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在线免费视频,亚洲精品免费一级视频,日韩亚洲欧美大陆,又黄又爽免费国产视频

<style id="t465f"></style>
<legend id="t465f"><u id="t465f"><thead id="t465f"></thead></u></legend>

<acronym id="t465f"></acronym>

<sub id="t465f"><ol id="t465f"><nobr id="t465f"></nobr></ol></sub>
<sub id="t465f"></sub>

五年級上冊《美術》教學設計

時間:2024-09-12 09:10:16 教學資源 投訴 投稿
  • 相關推薦

五年級上冊《美術》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五年級上冊《美術》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五年級上冊《美術》教學設計

五年級上冊《美術》教學設計1

  教材分析:

  本課屬于“設計應用”學習領域。本課除了注重學生美術中比例的知識概念,還非常注重學生自主探究與反思的學習過程。就是要認真體會教材編寫意圖,為學生設計思考、討論、體驗、探究、實踐等形式多樣的學習活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美術中的比例知識,大膽運用所學知識進行藝術實踐,逐漸提高學生的空間知覺能力,培養(yǎng)他們嚴謹、認真的學習態(tài)度,促進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通過學習能發(fā)現(xiàn)美術中的比例知識。

  過程與方法:初步懂得透視中的基本原理和規(guī)律,提高描繪五想的能力,時繪畫作品更真實。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逐步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觀察力、表現(xiàn)力和創(chuàng)造力。

  教學重點:

  通過對周圍環(huán)境的觀察能發(fā)現(xiàn)近大遠小的透視現(xiàn)象,能掌握簡單的原理和規(guī)律,將透視知識運用到繪畫中,使描繪的現(xiàn)象更真實。

  教學難點:

  繪畫實踐中運用所掌握透視原理和規(guī)律,提高兒童繪畫的基本技能,逐步提高同學們的觀察力、想象力、表現(xiàn)力和創(chuàng)造力。

  課前準備:

  鉛筆、橡皮、尺子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觀察書中的'范畫,你有什么體會?

  師:你能用簡單的圖形在紙上表現(xiàn)這些事物嗎?

  2、討論:

  (1)在紙上怎樣表現(xiàn)你看到的事物?

 。2)從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現(xiàn)象?(近大遠。

  二、新授

  1.作品簡介:

  ①.出示《溪山行旅圖》:

  (1)畫上畫的什么?

  (2)山和人物的大小對比如何?

  (3)這樣對比有何作用?

  宋代畫家范寬的《溪山行旅圖》,描寫了我國陜西一帶的風光。山處在畫的中央,頂天立地,雄偉壯觀。下面的商人趕著驢,顯得很小,這就更突出了大山高聳的氣勢。這幅畫成功地運用了山和人物之間的比例關系,是我國山水畫中的杰作。

 、.出示《維魯維斯的人》

  (1)人存站立和伸張四肢時,在圓形和正方形有何比例關系?

  (2)師簡單介紹這幅作品。

  《維魯維斯的人》時達.芬奇在和羅馬的建筑師維魯維斯研究人體比例所繪,用以說明人伸張四肢和立正時,應當是圓形和正方形的比例關系。

 、.出示《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位于法國首都巴黎,建與1163年。它正面每一層的高寬比例是按黃金分割比設計的,富有節(jié)奏和韻律感,總體效果協(xié)調統(tǒng)一,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的建筑。今天,我們學習美術中的比例關系,它有助于我們探尋美的奧秘,有助于培養(yǎng)我們的創(chuàng)新精神。

  2.師介紹黃金分割比的知識

  把一條線條分成兩部分,使其中一部分與全長的比等于另一部分與這部分的比,其比值約等于0.618。因這種比例在造型上比較美觀而被稱為黃金分割比。

  3.欣賞花瓶:

  (1)花瓶是由哪幾部分組成?

  (2)從比例的角度分析花瓶。

  4.教師示范:

  教師出示做好的花瓶,給它進行裝飾。裝飾可以有多種方法,學生思考回答。

  三.動手實踐

  (1)用比例知識先在稿紙上設計一個漂亮的花瓶,再用彩紙剪下來。

  (2)為這個花瓶添加圖案花紋。

  四:作品展示

  1.你為什么設計這種式樣的花瓶。

  2.你能否介紹一下你是怎么設計的?

  3.你最喜歡哪幅作品。

  教后反思:

  在這一課的教學中,如何讓學生感知“比例”以及什么是“美的比例”是我思考的重要問題,我在課上出示大小不同的圖片,讓學生拼擺出一幅能夠突顯出畫面主題物的作品,學生在拼擺的過程能夠感知到:小的物體能夠使大的物體顯得“更高大”。從這里開始切入“比例”這一概念,學生更能夠直觀的感受到,在畫面中適宜的運用比例是可以給人帶來無限的美感的。

  再通過發(fā)現(xiàn)身邊的比例來激起學生對“比例”的好奇,例如:身高與雙臂的長度、三庭五眼等,這些都是存在比例關系,而本節(jié)課的重點是學習眾多比例中的一種:“黃金分割比”。我通過測一測、量一量、算一算等教學方法,讓學生主動的探究出“黃金分割比”的比值約等于0.618,然后將符合“黃金分割比”藝術作品交給學生,讓他們實際的測量、計算,自己發(fā)現(xiàn)藝術品中蘊含的“黃金分割比”。最后,學以致用,我通過示范,引導學用所學的比例知識創(chuàng)作出比例適宜的藝術作品。并且引導學生如何巧妙的裝飾藝術作品,使之更加美觀。

  我除了讓學生掌握美術中“黃金分割比”的運用以外,還從多種角度去打開學生的思路和創(chuàng)作意識,讓藝術作品在嚴謹的學習態(tài)度中鮮活起來。

五年級上冊《美術》教學設計2

  教材分析:

  本課教材以“學生與自然”為切入點。以學生們熟悉的花為題材,使學生在感受花的形態(tài)美,色彩美的過程中,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思維,感知版畫的藝術形式美感!盎ā边@個題材是承接了前面教材的內容,在花的形態(tài)方面也有一定的認識和感悟,教材以“瓶花”為題,讓學生創(chuàng)作套色紙版畫,這是在原有的基礎進行拓展。運用版畫形式和顏色來表現(xiàn)花,倒是學生們以前沒有接觸過的學習內容。本課的教學重點與難點主要是:感悟版畫藝術的形式美;掌握制版和印制套版畫的'方法;感受套色紙版畫藝術表現(xiàn)形式。

  學習領域:造型、表現(xiàn)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版畫的基本特點和制作工藝。

  2、能學會運用吹塑紙制作套色版畫。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小組溝通、互相學習的能力。

  2、體驗美術學習過程的樂趣。

  教學重點:能夠運用套色版畫正確步驟,制作自己的瓶花作品。

  教學難點:自主探索顏料水份的控制和刻畫吹塑紙的技巧。

  課前準備:教師:學生分十組,每組準備一套工具

 。ㄒ煌八⑺垲伭、a4紙大小的吹塑紙、調色盤、水份畫筆),示范工具、課件。

  學生:制作工具(一桶水、水粉顏料、a4紙大小的吹塑紙、調色盤、水份畫筆)。

  教學過程:

  一、檢查學生準備情況,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1、以送禮物情節(jié),觀察美麗的瓶花版畫作品,引起學生好奇,激發(fā)學習興趣:(設計意圖:以第三者的角度去學習,學會換位思考)

  師:同學們你們看,這些美麗的畫是什么畫呢?生:答(略)。

  師:有同學看出來了,這些是美術里面一個很特別的畫種——版畫。為什么說它特別呢?我們來看看它們的制作過程。

  課件展示版畫的制作過程。

  師:大家看,這些畫并不是畫出來的,而是印出來的。(設計意圖:一步一步的簡單瀏覽,直觀了解版畫的制作工藝,讓學生自主觀察、學習,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 比較學習,版畫與平時的繪畫有何特別的地方,感受其獨特的肌理效果

  師: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是版畫和水粉畫、油畫,你們覺得有何不同呢。

  生:有一些樹木的紋樣,色塊對比強烈、均勻,有些地方有不平整的效果。(設計意圖:簡單鞏固欣賞美術作品美的能力)

  三、 新課:合作探索學習

  1、自主學習吹塑紙版畫的技法。

  師:今天我們就來體會一下版畫是怎樣做出來的。(教師板書)

  師:現(xiàn)在我們來動動手,書本上很清楚的告訴我們制作吹塑紙版畫的步驟,相信難不到五年級的你們。但是是不是那么容易就可以做出來呢。讓我們一起去試試吧。(設計意圖:鼓勵學生,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生:(設計意圖:按照合作學習要求,同桌兩人一組嘗試做一次吹塑紙版畫)5分鐘

  師:好啦,時間到。(設計意圖:整理課堂,集中學生注意力)

  師:下面我們來看看大家的結果怎樣(設計意圖:找部分學生作品展示,與老師、課件的作品比較)

  師:剛才老師看過大家的制作,步驟基本沒有問題的了。但是,大部分同學都遇到問題了,我們來看看到底都是那些問題。

  生:表達自己的見解。

  師:板書(水份、壓印等)

  師:這些問題,你們覺得應該怎樣解決

  生:再次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快速涂抹、拓印用力均勻)。

  師:板書不同的見解或補充。

  教師示范,重點講解水份、色彩多少等。

  四、聯(lián)系二:自主創(chuàng)作。(10分鐘)。

  1、提出活動要求:以小組為單位,用版畫的形式,自主獨立的制作一幅作品,要比之前的更完整、更豐富、更漂亮。

  2、學生自主創(chuàng)作,動手實踐。

  3、教師巡視,指導。

  五、比較、評價、總結

  1、展示學生作品。

  2、互評,自評作品。

  (1)根據作業(yè)要求、畫面效果等評價作品。

  六、總結,拓展

  師:這節(jié)課,是大家自己教會自己制作版畫,證明大家是好樣的。其實,關于版畫我們還有很多要學習的知識,比如黑白木刻版畫,這些就留給大家利用課余的時間去探究吧,相信隨著大家的成長,一定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識。

  七、板書

  美麗的瓶花

  斜——刻

  厚——涂

  輕——印

五年級上冊《美術》教學設計3

  一、教學目標:

  1、探訪老街的歷史和文化 。

  2、學習用不同的美術形式對老街進行記錄或描繪 。

  3、在感受和表現(xiàn)老街的傳統(tǒng)風俗文化和歷史建筑的藝術創(chuàng)作體驗中,增進對地方傳統(tǒng)文化的關注、尊重及熱愛之情。

  二、教學重難點:

  1、 重點:學習用美術形式對傳統(tǒng)歷史文化進行記錄或者描述。

  2、 難點:運用不同的美術形式表現(xiàn)老街。

  3、

  三、教學課時:2課時

  四、課前準備:(學生)常規(guī)繪畫工具、相機等材料 。

 。ń處煟┱n件、常規(guī)繪畫工具、相機等材料。

  五、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1、欣賞各地著名的老街,初步感受歷史老街的風光。揭示課題《悠悠老街》。

  2、說說自己家鄉(xiāng)的老街的歷史和故事 。

  3、引導學生欣賞老街不同時間、不同季節(jié)的攝影作品,感受老街上的自然風光。

  4、引導學生欣賞老街上各種古老建筑的攝影作品,感受老街上歷史建筑的特色。

  5、引導學生欣賞一組反映老街上保留著的傳統(tǒng)風俗的攝影作品,感受老街上的傳統(tǒng)文化。

  6、學習建議:課后和學生一起尋訪老街上的傳統(tǒng)風俗和歷史建筑。

  第二課時

  1、觀看老街視頻,揭示課題 。

  2、交流:和同學一起用相機或畫筆記錄老街的歷史和風俗文化時,有什么困難?又有什么趣味發(fā)現(xiàn)?

  3、寫生創(chuàng)作指導 。

 。1) 欣賞表現(xiàn)老街的風貌的優(yōu)秀美術作品 。

 。2) 教師講解并演示創(chuàng)作寫生的方法。

  4、同齡人作品欣賞 。

  5、學習建議:通過寫生或記憶畫的形式表現(xiàn)老街。

  6、展示評價 。

  7、拓展:不同美術形式表現(xiàn)的悠悠老街。

  2、傳統(tǒng)門飾

  一、教學目標:

  1、中國傳統(tǒng)門的類別、裝飾特點 。

  2、通過對門飾的觀察、欣賞、初步學習運用剪紙或繪畫形式,創(chuàng)作自己喜歡的具有不同風格的門 。

  3、培養(yǎng)熱愛中國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的品質 。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用繪畫或剪紙的形式表現(xiàn)中國傳統(tǒng)門飾。

  2、難點:創(chuàng)作的作品表現(xiàn)出傳統(tǒng)的裝飾風格 。

  三、教學課時:1課時

  四、課前準備:(學生)彩色卡紙、綜合材料、剪刀、雙面膠、水彩筆

 。ń處煟┒嗝襟w課件

  五、教學設計:

  1、介紹導入新課。

 。1)教師介紹門飾的知識:傳統(tǒng)的門飾;門飾的雕刻技法、民族特點;中外門飾的區(qū)別等。

 。2)引入課題《門的裝飾》。

  2、欣賞相關作品。

 。1)欣賞各種各樣的門飾 。

 。2)了解“門”各部分的名稱、及“門”的細節(jié)裝飾 。

  提問:你覺得這些傳統(tǒng)門飾美在哪里?它們各有什么特點?(表現(xiàn)在門飾上面的幾何圖案、樹木花卉、翎毛走獸等。)學生小組討論

  3、教師提出作業(yè)要求:

 。1) 用對折剪刻的方法制作一幅門的剪紙 。

 。2) 用線描的方法表現(xiàn)不同風格的門飾。

  4、學生構思創(chuàng)作 。

  5、教師巡視指導 。

  對創(chuàng)作中普遍出現(xiàn)的問題作集體和個別的'指導。

  6、評價

  能否在傳統(tǒng)圖案上進行創(chuàng)新; 能否在作業(yè)中有意識地運用一些原理; 能否大膽地發(fā)表自己的創(chuàng)作意圖和對他人作品的意見。

  7、拓展

  3適合紋樣

  一、教學目標:

  1、欣賞適合紋樣,感受適合紋樣的藝術特色,了解適合紋樣的不同樣式及構成特點 。

  2、學習適合紋樣的設計方法 。

  3、通過學習、了解適合紋樣在生活中的運用,提高美化生活的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了解適合紋樣的不同樣式,構成特點及設計簡單的適合紋樣 。

  2、難點:運用點線面的組合、色彩的合理搭配,表現(xiàn)出豐富多彩的適合紋樣。

  三、教學課時:1課時

  四、課前準備:(學生)繪畫用具、各種紙張等

 。ń處煟┱n件或視頻、范作、圖片和實物等

  五、教學設計:

  1、欣賞導入,引出課題 。

 。1)欣賞生活中的適合紋樣。說一說:你還在生活中見過哪些適合紋樣呢?

 。2)揭示課題:《適合紋樣》。

  2、觀察分析,研學新知 。

 。1)欣賞適合紋樣作品,說一說:什么是適合紋樣?

 。2)欣賞適合紋樣作品,小組討論:適合紋樣的構成形式有哪些? 對稱式:紋樣上下或左右相同,同形同色,整齊穩(wěn)重 均衡式:不對稱,紋樣不同形、不同色、自由活潑 向心式:紋樣由外往中心排列 離心式:紋樣由中心往外排列 。旋轉式:紋樣由中心順時針或逆時針扭曲 。

  (3)欣賞同齡人作品,學習作品優(yōu)秀之處。提問以下適合紋樣運用了哪種構成形式?

 。4)提問:你知道如何創(chuàng)作適合紋樣嗎?

  3、學生創(chuàng)作,教師指導 。

 。1)選擇一個形狀和紋樣素材,設計適合紋樣 。

 。2)也可以為一件生活用品設計適合紋樣 。

  (3)提示

 、龠m合紋樣與里面的紋樣要適合外形,即使去掉外形,仍能顯示出原來的形狀特點 。 ②紋樣繪制時要注意色彩的關系,如對比與和諧。

  4、展示評價,拓展延伸

  (1) 舉辦“適合紋樣欣賞會”,請學生將自己創(chuàng)作的適合紋樣作品貼在黑板上進行自評,互評。

  (2) 教師以恰當的語言對適合紋樣和學生作品進行小結,引導學生加強在生活中觀察與運用適合紋樣,提高美化生活的能力。

  4好看的裝飾畫

  一、 教學目標:

  1、了解裝飾畫的起源、種類、作用、感受裝飾畫獨特的藝術美。

  2、學習裝飾畫的設計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設計能力 。

  3、培養(yǎng)將美術作品運用到生活中去的意識,激發(fā)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學習裝飾畫設計的基本方法,嘗試設計裝飾畫 。

  2、難點:靈活運用裝飾畫設計方法,設計有創(chuàng)意的裝飾畫 。

  三、教學課時:1課時

  四、課前準備:(學生)彩色紙、彩色筆、繪畫鉛筆、畫框

 。ń處煟┓懂、課件

  五、教學設計:

  1、欣賞導入:

 。1)課件出示生活中的裝飾畫,提問:這樣的畫給你帶來怎樣的美感?我們應該把它稱為什么畫?

 。2)說一說:你對裝飾畫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3)說一說:你還在什么地方,見過怎樣的裝飾畫?

 。4)教師小結:生活中,我們經常能見到這種“與環(huán)境協(xié)調,起到裝飾、美化環(huán)境的畫”。我們把這樣的畫稱為“裝飾畫”。因為裝飾畫具有鮮明的欣賞性和裝飾性,所以人們稱它為:“經過化妝、打扮出來的畫! 出示課題:《好看的裝飾畫》 。

 。5)教師講解裝飾畫的起源,師生共同感受裝飾畫悠久的歷史。

  2、交流研究

 。1)欣賞著名的裝飾畫作品,進一步感受裝飾畫獨特的美。

 。2)與寫實的繪畫相比,裝飾畫具有怎樣的美感 。

  (3)通過照片與裝飾畫的對比,學習裝飾畫的設計方法。

  師生共同探究裝飾畫的方法:夸張、變形、簡化、概括、修飾等方法;總結裝飾畫的設計三要素:造型、色彩、構圖 。

  3、設計實踐

  (1)教師示范的裝飾畫設計方法,強調作品創(chuàng)作時可以是形狀的裝飾變化,也可以是色彩的裝飾變化 。

 。2)學生了解裝飾畫繪畫步驟 。

 。3)學生了解裝飾畫的組合形式:獨帽式裝飾畫和組合式裝飾畫。

  4、嘗試創(chuàng)作

 。1)教師提出創(chuàng)作建議:

 、僭O計一幅以《花》為主題的獨帽式裝飾畫;

 、谛〗M合作設計一組以《花》為主題的組合式裝飾畫 。

 。2)學生進行創(chuàng)作,選擇完成組合式裝飾畫的同學進行討論分工,合作完成作品。

  5、課外延伸

 。1)學生作品完成后,在教室展示作品,并填寫說明 。

 。2)教師組織學生欣賞裝飾畫展,進行自評和互評 。

 。3)欣賞多種材料制作的裝飾畫 。

 。4)可以嘗試將自己設計的裝飾畫運用到生活物品中去 。

  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五年級美術上冊教案篇二:五年級上冊美術全冊教案(浙美版)

  一、教材分析(教學內容、教學重點、教學難點)

  該教材改變過去以技術訓練為中心的教學體系,確立以審美教育為核心,繪畫、工藝、欣賞并重的教學體系,著力真善美學生的審美情趣。根據小學生的身心特點,注意聯(lián)系生活實際,注意民族性、時代性,選擇思想性、知識性、實用性、趣味性等教學內容。

 。ㄒ唬W生進行美育教育,逐步培養(yǎng)學生對自然美、社會生活美、藝術美的感受,愛好和審美能力。

 。ǘ┐龠M學生智力和才能的發(fā)展。

 。ㄈ┦箤W生掌握美術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重點:

  1、用繪畫和制作表現(xiàn)看到和想象的事物。

  2、通過寫生,認識一些透視現(xiàn)象。

  3、學習淺顯的色彩知識和一些簡易圖案的設計。

  4、學習淺顯常見美術字的寫法。

  5、學習淺顯的彩墨畫知識和技法。

  6、學習簡單的手工的基本方法。

  難點:

  1、培養(yǎng)學生細致耐心的操作態(tài)度,進一步提高觀察力、形象記憶力、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2、培養(yǎng)學生對自然美、生活美、藝術美的感受力。

  3、讓學生了解中國古來的文化,對中國的傳統(tǒng)繪畫有一定的了解,及一些正確執(zhí)筆、運筆與運墨的方法。

  4、培養(yǎng)學生民族自豪感。

  二、教學目標

  1、通過美術課堂教學,引導學生通過各種方式的學習,提高美術審美能力,體會審美情趣。

  2、了解美術的基本知識,認識美術工具,并在學習過程中豐富經驗,在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動腦的能力和學生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欣賞與評述能力。

  三、主要教學措施

  1、教學中要注意知識的基礎性與應用性,使學生學好常用的、必要的、有價值的知識和技能,還要注意體現(xiàn)民族性和時代性。

  2、教學中應注意將看看、想想、講講、做做、畫畫、玩玩等活動和繪畫、工藝、欣賞等內容有機結合起來。

  3、在教學方法上不宜過分強調嚴謹的素描結構、透視規(guī)律、色彩原理等,以免束縛學生的自由想象和個性發(fā)展。

  4、通過教學評價,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總結教學經驗,改進教學,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四、 課外拓展方法

  1、積極拓展課后內容,如《安全標識》《民間木雕》《彩色的世界》??滲透相關課外知識,增加文化內涵。

  2、注重課前準備和課前知識的積累,在信息積累的過程中了解課堂內容。

  五、教學進度表

  單 元課序課 題學習領域美術人文內容課時

  時代新貌1悠悠北山街綜合探索關注傳統(tǒng)、文化探訪2

  2安全標識設計應用標志設計、安全意識2

  校園生活

  3童搖童畫欣賞評述繪畫表現(xiàn)、文學素養(yǎng)1

  4大盒子小舞臺設計運用立體造型、設計創(chuàng)新2

  人與社會5民間木雕造型表現(xiàn)傳統(tǒng)手藝、民族文化1

  6門的裝飾設計運用裝飾藝術、生活感悟2

  7生動的泥塑人物造型表現(xiàn)觀察表現(xiàn)、熱愛生活2

  人與自然

  8收獲的季節(jié)總和探索熱愛自然、美好情感2

  9水墨畫動物造型表現(xiàn)水墨表現(xiàn)、天真童趣3

  創(chuàng)造天地

  10彩色的世界(一)造型表現(xiàn)色彩知識、熱愛自然2

  11彩色的世界(二)造型表現(xiàn)色彩知識、創(chuàng)意生活2

  12創(chuàng)造美的紋理造型表現(xiàn)觀察表現(xiàn)、體驗創(chuàng)造1

  13廢棄物造型造型表現(xiàn)創(chuàng)意設計、豐富生活2

  藝術瑰寶14古人的夢想——飛天欣賞評述傳統(tǒng)藝術、美好情感1

  一、悠悠北山街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探訪活動,了解、感受歷史街區(qū)建筑物的文化特點,讓學生學習運用形、色、肌理和空間結構等美術語言,來描繪有特色的歷史建筑物。

  2.通過對傳統(tǒng)歷史文化的觀察、感受、寫生、描繪等探訪記錄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鑒賞力、造型表現(xiàn)力及對傳統(tǒng)文化的理解、探訪能力。

  3.通過對傳統(tǒng)歷史文化的探訪活動,培養(yǎng)學生關注、尊重、熱愛地方傳統(tǒng)文化的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用美術的手段對傳統(tǒng)歷史文化進行探訪、記錄、寫生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關注和尊重傳統(tǒng)歷史文化的情感。

  難點:經過有效的探訪活動,通過記憶思考后進行創(chuàng)造性表現(xiàn)。

  課前準備:

 。▽W生)課前探訪活動:探訪時用的速寫本或相機,寫生鉛筆或鋼筆,收集北山街相關的傳統(tǒng)歷史文化資料(希望與家長溝通)。課前準備鋼筆或鉛筆水彩的創(chuàng)作工具。

  探訪傳統(tǒng)歷史建筑文化記載表:

  (教師)有關北山街的風光、歷史文化、歷史建筑的課件,創(chuàng)作工具。

  教學過程

  一、導課,出示課題。

  (1)對北山街風光的認識和感受。

  課件出示北山街風光,如北山街夜景、棲霞嶺、寶石流霞等,感受西湖邊悠悠北山街的風光。

  (2)小結:北山街,是一幅絕佳的西湖山水畫,是一條風光秀麗的街道。

  (3)板書課題:悠悠北山街。

  二、對北山街的文化背景感受。

  (1)小結出示:北山街文化遺存,如秦始皇纜船石、棲霞嶺摩巖題刻、紫云洞詩詞題刻、寶石山稚僧擔物造像等,教師講解。

 。2)小結:北山街,是一座中國近現(xiàn)代歷史文化博物館,是一條歷史悠悠的北山街。

  三、對北山街的歷史文化建筑探訪。

  (1)趣味導入。

  教師先出示幾張北山街歷史建筑物的局部,如孤云草舍局部,讓學生猜猜是杭州哪里的建筑

  物?再出示建筑全貌,請學生看一看,說說是什么建筑。

 。2)教師提出探究問題。

  杭城要進行整體改造,這幾處建筑是否該拆除?

  (3)探究活動。

  先請?zhí)皆L這幾處建筑的同學分小組交流探訪活動調查表,讓學生根據自己課前的調查,進行討論。再請各組代表說明本組探訪活動的情況,按探訪記載表分析,對探究問題作出答復。

  (4)激發(fā)寫生創(chuàng)作興趣。

  現(xiàn)在許多有價值的歷史建筑在逐漸消失,我們必須積極保護,并給予記錄?芍v述有關后人想尋找一些名人曾在北山街居住過的歷史建筑,由于文字圖片記載缺乏而費盡周折的故事,激發(fā)學生除了文字圖片的收集探訪外,

  還可進行美術寫生創(chuàng)作,以藝術形式描繪、記錄自己喜愛的歷史建筑物。

  四、寫生創(chuàng)作指導。

  (1)對比北山街歷史文化建筑與現(xiàn)代杭城建筑,區(qū)別表現(xiàn)在哪里?讓學生看圖片對比分析,更清晰地了解歷史建筑的特點,幫助啟發(fā)學生能夠抓住歷史建筑特點進行描繪。

 。2)欣賞繪畫藝術家用線描、色彩速寫描繪建筑物的作品,啟發(fā)學生進行創(chuàng)作構思。

 。3)欣賞兒童優(yōu)秀作品,鼓勵創(chuàng)作信心,講究創(chuàng)作的童趣性。

  結合欣賞,教師可演示如建筑與樹木的主次關系,構圖的疏密、飽滿,以及先線描后色彩的創(chuàng)作方法等。

  五、學生獨立創(chuàng)作,教師設計封面、目錄。

  六、作業(yè)設計

  用速寫與攝影的表現(xiàn)手法,創(chuàng)作題為《值得珍藏的建筑》的作品,全班可裝訂成《悠悠北山街》的圖冊,并配上文字簡述。學生創(chuàng)作用紙可事前打孔以便用線裝訂。

  第二課時

  課前準備

  寫生創(chuàng)作工具,已打過裝訂孔的畫紙。

  教學目標

  通過對傳統(tǒng)歷史文化的探訪活動,培養(yǎng)學生關注、尊重、熱愛地方傳統(tǒng)文化的情感。 教學過程

  1.激發(fā)寫生創(chuàng)作興趣,導入新課。

  教師根據學生探訪結果,選擇學生較為集中探訪的一處歷史建筑,進行重點講解建筑文化、風格及相關故事,確定寫生創(chuàng)作《值得珍藏的'建筑》的主題畫。

  2.寫生創(chuàng)作指導。

 。1)對比分析建筑的造型特點。

  教師出示現(xiàn)代建筑和北山街歷史建筑圖片,對比造型、顏色、材質等的不同點?讓學生對比感受,抓住建筑物特征。

 。2)欣賞繪畫藝術家用線描、色彩速寫描繪建筑物的作品。啟發(fā)學生對建筑物進行創(chuàng)作構思、創(chuàng)作寫生。

 。3)欣賞兒童優(yōu)秀作品,講究創(chuàng)作的童趣性,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作興趣,鼓勵信心。

 。4)教師可簡單演示幾種由易到難的創(chuàng)作寫生方法。如線描寫生、鉛筆淡彩、色彩寫生等;構圖前后、疏密、取舍等要領。注重講解技能難點。

 。5)講解外出寫生常規(guī),如找角度,選好安全位置,放置工具,外出不能喧嘩等要求。

  3.學生按寫生常規(guī)要求進行外出寫生創(chuàng)作,教師進行管理,指導創(chuàng)作。

  4.教師將學生作品裝訂成冊,進行展示。

  5.教師總結:現(xiàn)在有許多有價值的歷史建筑在消失,我們都應該積極保護,并給予記錄。

  二、安全標識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知各種常用的安全標識,知道它們的特征和作用。

  2. 初步學習設計安全標識的方法,能用安全標識的三要素(色彩、圖案及形式)為學;蛏鐓^(qū)設計合適的安全標識。

  3. 提高安全防范和自我保護意識,追求平安幸福的生活。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運用色彩、圖案和形狀等美術元素設計安全標識。

  難點:設計的標識要做到既美觀,又實用。

  教學準備

 。▽W生)圖案繪制工具(鉛畫紙、圓規(guī)、顏料),收集一些常用的安全標識,了解其中的含義。 (教師)準備一些常用的安全標識圖片、范作及課件等。

  1.導入。

 。1)讀報或安全事故影像資料,突出其中的安全標識。(教育學生的安全意識)

 。2)教師提問:可見在日常生活中安全隱患是有很多的。有效的避免發(fā)生安全事故,認識安全標識是很重要的,同學們見到過哪些安全標識,它們分別有什么含義和作用?

  (3)教師和學生共同小結:安全標識可以分為禁止標識、警告標識、指令標識和提示標識等,具有禁止、警告、提示的意思。它利用一定的色彩、圖案和形式等美術元素刺激人們的視覺和心理,起到警醒的作用。

 。3)引出課題:《安全標識》。

  2.分辨標識。

 。1)出示有禁止攀爬、當心觸電、小心輕放等安全標識,學生觀察這些標識的色彩、圖案及形狀,以及張貼的位置和所起的作用等。

  (2)分辨安全標識:出示一些常用的和特殊的安全標識,考考學生是否會分辨,如:禁止拋物、禁止觸摸、當心滑倒等。

  (3)提問:為什么好的安全標識能起到提高人們安全意識的作用?

  3.設計安全標識。

 。1)提問:校園內外應張貼哪些內容的安全標識?

 。2)探討:怎樣設計才使安全標識的色彩、圖案、形狀的含義清楚而醒目?

  (3)學生回答后,師生共同交流。

  (4)要求:為學;蛏鐓^(qū)設計安全標識。

 。5)設計建議:運用合適的視覺語言(色彩、圖案及形狀等);合適的標識用色,如紅色和黑色搭配用作禁止的標識,黃色和黑色用作警告的標識,綠色等其他顏色可以作提示標識;考慮制作材料的多樣性。

  4.學生作業(yè)。

  教師巡視指導:對制作中存在的共同性和個別問題加以指導。

  5.小結與拓展。

 。1)小結本節(jié)課的內容,展示學生作品。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是什么安全標識,是從哪里入手設計的。加深學生的印象,也從學生自己出發(fā),加強了安全教育。

 。2)課外分小組把安全標識張貼在校園合適的位置。

  第二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圖案繪制工具,思考作業(yè)存在的問題和優(yōu)點,準備創(chuàng)編標識故事(有關110、119等公共常用電話)。

 。ń處煟蕚溆嘘P安全標識故事課件。

  教學過程

  一、設計安全標識

  1、展示學生設計稿:

  a.你設計的是什么標識?準備放哪?

  b.為什么要這樣設計,請說出你設計的思路。

  2、修改設計草稿:

  要求:

  精致,可是使用輔助工具。

  畫面構圖時主體要畫得大,外形要標準。

  3、為設計稿上色:

  要求:顏料運用時要控制水分,運筆要概括。

  涂色時不要將顏色涂到邊緣外面去,可先涂邊緣線,再涂內部色彩。

  如果選擇張貼室外的安全標識,可以運用防水的油畫棒或者丙烯顏料。

  4、交流展示:

  展示學生作品,教師用照相機拍攝學生作品。

  5、小結與拓展:

  (1)根據學生設計內容,由學生自己進行張貼,可以小組合作。或者可以將學生作品做成kt板后張貼。

  (2)小結:安全標識能提高人們安全意識,要求學生在生活中多留心多觀察,注意人身安全。

  二、講評安全標識

  1.講評作業(yè)。

 。1)交流上節(jié)課作業(yè)中設計安全標識的優(yōu)點和存在的問題。

 。2)小結:安全標識要實用、美觀,還要考慮相應的圖形及用色特點。

 。3)學生修改或協(xié)作修改作業(yè)。

  2.編編故事。

 。1)播放課件:安全標識故事。

  (2)學生交流:談談這些故事給我們的啟發(fā)。

  (3)思考:各小組準備安全故事或小品。

  3.表演故事。

 。1)表演:請幾組學生演一演故事或小品。

  (2)匯報:組長匯報故事的創(chuàng)意及安全注意點。

 。3)互評:師生互評故事的創(chuàng)意和表演。

  4.學生作業(yè)。

  以小組合作的形式畫一幅或幾幅連續(xù)的安全故事圖,教師作針對性的指導。

  5.講評作業(yè)。

  (1)本次作業(yè)講評。

 。2)安全標識能提高人們安全意識,做生活的有心人。

  三、童謠童畫

  第一課時

  課前準備

  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五年級美術上冊教案篇三: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五年級美術

 。ㄕ忝腊妫┪迥昙壝佬g上冊教案

  學校:務川縣第三小學 年級:五年級科目:美術備課人:

  【教案編寫說明】:根據課標要求,結合當地實際,我對本書作了一些調整,不能完全按照課本中的內容去上。其目的都是讓學生在課堂上充分得到美的體驗。

  第 1 頁 共 1 頁

  第 2 頁 共 2 頁

  第 3 頁 共 3 頁

  第 4 頁 共 4 頁

  第 5 頁 共 5 頁

五年級上冊《美術》教學設計4

  學習領域:造型。表現(xiàn)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版畫的基本特點和制作工藝。

  2、能學會運用吹塑紙制作套色版畫。

  過程與方法:

  1、在動手實踐中掌握制作的方法和解決難點的能力。

  2、在觀察中了解套色版畫的技法和特點。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小組溝通、互相學習的能力。

  2、體驗美術學習過程的樂趣。

  教學重點:可以運用套色版畫正確步驟,制作自己的瓶花作品。

  教學難點:自主探索顏料水份的控制和刻畫吹塑紙的技巧。

  教學方法:講授法、練習法、談話法、演示法、討論法。

  課前準備:教師:學生分十二組,每組準備一套工具(一桶水、水粉顏料、a4紙大小的吹塑紙、調色盤、水份畫筆),示范工具、課件。

  學生:制作工具(一桶水、水粉顏料、a4紙大小的吹塑紙、調色盤、水份畫筆)。

  教學過程:

  一、檢查學生準備情況,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觀察導入,欣賞學習。

  1、觀察美麗的瓶花版畫作品,引起學生好奇,激發(fā)學習興趣:(2分鐘)

  師:同學們你們看,這些美麗的畫是什么畫呢?

  生:答(略)。

  師:有同學看出來了,這些是美術里面一個很特別的畫種——版畫。為什么說它特別呢?我們來看看它們的制作過程。

  課件展示版畫的`制作過程。

  師:大家看,這些畫并不是畫出來的,而是印出來的。(一步一步的簡單瀏覽,直觀了解版畫的制作工藝)

  2、比較學習,版畫與平時的繪畫有何特別的地方,感受其獨特的肌理效果(3分鐘)

  師: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是版畫和水粉畫、油畫,你們覺得有何不同呢。

  課件展示三張作品:各畫種的瓶花作品,讓學生體會版畫與其他畫種的畫面效果有何不同,感受版畫的肌理效果。

  生:有一些樹木的紋樣,色塊對比強烈、均勻,有些地方有不平整的效果。(等等)簡單鞏固欣賞美術作品美的能力。

  三、新課:合作探索學習

  1、自主學習吹塑紙版畫的技法。(8分鐘)

  師:今天我們就來體會一下版畫是怎樣做出來的。請大家翻開課本,預習一份種。(教師板書)

  師:現(xiàn)在我們來動動手,書本上很清楚的告訴我們制作吹塑紙版畫的步驟,相信難不到五年級的你們。但是是不是那么容易就可以做出來呢。讓我們一起去試試吧。

  生:(按照合作學習要求,同桌兩人一組嘗試做一次吹塑紙版畫)5分鐘

  師:好啦,時間到。(整理課堂,集中學生注意力)

  師:下面我們來看看大家的結果怎樣(找部分學生作品展示,與老師、課件的作品比較)

  師:剛才老師看過大家的制作,步驟基本沒有問題的了。但是,大部分同學都遇到問題了,我們來看看到底都是那些問題。

  生:表達自己的見解。

  師:板書(水份、壓印等)

  師:這些問題,你們覺得應該怎樣解決

  生:再次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快速涂抹、拓印用力均勻)。

  師:板書不同的見解或補充。

  2、示范解決問題(5分鐘)

  師:下面老師來給大家做一次,大家看看是不是和大家說的一樣。

  教師示范,重點講解水份、色彩多少等。

  四、聯(lián)系二:自主創(chuàng)作。(10分鐘)。

  1、提出活動要求:以小組為單位,用版畫的形式,自主獨立的制作一幅作品,要比之前的更完整、更豐富、更漂亮。

  2、學生自主創(chuàng)作,動手實踐。

  3、教師巡視,指導。(播放音樂)

  五、比較、評價、總結(5分鐘)。

  1、展示學生作品。

  2、互評,自評作品。

  (1)根據作業(yè)要求、畫面效果等評價作品。

 。2)對比自己第一張、第二張作品,評述自己的進步。

  六、總結,拓展

  師:這節(jié)課,是大家自己教會自己制作版畫,證明大家是好樣的。其實,關于版畫我們還有很多要學習的知識,比如黑白木刻版畫,這些就留給大家利用課余的時間去探究吧,相信隨著大家的成長,一定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識。

五年級上冊《美術》教學設計5

  一、教材分析

  (一)綜合分析

  我們生活在社會的大家庭中,在我們的心里,都會有自己崇拜的人,他是我們心目中學習的榜樣。崇拜自己親愛的爸爸媽媽,崇拜游泳棒的大哥,還是崇拜科學家,奧運冠軍,崇拜的原因很多,學生崇拜的人各行各業(yè),豐富多樣。從學生的成長看,把內心的想像描繪成具體詳細的畫面,把“崇拜的人”的`特點表現(xiàn)出來,如果能深入地表現(xiàn)他的性格、特長,就會展現(xiàn)多姿多彩的情景。教育即成長,生活即發(fā)展,給學生訴說的機會,從兒童的生活特征來解釋。尊重兒童時期,就是尊重成長的需要和時機,學生的崇拜也是一種學習,這是一個表現(xiàn)心情的主題。

  (二)教學目標

 、賻熒、生生間平等交流,幫助學生建立積極向上的健康崇拜觀。

  ②圍繞崇拜的主題,描繪生活中有意義的事。

 、墼诿佬g表現(xiàn)活動中,大膽地采用各種造型方式,并借助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二、教學過程設計

  (一)課前準備

  收集自己“崇拜的人”的資料,準備向大家介紹,以及自己崇拜他的原因。

  思考:準備用什么材料塑造形象?并準備好自己所需要的工具材料。

 。ǘ┙虒W過程:

  導入:師生、生生交流。每個人都會有自己崇拜的人,講一講他的故事吧!可以進行小組學習。

  討論:什么樣的人最值得自己崇拜?為什么?

  研究:如何表現(xiàn)“我崇拜的人”這一主題?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

  創(chuàng)作:嘗試多種方法,觸發(fā)創(chuàng)作靈感。

  交流:以“我崇拜的人”為主題舉行班隊活動,進行更進一步的研究和探索。鼓勵學生留心身邊的人或事,找到雖然平凡但讓人“崇拜”的普通人,把他們請進課堂,把作品送給他們,在互動中得到成長。

  三、學習評價建議:

  能否以積極的態(tài)度參與學習活動。

  能否大膽地描述自己的思考與感受。

  能否運用多種材料、工具進行造型表現(xiàn)活動,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

  能否有序地進行設計、制作和表現(xiàn)活動。

五年級上冊《美術》教學設計6

  教材分析

  本課有跨學科的特點是詩與畫的融合。 中國古人有“詩畫同源”說,有“詩畫同體”說。更有‘為畫者不懂詩不為畫家而為畫工’說。都是強調詩畫間的互通與互借的密切關系。說明了文學素養(yǎng)是藝術家的靈魂。詩人是用文學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情感,而畫家則是通過色彩畫面來表達自己的情感世界。當詩畫完美結合才能真正體現(xiàn)‘詩情畫意’之藝術思想。

  本課針對小學生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的特點,讓他們以“畫”的形式豐富詩句的內容,創(chuàng)造詩的表象“身臨其境”,進而激起與詩人情感的共鳴,達到詩畫共同提高的目的。

  教學目標:

  1.認知:學習為自已喜歡的古詩配畫。

  2.情感:體驗詩情畫意之藝術魅力,激發(fā)對祖國傳統(tǒng)文學藝術的熱愛。

  3.能力:運用已掌握的繪畫語言大膽想象創(chuàng)作表達古詩的意境。

  教學重點:

  通過繪畫創(chuàng)作表達古詩的意境與情感。

  教學難點:

  詩景與詩情的把握與統(tǒng)一。

  教學準備:

  教師:

  1.媒體課件(小學古詩‘詩畫’作品)。

  2.古詩朗讀錄音帶。

  學生:

  1.喜愛及熟悉的古詩幾首。

  2.自己善常的繪畫工具。

  教學過程:

  教學思路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教學組織

  1.明確學習小組(就近4人為一組)

  2. 檢查古詩和繪畫工具準備情況

  準備好繪畫工具及古詩

  做好課前準備工作

  導入

  播放古詩朗讀(錄音)

  要求學生閉目聆聽細品詩意聯(lián)想詩景

  學生可集中精力品味詩的意境

  交流討論

  出示學習提綱

  啟發(fā):

  從詩中你看到了什么?

  1.本詩著重寫什么,人,事,景,還是物。

  2.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3.你感受到怎樣的意境。你還想到了什么?

  思考:

  ‘詩是無形的畫,畫是有形的詩’這句話的含義

  教師:強調詩情與詩景的交融。

  小組討論交流

  由提綱引導學習,組內交流,然后集體交流

 。◣熒餐瑓⑴c)

  分析主題

  體會作者情感

  展開想象創(chuàng)設情景

  談自己的理解

  1. 創(chuàng)設合作學習氛圍 在交流中完善思路終取其長。

  2. 發(fā)揮學生形象思維的優(yōu)勢展開想象與聯(lián)想為描繪做鋪墊。

  3. 體會詩景與詩情交融的意境。

 。y點)

  作品欣賞

  出示‘詩畫’作品(課件展示)

  欣賞思考

  啟發(fā)創(chuàng)作思路

  啟發(fā)分析討論

  設問討論

  1.你最喜歡哪幅作品,你認為最精彩的地方在哪里為什么

  2.作者采取了怎樣的`表現(xiàn)方法與布局來表現(xiàn)詩的意境

  3.你有建議嗎?

  4.教師小結(形式與內容的統(tǒng)一)

  交流討論

  感受藝術美感

  探究表現(xiàn)的形式技能與內容的關系

  提出自己的感悟與創(chuàng)造(你心中的景)

  幫助學生樹立信心,梳理創(chuàng)作思路,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熱情,

  強調重點

  學生創(chuàng)作

  出示作業(yè)要求:

  用繪畫的形式表現(xiàn)自已熟悉和喜愛的古詩(也可是其中的一句)

  學生作畫

  用熟的古詩創(chuàng)作學生宜把握有興趣

  老師輔導

  1,選題

  2,為學生具體描繪中遇到的困難提供及時幫助

  3,鼓勵學生采用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與風格創(chuàng)作

  用自已善長的繪畫形式創(chuàng)作

  提升學生創(chuàng)作的信心與熱情

  作業(yè)欣賞評價

  與學生共同欣賞肯定創(chuàng)意提出建議

  1.展示自己的作品

  2.師生共同體會作品中的詩情畫意

  3.談創(chuàng)作體會

  知識梳理

  拓展

  強調古詩的文學藝術價值,激勵學生學好古詩,課下堅持詩畫創(chuàng)作,使自己的文學與繪畫水平得到共同提高。

  培養(yǎng)詩畫創(chuàng)作的興趣

  反思:

  詩具有極強的寫意特點。這就為學生在繪畫創(chuàng)作中,充分想象、聯(lián)想留下很大的空間。在教學中,首先 要引導啟發(fā)學生細品詩意,準確理解作者的意圖,在此基礎上鼓勵學生展開想象、聯(lián)想創(chuàng)設意境,以現(xiàn)作者眼中的景、心中的景。在作畫過程中,為學生創(chuàng)作提供技能支持,通過示范啟發(fā)(如古人的服飾作品的布局等)解決學生在繪畫中遇到的困難,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體會到‘詩是無形的畫,畫是有形的詩’這一藝術思想。

五年級上冊《美術》教學設計7

  教學目的:

  1、 學習美術中的比例知識,培養(yǎng)同學的發(fā)明精神。

  2、 了解比例在美術作品中的關系,提高同學的審美能力。

  3、 學習此例關系,設計一個花瓶,提高設計能力。

  教學重點:

  運用比例在美術中的關系,分析美術作品。

  教學難點:

  從比例的角度考慮設計一個好看的花瓶。

  課前準備:

  教具:教學圖片、花瓶、同學作品若干

  學具:剪刀、膠水、彩紙、油畫棒。

  教學過程:

  1、《出示溪山行旅圖》:

  (1) 畫上畫的什么?

  (2) 山和人物的大小對比方何?

  (3) 這樣對比有何作用?

  師:宋代畫家范寬的《溪山行旅圖》描寫了我國陜西一帶的風光,山處在畫的中央,頂天立地,雄佛壯觀下面的商人趕著驢,顯得很小,這就更突出了大山高聳偽氣勢。這幅畫勝利地運用了山和人物之間的.比例關系,是我國山水畫的杰作。

  2.出示《維魯維斯的人》

  (1) 人存站立和伸張四肢時,在圓形和正方形有何比例關系?

  (2) 師簡單介紹這幅作品。

  4、 師介紹黃金分割的知識

  (1) 把一條線段分成兩局部,便其中一局部與全長的址等于另一局部與這局部的比,使用1:0.618的比值分割稱為黃金分割。因這種比例在造型上址較美觀而得名。

  (2) 師用黃金分割的知識分析《吧黎圣母院》。

  5、 欣賞同學們的設計作品

  (1) 這些作品你覺得哪件最漂亮?為什么?

  (2) 從比例的角度分析,它們勝利之處在哪里?

  三。作業(yè)練習:

  (1) 用比例知識先在稿紙上設計一個漂亮的花瓶,再用彩紙剪下來。

  (2) 為這個花瓶添加圖案花紋。

  四:作品展示

  1. 你為什么設計這種式樣的花瓶。

  2. 你能否介紹一下你是怎么設計的?

  3. 你最喜歡哪幅作品。

  五。課堂小結,提出希望,安排下節(jié)課工具

  課后記:對于上節(jié)課來說,這節(jié)好多了,有了透視的一點基礎,對于比例就比較好理解和接受,我在上課的過程中順便復習上節(jié)課的內容,收效好了很多。

【五年級上冊《美術》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美術上冊教學設計03-10

美術上冊教學設計15篇03-10

美術上冊教學設計14篇03-11

五年級上冊教學設計06-11

五年級美術教學設計08-10

五年級美術教學設計05-20

美術教學設計10-07

美術教學設計03-22

五年級上冊鯨教學設計03-15

五年級上冊白鷺教學設計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