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生命生命教學設計(精選10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生命生命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生命生命教學設計 1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短小精悍,語言簡潔樸實,思想含蓄深邃。形象描述與理性思考有機結合,是一篇抒寫感悟人生的好文章。課文開頭首先提出問題:生命是什么?下方的資料卻沒有從正面回答,而是從飛蛾求生、磚縫中長出的瓜苗、傾聽心跳等幾件小事中,展示了生命的好處:雖然生命短暫,但是,我們卻能夠讓有限的生命體現(xiàn)出無限的價值。作者還表達了自己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必須要珍惜生命,決不讓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正確讀寫“鼓動、躍動、欲望、沖破、堅硬、不屈、茁壯、沉穩(wěn)、震撼、糟蹋、短暫、有限、珍惜、聽診器”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積累好詞佳句。
3、明白含義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蘊含的意思。
4、感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愛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讓有限的生命體現(xiàn)出無限的價值。
【教學本課的重點、難點】
明白三個事例中蘊含的道理。
【設計思路】
首先,讓學生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本文寫的是什么資料,共寫了幾個事例,引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課文的資料和寫作思路。然后,讓學生找出自己感觸最深的事例,反復品讀,指導學生領悟其中蘊藏的內涵。最后,畫出自己認為寫得精彩、含義深刻、最能表達作者感情的語句,反復誦讀,并談談自己的明白。
【教學準備】
1、有關作者杏林子有關資料,冰心奶奶珍愛生命資料。
2、杏林子照片等。
3、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簡介作者:
臺灣著名女作家杏林子在12歲時,因患“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全身關節(jié)大部分遭到損壞,致使她腿不能行,肩不能舉,手不能抬,頭不能轉。但是身殘而志不廢的她,憑著頑強的毅力堅持自學,成為了一名十分出色的作家。
這天,我們就來學習杏林子的散文《生命生命》,去感受她強烈的生命意識、用心的人生態(tài)度,學習她珍視生命、堅強勇敢的精神。板書課題齊讀質疑:題目中“生命”一詞,為什么連續(xù)用兩次?去掉一個行不行?為什么?
二、初讀課文,初步感知
1、自主學習:
輕聲讀文,注意把生字讀準確,句子讀通順。想讀幾遍就讀幾遍,到達目標為止。
2、小組合作學習,比一比誰認識的生字又快又多,請優(yōu)勝者說自己識記生字的方法。輪讀課文,比一比誰讀得正確流利。
3、全班交流:
請一個小組向全班同學說識字方法,找出易錯的字。
形近字辯析的方法,如:
擾──攏屈──倔診──珍塌──踏限──狠等。
4、再請一個小組朗讀課文,其他小組評議。
5、交流討論:
作者從哪些事例中引出了對生命的`思考?(飛蛾求生、瓜子抗掙、傾聽心跳)
。丁⑦@幾件事給你什么感受?范讀:學生帶著問題聽讀課文,播放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
。、聽讀之后,學生自由朗讀,討論交流。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1、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生命生命》,我們已經(jīng)知道課文用“飛蛾求生、瓜子抗掙、傾聽心跳”這三個小故事向我們講述了生命的存在。誰能夠根據(jù)自己對生命的明白讀一讀課題?
2、同學們,要把這兩個“生命”讀到自己的心里去,咱們還得再次回味這三個小故事。想一想哪個故事使你感觸最深?
二、研讀與賞析
飛蛾求生:
1、哪一個句子讓你感到個性震驚?請你劃出來。
出示:但它掙扎著,極力鼓動雙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躍動,那樣強烈!那樣鮮明!
2、如果你就是那只握在別人手心的飛蛾,你會怎樣想?請你讀這句話──
出示:我掙扎著,極力鼓動雙翅!
如果你就是那只握在別人手心的飛蛾,你會怎樣做?再讀這句話。
3、伸出手來,有一只掙扎著,極力鼓動雙翅的飛蛾正握在我們手中,你感覺到了什么?能把這句話讀好嗎?
再次出示:但它掙扎著,極力鼓動雙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躍動,那樣強烈!那樣鮮明!
4、同學們,你們知道一只飛蛾的壽命有多長嗎?平均壽命只有9天,只有9天。】伤鼌s為了這短暫的9天,在你的手中掙扎了一分鐘、兩分鐘、十分鐘、二十分鐘……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小小的飛蛾為什么要如此掙扎呢?(活下去)是呀!無論怎樣危險,無論能否逃生,它都沒有放下求生的發(fā)奮。飛蛾求生的欲望是多么強烈!(板書:欲望)這就是──生命生命。
瓜子抗掙:
1、請大家自由地讀一讀第二個小故事。
哪一個句子讓你感到個性震驚?也請你劃出來。
出示:那小小的種子里包含著一種多么強的生命力呀!竟使它能夠沖破堅硬的外殼,在沒有陽光,沒有泥土的磚縫中,不屈向上,茁壯生長,即使它僅僅只活了幾天。
這句話為什么讓你覺得個性震驚?
2、小小的種子與堅硬的外殼抗爭,會遇到怎樣的困難?
3、此刻你就是那一顆生長在種子,你已經(jīng)有了自己鮮活的生命,可上天對你真的不公啊!正因你是一顆生長在磚縫中的種子呀!此時,你想說些什么?
4、多么頑強勇敢的香瓜子啊。ò鍟侯B強)即使只是一粒香瓜子,即使沒有陽光,即使沒有泥土,即使只能活幾天,它也要頑強勇敢地活著,讓這幾天煥發(fā)光彩。這就是──(生讀課題)生命生命。
傾聽心跳:
1、小小的生靈為了自己的生命做出了多么艱辛的發(fā)奮啊!更何況我們人類。請大家讀讀第三個故事。
哪一個句子讓你感到震撼?再請你劃出來。
出示:那一聲聲沉穩(wěn)而有規(guī)律的跳動,給我極大的震撼,這就是我的生命,單單屬于我的。
2、同學們,請你們閉上眼睛靜靜地感受一下自己的心跳!(播放心跳的聲音,教師旁白:此刻,感受著你心臟那一聲聲沉穩(wěn)而有規(guī)律的跳動,你想說些什么?)
出示:這就是我的生命,單單屬于我的。
3、你想帶著怎樣的情緒把這句話告訴大家?(高興、自豪、激動……)
請大家?guī)е吲d、自豪、激動的情緒讀讀這句話。
4、是呀,這樣的生命是屬于你自己的,一切全由自己決定。你務必對自己負責。
(板書:負責)
讓我們帶著對生命負責的態(tài)度再一次呼喚──生命生命
生命價值:
1、同學們,杏林子深深地體驗了這三個習以為常的小故事,對生命有了這樣的感想:
出示:雖然生命短暫,但是,我們能夠讓有限的生命體現(xiàn)出無限的價值。一起讀。
2、(出示照片)她就是課文的作者杏林子,讓我們來聽一聽她對生命的闡述:
“在別人看來,我是個很不幸的人,不能像常人那樣生活走動,很多時光是坐在輪椅上度過的,肉體和精神都受到了極大的折磨。但我卻活得十分富有!
“不論你處在怎樣一個多變的世界,經(jīng)歷怎樣的人生,生命中還是有一些極其可貴的珍寶,需要我們終身護守、珍惜,不容它輕易失去!
“一粒貌不驚人的種子,往往隱藏著一個花季的燦爛;一條丑陋的毛蟲,可能蛻變?yōu)橐恢晃迳邤痰牟实。正因,生命本身就是一樁奇跡。”
3、聽了杏林子的心聲,你有什么要說的?對于杏林子來講生命僅僅是活著嗎?還有什么?
如此患難身世,如此驚人毅力,如此杰出經(jīng)歷,如此奉獻愛心,我們再讀她對生命的明白感悟和實際行動,言行一致,言有心生,怎叫人不深受感動和啟迪!
杏林子的文學作品激勵了一批又一批人,她告訴我們要珍愛生命,珍惜時刻,要使自己的生命光彩有力。ò鍟赫鋹凵湎r刻)
4、課文讀完了,此刻能告訴我課題“生命”一詞為什么連續(xù)用兩次了嗎?你們對生命又有怎樣的思考呢?
把你想說的寫在課本上。交流。這些精彩的句子,讓我們感悟到了生命的可貴,能夠成為你的座右銘,激勵自己發(fā)奮生活,發(fā)奮進!
。、文章能夠結束,但生命的長河是永無止境的:
冰心老人說:“宇宙是一個大的生命,江流入海,落葉歸根,我們是宇宙中的一息,我們是大生命中的一分子。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流入大海,不是每一粒種子都能成熟發(fā)芽。生命不是永遠快樂,也不是永遠痛苦,快樂與痛苦是相輔相成的。在快樂中,我們要感謝生命,在痛苦中,我們也要感謝生命,正因快樂、痛苦又何嘗不是美麗呢?”
為了生命的美麗,讓我們再次呼喚──生命生命。
【板書設計】
飛蛾求生-欲望-珍愛生命
瓜子抗掙-頑強-珍惜時刻
傾聽心跳-負責
生命生命教學設計 2
教學目標:
1、品詞析句,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明白含義深刻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yǎng)語感。
3、感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愛生命,善待生命,不斷發(fā)奮。
教學重點:
讀中領悟三個事例中蘊含的意思。
教學難點:
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明白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過程
一、在交流中入課——引發(fā)生命的思索
師:我寫一個詞,堅信大家都認識。(板書:生命)大家一起讀
師:生命是什么呢?你問過自己嗎?我知道,很多同學沒有想過這個問題。說實話,我和你們一樣,從沒想過“生命是什么”的問題。但是,有人想過,這個人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她叫杏林子。杏林子是(我國)臺灣一位著名的作家,在很多人看來,她是個很不幸的人。她十二歲患嚴重的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全身的關節(jié)幾乎全部壞死,她的腳不能行,肩不能舉,手不能抬,頭不能轉,她的很多時光都是在輪椅上渡過的,她的精神和肉體都受到了極大的折磨,但她一生都用心樂觀,她寫了四十多本有名的詩歌、散文、劇本、小說,被譽為臺灣最具影響力的作家之一。在她的作品中,有很多是思考生命問題的,這天我們就來學習其中的一篇。我把題目補充完整(板書:生命)指讀,齊讀。
師:你發(fā)現(xiàn)了嗎,這個題目和我們以前經(jīng)常讀到的文章題目,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呢?指名說。以前我們學的文章題目一般都是一個詞,或者是一句話,而這一次的題目是兩個詞,并且是同一個詞的重復。這樣的重復叫反復,是一種修辭方法,兩個詞間有一個間隔。一個語氣比一個語氣重。中間打個盹。打盹就是停。師:讀出了停頓,能不能再短促讀。讀得不單調,讀出變化。
作者為什么要取這樣的題目呢?題目里又包含著什么樣的含義呢?這節(jié)課,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走近杏林子,深入到字里行間去觸摸她的心靈。
二、初讀課文,整體把握文章資料
1、生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剛才同學們讀得都很投入,下方老師檢查一下大家讀書的狀況。檢查學生生字詞。開火車讀,齊讀。
3、開火車讀課文。思考文章課文寫了哪幾個事例?
4、相機板書:飛蛾險境求生瓜子磚縫萌生聆聽鮮活心跳
三、導讀賞析,品味語言
1、讓我們首先走進飛蛾求生的場景
默讀飛蛾求生的事例,畫出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談談自己的體會。
1)但它掙扎著,極力鼓動雙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躍動,那樣強烈!那樣鮮明!
請大家在用心地讀讀這句話,體會體會飛蛾是怎樣對待自己的生命的。從哪些詞語中看出來的?(掙扎極力鼓動)
2)明白掙扎:
同學們,大家都知道飛蛾掙扎的目的就是為了……,它的掙扎,是生命面臨嚴重威脅時的一種抗爭。
你們知道一只飛蛾的壽命有多長嗎?平均只有九天,只有九天的生命啊。可它卻為了這短暫的九天,在拼命地掙扎著。
明白極力鼓動
師:還有哪個詞也看出飛蛾是怎樣樣對待生命的?(極力鼓動)什么是極力鼓動?為什么要極力鼓動?
小小的飛蛾之因此要用盡力氣,都是為了要活下去。無論怎樣樣的危險,無論是否有期望,它都沒有放下求生的發(fā)奮。來,讀讀為自己的命運拼命抗爭的.飛蛾。生命不能輪回,生命屬于生物這有一次,我們要珍愛的一切生命,哪怕每一分,每一秒,無論發(fā)生什么狀況,都要和命運拼命抗爭。男女生讀。
透過同學們的讀,老師感受到了飛蛾為了自己的命運在拼命地抗爭。
把“那樣強烈!那樣鮮明!”改成“那樣強烈和鮮明”不是更簡潔嗎?師、生比較讀。(不行,“那樣強烈!那樣鮮明!”生命的力量更強烈)多么強烈,多么鮮明的求生欲望啊。指兩三人讀句子,齊讀。
讀得真好!老師感受到了,感受到了飛蛾強烈的求生欲望。
板書
師:那飛蛾掙扎著,極力鼓動著翅膀,它是想用頑強的掙扎來告訴自己……
3)是啊,飛蛾想盡一切辦法想求生,那強烈的求生欲望讓杏林子感到捏在自己手中的不是一只小小的飛蛾,而是一個不屈的——生接:生命!
師:是的,一個不屈的,頑強的生命!杏林子真切地感受到了原來生命是飛蛾掙扎的身影,生命是飛蛾極力鼓動的——生接翅膀。
師:生命還是飛蛾強烈的——生接:求生欲望!
師:想一下,如果你捉到這樣一只飛蛾的話,你會怎樣辦?可能會……指名說,并追問為什么?但是杏林子呢?她卻……為什么?是啊,作者震驚了!作者被什么震驚了呢?
誰來讀讀這句話,讓我感受到你的震驚!指讀。
(小小的飛蛾創(chuàng)造了生命的奇跡,這飛蛾和一草一木、魚蟲鳥獸,與在座的同學一樣,都是鮮活的生命,它們都有生存的權力,無論遇到什么樣的險境,我們都要對生命負責,不能輕易地放下自己的生命。
只要勇敢地和命運抗爭,一切奇跡都會發(fā)生)
2、走進香瓜子
剛才,我們采用抓重點句,關鍵詞,體會句子含義的方法,學習了第一個事例。下方,我們采用剛才的方法自學第二個事例。
出示:那小小的種子里,包含著一種多么強的生命力!竟使它能夠沖破堅硬的外殼,在沒有陽光、沒有泥土的磚縫中,不屈向上,茁壯生長,即使它僅僅只活了幾天。
師:一連使用了兩個“竟”字,說明什么?(出乎意料,絲毫沒有想到)
師:為什么,哪顆種子不發(fā)芽呀,用得著這么大驚小怪的嗎?
師:困難?什么困難?你怎樣能知道?(上下文:扎根磚縫而非泥土,神奇!沒有陽光,“陽光、空氣、水”但是植物生長三大要素啊,哪怕有一線光明也要長,神奇!是“掉”而非“種”,神奇!難怪用了兩個“竟”字!讀)
3、師:在這么困難的條件下,瓜苗害怕嗎,退縮嗎?(不!冒!沖!不屈!茁壯。┳掷矸治霰容^:屈→茁讀“不屈向上,茁壯成長”
生命就是墻角——
生齊:磚縫中的小瓜苗。
師:生命就是香瓜子沖破堅硬外殼的勇氣。生命就是在沒有——
生齊:陽光,沒有泥土的磚縫中不屈向上,茁壯生長……
師:生命還是雖然僅僅只活幾天——
生齊:也要頑強地活著的精神(勇氣、力量)。
師:是啊,誰再來讀一讀這顆頑強的香瓜子?
師:聽了你們的朗讀,我的眼前出現(xiàn)了這樣一幅畫面,這一個小小陰暗潮濕的墻角,一小截瓜苗在迎風舞動,杏林子就坐在墻角,注視著這株小小的瓜苗,她也在感嘆,她可能會說些什么呢?
是的,這的確是一粒頑強的瓜子。也許在你心中它還是另外一副形象,就請帶著你的感受用心地讀一讀這一段話。
生:齊讀。
讓我們再回到課題,生命出現(xiàn)兩次,表達了對生命強烈的呼喚。
師:生命是什么呢?不一樣的人,不一樣的物,不一樣的事會告訴我們不一樣的答案。窗外楊柳依依,生命就是楊柳那嫩綠的枝條;課堂上看到你們的張張笑臉,生命就是同學們如花的笑靨;清晨小鳥在窗外鳴叫,生命就是小鳥那清脆的歌聲。
生命屬于我們只有一次,我們每個人都要珍視生命,讓有限的生命發(fā)揮無限的價值,讓人生更有好處,更有光彩。課后請同學們讀讀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和美國作家海倫凱勒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堅信你對生命的體會更深刻。
生命生命教學設計 3
教學目標
1.掌握重點字詞。
2.朗讀文章,揣摩、品味課文內容,激發(fā)學生的聯(lián)想和想像。
3.理解作者含蓄而深沉的感情,培養(yǎng)學生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
教學重點
1.朗讀文章,揣摩、品味文章內容。
2.理解作者含蓄而深沉的感情,培養(yǎng)學生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
教學難點
揣摩、品味文章內容。
教學設想
教學本課,為使課堂教學思路清晰,采用“板塊式”教學結構,將教學過程共分為六個板塊,即:創(chuàng)設情境,激疑導入----自主朗讀,整體感知----把握內容,理清結構----質疑問難,深化理解----寫話訓練,感悟提升----反思小結,鞏固創(chuàng)新。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疑導入
生命,大自然中最美麗的花朵,引發(fā)人們的無窮的追思和遐想。生命的本質究竟是什么呢?這節(jié)課,讓我們走進文本,和作者冰心一起,作一次深刻的生命探索。(板書:談生命冰心)
(設計意圖:設疑激疑,喚醒學生的探索欲望,拉進學生與文本之間的距離.)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2、指名朗讀,全班評價。
提示:朗讀基調的把握是否準確,有沒有讀出感情的變化。明確:一江春水:充滿激情→快樂平靜→平靜;一棵小樹:喜悅希望→寧靜怡悅→非常平靜。語調應隨感情的變化而變化:感情平靜,語調深沉;感情激越,語調激昂;議論處,情調高昂,字字蘊含力量。同時,結合學生評價,強調重點字音。
3、評價后朗讀。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語段,進行朗讀訓練。
4、引導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從畫面、語言、哲理等幾個方面說說自己的感受和初步評價。
說說初讀感受。引導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從畫面、語言、哲理等幾個方面說說自己的感受和初步評價。示例:我喜歡“有時候他遇到巉巖前阻,他憤激地奔騰起來,怒吼著,回旋著,前波后浪地起伏催逼,直到?jīng)_倒了這危崖,他才心平氣和地一瀉千里!薄氨简v、怒吼、回旋、催逼、沖倒、一瀉千里”形象地寫出了一江春水雄渾的氣勢,揭示了生命的力量不可遏止。
教師相機點評,把交流引向深入。
5、字詞積累
①給加點的字注音。
驚駭( )梟( )鳥羞怯( )緋( )紅怡( )悅
蔭( )庇芳馨( )休憩( )渾濁( )果實累累( )
、诟鶕(jù)拼音寫漢字。
chán( )巖云yì( )休qì( )驕shē( )穿枝fú( )葉
、劢忉尵渲屑狱c詞的含義。
A、他會聽見黃鶯清吟,杜鵑啼血,也許還聽見梟鳥的怪鳴。
B、他伸展出他如蓋的濃蔭,來蔭庇樹下的幽花芳草。
C、他結出累累的果實,來呈現(xiàn)大地無盡的甜美與芳馨。
(設計意圖:給學生充分的閱讀時間,讓學生從整體上充分感知文本的主要內容,為學生深入解讀文本奠定基礎。尊重學生的初讀感受,是促進學生個性化閱讀的前提。1、2、3個小環(huán)節(jié)特別是第3個小環(huán)節(jié),使朗讀訓練得到有效落實。把生字詞教學放到初讀感受交流之后,是要保證由讀到感的連貫性。這是本環(huán)節(jié)設計的一個亮點。由于學生在七八年級已經(jīng)學習過冰心的作品,學生對作者已經(jīng)比較了解,故有意刪去了作者簡介環(huán)節(jié),以節(jié)省教學時間。)
三、把握內容,理清結構
課文只有一段,但是思路清晰,條理清楚。同學們思考一下,你認為全文可劃分幾個層次?
生速讀文章,劃分層次,鼓勵學生有不同的劃法。
下面作一種較為粗略的分段:(課件出示下面內容)
第一層:第一句話。(全文的領起句,也是文章思路的起點)
第二層:從“生命像東流的一江春水”到“也不敢信來生”。(描寫生命像春水東流的狀況)
第三層:從“生命又像一棵小樹”到“也不敢信來生”。(描寫生命像一棵小樹成長到衰亡的狀況)
第四層:最后結尾。(總結上文,抒發(fā)感想,闡發(fā)哲理)
(設計意圖:幫助學生梳理課文結構,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這樣也可以使第二環(huán)節(jié)學生初讀形成的片段感受,連成有機整體。同時,這個環(huán)節(jié)比較容易,可以舒緩一下課堂節(jié)奏。)
四、質疑問難,深化理解
“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币蓡柺莿(chuàng)造的先導。請把你發(fā)現(xiàn)的問題提出來?梢圆扇⌒〗M合作的`方法,把每個小組的問題匯集起來。教師挑選共性的問題或有較大研究價值的問題,公示出來,供全班研討。若學生提不出有價值的問題,教師則出示自己設置的問題讓學生研討。
教師預設問題如下:
1.“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樹”分別經(jīng)歷了哪幾個生命歷程或哪幾種生命狀態(tài)?暗示了怎樣的人生歷程、人生狀態(tài)?
2.最能表達課文主題思想的是哪一句或哪幾句?你從中領悟到生命的本質是什么?生命的規(guī)律又是怎樣的?
3.綜觀全文,作者意在宣示一種什么樣的人生觀?
4.怎樣理解“愿你生命中有夠多的云翳,來造成一個美麗的黃昏”這句話?
5.本文語言運用有什么特點?
(設計意圖:質疑問難,既是激發(fā)學生的探索欲望,也可以促進學生進一步閱讀文本,沒有深入閱讀的學生,是提不出問題的。考慮到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我對問題作了預設。這樣,就把生成與預設結合起來,是教學目標得到有效落實。)
五、寫話訓練,感悟提升
請從下面三個話題中任選一個,寫一段話,表達自己對生命的理解。
1.冰心把生命比做春水和小樹,你還想把生命比做什么?
2.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不怕困難,昂揚向上的人的事跡?
3.作者說:“生命中不是永遠快樂,也不是永遠痛苦,快樂和痛苦總是相生相成的!薄霸诳鞓分泄倘慌d奮,苦痛又何嘗不美麗?”聯(lián)系自己的體驗和對生命的認識,以“生命,苦耶?樂耶?”為話題寫一段話。
(設計意圖: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訓練,把課文理解與學生實際生活聯(lián)系起來,把讀寫有機結合起來,拓展了學生的思維,提升了學生對生命的感悟,將語文學習的空間由課內拓展延伸到了課外,實現(xiàn)了語文課堂的開放化。同時,出示三個話題,保障了學生選擇的權利,可以讓學生的思維得到最大限度的訓練。)
六、反思小結,鞏固創(chuàng)新
教師指導學生填寫閱讀體驗報告單和自我評價單。學生從“知識上的收獲,思想上的收獲,方法上的收獲”三個方面填寫閱讀體驗報告單并進行自我評價。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對自己在本節(jié)課上的表現(xiàn)進行自我評價,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
生命生命教學設計 4
一、 教學目標和重點
1.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注重質疑問難,切磋學問,砥礪思想,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好課文。
2.在熏陶感染中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
二、教學過程
1.看導語,默讀課文,畫出各段“主題詞”。如第一段中的“生之欲望”。
2.從把握各段主題詞入手,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事例 思考
飛蛾:生之欲望 意義
香瓜子:生命力 價值
心跳:生命 珍視、奮斗
3.借助注釋和詞典,讀一讀,寫一寫。
騷擾小憩茁壯糟蹋庸碌辜負昂然挺立擎天撼地肅然起敬
4.朗讀。
要求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
(1)各自練讀。
(2)點名朗讀。
5.質疑問難。
6.問題設計與研討。
研討方式:四人合作,全班交流。
(1)三個事例為什么這樣排列?為什么前兩個事例舉的都是小蟲子、小瓜苗這樣的小生命?
(2)三個事例蘊含的意思側重點有什么不同?
(3)小瓜苗僅僅活了幾天,說得上“擎天撼地的生命力”嗎?
(4)三點思考側重點有什么不同?
7.小結這次質疑與研討的經(jīng)驗。
8.朗讀練習。
9.語言運用:補成一句話。
(1)一只 不停地在 飛來旋去,騷擾著我。
(2) 在 小憩。
(3) 令我震驚。
(4) 令我肅然起敬。
(5) 昂然挺立 。
(6) 足以擎天撼地。
(7)我可以 也可以 。
(8) 庸碌一生。
(9)我應許 。
(10) 遇福遇禍,或喜或憂, 。
10.作業(yè)。
見“研討與練習”。
生命生命教學設計 5
教學目標:
1、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注重質疑問難,切磋學問,砥礪思想。
2、掌握詞語,在熏陶感染中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
教學方法:
教學設計: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請學生朗讀導語,默讀課文,劃出各段“主題詞”。
明確:第一段:“生之欲望”;
第二段:“生命力”;第三~五段:“生命”
二、檢查預習,解決生字,詞語注釋等。
騷擾:
小憩:
茁壯:
昂然挺立:
擎天撼地:
肅然起敬:
糟蹋:
庸碌:
辜負:
應許:
三、指名朗讀課文,整體把握文章內容
事例思考
飛蛾:生之欲望意義
香瓜子:生命力價值
心跳:生命珍視、奮斗
四、集體齊讀。
五、研討交流讀后心得:
1、三個事例為什么這樣排列?為什么前兩個事例舉的都是小蟲子,小瓜苗這樣的小生命?
2、三個事例蘊涵的'意思的側重點有什么不同?
3、小瓜苗僅僅活了幾天,說得上“擎天撼地”的生命力嗎?
4、作者從三個事例引發(fā)出對生命的哪些思考?能否再從生活中舉出一兩個事例?
六、1、第一段:“鼓動”與“躍動”的區(qū)別?
2、第二段:表現(xiàn)香瓜子生命力的詞語有哪些?
七、比較閱讀:完成課后練習二。
八、課堂小結:
九、作業(yè)布置:
十、板書設計:
3、生命生命杏林子
事例思考
飛蛾:生之欲望意義
香瓜子:生命力價值
生命生命教學設計 6
【教材分析】
《生命生命》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第八冊第五組的第三篇課文。本組課文以感悟生命,熱愛生命為專題,從不同的角度詮釋了生命的意義,語言生動感人,有較強的哲理性。
《生命生命》是一篇哲理性較強的散文,它通過三個小故事從不同的方面來談對生命的認識,展示了生命的意義。并且教育我們:要珍惜生命,讓有限的生命體現(xiàn)出無限的價值,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這對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有很強的指導作用。
【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正確讀寫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積累好詞佳句。
3、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蘊含的意思。
4、感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愛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讓有限的生命體現(xiàn)出無限的價值。
【教學重難點】
教學本課的重點是引導學生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感悟作者對生命的熱愛;教學的難點是引導學生領悟三個事例中蘊含的意思。
【設計思路】
由于本文是一篇哲理性較強的散文,準備采用以下思路展開教學:首先聽讀,談整體感受;接著尋讀,找感受最深的地方談;第三悟讀,說自己的思考;背讀,積累好詞佳句。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投影片,朗讀音樂,與生命抗爭的人物資料及圖片;學生收集杏林子的資料和有關生命的名言、諺語。
【課時安排】
兩課時。
【課前預習】
認真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順句子。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一粒貌不驚人的種子,往往隱藏著一個花季的燦爛;一條丑陋的毛毛蟲,可能蛻變?yōu)橐恢晃迳邤痰牟实。因為生命本身就是一樁奇跡!边@是臺灣著名女作家杏林子對于生命的感悟。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杏林子,感受她的作品帶給我們生命的震撼吧!
二、聽讀課文,整體感知
1、(播放《命運交想曲》,聽老師范讀課文)思考:課文圍繞“生命”寫了哪三件事?引導學生用“生命是_____________”三個字開頭進行表述。
⑴ 相鄰的兩位同學先切磋一下,準備好后交流
、 班內交流。
設計說明:用音樂感染學生,烘托氣氛,為學生的說作鋪墊;同桌交流,培養(yǎng)合作意識。
2、結合生活體驗,談談自己對生命的感受:
設計說明:先講自己的想法,目的是引導學生走進文本,與文中所寫作比較,從而深入感受作者的體驗。
過渡:看得出,同學們對生命的體驗都很豐富,對生命也有一定的感受。接下來,我們再讀課文,這一次要求大家用心去發(fā)現(xiàn),發(fā)現(xiàn)自己認為好的字、詞句,也可以是選材、構思、寫法上的精妙之處,并談出你的感受。
三、尋讀,找妙點,談感受
1、自己先在書中去尋找,畫下來作批注。
2、四人小組交流,互相學習。
3、全班交流:請學生先讀出或講出自己的發(fā)現(xiàn),然后用“我發(fā)現(xiàn)──好,好在──”的句子談自己的感受。
4、學生的發(fā)現(xiàn)若未涉及選材、構思,教師要注意啟發(fā)。
設計說明: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和用圈點批注法進行學習。在此過程中引導學生針對自己的感受進行讀的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
四、悟讀,說自己的體會和思考
通過剛才的`發(fā)言,我發(fā)現(xiàn)同學們都有一雙智慧的眼睛,你們的發(fā)現(xiàn)也是作者的思考。
1、請學生講收集到的杏林子的資料,并簡單談一下感受。
2、(出示張海迪、海倫凱勒、杏林子、邰麗華的照片及文字說明。)請大家用“我感受到,生命因而美麗”來說話。
3、請大家說說我們又該如何對生命負責,怎樣才能使我們的人生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4、再次誦讀最后一段。
五、總結
同學們,我記得有這樣幾句話:“我們不能增加生命的長度,但我們可以拓展生命的寬度”“我們不能左右明天,但我們可以把握今天”。希望我們能把握今天,把握現(xiàn)在,讓我們年輕的像花兒一樣的生命變得更加光彩有力!
六、布置作業(yè)
把自己最喜歡的地方背下來,寫在摘抄本上。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通過第一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對生命都有了一些體會,這節(jié)課我們把自己的體會和你從其他同學發(fā)言中得到的借鑒整理好,開展一個討論會,題目擬定為“由生命想到的”
二、學生自己整理,寫提綱
三、小組交流
四、小組代表在班內作交流,教師和學生作點評
五、教師作總結
【板書設計】
飛蛾掙扎求生 震驚(動物)
生命 香瓜子不屈向上 敬佩(植物)珍惜生命 創(chuàng)造價值
聆聽心臟律動 震撼(人)
生命生命教學設計 7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揣摩富有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的語言,積累并運用。
3、在熏陶感染中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
【教學重點難點】
1、有感情地、流利地朗讀課文,品味語言。
2、概括三個事例,并理解從中引發(fā)出的對生命的三點思考。
【教學準備】
1、讓學生搜集古今中外有關“做生活的強者”、“不向命運低頭“的事例。
2、查資料,摘抄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主人公保爾關于“生命意義”的一段話,并背誦。
3、教師準備音樂: 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
【教學內容】
一、導入新課
播放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創(chuàng)設氛圍,學生講述貝多芬的經(jīng)歷,引出本文。
。ㄔO計意圖:以音樂開始,不僅強烈地吸引著學生,更創(chuàng)造了一種良好的學習氣氛,有助于學生快速理解作品。)
二、了解背景,整體感知
1、默看注釋①,了解作者身世。
2、速讀,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思考:課文圍繞“生命“寫了幾件事?試用簡明語言概括出來。
明確:事例一:飛蛾的掙扎
事例二:瓜子的萌芽生長
事例三:心臟的跳動
3、齊聲朗讀最后三段:
思考:從中可看出作者由三個事例中引發(fā)出了對生命的哪些思考?
明確:
、 必須對生命負責,好好地使用生命,讓人生更有意義。
、 生命短暫,生老病死無法捉摸,但我們可以讓有限的生命發(fā)揮出無限的價值,使我們活得更為光彩有力。
、 要珍惜生命、珍惜時光,不論命運如何,都要勇敢地活下去。
(學生可以聯(lián)系上下文,從閱讀材料中捕捉到重要的信息,理解文章主旨。)
三、朗讀全文,深入研讀
1、朗讀訓練:
、 各自練讀;
、 齊聲朗讀。
要求:正確、流利、有感情。
2、探究問題:(分四人小組討論分析)
⑴ “我”為什么忍不住放了那騷擾著“我”的小飛蛾?
、 小瓜苗僅活了幾天,說得上“擎天撼地”的生命力嗎?
、 三個事例為什么這樣排列?為什么前面列舉的都是小蟲子、小瓜苗之類的小生命?
、 三個事例蘊含的意思側重點有什么不同?
明確:
、 小飛蛾在險境中掙扎,那強烈的生之欲望令作者震驚、敬佩。
② 生命的價值不在于其長短,只要它能讓有限的生命發(fā)揮無限的價值,它就擁有了巨大生命力。
③ 由物到人,逐步揭示主旨。小小的生命尚且能夠頑強生活,人就更應該珍惜生命,勇敢堅強。
、 參見前文中的三種思考。
(設計意圖:這幾個問題的設計,很好地引發(fā)了學生深入鉆研的興趣,使學生在欣賞中,真正領悟作品的內涵。 )
3、教師小結:
記得有這么一段話:“你不能改變容貌,但你可以展現(xiàn)笑容;你不能左右天氣,但你可以改變心情;你不能預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你不能樣樣順利,但你可以事事盡力;你不能決定生命的長度,但你可以拓展它的寬度。”是的,活著就要活得精彩有意義。本文作者從自己的切身經(jīng)歷中,深深地引發(fā)出對生命的思考,她由衷地呼喚生命,表達出自己強烈的生命意識和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
。ㄟm宜地介紹優(yōu)美而富有哲理的語句,擴大了學生閱讀范圍,拓展了視野。)
四、品味語言,欣賞積累
1、動人的情節(jié),深刻的思想,是靠準確生動的語言來傳達的。讓我們一起來揣摩詞語,品析鑒賞。
同位交流研讀:
、 “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躍動”中“躍動”能否換成“跳動”?為什么?
明確:不能,躍動表達心情急切,跳動是一起一伏地動。用“躍動”更能表達“生之欲望”。
⑵ 第2段中的“竟然”,“竟”表達了一種什么意思?
明確:指出乎意料之外,表現(xiàn)出作者驚喜之情。
、 “那一股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肅然起敬!弊髡邽槭裁础懊C然起敬”?
明確:因為小瓜子能沖破堅硬的外殼,在沒有陽光,沒有泥土的石縫中,不屈的向上,茁壯成長,作者對此十分尊敬。
、 “從那一刻起,我應許自己,絕不辜負生命”中“應許”和“辜負”如何理解?
明確:“應許”指答應;“辜負”指對不。ㄆ谕。
、 課文題目中“生命”為什么重復?
明確:重復是為了強調,表現(xiàn)出作者強烈的感受著生命的可貴并發(fā)自內心的.呼喊。
。ㄔO計意圖:讓學生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現(xiàn)力的語言,有意識地去積累運用。 )
2、積累運用:
選擇下列詞語,不少于3個,連成一段話。
庸碌 辜負 肅然起敬 價值 光彩有力 昂然挺立 茁壯 掙扎 擎天撼地。
五、拓展遷移,體驗反思
1、圍繞文章三種思考,聯(lián)系生活,再舉一兩個事例。
如:張海迪,高位截癱,卻矢志不移,自學成才;音樂家貝多芬,雙耳失聰,卻憑著頑強意志和對音樂的摯愛,創(chuàng)作出《命運交響曲》;史蒂芬·霍金,身殘志堅,勇敢無畏地開發(fā)數(shù)學新領域。
2、自然界中,還有哪些事物令你為其生命力贊嘆不已?
3、學生自由發(fā)言。學了本文,你想對杏林子說些什么?又想對自說些什么?
可圍繞課文主旨來說,教師應鼓勵學生各抒己見,不拘一格。
。础R聲朗讀保爾的那段話。
。ㄔO計意圖:延伸部分,體現(xiàn)出“新課標”中語文教育的特點,即語文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語文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促使學生關注生活,體驗生活。)
六、布置作業(yè)
1、背誦最后三段。
2、比較閱讀:將課文與美國克倫·沃森的同題文章《生命生命》作比較,你更喜歡哪一篇?為什么?
再次播放《命運交響曲》,結束。
【評析】
本教案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它注重對學生的人文教育和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突出了教師的引導性,學生的主體性,教學流程為三大板塊:整體感知,研讀賞析,
拓展體驗。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設在開頭結尾,使這節(jié)課渾然一體,同時也創(chuàng)設出良好的意境,吸引了學生!巴卣惯w移,體驗反思”這一環(huán)節(jié),豐富了課堂容量,激勵著學生去主動積極地求知讀書,起到了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作用。
生命生命教學設計 8
教學目標:
、俅υ~語,品味語言,理解內容。
、谡b讀課文,初步感知以小見大的寫法。
、勐(lián)系生活實際,正確地感悟和理解人生。
教學重點
、偻ㄟ^反復誦讀,理解生命,感悟人生。
、诖φZ文以小見大的表現(xiàn)力,暢談對人生的理解。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好授課內容及多媒體課件。學生做好充分預習,并查閱有關生命的資料或名言,做一些思考。
教學內容
三個有關生命的事例引發(fā)的三點思考;以小見大的寫法;珍愛生命、熱愛生活的啟迪。
教學設計:
一、情感創(chuàng)設,整體感悟
1、音樂情感,激情導入
。ǚ泡p音樂《命運》)同學們,你們誰知道誰不怕癌癥?中央電視臺的“實話實說”欄目曾經(jīng)播過一期感人肺腑的節(jié)目《感受堅強》,向我們大家講述的是患癌癥少女張默然的故事。張默然年青的生命被癌癥折磨得痛苦不堪,但十七歲的花季少女卻以頑強的毅力與病魔堅強地搏斗。她感人的事跡,感動了醫(yī)生,感動了親友,感動了所有的人。盡管大家并沒有挽留住張默然的生命,但她勇敢地面對死亡、熱愛生命的事跡,讓人們再一次感受到了堅強。還有張海迪,身患癌癥卻最新創(chuàng)作了長篇小說《絕頂》,將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該書自1998年開始創(chuàng)作,耗時四年,共計35萬字。
無獨有偶,香港女作家杏林子,她從小病魔纏身,肉體和精神都受到了極大的折磨,但她沒有因此荒廢甚至放棄生命,反而更強烈地呼喚生命。后來病情惡化,她忍著極大的痛苦,高聲呼喊著“生命生命”!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杏林子的散文《生命生命》,去感受她強烈的生命意識、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學習她珍視生命、堅強勇敢的精神,讓人生更有意義,更有光彩。
出示目標并板書課題。
2、聽讀課文,問題感知
、倥錁防首x(可以是教師的配樂朗讀,也可以是聽錄音)。
大屏幕投影出示思考題:
a.題目中“生命”一詞,為什么連續(xù)用兩次?去掉一個行不行?為什么?
b.作者列舉了哪三個事例,試用一句話概括每個事例的內容。
c.文章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诼犠x之后,教師帶領大家朗讀,幫助學生整體感知。為了對文章有更進一步的理解,學生必須親身去體驗一下,帶領學生放聲自由朗讀課文。(朗讀方法指導:a、朗讀時注意語氣、語速、語調及重音的把握。b、理解文章內容,揣摩寫作意圖,有感情地朗讀,從朗讀中解決思考題。)
③討論明確三個問題。討論可以請學生相互評論、補充。
a.是一種修辭方法——反復。去掉一個不可以。因為連用表示強調,表達了對生命的強烈的呼喚,表達了強烈的生命意識,去掉就沒有這種表達作用了。
b.小飛蛾在險境中,生命面臨著嚴重的威脅下,極力掙扎著——強烈的求生欲望,生命都是自我珍視的。
香瓜子在墻角磚縫中長出小苗——從生命誕生這個角度說明,生命力之強大。
“我”靜心聽心臟的跳動感受自己的生命——有了生命意識,就會嚴肅地思考人生。
c.三點思考
第一點思考:必須對自己負責,好好地使用生命,讓人生更有意義。
第二點思考:回答怎樣對待生命的短暫,怎樣對待生老病死。
第三點思考:將目標、信念付諸于行動。要珍惜生命、珍惜時間、不懈努力,為生命奮斗,“勇敢地活下去”。
[教師小結]
正是由于為生命而奮斗,所以才勇敢地活了下去。12歲就患了類風濕關節(jié)炎的香港女作家杏林子,雖然病情惡化了,仍然忍著病痛,強烈地呼喊著:“生命、生命”。
二、自主研讀,合作賞析
1、教師導學
文章之所以如此地震撼我們,是因為它的思想內容深刻,而深刻的思想又是靠準確、生動的語言來表現(xiàn)的。下面我們再細細研讀文章,看看三個事例中分別抓住哪些關鍵詞,側重哪一個方面,更好地表現(xiàn)生命主題。
2、自主探究
用大屏幕投影出示問題組,學生思考并體味。
a、這篇文章共寫了三個事例,你還有哪些疑問請說出來?
b.找出自己感觸最深的事例,反復品讀,體悟文章的內涵。
c.劃出自己認為寫得最好、最精彩、最能表達作者感情的語句,并體會其作用。
d.賞析語段中好詞語的運用,采用換字法或去字法比較分析看看,為什么用得好?
3、學法指導
對以上問題,可采用朗讀法品悟解決。另外還要注意自讀和自學的`方法。
學生自讀課文后,可以通過小組討論,共同研討以上問題。
[相關提示或引導]
a.“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躍動!薄败S動”改為“跳動”行不行?為什么?明確:不行。跳動是一起一伏地動;躍動表達心情急切。用“躍動”更能表達“生之欲望”。
b.“隔了幾天,竟然(居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本谷,為什么不能去掉?“居然”只有意外的意思,而“竟然”還包含著意想不到的另一種敬佩的情感,表達出一種驚喜(因為那是沒有陽光、沒有泥土的惡劣環(huán)境啊);
c.“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肅然起敬!
“擎天撼地”本來形容力量巨大,這里指小瓜苗在沒有生存條件下,竟然冒出了一截,充分表現(xiàn)了小瓜苗的生命力。“肅然”,形容十分恭敬的樣子!懊C然起敬”表達了對頑強的生命力的一種崇敬,是從心底里產(chǎn)生的一種敬意,在這里是不可隨便調換的。
d.“小瓜苗在沒有陽光、沒有泥土的磚縫中,不屈(倔強)地向上,茁壯生長,昂然挺立!庇终f“它僅僅活了幾天”……前后是否矛盾,為什么?
小瓜苗在沒有生長的條件下,靠瓜子本身的養(yǎng)分,確實能茁壯生長、昂然挺立,而瓜子的養(yǎng)分僅僅能供養(yǎng)它活幾天。
“倔強”只是一種性格,“不屈”不僅是性格,更主要是一種品格,一種不畏困難、頑強求生的向上的品格;
e.“我都愿意為它奮斗,勇敢地活下去。”作者為什么要加“勇敢地”來修飾“活下去”?作者那種難以忍受的病痛,活著會比死了還要難受。張海迪也是如此,同樣是生不如死。像她們這種情況,活著比死亡還更需要勇氣,因此在“活下去”的前面加上“勇敢地”修飾成分。
4、合作探究
通過導學、探究、學法指導的學習過程,進一步研讀文章,進行合作探究學習,從文中找出作者對生命的三點思考。特別是三個事例蘊含的意思分別側重哪一方面?對人生的三點思考分別側重哪一方面?
學生分四人小組之間進行合作探究、交流,然后進行全班交流。學生可以互評,可以討論,也可以向老師質疑。
學生討論明確:
飛蛾,生之欲望,生命意義
香瓜子,生命力,生命的價值
心跳,生命嗎,珍視+奮斗
教師在合作式交流的基礎上進行指導性總結:
第一點思考,必須對自己負責,好好地使用生命,讓人生更有意義。生命意義
第二點思考,怎樣對待生命的短暫,怎樣對待生老病死。生命的價值
第三點思考,珍惜生命,珍惜時間,不懈努力。
教師小結:無論怎樣微弱的生命,都具有不可思議的生命力。作者從小現(xiàn)象悟出的大道理是很能啟人心智的,同時,作者對生命的思考也由此展開。
三、體驗反思,拓展仿寫
1、體驗交流
文章結束了,研讀學習后還有哪些思考和體驗?或結合你的生活,從你的周圍舉出一兩個例子,談談你的認識。
大屏幕投影出思考質疑題:
a.閱讀本文后,自己的感受是什么?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自己對生命有哪些認識?
b.我們應當怎樣去生活,對生命或人生是否有不同的見解?
學生可以交流;教師向學生提問,學生回答;學生也可以向教師質疑,教師作答:形成研討交流的學習過程。
教師小結:蘇聯(lián)著名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曾說過:“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每個人只有一次。這僅有的一次生命應當怎樣度過呢?每當回憶往事的時候,能夠不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jīng)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yè)——為人類解放而進行的斗爭!
奧斯特洛夫斯基用自己年輕的生命實踐自己的諾言,對怎樣看待生命,怎樣好好享用生命,讓人生更有意義,珍惜生命,不懈努力,做出了堅定的回答。我們的雷鋒也用他年輕的生命譜寫了一曲讓生命更有意義的頌歌。
學生也可以就我們應如何生活,對生命是否有不同見解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2、拓展延伸
請學生速讀美國克倫·沃森的《生命生命》并與本文進行比較,通過比較閱讀,思考:兩篇文章比較,自己更喜歡哪一篇,為什么?
學生速讀后討論。教師評點并總結,指導學生談談為什么喜歡,要求講出喜歡的理由,以此培養(yǎng)賞析的能力。
3、片斷仿寫,初步感知以小見大的寫法或寫一則讀后感,題目自擬,字數(shù)不限。
仿寫指導:生命現(xiàn)象+人生思考
一只飛蛾、一棵小瓜苗這些不起眼的小生命身上使我們都看到了那具有令人不可思議的生命力。課文直抒胸臆,表達了對生命的嚴肅的思考。
如:人生的啟迪
生命生命教學設計 9
教材分析:
《生命 生命》是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中的第三篇課文,本單元課文從不同角度反映了對生命的思考,書寫了對人生的感悟。學習體會課文中含義深刻詞句的意思,發(fā)現(xiàn)并總結體會句子含義的方法是本單元教學的重點。
本文列舉了三種生命現(xiàn)象,抒發(fā)了作者的三種感慨:飛蛾求生──生命的欲望;磚縫中長出的瓜苗──生命的頑強;傾聽心跳──生命是應當嚴肅對待的。文章結尾作者直抒胸臆,寫下了自己對生命的深層思考,表達了她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本文語言簡潔樸實,思想含蓄深邃,但對于剛步入四年級的孩子來說理解難度較大。如何引導學生思考人生、感悟生命的意義成了本課的難點。為此,我將緊緊圍繞單元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通過對語言文字的品析感悟和“生命”相遇,讓人文性和工具性有機融合,進而讓學生懂得熱愛生命、珍惜生命。
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正確讀寫“動彈、欲望、糟蹋、珍惜”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語,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4.通過導讀品悟,感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愛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讓有限的生命體現(xiàn)出無限的價值。
5.拓展閱讀《生命的壯歌》,把學了《生命 生命》后的感受寫下來。教學重點、難點:
抓住重點詞語,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體會句子的含義,引導學生思考人生、感悟生命的意義。
教學準備:
1.按教學重點制作多媒體課件。
2.布置學生預習生字詞,爭取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每人搜集一兩條有關“生命”的名言。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正確認讀“動彈、欲望、糟!钡仍~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語,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3.通過導讀品悟,感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愛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讓有限的生命體現(xiàn)出無限的價值。
教學
一、揭題導入,走進課文
1.引用杏林子的`一句話,引入課文的學習。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字詞切入,整體感知
1、指名領讀詞語,正音,齊讀。
2、出示讀書要求:輕聲自由讀課文,邊讀邊劃出以上詞語,注意把字音讀準,句子讀通;想一想,用以上詞語中的一個或幾個概括說說文章講了幾件事例。
三、導讀品悟,感悟生命
▲默讀課文,劃出自己感悟最深的句子,想一想,三件事分別帶給作者,也帶給你對生命的思考是什么?
。ㄒ唬└形蚴吕1
1.重點品讀“但它掙扎著,我忍不住放了它!”
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極力、掙扎”等詞語,體會飛蛾強烈的求生欲望,通過激情導讀表達自己的理解。
2.角色體驗
。1)如果你是那只飛蛾,你會在心里說什么來鼓舞自己呢?從而深化理解,感情朗讀。
(2)如果你是杏林子,看到這小小的飛蛾你又會怎么想?從而表達對生命的思考。
3、帶著理解再讀課題。
。ǘ└形蚴吕2
1.重點品讀“那小小的種子里,僅僅只活了幾天。”
引導學生通過重讀詞語的不同,讀出不同的理解,在學生個性化的朗讀中,交流感悟,體會磚縫中的香瓜子頑強的生命。
2.引讀激情:“那小小的種子里,包含著一種多么強的生命力!”
3.帶著理解再讀課題,感嘆生命的頑強。
。ㄈ└形蚴吕3
1.師范讀第五段,學生靜聽默想,這沉穩(wěn)的心跳又帶給作者帶給你怎樣的思考。
2.交流感悟,相機理解“糟!,聯(lián)系生活說說哪些做法是糟蹋生命的表現(xiàn)。
3.借助課件,簡介杏林子,了解這位身殘志堅的人,激發(fā)情感,深化理解。4.引讀第五段。
四、提煉升華,真情抒懷
。ㄒ唬┠x第五段,引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或生活實際交流如何“好好使用生命”,并感情朗讀。
。ǘR讀第一段,帶著對生命的思考,用簡短的一句話寫出對生命的感悟。
。ㄈ┛偨Y課文,齊讀課題。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1.書寫生字詞,背誦課文。
2.拓展閱讀《生命的壯歌》,把學了《生命 生命》后的感受寫下來。教學
一、朗讀課文,指導背誦課文。
二、復習生字,指導寫法
。ㄒ唬⿲W習生字,交流識字方法。
(二)分析字形,指導學生寫字。
三、拓展閱讀《生命的壯歌》,把學了《生命 生命》后的感受寫下來。板書設計
生命 生命
求生的欲望
生命的頑強
對自己負責
生命生命教學設計 10
教學目標
1、認識“擾、診”等5個生字,會寫“擾、欲”等8個生字。正確書寫“鼓動、躍動、欲望”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積累好詞佳句。
3、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蘊涵的深刻意思。
4、感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愛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讓有限的生命體現(xiàn)出無限的價值。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發(fā)情感導入
1、小時候,在小院的墻角丟下幾顆葵花子,不料過了一些日子,竟然長出兩棵葵花秧苗,我不禁驚嘆起向日葵那頑強的生命力,相信同學們的身邊也有許多這樣的例子,能列舉一些嗎?生交流,師引導學生說一說從這些生命現(xiàn)象中感悟到了什么?
2、簡介作者:臺灣著名女作家杏林子在12歲時,因患“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全身關節(jié)大部分遭遇損壞,致使她腿不能行,肩不能舉,手不能抬,頭不能轉。但是殘而不廢的她,憑著頑強的毅力堅持學習,成為了一名非常出色的作家。我們今天要學習的這篇就是杏林子對生命的感悟。
二、初步感知,整體把握
1、輕聲讀文,注意把生字讀準確,句子讀通順。
2、搶讀生字,讀的好的學生介紹自己識記生字的`方法。
3、自主學習,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圍繞“生命”寫了哪幾個事例?
4、合作交流,全班交流,用簡潔的語言對三個事例概括,并進行板書,共同進行評點。
三、細讀課文,突出重點。
1、自瀆自悟,選擇自己感觸最深的事例,反復品讀,把自己的感悟寫在旁邊。
2、小組交流,暢談自己的體會,師巡視指導。
3、全班交流,指名讀學生自己選擇的段落,聯(lián)系實際談感受。
第二課時
一、精讀課文,感悟語言。
1、默讀課文,畫出認為寫得精彩的語句或語段,反復誦讀。
2、小組交流:小組同學每人讀一個自己最喜歡的語句或語段,說說自己喜歡的原因。
3、集體賞評:學生自由交流匯報,教師指導學生把自己的感悟通過朗讀表達出來。
二、通讀課文,暢談收獲
1、回讀全文,在我總結學習收獲。
2、全班交流,教師引導學生暢談自己學習課文的感受以及生命的感悟,還要引導學生從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和語言等方面談自己的學習收獲。
四、讀背說寫,積累運用
1、舉行朗讀比賽:選讀自己喜歡的段落,比一比誰讀得好。教師引導學生對朗讀的同學進行評議,并請讀得好的同學介紹自己的成功秘訣。
2、練習背誦:這篇課文短小精悍、意蘊深厚,稱得上是一篇抒寫人生感悟的精彩篇章。想不想永遠把它裝在記憶的寶庫中?下面請同學們練習背誦課文。
3、積累名言:
a、投影出示: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流入大海,不是每一粒種子都能成熟發(fā)芽,生命中不是永遠快樂,也不是永遠痛苦是相輔相成的。在快樂中,我們要感謝生命,在痛苦中,我們也要感謝生命,因為快樂、興奮、痛苦又何嘗不是美麗呢?這段話是著名作家冰心的感悟。同學們,能不能把你喜歡的關于人生的格言、名言告訴給大家?
b、在投影儀上展示學生摘錄的名言,引導學生進行賞評。
4、布置作業(yè):把學習這篇課文的感受寫下來,也可以仿照課文寫一寫自己對生命的感悟。
【生命生命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生命、生命》教學設計06-06
生命生命教學設計05-06
《生命生命》教學設計06-05
《生命、生命》教學設計優(yōu)秀11-04
生命教學設計04-10
生命生命教學設計14篇06-16
生命的林子教學設計07-12
《永久的生命》教學設計06-27
《生命壯歌》教學設計05-12
談生命教學設計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