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中語文閱讀課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通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來輔助教學,借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那么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高中語文閱讀課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高中語文閱讀課教學設計1
一、設計理念
“教材只是個例子”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感受并學會用“抓住寓意與故事之間聯(lián)系”的方法學習伊索寓言,并且遷移運用這種方法,為《螞蟻和屎殼郎》編寫寓意,實現(xiàn)“為遷移而教”的目的,讓學生初步掌握學寓言的方法,從而打開學寓言的一扇大門。
二、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詞,初步掌握“抓住寓意與故事之間聯(lián)系”的方法學好三則寓言的寓意。
2、通過故事與寓意之間的比較回讀、仔細品味,體味寓言中蘊含的寓意,嘗試為《螞蟻和屎殼郎》這則伊索寓言編寫寓意。
三、教學過程
。ㄒ唬┱w感知,梳理歸納
1、屏幕閱讀《伊索寓言》相關背景資料,匯報交流:得到了哪些信息?及時總結。
2、引入課題。
3、自由朗讀,整體感體課文,要求:讀準、讀通三則寓言故事。
4、匯報讀書后的感受,隨機歸納梳理。
預計學生會匯報
。1)故事內(nèi)容簡說。
。2)對角色的'評價。
。3)對寓意的個性理解。
過渡語:讀了這測寓言,大家已經(jīng)基本了解了故事內(nèi)容,但這還不夠,學寓言,不僅要讀懂內(nèi)容,還要理解寓意。
(二)找準寓意,初步理解
1、快速默讀寓言故事,把寓言中表明寓意的相關語句劃出來。
2、交流匯總投影出示三句寓意:都在文末,點睛之筆(精練、概括)。
3、嘗試用自己的話說說寓意、提提問題。(提醒:抓關鍵詞)
過渡:這些語句都表達了幾則寓言的寓意,請同學們把這幾句話放回文中,用心默讀思考:寓意是怎么從故事中得出來的?試著找找故事與寓意的聯(lián)系。
。ㄈ┳プ÷(lián)系,深入體悟
1、默讀第一則《狐貍和葡萄》,自主找故事與寓意之間的聯(lián)系。
2、指名讀故事,齊讀寓意,反饋交流。
3、教師隨機小結點撥。
4、小結方法:請同學用自己的話說說寓意是怎樣與故事聯(lián)系起來的?
5、齊讀寓意,強化感知。
6、自主嘗試,運用方法學《牧童與狼》、《蟬和狐貍》。
7、反饋交流,隨機點拔,發(fā)現(xiàn)、梳理后兩則寓言的故事和寓意的有機聯(lián)系。
8、再次小結方法,讀寓意。(寓意是緊密聯(lián)系故事,從故事中精心提煉出來的,與故事密不可分、水乳交融)
9。教師出示從另一個角度提煉的《蟬和狐貍》的寓意:“一個居心不良的人,不管用多少花言巧語來掩飾自己的陰謀,總有一天會被人識破的!
請學生運用方法評議。
過渡:《伊索寓言》就是通過一個個形象生動的故事得出道理的,在語言的最后用依據(jù)精練的話點名寓意。這是伊索寓言的特點。
(四)遷移方法,嘗試概括寓意
1、為從《螞蟻與屎殼郎》寫寓意。
2、交流、評比優(yōu)化
3、教師出示下水文,師生評議。
。ㄎ澹┳鳂I(yè)
運用抓聯(lián)系的方法,拓展讀《伊索寓言》
敢于挑戰(zhàn),嘗試個性化理解寓言故事
高中語文閱讀課教學設計2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簡稱新課標)的頒布和實施,為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注入了鮮活的生命力,使中學語文教學改革不斷走向深入。隨著新課程的全面實施,我認真地學習了語文《新課程標準》,再一次認識到語文新課程改革的重要性及改革的實質性。下面,我從以下幾方面淺談一下自己的學習體會:
一、以人為本,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新課程標準強調“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促進學生均衡而有個性的發(fā)展”,開始把培養(yǎng)人、發(fā)展人、提高人和造就人作為語文教學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新課程標準還指出:“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語文素養(yǎng)是學生學好其它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的基礎!
新課程標準這項規(guī)定不僅強調了語文課程與其他各科的關系,同時也體現(xiàn)了語文課程與整個人一生的關系,它既著眼于個體的培養(yǎng),又不忽視整體的提高;它既立足于學生語文學習的今天,又關注學生不斷發(fā)展的明天。實際上語文教育的終極目標就是提高人的素養(yǎng),促成人的發(fā)展。我們應該充分發(fā)揮語文的育人功能,按照整個教育目標要求來培養(yǎng)學生的相應素質,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二、開發(fā)豐富的語文資源,拓寬視野
在過去的語文教學中,因為片面強調課堂教學的“主渠道”,學生的語文學習資源主要在課堂,內(nèi)容主要是教材。而新課程標準的出臺打破了這種教材單一的局面,指出:“語文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毙抡n程標準強調“教科書應有開放性”,在合理安排課程計劃和課程內(nèi)容的基礎上,“給地方、學校和教師留有開發(fā)和選擇的空間,也要給學生留出選擇和拓展的余地,以滿足不同學生學習和發(fā)展的需要”。
這一規(guī)定充分體現(xiàn)了新課程改革在傳承語文教育傳統(tǒng)、探索語文教育民族化道路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同時也真正體現(xiàn)了“語文學習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這一點。它要求教師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充分體現(xiàn)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學資源生活化的特點。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jù)新課標的要求和教學內(nèi)容的特點以及學生學習的實際需要,選定教學內(nèi)容和材料,如“名著推薦與閱讀”、“讀報與觀看電影”等,“自然風光、文物古跡、民俗風情,國內(nèi)外的重要事件,學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話題等都可以成為語文課程的資源!睂嵺`證明只有使現(xiàn)實生活成為語文教學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永恒寶庫,語文教學才能生生不息,語文的魅力才會長盛不衰。
另外,必修課與選修課的設置,使語文教學更富有彈性,為學生的自主閱讀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為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機遇。“積累·整合”“感覺·鑒賞”“思考·領悟”“應用·拓展”“發(fā)現(xiàn)·創(chuàng)新”五個方面的發(fā)展將語文的視角引向更廣闊的世界,更開放的田野。
三、轉變角色和觀念,培養(yǎng)自主探究的教學方法
新課標對語文教學中教師和學生的角色重新進行了定位。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是學習的主人;而教師只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這樣學生成了課堂的主角,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引路人,幫扶者,教師的“教”一定要圍繞學生的“學”服務。教師不單要備教材、教法(包括教具),還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制訂比較科學的教案,為學生所想,想學生所需,解學生所難。
新課程標準還強調“語文教學應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幫助他們樹立主體意識,根據(jù)各自的特點和需要,自覺調整學習心態(tài)和途徑! “語文課程必須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的方式”。
實際上語文教育的終極目標就是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在語文教學中我們語文教師應有意識為學生創(chuàng)設自主學習的情境,要求學生樹立自主學習的意識,調整自主學習的心態(tài),尋找自主學習的方法。它鼓勵學生在學科學習中自主選擇并確定學習內(nèi)容,自己動手收集、分析、判斷、篩選大量的信息材料,鼓勵學生學習探究性閱讀與創(chuàng)造性閱讀,并自主與他人交流讀書成果;它鼓勵學生有個性創(chuàng)意的表達,根據(jù)個人特點和興趣自主寫作。
這種理念摒棄了傳統(tǒng)的“接受性學習、機械記憶、被動模仿”的片面作法,循著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思想,促成學生思維能力發(fā)展和人格個性發(fā)展,讓學生自覺端正學習動機,在自主探索的學習過程中,將外在知識轉化為內(nèi)在經(jīng)驗,從而發(fā)展學生的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培養(yǎng)其動手能力和操作能力。
新理念的確立,給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為了我們的教育事業(yè),為了我們祖國的下一代人才的培養(yǎng),我們要激流勇進,在語文課程改革的路途上,開辟出一條讓學生自主獲得語文能力的道路。讓我們的學生長大以后說:這是我們的老師交給我們的方法,我一輩子受用。
【高中語文閱讀課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閱讀課教學設計06-11
閱讀課教學設計案例01-12
熱閱讀課教學設計02-04
閱讀課教學設計11篇06-11
高中語文教學設計05-17
高中語文教學設計模板06-01
高中語文教學設計14篇06-12
高中語文教學設計精華(14篇)09-15
四年級閱讀課教學設計模板(通用10篇)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