砂茶壺的制作,相傳始于明代正德年間。制壺被后人稱為供春壺,有“供春之壺,勝如白玉”之說。龔(供)春也被稱為紫砂壺真正意義上的鼻祖,第一位制壺大師。到明萬歷年間,出現(xiàn)了董翰、趙梁、元暢、時朋“四家”,后又出現(xiàn)時大彬、李仲芳、徐友泉“三大壺中妙手”。
清代后期,由于市場上有六大茶類出售,人們已不再單飲一種茶類,而是根據(jù)各地風俗習慣選用不同茶類,如江浙一帶人,大都飲綠茶,北方人喜歡花茶或綠茶。不同地區(qū)、民族的茶習俗也因此形成。
三、六大茶系
綠茶是不經(jīng)發(fā)酵的茶,其制作工藝為:殺青-揉捻-干燥(炒、烘、蒸、曬),具有香高、味醇、形美、耐沖泡的'特點。綠茶中保留的天然物質(zhì)成分,對防衰老、防癌、抗癌、殺菌、消炎等均有特殊效果。
紅茶是一種全發(fā)酵的茶,其制作工藝為:萎凋-揉捻-發(fā)酵
黑茶是一種發(fā)酵茶,其原料粗老,加工時堆積發(fā)酵時間較長,使葉色呈暗褐色。云南的普洱茶也是黑茶的一種,是在已經(jīng)制好的綠茶上澆上水,再經(jīng)過發(fā)酵制成的。具有降脂、減肥、降血壓的功效。
烏龍茶也叫青茶,是介于綠茶和紅茶之間的半發(fā)醇茶。其藥用價值在于分解脂肪、減肥鍵美等方面,在六大茶系中其減肥效果最好。
黃茶是由于在炒青、綠茶過過程,由于殺青、揉捻后干燥不足或不及時,葉色即變黃,再經(jīng)過悶堆工序而形成黃茶。分為黃芽茶、黃小茶、黃大茶。
白茶的制作工藝為:萎凋、干燥兩道工序,有銀針、白牡丹、貢眉、壽眉。
四,茶具的介紹
(1)茶壺。茶壺的質(zhì)地很多,目前使用較多的是紫砂陶或瓷器茶壺。
。2)茶盞。茶盞通常有蓋、碗、托三件套組成,多用瓷器制作,少數(shù)也有用紫砂陶制作。
。3)茶杯。茶杯作為盛茶用具,茶杯多由瓷器或紫砂陶制作,也有玻璃制作的。
。4)茶托。它是放置茶杯或茶碗的墊底用具。
。5)公道杯。公道杯又稱茶海。它是為了使茶湯濃度均勻而設(shè)置的過渡性用具,當然也是為了使茶湯不因浸泡時間過長而太濃。
。6)聞香杯。它是供品茶者嗅聞留在杯中余香的一種用具。
。7)茶池。又稱“茶船”,它主要用來承接泡茶和盛茶用具。
。8)茶巾。用棉、麻等纖維制作,主要用來擦抹泡茶時溢濺出的茶水。
。9)茶荷。又稱賞茶碟,常用無味的竹、木或陶瓷制作而成。
。10)茶斗。又稱茶簍,置于壺口,便于茶能順暢地進入茶壺。
(11)茶則。取干茶時的用具,是控制用茶量的容器。
(12)茶針。用于由壺嘴伸入壺中阻止茶葉堵塞。
。13)茶桶。它是儲存茶的容器。
五,沖泡的基本程序
1、溫壺 未放置茶葉之前,先將開水逆時針方向沖入空壺,謂之“溫壺”。(孕育茶香,清洗杯具,以示尊敬)
2、洗杯 將溫壺之水分別倒入茶杯中,清洗茶杯。(杯杯相連,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以示尊敬)
3、裝茶 應(yīng)備有茶匙、漏斗,不宜用手抓茶置放。
4、潤茶沸水沖入壺中(高山流水)使竹筷刮去壺面茶沫(春風拂面),當即傾于茶海。
5、沖泡 再沖入開水,但不要沸滾的,這便是第一泡茶。
6、澆壺 蓋上茶蓋澆之開水,使壺內(nèi)壺外溫度一致。
7、運壺 在泡好第一泡茶時,提壺沿茶船邊沿運行數(shù)周,俗稱“游山玩水”,為的是不讓壺底水滴入茶杯串味。
8、倒茶 將溫洗好的小茶盅一字排開,依次來回澆注,又稱“巡河”,或?qū)刂胁杷鹊谷氩韬T僮⑷氡,切忌倒茶時一杯倒?jié)M再倒第二杯,免得濃淡不均,這是一般飲者容易犯的錯誤。
9、敬茶 尊老愛幼、互相謙讓,這是中國人的傳統(tǒng)美德。
10、品茶 品飲分為三個步驟:一是觀色,二是聞香,三是品味。
。1)觀色。觀色主要是觀察茶湯的顏色和茶葉的形態(tài)。
。2)聞香。觀色之后,就要嗅聞茶湯散發(fā)出來的香氣。
。3)品味。嗅聞茶湯的香氣之后,就可品嘗茶湯的滋味了。啜飲,遐飲,飲用。充分感受到茶中的甜、酸、鮮、苦澀五味,才能充分欣賞茶湯的美妙滋味。
講解過后,按之前的分組進行比賽,看看哪組做完整個泡茶流程的時間最短,過程最完整。然后進行表揚。
課后小結(jié)
通過對本節(jié)課的學習,使學生對茶具有了具體的了解,學會了泡茶的基本程序,感受到茶文化的內(nèi)涵。希望學生在以后的生活學習中要勤儉有德,和睦共處,與老師同學友好相處,互相尊敬。
幼兒園大班教案《茶藝》 3
一、教學目標
知識:了解茶葉的種類,學習區(qū)分浙江龍井與西湖龍井
技能:學會泡浙江龍井,正確使用茶具
情感和態(tài)度:陶治情操,在細致、循序漸進的茶藝過程中培養(yǎng)耐心和觀察力,感受美好和心靈的寧靜,享受茶藝學習
二、教學主要內(nèi)容
1、茶葉基本知識
2、茶藝題材:西湖龍井和浙江龍井的區(qū)別、特征
3、安全事項、茶具的使用
4、泡茶的步驟
三、教學準備和課時安排
1、茶葉和茶具的準備
2、安全注意事項 玻璃杯易導熱 碰撞易碎
3、衛(wèi)生注意事項 清理茶具及桌子上殘留的茶葉、水跡
4、課時安排 理論知識60分鐘 休息20分鐘 實際操作80分鐘 整理點評20分鐘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與講解
1、通過提問導入,介紹茶葉的種類及茶藝是什么
師:你們誰在家泡過茶呀?那你們都知道哪些茶葉名字呢?
你們覺得什么是茶藝呢?
生:略
2、浙江龍井與西湖龍井的區(qū)別、特點 (形、色、味)
師:今天我們要來泡的是龍井茶,龍井茶油西湖龍井和浙江龍井,如果要鑒別兩種龍井的不同,可以從外形、香氣、滋味等方面來仔細辨別。
(1)外形:如果仔細比較浙江龍井和西湖龍井,我們會發(fā)現(xiàn),浙江龍井的外形比西湖龍井要瘦小些,浙江龍井的葉片采摘一般都選擇1厘米到厘米長,而西湖龍井多會選擇厘米至2厘米長。如果浙江龍井在厘米再去采摘的話,它的根部要粗,葉片也會老;而西湖龍井在這個時期采摘則正是葉嫩的時候。所以,浙江龍井的采摘要早于西湖龍井。湯色,西湖龍井偏黃,浙江龍井有些偏綠。
。2)香氣:兩個龍井在殺青程度和炒制的手法上有些不同,所以香氣也有些差異。浙江龍井初聞香氣十足,但有些飄浮不定,站不住;而西湖龍井初聞沒有浙江龍井的.香氣高,但是它厚實,站得住。兩種茶葉泡過第二泡后,站不住香氣的茶香淡而無味,站得住 香氣的茶香雖然淡卻仍在。
。3)滋味:西湖龍井的滋味醇厚甘和,鮮爽;而浙江龍井屬醇爽。
香味區(qū)分優(yōu)劣法:淡優(yōu)濃劣
3、烹茶所用水的選擇
4、茶具、杯具的介紹
茶瓶——茶刮:撥茶、清理茶葉渣 扁的一頭向下
茶針:幫助挑選茶葉、選擇葉片完整的泡茶
茶勺:用于大的茶罐取用量較大的茶葉
茶灌:裝茶用 方便灌茶 將多余的茶葉放回茶葉罐
茶夾:夾杯子 烹煮茶之前溫杯(例烏龍茶,夾小杯在溫水中過濾浸泡);夾茶餅 例
如普洱茶;回收杯子時使用 代表尊重
茶碟:賞茶、挑茶
茶盂:回收廢棄的碎茶、廢水、廢茶水“垃圾桶”
茶巾:女生專用 提壺時墊于壺底
茶壺:烹茶主要工具,具體介紹男女提壺的不同方式
二)講解與示范操作泡龍井茶
泡龍井茶七步驟
1、挑茶 撥茶入茶碟 用茶針挑茶
2、溫杯 四分之一開水溫杯 雙手扶杯 逆時針轉(zhuǎn)動杯子2—3圈 倒入茶盂
3、投茶 用茶刮將挑好的茶葉刮入杯中 薄薄鋪一層
4、浸泡 倒四分之一開水 讓茶葉上下翻動 待茶葉充分舒展成兩葉一心
5、搖香 左手托杯底 右手拿杯子 逆時針轉(zhuǎn)動
8、9圈,讓茶香充分發(fā)散
6、鳳凰三點頭 下傾上提3次 高低幅度為五指張開 水線不能斷 注滿杯水八分為宜
7、奉茶 用杯托 雙手奉茶是為禮
品茶:聞 大部分茶葉沉入杯底;品:啜一小口悶在口中 用舌頭控制 前后翻轉(zhuǎn)品茶 續(xù)杯需留一半茶水,最多續(xù)三杯,再喝要沖泡
三)實踐操作:兩人為一組 分工灌燒水、挑茶,然后一同泡茶
四)整理評估
整理:杯水 壺水倒入茶盂;檢查托盤和桌子上有無碎茶葉、擦干凈;清理茶盂,分列進行,用茶刮清理殘渣至垃圾桶;歸位茶具:左上角茶瓶 右上角茶壺 右下角茶巾 中間茶碟 左下角茶盂;拔插頭
評估:檢查;點評及總結(jié) 布置課后作業(yè)安排衛(wèi)生工作
幼兒園大班教案《茶藝》 4
一、活動目標
1、初步掌握簡化的茶禮和部分沖泡茶葉的工序。
2、享受泡茶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1、物質(zhì)準備:十五套茶具,教學ppt。
2、場地準備:茶藝室。
3、經(jīng)驗準備:幼兒觀察過泡茶的工序,有品茶的體驗。
三、活動過程
。ㄒ唬⿲耄禾釂枌,引起幼兒的興趣。
1、教師先以茶禮的方式問好,并提問:小朋友們你們可以用茶禮的方式向老師問好嗎?(可以)老師剛才就是用茶禮的方式向你們問好的,現(xiàn)在請你們像我這樣做。
2、教師示范男生和女生不同的茶禮,包括站姿和坐姿,并進行矯正姿勢。站姿:(女生)雙腳并攏,手肘自然彎曲,兩手虎口相交,右手在上,慢慢彎腰。(男生)雙腳并攏,手臂自然下垂,緊貼褲縫線,慢慢彎腰。
3、引導語:你們真是懂禮貌的孩子,現(xiàn)在請你們用茶禮的方式坐下。坐姿:女生雙腳并攏,男生雙腿微微張開,雙手交疊放在桌面上右手在上。小朋友都坐好了,那我們開始泡茶吧。
。ǘ┬蕾p茶藝表演,學習部分的泡茶工序。
1、教師示范,幼兒欣賞完整茶藝表演。
引導語:小朋友們都坐好了,那我們現(xiàn)在開始欣賞茶藝老師泡茶的完整工序,一共一共十二道。(茶藝師表演,邊講解泡茶工序名稱。請幼兒學習泡茶工序。)
第一道:焚香靜氣:小朋友們雙手拿起左邊的香,輕輕地插進正前方的香爐里,放完雙手放回原來的位置坐好。
第二道:葉嘉酬賓:舉起你的右手,手心朝外將桌面上的茶杯一個一個翻開,左手不動。放完之后收回你的'右手坐好,眼睛看著前面。左手拿起茶葉,右手拿起剪刀,將包裝袋剪開。放下剪刀,把茶葉倒在茶荷里面。雙手再放回原位,眼睛看著老師。雙手拿起茶荷,放到胸前,轉(zhuǎn)一轉(zhuǎn)(像老師這樣)看一看,聞一聞,再聞一次,向客人展示。放回原來的位置坐好。
第三道:大彬沐淋:把保溫瓶的水倒入紫砂壺中,輕輕的搖一搖紫砂壺,把紫砂壺的水倒入公道杯,再把公道杯的水倒入茶杯里,把茶杯的水倒入水盂。
第四道:烏龍入宮:左手拿起紫砂壺的蓋子放在茶盤上,再把茶荷拿起來,右手拿茶匙將茶葉慢慢刮進紫砂壺里面。(掉出來的茶葉放進水盂)雙手放回原處。
第五道:高山流水:雙手將保溫瓶的水倒進紫砂壺(一半),倒完放回去。用右手將蓋子蓋好。
第六道:烏龍入海:右手拿起紫砂壺,左手輕輕的按著蓋子,將茶水倒進水盂,倒完后輕輕的把紫砂壺放下,坐好手放好。
第七道:玉液回壺:重新給紫砂壺中注入水,再把茶倒入茶海中。
第八道:關(guān)公巡城:右手拿起公道杯,將水倒進茶杯里面。每個杯子都倒一半。倒完后手放好。我們這次就先學到這里(第八步)。
教師指導:每教授一道工序,都要請幼兒集體跟著做一遍。
。ㄈ┮圆瓒Y的方式結(jié)束,復習鞏固茶禮。
引導語:現(xiàn)在以茶禮的方式和老師說再見。小朋友起立,小淑女虎口交叉,右手在上,放在肚子前,小紳士雙手自然放下,慢慢的彎腰,和老師說再見。
幼兒園大班教案《茶藝》 5
活動目標
1、學習飲茶禮儀,加深對中國茶文化的認識。
2、能夠用動作和語言表現(xiàn)出沏茶、品茶、敬茶的過程。
3、體會與同伴合作學習的益處,愿意與同伴分享經(jīng)驗。
重點難點
重點:能夠用動作和語言表現(xiàn)對飲茶禮儀的理解。
難點:探索燙壺溫杯、泡茶的技巧與方法。
活動準備
1、經(jīng)驗準備:茶文化的相關(guān)知識。
2、物質(zhì)準備:IPAD、課件、錄像設(shè)備(手機)、茶具5套。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發(fā)幼兒興趣。
師:很多小朋友都曾經(jīng)和家人一起沏茶和飲茶,你們是怎樣飲茶的?用到哪些茶具?
二、欣賞茶藝展示,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茶藝禮儀的步驟。
1、你知道的茶藝禮儀
師:人們在沏茶、飲茶的時候是有禮儀要求的,你知道有哪些禮儀嗎?茶舍的茶藝師在進行茶藝禮儀展示時穿什么樣的服裝?播放什么風格的音樂?拿著茶具是隨意展示的還是有方法呢?
2、茶藝禮儀中的方法
師:今天鄭老師邀請了一位茶藝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段茶藝禮儀展示,請你認真的觀察茶藝師是怎樣進行茶藝禮儀展示的?一共用到了哪些方法?這些方法分別是什么?
師:你發(fā)現(xiàn)了哪些茶藝禮儀?你愿意向大家介紹你的發(fā)現(xiàn)嗎?——幼兒表述時教師出示圖片幫助幼兒記憶茶藝禮儀的種類和順序。
小結(jié):茶藝師向人們介紹茶藝禮儀時要按照燙壺溫杯、洗茶、泡茶、分茶和敬茶這5個步驟,按順序進行介紹,每個步驟的禮儀要求各不相同。
二、幼兒自愿結(jié)合分成四組,幼兒運用課件探索茶藝禮儀。
1、師:你們的電腦里也有一個茶藝師,你們可以請教它,也可以請教學會的`小朋友,我們看看哪組小朋友在最快的時間里學會這些茶藝禮儀。
重點指導:燙壺溫杯、泡茶兩個過程中的方法。
3、師生共同梳理:教師把在巡回指導中發(fā)現(xiàn)的共性問題利用手機記錄下來,和幼兒討論茶藝禮儀中的正確方法,鼓勵幼兒就自己觀看到的內(nèi)容大膽表達。
茶藝禮儀:燙壺時將茶壺按從中間至四周至壺嘴的順序進行燙壺,溫杯時手持杯外側(cè),不能碰到杯口,轉(zhuǎn)動手腕進行溫杯。泡茶時手持隨手泡采用高沖低泡的方法進行泡茶。
2、幼兒帶著問題再次運用課件探索燙壺溫杯、泡茶兩個步驟中的重點方法
。1)重點指導:能夠用動作和語言表現(xiàn)出沏茶的過程。
。2)師生共同梳理:展示時加入過程解說,動作優(yōu)美連貫、不僵硬,每操作完一個步驟,手放回原位。
三、分組展示
幼兒分組在集體面前展示在小組探索中獲得的茶藝禮儀展示的方法,教師引導幼兒評價與分享。
鼓勵幼兒用動作和語言大膽表現(xiàn)沏茶、賞茶、品茶的過程。師生共同欣賞,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同伴進行茶藝禮儀展示中的優(yōu)點,并給予肯定和鼓勵。
活動總結(jié)
1、運用生活經(jīng)驗為幼兒建構(gòu)新經(jīng)驗奠定基礎(chǔ)。
本節(jié)活動中,教師為幼兒創(chuàng)設(shè)了自主探索的學習空間,促使幼兒在與課件、與同伴、與教師的互動過程中,充分調(diào)動自己在生活中積累的原有經(jīng)驗,并在運用這些生活經(jīng)驗的同時建構(gòu)新的經(jīng)驗。
2、運用課件引發(fā)幼兒主動學習和探索。
活動中,教師引導幼兒運用課件,自主探索活動的重點和難點,幼兒非常專注,遇到困難時能夠主動與同伴、教師開展討論,積極的解決困難。在小組自由探索學習時,幼兒興趣盎然地向課件里的老師請教,或是與身邊的小朋友一起交流、討論,滿足了大班幼兒自主探索中學習的需要?梢哉f教師運用課件為幼兒自主探索、主動學習提供了平臺,在教學中凸顯了幼兒的主體地位。
3、運用小組化共同學習突破重難點。
教師突破了以往教師教授、講解后反復練習的學習方式。將動作難點分解后錄像,制作成課件。幼兒在自主探索、了解、學習動作,在小組化共同探索中突破了的難點的學習。
幼兒園大班教案《茶藝》 6
一、教學目標
讓幼兒了解中國茶文化的基本知識,包括茶葉的種類、茶具的名稱和用途等。
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動手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通過茶藝活動,讓幼兒感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培養(yǎng)幼兒的審美情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了解茶葉的種類、茶具的名稱和用途,掌握簡單的茶藝操作流程。
難點:正確使用茶具進行茶藝操作,感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內(nèi)涵。
三、教學方法
直觀教學法:通過展示茶葉、茶具等實物,讓幼兒直觀地了解中國茶文化。
示范操作法:教師示范茶藝操作流程,讓幼兒模仿學習。
小組合作法:讓幼兒分組進行茶藝操作,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
四、教學準備
各種茶葉(如綠茶、紅茶、烏龍茶等)、茶具(茶壺、茶杯、茶盤等)。
茶藝表演視頻。
教學課件。
五、教學過程
導入
。1)播放茶藝表演視頻,讓幼兒欣賞,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
(2)教師提問:“小朋友們,你們知道這是什么表演嗎?你們見過這些茶具嗎?” 引導幼兒回答問題,引出課題 “茶藝”。
講解茶文化知識
。1)教師通過教學課件,向幼兒介紹中國茶文化的歷史、茶葉的種類、茶具的名稱和用途等知識。
。2)讓幼兒觀察各種茶葉,了解不同茶葉的外形、顏色和氣味特點。
。3)教師介紹茶具的名稱和用途,如茶壺用于泡茶、茶杯用于喝茶、茶盤用于放置茶具等。
示范茶藝操作流程
。1)教師示范茶藝操作流程,邊操作邊講解每個步驟的名稱和注意事項。
溫杯:用熱水沖洗茶壺和茶杯,使其溫度升高,有利于茶葉的香氣散發(fā)。
投茶:根據(jù)人數(shù)和口味,將適量的茶葉放入茶壺中。
沖泡:用熱水沖泡茶葉,根據(jù)不同的茶葉種類,掌握好沖泡的時間和水溫。
倒茶:將泡好的茶倒入茶杯中,注意倒茶的順序和姿勢,要做到公平、公正。
品茶:用雙手端起茶杯,先聞茶香,再品嘗茶湯的味道,感受茶葉的香氣和口感。
。2)教師提醒幼兒在操作過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燙傷。
幼兒操作
。1)將幼兒分成小組,每組一套茶具和適量的茶葉。
。2)讓幼兒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茶藝操作練習。教師巡回指導,及時糾正幼兒的錯誤操作。
分享與交流
。1)讓幼兒品嘗自己泡的茶,分享自己的感受和體驗。
(2)請幼兒代表上臺展示茶藝操作,其他幼兒進行評價和交流。
總結(jié)與延伸
。1)教師總結(jié)本次活動的內(nèi)容,強調(diào)中國茶文化的重要性,鼓勵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多了解和體驗中國傳統(tǒng)文化。
。2)讓幼兒回家后,為家人泡一杯茶,分享自己在幼兒園學到的茶藝知識。
六、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活動,幼兒對中國茶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掌握了簡單的茶藝操作流程。在活動中,幼兒的觀察力、動手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都得到了鍛煉,同時也感受到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但是,在活動過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如部分幼兒在操作過程中不夠熟練,需要教師更多的指導;活動時間安排不夠合理,導致最后分享交流的時間比較緊張。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合理安排教學時間,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和成長。
幼兒園大班教案《茶藝》 7
一、教學目標
認識常見的茶葉和茶具,了解其用途。
學習簡單的茶藝禮儀,培養(yǎng)幼兒的優(yōu)雅舉止。
通過泡茶、品茶的過程,培養(yǎng)幼兒的耐心和專注力。
感受中國傳統(tǒng)茶文化的魅力,增強民族自豪感。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識茶葉和茶具,學習茶藝禮儀,體驗泡茶、品茶的過程。
難點:掌握正確的泡茶方法和禮儀,理解茶文化的內(nèi)涵。
三、教學方法
觀察法:通過觀察茶葉、茶具的實物,讓幼兒直觀地認識它們。
演示法:教師示范泡茶的過程和茶藝禮儀,讓幼兒模仿學習。
實踐法:讓幼兒親自參與泡茶、品茶的活動,加深對茶文化的理解。
講述法:講解茶文化的歷史和內(nèi)涵,讓幼兒了解中國傳統(tǒng)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四、教學準備
各種茶葉(如綠茶、紅茶、烏龍茶等)、茶具(茶壺、茶杯、茶盤、茶夾等)。
茶藝表演視頻。
教學圖片。
五、教學過程
導入
(1)播放茶藝表演視頻,讓幼兒欣賞優(yōu)美的茶藝表演,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2)教師提問:“小朋友們,你們看到了什么?他們在做什么?” 引導幼兒回答問題,引出課題 “茶藝”。
認識茶葉和茶具
。1)教師出示各種茶葉和茶具的實物,讓幼兒觀察并說出它們的名稱。
。2)教師介紹茶葉的種類和特點,如綠茶清新爽口、紅茶醇厚甘甜、烏龍茶香氣濃郁等。
。3)教師講解茶具的用途,如茶壺用于泡茶、茶杯用于喝茶、茶盤用于放置茶具等。
學習茶藝禮儀
(1)教師示范茶藝禮儀,如坐姿端正、動作優(yōu)雅、說話輕聲細語等。
。2)讓幼兒模仿教師的動作和語言,學習茶藝禮儀。
(3)教師強調(diào)茶藝禮儀的重要性,培養(yǎng)幼兒的優(yōu)雅舉止和良好的品德。
體驗泡茶、品茶的過程
。1)教師示范泡茶的過程,邊操作邊講解每個步驟的要點,如溫杯、投茶、注水、出湯等。
。2)讓幼兒分組進行泡茶活動,教師巡回指導,幫助幼兒掌握正確的泡茶方法。
。3)泡好茶后,讓幼兒品嘗自己泡的茶,感受茶的味道和香氣。
(4)教師引導幼兒分享品茶的感受,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總結(jié)與延伸
。1)教師總結(jié)本次活動的內(nèi)容,強調(diào)中國傳統(tǒng)茶文化的魅力和價值。
。2)讓幼兒回家后,為家人泡一杯茶,展示自己在幼兒園學到的茶藝本領(lǐng)。
。3)鼓勵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多了解和體驗中國傳統(tǒng)茶文化,增強民族自豪感。
六、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通過讓幼兒認識茶葉和茶具、學習茶藝禮儀、體驗泡茶和品茶的過程,讓幼兒感受到了中國傳統(tǒng)茶文化的魅力。在活動中,幼兒的觀察力、動手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社交能力都得到了鍛煉和提高。但是,在活動過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如部分幼兒對茶葉和茶具的認識不夠深入,泡茶的動作不夠熟練等。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進一步豐富教學內(nèi)容,改進教學方法,讓幼兒更好地了解和體驗中國傳統(tǒng)茶文化。
【幼兒園大班教案《茶藝》】相關(guān)文章: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08-16
幼兒園大班教案(精選)07-06
幼兒園大班的教案01-26
幼兒園教案大班11-16
幼兒園大班教案(精選)07-10
幼兒園大班教案06-15
幼兒園大班教案【經(jīng)典】12-17
幼兒園大班教案07-30
茶藝培訓心得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