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速度、時間和路程之間的關系教學設計二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根據(jù)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速度、時間和路程之間的關系教學設計二,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課題:速度、時間和路程之間的關系
教學內(nèi)容:速度、時間和所行的路程之間的關系。(課文第54頁內(nèi)容及練習八的第5—9.題)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出示交通工具的時速的圖片,介紹學生未知的交通工具(陸、海、空到宇宙方面)的運行速度,自然界一些動物的運行速度等等
2、你還知道哪些運行速度?學生展示搜集的信息
二、探究新知
1、教學速度的概念,學會速度的寫法。
人騎自行車1小時約行16千米。我們把人騎自行車1小時行的路程叫做速度。
師:還可以怎么用數(shù)學語言敘述?這些用符號怎么寫呢?
師:每小時,每分鐘都表示單位時間。單位時間可以是每小時、每分鐘、每秒、每日等等。
3)試著寫出其他交通工具的速度。
2、速度、時間和路程之間的關系
一輛汽車的速度是80千米/時,2小時可行多少千米?
李老師騎自行車的速度225米/分,10分鐘可行多少千米?
獨立計算并找出速度、時間和路程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
改變其中一題,求時間或者求速度。
問:你能發(fā)現(xiàn)速度、時間與路程有什么關系嗎?
三、鞏固新知
1、獵豹奔跑的速度可達每小時110千米,可寫作——
2、蝴蝶的速度每分鐘500米,寫作——
3、聲音傳播的速度是每秒鐘340米,寫作——
4、小強每天早上跑步15千米,他的速度大約是120米/分,小強每天大約跑步多少米?
5、練習八第8、9題 。
四、課堂總結(jié):今天你都學會了什么?有什么收獲?
五、作業(yè):練習八第10題 。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速度的概念,掌握速度×時間=路程這組數(shù)量關系。學會速度的寫法。
2、引導學生自主探索 速度×時間=路程這組數(shù)量關系,并應用它去解決問題。
3、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擴大認知視野,使學生感受人類創(chuàng)造交通工具的智慧和自然界的多姿多彩。
教學重點:理解速度的概念,掌握速度×時間=路程這組數(shù)量關系。
教學難點:應用數(shù)量關系解決實際問題。
【速度、時間和路程之間的關系教學設計二】相關文章:
《路程、時間與速度》教學反思09-30
和時間賽跑教學設計10-12
《和時間賽跑》教學設計01-23
《和時間賽跑》的教學設計12-09
《和時間賽跑》教學設計02-24
和時間賽跑教學設計06-22
《和時間賽跑教學》教學設計02-05
直線和圓位置關系教學設計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