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年級難忘的一課教學反思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難忘的一課教學反思(通用3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我們的教學經(jīng)驗,那么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難忘的一課教學反思(通用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難忘的一課教學反思1
《難忘的一課》是一篇略讀課文,本著自主學習的原則,讓學生依據(jù)閱讀提示中的問題自己讀懂課文。
文章淺顯易懂,所以課堂上盡量放手,讓學生充分自學,本以為很容易,但是一節(jié)課下來,感覺效果并沒有如設想的那樣,以下幾點不足:
1、略讀課不是簡單地讀,仍然需要教師認真?zhèn)湔n,鉆研教材。學生的`預習不夠充分,知識面太窄。本課教學前請學生們收集了20世紀40年代臺灣“光復”有關資料,為理解課文做準備,但對于孔子、鄭成功、孫中山、諸葛亮這一類偉人的豐功偉績不甚了解。作為曲阜人,就連孔子的事跡有的學生都說不上來,這讓我感覺到學生的程度參差不齊,部分人知識面太窄了,他們需要不斷地閱讀積累,廣泛獲取知識。這方面,老師要注意引導,加強學生的閱讀量。
2、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不強,教學中,想著讓學生主持課堂,但是學生能力欠缺,多次出現(xiàn)冷場,只好自己參與、引領。說明平時教學雖然總強調自主合作,但是訓練不扎實,學生的鍛煉、教師的指導都不到位。
3、下課的時間拖延了。主要原因就是雖把注意力都放到了對學生感情的激發(fā)上了,卻又沒把握好學生的感情的發(fā)展的程度,以至于沒有見好就收,耽誤了時間。這其實也折射了自己的不足;教學藝術缺乏“自然”,缺乏堅實的思想支撐。
難忘的一課教學反思2
有一位教育家說過:給學生多大的舞臺,他就能跳出多美麗的舞蹈。課堂是什么?課堂是激情燃燒的動感地帶,是他們求知創(chuàng)造、展示自我、體驗成功的舞臺,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地方。學生們潛力是無限的,關鍵在于教師是否給了學生足夠的舞臺。
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由于《難忘的一課》是一篇略讀課文,所以我力求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鼓勵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學,以學生自學為主,強調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仡櫿n堂,我覺得比較滿意的幾點是:
一、激情導入,感受愛國之情
由于本節(jié)課的內容和我們學生的實際相差甚遠,因此,我在教學時,我從介紹時代背景開始,從播放中日甲午戰(zhàn)爭的視頻到簽訂馬關條約,從臺灣離開祖國的懷抱到抗戰(zhàn)勝利后臺灣“光復”,再加上音樂的渲染,學生就很容易走進課文,進入主題,為全文的學習定下一個情感的基調。激發(fā)了孩子強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愛國情意,從而達到我的一個教學目標。
二、尊重個性,學生是課堂主人
這節(jié)課中,我盡量做到師生平等對話,課堂上我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了學生的個性差異,課堂就會時時處處體現(xiàn)出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這篇課文,我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學生自主提出問題,讓他們在自學的過程中解決,從而進一步深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本文的思想情感。從課堂表現(xiàn)來看,這個做法應該是成功的,孩子們都爭先恐后地想要來表現(xiàn)自己,而且都能到結合課本釋疑。
“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句話在文章中三次出現(xiàn),且都伴隨著相應的情節(jié),所以它既是文章的線索,又是感情的主線。在教學時,我讓孩子們通過多種形式地朗讀,激勵孩子們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理解。新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所以,我充分尊重學生的閱讀體驗,讓他們讀出自己不同的味道來。
三、豐富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開放課堂
通過多種教學方式,極大地調動了學生主動探究的學習情緒。比如最后一部分,通過“移步換景”,讓孩子們走進臺灣,走進他們的課堂,身臨其境地感受了一番,使孩子們印象更加深刻,從而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最后一個小練筆,將孩子們的情緒推向高潮,孩子們都有很多話想說,貼近了“低碳作業(yè)”的主題,同時也提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當然,在這節(jié)課中我還有許多的遺憾。第一:評價語不夠豐富,并沒有以一種激勵的方式進行評價,有時只是在重復學生的話語;第二:當預設和生成發(fā)生沖突時,我并不能靈活的引導,比如孩子們寫完“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時,我問他們感到“吃力”嗎,孩子們意見不一,眼看偏離了我的預設,我的心有點著急,一味地在那里“自圓其說”。第三,語言還應再簡練一些,有時候感覺自己的語言有重復之嫌。
總之,上了這堂課,使我受益匪淺。當然我也意識到有些東西并不是一朝一夕能習得的,而是需要一個漫長的積累過程,王崧舟老師在《詩意語文》中有這樣一句話:“什么人離上帝最近?行動著的人。”是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難忘的一課教學反思3
《難忘的一課》本課我主要是采用:導入入情──自學悟情──讀議動情──總結釋情的課堂結構,從而完成本節(jié)課的學習任務:
一、了解課文所講的故事,并從中體會強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愛國情意。
二、知道課文哪些內容圍繞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詳寫。學習這種表達中心思想的寫法。
三、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積累常用詞語。
四、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在導入入情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由于特定的歷史與現(xiàn)實存在天然的溝壑,學生一時難以走進課文、進入主題。因此,首先通過讓學生欣賞臺灣美麗的風光,了解臺灣有關歷史,其目的是就是為了彌補他們對臺灣感知的不足,同時調動學生的感情,為全文的學習定下一個感情的基調。在隨后的自學悟情教學中,緊緊圍繞“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一貫穿全文的主線,深入領悟情感,展開聽說讀寫的訓練!拔沂侵袊,我愛中國”分別在課文的'三個不同的場景中反復出現(xiàn),形成課文思想感情的主旋律,挈領全文。雖然是初讀,整體感知課文,但這句話已經(jīng)給大家留下了比較深刻的印象。在學生看來,讀這句話只要盡量讀出感情就行了,而實際上這句話每次出現(xiàn)時讀法是不同的。安排學生先讀,然后老師激疑,形成懸念,有利于激發(fā)學生探究的欲望,有利于引導學生潛心會文,披文入情。讀議動情,抓住“怎么讀──為什么──悟真情”這三個主要環(huán)節(jié),理解感悟。最后總結釋情,結合當前情況,進一步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難忘的一課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難忘的一課教學反思11-22
五年級難忘的一課教學反思01-24
《師恩難忘》教學反思10-06
《師恩難忘》教學反思01-29
師恩難忘教學反思02-18
《難忘的啟蒙》教學反思06-13
難忘的一課教學設計10-12
《難忘的一課》教學設計04-10
《最后一課》教學反思10-29
《恐龍》一課教學反思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