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水的危機》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這節(jié)課經(jīng)過試教后,明晰了這篇課文的主線應該是“水污染引起了水的危機”,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緊扣“水污染”這一主線,選擇與污染有關的素材進行整合,設計切合學生實際的教案。結合老師們提出的修改意見,進行了重新調整上課的程序。
一、開課的切入點的修改:第一次設計的教案中采用的是以“人類因水而美麗”圖片欣賞和“西南地區(qū)干旱”視頻作為對比來引入課題,這樣顯得揭示課題時間偏長,而家庭用水情況調查安排在課內做卻不夠時間進行數(shù)據(jù)的匯總與反饋,所以第二次設計教案,把家庭用水情況調查安排在課外完成,并增加家庭清潔劑使用,突出有“水污染”這一主題。
二、增加生活小區(qū)里采集的水質,引起學生對水污染的共鳴。教學中,出示了五種不同的水質,不僅使學生對生活中的水受到污染有了深切的體會,也為下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七大水系水質做好鋪墊。
三、以劃分一個橘子讓學生感受全球淡水資源稀少的環(huán)節(jié)是這節(jié)課的亮點。地球上的儲水量是很豐富的,共有14.5億立方千米之多,但其中海水占97.2%,陸地淡水僅占2.3%。目前人類利用的淡水資源,主要是江河湖泊和淺層地下水,僅占全球淡水資源的0.3%。如何讓學生對0.3%有一個感性認識呢,動手分一分增強體驗,收到很好的效果。
四、了解七大水系的水質特點是本課的重點,最初設計為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研究性學習,再派代表上來介紹,試教后發(fā)現(xiàn)花費時間太長,且無新意。于是改為小組討論學習,再選水質最好的一條水系、水質最差的一條進行介紹,然后是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珠江水系介紹,不僅到起到鼓勵學生主體參與的效果,也滲透了保護水資源教育的效果。
五、本節(jié)課的課題板書設計采用的是美術字寫課題,不僅美觀,還凸顯了本課的重點。
不足:六年級學生由于年齡增長的原因,顯得羞澀不大方,舉手發(fā)言少,導致課堂氣氛不活躍。
【《水的危機》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水》教學反思02-17
《生命與水》教學反思05-30
觀察水教學反思04-08
水的凈化教學反思04-22
《神奇的水》教學反思08-26
《生命與水》教學反思04-04
《周莊水韻》教學反思10-07
地球上的水教學反思10-06
《地球上的水》教學反思10-06
《水》教學反思15篇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