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在线免费视频,亚洲精品免费一级视频,日韩亚洲欧美大陆,又黄又爽免费国产视频

<style id="t465f"></style>
<legend id="t465f"><u id="t465f"><thead id="t465f"></thead></u></legend>

<acronym id="t465f"></acronym>

<sub id="t465f"><ol id="t465f"><nobr id="t465f"></nobr></ol></sub>
<sub id="t465f"></sub>

《認識鐘表》教學設計

時間:2023-06-22 10:13:40 教學資源 投訴 投稿

《認識鐘表》教學設計15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我們該怎么去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認識鐘表》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認識鐘表》教學設計15篇

《認識鐘表》教學設計1

  教學內(nèi)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一年級上冊第84~85頁 教材分析:

  本單元主要是使學生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學會看整時,初步認識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主要是認識鐘面上的整時數(shù),先讓學生認識時針和分針,再認識鐘表(包括電子表)表面上的整時數(shù)。

  學情分析:

  鐘表在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接觸,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處處都離不開時間的知識。學生在生活中已潛移默化地感知了時間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而且一年級的學生在學前教育階段,已初步認識了鐘面,所以這節(jié)課的內(nèi)容對學生來說并不陌生。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結(jié)合生活經(jīng)驗,認識鐘面,認識時針和分針,學會看整時。

  2、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察、撥表針等實踐活動,讓學生體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體會到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建立學好數(shù)學的信念。

  2、通過操作、觀察、分析、推理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主動參與探究的精神。

  3、能用所學知識,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做時間的主人。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使學生初步建立時間觀念,教育學生要從小養(yǎng)成珍惜和遵守時間 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正確讀寫鐘表上的整時。

  教學難點:正確迅速說出或撥出鐘面上的時間。

  教具準備:鐘面模型、鬧鐘、電子表。

  學具準備:學具鐘

  教法:情境教學法

  學法:自主探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生成問題

  1、小朋友們,時光老人給我們出了一個謎語:滴答滴答,滴答滴答··會走路沒有退,會說話沒有嘴,它會告訴我們什么時候起床,什么時候睡覺。

  2、猜一猜,我是誰?

  3、鐘有什么作用呢?你在哪里見過鐘?(學生自由回答)今天這節(jié)課咱們就一起來認識鐘表 (板書:認識鐘表)

  二、學習新知

  1、初步認識鐘面

  (1)、出示鐘面,觀察鐘面表面:你能說出鐘面上有什么嗎?

  (2)學生交流,反饋:(板書)

  鐘面:① 有1~12個數(shù)字。

 、 有2根針,長針和短針。

  引導說出時針和分針及它們的不同。分針長、時針短,(我是分針細又長,我是時針短又胖)

  2、認識整時

  (1)學看整時刻 (利用教材的第一幅圖) 師:這是幾時?此時分針指著幾?時針指著幾?(指名回答)

  (黑板上同時出示三個鐘面)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比較一下,這幾個鐘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或者是長針指到幾,短針又指到幾)

  師生共同小結(jié):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幾,就是幾時。(一起來說一說)(板書)

  師:這會是個認整時的小竅門嗎?咱們一起來試驗一下吧。我撥一個時間,請你讀出來好嗎?

  (師撥鐘2時,10時,12時,學生讀出鐘面上的時刻。)

  過渡:哇,看來這真的是個小竅門!咱們再一起跟著老師用心地說一說。

  (2)認識整時的電子表示法

  師問:“你知道8時在電子表上怎么表示嗎?”當學生說出以后,再出示8:00,驗證學生的說法。

  思考:3時和6時在電子表上的表示方法并在練習本上寫出來,指名板書3:00和6:00。

  3、練習

  師:小明是一個非常遵守時間的好孩子,他把自己一天都安排得緊緊有條的,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好孩子小明是怎么安排自己的一天。

  師:請看85頁第一幅,小明幾時在做什么?、(在黑板上寫出第一個)

  師:剩下的五幅圖片,請小朋友自已看清小明幾時在做什么,時刻寫在相應圖片的橫線上。(學生獨立填寫,教師巡視。)

  師:誰能完整地說一說,小明這一天,幾時在做什么?

  師:像這樣有規(guī)律的學習和生活,會讓我們身體更結(jié)實、學習更優(yōu)秀。讓我們向小明學習,

  二、課堂小結(jié)

  師: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鐘表就可以有效地管理時間。只要我們管理好了時間,那我們在相同的時間里就能做更多的事。老師希望你們做一個愛惜時間的好孩子。

  《認識鐘表》教學反思

  時間對于學生來說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為他們的生活、學習離不開時間,陌生是他們認時間、看鐘表的方法是零碎的、不具體的,這就需要在老師的指導

  下,提升概括科學地認鐘表的方法。因此我在設計本課時遵循以學生為主體,引導他們觀察、比較、動手操作、合作探究大膽表達,在主體探究中學會認鐘表的方法。通過實際教學,感觸頗深,反思如下:

  成功之處:

  抓住學生年齡特征,整節(jié)課以玩為主線,把教學內(nèi)容清晰有趣的串了起來。充分利用好學具,調(diào)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課中讓學生親自動手撥學具,為學生提供了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觀察與思考、發(fā)現(xiàn)、表達的機會,激發(fā)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和積極性,同時又培養(yǎng)了學生動手實踐 能力。讓學生在實際中運用所學知識,密切聯(lián)系實際。體現(xiàn)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生活離不開數(shù)學。注重學生數(shù)學學習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教學中注意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使數(shù)學更貼近學生。

  不足之處:

  學生對于特殊的時間如:6時、12時掌握得還是不夠扎實,本堂課的難點未突破。

  學生會看鐘表認時間,但根據(jù)時間撥出相應的鐘表就有難度了。由于學生不是經(jīng)常訓練操作實踐的活動,所以在操作的過程中,學生不是很聽老師的指揮,在活動中,學生的合作意識較差,從動手操作到自主探索到用語言文學表達出來,學生都無所適從。所以,在今后的教學中,應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反思:

  學習鐘表不僅是靜止的圖片,也要會認識真實生活中的鐘表,這就需要平時生活中的多觀察,多練習了。想讓孩子真正掌握,還需課后的大量實踐。在教學中,僅僅教會學生書本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讓學生在學習書本知識的同時,能

  感受到數(shù)學的魅力,熱愛數(shù)學,主動學習數(shù)學!

《認識鐘表》教學設計2

  教學內(nèi)容:人教版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第七單元《認識鐘表》。(84-85頁)認識整時。

  教學目標:

  1、學生初步認識鐘面,學會看鐘表上的整時,會用兩種表示法表示整時。

  2、通過觀察、操作、討論、交流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

  3、學生能夠初步建立時間觀念,自覺養(yǎng)成遵守和珍惜時間、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4、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用所學的知識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讓學生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體驗學數(shù)學、用數(shù)學的樂趣。

  教學重點:掌握看整時的方法。

  教學難點:會用兩種表示法表示整時。

  教具準備:課件、鐘面一個。

  學具準備:學具鐘。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謎語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喜歡)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硪粋謎語,請你們來猜一猜:滴嗒滴嗒,滴嗒滴嗒……會走沒有腿,會說沒有嘴,它會告訴我們,什么時候起,什么時候睡。

 。[鐘或鐘表)同學們真聰明,聽到鬧鐘響,就要馬上起床,不能睡懶覺,我們要遵守時間、珍惜時間。

  鐘表是我們?nèi)粘I钪斜夭豢缮俚臇|西,鐘表的設計也越來越漂亮,F(xiàn)在我們就一起去看一看鐘表吧!請同學們邊看邊想想鐘表有什么作用。

  課件演示。生看大大小小、五顏六色各種各樣的鐘表。

  這些鐘表漂亮嗎?這么漂亮的鐘表究竟有什么作用呢?(①可以告訴我們現(xiàn)在是什么時間了。②它可以告訴我們什么時候起床。什么時候該睡覺了。③它可以告訴我們什么時候該上學了。)

  鐘表有這么多的作用,我們必須先認識它,才能使用它。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鐘表。(板書課題:認識鐘表)

  二、探究新知

  1、初步認識鐘表。

  課件演示,請同學們認真觀察鐘面,你發(fā)現(xiàn)鐘面上有什么?

  匯報交流:①形狀是圓形的、方形的等。②有12個數(shù)字,有12個大格。③有2根針,一根又細又長,一根又短又粗。

  同學們觀察得很認真,鐘面上的部件都被大家找出來了,F(xiàn)在請同學們看這個鐘面。(介紹鐘面)

  小結(jié):通過觀察我們發(fā)現(xiàn),時鐘是按照順時針的方向轉(zhuǎn)的,我們還發(fā)現(xiàn),鐘面上有12個數(shù)字,把鐘面分成12格,又細又長的針叫分針,又短又粗的叫時針。

  板書:時針、分針。

  小朋友們真聰明,一下子就知道了鐘面的組成?墒,你們認識時間嗎?(認識)看來同學們不僅聰明,還有一定的知識呢,F(xiàn)在我們就試著認一認下面這幅圖上的時間。

  2、認識鐘面上的整時。

 。1)(課件出示84頁情景圖)請同學們觀察這幅圖,誰能說一說這是什么時間?圖上的人在做什么?

 。ㄟ@是早上7點,媽媽在叫孩子起床。)

  這個情景是不是很熟悉啊?每天都發(fā)生在你們的身上?我們應該養(yǎng)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

  引導:7點在書面上表示叫7時。

  誰能說一說7時的時候時針和分針分別指著幾?

 。〞r針指著7,分針指著12。)

  (2)請同學們再用剛才的方法,說一說:下面3個鐘面上的時間。

  生先說時間,師再引導說:8時的時針和分針分別指向幾?3時的時針和分針分別指向幾?6時的時針和分針分別指向幾?

  (3)小結(jié)方法:

  再觀察鐘面,通過觀察你們又有什么新發(fā)現(xiàn)嗎

  ( ①這幾個都是整時。②分針都指向12。)

  誰能用一句話說一說:整時的時候,時針和分針分別指向幾

  小結(jié):整時的時候,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幾就是幾時。

 。4)時間表示法

  同學們,請你們在認真觀察剛才的三幅圖是怎樣表示時間的'

  小結(jié):時間有2種表示法:

  第一種是普通計時法,即“數(shù)字”加上“時”字,幾時就寫幾。如:7時、12時、4時。

  第二種是電子計時法,1個數(shù)字加上“:”再寫兩0(通常電子表和電視屏幕上會使這種表示方法)。如:7:00 1:00 4:00

  8時用電子表示法是8:00,8:00這種表示時間的方法叫電子表示法。(強調(diào))“:”應寫在數(shù)字的右下角。

  小結(jié):用電子表示法表示整時,冒號的右邊是兩個0,左邊是幾就是幾時。

  8時、3時、6時用電子表示法來表示應該怎么寫呢?誰敢來試一試?學生評價三位同學寫得怎么樣。

 。5)感受時間與生活的聯(lián)系

  當9時、12時、5時的時候,你一般在干什么?

  上課能不能遲到?(遵守時間)

  12時吃飯,吃飯能不能挑食?(營養(yǎng)搭配)

  做作業(yè)時能不能拖拖拉拉?(珍惜時間、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

  三、鞏固應用,內(nèi)化提高

  1、連線:找朋友(課件出示)

  今天,鐘表王國里的鐘表們聚集在一起,想找與自己時間相同的鐘表作朋友,同學們愿意幫這個忙嗎?

  2、過1小時是幾時?(課件出示)

  四、分享收獲

 。、今天你學到了什么?上了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話要對大家說?

 。、作業(yè):85頁做一做:小明的一天。

《認識鐘表》教學設計3

  教學內(nèi)容

  西師版小學數(shù)學第四冊第105——106頁例1、例2,第108頁課堂活動第1、3題。

  教學目標

  通過對鐘面的觀察,認識秒針和時間單位時、分,知道1時=60分。

  1、在感受用1分時間所做事情的活動中,初步建立起分的時間觀念。

  2、在觀察、認識鐘面的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和探究能力以及積極主動學習的情感與態(tài)度,并讓學生養(yǎng)成遵守作息時間和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理解1時=60分。

  教學難點:構(gòu)建1分的時間概念。

  教學準備:實物鐘面教具一個,每個學生1個實物時鐘,小黑板,秒表。

  教學過程

  一、齊唱兒歌,導入新課

  1、孩子們,會唱這首歌嗎?(師生齊唱時間歌)

  2、歌詞里說的是什么?(鐘表)對,鐘表能告訴我們什么時候起,什么時候睡。你幾點起,幾點睡呢?(早上七時起床,晚上九時睡覺)能在鐘面上把這些時間撥出來嗎?好,現(xiàn)在請準備好各自的`小鬧鐘,根據(jù)老師的要求來撥出我們一天的作息時間吧!

  師:早上7時起床,8時半上課,12時放學。下午2時半上課,4時放學,晚上9時按時睡覺。

  3、看來,鐘表的作用可真不小呢!這節(jié)課,老師就帶領(lǐng)孩子們一起去了解關(guān)于鐘表更多的知識,好嗎?(板書:認識鐘表)

  二、合作探究,教學新課

  1、教學例1(出示鐘面)

  導入:同學們,這就是一個鐘面,請大家仔細觀察。

  看一看

 。1)你能試著指出鐘面上的時針、分針和秒針嗎?并說說為什么?(可找出三位身材與時針、分針、秒針相對應的同學,加深學生對針的認識和記憶)

 。2)“時針矮又胖,分針很健康,秒針細又長。這,就是他們各自的特征,同學們,看著你們的小時鐘,跟老師一起說一說,指一指吧!”老師指針,學生說出名字。

 。3)觀察:鐘面上除了時針、分針和秒針外,還有些什么?(數(shù)字)一共有多少個數(shù)字呢?(板書:鐘面上共有12個數(shù)字)一起來讀一讀!哦,原來是從1到12。(板書:1——12)像剛才我們讀數(shù)的方向,我們通常叫做順時針,如果放過來,就叫做逆時針。

 。4)除了數(shù)字,鐘面上還有什么?(格子)孩子們真細心。鐘面上挨著的兩個數(shù)字組成了一個大格,比如:12和1之間叫做一大格,時針走一大格的時間是一時。數(shù)一數(shù),鐘面上一共有多少個大格呢?想一想,時針走一圈是多少時呢?想好了,請舉手。(老師合理利用時間,板書:有12個大格,時針走一大格是1時)

 。5)每一個大格中間,還有一些小格呢。細心的孩子們,再數(shù)數(shù)看,每一大格中,有多少個小格?(5個)分針走一小格表示多長時間?分針走一大格是多少時間?二大格呢……(根據(jù)學生回答,老師在畫的鐘面外圈一一標上表示分鐘的數(shù)字)分針在鐘面走一圈是多少分?(60分)鐘面上一共有多少個小格呢?(60個小格)(板書:還有60個小格,分針走一小格是1分)

  撥一撥

  孩子們真是太棒了,善于觀察,善于發(fā)現(xiàn),接下來老師要撥動鐘面,看看你又能發(fā)現(xiàn)什么?

 。1)師把時針從1撥到2,讓學生按男女分組觀察。提問:時針和分針有什么變化?(時針走了一大格,就是一時,分針走了60格,就是60分。并板書:時針走一大格,分針正好走一圈。1時60分)

 。2)男女同學交換觀察,后說出觀察的結(jié)果。你能說說一時和60分有什么關(guān)系嗎?(師在已經(jīng)寫好的1時、60分之間畫上等號)學生齊讀,順讀,倒讀。

 。3)時,可以是字母表示,分可以用表示。引導學生讀一讀、用手書空這些字母。

 。4)通過觀察和思考,解決了不少的問題,你能填一填嗎?(出示小黑板)填好后,學生齊讀。

  1、鐘面上有___12__個大格,__60___個小格。

  2、分針走一小格的時間是_1分_,時針走一大格的時間是1時。

  3、時針走1大格,分針正好走_1_圈,是_60小格,也就是60分。

  (5)其實,這些知識書上也有呢,翻開書第105頁。一起讀一讀課題。課題下面的圖中,燈光閃爍,禮花滿天,這就是2008年8月8日晚8時,北京奧運會在國家體育場——“鳥巢”隆重開幕時的場景。這是咱們中國人舉辦的第一場奧運會,運動員叔叔阿姨們,就以51枚金牌、21枚銀牌和28枚銅牌的成績位居世界第一,為所有的中國人爭了光。

 。6)下面例1的鐘面上,挨著7的是時針,數(shù)字4上面是分針,又細又長的針叫——秒針。誰能準確地讀出鐘面上所表示的時間呢?關(guān)于鐘面,你已經(jīng)知道了什么呢?這個問題,我們剛才通過填一填,已經(jīng)得到了解答。鐘面上有幾個大格,一個大格中有幾個小格?把幾字括起來,在幾字上面寫上答案。下面這句話比較重要,大家畫上橫線,齊讀一次吧!再完成106頁例1的填空題。勾畫并齊讀黃色方框里的文字。

  2、教學例2

  師:同學們,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知道了1時等于60分,那一分鐘到底有多長呢?我們通過活動,一起來感受一下吧。請看例2:

  活動1:(全班集體活動)

  1、1分約從1能數(shù)到幾?誰來數(shù)一數(shù)?如果有學生為了速度,而出現(xiàn)錯誤的數(shù)法,老師要及時糾正。

  2、一分脈搏大約能跳多少次?(正常成人在安靜時的脈搏為每分鐘60—100次,一般女性比男性快,幼兒比成人快,老人較慢。測量方法:數(shù)脈搏應在安靜休息20分鐘后,將食指、中指、無名指的指端按在手腕內(nèi)側(cè)橈動脈(前臂靠近大拇指一側(cè))表面,壓力大小以能清楚觸到脈搏為宜,計數(shù)1分鐘。)

  3、一份大約呼吸多少下?不要故意加快呼吸的速度,要自然呼吸。如果在運動之后,呼吸的速度會加快。(集體活動,再指名匯報后,填在書上)

  活動2:(同桌互動)

  1、1分大約擊掌多少次?

  2、1分大約寫多少個字?就寫小黑板上的內(nèi)容吧。先調(diào)整好姿勢,三個一,預備,開始!

  活動3:

  誰是我們班的跳繩冠軍?誰愿意來挑戰(zhàn)她?同學們,選擇一名你喜歡的同學,數(shù)一數(shù),在1分內(nèi),她能大約跳多少?看來,大家都想跳,這樣吧,回家后,請爸爸媽媽看時間,你們也來跳一跳,并記錄在書上,好嗎?

《認識鐘表》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認識鐘表的時針和分針,學會看整時,學會兩種表示整時的方法。

  2、能力目標:通過觀察、操作、討論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的精神。

  3、情感目標:對學生進行珍惜時間的教育,引導學生通過所學的知識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做時間的主人。

  教學重難點

  認識鐘表的時針和分針,學會看整時,學會兩種表示整時的方法。

  教學過程

 。ㄒ唬⿲

  1、(滴嗒滴嗒,滴嗒滴嗒……會走沒有腿,會說沒有嘴,它會告訴我們,什么時候起,什么時候睡)。師:猜猜它是誰?

  2、課件出示一些漂亮的鐘表,教師提問:你們喜歡它們嗎?為什么?

  學生回答后,教師揭示課題:是啊,鐘表不僅外型漂亮,還可以告訴我們時間,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有關(guān)鐘表的知識。

 。ǘ﹦邮植僮,交流,探究知識

  1、認識鐘表

  先讓學生觀察鐘面,看看鐘面上有些什么,然后小組交流

  學生匯報觀察結(jié)果,教師板書:時針,分針,12個數(shù)

  在這里,我采用錄音,讓時針和分針作自我介紹,用充滿童真的語言來吸引孩子。并同時強調(diào)時針走得慢,分針走得快的特點。

  在匯報觀察結(jié)果時,有的學生說到了秒針,我肯定學生觀察得很仔細,我們看時間的時候通常只看時針和分針就可以了,有關(guān)秒針的知識我們以后再學習。

  2、教學整時

  出示6時的鐘面,讓學生說說表示的是什么時刻?你是怎么知道的?

  再出示8時、4時的鐘面讓學生說說是什么時刻,然后再提問:6時、8時、4時的鐘面上,都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分針都指著什么數(shù)?你能用一句話說說看整時的方法嗎?

  小組討論看整時的方法,通過討論發(fā)現(xiàn)學生個性化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總結(jié)看整時的方法。

  學生在自己的學具盒上撥出3時,7時,通過撥規(guī)定的時刻進一步鞏固看整時的方法。

  3、學會看電子鐘

  同學們在看電視時見到過屏幕上顯示的時間嗎?它和剛才我們看到的鐘表表示時刻的方法一樣嗎?這是電子鐘表示時刻的方法。

  課件出示12時的兩種表示方法。

  教師提問:像電子鐘這樣顯示時刻的方法你還在哪里見過?你能用這種方法表示2時嗎?

  學生自己練習,然后指名說說是怎樣表示的

  4、課件出示小狗和小豬一天中的三次對話。教師順勢教育學生要合理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時間,養(yǎng)成良好的作息習慣。

  5、讓學生撥一個自己喜歡的時刻,并說說為什么喜歡這個時刻?

  四、全課小結(jié)。

《認識鐘表》教學設計5

  教學內(nèi)容:

  教學目的:

  1、讓學生初步認識鐘面,會看鐘面上的整時和大約幾時。

  2、發(fā)展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識。

  3、讓學生初步建立時間觀念,從小就養(yǎng)成有規(guī)律的作息和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4、讓學生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發(fā)展初步的數(shù)學應用意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會看鐘面上的整時數(shù)。

  難點:認識鐘面上接近整點的時間,理解“大約幾時”的含義。

  關(guān)鍵:認識鐘面,學會看整點鐘。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鐘表是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東西,我們只有認識它,才能更好的利用它。這節(jié)課老師就和小朋友一起來認識鐘表。(板書:認識鐘表)

  二、認識鐘面。

  1.觀察比較初步認識鐘面。

  2.引導學生深入了解鐘面。

  三、認識整時。

  1.認識指針指示的整時。

 。1)播放錄像。提問學生分別發(fā)生在什么時間?

  教師根據(jù)學生口答,貼出相應的鐘表。

 。2)學生觀察這三個時刻,分針,時針分別指在哪里?教師板書

 。3)比較三個時刻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4)得出結(jié)論并板書:

  (5)運用結(jié)論解決問題

  2.認識電子鐘上的整時。

  3.動手撥鐘表。

  四、認識大約幾時。

  1.借助上一環(huán)節(jié)撥7時,出示兩鐘表:一個是7時不到一點,另一個是7時剛過一點。問學生是不是7時?教師指導學生接近7時,可以說大約7時。

  2.說說書上85頁第3題的鐘面大約是幾時。

  3.小結(jié)

  五、總結(jié):

  今天我們一起認識了哪位好朋友。磕銓W到了哪些知識?你還有什么疑問?

  六、自制鐘表,升華知識。

  伴隨《在鐘表店里》的音樂談話:認識了鐘表,我們再回到鐘表店,利用這節(jié)課學到的知識,每人做一個鐘表,就讓時間停留在你最喜歡的一個時間上。(學生做好后交流)

《認識鐘表》教學設計6

  教材簡析:

  本課內(nèi)容是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上冊84——85頁,本節(jié)課主要是學生認識整時的情景題材,認識鐘面上的整時數(shù),先讓學生認識時針和分針,再認識鐘表(包括電子表)表面上的整時數(shù)。讓學生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學會看整時,初步認識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

  說教法學法:

  這一節(jié)課的教學對象是一年級的學生。他們年齡小、好動、愛玩、好奇心強,在四十分鐘的教學中容易疲勞,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據(jù)這一特點,為了抓住他們的興趣,激發(fā)他們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學方法為主,創(chuàng)設情境,設計了色彩鮮艷的課件,讓學生在課件所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學習,激發(fā)了認知興趣,而且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為了更好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通過讓學生想一想、數(shù)一數(shù)、說一說、比一比、寫一寫、撥一撥等多種形式,讓學生積極動眼、動耳、動腦、動口,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學習體驗來學習新知,積極開展本節(jié)課的教學活動。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和操作,讓學生初步認識鐘面,會看鐘面上的整時,建立初步的時間觀念。

  2、在認識時針、分針,撥一個具體的時刻等學習活動中,發(fā)展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識。

  3、讓學生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能用幾時和大約幾時來表述生活中的時間問題,發(fā)展初步的數(shù)學應用意識。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整時的認讀方法。

  教學難點:初步建立時間觀念,會看鐘表上的時間。

  教具、學具準備

  媒體課件、有時針、分針的鐘面模型,無分針、時針的模型

  學具:每人準備一個可以撥的學具鐘

  教學過程

  一、猜謎導入,激發(fā)興趣

  1、小朋友們,公雞啼,小鳥叫,太陽公公出來了。喜羊羊和懶羊羊要起床來上學了,可是呢,喜羊羊早早地準備好了去上學,也想叫懶羊羊一起去,但是懶羊羊還在被窩里不想起床。就這樣,懶羊羊上課總是遲到,小朋友們,你們有什么好辦法,讓懶羊羊上課不遲到呢?

  2、小朋友們真聰明!對,我們可以送個禮物給懶羊羊,但是這個禮物是什么呢?就是鐘表。

  3、鐘表王國里的兄弟姐妹可多了呢,你們想去鐘表大世界里看看嗎?(課件出示各種各樣的鐘表)

  4、喜歡這些鐘表嗎?那我們現(xiàn)在就和他們交朋友。(板書課題)

  5、你已經(jīng)了解了有關(guān)鐘表的哪些知識呢?你還想和小伙伴們交流哪些有關(guān)鐘表的知識呢?(學生自由說)

  (設計意圖:通過一年級學生喜歡的動畫人物來引出本課要學習的鐘表,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調(diào)動學習積極性。各種各樣的鐘表在音樂中播出,拓寬了學生對各種鐘表的認識。)

  二、借助經(jīng)驗,認識鐘面

  (一)認識鐘面:

  1、師:請小朋友們閉上眼睛,老師要變了,(出示鐘表面圖)睜開眼睛,這是鐘表的面,仔細觀察,鐘表面上有些什么?(學生分小組進行交流)

  2、交流匯報:(根據(jù)學生回答,教師隨機引導)

  (1)鐘面上有數(shù)字。

  引導:請小朋友指好自己學具鐘上的數(shù)字,按從小到大的順序一起讀一讀。

  (2)鐘面上有針。

  引導:你的鐘面上有幾根針老師的鐘上有幾根針

  引導:比較一下這兩根針。

  配畫外音:我的身子長,我叫分針,我的身子短,叫時針。

  誰來指一指這鐘面上哪根是分針哪根是時針(同桌互相在學具鐘上指一下)

  這根針是按怎樣的方向走的小手比畫一下。

  說明:時針和分針走的方向是一樣的。

 。3)有12大格,每個大格里有五小格。

  (設計意圖:對于鐘面上有些什么的交流反饋,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隨機進行引導,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認識了鐘面,為后面的學習打下基礎(chǔ)。)

  三、自主參與,探究新知

  1、(課件出示84頁情景圖)請同學們觀察這幅圖,誰能說一說這是什么時間?圖上的人在做什么?

  生說:這是早上7點,媽媽在叫孩子起床。

  師:這個情景是不是很熟悉?每天都發(fā)生在你們的身上?(生說略)我們應該養(yǎng)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

  師引導:7點在書面上表示叫7時。

  師:誰能說一說7時的時候時針和分針分別指著幾?

  生說:時針指著7,分針指著12。

  師:你真是個愛觀察的好孩子。

  2、為了表揚你,老師送你一張游樂場的入場券,讓你帶上我們一(。┌嗟男∨笥褌円黄鹑ネ嫱姘伞

  師:這個游樂場的項目是限時開放的,我們先看看這些游戲項目的開放時間吧。

  師:誰知道過山車的發(fā)車時間呢?

  (生:8點、8點鐘、8點整等)

  師:剛才你說的8點,8點鐘,8點整,這些都是在日常生活中的說法。在數(shù)學上準確的說法是八時。(板書:8時)誰會說?

  請幾個學生說“八時”

  師:誰知道海盜船幾時開始?

 。ㄉ3時)(板書:3時)

  請全班齊讀三次。

  師:再來看開心樂園是幾時開始的?

  學生個別說,全班說。

  3、你們真聰明!已經(jīng)會看時間了,F(xiàn)在請大家認真觀察這三個鐘面,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三個鐘面有什么共同的特點嗎?學生觀察,同桌互相找一找,說一說。

  師小結(jié):像這樣,分針指向12的時刻都是整時。(板書:整時)到底是幾時呢?我們還要接著看時針,,時針指向幾就是幾時。

 。ㄔO計意圖:讓數(shù)學走近生活實際,讓生活走進數(shù)學課堂,促使學生在生活經(jīng)驗中搜集信息,體驗到數(shù)學存在于生活之中,感悟數(shù)學的作用,體驗數(shù)學的樂趣。)

  四、實踐應用,鞏固新知

  師:剛才同學們已經(jīng)認識了鐘面,現(xiàn)在就讓我們玩?zhèn)找朋友的游戲!

 。1)屏幕出示,蘋果鐘:“我的朋友在哪里!保ㄧ娒嬷钢2時)

  生:你的朋友在這里(用學具鐘撥同一時間)

  (出示小貓鐘、小狗鐘跟以上的教學方式一樣)

  (2)小組撥鐘練習:一人說時間,其他三人進行撥鐘練習,并相互檢查。

 。ㄔO計意圖:通過不同層次的練習,鞏固鐘面上整時的認識,讓學生在活動中掌握知識。)

 。3)時間表示法

  師:同學們果然沒讓老師失望,現(xiàn)在啊,老師又給你們帶來一位好朋友—小明,你們歡迎他嗎讓我們走進小明的生活,看一看他一天什么時間都在做什么(出示課件)

  我們知道了小明一天的時刻表,那我們怎么樣把他一天的`時刻表寫下來呢?

  小結(jié):我們看到小明在7時時,在刷牙。我們可以用7時表示。還可以用7:00表示。那第一種方法是普通計時法,是幾時就在幾的后面寫一個“時”,第二種方法是電子計時法,是幾時就在左邊寫上數(shù)字幾,中間寫兩個小圓點,右邊寫上兩個“0”。

  2、生在書上寫,師巡視指導2種寫法。

 。ㄔO計意圖:練習書寫時刻。在這些活動中,我放手讓學生自己“做數(shù)學”,及時反饋交流,讓操作與思維聯(lián)系起來,讓操作成為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源泉。)

  3、指名反饋,7時起床;9時看書;10時課間休息。12時吃午飯,6時看動畫片,9時睡覺。(大屏幕演示)

  4、師:哎,老師有一個小問題需要同學幫忙解決一下的:大家看,兩個都是9時,但是小明做的事情卻不一樣,那是為什么呢?

  生:一個是早上9時,一個是晚上9時。

  過渡:小明一天的時間安排得真是井井有條!相信同學們也會把自己的一天安排好的,做一個珍惜時間的好孩子。

 。ㄔO計意圖:小明的作息時間表貼近學生的生活,吸引了學生,通過這一扣人心弦的生活中熟悉、具體的誤會,使學生明白地感受到“時針一天走兩圈”。)

  五、質(zhì)難疑問,課堂總結(jié)

  通過這節(jié)課,同學們有哪些收獲?有哪些疑問?

  同學們想了解的知識可真多。每個小朋友為自己設計一個快樂的星期天。希望每個小朋友珍惜時間,做時間的小主人。

  (設計意圖:讓學生“我能讀”和“我能問”,培養(yǎng)學生在讀中思,在思中讀,匯報自己的收獲,鍛煉學生的歸納能力。設計讓學生學會合理利用時間,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

  六、板書設計

  認識鐘表

  時針(粗、短)整時

  分針(細、長)8時

  3時

  教學反思

  在教《認識鐘表》一課時,我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和學具,調(diào)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讓學生在看得見摸得著的情況下學習新知識。又能在實際中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充分體現(xiàn)了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的理念。整節(jié)課的設計和課堂教學的實施主要體現(xiàn)了以下幾點:

  一、能根據(jù)學生的認知和年齡特點選擇教法,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較好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年級的學生注意力不持久,活潑好動、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根據(jù)這些特點,我在一開始就引入了懶羊羊上學遲到的情景,創(chuàng)設了一個具有吸引力的情境。然后為不讓懶羊羊遲到送禮物給它——鐘表,引出鐘表,又欣賞到各式各樣的鐘表,這些都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對新知產(chǎn)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在這種強烈的求知欲的驅(qū)使下,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下面的學習活動中。

  二、注重學生傾聽,提升學習的有效性。

  如認識鐘面時,先讓學生觀察鐘面,看看鐘面上都有些什么,然后指名回答。如若不完整,學生進行補充,從而提高傾聽的參與度,逐步養(yǎng)成傾聽的習慣,提升學習的有效性。

  三、注重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數(shù)學源于生活,沒有生活的數(shù)學是沒有魅力的數(shù)學。我在教學本課時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從生活中找數(shù)學,在生活中用數(shù)學,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由此對數(shù)學產(chǎn)生興趣和親切感。如出示小明上午9時在看書,晚上9時在睡覺,同一個時刻卻在做不同的事情,感受一天中有兩個9時。既聯(lián)系了學生生活實際,又突出了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

《認識鐘表》教學設計7

  教學內(nèi)容:

  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上冊第84--87頁。

  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主要是學生認識整時的情境題材,教材在這一情境中根據(jù)小朋友生活與學習的習慣安排時間,以供學生認識鐘面。編寫這部分內(nèi)容的目的有兩個:一是結(jié)合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讓學生學會看鐘表,并會認讀整時的時間;二是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適當?shù)貪B透珍惜時間的教育,使學生初步形成在什么時間該做什么事的習慣。

  學情分析:

  對現(xiàn)代的小學一年級學生而言,在入學前,已經(jīng)積累了看鐘表上的時間的經(jīng)驗(現(xiàn)在每個家庭基本都有鐘表,大量的電視節(jié)目時間的顯示又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在教學時就不能把認識鐘表、整時作為“全新”的知識進行教學,所以本課的教學就充分喚起學生的已有經(jīng)驗,結(jié)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利用學具加強觀察、比較及操作活動。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鐘面,知道時針、分針以及鐘面上的數(shù)字;學會結(jié)合生活經(jīng)驗去看整時,知道整時的兩種表示方法。

  2、通過觀察、操作、交流等活動,發(fā)展學生的數(shù)學思考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合作學習意識,體驗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

  3、初步建立時間觀念,自覺養(yǎng)成遵守和珍惜時間、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認識鐘表,能正確認讀整時。

  教學難點:

  初步建立時間觀念,會看鐘表上的時間。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實物鬧鐘、電子鐘、兩針非聯(lián)動教師演示鐘、兩針非聯(lián)動學生鐘。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談話:小朋友們,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很多數(shù)字朋友了,今天這些數(shù)字朋友又要來和我們一起學習,大家歡迎嗎?

  出示鐘面12個刻度及刻度上的部分數(shù)字1、2、( )、4、5、( )、7、8、( )、10、11( ),學生補充完整。

  問:看到這個圖,小朋友們是不是覺得有點熟悉啊,生活中你見過嗎?

  (見過,是鬧鐘的鐘面)

  問:可是它與我們見過鐘面相比,好像還差了點什么?

 。ㄖ羔槪┱n件出示各種各樣的鐘表。

  師:那我們把指針也請出來吧!

  揭示課題:小小鬧鐘學問大,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鐘表吧。ò鍟赫J識鐘表。)

  二、借助經(jīng)驗,探究新知。

  1、感知鐘面:

  問:我們現(xiàn)在見到的鐘面上都有什么呀?

  交流:12個數(shù)字、(12個大格)、2根指針(可能會有學生說有三根指針,教師指出:今天我們就委屈下秒針弟弟,暫不研究它)。

  問:你知道這兩根針的名字嗎?

  (長長的是分針,短短的是時針)(板書:長長的分針

  短短的時針)

  2、認識整時:

  談話:時針、分針兩兄弟不停的在鐘面上賽跑,就讓我們知道了時間。它們的本領(lǐng)可大了,你聽聽……

 。▌赢嫵鍪拘〖t起床場景圖)

  問:在剛才的動畫中你知道了什么?你從哪里知道的?

 。ㄐ〖t起床的時間是7點,墻上的鐘、桌子上的電子鐘、還有小紅的'媽媽都告訴了我們。)

  師:7點在數(shù)學里面叫做7時。你能說一說7時的時候時針和分針分別指著幾?

 。〞r針指著7,分針指著12。)

  出示掛鐘8時、3時、6時,問:你知道這都是什么時候嗎?

  交流,指導學生說說時針、分針分別指著幾?是幾時?

  討論:看了上面幾個鐘面,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交流:它們的分針都指著12,8時時針指著8,3時時針指著3,6時時針指著6。

  講:剛才我們看到的7時、8時、3時、6時都叫做整時。(板書:整時)整時的鐘面上分針都指著12,時針指幾是幾時。(板書:長長分針指12,短短時針指幾是幾時。)

  反饋練習:①教師在鐘面上撥出整時,學生說出表示的是幾時。

  ②教師說一個整時,學生在鐘面上撥出這個時間。

 、弁酪粋說整時,一個撥出整時。

  師:小朋友們真不錯,很快學會了認整時、讀整時,那你知道8時、3時、6時時電子時鐘上是怎么顯示的嗎?

  交流:分別顯示8:00、3:00、6:00。(課件出示相應的電子時鐘。)

  小結(jié):整時有兩種表示方法:第一種是用“數(shù)字”加上“時”字,幾時就寫幾。如:7時、8時、3時、6時。第二種是數(shù)字后面加上冒號再寫兩個0。如:剛才的7:00、8:00、3:00、6:00。(通常電子時鐘上用這種方法表示)

  3、課中操。

  三、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1、課件出示小明的一天,請你寫出小明做這些事情的時間。

  討論:小明的一天安排得合理嗎?

  師:對,我們應向小明學習,不睡懶覺,合理安排,做健康、聰明的好孩子。

  問:小明9時在做什么?

  (讀書、睡覺)為什么有2個9時?

  (一個是上午9時,一個是晚上9時)學生回答后,師:“鐘表爺爺白天陪著太陽公公走一圈,里面有個9時,晚上又陪著月亮婆婆走一圈,里面又有一個整時,白天的是上午9時,夜晚的是晚上9時!

  2、完成教材練習十九1到4題。

  四、課堂總結(jié)

  同學們表現(xiàn)得真好!時間是寶貴的,懂得珍惜時間,充分利用一天的每一分每一秒,那可是個好孩子。你們看,轉(zhuǎn)眼間,我們這節(jié)課又快過去了,這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呢?

  五、課堂作業(yè)

  合理安排自己一天的時間,把它填在表中。

  我的一天

  7:00

  起床

  板書設計:

  認識鐘表

  整時:

  長長分針指12,

  短短時針指幾是幾時。

  7時

  7:00

《認識鐘表》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認識鐘面,了解時針、分針。

  2、通過創(chuàng)設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學會認識整時,掌握中文和電子表數(shù)字的形式寫整時時刻。

  3、結(jié)合小朋友一天的生活來鞏固對整時的認識,,有早晨7時,也有晚上7時。

  4、幫助學生初步建立時間概念,培養(yǎng)遵守時間,愛惜時間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讓學生通過觀察、動手操作,學會認整時。

  教學難點:使學生初步了解一天鐘表上的時針要轉(zhuǎn)兩圈。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掛圖、時鐘模型、學具。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1、猜謎語: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粋謎語:我有一個好朋友,嘀噠嘀噠不停走,叫我學習和休息,真是我的好幫手!猜猜看是什么?

  2、展示多姿多彩的鐘表:

  師:鐘表王國的兄弟姐妹可真多呀!瞧!(課件出示各種鐘表)這些鐘表都是帶有指針的;這些是顯示數(shù)字的電子表;這些鐘表不但美化我們的生活,而且是我們生活中的好幫手!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鐘表。(出示課題:認識鐘表)

  二、觀察交流、認識鐘面:

  1.感知鐘面。

  師:請看大屏幕,老師這里也有一個鐘表。(課件出示鐘表)

  觀察電腦屏幕上的鐘面,鐘面上有什么?

  2.小組交流。

  3.匯報總結(jié)。

  4、鐘面上有12個數(shù)字。按順序讀一讀。(1---12)

  5、教學時針和分針

  A:說一說

  誰知道這根長針叫什么針?你是怎么知道的?那誰知道這根短針叫什么

  針?

  師:你是怎樣區(qū)分時針、分針的?(重視學生評價)

  B:指一指,摸一摸。

  指老師準備的鐘面,摸一摸自己學具上的時針和分針。

  三、自主參與,探索新知:

  A、認識整時

  1

  1、教學7時

  (1)出示鐘面

  (2)認一認

  鐘面上的時刻你知道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3)齊讀7時。

  2、認讀3時、8時、6時。

  課件出示3個整時時刻:8時、3時、6時。請學生認一認

  3、剛才,我們認識的8時、3時、6時都是整時(板書:整時)

  4、學生操作

  撥出12時,分針指向幾,時針指向幾?

  撥出一個你最喜歡的整時時刻,(學生撥)同桌互相交流一下,你撥的是幾

  時?這時你在干什么?

  B、電子表的寫法

  1、7時還可以用電子表數(shù)字的形式表示7:00

  2、書空7:00

  3、小結(jié):兩個小圓點的右邊是“00”,同時左邊是幾就是幾時。

  4、找朋友。8時、3時、6時的電子表的'寫法

  四、律動放松,課間小憩:

  課件出示:《時間就像小馬車》歌曲,讓學生隨著音樂自由活動。結(jié)束后進行惜時教育。

  五、閱讀課本,質(zhì)疑問難:

  1、閱讀課本92頁的內(nèi)容。小明的一天。

  師:小明一天的學習、生活是怎樣安排的?

  2、讀一讀,寫一寫。

  3、質(zhì)疑9時在過一小時是幾時?小明可能在做什么呢?10時在做操怎么又睡覺呢?

  一天有2個10時,上午10時和晚上10時。

  4、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時間很珍貴,希望每個小朋友都能珍惜時間,做時間的小主人。

  六、鞏固深化,拓展思維:

  1.練習十六的第1題:連線(課件出示)

  注重學生的評價。

  2.練習八的第3題:過1小時是幾時?(課件出示)

  2

  教學反思:

  時間對于學生來說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為他們的生活、學習離不開時間,陌生是他們認時間、看鐘表的方法是零碎的、不具體的,這就需要在老師的指導下,提升概括科學地認鐘表的方法。因此我在設計本課時遵循以學生為主體,引導他們觀察、比較、動手操作、合作探究大膽表達,在主體探究中學會認鐘表的方法。通過實際教學,感觸頗深,反思如下:

  成功之處:

  1、課件引發(fā)學生的興趣。我利用精美的課件,把大家?guī)腌姳淼,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2、抓住學生年齡特征,整節(jié)課以玩為主線,把教學內(nèi)容清晰有趣的串了起來。充分利用好學具,調(diào)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課中讓學生親自動手撥學具,為學生提供了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觀察與思考、發(fā)現(xiàn)、表達的機會,激發(fā)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和積極性,同時又培養(yǎng)了學生動手實踐 能力。讓學生在實際中運用所學知識,密切聯(lián)系實際。體現(xiàn)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生活離不開數(shù)學。注重學生數(shù)學學習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教學中注意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使數(shù)學更貼近學生。

  不足之處:

  1、時針分針的認識不夠,不能以個別學生的回答代替知識的學習。

  2、整時的教學也顯得過于倉促,指導不夠到位。

  3、學生會看鐘表認時間,但根據(jù)時間撥出相應的鐘表就有難度了。由于學生不是經(jīng)常訓練操作實踐的活動,所以在操作的過程中,學生不是很聽老師的指揮,在活動中,學生的合作意識較差,從動手操作到自主探索到用語言文學表達出來,學生都無所適從。所以,在今后的教學中,應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4、不夠了解低年級兒童的年齡及學習特點,教學的輕重緩急把握不準。

  本節(jié)課的教學使我感受到學習鐘表不僅是靜止的圖片,也要會認識真實生活中的鐘表,這就需要平時生活中的多觀察,多練習了。想讓孩子真正掌握,還需課后的大量實踐。在教學中,僅僅教會學生書本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要讓學生在學習書本知識的同時能感受到數(shù)學的魅力,從而熱愛數(shù)學,主動學習數(shù)學!

  3

《認識鐘表》教學設計9

  教學內(nèi)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上冊數(shù)學第90頁,完成第95頁的練習

  本節(jié)課在認識鐘面和整時基礎(chǔ)上認識半時,是今后學習時、分、秒的基礎(chǔ)。這局部內(nèi)容是本單元的難點。一年級的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有愛說、愛動、愛表示的特點,針對這一現(xiàn)狀,結(jié)合他們生活經(jīng)驗和已有知識,設計富有情趣和意義的活動,使他們有更多機會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習數(shù)學。

  教學目標:

  1、結(jié)合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認識幾時半,初步體會幾時半的含義。

  2、結(jié)合實際情境,使學生養(yǎng)成遵守和愛惜時間、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對學生進行認真學習、積極鍛煉身體等養(yǎng)成教育。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

  教學重點:正確讀寫鐘表上的半時。

  教學難點:正確、迅速說出鐘面時間。

  教具學具:多媒體課件,指針式和數(shù)字式時鐘模型各一個,學生用學具鐘。

  教學過程:

  一、 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1、 動畫故事《勤勞的小蜜蜂》引入。

  多媒體出示小蜜蜂早晨起床、發(fā)現(xiàn)蜜源跳圓圈舞、找小伙伴、采花蜜的4個鐘面時刻的畫面。

  2、 提出問題。

  1) 同學們,勤勞的小蜜蜂想要寫一篇日記,你能幫幫它嗎?你能正確地說出鐘面上的時刻嗎?

  生:勤勞的小蜜蜂早晨6時就起床了。

  2) 你怎么知道是6時?

  3) 它是什么時刻發(fā)現(xiàn)了蜜源,跳起了圓圈舞?你又是怎么看出來的?

 。ㄟ\用多媒體動畫課件創(chuàng)設情景,復習舊知識,激發(fā)興趣,調(diào)動情感,為新知識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chǔ)。)

  4) 它是什么時刻找小伙伴和采花蜜的?(出示10時半,11時半鐘面)

  3、 揭示課題: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這些新的時刻。

  (設計意圖:通過課件自然引入新課,符合一年級學生的特點,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 看黑板上的.鐘面。

  1)(指10時半)這個鐘面上表示的是什么時刻?(讓學生猜測)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2)指著11時半的鐘面:鐘面上是什么時刻?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同桌互相討論,交流匯報)

  3)從以上兩個鐘面表示的時間,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學生自由交流匯報:分針都指向6。

  半時與整時分針指的位置有什么不同?

  5) 全班交流,總結(jié)得出:幾時半的時候,分針總是指向6,時針總是指在兩個數(shù)字的中間。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觀察、分析、互相交流,找到半時時分針與時針指的位置的特征,使學生充分了解時針、分針在半時時候的指向,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能力。)

  2、 學會幾時半的寫法

  1) 讓學生試著寫出10時半。

 。ㄖ该逖荩涣鲗懛ǎ

  2) 歸納寫法:冒號左邊是幾,冒號右邊是“30”就表示幾時半。(設計意圖:放手讓學生自己寫半時,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作用,調(diào)動了學生的參與活動的興趣。)

  3、 這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什么?(板書課題:認識幾時半)

  三、 實踐應用

  1、 教師撥鐘,學生讀時間,并說說是怎么知道的?

  2、 一學生撥鐘,另一學生說時間,然后交換角色。

 。ㄔO計意圖:讓學生撥一撥,說一說,在動手操作中體驗、感悟新知,進一步認識幾時半,從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3、 投影課本第93頁的“做一做”

  結(jié)合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給出上學的路上、上課、鍛煉、看書等幾

  項活動。

  1) 讓學生結(jié)合自己生活經(jīng)驗獨立完成。

  2) 分組交流,說一說自己一天的生活中,幾時半都在做什么,加深對半時的認識。

  (設計意圖:用實踐應用活動鞏固新知識,更貼近孩子的生活實際,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數(shù)學。)

  4、 完成第95頁第4題

  教師說明題意,學生獨立完成,然后交流。

 。ㄔO計意圖:聯(lián)系生活實際,進一步認識整時和半時)

  四、 全課總結(jié)

  師生共同總結(jié):讓學生說一說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師:同學們,我們學會了認識鐘表,知道時間是最寶貴的,希望你們做一個遵守時間和珍惜時間的孩子。

  (設計意圖:給學生一個完整而深刻的印象,有利于學生把新知納入已有的知識網(wǎng)絡之中)

  五、 拓展創(chuàng)新

  讓學生為自己設計一個快樂的星期天。

 。ㄔO計意圖:讓學生通過設計星期天的活動,激發(fā)學生學數(shù)學,用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反思:

  《認識鐘表》中“認識半時”這部分知識時,課前預設很充

  分,上課時學生的表現(xiàn)也不錯,能積極探討,總結(jié)規(guī)律,但是在實踐練習時,雖然大多數(shù)同學都作對了,但還是有部分同學做的不準確,看半時不準確,畫半時知道分針指向6 ,不知道時針到底應指向哪里。下課后,我及時的進行了反思,覺得自己在讓同學探究看半時,畫半時時過于重視分針指向哪里,對時針的位置和方向探究的不夠明確,沒有把這部分的探究當做難點來突破 面對學生出現(xiàn)的錯誤,我設計了一堂延伸課,利用這些課堂生成的錯題資源,引導學生找出產(chǎn)生錯誤的原因,找出它們產(chǎn)生錯誤的共性問題,逐步引導學生探究半時的時候時針應該指向哪里,需要注意的是什么,有沒有什么好的方法能讓我們更準確的畫出半時時時針和分針的位置?梢宰尩谝还(jié)課就畫的比較準確的同學用它們的方法,它們的語言來來進一步闡述,一幫一交流,溝通。設計富有層次的習題及時檢驗并加以鞏固

  按照這個思路,第二節(jié)課上的很成功,學生找到了錯誤的原因,并自己總結(jié)出了看半時,畫半時的技巧和檢查方法,扎實了看半時,畫半時的方法。讓學生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突破了這一教學難點。及時的反思讓我和我的學生都有收獲。

《認識鐘表》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僬J識鐘面:12個數(shù)字、時針、分針。

 、跁䲡鴮懻麜r的兩種表示方法:7時、7:00。

  2、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操作、交流等活動,認識鐘面的組成,認讀、寫整時時間。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提高學生的數(shù)學思考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合作意識,體驗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整時的認讀與書寫

  教學難點:

  會看鐘表上的時間

  教學準備:

  對媒體課件、鐘面模型、展臺

  教學過程:

  導入

  1、今天老師帶來一個謎語,看看哪個聰明的小朋友能猜出來!

  2、課件出示謎語

  3、課件出示鬧鐘的圖片。

  師:你們真聰明,棒棒噠!夸夸自己(生:棒棒,我真棒,我是你們的好榜樣)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揭示課題板書領(lǐng)孩子讀。

  4、師出示鐘面教具,

  師:這是老師動手制作的鐘面教具。孩子們把你們制作的鐘面學具拿出來我們一起觀察鐘面上都有新授。

  1、組織學生認識鐘面

  1、1重點1:12個數(shù)字

  生1、鐘面上有12個數(shù)字,(師,你能從小到大把這12個數(shù)字數(shù)出來嗎)

  生:數(shù)12個數(shù)字,(師:請小朋友們快速找到鐘面上數(shù)字1,用小手指著從1開始從小到大數(shù)數(shù)看看是不是12個數(shù)字)

  師:還有什么

  1、2重點2:分針時針

  預設孩子怎么回答

  預設1生:還有分鐘和時鐘,(老師過去抱抱孩子,你太聰明了,你能區(qū)分哪個是分鐘,哪個是時針嗎)生:短————長。

  師:哪個小盆友再來說說(讓孩子拿著自己的學具上黑板指著針認分針時針)

  預設2如果有孩子說出還有兩個針等等,師順著學生思路往下追問,讓學生自己說出長針師分鐘短針時針。

  1、3重點12個大格:如果孩子說不上來,老師可以告訴。

  1、4重點每個大格又分了5個小格,鐘面60個小格。

  師:還知道:時針走一大個1小時,分鐘1小格1分鐘,可以介紹時鐘走一大個,分鐘走60小格。

  今天同學們的表現(xiàn)非產(chǎn)好,我們一起去大象家去做客好不好大象家里有一個大座鐘。大座鐘的.肚子里藏著秘密,你們想不想知道認真聽,仔細看,視頻結(jié)束后看看誰是聰明的寶寶,知道了大座鐘的秘密是什么。

 。ǔ鍪緞赢嬱柟嚏娒嬷R)

  2、認識整時

  你們這么聰明,老師再帶你們?nèi)ヒ粋地方。

  (展示羊村圖片)同學們知道這是那里嗎沒錯,這里就是羊村,讓我們一起走進羊村的鐘表店看一看吧!

  羊村圖片這么多種鐘表,你們想要哪一個老師這里有做好的,想不想要獎勵給表現(xiàn)好的同學。

  誰能告訴大家太陽花表示幾時。

  時針指1,分針指12,就是1時。

  2、1練習:看一看,說一說,撥一撥。

  時針指向幾。分針指向幾。是幾時。

  2、2互動活動:同桌一組每人說出3個不同的整時,另一人波,老師只給3或2分鐘活動,然后時間到,指明一組演示。

  同學們認識了時間,老師要考考大家,你們敢接受挑戰(zhàn)嗎。

  小芳是幾時起床的你是怎么知道的,你還在哪見過像這樣表示時間的。

  3、電子鐘

  出示各種電子鐘

  像手機一樣的表,也可以告訴我們時間,我們把它們叫做電子鐘。

  那電子鐘上的時間你會讀嗎!

  3、1寫一寫:兩種寫法

  7:009:0012:00

  7時9時12時

  3、2練習:連一連

  鞏固練習

  1、生活中的時間

  小明的一天是如何度過的呢!

  2、早上和晚上

  老師發(fā)現(xiàn)一個問題,在九時時,小明一個在看書,一個在誰覺,他一個人時怎么做到的呢

  時間分早上、晚上。每一個時刻,在一天當中都出現(xiàn)了2次。

  2、1說一說

  你早上9時在你做什么晚上9時在做什么8時呢,10時呢

  知識拓展

  我們現(xiàn)在有各種各樣的鐘表幫助我們來確定時間,那在很久以前的古代,那時的人們又是如何確定時間的呢!你知道嗎

  讓老師來告訴大家吧

  1、日晷

  這是日晷,人們就是通過......來確定時間的。

  2、銅漏壺

  這是銅漏壺,它是通過.,來確定時間的。

  總結(jié)

  我們古代的先人們是不是很有智慧,很聰明呀!你想不想做一名聰明有智慧的人呢

  那聰明的你說一說今天都學到了哪些知識呀!

  學了這么多對鐘表的認識,回家后講給家人聽好不好呀!

  下課!

《認識鐘表》教學設計11

  教學內(nèi)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上冊84頁、85頁。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在觀察與對比中會認、讀、寫整時。

  2、培養(yǎng)學生觀察與表達的能力

  3、溝通生活與數(shù)學的聯(lián)系,引導學生感受時間的寶貴,教育學生要珍惜時間、按時作息。

  教學重點:

  認整時 、記錄整時。

  教學難點:

  特殊時刻的認識.

  教學過程:

 。1)創(chuàng)設情景 引入新知

  1、創(chuàng)設數(shù)寶寶情景

  2、揭示課題

  板書課題:認識鐘表

 。2)動手操作 探究新知

  1、自主學習 認識鐘面

  (1)學生自己觀察鐘面,思考鐘面上都有什么。

  (2)提問:誰知道鐘面上的這兩根針叫什么名字?它們長得一樣嗎?

 。3) 學生在其他鐘面上指出時針和分針。

 。4) 演示時針、分針旋轉(zhuǎn)的`方向,學生用小手指模仿操作。

  2、歸納總結(jié) 認識整時

 。1)依次出示三個鐘面,分別提問:這是幾時?現(xiàn)在時針指向幾?分針指向幾?

  (2)分析比較找出規(guī)律,提問:學習了這三個鐘面,請你比較一下,這三個鐘面的時針和分針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

 。3)歸納總結(jié):

  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幾就是幾時。(板書)

 。4)鞏固新知:

  撥一撥,說時刻。

 。5)認識電子計時法

  (三)鞏固練習 拓展新知

  1、投影出示教材85頁的第一幅圖,?

  (1)提問:小明幾時在做什么?師生共同完成其他幾幅圖。 投影展示,全班交流。

 。2)問:小明9時在干什么?同樣是9時,為什么做的事卻不同?

  2、判斷時間

  3、過幾小時是幾時?

  4、拓展新知

  你知道嗎?(課件展示書上85內(nèi)容)

 。ㄋ模┤n小結(jié)

《認識鐘表》教學設計12

  一、說教材:

  《認識鐘表》是一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的內(nèi)容。本節(jié)課要求學生認識整時,是學生建立時間概念的初次嘗試,也為以后“時、分”的教學奠定了基礎(chǔ)。教材在編寫上注意從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讓學生生動具體的學習數(shù)學。按照“認識鐘面結(jié)構(gòu)——整時、半時的讀寫法——時間觀念建立”的順序編寫。

  一般來說,一年級小學生每天起床、吃飯、上課都要按照一定的時間進行,這樣在生活中潛移默化就感知到了時間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因此,我把本節(jié)課的目標定為:

  1.讓學生認識鐘面,了解時針、分針。

  2.掌握整時在鐘面上的表示方法,能認讀整時的時間。

  3.了解生活中的時間,感受時間的重要性,培養(yǎng)學生珍惜時間,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4.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索知識的精神。

  教學重點:充分認識鐘面的外部構(gòu)成,掌握認讀整時;

  教學難點:正確說出鐘面上所指的整時

  二、說教法、學法:

  這一節(jié)課的教學對象是一年級的學生。他們年齡小、好動、愛玩、好奇心強,在課堂上容易疲勞,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據(jù)這一特點,為了抓住他們的興趣,激發(fā)他們的好奇心,我充分利用多媒體資源,創(chuàng)設情境,設計了色彩鮮艷的課件,讓學生在課件所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學習。同時我還讓孩子們通過交流發(fā)現(xiàn)鐘面的'結(jié)構(gòu),這樣既活躍了學生的思想,激發(fā)了認知興趣,而且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為了更好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通過讓學生看一看、想一想、數(shù)一數(shù)、說一說、、寫一寫、撥一撥等多種形式,讓學生積極動眼、動耳、動腦、動口,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學習體驗來學習新知,積極開展本節(jié)課的教學活動。

  三、總體設計:

  本節(jié)課我安排了四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情境,誘發(fā)興趣;自主參與,探索新知;應用新知,解決問題;引導學生總結(jié)全課。

  1、創(chuàng)設情境,誘發(fā)興趣。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首先用課件出示鬧鐘聲的錄音讓大家猜謎,當同學們猜出鬧鐘,再說說它的作用。這樣引出課題。目的在于引發(fā)學生強烈的興奮感和親切感,營造積極活躍向上的學習氛圍,為學習新知創(chuàng)設良好的情景。

  2、自主參與,探索新知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我分了兩大步驟來完成:

  第一步驟是初步認識鐘面

  在這一部分內(nèi)容里,我注重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引導學生觀察課件上的鐘面和自己的學具鐘表看發(fā)現(xiàn)了什么?充分的讓學生說一說,數(shù)一數(shù),主動探索、觀察、解決問題,把自己發(fā)現(xiàn)的與小朋友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是凌亂的不是有序的,不容易將知識轉(zhuǎn)為內(nèi)化,如:有的學生發(fā)現(xiàn)有長針也有短針等,在教學設計中我充分地考慮到這一點,采用了電腦輔助教學,讓時針和分針作自我介紹,用充滿童真的語言來吸引孩子。

  第二步驟是學習整時、的認、讀、寫。

  學生在生活中雖然有的能認識整時,但概念是模糊的,為了更好的抓住重點,突破難點,我將3個鐘面板出示在課件上,學生通過觀察對比、討論交流,最后達成共識:這三個鐘面的分針都指12,引導總結(jié)出當分針指12時,時針指幾就是幾時。

  在教學整時的寫法時,我先介紹漢字“時”表示的方法。又增加了電子表形式的寫法,通過對7時的兩種書寫形式的教學,使學生理解和掌握了整時兩種寫法,再通過練習,讓學生板演黑板另外兩個鐘面的寫法。使學生學以致用,促使知識內(nèi)化。

  3、應用新知,解決問題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寓教于樂,溶練習于游戲中,讓學生玩樂中鞏固知識,在這里我主要設計了三大板塊,1、我用課件出示小朋友的一天,讓學生邊看錄像邊互相說“小朋友什么時間在做什么”然后讓學生評一評他的安排合理嗎?這樣將數(shù)學課堂教學變?yōu)閷W生認識生活,認識數(shù)學的活動課,體現(xiàn)“數(shù)學源于生活,賦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也為后面的作業(yè)打下鋪墊。

  2、教師說時間,學生撥時間。

  3、找朋友。在找朋友中,讓學生全員參與,每個小朋友都拿著一張時間卡片(鐘面、整時的兩種寫法),讓時間相同的學生做個好朋友。這樣設計讓學生進一步鞏固鐘面和兩種記時方法的聯(lián)系,同時既調(diào)動了全班學生的積極性,又將課堂氣氛推向了一個高潮。

  4、完成課本94業(yè)第3題。

  5、引導學生總結(jié)全課

  我先讓學生說說在這節(jié)課學會了什么樣?你是通過什么方法知道的?

  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整理、鞏固。并布置作業(yè)擴展訓練,回家在爸爸媽媽幫助下為自己設計一份作息時間表。

《認識鐘表》教學設計13

  教學內(nèi)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人教版)一年級上冊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

  初步認識鐘表的面,借助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通過交流、合作、學會認讀整時,認識鐘表教學設計(李燕鳴)。初步建立時間觀念。

  能力目標

  通過觀察、討論、比較等活動,培養(yǎng)觀察能力和探究合作的學習意識。

  情感目標

  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體會數(shù)學的應用價值。結(jié)合日常生活作息時間,培養(yǎng)珍惜時間的態(tài)度和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會看鐘面的整時。

  教學難點:

  時間的兩種書寫方法

  教學準備:

  教 具:自制課件,鐘面模型、

  學 具:每人一張沒有時針和分針的鐘面、橡皮泥、兩根牙簽。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激趣引入

  1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硪晃焕吓笥,他是誰呢?(課件顯示圖)懶羊羊怎么還在呼呼大睡,懶羊羊經(jīng)常遲到,羊村的小羊們決定送給懶羊羊一件禮物,你們猜會是什么禮呢?(放音效)(鬧鐘)。

  2鬧鐘不停地嘀嗒嘀嗒地走著,它能告訴我們什么?

  生:它催我們早早起床。

  生:它能告訴我們時間。

  3除了鬧鐘,有這種作用的還有什么?

  生:手表、臺鐘、掛鐘、公雞…

  師:老師也收集了很多的鐘表,它們漂亮嗎?你們想不想認識它們?

  揭題: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鐘表。(出示課題)

  4、鐘表是我們生活中的好朋友,它不僅有漂亮的外衣,身上還藏著很多的數(shù)學知識,想不想和懶羊羊一起來了解它。

  二、 動手操作、自主探究1.認識鐘面師:仔細觀察鐘面上有什么?

  生討論,匯報:有12個數(shù)字

  師:都有哪些數(shù)字,這些數(shù)字在鐘面圍成一圈,最上面的數(shù)是( ),最下面的數(shù)是( ),最左邊的數(shù)是( ),最右邊的數(shù)是( )。

  師:(課件出示)我這里有一個缺了數(shù)字的時鐘,你能把殘缺的鐘面補齊嗎?

  師:鐘面上除了有數(shù)字還有什么?(時針和分針)

  師:兩根針長得一樣嗎?長的針叫什么?短的.針叫什么?

  師:為了讓小朋友記住這兩根針,老師編了一句兒歌:時針長,分針短,轉(zhuǎn)來轉(zhuǎn)去真好玩。

  出示四個鐘面:找找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

  小結(jié):剛才通過小朋友的細心觀察,我們認識了鐘面,鐘表沒有嘴,但卻能告訴我們,什么時候起,什么時候睡。什么時候該做什么事?那么鐘面的時間你會看嗎?懶羊羊可不會看,我們一起當小老師教教它好嗎?

  2.認識整時出示4時、6時、10時、12時四個鐘面 說一說你是怎么看時間的?誰也能像他這樣說?

  比一比:撥出的時間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什么不同的地方?

  兒歌:分針指12,就是整時了,教案《認識鐘表教學設計(李燕鳴)》。

  鐘面上有幾個整時?

  師:“一天時針在鐘面上要走兩圈,所以會有兩個9時。要準確的表示時間還得用“上午、下午、晚上”這些詞語。比如說:“上午9時,我在讀書,晚上9時我在睡覺”。

  師:“現(xiàn)在讓我們拿出手中的鐘表自己撥出一個整時的時間,然后說一個時間自己在做什么事?可以從早上說起。”

  生撥再匯報

  師:小朋友們,時間很寶貴,我們要養(yǎng)成合理安排作息時間,按時起床,按時睡覺的習慣。

  3.學習兩種計時法我們學會了看時間還要學會把它記下來

  ⑴電子表示法:(出示4:00的卡片)你見過這種時間嗎?在哪見過?

  生:電話顯示屏上,電腦上,電視上,電子表上,手機上。

  師:這是整時的第一種表示法,叫電子表示法。 請你模仿這種寫法寫出剛才鐘面下的三個時間。師:說一說電子表示法表示整時有什么特點呢?

  生:中間有“:”,后面都是00,是幾時前面就是幾。

  ⑵漢字表示法:記錄時間還有另一種方法:

  漢字表示法 介紹用漢字“時”表示的方法

  比較這兩種寫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⑷小明的一天:

  師:學會了看時間,寫時間,我們還要合理的安排時間,我們一起來看小明的一天是怎樣過的? 師:師:一天時針在鐘面上要走兩圈,所以會有兩個8時。,為了區(qū)分這兩個8時,我們說的時間前要記得加上早上、中午、下午、晚上這些時間詞,如第一圖,我們可以說小明上午8時在讀書,誰也能像老師這樣說?

  小結(jié)

  媽媽的話

  三、鞏固練習,拓展延伸

  1、快樂連連看

  2、說一說

  3、擺一擺:用兩根牙簽在鐘面上擺出一個整時的時間并寫下來。

  4、游戲:人體時鐘

  5、畫一畫:用今天所學的知識設計一個漂亮的時鐘,并寫出所畫的時間:說一說要怎么畫?

  四、課末總結(jié)

  事情做錯了可以改,東西用了可以再買,可是時間呢?過去了就不再回來。小朋友們,一定要珍惜時間,合理安排時間。

  設計說明

  本節(jié)課主要是讓學生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學會看整時,初步認識鐘面。教材注意從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shù)學。由于時間和時刻都是比較抽象的概念,因此,根據(jù)學習內(nèi)容的自身特點,根據(jù)課標精神,我在設計教學時力求體現(xiàn)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聯(lián)系生活,合作交流,人人參與。具體的有以下幾個特點。

  1. 精心設計情境,促使學生主動參與。

  教學實踐表明:教師只有精心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誘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為學生學習作好充分的心理準備,他們才能主動探索,進而獲取知識。

  如羊村的小羊送禮物引入新課從而認識各式各樣的鐘表并了解它的作用。一來貼近生活,學生在生活中碰到過,學習后能為生活服務,二來通過具體事件豐富學生對時間的感性認識。

  2.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人人參與。

  教學改革的重點之一是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的全面、持續(xù)發(fā)展。建構(gòu)主義學習觀認為,學習者是以自己的經(jīng)驗為基礎(chǔ),以自己的方式來理解事物。

  如“認鐘面”這一環(huán)節(jié)中,讓大家觀察鐘面上有些什么,人人都參與觀察、表達、交流,感性地接觸到鐘面,然后在反饋中自由地說,盡情地說,再從小朋友自己的語言中拉出所要學習的中心內(nèi)容。

  3. 重視動手操作實踐。

  “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課標倡導的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動手實踐,根據(jù)學習知識的性質(zhì)特點,結(jié)合大量的操作活動來學習。

  如鐘面觀察、撥時鐘;練習書寫時刻。在這些活動中,我放手讓學生自己“做數(shù)學”,及時反饋交流,讓操作與思維聯(lián)系起來,讓操作成為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源泉。

  4、 關(guān)注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在玩中學

  為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我把練習設計成有趣的數(shù)學游戲。如:快樂連連看、人體時鐘、畫一畫。練習也富有彈性由易到難,讓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從解決問題中獲得成功感。特別是最后一題畫時鐘并用兩種方法寫出所畫時間是對整節(jié)課的總結(jié)和概括。

《認識鐘表》教學設計14

  教學內(nèi)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第一冊第91~92頁

  一、教材簡析:

  本單元主要是使學生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學會看整時和半時,初步認識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本節(jié)課是本單元的第一課時,主要是認識鐘面上的整時數(shù),先讓學生認識時針和分針,再認識鐘表(包括電子表)表面上的整時數(shù).

  二、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目標:

  1.結(jié)合生活經(jīng)驗,認識鐘面,認識時針和分針,學會看整時。

 。.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過程性目標:

 。.通過撥表針、觀察等實踐活動,讓學生體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體會到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建立學好數(shù)學的信念。

  2.通過操作、觀察、分析、推理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主動參與探究的精神。

 。.能用所學知識,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做時間的主人。

  情感目標:使學生初步建立時間觀念,教育學生要從小養(yǎng)成珍惜和遵守時間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正確讀寫鐘表上的整時。

  教學難點:

  正確迅速說出或撥出鐘面上的時間。

  教具、學具:

  多媒體課件、鐘表

  教學過程:

  一、引入

  猜謎:一匹馬兒三條腿,日夜奔跑不喊累,嘀嘀嗒嗒提醒你,時間一定要珍惜。

  生異口同聲地說:“鬧鐘”。

  師:鬧鐘有什么作用呢?

  生1:可以叫我們起床。

  生2:可以告訴我什么時候干什么。

  生3:可以告訴我們時間。

  師: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有關(guān)時間的知識。

  板書:認識鐘表

  [評析:抓住學生年齡特征,用學生喜聞樂見的謎語引出鐘表,引發(fā)學生強烈的興奮感和親切感,營造積極活躍、向上的學習氛圍,為學習新知創(chuàng)設良好的情境。]

  二、動手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認識鐘面。

  請小朋友拿出自己的小鬧鐘仔細觀察,看看鐘面上都有些什么,然后小組交流交流。

  生:自由觀察活動。(師:課件出示4時)

  師:誰愿意給大家介紹一下你的鐘面上都有些什么?

  生1:我的鐘面上有三根針,又粗又短的是時針,較粗較細的是分針,那個又長又細的是秒針(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逐一出示時針、分針及名稱。)。

  師:這個小朋友知道的可真多,他已經(jīng)認識秒針了,真了不起,在以后的學習中我們會更一步地認識秒針。鐘面上還有什么?

  生2:鐘面上有12個數(shù)。

  師:小朋友們觀察地真仔細,下面,我們再來觀察一下,看看鐘面上的時針、分針是怎么走的?(邊說邊拿實物鐘演示)

  生:我知道了,鐘面上的時針、分針是順著1、2、3、4、5、6、7、8、9、10、11、12的方向走的。

  師:你能照這樣的順序撥一撥小鬧鐘嗎?體驗時針、分針是怎么走的。

  生:動手撥小鬧鐘。

  [評析:這里讓學生親自動手撥小鬧鐘,抓住了兒童的心理特點,同時為學生提供了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觀察與思考、發(fā)現(xiàn)、表達的機會,激發(fā)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和積極性,同時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認識整時。

  請同學看這個鐘面,誰知道現(xiàn)在表示的時刻是幾時?(出示2時的鐘面)

  生:2時。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媽媽教過我。

  生2: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2,就是2時。

  生3:我是這么想的,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2,這時的時刻就是2時。

  師:咱們同學真了不起。那這個時刻又是幾時呢?(手指大屏幕的4時)

  生:4時。

  師:你又是怎么知道的?同桌互相說一說。

  生:同桌互相說。

  師:請同學看大屏幕,這時的時刻你能馬上說出是幾時嗎?

  生:8時。

  師:這個時刻我們一般該干什么呢?

  生:我們在上課。

  生:有時候,晚上的8時,我們在睡覺。

  師:時間是寶貴的,我們要珍惜時間,好好學習。

  師:你能用一句話說說看整時刻的方法嗎?

  生:沉默。

  師:好,我們小組討論討論。

  生:展開熱烈的討論。

  師:誰愿意把你的方法介紹給大家?

  生: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這時的時刻就是幾時。

  師小結(jié):小朋友們說的都很對,是的,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這時的時刻就是幾時。

  師:想不想親自動手撥一撥小鬧鐘?

  生:想。

  師:撥一個8時,看誰撥的又對又快,注意時針、分針轉(zhuǎn)動的方向。

  生:動手撥小鬧鐘。

  師:請同學看大屏幕,你撥的和大屏幕上面的一樣嗎?

  師:真了不起,我們再來撥一個3時。

  生:撥鐘。

  師:誰愿意上來展示給大家看,說說你是怎么撥的?

  生:積極舉手表現(xiàn)自己。教師及時給以獎勵。

  [評析:教學形式上,重視學生的獨立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有機結(jié)合,課堂中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體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去探究,去發(fā)現(xiàn),去再創(chuàng)造,使每個學生都有一塊屬于自己思維的開拓區(qū)域。]

  3.掌握用上午、下午這些詞語表示時間。

  師:想不到小朋友們的動手能力這么強,下面,我們來看看大家的觀察能力怎么樣?請大家看你桌上的這張圖,你能馬上寫出鐘表顯示的時刻是幾時嗎?比比看誰寫的又對又快?

  生:獨立完成填空,有同學小聲說:“怎么兩個都一樣?”

  師:你發(fā)現(xiàn)什么了?

  生1:兩個一樣,都是9時。

  生2:兩個都是9時,但不一樣,一個是上午9時,一個是晚上9時。

  師:小朋友們觀察的真仔細。為什么會有兩個9時呢?

  生3:我知道,因為一天,時針要走兩圈,所以有兩個9時。

  師小結(jié):小朋友說的真好,對了,一天時針在鐘面上要走2圈,所以有兩個9時,因此,要準確地表達時刻,還得會用上午、下午這些詞語。

《認識鐘表》教學設計15

  單元教學目標:

  1、1、結(jié)合學生日常作息時間,培養(yǎng)學生珍惜時間的態(tài)度和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2、2、結(jié)合生活經(jīng)驗學會看鐘表,會認讀整時、半時,體會整時過一點或差一點到整時。

  3、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

  課程標準中相對的知識技能目標:能認識鐘表,了解24時記法,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體驗時間的長短。

  小明的一天(1課時)

  教學目標:

  1、1、讓學生學會看鐘表,會認讀整時和半點。

  2、2、滲透珍惜時間的教育。

  3、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

  教學重點:

  會認讀整進、半時。

  教學難點:

  通過對比,認識整點與半點的特點。

  教學準備:

  鐘

  教學過程:

  一、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1、教師先出一個謎語,讓學生猜一猜。

  2、2、出示各種漂亮的鐘,激發(fā)學生認識鐘表的欲望。

  3、3、拿出實物讓學生辨整點與半點時鐘分別是如何敲的?

  二、說一說。

  1、1、說說課本當中,小明的.一天是怎么度過的?結(jié)合小組討論。

  2、2、小朋友的一天又是怎樣度過的呢?

  三、認一認。

  具體地說說小明幾點在干什么?

  一、三、比一比。

  引導學生討論,發(fā)現(xiàn)半時和整時的區(qū)別,這是本節(jié)課的難點,討論完后請小組長代表發(fā)言,最后教師作出總結(jié)。

  二、四、結(jié)合實踐。

  1、1、結(jié)合自己的實際,說說自己是怎么安排時間的。

  2、2、引導學生合理安排時間,樹立珍惜時間的觀念。

  三、五、練一練。

  1、1、第1、2題都是鞏固鐘表的認識。

  2、2、小調(diào)查是學生結(jié)合生活經(jīng)驗來說一說,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可作為一次家T作業(yè),第二天來進行組織交流。

【《認識鐘表》教學設計】相關(guān)文章:

認識鐘表教學設計02-19

《認識鐘表》教學設計03-10

認識鐘表教學設計【薦】05-19

認識鐘表教學設計【推薦】06-08

認識鐘表教學設計【熱】06-08

認識鐘表教學設計【精】04-15

【薦】認識鐘表教學設計04-26

【精】認識鐘表教學設計05-09

認識鐘表教學設計【熱門】05-02

認識鐘表教學設計15篇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