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在线免费视频,亚洲精品免费一级视频,日韩亚洲欧美大陆,又黄又爽免费国产视频

<style id="t465f"></style>
<legend id="t465f"><u id="t465f"><thead id="t465f"></thead></u></legend>

<acronym id="t465f"></acronym>

<sub id="t465f"><ol id="t465f"><nobr id="t465f"></nobr></ol></sub>
<sub id="t465f"></sub>

《放飛蜻蜓》教學設計

時間:2022-09-30 17:03:33 教學資源 投訴 投稿
  • 相關推薦

《放飛蜻蜓》教學設計4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來輔助教學,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你知道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我們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放飛蜻蜓》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放飛蜻蜓》教學設計4篇

《放飛蜻蜓》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9個生字,認識4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學習帶著問題默讀課文。理解重點語句,能正確地讀出句子的語氣。

  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陶行知對孩子們的諄諄教誨,通過對課文內容的朗讀感悟,了解有關蜻蜓的科學知識,懂得蜻蜓是人類的好朋友,激發(fā)學生保護有益動物的情感。

  4、引導學生逐步養(yǎng)成邊讀書,邊思考的閱讀習慣。了解課文敘述順序,滲透寫作方法。

  教學重、難點:

  理解重點句、重點詞語,有感情地朗讀。讀中感悟陶行知對孩子的諄諄教導。

  教學準備:

  關于蜻蜓的圖文資料,課件。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解讀課題,引發(fā)質疑。

  1、談話引入課題,學習“蜻蜓”:

  板書:蜻蜓

  學習“蜻蜓”:(1)提問:認識這兩個字嗎?讀一讀。

 。2)都是什么偏旁?怎樣記?

 。3)提示:易錯處:“蜓”右邊不是“延”

  對于蜻蜓,你都有哪些了解?

  今天我們就學習一篇關于蜻蜓的課文,板書:放飛。

  齊讀課題:放飛蜻蜓。

  2、學生圍繞課題質疑:看了課題,你產(chǎn)生了什么疑問?

  3、學生質疑:誰捉了蜻蜓?誰放飛蜻蜓?為什么放飛?

  4、板書:捉放?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理清順序。

  1、自由讀課文,用以往的學習方式認識課文中的'字,標出自然段。

  2、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糾正字音。

  3、初步回答質疑:我們捉蜻蜓我們放蜻蜓陶行知講蜻蜓

  4、板書:講

  5、瀏覽課文:哪幾節(jié)講的是捉蜻蜓?哪幾節(jié)講的是放蜻蜓?哪幾節(jié)講的是講蜻蜓?

  6、自愿選擇分別讀三部分,再次熟悉課文,熟悉生字,糾正讀音,統(tǒng)一認識。

  7、小結:課文是按照事情的發(fā)生發(fā)展順序寫的。

  8、導入:看來小朋友放飛蜻蜓是因為陶行知跟他們談論了蜻蜓。那么他都談了

  關于蜻蜓的哪些知識呢?讀課文,從文中找一找。

  三、感悟課文“講蜻蜓”部分(2——10自然段),了解有關蜻蜓的知識。

  1、學生自由讀2——10自然段,邊讀邊畫出講述關于蜻蜓知識的語句。

  2、指名讀,小組交流,大家議。同時課件演示蜻蜓的構造及特點。激發(fā)情趣再讀再讀。

  [引導學生邊讀邊思考,邊動筆,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同時,在學生充分自由品讀的基礎上合作互動學習。]

  3、總結概括:我們都了解了蜻蜓的哪些知識?用“我知道了……,還知道了……”的句式練習說話。

  [發(fā)展學生的語言要落實在語文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

  四、布置作業(yè),拓展學習:你還知道哪些有關蜻蜓的知識?還想了解哪些知識?

  回家收集有關資料。

  第二課時

  一、復習回字詞,回顧課文

  1、讀生字卡片及詞語。

  2、指名分角色讀課文。思考:課文按什么順序寫的?

  3、板書:捉放講

  二、交流資料

  1、小組交流:

  2、語言訓練:能說一句話來說說你對蜻蜓的感受嗎?

  如:我喜歡蜻蜓。

  蜻蜓是我們的朋友。

  蜻蜓很美麗。

  [再次進行語言訓練,激發(fā)學習情感。]

  三、研讀課文,感悟人物。

  1、同學們,如果你捉到一只蜻蜓心情會怎樣?課文中哪個自然段講的是小朋友捉蜻蜓?

  2、指名讀第一段,了解大意,想象孩子們捉蜻蜓的快活情景。

  3、可是他們卻把蜻蜓放了,什么心情?讀第三段(11自然段)

 。1)從“紛紛”一詞可以看出孩子們都同意放飛蜻蜓

  (2)從“放了它,放了它”連喊了兩遍,體會孩子們的心情。

  4、引導思考:

  翠貞他們一群孩子好不容易才捉到一只蜻蜓,為什么最后大家卻迫不及待地要把蜻蜓“放飛”了?(在“放飛”下加重點號)。

  此時你對陶行知先生產(chǎn)生了一種什么樣的感覺?

  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讀課文,來探討一下,他是怎樣的一個人。

  5、研讀二、三段

 。1)分角色讀第二、三段,想一想:

  陶行知先生是怎樣跟孩子們談蜻蜓的?

  如果你就是這群孩子中的一員,在和陶行知先生一起談了有關蜻蜓的事之后,你會自覺自愿地把捉到的蜻蜓放飛嗎?為什么?

 。2)學生結合課文中的重點詞句,談自己的看法。

  重點探究:

  A陶行知的語氣:“慈愛的”、“商量的”(尊重孩子,耐心、民主,孩子們容易接受他的教育)

  B陶行知先生與孩子們的對話內容:蜻蜓吃什么?尾巴有什么作用?眼睛的結構。(了解蜻蜓的特點,認識到它是益蟲,應該保護)

  提問:從他們的對話中,你對蜻蜓有了什么了解?

  C孩子們的回答內容和神態(tài)。(“入神”說明陶行知先生的話太吸引人了)

 。▽W生讀議)

  6、練習分角色朗讀。

  同座間練習,再次體會人物的心理。

  指名演讀,集體評議

  7、啟發(fā)小結:你覺得陶行知先生是怎樣的一個人?

  四、指導寫字(略)

  1、出示本課生字,學生再次認讀。

  2、學生自學。

  3、匯報學會的字。交流。

  4、教師示范指導寫:“蜓”、“衡”。抓住結構特點進行提示。

  作業(yè)設計:

  1、抄寫生字詞。

  2、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

  3、查閱有關陶行知先生資料。

《放飛蜻蜓》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2個生字,認識6個字,掌握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地分角色朗讀課文,學習帶著問題默讀課文,理解重點語句,能正確讀出句子的語氣。

  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陶行知對孩子們的諄諄教導,懂得保護益蟲。

  4、引導學生逐步養(yǎng)成邊讀書邊思考的閱讀習慣。

  教學重點:

  理解陶行知如何耐心細致地引導孩子們懂得蜻蜓是人類的好朋友,并啟發(fā)孩子們放飛蜻蜓。

  教學難點:

  了解蜻蜓各部分的結構、特點及功能。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圖片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展示圖片,激趣導入

  1、同學們,老師給大家?guī)硪粡埫利惖膱D片,這是什么?(出示圖片)(板書: 蜻蜓)請你用一個詞來形容一下這只蜻蜓(美麗、可愛)你們喜歡嗎?今天有幾個小朋友要把蜻蜓放飛(板書:放飛)

  2、齊讀課題,引導質疑

  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3、簡介陶行知

  (設計意圖:緊扣課題,圖片導入,從而吸引了學生,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學生興致勃勃地走進課文。)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學生自由讀文,讀準字音。邊讀邊畫出不認識的字,不認識的字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解決。

  2、小組學習,大家互相讀,注意聽字音是否讀準確,互相評價。

  3、檢查識字情況,“開火車”組詞認字,分小組競賽識字。

 。1)指導學生讀準生字字音。

 。2)小組派代表交流識字方法,教師歸納總結。

 。3)出示詞語認讀

 。4)出示帶生字的句子測讀

  4、指名朗讀課文,引導學生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誰放飛蜻蜓?誰讓孩子們放飛蜻蜓?)

 。ㄔO計意圖:引導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解決問題,尊重學生的個性,使他們自主選擇學習方式,教師要引導學生選擇有利于自己發(fā)展的方式。自己能解決的問題應獨立解決,不依賴他人。)

  三、再次朗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1、朗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幾個自然段是寫捉蜻蜓,哪幾個自然段是寫談蜻蜓,哪幾個自然段是寫放蜻蜓的?

  2、討論交流上面思考題:

  第至第自然段寫捉蜻蜓

  第至第自然段寫談蜻蜓

  第至第自然段寫放蜻蜓

 。ㄔO計意圖:引導學生朗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課文。)

  四、指導書寫,布置作業(yè)

  1、小結: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學會了什么?

  2、出示生字詞,再次認讀

  3、教師范寫,學生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作業(yè):(1)抄寫生字詞 (2)練習分角色讀課文 (3)查閱有關陶行知的資料

《放飛蜻蜓》教學設計3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個生字,綠線內的7、憑借對課文內容的朗讀感悟,了解有關蜻蜓的科學知識,懂得蜻蜓是人類的好朋友,激發(fā)學生保護有益動物的情感。

  教學重點:

  1、在讀文的基礎上了解關于蜻蜓的知識,明白道理。

  2、學習多種途徑收集、處理資料。

  教學難點:

  通過自主學習,了解蜻蜓的習性、特點,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

  教學準備:關于蜻蜓的圖文資料,配套光盤

  教學時間:二課時

  第一課時

  學習本課生字新詞。初讀課文,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扣題引發(fā),理清脈絡。

  1、導入:這篇課文就是圍繞大家的猜想來寫的。不過,這個和小朋友們說蜻蜓的人,是一位了不起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你們想了解陶行知先生讓孩子們放飛蜻蜓的經(jīng)過嗎?快讀讀課文吧!

  學習課文,憑借對課文內容的朗讀感悟,了解有關蜻蜓的科學知識,懂得蜻蜓是人類的好朋友,激發(fā)學生保護有益動物的情感。

  一、復習回顧,問題導入

  1、請學生簡要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3、回顧上節(jié)課的提問:陶行知先生究竟是怎樣和這群孩子談蜻蜓的呢?

  二、讀文入境,探究自悟

  1、學生自由讀二、三段,想一想:如果你就是這群孩子中的一員,在和陶行知先生一起談了有關蜻蜓的事之后,你會自覺自愿地把捉到的蜻蜓放飛嗎?為什么?

  2、學生結合課文中的重點詞句,形成自己的'理由。

  3、教師組織課堂討論:聯(lián)系前后文說明自己放的理由,關鍵點:

  (1)陶行知的語氣:“慈愛的”、“商量的”(尊重孩子,耐心、民主,孩子們容易接受他的教育)

 。2)陶行知先生與孩子們的對話內容:蜻蜓吃什么?尾巴有什么作用?眼睛的結構。(了解蜻蜓的特點,認識到它是益蟲,應該保護)

  提問:從他們的對話中,你對蜻蜓有了什么了解?(學生讀議)

 。3)孩子們的回答內容和神態(tài)。(“入神”說明陶行知先生的話太吸引人了)

  4、練習分角色朗讀。

  (1)同座間練習,再次體會人物的心理。

 。2)指名演讀,集體評議。

  5、啟發(fā)小結。

  師:為什么這群孩子在和陶行知先生談了蜻蜓后,會自覺自愿、非常樂意地把捉到的蜻蜓放飛呢?請結合剛才同學們的發(fā)言,對理由作一個小結。

  學生小結。(教師點評)

  三、拓展交流,深化理解

  1、師:讀了這篇課文,你對文中的哪個人物印象最深?

  2、學生整體默讀全文,從人物的角度再次感悟。

  3、指名談感受,相機引導學生有感情地讀相關段落。

  4、課后研究性學習:陶行知先生說:蜻蜓餓極時會吃自己的尾巴,這個說法對嗎?找找有關資料驗證一下。(組織學生結合問題查找資料,展開交流。)

《放飛蜻蜓》教學設計4

  教學過程

  一、課前游戲。(略)

  二、導入,揭題。

  1、同學們,現(xiàn)在我們繼續(xù)來學習有關蜻蜓的文章。 21、放飛蜻蜓

  2、誰愿意把課題讀一讀?齊讀課題

  3、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生字,初讀了課文,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想了解哪些問題?看誰最會提問題?

 。槭裁捶棚w蜻蜓?誰放飛蜻蜓?怎樣放飛蜻蜓?蜻蜓的尾巴有什么作用?蜻蜓吃什么?孩子們?yōu)槭裁丛敢夥棚w蜻蜓?為什么放飛?陶行知是一個怎樣的人?)

  4、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討:孩子們捉到了蜻蜓為什么又把它放飛呢?在孩子們的心目中,陶行知又是一個怎樣的人?

  三、自由朗讀課文

  請大家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四、體驗捉蜻蜓的快樂 (出示課件)

  1、大家請看畫面: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一群孩子在捉蜻蜓)

 。、誰能說得具體一點呢?我們要用眼看,用耳聽,用心去體會。同桌互相說一說。(一天下午,一群孩子在草地上捉蜻蜓,他們玩得很開心。)

  3、課文第一段也有一群孩子在捉蜻蜓,請大家把第一段朗讀一遍(齊讀)板書:蜻蜓、陶行知、孩子

  四、放蜻蜓,學習有關蜻蜓的知識

  1、、一個名叫翠貞的女孩也捉到了一只蜻蜓,心里甭提多高興了。孩子們?yōu)槭裁窗迅吒吲d興捉住的蜻蜓給放了呢?讓我們一起到課文里去找答案吧!

  2、匯報: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是陶行知勸他們把蜻蜓給放了。)那他是怎么勸的呢?抓住了蜻蜓的幾個方面?(抓住了蜻蜓吃的東西和蜻蜓的眼睛來說的?)出示句子:“陶行知拉著……是不是我們的好朋友?”那為什么說吃蒼蠅、蚊子就是好朋友呢?(因為蚊子它吸血,會傳染疾。咏榻B蜻蜓吃食知識)一只蜻蜓一小時就能吃40只蒼蠅或840只蚊子,一只幼蜻蜓一年就可以吃3000多只孑孓,所以說,它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

  3、出示句子第六段 大家把這一段朗讀一遍。這里要讀出夸獎的語氣,如“還是”要重音,“你們說……”這要讀出疑問的語氣。

  4、陶行知除了向孩子們介紹蜻蜓吃的東西外,還介紹了什么?(出示第十段及課件)(尾巴和眼睛)

 。ǎ保┧窃鯓咏榻B尾巴的?(出示句子)請大家說說,他介紹了幾方面?(樣子、功能)齊讀句子。蜻蜓點水是蜻蜓往水里產(chǎn)卵,每點一次產(chǎn)一只卵,連續(xù)動作,人們就看作蜻蜓點水了。后來經(jīng)常用來比喻工作不深入。

  (2)他又怎樣介紹蜻蜓的眼睛呢?(看課件)出示句子

  引讀“蜻蜓的眼睛特點是(很大)結構(很復雜)是……”

  同學們,蜻蜓的眼睛可以用一個什么詞來形容呢?(奇怪、神奇、奇特) “神”在它可以看清四面八方的,四面八方所有的方位!捌妗痹谒男⊙劭蛇_幾萬個。這兩個都是含有數(shù)字的成語,你還能說說含有數(shù)字的成語嗎?細心的小朋友發(fā)現(xiàn)沒有,課文里也有一個含有數(shù)字的詞哦。(七嘴八舌、五顏六色等等)這些都是成語,我們要學會積累,用了這些詞,會使句子更生動。

 。3)我們再把句子讀一遍

 。、小結:陶行知先生向孩子們介紹了蜻蜓的尾巴和眼睛的結構特點,讓孩子們明白蜻蜓身體結構獨特,是捉蟲的能手,要保護好蜻蜓。那在孩子們的`心目中,陶行知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五、再讀課文,認識陶行知

  這次要求靜靜地讀,找出有關語句來。(默讀)

  請各小組討論交流。

  1、匯報:(1、)陶行知是一個知識豐富的人(第六段、第十段)

  你能用“他知道……,他還知道……”來說話嗎?

  (2)在孩子們的心目中,陶行知是一個和藹可親的人。(出示句子)

  從哪些詞可以看出看出來他和藹可親?(慈愛、撫摸、商量)

  第1句邊讀做動作讀、范讀,齊讀,賽讀。

  第二句用商量的口吻來讀。

  2、小結:陶先生尊重孩子,愛護孩子,對人和藹可親、教育有方,真不愧為偉大的教育家。

  六、放蜻蜓,想象說話

  1、經(jīng)過陶行知的諄諄教導,此時孩子們愿意把蜻蜓放了嗎?(愿意)從哪可以看出來?(孩子們紛紛說……)伴動作朗讀

  2、蜻蜓又回到了自由的天空,又回到了自己的家園。瞧,它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飛翔,多么輕松,多么愉快呀!此時此刻,它會說些什么?孩子們又會說些什么?你又想說些什么(孩子們會說:小蜻蜓你飛吧,我們不會再傷害你了……蜻蜓會說“小朋友,再見,你們真是好孩子……)

  四、小結:通過陶行知孩子們的對話,讓我們懂得了蜻蜓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還知道了陶行知是個和藹可親、教育有方的大教育家。大家來找找他們的對話。

  1、請各小組先練讀(指導朗讀)

  2、分角色朗讀

  七、總結全文,體驗人性自然美:

  同學們,通過學習課文,我們知道誰和誰成了好朋友嗎?(陶和孩子、孩子和蜻蜓、蜻蜓和陶,老師和大家也成了好朋友)

  是呀,大自然中有很多像蜻蜓這樣的好朋友(如蜜蜂、青蛙、蚯蚓、七星瓢蟲等等),他們都為我們人類作出了貢獻,我們每一個人都要關心愛護這樣的朋友。這樣我們人與自然就能和諧相處,,那樣我們的世界也一定會變得更美好!

  八、作業(yè);

  1、熟讀課文;

  2、查找有關蜻蜓的資料或觀察蜻蜓,進一步了解蜻蜓的特點。

  板書設計

  21、放飛蜻蜓

  陶行知

  好朋友

  孩子們 蜻蜓

【《放飛蜻蜓》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放飛蜻蜓教學反思10-06

小學課文放飛蜻蜓教案設計08-26

課文《放飛蜻蜓》教案范文08-25

精選放飛蜻蜓作文300字3篇10-05

精選放飛蜻蜓作文300字4篇09-14

放飛蜻蜓作文300字6篇07-16

放飛蜻蜓作文300字5篇05-17

放飛蜻蜓作文300字四篇06-01

放飛蜻蜓作文300字3篇06-21

《紅蜻蜓》教學反思10-06