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讀書心得體會(優(yōu)秀)
我們有一些啟發(fā)后,不妨將其寫成一篇心得體會,讓自己銘記于心,這樣能夠培養(yǎng)人思考的習慣。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家庭讀書心得體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家庭讀書心得體會1
我們家是一個書香家庭。從66歲的爺爺,到剛滿2歲的妹妹,個個都愛看書,特別是姥爺和爸爸,很愛讀書,他們不僅知識豐富,寫作也很好,我從小就愛上了讀書,作文也有所進步。
從我出生起,媽媽就給我買了許多繪本、圖畫書等,并一有空,就和我一起看。培養(yǎng)了我的閱讀能力和閱讀興趣。上了幼兒園大班后,我已經能自己一個人讀書,很少有不認識的字,也成了家里一個“小小知識家〞。
上了小學后,我便有一個自己的書架和“閱讀存折〞。每天晚上,我都會把今天讀過的書寫到閱讀存折上,把它的作者、字數寫到上面,保存下來。才到二年級,我的閱讀存折上就已經“存〞了一百多本書名,累積字數已經超過五百萬字,這本存折將會使我的知識積累每天都會豐富,每天都會提高。
我們家被評為“書香家庭〞的稱號。我還在我們學校舉辦的“詩詞英雄〞比賽中被評為“金牌詩詞英雄〞了呢。這更提升了我的讀書興趣。因此,爸爸和另外幾位同學家長專門為我們組織成立了一個讀書小組,我們讀書小組在這一年里,家長們把我們從一顆顆小種子,培育成了一棵棵不怕困難的`、挺拔的小樹;從答復下列問題也答復不好,到自已出題自己思考自己主持;從背古詩量僅幾十首,到現在幾百首都倒背如流。
正如高爾基所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一本書是一個臺階,只有多讀書、讀好書,才能安安心心、穩(wěn)穩(wěn)當當地登上“閱讀之峰〞的最高層。
家庭讀書心得體會2
市教育文件要求教師加強閱讀,我比擬認同。因為我事先就形成了讀書的習慣,這次從圖書館借閱要求閱讀的書目,靜心閱讀摘抄。陳鶴琴所著——《家庭教育》,讀來頗有共鳴,讀來如行云流水。
我想原因有二:第一,自己寫過育兒日志,思想領悟起來也容易;第二,作者的生存年代不遠,語言、思想等方面沒有太多因素的干擾?偠爬,如下幾點:
概括來說,這本書讀來順其自然,語言毫不晦澀。作者比擬常用的語法就是排比句、并列句。排比句讓讀者在跳動的節(jié)奏中闡釋了多種情況,讀者的注意力易于集中。同時,也感受到作者是一個可愛的人。并列句前半句便于讀者認識,后一句便于讀者思考。作為育兒的書籍,比擬適合父母閱讀。
其次,這是一個真正潛心研究的作者。文章足以流露出作者的人格,一個個形象的例子,一句句感悟的話語,那確實是自己的思考。讓我覺得更重要的是,父母在關注自己孩子的同時,還要關注別人的孩子的開展。這樣,通過比照就可以讓父母收獲更多的'教育思想。孩子是變化的,原本乖巧的,在某個成長階段不認真的時候也能夠育兒。
再者,育兒還需要更加細致。我自認為是一個比擬細心的媽媽,看了這本書,我覺得問題總不是在想當然中結束。同樣一件教孩子刷牙的事情。作者又分為許多細節(jié),有想法的教育孩子。我也需要更加細致一些,主要是思想深度需再度挖掘。
最后,在摘抄妙招的同時,要參加自己的思想。作者也讀過不少書,拿《顏之推家訓》這本書為例,作者在看過之后,也有自己的觀點!都彝ソ逃愤@本書從嬰幼兒到五六歲,都有一些建議。我看后頗為受用。
育兒書籍,我也看了不少。在陳老這里,仍然有新的內容可學習。這就是“書中自有黃金屋〞的道理?繼續(xù)好好讀書吧!
家庭讀書心得體會3
這幾天讀了雜志《家庭教育》有許多的感想。
一,教育就是養(yǎng)成習慣。注重培養(yǎng)孩子健康快樂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
二,不僅要用照相,錄像記錄兒子的成長,更要用文字記錄兒子的成長。這將會是給他的成長的禮物。
三,童年是一個人成長的'重要階段,還給兒子一個快樂和有記憶的童年。
習慣決定命運。這句話可謂是至理名言。人們說習慣的養(yǎng)成要有21天的時間,慢慢地成為了一種固定的習慣。難就難在這前面的21天時間,有決心要養(yǎng)成好的習慣,F在,兒子根本上養(yǎng)成了1,睡前刷牙,2,睡前閱讀的習慣。每晚睡前聽故事,可以慢慢讓他自己來復述故事,培養(yǎng)聽說能力。這個習慣要一直延續(xù)下來,直到他自己能夠獨立閱讀3,每晚睡前安排聽英文故事,每天早上聽英文故事。雖然聽的時間不多,但要養(yǎng)成一個習慣。每次聽十分鐘。
【家庭讀書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書香家庭讀書的心得體會(精選12篇)04-13
家庭讀書心得體會03-19
書香家庭讀書的心得體會范文(通用6篇)04-26
家庭心得體會03-16
家庭教育讀書心得體會11-17
開展家庭讀書活動總結11-17
書香家庭讀書口號09-01
家庭講座心得體會05-03
健康家庭心得體會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