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語交際教學反思
課堂教學應該以情景教學活動為主,讓情景活動貫穿于課堂的全過程。 低年級的口語教學要達到新課標的要求,就要讓口語教學走入生活,讓學生在現(xiàn)實生活中得到充分的感受。有了感受才能激發(fā)口語交際的欲望,以促進口語教學的順利進行。因此口語教學要有別于語文的其他教學,如:有別寫話的教學。我們的老師常常把口語教學與寫話教學混為一談。因而常常拔高了教學的要求,讓學生感到茫然難以接受。低年級口語交際只要讓學生做到"學-講-聽-看-簡要講述-交談-發(fā)表意見"就行了,并不要求寫。因此老師要準確把握教學的尺度。
要把握好尺度從以下幾點入手:
一、目標不可過于整齊劃一。
目標過于整齊劃一會忽視了學生的口語發(fā)展的差異。由于學前學生的個性差異、思維差異、語言發(fā)展不平衡。如:有的學生喜歡講述具有生動、有趣的圖畫,而且說得生動有條理。有的同樣的畫面,學生原意尋找與眾不同的講述方式來講。有的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講述,幾句或幾個故事。有的學生則幾句都說不清。因此,我們不能過于同一的要求學生達到一樣的目標。
二、口語教學應讓全體的師生有充分的發(fā)展空間。
要讓口語教學得到提高的途徑是實踐。老師的任務是為學生提供充分的實踐空間,提供自主的實踐空間,交際情景空間。老師幫助學生在這空間中自由的發(fā)揮。老師可幫助學生創(chuàng)設話題。這話題能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參加。同時做到有話可說,充分發(fā)揮每個學生的潛能,而不被壓制--即口語交際的話題是開放式的,適應全體學生的實際要求。如:我們可以請學生講一講圖畫畫面,學生自己怎么想就怎么說,不必限制于什么比較抽象的"景物…"
三、口語教學要以學為主,注重基礎,強調(diào)發(fā)展。
我們老師在指導口語交際過程中應大力鼓勵學生的思維和表達方式開放。學生在自由表達中涉及了全面觀察,完整表達,還有觀察有序和表達詳細,觀察仔細。如果我們老師預先制定單一的目標要求來要求學生,會壓制學生思維能力,特別是創(chuàng)造力。從而影響學生的思維正常的發(fā)揮,阻礙了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發(fā)展。所以老師在指導學生的表達開放外,老師自己本身也要開放。讓學生自己互相聽一聽,同學之間互相評一評。這樣在互相評價的過程這互相學習,接受豐富的信息,充分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語言規(guī)律。促進了口語教學的進程。
四、口語交際教學培養(yǎng)學生多項交流和傾聽習慣是很重要的。
多項交流形式和傾聽習慣是口語教學的關鍵。以上那個開放,打破了以往"教師講-學生聽"到"學生講-老師評"的單項聯(lián)系的形式。一人講-大家聽-大家聽-大家評。一人、大家都有收獲。從而實現(xiàn)口語交際與傳統(tǒng)的說話教學的轉(zhuǎn)變。由于信息來源的豐富信息量的增多。傾聽、互動成了至關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因此老師在組織口語交際教學中要特別關注學生傾聽習慣的養(yǎng)成。
【口語交際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口語交際教學反思08-21
《口語交際》教學反思07-15
口語交際課教學反思09-03
《口語交際》教學反思15篇02-16
口語交際教學反思15篇03-29
《口語交際》教學反思(15篇)04-13
口語交際教學反思(通用6篇)08-27
《口語交際》教學設計07-19
《口語交際》教學設計06-10
口語交際教學設計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