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與合》教學設計(通用5篇)
作為一名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編寫教學設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分與合》教學設計(通用5篇),歡迎大家分享。
《分與合》教學設計1
一、教材分析:
《分與合》是人教版第一冊第三單元1——5的認識和加減法中的內(nèi)容。這部分內(nèi)容是數(shù)概念中最基礎的內(nèi)容之一,是小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開始。1——5的認識和加減法這部分內(nèi)容由兩部分內(nèi)容組成:一是5以內(nèi)各數(shù)的認識;二是5以內(nèi)數(shù)的加法和減法。在此階段,要讓學生初步經(jīng)歷從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數(shù)的過程,初步嘗試選擇恰當?shù)姆椒ㄟM行5以內(nèi)數(shù)的口算,使學生了解數(shù)學的用處、體驗數(shù)學學習的樂趣,從而為今后的學習奠定基礎。
本單元的縱線結構是:1——5的認識——1——5的加減法——0的認識和加減法——整理和復習。這樣的編排有以下幾點好處。首先是有利于學生掌握數(shù)的概念、分散寫數(shù)的難點。其次是有利于加深學生對5以內(nèi)數(shù)的認識,熟練掌握5以內(nèi)數(shù)的加減法。最后,這樣安排拉長了學生的學習過程,為學生整體掌握本單元的知識提供了時間和空間。
分與合這部分知識是學生學習加減法的基礎,教科書在第21、22頁分兩個層次編排2-----5各數(shù)的組成。在第21頁以“4”的組成為例進行教學。在第22頁,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探索5的組成規(guī)律。通過這兩個層次的操作活動,使學生基本掌握2-----5各數(shù)的組成,為后面學習5以內(nèi)數(shù)的加、減計算做準備。
二、學情分析:
這部分內(nèi)容是數(shù)概念中最基礎的內(nèi)容之一,是小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開始。在此階段,要讓學生初步經(jīng)歷從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數(shù)的過程,建立數(shù)感。大部分學生在入學前對5以內(nèi)各數(shù)有一定的認識,所以讓學生初步嘗試自己選擇恰當?shù)姆椒ㄟM行4和5的組成與分解,使學生了解數(shù)學的用處、體驗數(shù)學學習的樂趣,從而為今后的學習奠定基礎。
三、設計理念:
《分與合》這節(jié)課,大多數(shù)學生有一定的基礎,而且一年級學生年齡小,自制力有差。針對這些原因,本節(jié)課設計有以下幾個特點:
1、游戲激趣,引入新課
一年級孩子自制力差,一開始上課注意力不能很快集中到課堂上。所以,一開始我設計了一個猜謎語有獎的游戲,一下子把他們的吸引力集中到課堂上來。同時很自然的引入新課,讓學生體驗玩中學的樂趣。
2、大但嘗試、合理處理教材
大多數(shù)學生有一定的基礎,所以我大膽的嘗試先讓學生小組合作、動手操作先學習5的分解與組成,把4的分解與組成當做鞏固運用。
3、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
本節(jié)課始終以學生為主線,讓學生小組合作自己探索出有序的分解方法。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同時知識又掌握牢固。比老師一個人講,學生聽的效果好的多。
四、教學內(nèi)容: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21、22頁的內(nèi)容。
五、教學目標:
1、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能夠掌握4、5的分解與組成和有序的分解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口頭表達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與他人交流的能力。
六、教學重點:
掌握5以內(nèi)各數(shù)的分解與組成。
教學難點:初步建立學生數(shù)感。理解數(shù)中部分與整體的關系。
七、教學方法:
觀察法、合作探究法、動手操作法、知識遷移法
八、教學過程:
。ㄒ唬┘で檎勗、導入新課。
同學們,老師今天給大家出一個謎語,看哪個同學最聰明能猜出來。猜的最快的同學有獎品。出示謎語:買的時候是平的用的時候要變成尖的'用一會兒就變成了禿頭。
。▽W生動腦思考,猜謎語。舉手匯報猜的謎底)
同學們真聰明,一下就猜出來了。老師要獎勵猜的最快的兩位同學,請這兩位同學站起來接受獎品(出示5支鉛筆)。現(xiàn)在老師要考考大家,把這5支鉛筆分給兩位同學,有幾種不同的分法?(板書:分與合)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猜謎語,猜的又對又快的學生老師給予獎勵,順其自然的引出新課的內(nèi)容。這樣設計符合一年級學生的心里,既有趣味性又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在玩中不知不覺的進入了新課的學習。】
。ǘ┖献魈骄俊W習新知。
A:探究5的分法。
師:請同學們拿出你的學具以小組為單位分一分,比一比哪個小組分得方法又多快?
。▽W生分學具,老師巡視指導。)
師:請各小組匯報一下你們的分法。老師有意識的讓有以下幾種情況的小組發(fā)言:
分法不全面、有遺漏,如:只分出一種、兩種或三種的。
分法重復的。
分法全面但無序。
有序不重復、不遺漏分的。如:(5可以分成1和4、2和3、3和2、4和1)
學生邊匯報老師邊板書。各小組匯報結束后。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幾種分法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小組內(nèi)交流后匯報)
通過觀察并交流讓學生明白:有的組分法不全面、有的組分法重復、有的組分法全面但無序、有的組分法全面且有序。
師:你認為哪種分法最好?
通過觀察讓學生自己比較、發(fā)現(xiàn)有序不重復、不遺漏分法最好。
師:怎樣才能有序不重復、不遺漏的分出來?
。ㄗ寗偛艆R報有序分法的學生)到黑板前一邊匯報一邊演示:把5根鉛筆向右移動1根就把5分成1和4、在向右移動1根就把5分成2和3、在向右移動1根就把5分成3和2、在向右移動1根就把5分成4和1。也可以向左依次移動。
師:你們看懂了嗎?誰來說一說剛才這位同學是怎樣分的?(指名回答)(可以口述有序的分法也可以演示有序的分法)。
師:現(xiàn)在我們集體按照有序的分法分一分。(讓全班學生分自己的學具,老師巡視)
B:教讀5的分解與組成:教師講解從上往下讀讀作:5可以分成1和4,從下往上讀讀作1和4組成5.
教讀:5可以分成1和4,1和4組成5。5可以分成2和3,2和3組成5……
學生自由讀。
抽幾名學生讀。
師:通過讀5的分解與組成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讓學生明白5可以分成1和4與5可以分成4和1分法是一樣的,只是調(diào)換了兩個數(shù)字的位置。5可以分成2和3與5可以分成3和2分法是一樣的。
C:鞏固運用:1、手指游戲:老師的手指和學生的手指組成5。如:老師說:我出1。學生說:我出4,1和4組成5!
【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教師充分相信學生所具有的巨大潛力,給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親身體會知識的形成過程!
(三)運用新知。
師:我們剛才通過自己動手操作學習了5的分解與組成,同時也幫老師解決了難題,老師謝謝你們,F(xiàn)在還想接受考驗嗎?
師:請同學們擺出4根小棒。
師:你能運用剛才的分法,不重復、不遺漏很快說出4的分解或組成嗎?
對于說的全面的學生老師給予表揚,說的不全面的學生請別的學生補充。
【設計意圖:讓學生運用知識的遷移,自己很快的說出4的分解與組成。這樣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掌握的會更牢固,又培養(yǎng)了學生“知識遷移法”、“舉一反三”的數(shù)學學習方法!
(四)鞏固練習。
1、下面添上幾能組成5?在正方行內(nèi)填上數(shù)字。
2、填一填。
3、教科書23頁的第8題:
學生完成后,教師可提問:4和5還可以分成幾和幾?
4、教科書23頁第10題:引導學生認真看圖,弄清圖意。
5、想一想。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鍛煉、有所收獲,提升學生自信!
(五)總結升華: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設計意圖:最后的課堂總結,是課堂的點睛之筆,是學生情感的抒發(fā)和愿望的表達,同時可以使所學的知識進一步系統(tǒng)化!
板書設計:
《分與合》教學設計2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通過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使學生理解2—5各數(shù)的分與合,進一步加深對2-5各數(shù)的理解。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實踐活動發(fā)展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使學生在數(shù)學活動中逐步發(fā)展合作學習的意識,對分與合的聯(lián)系有初步體會,初步形成對數(shù)學學習的自信心和興趣。
二、教學重點:
通過學生實踐探索、合作交流自己得出4、5的組成。
三、教學難點:
在每一組分法中得出相應的數(shù)的組成,并聯(lián)想出另一種法發(fā)。
四、教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學具若干
五、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請大家向四周看一看:今天又有很多老師來和我們一起上課,大家歡迎嗎?那么小朋友們怎么歡迎呢?來,表示一下(鼓掌歡迎)
謝謝你們的掌聲。小朋友們在鼓掌時是怎么拍手的,誰來示范一下?
。ㄖ该痉叮
做得很好,就是有點快,誰再來示范一下,要求越慢越好。
。ㄔ僦该痉叮
大家也照樣子來做幾次拍手的動作好嗎?(集體模仿)
現(xiàn)在誰來說說我們鼓掌時是怎么拍手的?(兩只手先分開來,再合起來,然后又分開來,再合起來。)
看來兩只手要有分有合才能拍啊。(板書:分與合)
在數(shù)學王國里,也經(jīng)常用到分與合的知識,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分與合的知識。
。ǘ┨骄啃轮
1、學習4的`分與合
前幾天我們在農(nóng)家小院里認識了1—5這幾個數(shù)字,現(xiàn)在我們再次到農(nóng)家小院里幫助老婆婆解決2個數(shù)學問題:
老婆婆想把4個向日葵放在2個筐里,要求是:每個筐子都不能空著,也就是每個筐子里都有向日葵,誰愿意幫助老婆婆分一分啊?看看誰想到的方法多。(學生用學具擺一擺)
學生匯報自己的分法,教師板書。
談話:根據(jù)小朋友的擺法,你們能說說4可以分成幾和幾嗎?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好了,小朋友們知道了4可以分成幾和幾,那么,現(xiàn)在老師分過來問了,幾和幾組成4?
2、學習5的分與合
剛才我們研究了4的分與合,同學們自己動腦筋得出了4的三種分法,并且由這些分法想到了幾和幾組成4。下面我們來看看老婆婆的第二個問題是什么?
哦,老婆婆的問題是把5個玉米棒放在2個盤子里。小朋友們能不能一個不漏地找出所有的分法呢?請同桌的2個小朋友一起來擺一擺、分一分,看看一共有幾種分法。老師要看一看哪桌的小朋友分得又對又快,而且要分得完整。
好了,小朋友們通過動手知道5可以分成幾和幾,注意:一共有幾種分法?提問小組回答,邊回答邊板書,表揚分得完整的小組。
指名讀5的組成,提問根據(jù)5可以分成幾和幾反過來怎么說?(幾和幾組成5)
3、比較4和5的組成,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5比4多一種分法)能不能分成2個相同的數(shù)?
。ㄈ╈柟叹毩
1、21頁做一做1、2
2、老師說數(shù)字,同桌之間擺卡片
3、23頁3、4
4、22頁做一做2題涂一涂、填一填
(四)總結
同學們學的很開心吧!大家都積極主動地參加了活動,學到了一些新的知識。誰能說說這節(jié)課我們學了些什么?
《分與合》教學設計3
教學內(nèi)容:
蘇教版第一冊教科書第30~31頁的內(nèi)容。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活動中經(jīng)歷2、3、4、5各數(shù)分與合的學習過程,體會分與合的思想,并且能從3、4、5各數(shù)的一種分法推想出另外一種分法。
2、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合作學習的意識和動手實踐的能力。
3、讓學生在與同伴的相互交流中探索簡單規(guī)律,逐步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通過合作、操作,讓學生自主探究出2、3、4、5各數(shù)的分與合。
教學難點:如何由5分成4和1,想到5分成1和4。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探索新知
1、教學4的分與合
(1)師:小朋友,你們喜歡孫悟空嗎?老師也很喜歡。一天,孫悟空來到果園里,看,它摘了幾個桃子?孫悟空想考考大家。把4只桃子放在兩個盤子里,可以怎樣放呢?
。2)學生操作學具,初步感知4的不同分法
師:請小朋友把4張?zhí)易涌ㄆ谧雷由戏殖?堆,表示分在2個盤子里。學生快速的分一分。
。3)交流反饋:
、賻煟赫l來說說你把4個桃子分在兩個盤子里,是怎樣分的?(學生回答,教師相機板貼圖片)
②還有不同的分法嗎?(學生回答,教師板貼圖片)
③指導學生看著圖,說說4可以分成幾和幾?(教師相機板書4可以分成()和()。)
(4)觀察思考,認識幾和幾合成4
師:假如把這2盤的桃子合起來會是幾個呢?你會說成幾和幾合成4嗎?指名口答。
。5)體會聯(lián)系
師:看來,根據(jù)一個形式,從上往下看4可以分成幾和幾,從下往上看幾和幾合成4。哪位小朋友最利害,看著這個形式,把這兩句話一口氣說給大家聽?指名說一說。
(6)體會有序規(guī)律
師:我們已經(jīng)知道了4的這些分與合,想一想,我們怎么樣分桃子,才能把4的分與合一個不漏的都找出來?(學生回答,教師調(diào)整板貼。)
學生看圖有序的讀一讀4的分與合。
2、教學“試一試”
(1)提出問題
師:看到聰明的你們能一個不漏地說出4可以分成幾和幾,幾和幾合成4,孫悟空可不服氣了,還想考考大家,你們有信心嗎?
師:看,這次又讓我們分什么了?有幾個?
。2)學生小組操作學具
①想一想:5個花片可以分成幾個和幾個?快速的分一分。有沒有別的分法?
、诳凑l的本事最大,能把5的所有的分法有序的一個不漏的都找出來。
學生操作,教師巡視了解情況。
。3)交流反饋
師:誰來把5個花片的所有的分法都告訴大家(學生回答,多媒體出示花片)。
、儆行虻姆至怂拇位ㄆ,得到了5的所有分與合。
、诜侄位ㄆ页5的所有分與合。
師:誰聽出來了,5的這兩種分法他是怎么找出來的?
、圩x一讀5的分與合
三、想想做做,鞏固深化
1、“想想做做”第1題
請小朋友把書翻到第31頁,找到這樣的第1題。用小手指好。
、倌贸2個花片分一分,看看2可以分成幾和幾,再在下面的方框里填一填。
、谡l來說2可以分成幾和幾。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圻@次又該拿出幾個花片分,先分一分,再把結果分別填在這里的兩個方框里。
2、“想想做做”第2題
(1)示范游戲規(guī)則
教師與一生示范游戲方法。
。2)教師與全體學生做游戲。
。3)同桌兩人玩游戲。提出要求:先出的小朋友要想好,同桌出哪個數(shù),檢查他出的'對不對。
反饋:指名兩人玩游戲。
老師建議:小朋友課后同桌兩人也可以一起玩這個游戲。
3、“想想做做”第3題
(1)師:在游戲中可以玩得很開心,還能很快的掌握2、3、4、5的分與合。
看,小貨車上也有這些數(shù)的分與合。,誰來說說,從圖上你看懂了什么?(豎著填的2個數(shù)合成車頭上的數(shù)字4)
。2)這節(jié)貨車上只有下面的一個數(shù),上面應該填幾?指明口答后再填寫。
。3)這列貨車上少掉的數(shù)請小朋友自己獨立填寫。比一比,誰填寫的又對又快。
(4)反饋:誰來說這兒填幾,你是怎么想的?
。5)讀一讀,體會規(guī)律
。6)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師:看著第1列貨車上4的分法,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師:真象孫悟空的火眼金睛,把小貨車上藏的小秘密都找到了。我們看4分的時候,是很有規(guī)律的,第一次分成了1和幾,第二次分成了2和幾,第三次分成了3和幾。從小到大分出來……這樣有順序地分就可以讓小朋友更快的掌握。
。7)請小朋友用這樣有序的分法閉上眼睛說一說,記一記。
。8)誰自豪的背給大家聽。(指兩名學生分別背4與5的分與合)
四、全課總結
師:小朋友,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nèi)容?
回家把2~5各數(shù)的分與合說給爸爸、媽媽聽。
五、課堂作業(yè)
“想想做做”第5題。
《分與合》教學設計4
一、教學內(nèi)容:
人教版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第五單元第52頁。
二、教學目標:
1.掌握8、9的分解與組成,領悟規(guī)律,加深對10以內(nèi)數(shù)的認識。
2.經(jīng)歷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過程,發(fā)展初步的動手實踐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及合作交流的意識。
3.體會分與合的思想,并初步感受數(shù)學知識是相互聯(lián)系的。
三、教學重點:
通過實踐,探索得出8、9的`分與合,并領悟規(guī)律。
四、教學難點:
掌握并領悟8、9的分與合的規(guī)律。
五、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小棒,記錄表。
六、教學過程:
。ㄒ唬┗仡櫯f知,復習準備:
學生邊擺小棒邊說6、7的分解與組成。
。ǘ┨剿8、9的分與合:
活動一:8個分成兩組,有幾種分法?(用小棒代替)
1、學生動手操作邊分8根小棒,邊把分的結果記錄下來。
2、請學生上前演示自己分的方法,并說清楚分的結果。
3、隨著學生的演示與匯報,教師把分法寫在黑板上。
4、引導學生觀察8的分解情況,可以一對一對的記憶,這樣既方便又快捷。
活動二:讓學生用9根小棒分一分,看看可以怎樣分?
1、學生動手操作邊分9根小棒,邊把分的結果記錄下來。
。ㄒ笥行虻姆,一對一對的記錄)
2、請學生上前演示自己分的方法,并說清分的結果。
3、隨著學生的演示與匯報,課件出示9的分解與組成。
。ㄈ┘訌娪洃,牢固掌握:
1、對口令游戲:同桌兩個同學進行對口令游戲。
例如:生1,5和幾可以組成9;生2,5和4可以組成9。
2、找朋友游戲:學生每人手中拿一個數(shù)字,找出組成8或9的好朋友。
3、摘星星:
4、連一連:哪兩張卡片上的點子數(shù)合起來是8呢?
5、快來幫小猴子摘下合起來是9的桃子吧?
四、應用練習,加強理解:
1、分一分:喜羊羊與懶羊羊分吃9個草莓,他們能吃同樣多的草莓嗎?為什么呢?8個草莓可以嗎?
2、原來有8塊糖,大頭兒子吃了一些,還剩下3塊糖,聰明的同學們,請你猜一猜大頭兒子吃了幾塊糖呢?
五、綜合拓展:你會填嗎!
六、布置作業(yè):
邊擺小棒邊向爸爸、媽媽說一說8、9的分解與組成。
七、板書設計:
8、9的分與合
《分與合》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通過把物體分成兩部分的活動中,探索并掌握25各數(shù)的分與合,進一步加深對2-5各數(shù)的理解。
2、使學生經(jīng)歷由具體到抽象認識數(shù)的分與合的過程,體會分與合的思想,培養(yǎng)初步的觀察、分析、抽象和推理能力。
3、使學生在數(shù)學活動中逐步發(fā)展合作學習的意識,對分與合的聯(lián)系有初步體會,初步形成對數(shù)學學習的自信心和興趣。
教學重難點:
掌握5以內(nèi)數(shù)的組成,初步建立學生的數(shù)感,理解數(shù)的組成與數(shù)之間的關系。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師:今天很多老師來聽我們小朋友上課,大家歡迎嗎?
生齊)歡迎!師:小朋友們怎么歡迎呢?來,表示一下。(學生熱烈鼓掌)
師:謝謝你們的掌聲!
師:我們鼓掌時兩只手先分開來,再合起來,然后又分開來,再合起來。
師:看來兩只手要有分有合才能拍響。
師:想一想,早上做操時我們班分了幾隊?看一看,我們班在教室里分了幾個小組?我們班是由幾個組合成的?
看來,生活中處處有分與合。在數(shù)學王國里呀,也經(jīng)常用到分與合的知識,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數(shù)的分與合。(板書課題:分與合)
二、探究新知.
1.教學4的組成
師:上回我們?nèi)チ死钅棠碳,她家有許多農(nóng)作物和小動物。今天我們再去李奶奶家看一看。(課件)她家的向日葵成熟了,她準備摘下來放進兩個框里。
問題:把4朵向日葵放到兩個筐里,怎樣放?你能幫幫她嗎?
操作:用學具擺一擺,看看會有幾種情況。(用4個圓片代替向日葵)學生動手操作,教室巡視,指名演示。(說明要有序擺放就不會亂或重疊。)
看一看與我們分的同樣嗎?(課件)
引導學生觀察怎樣分是同樣多?4可以分成1和3與4可以分成3和1有什么不同?
帶讀4的分成與合成。(同時用手勢表示分與合)
2、教學5的組成
師:我們幫李奶奶收好了向日葵。李奶奶又要收玉米棒了。(課件)
問題:5個玉米棒放在兩個盤子里,怎樣放?
操作:用學具擺一擺,看看有幾種放法。(用5根小棒代替玉米棒)教室巡視、指導,指名匯報。
看一看與我們分的同樣嗎?(課件)
引導學生觀察5的組成。
教師領讀5的分與合。
三、實踐應用
1、游戲:猜一猜。
2、游戲:搭房子。
3、知識運用。
(1)小鳥回家。
5只小鳥要飛回我們剛剛搭好的房子,每個房子能飛進同樣多的小鳥嗎?
。2)游戲公平嗎?
一(3)班的小朋友在上體育課,他們在進行拔河比賽,一起去看看。公平嗎?怎樣使比賽公平?
四、本課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新知識?你有什么收獲?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的《分與合》知識大部分學生在學前教育中都接觸到,再學習類似內(nèi)容,學生可能會覺得沒有新鮮感,但是這一節(jié)課又顯得十分重要,因為,2-5的分與合是教學5以內(nèi)加、減法的基礎;谝陨蟽蓚沖突,我在教學時,組織學生在做中學、在玩中學,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感受學習數(shù)學的快樂,學好本節(jié)課。
新課程倡導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強調(diào)數(shù)學基于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學習經(jīng)驗,因而課始,我以學生鼓掌歡迎老師、學生的'排隊、教室里的分組,引入新課,讓學生感受數(shù)學就在身邊。
教學中,我以這一單元的主題圖引出幫李奶奶分裝向日葵和玉米棒這一情景貫穿始終。出示情景圖時,提出有關數(shù)學問題,接著讓學生用學具代替實物動手擺一擺、分一分,在操作、觀察、交流中建立4與5的分與合。這一層次我注重讓學生自己動手實踐,積累感性認識,由具體到抽象,盡量多留給學生自主探究的時間。
在練習鞏固的環(huán)節(jié),我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采用猜一猜、搭房子的活動,讓表面上枯燥的練習生動起來,讓學生愛上數(shù)學。最后出示課本23頁練習四的第3、4題,進一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運用,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回顧這一節(jié)課的教學,原有的一些教學設計并未如期進行。主要在操作中,原設想是讓學生同桌合作觀察不同擺法,可是學生不懂得怎樣與人合作學習,基本各自擺各自的,根本不看同桌的;或者只會模仿。怎樣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值得思考!這一環(huán)節(jié),也可以讓學生自主嘗試多種擺法,而不僅限于一種擺法,多給學生一些權力和機會,這樣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則得到發(fā)展,才能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分與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分與合的教學設計01-10
分與合的教學設計13篇02-15
《分與合》教學反思02-28
《分與合》的教學反思01-27
《分與合》的教學反思04-14
分與合的教學反思04-15
分與合教學反思04-14
《10的分與合》教學反思04-09
10的分與合教學反思04-09
《5的分與合》教學反思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