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甘羅》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根據(jù)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我們該怎么去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甘羅》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甘羅》教學設計1
在自然界和人類不斷發(fā)展變化的今天,我們每一位生物應不斷轉(zhuǎn)變觀念、更新教育、改革教學模式、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使學生具有扎實的基礎知識、求實的態(tài)度、靈活多變的思維方式和強烈的創(chuàng)新意識。不斷取得新的教學成果。
一、求實、抓基礎,聯(lián)系實際
在生物課堂教學中,要切實抓好生物概念、生物規(guī)律等基礎知識的教學,在具體教學中,要搞清生物要領的形成過程,講清生物概念的定義、含義及特性等,有時要通過舉例、作圖等手段讓學生加深對抽象生物要領的理解。對生物規(guī)律的講解中,要注意引導學生通過分析、概括、抽象、推理、歸納等思維活動得出結(jié)論,同時要講清生物規(guī)律的適用條件和范圍及生物規(guī)律中各生物量之間的關系,必要時對其相關的.概念規(guī)律要加以比較區(qū)別,消除學生對生物概念規(guī)律的模糊感。
生物課堂教學應理論聯(lián)系實際,注重應用,這既是生物學科特點的必然體現(xiàn),也是適應素質(zhì)教育的迫切需要的表現(xiàn)。在課堂講授中,教師應盡量列舉大量的、中的實例,向?qū)W生介紹現(xiàn)代科技知識,這樣可拓展學生的視野,提高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在習題的講析中,選例除了要注重習題的典型性外,更要注意習題的性,以及滲透相關學科知識的結(jié)合性。加強課堂演示實驗教學,除了課本上必做的演示實驗外,教師應當善于觀察,挖掘生活實例中的生物原則,設計一些實驗裝置在課堂上演示,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方法科學、靈活多變
教師在課堂講授中,應根據(jù)課程結(jié)構設置內(nèi)容特點、課型特征以及學生的實際和教學,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達到最佳教學效果。
知識方法教育要靈活,在課堂上,教師應根據(jù)不同的課型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思維方法訓練要靈活。在解決生物問題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從不角度、不同側(cè)面去分析問題,做到一題多思,一題多變,一題多解,多題一解,教師應當有目的對學生進行各種思維訓練。
三、轉(zhuǎn)變觀念,創(chuàng)新教育
“求實、求活、求新”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是有機的統(tǒng)一體。二者相輔相承,層層遞進,求實是基礎,求活是關鍵,求新是目的,只有具備扎實嚴謹?shù)幕A知識,才能轉(zhuǎn)變成靈活的思維方法,最終表現(xiàn)出獨特的創(chuàng)新能力。
新一輪的教育課程改革頒布了課程的課程標準,新課程改革對教師教學的新要求,就物新教材教學過程中進行教學反思問題進行探討。
在新課程形勢下要求:一個稱職的初中生物教師,決不能“教書匠”式地“照本宣科”,要在教學中不斷反思,不斷學習,與時共進。新課程提倡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發(fā)現(xiàn)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探究式學習的習慣。可是,如果生物教師對于教學不做任何反思,既不注意及時吸收他們的研究成果,自己對教學又不做認真思考,“上課時,只是就事論事地將基本的知識傳授給學生,下課后要他們死記,而不鼓勵他們思考分析”,那么,又怎能轉(zhuǎn)變學生被動接受、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拓展學生學習和探究生物問題的空間呢?那么,教師首先要在教學中不斷反思。新課程下生物的教學反思對于教師生物發(fā)展有很大的作用。當代國內(nèi)外教育界都提出,“教師即研究者”。教學反思中的“反思”,從本質(zhì)上來說,就是教師的一種經(jīng)常的、貫穿始終的對教學活動中各種現(xiàn)象進行檢查、分析、反饋、調(diào)節(jié),使整個教學活動、教學為日趨優(yōu)化的過程。這無疑會促進教師關注自己的教學行為,深入地教學研究活動。
總之,雖然新課程下生物教師教學反思的研究,目前還是個新課題。許多的反思問題都還需要我們進一步深入探索。但生物教學反思對生物教師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是生物教師實現(xiàn)發(fā)展有效途徑,也提高生物教學的新的嘗試,更會促使生物教師成長為新時期研究型、復合型教師。
《甘羅》教學設計2
教材分析:
一元二次方程根與系數(shù)的關系的主要是以前一單元中的求根公式為基礎的。教材通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x1、x2得出一元二次方程根與系數(shù)的關系,以及以數(shù)x1、x2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方程模型。然后通過4個例題介紹了利用根與系數(shù)的關系簡化一些計算的知識。
學情分析:
1.已用求根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2.本課的教學對象是九學生,學生對物的認
識多是直觀、形象的,他們所注意的多是事物外部的、直接的、具體形象的特征。
3.在教學初始,出示一些學生所熟悉和感興趣的,結(jié)合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使他們在現(xiàn)代化的教學模式和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相結(jié)合的基礎上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與系數(shù)的關系。
教學:
1、知識目標:要求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與系數(shù)的關系式,能運用根與系數(shù)的關系由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一個根求出另一個根與未知數(shù),會求一元二次方程兩個根的倒數(shù)和與平方數(shù),兩根之差。
2、能力目標:通過韋達定理的教學過程,使學生經(jīng)歷觀察、實驗、猜想、證明等過程,發(fā)展推理能力,能有條理地、清晰地闡述自己的觀點,進一步培養(yǎng)學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
3、情感目標:通過情境教學過程,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培養(yǎng)學生積極學習數(shù)態(tài)度。體驗數(shù)學活動中充滿著探索與創(chuàng)造,體驗數(shù)學活動中的成功感,建立自信心。
教學重難點:
1、重點:一元二次方程根與系數(shù)的關系。
2、難點:讓學生從具體方程的根發(fā)現(xiàn)一元二次方程根與系數(shù)之間的關系,并用表述,以及由一個已知方程求作新方程,使新方程的根與已知的方程的.根有某種關系,比較抽象,學生真正掌握有一定的難度,是教學的難點。
教學過程:
板書設計:
一元二次方程根與系數(shù)的關系如果ax+bx+c=0(a≠0)的兩根是x1,x2,那么x1+x2=,x1x2= 。
問題6.在方程ax+bx+c=0(a≠0)中,a、b、c的作用嗎?①二次項系數(shù)a是否為零,決定著方程是否為二次方程;②當a≠0時,b=0,a、c異號,方程兩根互為相反數(shù);③當a≠0時,△=b-4ac可判定根的情況;④當a≠0,b-4ac≥0時,x1+x2=,x1x2=。⑤當a≠0,c=0時,方程必有一根為0。
學生學習活動設計:
本節(jié)課充分讓學生分析、觀察、提高了學生的歸納能力及推理論證的能力。
教學反思:
1.一元二次方程根與系數(shù)的關系的推導是在求根公式的基礎上進行。它深化了兩根的和與積同系數(shù)之間的關系,是我們今后繼續(xù)研究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況的主要工具,必須熟記,為進一步使用打下基礎。
2.以一元二次方程根與系數(shù)的關系的探索與推導,向?qū)W生展示事物的一般規(guī)律,提倡積極思維,勇于探索的精神,借此鍛煉學生分析、觀察、歸納的能力及推理論證的能力
3.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與系數(shù)的關系,在中多以填空,選擇,解答題的形式出現(xiàn),考查的頻率較高,也常與幾何、二次函數(shù)等問題結(jié)合考查,是的熱點,它是方程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
4.使學生解題方法的多樣性,開闊解題思,優(yōu)化解題方法,增強擇優(yōu)能力。力求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和交流的過程中進行學習,獲得數(shù)學活動經(jīng)驗,應注意引導。
《甘羅》教學設計3
教學目的:
1.認識7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體會人物的特點。
3.感受中華民族語言文字的獨特魅力。
4.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教學難點:
1.體會人物的特點。
2.理解甘羅的巧妙之處。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同學們,還記得陶行知的《小孩兒不小歌》嗎?我們一起背誦一遍。
2.背得真好,雖然我們的年齡尚小,但是我們的聰明才智不容每一個成年人忽視。就拿我國古代來說吧,就曾涌現(xiàn)出許多聰明的孩子。同學們,你們能舉出一些嗎?
3.教師補充;四歲讓梨的孔融,五歲屬文的方仲永,六歲詠《鵝》的駱賓王,七歲稱象的曹沖,八歲砸缸的司馬光。--------
4.今天我們要認識一位聰明的小男孩甘羅。(板書課題:甘羅)
二.檢查預習情況。
師:課前,老師讓同學們預習了課文,下面老師就想考考你們。
1.請幾名學生分自然段朗讀課文。
2.黑板出示習題:讀準下面的詞語,注意加點字的讀音。
宰相 唉聲嘆氣 教唆 代替 宮殿 施禮 搗亂
3.回答下面的問題
。1)文中出現(xiàn)了哪幾個主要人物?圍繞上面幾個人物發(fā)生了什么事?
。2)哪幾個自然段寫了事情的起因,哪幾個自然段寫了事情的經(jīng)過?
學生匯報交流。
4.預習中,你有什么不懂的問題嗎?(教師板書問題)
三.深入理解課文
1.學習第一部分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找出其中的成語來。
。2)學生找出“唉聲嘆氣”并用自己的話說明意思,再用這個詞造個句子。
。3)指導學生用關切的語氣讀第二自然段。
過渡:爺爺,到底為什么事發(fā)愁呢?
(4)從文中哪個自然段可以知道,畫一畫。請學生匯報。
(5)你能體會爺爺此時的心情嗎?教師適當指導,讓學生試著讀一讀,其他同學評價。
教師板書:公雞下蛋
。6)得知爺爺唉聲嘆氣的原因,甘羅什么表現(xiàn),他說了什么?從中我們能夠體會出什么呢?指導朗讀。
2.學習第二部分
過渡:甘羅真的有辦法幫助爺爺和大臣們嗎?接下來又會發(fā)生什么呢?
、耪埻瑢W讀第五自然段,找出一個成語“不慌不忙”體會出什么?(胸有成竹)
甘羅對于什么胸有成竹呢?請一名同學讀第六自然段。
⑵看到甘羅,秦王為什么不高興?學生匯報交流。
俗話說:伴君如伴虎。不高興的`秦王會做出什么事情來呢?學生匯報交流。
秦王并沒有殺甘羅,這在甘羅的預料之中。
聯(lián)系實際:如果班級里有同學缺席,老師發(fā)現(xiàn)會問什么呢?學生回答。
爺爺沒來上朝,秦王也問了相同的問題,這也在甘羅的預料之中。
甘羅是如何回答秦王的話的?齊讀課文。
、歉柿_說爺爺沒來上朝的原因是什么?學生匯報,教師板書:男人生孩子
聽到這個原因,你感覺怎樣?學生匯報,秦王聽了以后是什么反應,學生匯報。
和同學們的反應一樣,秦王笑話甘羅,認為男人生孩子是胡言亂語,這是很自然的事情,這更在甘羅的預料之中。
、惹赝蹼y為群臣用的是“公雞下蛋”這種手段,甘羅用的是同樣的手段“男人生孩子”對付秦王,這真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事情的發(fā)展,都在按照甘羅的計劃進行著,所以甘羅胸有成竹。甘羅最后是怎樣說的?
學生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商釂枺哼@是個什么句子?能否換一個肯定的說法?學生匯報。
這句話有什么言外之意呢?學生討論匯報。
過渡:故事發(fā)展到這,結(jié)果會是什么呢?相信每個人都翹首期盼,那就讓我們給這個故事續(xù)編個結(jié)尾吧!
請四名同學為一個小組討論,然后選出一個代表匯報。
、蚀碇v故事。
四.教師小結(jié):
同學們,生活中難免有許多困難,但只要我們像甘羅一樣善于動腦筋、想辦法,就一定能夠戰(zhàn)勝它。
板書設計:
幽默
甘羅 聰明
勇敢
公雞下蛋 男人生孩子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甘羅》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引導學生抓住句子中的重點詞語,體會句子中任務的心情。
(3)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了解甘羅機智、勇敢、視死如歸的崇高品質(zhì)。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不同任務之間的性格特點。
(2)在分析課文重點句子含義的過程中,體會甘羅機智勇敢、不畏強大的崇高品質(zhì)。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引導學生了解甘羅的崇高品質(zhì)。教育學生遇事要沉著冷靜,平時要博覽群書。
教學重點、難點:
1.體會甘羅機智勇敢、不畏強大的崇高品質(zhì)。
2.通過重點語句,體會任務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有關戲劇的資料及有關少年英雄的資料。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簡介人物。
1.板書課題。
2.齊讀課題,質(zhì)疑解疑。
3.什么是使臣?本文說的使臣是誰?
(使臣,一個國家排除訪問另一個國家的使者。本文中的小使臣指的是十二歲的甘羅)。
4.簡介甘羅。
甘羅,秦國下蔡人,祖父甘茂,是秦國一位的人物,曾任秦國的做丞相。將門出虎子,在他祖父的教導下,甘羅從小就聰明機智,能言能辯,深受家人的喜愛。后來,甘茂受到別人的排擠迫逃離秦國,不久就死于魏國。甘羅小小年紀,就投奔到秦相呂不韋的門下,做他的門客。
二、初讀課文,學習字詞。
1.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按要求讀課文。
(1)讀準字音,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2)畫出不理解的詞語,利用查字典點和聯(lián)系上下文的辦法進行自學。
2.指明讀課文,檢查預習和學生初讀的情況。
3.理解課文中的詞語。
家喻戶曉:每家每戶都知道。
鞭策:用鞭子和棍子趕馬。比喻督促。
安居樂業(yè):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
放肆:言行輕率任意,毫無顧忌。
狂妄自大:極端地自高自大。
死得其所:形容死得有意義,死得有價值。
三、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1.與同桌合作讀書,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甘羅為了秦國和趙國能和睦相處,為了兩國百姓的疾苦,主動擔任了出使趙國的使臣,他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同趙王斗智斗勇,最終他以國人的但是,贏得了趙王的理解與尊重。)
2.圍繞著甘羅出使趙國這件事,課文寫了哪些內(nèi)容?請你劃分出本文的段落層次。
3.學生匯報。
課文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從第一句——“上天啊,救救他們吧!”):寫趙王看到秦國的使臣是一個十二歲的甘羅,認為是對趙國的不尊重,要處死甘羅。
第二部分(從“大王,甘羅雖小”——“為此,敝國國君特奉書陛下”):甘羅引用了歷的事實來群說趙王,希望趙王能以國家的大局為重,與秦國和睦相處,讓百姓安居樂業(yè)。
第三部分(從“國書,國書!”——完):甘羅以自己的過人膽識和聰明才智,贏得了趙王的尊重和信任。
四、再讀課文,突出重點。
1.自由輕聲朗讀課文。
2.提出質(zhì)疑,在課文中作上記號。
3.找出最令你感動的句子,在旁邊簡單寫自己的感受。
五、重點讀悟,體會人物性格。
1.圍繞提綱,交流重點句子。
(1)你認為甘羅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2)你認為趙王是一個怎樣的國君?
(3)在這篇課文中,你最喜歡誰?為什么?
2.學生圍繞這三個問題,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自主、探究學習。
3.反饋學習情況。
(1)甘羅是一個聰明機智、膽識過人、博覽群書的孩子。
找出體現(xiàn)甘羅特點的句子。(學生根據(jù)課文的內(nèi)容進行講解,教師適當點撥。)
(2)趙王是一個多疑、果斷、知錯就改、以大局為重的國君。
找出體現(xiàn)趙王特點的句子。(學生根據(jù)課文的內(nèi)容進行講解,教師適當點撥。)
(3)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實際進行回答,只要能說明喜歡的具體原因都可以。
4.那么,你知道趙王為什么一看見甘羅就生氣呢?
(因為在趙王眼里,甘羅就是一個孩子,他認為秦國是在羞辱趙國,讓一個未成年的孩子來辦理外交大事,所以他十分生氣。)
5.文章的結(jié)尾發(fā)生了巨大的`轉(zhuǎn)變,趙王命人給甘羅看座,這又是為什么呢?
(因為趙王在與甘羅的對話中,認為他年少有為、才識過人,十分敬佩他的膽識,所以趙王命人給甘羅看座。)
六、分角色朗讀或表演。
1.各個小組安排好人物的角色。
2.小組內(nèi)排練。
3.要讀出每個人物特有的身份與語氣來。
趙王:高高在上、自以為是、多疑的語氣。
甘羅:義正詞嚴、胸有成竹的語氣。
李陶:正直疑問的語氣
龐暖:正直、有頭腦、冷靜的語氣。
甘福:膽小怕事、膽怯的語氣。
七、總結(jié)全文,拓展延伸。
1.介紹戲劇。
戲劇是一門綜合的藝術,它以創(chuàng)造完整的舞臺藝術形象為目的,是文學(主要指劇本)、造型藝術(布景、燈光、道具、服裝、化妝)、音樂(主要指戲劇演出中的音響、插曲、配樂等,在戲曲和歌劇中又包含曲調(diào)、演唱)、舞蹈(話劇中演員的表演藝術,舞劇、戲劇中的舞蹈成分)等各種藝術的綜合體。
2.你從甘羅身上學到了什么?
3.教師小結(jié):小小的甘羅,居然出使趙國,并且一自己過人的膽識和機智勇敢,讓兩個國家友好邦交,和睦相處,讓兩國的百姓安居樂業(yè),這是多么令人佩服的啊,你們有什么要說的嗎?
4.你還知道那些膽識過人的小英雄呢?簡單說一說。
八、布置作業(yè)
1.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2.利用課余時間排練課本劇,演一演。
板書設計:
甘羅十二為使臣
使臣來訪遭侮辱
能言善辯說趙王
勇敢機智贏尊重
《甘羅》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詞語“挑唆、施禮”的意思。
2、在掌握字詞的基礎上,通過朗讀體會語言的幽默感,感受語言表達中幽默的魅力。
3、通過學習課文啟發(fā)學生思考幽默在生活中的妙處。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中華語言的藝術魅力。
2.初步了解幽默的構成方式。
教學準備:
1、道具、收集自己喜歡的幽默故事。
2、有關甘羅的資料、制作生字課件。
教學時數(shù):
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
解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齊讀課題,介紹甘羅。(甘羅從小聰慧過人,12歲出使趙國,煽動趙燕之戰(zhàn),使秦國不動一刀一槍得了十六座城池,為秦統(tǒng)一六國做出了巨大貢獻。)
二、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讀準字音。
三、再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
1、自讀,談讀后的感受。
2、畫出自己認為最幽默的一句話。
3、交流感受。
4、教師總結(jié),感悟幽默構成方式。
四、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五、學習本課生字、詞語。
1、教師提出生字,領讀生字。
2、學生給生字注音、組詞。
3、教師引導學生理解詞語的意思。
宰zǎi 主管,主持。(宰相宰殺主宰)
武wǔ 武將(滿朝文武武工武斗)
替t 代替,替換(替手替身替代)
宮gōng 皇宮(宮殿東宮故宮)
施shī 給予(施禮施工施主)
搗dǎo 打擾,擾亂(搗亂搗鬼搗米)
既j 已經(jīng)(既然既往既而)
六、再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
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文中表現(xiàn)甘羅幽默特質(zhì)的句子,從中體會幽默在生活中的妙處。
教學過程:
一、了解故事主人公的情況。
學生介紹甘羅,引起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
二、自由朗讀課文,給課文標出自然段。
三、指名分段朗讀課文。說一說讀文后的感受,甘羅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
四、學習1—4自然段
1、指名讀第1自然段。從中找出成語“唉聲嘆氣”,并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出這個成語的意思。通過這個成語來體會甘羅的爺爺當時有多煩惱。
2、讀了這個自然段后問問學生產(chǎn)生了什么問題。學生會想知道甘羅的爺爺為什么事而煩惱。引導學生帶著好奇的語氣朗讀第2自然段中的問句。
3、過度句:爺爺是怎么回答的?請學生自由朗讀第3自然段,用自己的話概括出來。(爺爺為秦王想吃公雞的.蛋而煩惱)指導學生帶著煩惱憂慮的語氣朗讀這一段課文。
五、學習4—9自然段
1、過度句:甘羅了解了爺爺?shù)臒⿶篮笫窃鯓幼龅哪兀?/p>
指名讀甘羅說的話。“秦王太不講理了!斌w會甘羅此時氣憤的心情。感受甘羅是個有正義感的孩子。
2、自讀第4自然段第3句話,說說體會到了甘羅是個什么樣的孩子。(從眼睛一眨這個詞體會到甘羅是個聰明機智的孩子。)有感情朗讀這一自然段。
3、同學們一定想知道甘羅是怎樣做的。小組內(nèi)分角色朗讀5—9自然段,交流一下甘羅的哪句話說的最幽默。
4、學生匯報朗讀,談自己讀文后的體會。
5、教師指導學生朗讀人物間的對話,從中體會甘羅的機智幽默及勇敢。
6、交流:說說甘羅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在生活中,發(fā)生了哪些你認為比較幽默的事,聽到了哪些幽默的話語,這些幽默的人或事在生活當中起到了什么樣的作用?舉例說明。
第三課時
教學內(nèi)容:
1、根據(jù)課文表演課本劇,體會課文語言的幽默。
2、做課后練習題。
教學過程:
一、小組合作分工,編排課本劇
1、小組內(nèi)討論,根據(jù)課文編寫出小劇本。
(1)時間、地點和人物;
。2)編排故事情節(jié);
(3)人物的臺詞;
(4)人物活動提示。
2、組織小組內(nèi)同學根據(jù)劇本排練。
3、匯報表演課本劇。
4、教師給予評價及指導。
二、課后練習
1.書后詞語要求會讀,會寫。
2.寫課堂作業(yè):基礎知識中的幾個多音字及形近字。
三、作業(yè):
1、書寫生字。
2、在日記中寫一寫自己經(jīng)歷的或看到的幽默的事,或聽到的幽默的話。
四、板書設計:
甘羅
有正義感 聰明 機智 勇敢 幽默
《甘羅》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學習新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戲劇文學的形式和特點。
4、分析甘羅年少有為、膽識過人、憂國憂民的人物形象。
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戲劇文學的形式和特點。
2、分析甘羅年少有為、膽識過人、憂國憂民的人物形象。
跟老師一起學:
1、介紹知識導入
戲劇是一門綜合的藝術,它以創(chuàng)造完整的舞臺藝術形象為目的,是文學(主要指劇本)、造型藝術(布景、燈光、道具、服裝、化妝)、音樂(主要指戲劇演出中的音響、插曲、配樂等,在戲曲和歌劇中又包含曲調(diào)、演唱)、舞蹈(話劇中演員的表演藝術,舞劇、戲劇中的舞蹈成分)等各種藝術的綜合體。
2、讀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
這篇課文屬于戲劇文學,是獨幕劇。全劇以趙王對甘羅的態(tài)度變化為線索展開矛盾沖突,通過對白描寫,通過場景渲染來刻畫人物,塑造了甘羅年少有為,膽識過人的形象,贊揚了甘羅機智勇敢、憂國憂民的優(yōu)秀品質(zhì),表現(xiàn)了少年甘羅所具有的不顧個人安危,勇于承擔國家安危的責任感。
3、采取自己喜歡的'方式學詞。
。1)給下列畫橫線的字注音。
邯鄲 正襟危坐 覲見 拜謁 和睦 恭請 一戳 秤砣 家喻戶曉 放肆 狂妄自大 銅鼎 倏地 祈禱 酬謝
4、強烈的戲劇沖突是戲劇文學的重要特征,“沒有沖突,就沒有戲劇”。戲劇是通過表現(xiàn)矛盾沖突來展開情節(jié)、塑造人物、
揭示生活本質(zhì)的。戲劇沖突一定要尖銳、激烈,只有這樣才能牢牢抓住觀眾的心,讓他們聚精會神地看完演出。本劇的沖突是什么?(甘羅年紀小)
5、理清戲劇梗概。
劇情發(fā)展:
趙王
甘羅
正襟危坐,嚴肅傲慢
不卑不亢
狂妄,污辱
陳述看法
威脅
不怕死,據(jù)理力爭
震驚
分析形勢
頹然坐下
【《甘羅》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音樂《哈里羅》優(yōu)秀教學設計模板10-24
苦與甘的輪回作文400字10-06
姓羅的名人10-05
羅半仙作文10-08
自投羅“網(wǎng)”作文07-12
羅大經(jīng)名言名句09-30
朗費羅名言02-09
《冰花》教學設計 冰花教學設計12-12
欣賞與設計教學設計05-24
《頭飾設計》教學設計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